作者:特洛伊爱看电视的业余影迷豆瓣@dasisttroy友情提示:本篇评述包含严重剧透。
当下,同性恋群体(为了避免歧义——本篇评述中所提到“同性恋”仅代表男同性恋这一类别)似乎进入了一个和平年代:每年夏天的骄傲月狂欢、社交媒体上盛行的同性伴侣日常vlog(当然vlog是一种当下流行的传播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性伴侣通常会以自我身份作为标签或标题以此来吸引更多观众——也就是流量、关注和曝光,那么在另一程度上,同性恋这种性取向则转化为同性恋群体在电子世界通行的货币)、大部分欧美国家以及少数亚非拉国家对同性婚姻的法律认可以及最显赫的,同性伴侣能够公开地、肆无忌惮地、大胆地在公共场合牵手、接吻、利用肢体和动作来表示最亲密的爱意。
《星条红与皇室蓝》剧照这样的和平同样存在于影视作品中:于今年夏天上映的《星条红与皇室蓝》里,美国总统的儿子——阿里克斯与英国王室王子——亨利不受任何阻碍地谈恋爱,以及在英剧《心跳漏一拍》第二季中,该剧集够构造的对于LGBTQ群体无限包容的校园及社会环境。
当然,影视作品中对同性恋的包容及接受并未从今年开始:在2017年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中,作为观众的我们,便逐渐从影视作品中感受到公共社会以及影视产业对同性恋的容纳。
而正是这一容纳,以及公共社会中的逐渐认可为当下同性恋所拥有的“和平”奠定了基础。
但这种“和平”不过只是一种假象,一种极度的政治正确,以及一种隐藏于正统权力之下的隐性规训。
当同性恋被社会正常化时,即被当作在性取向上与异性恋平等的社会群体时,这一正常化过程便揭露了同性恋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边缘、不相关、多余、不正常。
《心跳漏一拍》剧照所以,在当下这个同性恋拥有相对“和平”的年代,同性恋群体同样遭受着另一程度上的规训,这样的规训无处不在:社交媒体上对同性伴侣生活的猎奇逐渐将同性恋群体商品化;小红书上以’txl’或“通讯录”替代“同性恋”三个字揭示了在语义以及语言上对同性恋身份的抹去,等等。
这些隐形的规训掩藏在“和平”之下,让同性恋群体误以为“公开并自由地分享”等同于彻底的平等与自由,并进一步的,让同性恋群体逐渐忘却历史上发生在同性恋群体身上的伤痛、苦难、折磨与艰辛。
而对于同性恋群体而言,历史中难以启齿的伤痛与苦难才是真相,因为在这些伤痛与苦难中,他们无数次失败却无数次找到自我,也因为通过这些伤痛与苦难,当下相对的“和平”才有存在的可能。
今年下半年开播的剧集《同路人》便为同性恋群体继续讲述、刻画这个真相。
剧集《同路人》,改编自托马斯·马伦的同名小说,于今年十月底在Showtime开播。
剧集开始于一场1986年的派对。
在派对上我们得知,男主角霍克获得了外派至意大利的机会,将携带全家人前往意大利,因此特意在前往意大利前与家人朋友举办欢送排队。
但好景不长,霍克的好友马库斯到达派对之后告诉了他一则关于蒂姆的消息并交给他一件物品。
此时,镜头切换至1952年的一场政治选举派对上。
在这个政治选举派对上我们得知,马库斯口中的蒂姆便是另一位男主角,他与霍克相遇于这场派对,并从此保持联系,成为了同事、伙伴、朋友,当然,还成为了爱人。
《同路人》剧照霍克与蒂姆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爱情,无疑是这部剧集描述的核心。
他们的爱被许多元素包裹:权力、政治、施虐受虐、性、信仰、谎言、苦难。
在这些元素当中,权力关系与施虐受虐以及因权力关系延展的性便是最抓人眼球的元素。
在剧集开头,霍克是一名获得政府表彰的二战老兵——因为在二战中服兵役并在战争中为国家做出贡献,他在华盛顿的政府部门中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而刚从大学毕业的蒂姆,则是初来乍到的新人——他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教徒,内心拥有一腔热血,来到华盛顿希望能够加入政治事业,为国家做出贡献。
政界中的老兵与初来乍到的新人则构造了他们权力关系中的第一个不平衡。
这样的不平衡,换而言之,也就是社会地位的不平衡为这段关系增添了“利用/被利用”的二元性。
当然,这样的“利用/被利用”在关系的延展上则逐渐变为一种权力置换:霍克能带给蒂姆什么?
以及蒂姆能够给霍克带来什么?
