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演员们演技都还好,黄景瑜确实里面就皱皱眉啥的,很难看到多好的演技。
爱情戏倒是没有什么篇幅,就是确实这个案件吧,这个剧情吧,我觉得没预告片好看,有点失望。
包贝尔也没什么好夸的,他演的这个方式也很固化。
以检察观角度描述罪案的电影我确实是第一次看。
王千源和黄景瑜在戏里亦师亦友,共同查找案件真相。
一边是为嫌疑人辩护,巧舌如簧手段高超的金牌律师,另一边是代表公理,寻求正义的检察官,双方激烈交锋,背后盘根错节的谜团也逐渐浮出水面。
岳云鹏的出现,让看似严肃的犯罪悬疑类型片加了一些喜剧元素进去,令紧张的气氛有所缓和。
正义不会缺席,真相不会沉默,我们要相信法制的力量和价值。
检察风云 (2023)4.32023 / 中国大陆 / 剧情 悬疑 犯罪 / 麦兆辉 / 黄景瑜 白百何
说实话,这部电影的情节真的是太简单了,但是他重复啰嗦,这样搞了一个多小时,其实我觉得他这样这种案件的逻辑性拍成电影确实有点过于浪费时间了,而且我感觉这部电影还有很多著名的内地演员,包括各种各样的综艺,那种比较出名的人共同参演,但是我觉得看到最后其实这个故事太简单了,而且我觉得这部电影它有点烂片。
关于片子内容,就几句话:情节简单,人物不够丰满。
唯一一个够看的,可能就是岳云鹏:有技术,解决问题的时候喜欢听音乐,跳舞。
理工男的简单直接的介绍自己。
满江红,都不知道演了个啥,张译是为了人情,不得不出演吧。
可能对他的记忆就是光荣时代里面那个搞笑的。
满江红 (2023)7.02023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悬疑 古装 / 张艺谋 / 沈腾 易烊千玺没有那么多家国情怀,感受不到家国情怀和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导演和资本联合全国电影院,来裹挟演员?
张导演除了对秦始皇的统一天下有了新的解读,其他的好像就是宏大的场面,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大场面见得多了,国际赛事,国际会议,各种级别的领导,各种地位超然的老人,都接触的多了,一起生活的时间多了,外人看他们伟大,敬畏他们的职位和履历,我们唯一能怀念他们的就是一点和他们一起生活的气息。
唯一喜欢的就是一点小日子,比如《步履不停》这种日常琐事的。
而这种满江红,丝毫感受不到那么多国家之间的事情和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沈腾和成龙一样,有些欣赏疲劳了,一段时间内他的电影太多了,大多是同一种类型的。
腻了。
剩下的就记不起来了。
还有一个“我尼玛”再说回检察风云,能记得就只有岳云鹏和白百合。
白百合还是多年前从《家N次方》中那个拼命的女孩,只是为了过一点好生活,日常生活中见的挺多这种城里面的女孩子。
那个时候就想说,她们能吸引人的就是他们那个环境长大的特质,而不是像明星那种打扮,明星本质就是商品,如同卫生纸用完就没价值了,时尚和潮流就是用来收割迷茫的人们。
这次的白百合的表演的人物也不够丰满,她表演的人物,强势主动和《家N次方》中的差不多。
没太多变化。
那个大帅哥,依旧还是挺帅。
姓黄。
那个什么千源,缺钱了么?
然后就是岳云鹏。
一个演员应该有能让人记得住的技能。
哪怕是耍贱卖萌也可以的。
演员应该是一种兼职,是人人都可以做的。
是需要生活阅历的。
比如《隐入尘埃》,农名的演技,比那些影帝更好吧。
你们追求的最终会将你们归于平凡,因为你追求的都是别人展示给你看的,而你们生长环境所伴随的东西,才是你们最珍贵的,那才是你真正的力量。
当2014林德禄导演推出影片《反贪风暴》的时候,是很不被外界看好的,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在香港电影不振的情况下,这部影片也不过是一部泛泛之作。
《反贪风暴》于2014年8月16日上映,最终收获了9517万元的票房,这个成绩在当时出乎很多人预料,这也让林德禄导演坚定了拍摄续集的决心。
不曾想这一拍就拍了5部,并形成一个IP系列,时间跨度到了2021年,2021年上映的《反贪风暴5:最终章》以6.28亿元的票房圆满收官,而该系列的票房总和高达22亿元!
