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看的是删减版。
但是。
还是觉得。
法国。
还是。
比较适合。
拍。
文艺片。
···································
那个女孩从此得了什么奖?
不是吧,这演技是基本的,外国人就要演这种惊恐的表情,因为恐怖片太多了,居然有人说这女孩是亮点,开玩笑,变态是个男的来演,当然好演啦,她自己演自己的
Alexandre Aja最为成功的作品是06年版的《隔山有眼》,翻拍自Wes Craven上世纪70年代的作品。
AA版《隔山有眼》的成功足矣超过原作,被许多血浆恐怖片爱好者奉为新世纪的经典作品。
很早之前就知道了这部《颤栗》的存在,却一直不知道它就是出自AA之手,是他在《隔山有眼》推出的三年前的作品。
这部电影让他被好莱坞相中,将翻拍经典的重任交到他手上,凭此便能够想象《颤栗》的说服力有多强。
电影的第一部分中,两个女孩长途驱车终于在晚上抵达其中一个长发女孩家的农场,由于已是深夜,匆匆见过了长发女孩的家人后大家都去睡了,短发女主角也躺在客房的床上开始自慰。
至此,电影用去了整整20分钟时间,其中超过10分钟是在描述这个农场以及别墅,用于铺垫接下来发生的屠杀戏。
对于一部90分钟的电影来讲,如果整个故事都发生在这个农场的话,这铺垫的10分钟绝对不算多,然而农场这个场景仅仅占了全片30多分钟,可见接下来的屠杀戏有相当充足的情绪铺垫气氛营造和悬念设置。
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25分钟里,导演就像将他的手伸出荧幕然后扼住观众的喉咙,让观众始终处于情绪紧绷濒临窒息的快感中,这场屠杀者与短发女主角的猫捉老鼠游戏看似老套却永远凑效。
后来女主角意外被关在了屠杀者的车上,与她好朋友一起被屠杀者驱车带走,第二部分再次结束。
如果说第二部分有第一部分的10分钟铺垫,那么当第二部分结束时我们可以发现,第二部分的屠杀戏其实是另一个层次的铺垫,就像阶梯一样,第一部分给第二部分铺垫,而第二部分也是在给之后不断的高潮做铺垫。
结束了令人击节的第二部分后,电影的第三部分发生在一个公路服务站。
这个部分继续延续了屠杀者和女主角的猫鼠游戏,一开始还有一个加油站服务员的加入,可惜此好人迅速被秒。
非常有意思的一场戏是女主角躲在男厕所的隔间中,看着屠杀者撒完尿离开后,悄悄溜出来,表情是终于舒了口气的欣慰却又同时不敢掉以轻心的惊恐,她一个隔间一个隔间的检查以防屠杀者还未离开,每检查完一间脸上的表情就越松懈。
当她终于检查完所有隔间后,长舒一口气脸上浮出笑容。
按照普通恐怖片惯例,此时是坏人突然出现的最佳时机,然而在这场戏中坏人迟迟未出现,女主角倒是不怕了,但观众却一直等到汽车发动声响起后才敢松口气。
导演非常聪明的玩弄了观众这种“以防万一”比主角还谨慎的观影心理,造成相当不俗的惊悚感。
电影的第四部分一开始女主角便“自由”了,之前她一直受困于房中或者车中或者男厕所中,然而这个时候她脱离了屠杀者的阴影,占据了更多的主动性。
这部分是发生在路边的树林中。
女主角因为报警失败,为了救朋友便驱车跟踪屠杀者至密林深处。
这里有场戏是女主角发现跟丢了,然而屠杀者开的那辆破旧肮脏却显得庞大铁皮车突然出现在倒车镜里面。
这场戏像极了美国公路恐怖片,主角的小车被一辆庞大神秘的大车穷追不舍。
后来翻车后,女主角躲进一个塑料棚搭建的农业温室,屠杀者也拿着电筒尾随而至。
这场戏也是非常有趣,女主角自制了一个“狼牙棒”采取主动攻势向屠杀者的电筒灯光走去,然而当她走近时才发现,原来电筒一直是被悬挂在一个地方,屠杀者其实躲在暗处守株待兔,不得不说是很聪明的一个剧情设置。
后来女主角用狼牙棒猛砸屠杀者的脸时,我才终于再次感受到了《隔山有眼》中那样酣畅淋漓的发泄快感。
电影的结局部分是全片最大的转折段落,也是此片引起巨大争议的部分。
导演准备了一个令所有人意外,并能为之惊叹的结局,却放弃了为这个结局辩解,让它能被观众信服的尝试。
其实初看完后,我也一度怀疑导演为了突破和噱头放弃故事逻辑,但是后来仔细思考后发现,并不是导演放弃解释,而是这个结局是根本不需要解释。
导演就像在阐述一个实验性质的概念想法,只要这个想法能被观众理解到,逻辑已不再重要。
那么这个想法是什么呢?