而该问题的答案则在第一集中得到了完全的诠释:性。
当现实世界中的权力不平衡被平移至性爱领域时,这样的不平衡则转换为一种施虐/受虐——一种侍奉/被侍奉的性爱关系。
《同路人》剧照在蒂姆与霍克的关系中,作为现实世界的“弱者”——蒂姆在性中则成为了受虐、侍奉的一方;现实世界中的“强者”霍克则成为了性爱里的施虐方/被侍奉对象。
因此,双方在性中权力关系显而易见:(在第一集中)蒂姆被亲切地称呼为“我的乖仔”,狂乱地为霍克舔脚,奉献自己的身体;霍克无尽地享受对于蒂姆施虐所带来的性快感,并通过在性中控制他的行为,扩大自己对于权力的感受。
当然,疼痛或暴力从来不是施虐受虐的目的(萨德和巴特耶在他们的作品中分别有描述),快感与权力才是:好比霍克与蒂姆之间的施虐受虐,他们在施虐与受虐的过程当中激发平日里受政治集权压迫的欲望,以此来获得日常中被麻痹的快感,并从这种快感当中,增强自己在控制、力量、权力以及地位的感受力。
《同路人》剧照那么如果因自身社会身份所携带的不平衡构建了蒂姆与霍克关系的第一个不平衡,来自于外部的政治集权压迫与公共社会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控制则构成他们关系的第二个平衡,而这第二个不平衡并非仅仅存在于蒂姆与霍克之间,它同样广泛地存在于同性恋群体之中,简而言之,是同性恋群体与公共社会之间的不平衡。
正如剧集描述: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处于与前苏联的冷战之中,因冷战而起的白色政治环境则将“共产党员”视为首要敌人;而在50年代的华盛顿,当地政府监视、清除的敌人除了共产党员之外便是同性恋者。
《同路人》剧照这时期的华盛顿受参议员麦卡锡管理,在他的管理之下,华盛顿掀起了第二波红色恐慌(the red scare),而由红色恐慌延展开来的便是薰衣草恐慌(the lavendar scare):一种旨在消除政界中的同性恋者并将同性恋者视为美国民主系统敌人的主义。
在剧集中,关于“薰衣草恐慌”的情节随处可见:政府部门不定期对公务员进行上门抽查和测谎试验;政府部门内的任何公务员都有权利和义务举报其他有“同性恋”相关行为的同事;同性恋群体只能活动于地下酒吧或者公共厕所,且不定期会被警察抓捕、判罪、关进监狱。
《同路人》剧照在特殊年代,同性恋不再是一种不正常的性取向,而是一种阻碍,甚至是一种对公共空间与政治环境的侮辱,或是福柯所说的:“过去鸡奸者只是个别的异端,而现在同性恋则成了一个种类”。
在这样的政治性恐慌之中,蒂姆与霍克的关系与政治集权的不平衡转变为一种反抗、一种无畏、一种如履薄冰;也是在这样的反抗与无畏中,蒂姆与霍克体会到彼此对于彼此的珍贵(虽然在50年代的剧情里,霍克是看似拥有绝对选择权的那一位:蒂姆什么时候离开他家,蒂姆什么时候到达他家,蒂姆什么时候与他见面,等等),从他们的躲藏、规避、以及时时刻刻的伪装之中体会到这份爱的不可能性。
而当我们将自己脱离出剧集本身,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蒂姆与霍克不过只是同性恋群体历史中的冰山一角,他们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也同时是一个警示:在爱和性被贴上“不可能”标签时,同性恋群体是如何一次再一次在黑暗、伤痛、绝望、压迫中反抗、重构希望、并无畏地爱。
他们关系之间最后一个不平衡则来自于蒂姆与上帝的关系,而这个不平衡也是贯穿整部剧集的核心。
如前文所述,蒂姆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教徒,在他眼中,爱对于他而言是神圣的、遥远的、触不可及的、几乎不可得的。
在认识霍克、爱上霍克并与霍克发生性关系后,蒂姆前往教堂忏悔自己的罪过:他虔诚地向牧师讲述自己的行为,不停地向牧师询问,恳求牧师能够原谅他;但同时他也满心疑惑,诚心地向牧师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不知道为什么爱是一种罪过”。
《同路人》剧照从小接受正统天主教教义的他,被教导无论如何你要全心全意地爱上帝;而同时作为一个人类的他,也如其他人一样,教导自己要全心全意地去爱自己想爱的人。
在这里,爱对于蒂姆而言成了一个悖论:我能爱谁,我的爱是否会被上帝反对?
而当他爱上霍克之后,在正统天主教教义里,他成为一个罪人,而他的爱——无论是对霍克的爱还是对自己的爱——都成为了一种罪。
从剧集得知,蒂姆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来为自己赎罪:五十年代末加入部队;六十年代加入教会;七十年代加入社工群体;八十年代在艾滋病夺走他生命前,他意识到:“唯一重要的事情是,我爱上帝”,所以,他对霍克说:“你是我深入骨髓,倾尽所有去爱的人”。
《同路人》截图至此,蒂姆对于爱的构想脱离了来自上帝、来自信仰和来自宗教的枷锁,在死亡面前,他认识到他的爱从始至终是“倾尽所有”的,而也只有“倾尽所有”实现的爱——他与霍克之间的充满苦难的爱——才是超越信仰、超越上帝、超越死亡的爱。
这样的爱抛弃外部,回到人的本体,追寻自我信仰的同时拆毁自我,并在自我的废墟上重构自我的系统;这也是蒂姆伟大的原因之一:拆毁并重构,而也只有在拆毁并重构的过程中,同性恋群体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相和自我。
当然,这样的爱也是他们爱的本质:充满勇气,倾其所有,奉献一切——也正如齐泽克所言:当你爱一个人时,等于把毁灭自我的权力交给了他/她。
《同路人》截图蒂姆与霍克的爱是错综复杂的。
在观看途中,霍克的角色时常会被贴上“渣男”的标签。
但如果我们要以“渣男”来判断一个人在情感关系中的行为,那么最基本的则是背叛,且这种背叛通常建立于允诺之上。
而在剧集中,霍克被贴上“渣男”的标签或许是因为他始终无法对蒂姆实现自己的承诺,无法对蒂姆做到完全的照顾与关爱,也无法彻底对蒂姆表达自己的爱——在圣诞前夜,霍克虽然用心地为蒂姆准备了礼物,而随礼物而来的则是他在工作上对蒂姆的需求。
就此,似乎霍克对蒂姆的爱始终围绕着利益、性、控制和快感,而不像蒂姆,肆无忌惮地在马路上对霍克大喊道:“我们从来没在餐厅里吃过饭!