跟风是电影圈内的一个传统,在香港电影圈表现得非常突出,对于跟风,王晶导演曾痛斥过一番,但这是无法避免的。
麦兆辉作为香港老牌电影人,在2019的时候曾推出过一部名为《廉政风云》的影片,该片拥有刘青云、张家辉、林嘉欣和袁咏仪的演员阵容,讲述的也是有关廉政公署整治腐败的故事,总体上与《反贪风暴》系列走的路数非常接近,很有跟风的嫌疑。
很凑巧的是,这一年正是《反贪风暴4》上映的年份,《廉政风云》先于《反贪风暴4》2个月上映,但是最终的票房成绩有天壤之别。
《廉政风云》最终收获1.24亿元票房,而《反贪风暴4》则尽收7.99亿元票房,创下系列最高,如此对比,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作为庄文强的黄金搭档,麦兆辉是想要证明自己实力的,所以时隔4年之后,他又为我们带来了一部《检察风云》。
不同于《廉政风云》,这次《检察风云》的故事挪到了内地,并且由内地演员担当主演,像是黄景瑜、白百何、王千源、冯绍峰、包贝尔、王丽坤、于荣光,但是跟风《反贪风暴》的嫌疑依旧很大。
影片故事的类型还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而正义一方的代表则是我们的人民检察官。
影片因一起人命案而起,死者是包贝尔出演的一名社会败类,而嫌疑人是王丽坤出演的大学教授。
这桩表面上看很简单的案件,实则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因为还牵扯到多年前的盗墓案、大学教授死亡案及高官腐败案。
片中黄景瑜出演的检察官李睿是男一号,白百何出演的律师童雨晨是他的对手,并且两人也有错综复杂的关系。
应该说这部影片还是具备了一些可以成为佳片的条件,很可惜的是没有庄文强的联合助力,麦兆辉独控大局的能力确实有限。
整部影片基本上就是走着电视连续剧的步子,如果不告诉你这是一部电影,大概率的会让很多观众误认为自己在观看电视连续剧,各种拖沓琐碎的戏份不一而足。
事实证明,没有好剧本的加持,影片很难上升到更高的高度。
作为压轴演员,黄景瑜显然还不具备这个能力,举止投足之间尽显稚气,远不如白百何的演技水平高,这也是造成影片口碑不高的原因之一。
与《检察风云》同期上映的影片,还有《龙马精神》和《人生路不熟》,《龙马精神》有成龙坐镇,好歹拿下了2亿票房,而《检察风云》的票房最终定格在6179万元,这般票房还不足《人生路不熟》的票房零头,相较于过亿的成本,亏损无疑。
未来,麦兆辉还有一部与黄景瑜合作的名为《大爆炸》的影片,依旧充满了太多未知数。
【END】
为什么检察机关一方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调查起诉夏薇,希望法庭判处夏薇故意杀人罪;另一方面又不断收集其他证据以证明夏薇的行为情有可原,并与夏薇的辩护律师在辩论中合作揭示真相,继而向法庭提出从轻处理的请求?
电影《检察风云》采用插叙的方式,讲述了检察官李睿、张有成对一桩故意杀人案抽丝剥茧、探查入微,揭示案件前因后果的同时,也让牵扯其中的一起陈年旧案真相大白的故事。
影片情节环环相扣,涉及到故意杀人、强奸等多个罪名,令其中的真相扑朔迷离。
同时,该电影也聚焦检察官群体,通过构建真实的庭审场景展现了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
让我们试着透过电影作一些解读。
1. 在许多报道的庭审现场,不乏被告人在庭上滔滔不绝称自己无罪,面对检察官的提问矢口否认,检察官再提出证据加以反驳,以此推动庭审进程的场面。
在影片的庭审过程中,涉嫌故意杀人的夏薇面对检察官的讯问,却坐在被告人席上保持沉默。
此时就出现了两种观点的交锋,辩护律师童雨辰认为被告人夏薇有权保持沉默,检察官李睿则认为我国被告人只有拒绝回答的权利而没有沉默权。
那么夏薇的沉默是否具有法律依据?
童雨辰口中的沉默权从何而来?
与李睿所说的拒绝回答的权利又有什么分别?