【【注意!
剧透开始:其实不单单是女主角的精神分裂那么简单,而是一个人内心善与恶的对抗。
导演把这对抗过程通过影像展现在我们面前,并尝试让我们相信善与恶是独立存在的,然而结局向我们揭示,人性永远不能通过善恶来划分,他们往往是共同存在,只是有些时候,“恶”不幸占了上风甚至屠杀了“善”。
这种表现手法不是导演首创,大名鼎鼎的《精神病患者》也是通过两个善恶分明的角色来展现一个人的精神分裂。
不同的是在《颤栗》中,善恶是摆在观众面前且自始至终的对抗,这一点又像《致命ID》,只是没有后者复杂罢了。
剧透完毕】】看来Alexandre Aja是热衷于制造这种先绝望压抑的虐杀后发泄暴力的反虐杀故事,大概这就是为什么好莱坞会请他去翻拍同样模式的《隔山有眼》吧。
除开结局的10分钟,《颤栗》全片80分钟可以算作是一部相当不错的虐杀惊悚片。
虽然老套如屠杀者的形象设置,虽然血腥场景略显夸张,但是那如弦紧绷几乎窒息的观影快感绝对是令人击节的,虽然也能在同类作品中感受到,但绝没有《颤栗》来得极致。
可惜的是过于噱头的结局拖了电影后腿,不管是我的这种善意解读,还是大多数观众认为的画蛇添足毫无逻辑漏洞百出,如果最后恶评盖过了争议,《颤栗》就输了。
亚历山大wcnm啊啊啊啊呜呜呜 我全程像那个张大嘴的熊猫头一样看完了(而且我试了试我的嘴里塞不下拳头)。
看完这个之后,感觉戛纳cult片真的是一脉相承啊。
而且这部片子有一个好的地方,每往下看都能看出一些新东西,像是能看透导演但导演又总是稍微地比你高了一步。
比如开场玛丽看到艾莉西亚裸体后自慰那一段,一开始以为是导演恶趣味的给电影增加黄暴元素,看到后面玛丽始终想拯救艾莉西亚的时候“发现”是导演设置桥段暗示是因为玛丽对她的爱才坚持下来,然后再看下去就知道这是个多病态的爱了。
玛丽在最后以本体人格出现的时候,跟艾莉西亚说“je suis ton ami”,法语是分阴阳性的,这里的ami(朋友)是阳性,也就是说她对自己的性别认同其实是男性,但是本体人格是一个声音甜美身材又还不错的女的,所以在她分裂想象的人格里雄性的因素都加强了,壮硕的身材、粗重的声音、粗暴的kou交、雄性凝视等等。
西方近现代文艺作品中对于变态人物的构建几乎无一不是依附于精神分析的那些东西,这里也差不多,对于本体的自卑心与认同排拒、病态依恋还有最简单的人格分裂。
再说说为啥说戛纳cult片一脉相承,不胜枚举。
比如,除了前面涉及到的一些点之外,我个人觉得《钛》中对于金属材质的注视与强调、如同机油一样的血液、女主男化形象,灵感来源很可能与本片高度相关。
另外,古今中外,苞米地都是个瘆人的故事背景地点,但是能把苞米地拍得这么有艺术感和审美感的却是不多。
单单几场的用光还有配乐,就让我感觉咱们guo家要能拍出这么有审美积淀的可是还要很长时间。
其实我觉得咱们现在的创作者除了那波文化素质不高的就还有一波拧巴的,比较愤青那种,其实他们是能分得出好坏的,有可能做出好的来,但是他们对于向市场提供什么仍存在困惑,并且大部分比较边缘。
就从惊悚恐怖片的角度来看,这是部很棒的法国电影,恐怖的气氛营造出色,情节也很紧凑,演员表演也很到位。
从描写精神分裂电影角度来看,就有些遗憾了。
精神分裂的片子看过不少,都会有很多合理的铺垫,最后一刻揭晓答案,那些铺垫融合成一条线,直指真相,但是这部电影真的最难自圆其说,好像是刻意让观众想象不到结尾。
比如Marie和Alexa同时在卡车上,那开车的人是谁?