男人们也会在餐厅里吃饭啊”,或在餐厅里大唱情歌:“perhaps, perhaps, perhaps”。
而当我们对霍克贴上“渣男”标签时,或许我们忽视了构造这“渣男”行为背后的权力机器:异性恋正统主义。
《同路人》截图异性恋正统主义是美国学者贝兰特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概念。
异性恋正统主义的定义在于:相比于“异性恋”或“异性恋主义”,异性恋正统主义强调的是将存在于异性恋之间的情感选择(异性作为情感客体)、生育价值(繁衍即未来)、道德判断与身份政治定义为一种社会常态,或一种社会准则,以此来规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选择。
因此,正是在这异性恋正统主义背后,霍克被迫伪装直男,在测谎试验前撒谎,举报另一名同性恋员工,同时运用钱或权力关系为自己的同事洗清罪名;也正是在这异性恋正统主义背后,马库斯选择通过写作(种族歧视是他的主要选题不过作为同性恋的他,其写作的政治性始终被保留)表达他的观点,弗兰基通过变装表达自己的态度与身份,露西忍让与霍克形同虚设的婚姻,露西的弟弟莱奥纳多被送进精神病院接受电击治疗试图成为“正常人”;也正是在这异性恋正统主义背后,霍克在蒂姆死后,才在他的旗帜前告诉他的女儿:“他不是我的朋友,他是我爱的男人”。
《同路人》截图诚然,剧集中的所有角色分别承受着不同程度的苦难——焦虑、担忧、询问、拷打、欺骗、死亡——这一苦难的体现反映了异性恋正统主义是如何无情地、盲目地对同性恋群体(以及同性恋群体的家人与妻子)进行规训和管理,他们在被压迫的同时承担着无限度的苦难,而只有在狭小、有限、危险的隐蔽空间(地下酒吧、公共厕所、公共桑拿)里,他们才有机会释放天性、暂获欢愉。
因此,正如前文所述,同性恋群体的苦难是他们的真相是因为1/这是他们被压迫的记录,2/也是他们寻求欢愉的证明;也只有这样难以启齿的苦难中,他们——正如蒂姆和霍克——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一种如临深渊,以快感为导向,以疼痛为信仰,视当下为未来的生活方式。
《同路人》叙事横跨三十年,剧集中途穿插叙事,蒂姆与霍克的故事,以及其他人的故事逐渐立体化,呈现一幅完整、历史记录般的画面。
时间进入八十年代,故事围绕艾滋展开,而在剧集开头我们便得知:蒂姆患上了艾滋病。
在剧集中途,蒂姆几次病情恶化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在蒂姆第一次中风被送往医院后,霍克赶来看他,而当霍克靠近他床边,想要伸手触碰安抚他时,蒂姆将手收回了。
蒂姆收回手有两个原因:1/因为霍克在他病发时不在对霍克感到气愤因此不愿与霍克接触,2/对自己的病情有顾虑因此不愿让霍克接触。
不过最终,霍克并不顾及,将手搭在蒂姆的手背上,紧紧地握住了蒂姆的手。
相比他们的性爱与他们在公共场合的接吻,这一细节更有力量,更加体现了他们之间爱的复杂与深刻。
《同路人》截图塞林格曾写道:“我觉得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爱情是具象的,是由无数动作、言语、行为形成的:一句“我爱你”,或者一个吻都是爱的证明,不过没有爱情,这些动作,这些言语也能实现;在另一程度上,真正的爱情是勇敢又胆小的、伟大又脆弱的、互惠又自私的:我爱你,的确,但我害怕你不会爱上真正的我,因此我需要躲藏,我需要逃避,也因此,我想要触碰,却把手收回。
蒂姆与霍克的爱情正是如此:他们双方彼此伤害、彼此逃避、彼此告诉对方“我需要忘记你”的同时却一次次用双眼看着对方,对着对方说:“Hi Skippy”,而他们的每一次“Hi”都凝结着彼此在三十年之间的疼痛、思念、感伤与难忘,也正是在每一次“Hi”中,在蒂姆与霍克的双眼里我们体会到爱的复杂与伟大:爱让我们感受疼痛,也让我们成长,就如巴特曾说:“我知道我所不知道的事了”。
《同路人》截图- FIN -
你有没有陷入进去,在这样的情绪里,你爱他,你想得到他的一切。
以后你还想要更多?