“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那么你所说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你有权聘请律师,如果你无力负担,我们将免费为你提供一名律师。
”我们在影视作品中耳熟能详的沉默权源于美国著名的“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被称为“米兰达警告”。
在米兰达案中,犯罪嫌疑人米兰达涉嫌强奸罪和抢劫罪,在警方讯问后签署了供认书,法院据此判决了米兰达有罪。
但米兰达的律师认为警方没有告知米兰达有保持沉默的权利,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任何人不得自证其罪”以及第六修正案“所有刑事起诉中,被告人都有权利寻求律师来协助他辩护”的规定。
最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5∶4推翻州最高法院判决,宣判米兰达供词无效,确立了警方在讯问时应当告知上述权利的规则,并责令重审。
中国的法律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犯罪嫌疑人享有的是侦查阶段拒绝回答无关问题的权利和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
刑事诉讼法第120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
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
”第52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 乍一看,上述规则可能让人产生是否矛盾的疑问,一方面要求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与案件有关的事实,这其中就包括可以证明自己有罪的事实;另一方面又规定不能强迫犯罪嫌疑人自证其罪。
但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对讯问人员,禁止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获取供述等证据;二是从举证责任的角度来说,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责任应由控方承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
从拒绝回答规定可以看出,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时,对于与案件无关的部分可以直接拒绝回答,而对于与案件有关的部分,强调的是如实回答问题可以获得法定从宽处理。
2. “人人喊打的杀人犯,律师为什么要给她辩护?
”“为了几个臭钱出卖灵魂,律师真没有道德底线。
”在面对一些重大刑事案件时,我们总能听见这样的声音。
影片中,夏薇涉嫌故意杀人罪,律师童雨辰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为其提供了辩护。
如果说律师为被告人提供辩护是其作为辩护人的应有之义,那么检察机关作为追诉机关能否排斥被追诉人的辩护权呢?
从电影中可以看到,检察机关自始至终没有阻碍童雨辰的辩护活动,在整个办案过程中同样依法保障被追诉人的辩护权利。
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无论被追诉人触犯何种罪名,均享有法定自行辩护权和委托他人辩护的权利。
正如“米兰达警告”的后半句:“你有权聘请律师,如果你无力负担,我们将免费为你提供一名律师。
”在我国,犯罪嫌疑人何时能够委托律师?
犯罪嫌疑人无力负担律师费用应该怎么办?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此均作出了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第一次被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律师。
”若经济困难,无力负担律师费用,则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5条第1款规定获得帮助:“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同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5条第2款和第3款规定了强制辩护制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 具体到影片中的夏薇杀人案,即使夏薇及其近亲属没有为其委托律师,检察机关也会通知法援机构为夏薇提供辩护。
此外,对于没有委托辩护人,又不符合强制辩护条件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6条还设立了值班律师制度,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程序选择建议、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对案件处理提出意见等法律帮助。
3.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场电影中,夏薇都没有被称呼为罪犯,而是被称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除此之外,电影中夏薇在看守所中被讯问时,佩戴戒具,穿着橙色看守所识别服,而在法庭上未佩戴戒具,穿着自己的衣服。
这一切,体现的是无罪推定原则。
根据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在2007年通过的《第32号一般性意见》的解释,无罪推定是保护人权的基本要素,要求检方提供控诉的证据,保证在排除所有合理怀疑证实有罪之前,应被视为无罪。
无罪推定原则的精神已被我国刑事司法所吸收,其中的一个要求便是区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罪犯,以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为界区分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以法院定罪为界区分被告人及罪犯。
影片中,夏薇穿着自己的服装出庭体现了检法机关在有罪判决作出之前,对被告人在法律上无罪状态的尊重。
同时,检察机关也非常重视保障被羁押人员的生命健康,影片中的夏薇在看守所因花粉过敏出现身体不适时,就被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治疗。
在司法实践中,多地检察机关主动帮助看守所安全预警机制、帮助看守所完善与医院的协作沟通,甚至对在押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向看守所提出检察建议,以法律监督者的身份督促看守所采取多项措施,全方面、多维度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为建设更高质量的法治环境提供有力检察保障。
4. 影片中,检察官张有成发现了柳城市长在多年前任职文物所所长时包庇洪启明、洪俊山、陈鑫盗掘古墓的犯罪事实,洪启明为了销毁证据不惜当街驾车冲撞张有成,张有成也因此身受重伤。
在法庭上,经过检察官李睿与律师童雨辰的不断交锋,夏薇故意杀人案的来龙去脉浮出水面。
但即便为了查清犯罪事实,检察人员险些付出生命的代价,李睿依旧在影片的最后,建议法庭依法对认罪认罚的夏薇从轻处理。
为什么检察机关一方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调查起诉夏薇,希望法庭判处夏薇故意杀人罪;另一方面又不断收集其他证据以证明夏薇的行为情有可原,并与夏薇的辩护律师在辩论中合作揭示真相,继而向法庭提出从轻处理的请求?
