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歌唱
El cant dels ocells,三王来朝(港),Birdsong
导演:阿尔伯特·塞拉
主演:马克·佩兰森,路易斯·卡尔博,Montse Triola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加泰罗尼亚语,希伯来语年份:2008
简介:《三王來朝》讲述三王来朝拜耶稣诞生的时候,但电影不是去歌颂这段故事,而是用了十分平板的手法去描述,三王更只不过是普通的人,大部份时间就是描述他们千辛万苦去寻找耶稣诞生地,及遇到的难题,而最大的难题是莫过于在山林中迷路及找路。 在近年众多新星导演之中,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导演Albert Serra算是较具争议性的一人..详细 >
如果画质好一点,
with emf;看到了一半emf突然冒出一句,“这只羊看着狗狗的”。
3.5 三博士俯伏跪拜嬰兒耶穌的活人畫式設計簡直不能再幽默(也帶點殘忍),既是用像slave一般受盡磨難的三個普通人消解掉宗教經典的神聖性,亦是在挑戰觀眾的耐心極限,被凝固的銀幕時間。
塞拉的起点会是多少人一辈子的终点
deleuze关于cadre de la raréfaction解说蛮适合这部电影的 这部电影需要一种阅读的能力 需要一种高级的视觉素养
童鞋们,等吧等吧,他们要走十分钟...
HKIFF49 No. 7 @ IS|观察行为和预测行踪的乐趣,三王的部分特别幽默。本来以为会爆睡结果看得很乐。可惜Joseph+Mary部分就没有三王部分的乐趣了……塞拉的fat guy jokes太搞了……出来上厕所看到导演在厅外玩手机,say hi未遂继续进去观影了。后接塞拉映后不过我赶场没时间了直接pass👌
真牛逼 人们说话的时候时间都好像是静止的 它一直在展示“世界向我们隐藏起来的”
长镜头和摄影很不错。但长镜头只是约等于一个单镜头,静止的,所以看一秒快进十秒,完全不影响。对我这个文盲来说,这片很装逼。
还无法接受塞拉的凝固时间的电影美学,比贝拉。塔尔更极端。承认自己睡着了半小时,但还无法就此否认它的价值。
#HKIFF 朝圣之路的解构,加一星给胶片质感和长镜头,塞拉QA挺好玩的,有点鬼马怪才的感觉,而且非常话唠哈哈哈
行径的尺度(真想在大银幕上再看一遍)
4.5 简化到一度只剩线条,连最基本的观念都鲜少听闻,世界从古到今开天辟地的先声来得静悄悄。hkiff49@英皇TS
即便批评家们热衷于将塞拉的世界描述为一个“堂吉诃德成为堂吉诃德之前”的世界,但原初世界从来不是自然的——甚至摄影机本质上的技术人工性就决定了电影总是从人工性出去,以及一个显然的问题“我们怎能忽略塞拉,这一电影的totalitarian,将角色强行放置于某一环境的这一行为?就像帕索里尼在《定理》中所做的那样”。但不管怎么说,影片就这样开了:三位胖子出现在原野上,有些突兀,他们似乎不知道要干什么,甚至连语言也丧失了,叽里呱啦地咕哝着,或者轻盈地在水中游泳。毫无疑问,人工性,但塞拉逐渐扒开他们的衣服,让其转化为原初世界的一部分。因此,塞拉拍摄的不是耶稣的诞生,而是三王的诞生:成为原初世界的三王在日出中被世界生出,在短暂的朝圣的神圣性褪去后,他们获得了重力与语言,拖着疲惫且沉重的身体,开始生存。
助眠电影。
现在的世道也是好起来了,失眠了都不用去医院看医生,花60蚊去HKIFF买张《三王来朝》的票进去,效果堪比退黑素。
三王行走荒漠的片段更像是摄影艺术对电影的入侵,照片被转成影像,黑与白的强烈对比、时间的拓展、叙事的抽离便将影像自身的内质给凸显出来了。开片几段影像极其迷人。宗教情怀与圣弗朗西斯之花和马太福音是一挂的。
《鸟的歌唱》的黑白影像风格是日后在塞拉作品中少见的斯多葛主义,即将到来的神圣,随着三博士的前行诞生的自然空间与人之间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关于“无尽”,“超越”,诉诸形而上的哲学思辨,而非日后他在影片中大行其道的视听感官。除此之外,《鸟》中同样还存在着一种潜在的结构,三博士—玛丽亚/约瑟夫,在一个神圣的俯视角镜头之中构成固定的,历史性质的瞬时之绵延:三博士在耶稣面前俯伏跪拜,从此之后,这种活人画般的定格不再在Serra的影片出现,就像细微运动取代了大远景下的属灵沉默,取代了在空间中无尽渺小,不断消失,出现,复归的运动,尽管在此之中仍然存在着大量日常性的描写,例如行进过程中的游泳,以及对于沙漠的吐槽,但《鸟的歌唱》不失其神圣,直至影片的结尾,在极度的景深中走向神秘。
75
恭喜你答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