你想要完全的占有他。
吃掉他。
tim和hawk也是这样。
我喜欢这一集的开头。
阳光照在tim的侧脸。
Hawk也喜欢这样的开头。
所以他满意的看着tim给他拍照。
这是我记忆里你最美的时光。
而我恰好也站在那样的时光里。
Tim的墙上。
贴着这张照片。
这是他短暂的一生里。
最美好的回忆吧。
hawk知道tim的生命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以后。
他躲进了厕所里。
消化他的悲伤。
在市政大厅里。
Hawk遇到了端着水杯的地。
和他开玩笑。
说tim得到了升职。
是的,还是那个hawk.他说我原谅你了,你三个星期没有给我打电话。
Tim纠正他说是四个星期。
就是这样的,霸道的hawk.他说,你去请假。
给你15分钟,然后我带你去旅行。
在酒吧里。
tim点燃了hawk的烟。
hawk给他讲一些开眼界的事情。
tim在其中听到了一个点,就是性暴力。
他说,你喜欢那样的事情吗?
hawk并没有回答。
然后就消失了。
去办他的工作的事情。
Tim后来发现了很愤怒。
就是我以为你跟我出来这个短途旅行是来给我庆祝生日。
结果呢你是去办理工作的事情,只是顺便带我出来一下。
愤怒和失望到达了一个顶点。
以至于hawk追出来拉住他的时候,他用力的推开了hawk。
Hawk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说我不喜欢别人监视我的生活。
这一句话引出了tim不满情绪,我不喜欢被别人抛弃。
我也不喜欢在半夜的时候就要起床离开,因为怕被邻居看到。
我想跟你一起吃饭。
就像别的情侣一样。
我们从来就没有在饭店吃过饭。
男人们也要在饭店吃饭呀。
我可以当你的表弟。
这时Hawk听出了tim心里的话。
卸完愤怒的情绪,Hawk笑了一下。
他说你可以当我的侄子,表示他同意了,要跟tim去外面吃饭。
这个地方接下来的翻译我猜字幕组一定会翻译成。
按照字面翻译成是我扮演那个家里很穷的那个侄子。
但是这句话在英语的语境里的意思是我不要付钱。
hawk说那是当然。
回到现实里。
当hawk给家里的女儿打电话的时候,听到tim在浴室里摔倒的声音和他痛苦的叫声。
tim对他说不要进来。
他那样用力的喊着不要进来,而hawk又是那么坚定的冲了进去。
在tim的心里,无论自己最后变成了什么样。
他都不希望hawk看到自己丑陋和衰老的一面。
他希望自己永远是一个最美好的出现在hawk的眼前或者记忆里.当hawk小心翼翼的抱起tim,他还是弄疼了tim的头,hawk说了一声抱歉。
那样充满歉意的声音。
你知道他真的是一点儿也不想让他疼。
在hawk用肥皂洗掉自己的手上的tim的血的时候,tim暗示他应该去做一下检查。
镜头转到了几十年前。
他们来到了大庭广众下。
高档的餐厅里。
tim的愿望实现了。
聊天的时候,hawk说自己的愿望是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不被任何规矩所束缚。
tim说所以你的意思是?
不把自己交给任何人。
不被任何人和事物束缚是吗?
hawk停止了谈话,他说你不要再喝了。
后来tim喝多了。
他唱了一首歌。
当着所有的人的面,我喜欢一句歌词。
我试着用更好的语言把它翻译一下:你从来都不说你爱我。
那我又怎么能知道呢?
每当我问起你就说可能吧,大概吧也许吧,我问了你好多好多次。
你的回答总是可能吧。
tim唱到这里的时候,他的呼吸已经不均匀了,他已经开始动他的情绪了。
但是在这时坐对面的当着所有的人面,hawk还在假装他很享受这首歌,感受着这首歌的旋律,不想让人知道实情。
歌词继续:如果你真的爱我。
请告诉我,如果你不曾爱我,也承认吧。
旁边桌上。
夫妻的亲吻。
刺激到了tim的神经。
看着这对夫妻,当他再次转过头看hawk的时候,他的眼中充满了泪水。
tim离开了,hawk对服务员解释说他的侄子感觉不舒服。
在酒店的房间,tim说。
我给你丢脸了。
Hawk说我不能接受这样。
tim说我知道你不能允许自己有感情。
接下来tim做了一切的行为想要试图激怒Hawk,你宁愿去乱约炮。
去发泄你的性暴力。
hawk说那样正好调剂一下。
tim说,你其实是喜欢性暴力,激怒了hawk以后,Tim说你想要虐待我吗?
他眼神轻佻的对Hawk说。
打我.Hawk一个耳光,不留情的打在了Tim的脸上。
tim花费了几秒钟转过头。
说再来。
hawk愤怒的手掌继续打在tim的脸颊。
然后是亲密戏,在这场疯狂中,tim说出我是你的。
我只是你的。
我的躯体,灵魂,心跳都是你的。
拿走吧。
活的死的。
都归你。
你觉得Tim是喜欢这样的吗?
我觉得Tim本身是不喜欢的。
就像hawk并不想带tim去在大厅广众的餐厅下吃饭。
但是他们都在为着彼此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我想为你做你喜欢的事。
即使那让我觉得有一点儿为难。
爱是忍耐。
是宽容。
是我从我的灵魂里削下的一片贴在了你的灵魂上。
疯狂过后,hawk给tim讲了更多的关于他的故事。
这个试图把自己紧紧关闭在自己的岛屿里的人开始一点点的打开他的世界。
短期旅行以后在海边,他们要回到路上了,回到现实的生活里。
Tim有一些留恋,他说又要回到那个在半夜就要起床离开偷偷的走楼梯下去。
又要回到那个充满谎言的生活里了。
Hawk说,我们都说谎。
我知道这会让你伤心。
因为你善良。
谎言让生活变得容易,慢慢的就不那么痛了。
因为我们本来就没有选择。
Tim沉默了一会儿说让我伤心的不是我们跟谁睡觉。
而是我们爱的人。
在诊所里。
Tim在陪伴着Hawk做艾滋病的检查。
小心翼翼的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他谦卑的说。
那个曾经狂妄又霸道的Hawk谦卑的说。
我照顾过我的孩子在各种病。
我有经验照顾人。
Tim说不绝对不行。
Hawk说多长的时间?