这正体现了我国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混合的诉讼模式。
当事人主义重视保障人权,强调控辩双方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作用,控辩双方各自负有收集证据证明自己主张的责任,法官不主动调查证据,依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居中裁判。
职权主义的基本理念则是“实体真实”,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均享有调查事实、收集证据的权力,将发现案件真相作为职责任务之一。
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之一是保证准确、及时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障刑事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检察机关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尊重和保障人权,既要追诉犯罪,也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所以,在夏薇故意杀人案中,检察官们不惜豁出性命,不是为了单纯给夏薇定下故意杀人的罪名,而是为了揭示案件真相,查清涉案人员违法犯罪事实,使其得到应有的、适当的法律处置。
检察工作并不等同于将被追诉人送上法庭以求定罪,每一位检察官也都曾对或正对案件进行细致入微的调查,他们日夜奔劳忙碌是为了守护法律的公正,守护人民的正义,持公心明正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正如检察官誓词中所说: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恪守检察职业道德,维护公平正义,维护法制统一!
黄景瑜还是帅帅的正面角色,当黄饰演的李睿说出那句“我是检察官,我一定会给你一个真相!
”,我想有的人疑惑,有的人则狠狠共鸣了。
疑惑的人大概不太了解检察官的工作内容,带着这份疑惑跟着剧情一起探索;共鸣的人则长舒一口气,终于有人把检察官表达出来了。
以往,探求真相、打击犯罪的影视形象警察居多,大家惯性的以为查案是警察才可以参与的工作。
实则不然。
检察官也是引导侦查、自行补充侦查的主体。
这是一部典型的行业电影,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大陆,检察官这个职业与警察、法官相比“知名度”稍显差了一点。
通过专业展示让人们带入检察官角色,难度不小。
所幸,这部电影中,庭审上的对决、庭后的侦查、审查都用引人入胜的手法讲述着专业的故事。
还没看的,抓紧去看吧,可以狠狠期待与检察官的奇妙相遇。
《检察风云》:一场角色扮演的剧本杀乌合之子 20230507
其实早在5月2号,我就已经看完这部电影了,却迟迟难以下笔写影评,因为实在是不太好评价。
给我的最直接感受是,这是一部看起来剧情单薄、剪辑手法平淡、各支线关系相互脱节的作品。
尤其让人遗憾的是,这是白百何为一番的电影,根本看不到她有什么票房号召力。
她的上一部电影《门锁》虽然改编的韩国本,但在表现风格整体张力上我还是比较喜欢,着重体现了女性生活在一个不断被窥视的环境中。
且不论现实生活中是怎样,但是在《门锁》中白百合塑造出的独立女性方卉那种在被无处不在的凝视中腾挪转移的演技对我来说是有吸引力的,在最后突然怪力击中郑飞(白客)吼出“你对我使用暴力,我就会怕你吗?