再比如杀人狂进入加油站的商店,与店员对话,明显是常客了,都知道店员的名字,和老板认识,虽说影片没有交代Marie是不是第一次到Alexa的家乡,但即使不是第一次去,至少不应该和当地人这么熟络,而且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超市有监控,在监控下杀人太不明智了。
还有几处这样的硬伤无法解释,只从精神分裂这个题材来说,比起经典的《致命ID》相差甚远,《致命ID》揭晓答案的时候,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而不像本片,给人一种疑惑重重,突兀的感觉。
精神分裂不应该只是噱头,也不是区别俗套的符号,更应该是缜密的逻辑和层层铺垫,最后自然而然的揭晓答案,让观众不由心说出,原来如此。
如果本片不是精神分裂的那么刻意,应该是4星推荐的,现在只能给3星了,但还是不失为一部很不错的恐怕惊悚片。
以精分收场只会导致太多不合理情节!
1)开头6分钟左右有个场景,变态杀手在一辆破车中用女头自慰,老司机“滴滴打卡”之后将女头扔在了泥地上。
注意!
此时破车是在偏僻小屋附近,路是很差的泥路,当时还可隐约听见犬吠——这些场景的交代,似乎有意暗示变态杀手就游荡在Alex家附近,如果杀手不存在,只是女主精分的幻想,那么杀手就是女主,但是与此同时,镜头摇到女主和Alex正驾车在高速公路上往偏僻小屋赶,此时的她应是未到过此地,可她的幻想竟把周围的地形预知得出奇的一致,这是穿越了不成?
(女头是谁的?
为什么会被扔在Alex家附近?
破车哪儿来的?
——这些其实都是在误导观众) 2)女主所幻想的杀手所穿的工作服图标正好与加油站的图标一致,这么会未卜先知?
加油站不是幻想的,因为警察找到了加油站,我们也是从加油站超市的录像中得知女主是凶手的。
3)最神奇的就是这破车哪里来的?
别说车是幻想的,因为当电影已经交代凶手是女主时,她跑去破车后给Alex松绑,但镜头给的车还是那个破车!
(继续误导) 4)如果是女主杀了Alex全家,我只能说女流氓会功夫谁也挡不住!
Alex父亲被伤的第一刀只是划破脸,凭女主瘦弱的身体外加铁门护身,人的头骨又是比较硬的,充其量也只能是划破脸,此伤并非致命伤!
但我就不明白一大男人,竟毫无反抗之力!
只知爬楼试图逃命,爬了那么久的楼梯,也不大喊警告家人,却像只待宰的羔羊咿咿呀呀。
你说他弱吧,可爬了半天也没见死,女主都看不下去了,索性一脚把他的头踹进扶梯的隔栏之间,再用柜子冲撞斩首才死…如此顽强的生命力竟然没有一丁点反击力,好歹也是个farmer吧!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智商不见,别用逼逼杀人即兴表演。
”感谢如此配合地完成了一个高难度的死亡动作,当时这一幕,可真为影片的惊悚加分不少呢!
5) Alex跑到路边求救,正好拦到一辆小车,遂躲进小车,但车怎么也发动不了(固定套路),眼看着女主提着电锯追来,司机竟不知弃车而逃,你一男的还跑不过一女的?
人家还拿着那么重的电锯在!
硬是等着女主过来把自己活生生地给锯了!
问猪是怎么死的?
蠢死的!!!
如果不搞女主精分,影片交代的彪悍、魁梧的变态大叔还是很有震慑力的,这些不合理情节将变得通畅。
电影气氛很紧张,全程无尿点,但最后偏偏为了出奇,来了个精分反转,结果自然是漏洞百出,失望至极!
看到后面真是一肚子火,好好的一部电影就这么烂尾了!