一个星期可以吗?
hawk说你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吗?
Tim说要这个机会做什么?
hawk的回答。
我才翻译会翻译成,再次把事情搞砸。
我愿意把这句话翻译成中文对应语境的:再气你一次。
点赞是我唯一知道你喜欢我写的文章的途径。
这些文字写给相通的灵魂。
本剧我的系列完整剧情分析文章:不语---此文献给hawk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708006/?dt_dapp=1第八集,无止境,无止尽 (beyondmeasure)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625277/?dt_dapp=1第七集,被颠倒的昼夜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609610/?dt_dapp=1从做爱来看hawk的感情观2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611668/?dt_dapp=1第六集:从未说出口的爱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601018/?dt_dapp=1第五集,爱一个完整的你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581479/?dt_dapp=1第四集,Hawk爱的语言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573601/?dt_dapp=1第三集,更多,我要更多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554634/?dt_dapp=1从做爱来看 hawk的感情观1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533345/?dt_dapp=1第一集中,我印象深刻的情节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531616/?dt_dapp=1第二集,我爱你时,时间是静止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541635/?dt_dapp=1
今天即将上线的Showtime新剧“同路人”Fellow Travelers在昨晚先于TIFF lightbox举行了首映仪式,派拉蒙也是投足了钱来做宣发,不仅和本地的InsideOut酷儿电影节合作,还在映后举行了带open bar的酒会。
现场还有新剧主题的photobooth (图二)以及第一集中出现很重要的道具(图三)。
虽然因为罢工主演均未到场,然而这么重视本剧,再结合目前的热度,证明派拉蒙是十分重视这部改编自Thomas Mallon的limited series的。
关于新剧首映的一些repo:1. 首映放了今天即将放出的第一集,大家的猜测没有错,“孔雀”Matt Bomer和Jonathan Bailey都献上了各自职业生涯中可以写上一笔的大尺度表演。
而根据第一集的走向,麦卡锡主义下的意识形态对抗,对于少数群体更加压抑的社会环境,两位主角的爱情是在高压环境下欲望与试探的碰撞,而海报上的“love is dangerous”大概也道破了这一点。
2.电影质感的摄影与配乐营造的是时代质感,而这点也可以在场景设计和色调中看到。
然而本剧大胆而毫无避讳的homoeroticism,可能让我们可以在几个月前发行的“RWRB"之后,进一步见证same sex scene在荧屏上呈现的常规化和多样性,而非某种通过顺直视角的奇观或意淫。
3.两位主演的化学反应很足,而目前来看本剧是要塑造很多边缘人物在时代变迁下的群体画像。
首映上饰演Matt Bomer在剧中女儿的小演员作为观众和我坐到了一排(本剧在多伦多拍摄),然而尴尬的是本剧尺度真的很大,而小女孩可能也就十岁上下,放到中间她也被妈妈带了出去(虽然后来又回来了)。
4. Thomas Wolfe在1929年出版的半自传小说“Look Homeward, Angel”应该是故事的隐藏线索,然而首映现场只有书皮还原,里面实际是哪本书呢?
大家可以猜一猜。
"同路人" Fellow Travelers将会于今日首先上线Paramount+流媒体,之后每周五放出一集,共八集。
重看e3:到底谁在牵着谁走?
有人说tim参军之后变了,变得不那么听话,开始知道利用hawk达到自己的目的:tim想要被承认,想要在hawk的生活中开辟根据地,他故意在反攻时在hawk后背留下吻痕让lucy瞧见。
然而这些人忘了,早在e1,我们的四季宝就知道故作乖巧地说:I'm your boy, right?Your boy wants to go to the party,说服了(怎么不算说服,反正是用嘴)hawk带他去乔的派对。
tim特别擅长和伴侣吵架:先发火引起你的重视,然后抛出一个合乎情理的解决方案。
有效的吵架绝不能无脑发泄情绪、以伤害对方为目标,而是在表达情绪后提出建设性方案。
e3这段我老觉得四季宝太好哄了,转变太快了,可现在我意识到他大概在暴走的时候就想好了对策。
刚才他被丢弃在色狼环绕的酒吧里,他觉得很难受,可贵的是他知道自己为什么感到难受:他不喜欢被晾在一边,不喜欢hawk沾花惹草(知道hawk的确是去办公事了之后tim在这一点上的不快立马消失了)。
他知道hawk心里有他,因为他是一个安全感十足的人,不过他还想更进一步被承认:不仅想被hawk承认,也想被旁人承认——去餐厅吃饭,像普通情侣一样约会,即使两个人不得不戴上假面。
于是tim在激烈的情绪中,在极短时间内,以极其合理的方式吵了架,得到了他想要的。
他不内耗,不纠结,不自怜,不依赖。
在亲密关系中尚且能表现出如此理性和反应力,在情感浓度极低的政商谈判中tim岂不叱咤风云。
但凡出身好一点,道路选好一点,遇到真正的贵人相助,学着圆滑一点,以他的资质和知识完全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外交官。
乍一看都觉得tim老被hawk牵着鼻子走,可仔细想想,到底谁在牵谁呢?
餐厅里,tim得意洋洋地看着hawk。
乔纳森贝利太适合这个角色了,他的笑容经常无意识地带上几分调皮与挑衅。
tim对餐厅服务生说“我叔叔请我吃饭”,服务生走后hawk说别演得用力过猛。
tim不知道吗?
tim聪明得很。
细品tim的眼神和语气,他就是故意说得耐人寻味,他就是在挑战hawk的底线。
《同路人》对政府的描写很难说可靠。
tim的职务很迷惑:端茶倒水,打字水平一般,但能旁听高层密谈,陪同极其重要的私下磋商,好像麦卡锡就他一个秘书似的。
最迷惑的是tim刚上岗就跑到hawk办公室里给他送书,完全不知道避嫌(不是避同性恋的嫌,而是不管怎么说你就是走后门,还是反对党的后门,谨慎一点就不该让政府里任何人知道你和hawk认识),这点政治嗅觉怎么混成麦卡锡亲信的。
不过假如tim真能一边给hawk通风报信一边赢得麦卡锡夫妇的信任,这小子的头脑和手腕绝不一般。
我想说的是,tim有点莽、拙,但绝不傻。
tim从来不是温顺单纯的傻白甜。
tim不是符号化的角色,尽管他有太多异于常人之处。
我喜欢他的复杂,他的内在张力,也喜欢他总能很快地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有时这种辨别来自直觉。
在hawk传授rough trade之术的酒吧里,hawk抛下tim去办事,tim苦等,在吧台和对面的叔对视,然后饮尽杯中酒走向卫生间。
意思很明确。
在卫生间,tim故意多洗了一会儿手等叔进来。
叔吻了他,tim又主动吻了上去。
但一听到叔说“任何抛弃了你的人都配不上你”,tim心乱了,把叔推开了。
唉,我真怕要是叔说的不是这句大实话而是“我陪你等他”,tim就从了。
约束tim的性欲的不是宗教而是温情,他从未将身体欲望与人际亲密分割。
hawk第一次上门寻欢,tim先脱了心灵的外衣,露出赤裸的灵魂,然后才露出赤裸的身体。
餐厅里,tim问hawk如何来到国务院工作,既是在了解他的爱人,也是在了解他当时还信仰的政府。
hawk提到他不想当大使,他追求“绝对的个人自由”。
tim顿时变了脸色,问这是否意味着不把自己交付给任何人或事,hawk说,你愿意这么看就这么看。
tim生气地提起lucy,问她怎么看。
这里有点心疼tim,大概他觉得lucy作为hawk的事实上的未婚妻,比作为hawk地下情人的他更有资格抨击hawk的生活信条。
tim好像在说,你不在乎我就算了,你还能不在乎你未来的妻子吗?
hawk也恼了:冒着这么大风险哄你带你出来约会你能不能消停一会儿。
我们很容易看到hawk对tim的伤害,而忽视hawk也一直在受tim的控制和折磨:tim不屈不挠地要改变他、征服他,不断攻击他、刺痛他,不放过任何机会揭发他的虚伪自私、抨击他的粉饰太平。
tim在餐厅高唱情歌,hawk明显慌了,对上旁人的眼神只得强颜欢笑。
他怕了,此时他已没了口授tim给女秘书写情书时的愤怒与威严。
hawk说一夜情很容易,而和tim相处很难。
hawk的演员马特波莫说,战争和原生家庭的创伤让hawk觉得他总会让爱他的人失望,爱上他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hawk最大的恐惧。
可我觉得在和tim的关系中,hawk最大的恐惧就是tim本身。
hawk爱上了这只桀骜的斗牛犬,他在他寒窟冰窖般的人生中横冲直撞。
hawk自以为是把控大局的火车头,列车却始终走在tim铺好的铁轨上。
共度周末之前,两个人冷战了三四周,结果hawk勾勾手指tim就又跟了来——这到底是听话小狗还是收网的渔翁?
他们相爱,但也在打仗。
同一个群体,同一个环境,两种不同的政治选择。
在这场以爱情为先决条件的持久战中,两个人时时刻刻都想压过对方一头,证明自己是对的,把对方整合入自己的预期。
这是电影《蝴蝶君》想表达但拍成一坨史的东西——私领域的政治:莽撞激进的理想主义者咬紧牙关,誓要审判出卖同胞的阶级叛徒。
我们都说hawk情有可原,而tim说:不可原谅。
我总是悲叹tim慕色而亡、一入情海误终身,但tim自始至终都是他自己,反倒是hawk严格分割的安全生活被搅了个天翻地覆。
最强大的人首先对自己坦诚,而看清自己绝非易事,tim无疑天赋异禀。
当tim如饮血立誓般干掉了杯中红酒,hawk害怕了。
俺了个老天…好多思绪反而在看完结局之后烟消云散了。
很多时候我羡慕西方的开放和包容,但也许那不属于我们,那并不是我们抗争来的。
历史的滚轮会碾死很多人,无论立场,无论时机。
我们不知道这是前进还是在后退,但总有人站出来发声,为了自己,为了印证自己的爱无罪,为了证明自己的肤色无罪,这些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站出来了,而只要站出来,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界定一个人是好是坏其实是一件特别主观的事情,Hawk一直是掌握者吗,他在Jackson od之后有求死的心,Tim在自己的理念信仰甚至自己的爱被戏弄扭转,仍然拄着拐杖在人群中高喊。
不同期的同频才能算得上是fellow traveler吧,我猜。
Lucy这个时期的女人是可悲的,被社会规训的,我们不能批判什么,因为时代就是如此。