如果一部恐怖片能让观众看完之后都久久不能平静,甚至连过几天,脑海中还不时地回忆起影片中的某些片段,我认为,这才算是一部真正意义的恐怖片。
恐怖片无非是由外在的恐怖、血腥甚至恶心的镜头和内在的惊悚的剧情所构成,按照上述三点,这部影片并没有让我觉得恐怖到我,那些杀人的镜头以及血浆四溅也没有恶心到我,总觉得这部电影没有太大的震撼力,也许是我恐怖片看得太多了。
在这里,我想推荐一部我个人认为非常恐怖的电影《解剖》,这部电影拍得非常逼真、现实、有意义,甚至值得深思。
直到现在,我脑海中还时不时地会出现该影片中的某些片段,真的是一部很出色的恐怖电影。
女人做变态杀人狂,男人是不相信的。
影评里有篇就无法理解:你一个男人怎么可能打不过女人?
如果杀人狂是个猥琐大叔就正常啦,导演胡扯。
#玻璃心碎一地的贵邦小清新宝宝(男)#恐怖片的恐惧和权力的展示息息相关。
所以无论如何,就算是小女孩做恶魔演出的寂静岭,男人们都只接受三角头那样的肌肉面具男做武力boss,否则就打破了男人们对睾丸酮和肌肉和男人的正相关权力映像。
他们不会接受女人有力气打赢or吓到男人。
除非这个女人是神奇女士这样的忠犬,为爱而战。
#呵#恐怖片下,权力系统一览无余。
而男人们欣赏三角头的肌肉和扯掉女人皮肤的强暴快意,还要记得把万恶之源归结到女童身上的时候,女人依旧没有做权力展示的可能:除非是对女人,而非男性。
这个男人们倒是一直乐意去看的。
从寂静岭到这部片。
虽然对变态杀手就是女主有一些暗示,但是从前一小时来看导演还是按变态杀手和女主是两个人来拍的,这是硬伤。
或者说,导演想从女主的视角来表现,这可以说的过去,一切都只是女主的幻觉,但是又有些镜头是从第三者的角度来表现变态杀手和女主同时存在。
1.影片开始时,那个变态用一个头颅来自慰,并把头颅随意丢弃在小路上2.Alex的父亲听到门铃开门后,说的是“你是谁?
你想干嘛?
”,如果是女主的话,应该说的是玛丽你再干嘛吧。
3.变态杀手提枪去追杀小男孩时,ALEX明显是听到了声响同时又绝望地看着女主。
4.女主拿刀准备偷袭变态杀手时,反被锁在车里,同时又有人开车,可是ALEX的表现明显是她看得见女主。
5.变态杀手的车上有很多被害人的照片6.在加油站里,店员同时看到了女主和变态杀手,更别提摄像头明显拍到了变态杀手。
后面的走向其实还蛮好的,但是因为前面的BUG比较多,难免显得导演在故弄玄虚。
PS.说起精分就想起了搏击俱乐部
虽然在刚看完的时候感觉整部片子的逻辑有点问题,但后来再想想还勉强可以理解。
现在唯一不能理解的就是那部小货车哪里来的,小货车的应该是的确存在的,而不是短发女孩的内心世界。
两个女孩一开始是自己开标志来的,难道那辆小货车本是那个农场的?
但是车里的倒车镜上一堆女的照片呢?
完蛋,一开始就猜到结局
不错,很不错,剧情不错片尾曲不错
扯
大家要从小教育孩子们,别随随便便带同学回家玩。特别是那种看起来神神叨叨的。
必须承认这片子对于我也太过血腥暴力,或者简单说就是,吓死老子了!
蕾丝公路片,荒木飞吕彦蛮推崇的
精神分裂啊
所以又是致命ID...我很想知道是不是人格分裂的人力气都特别大特别大。
就是那种你看完了之后细想想啥都没有的片子
aa叔爱muse,再也不敢听了
结尾没出现时觉得这是在侮辱观众智商,结尾出现后觉得逻辑生搬硬套。恐怖手法十足老套。
为了恐怖而刻意恐怖,铺垫够长,但缺乏节奏,如同嚼蜡。
french horrors are mostly decent!
还好没被剧透 还好没看短评 即使没有反转结局 前面紧凑的过程和塑造的黑暗氛围已经让这部片可以值得一看
画蛇添足的典范
竟然是人格分裂?你妹,幸亏我拖着快进看的。
猜到了。。。
Super Boring. 根本不应该归在”法国新极端主义“里。
5.3 剧作完全搞砸了
把MUSE用得太血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