女人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牺牲品,政界也好婚姻也好,并不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没有谁心甘情愿因为想做自己而被惩罚,求之不得只会变成一种执念,至死方休。
(又阴阳两隔了,是想杀了我吗😇😇,我想不到更好的结局了,美满的结局未免太落俗,事实必定是更加残忍的,却更落定了少之又少的荡气回肠感情。
(personally还是不爱看政界的那些纠纷,如果说宫斗是女人的限定词那么政界就是男人叙事下的自我伟大满足,掌握大权的是最会牺牲和压迫女性的。
最近在LGBT群体中《同路人》这部剧很火,豆瓣评分很好, 九分以上。
小组讨论也是把Hawk和Tim一举一动,每个眼神都拿出来分析。
确实, 他们俩人都很帅, 又敢露,很难不喜欢。
各种影视和生活杂志也把他们作为封面, 俨然2023年男同第一伴侣。
这个剧,特别是前三集展示了一段不广为人知的美国政府对同性群体的迫害的历史。
五十年麦卡锡主义肆虑美国,除了共产主义者,另一个迫害对象就是同性恋, 当时有明确政策联邦政府不准雇佣同性恋。
前三集详细描写了Hawk和Tim小心翼翼的交往。
Hawk为了保证他在外交部的工作,极力隐藏,还和Lucy结婚生子。
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就是不折不扣的深柜骗婚渣男。
当然我们不能用现在的道德标准去衡量七十年前的人物。
在当时环境之下,大家对Hawk还有同情心的,也认为他这么对待Tim是万不得以。
但他真的无路可走吗。
其实那些对同性恋调查和解雇的事,仅仅限于政府工作人员。
国会议员和总统都无权下令私人企业如何录取员工。
而且那种大张旗鼓的迫害(lavender scare)也就是发生在华盛顿。
美国那么大, 很多地方都有那种不干涉别人生活的传统(所谓Live and Let Live)。
其实Hawk和Tim可以不在联邦政府工作,在远离首都的地方谋生过日子。
况且他们的工作就是中层干部和文员,又不是部长大使之类的, 有什么放不下呢?
Hawk在外交部混了三十年才轮到一个外派到米兰领事馆的职位。
从这方面来看,两个黑人同路人, Marcus和Frankie, 反而活得更诚实。
用Marcus的话说, 他们当时要打两个仗, 种族歧视和恐同, 他们的生活空间比Hawk和Tim更小。
大公司大媒体(如华盛顿邮报)都不雇佣黑人。
Marcus成为华邮第一位黑人员工, 但还不能用白人的洗手间。
当时的美国, 种族歧视是更明显的。
毕竟同性恋在外面可以掩盖, 但黑皮肤是没法掩盖起来的。
出了大城市在南方, 还有生命危险。
对于同性恋, 黑人社区的接受程度更差, 以至于十年前黑人同性恋的出柜还是热门话题, 也有一个专门的词语(Down Low )来描述黑人结婚生子, 但在外找男人的状况。
所以Marcus和Frankie当时面对的困难比Hawk和Tim大很多。
Marcus说出“I'm a man who like to f* a man" 的话, 没有丝毫负疚感, 不像Tim一样为宗教来纠结。
Marcus几乎和老父亲出柜,最后也放弃了华邮的工作, 和Frankie一起在旧金山定居,过着Hawk没有勇气过的生活, 都体现出一种自信, 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Frankie更是如此。
他除了是了黑人男同外, 又是变装。
在社会上被不公对待,还会受到同性恋内部的对变装的歧视。
但他也没有怨天尤人,决定搬到旧金山,上大学, 并从事社会工作, 为同性群体提供服务, 一直到艾滋危机。
当然我写这些感想的时候, 才看了六集, 还有两集没看。
但因为前面几集穿插了一些80年代的内容, 所以大概也能估计这四个同路人的不同的生活之路。
对我来说,Hawk 和Tim 值得同情, 但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美国,我估计会走Marcus和Frankie 着一条路。
一眼万年是《卡罗尔》中特芮丝望向卡罗尔的满眼柔情,一眼万年是《英国病人》中艾玛殊抱起凯瑟琳走向死亡时的最后一眼,一眼万年也是信仰崩塌、唯一确信他拥有他的爱的四季宝看着今生挚爱即将与他人步入婚姻时的错愕、惊惧、绝望、痛苦和心碎。
谢谢编剧,在他们即将开始几十年不见的漫长岁月之前,仍给了他们分离前的告别——即使是知道自己最大的心伤就是眼前人,即使是一万次地明白不能跟他走却仍然在他的召唤下第一万零一次地义无反顾,这可能就是爱。
钟楼上,两个相爱又互相被伤的人没有说一句挽留,却满眼都是明知不可能但仍然奢望的挽留。
也没有给彼此任何的希望和出口:“不要给我写信。
”“我不会。
”一个抬起明明嘴角都在笑却泪水簌簌下落的脸,一个扭过头目光如水却再也无法直视对方的脸。
此一别,不知何时再见,可能,就是一生。
从第一集开始,我会整理每一集出现过有歌词的歌曲(纯配乐可以等官方出的专辑)。
E01 开头Marcus开车:《If It’s Magic》—— Stevie WonderHawkins从陌生人结束一晚激情:《Pretend》—— Nat King ColeTim开启新工作:《Rags To Riches》—— Tony Bennet两人幽会:《You Turned the Tables on Me》—— Ella FitzgeraldTim初入酒吧唱的歌:找不到,有好心人可以在评论区补充吗?
片尾曲:《I Couldn't Say It To Your Face》—— Arthur Russell
第一集后劲就很大!
skippy is gonna have his heart broken.看完ep8后:看到hawk举报真的心里好堵好难过。
如果我是skippy,在hawk那晚在楼下狠绝地说要跟lucy结婚、拒绝安慰万念俱灰的自己时,我就必须强迫自己get over这个人,永远不能再给他机会伤害自己。
我是很爱你,可是我不能再让自己受到伤害。
屡次被hawk所伤,独自一人熬过被爱人背叛抛弃的滋味的skippy该是多么孤独和绝望啊。
这部剧不是一部让人放松的剧,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该能不能提起心力从头到尾再看一遍,再感受那么强烈的情绪波动。
但追剧的这8周真的很值。
今年有这部剧,也很值。
不管怎样,还是感谢自己生在了这个时代,看到这样伟大的作品问世(对,很夸张地拔高到这个高度,就是这样的词才能足以形容这部剧)。
一部虚构的剧却捕捉和包含了那么多人类共通的情绪和情感。
只要稍微了解背景,跨过一点政治和历史背景的信息障碍,我想不分国界、种族、性别、性取向的人们都能不同程度地从剧中感受到触动和震撼。
因为这部剧把极限情况下的人性摇摆描写地淋漓尽致,而哪个国家、哪个时期,没有一些人试图压迫掌控、制造压抑恐惧、寻求自私自保、满足于虚与委蛇、不惜伤及无辜?
但每个国家、每段历史,又总有另一些人,他们真诚、勇敢、坚守、不屈、自救重生、担当无惧,仿佛黑暗中仅有的一点点微光,想到黑暗的庞大和微光的挣扎,后者才更为璀璨夺目,吸引别人到欲罢不能的程度。
mark my words, it's a show for the generations that fought before us and for more generations to come. 我预感这部剧会成为一部里程碑式的标杆作品,将来要进大学教科书的那种。
感谢孔雀和乔贝贝,能把角色演到这样淋漓尽致,一定也在不断燃烧自己的能量和精神。
两位辛苦了。
看了他们的表演,难以想象hawk和tim换成别的哪个演员的模样和姿态(虽然我觉得skippy60年代和70年代的造型有些潦草)。
it HAD to be them.
与孔雀日益醇熟、圆润无痕的演技相比,藏在黑框眼镜后的Jonny胜在各种微表情的精准把握,把Tim渴望爱却爱而不得、想要戒掉这爱却又被其深深吸引、理智上要远离情感上却越靠越近、愤怒抓狂却又为感受到的一点点的温存而小鹿乱跳的“小心思”展露无遗,让人隔着屏幕都想怜惜他宠溺他,又被屏幕挡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一步步走向爱情的深渊万劫不复。
38岁的语文女老师跟22岁的整容牛郎对戏,太辣眼睛了!
《白色巨塔》惊人的制作团队,没想到Raul的演技非常自然流畅,远超预期
意外的还可以。
睡前刷到、、啊 谁还我一双没有看过的眼睛
美智子姐姐又是客串吧,男主太丑,女主苦唧唧的我也不喜欢,一集弃了
😳😳😳😳😳😳😳😳😳😳😳
這裡的影片中記錄下一個高中教國文老師在救一個被牛郎欺負夜店的學生因為他的學生的問題而再跟牛郎交友的老師墜入愛河時真實的生活是像傲慢與偏見。
比预想中好很多:情场失意的天选小学教师误入高中导致职场一并失意,给了牛郎可乘之机。。可见选个自己喜欢并擅长的职业有多重要。
挺好看,会一直追的
其实挺好看的
演得太好了,非常推荐。值得一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画面精美,场景布置细致入微,每一帧都像是一幅画,看得出制作团队很用心。”“配乐恰到好处,与剧情配合得相得益彰,进一步增强了情感渲染力,让
第一集就很有质感!对男女主角色开场的塑造,让天台上的那一段在夕阳下教写字的画面心动得很合理。这个角色简直是像是为Raul专门打造的一般!太美了全程舔屏!!木村文乃一如既往地演技在线,吉娃娃人设好适合她和Raul的体型差~据说是《昼颜》的班底制作就已经十分期待后续剧情了,不出意外会爱得很心碎,期待更多映射社会问题的探讨。对音乐有点小小的失望,天台上那段配乐让人不禁想起never again…但片尾曲一言难尽。
剧情画面节奏意外都很不错,完全超出预期,本来准备当大蓝雀吐槽素材看来着。。。本身天台那一段已经可以磕到了,没想到最后还有个小反转,男主人设相当好,看起来有点纯情有点温暖但又有点心机的牛郎,反差感有,而牛郎这个角色设计又自带性张力属性,可以说换个帅点的男主必爆人了,并且在cp设置上保守女教师×牛郎这组合的确很“昼颜”,剧里面出人意料好磕的,不过男主演员选择上也能理解,毕竟顶流男团网络数据肯定不用发愁了,但还是好可惜,这应该是今年追的几部日剧里面最喜欢的本子了
木村文乃能别再演这种馬鹿正直人设了可以吗……
主角有种淡淡的疯感,整个剧有点九十年代野岛伸司的气质。
,不出意外会爱得很心碎,期待更多映射社会问题的探讨。对音乐有点小小的失望,天台上那段配乐让人不禁想起never again…但片尾曲一言难尽。
大蓝雀
《白色巨塔》惊人的制作团队,没想到Raul的演技非常自然流畅,远超预期
看了一集,男主比较丑,除此之外各块都在八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