”的坚决感,以及结局里和闺蜜乔小曼共赴幸福生活的“在路上”,都让人觉得故事完成度是很高的,同时片中支线风格都是统一的。
可是在这部《检察风云》里,她的“大女主”范全然消失了。
我想可能是一方面被主旋律所需要的悬疑/检察/推理剧情压缩了时长,另一方面在该片中她不再是唯一的主角,需要和黄景瑜演对手戏,结果塑造成了“甜美爱情”和“律政干练”相互打架的四不像,怎么看怎么别扭。
这是不是国内首部以检察官视角拍摄的电影,我确实不知道,“首部”的称号是否先天就具有开创性的豁免差评,可能还得随着影片的最终质量来决定。
要不要在一部电影中去非常严丝合缝的寻找现实生活中的流程,我也持商榷的态度。
因为我们很难说,一部看起来像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电影,就一定得是现实主义的。
但即便如此,我也对电影中的剧情设置,人物动机的合理性,抱有很大的怀疑。
澎湃新闻有戏专栏作者小鱼发了一篇《<检察风云>完全是跑错了片场》的文章,我看了之后颇有拨云见雾的感觉,一下就理解了为什么《检察风云》看起来似曾相识又特别奇怪,因为这部电影就是按照麦兆辉对“香港警匪片”的熟悉套路拍出来的:白百合与黄景瑜的欢喜冤家,是港片中必不可少的配置(尤其是香港不需要回避制度,想想黄子华的《毒舌律师》就知道了,前脚还是法官,后脚就做起律师了,还在同一个法庭里);王千源的跟踪戏和动作戏是香港动作片的场景(不管是逃跑还是被打,都是通过凸显肌肉来增加卖点);盗墓组三兄弟也是香港特有的黑社会风格(我想起之前看的《怒火重案》里的谢霆锋和甄子丹了,就是兄弟反目的故事);即便是岳云鹏演的那个机械降神的图书馆小胖,在港片中也有对应的搞笑丑角。
小鱼还非常贴心的提议,应该把主演换成林峰/蔡卓妍/苗侨伟/郭富城/刘青云/张家辉/田启文,违和感一下就消失了。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如果整个故事是放在香港的不管是廉政公署还是警匪对抗上,因为画风和类型片的提前预设,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合理了。
即便再抛掉这些不谈,《检察风云》依然还是有不少问题,而且问题还换着花样出现。
整个《检察风云》大概可以分成四个不同剧情的推进。
第一条是夏薇为了给学生“要说法”杀了陈鑫的犯罪案件,第二条是夏薇牵连出尘封数十年的“盗墓三人组”的故事,第三条是辩护律师童雨辰和检察官李睿的爱情线,最后一条是将其串起来的侦破和辩护过程,每条剧情线都有不同的问题。
这种设置的平均水准,总是会让我想起角色扮演的剧本杀。
在很多剧本杀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紧密,他们就突出一个各玩各的,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类似那种阳光开朗大男孩的角色,整局游戏除了组局以外就没有任何关系——比如说前后出现的三个搞笑角色,有一句话反复说的图书馆馆长(想模仿“马冬什么”的大爷吗?),有莫名其妙开始跳舞机械降神的技术外挂小胖(丑角+功能性),还有仿佛是来串门说脱口秀的刘仪伟(我很想知道他和张有成年轻时候的关系)。
这三个人可不就是阳光开朗大男孩吗?
甚至他们除了李睿就谁都不认识。
这三条不同的剧情线也是突出一个互不相关。
夏薇深陷杀人案件好像是带出几十年前盗墓案的线索,但其实也仅仅是个回忆。
因为围绕在她和学生的故事核心是夜总会与校园贷,重点应该是讲陈鑫背后的黑产业链上,电影开片20分钟,通过陈鑫塑造了一个根植在柳城市非常庞大的黑社会性质的网络,里面有大量的黑色交易、毒品嫌疑、挟持绑架和媒体控制。
结果在夏薇失忆般的操作下,他就死了。
有一说一包贝尔这段戏演的还不错,突出一个飞扬跋扈(尤其是在这部电影里和其他演员进行对比),就有点不太像是演的,建议查一下。
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校园贷作为引出整部电影的开头真的就只是一个引子,毫无铺垫地随着陈鑫的去世而消失了。
在之后即便是(李睿和其他检察官的)交流过程和(法院的)审判结果里都完全不提陈鑫这个人,以及他犯下的罪行了。
盗墓案里牵扯出一段尘封往事,可是往事和唐皇后的哀册又有什么关系,换成其他文物行不行呢?
当然是可以的。
加重其违和感的还有两处,一处是为了体现这是“年轻的时候”就换了演员,有这个必要吗?
还是说这些名演员的片酬给不起呢?
(在首次出现的回忆场景中,我就完全没有把夏薇和教授的暧昧情愫对应起来,非常奇怪,怎么突然插入了一个完全不相干的片段)。
第二处是当时的文物管理局局长于荣光突然出现给这三个人解了围,他是哪里出现的?
为什么会出现?
和三人的互动到底是怎样的?
都一无所知。
在十余年之后,就摇身一变成了柳城市的市长(像不像《边缘行者》里的阿骆)。
第三段爱情线更让人匪夷所思。
电影在中间突然加入一段回忆,给了在校园里李睿对童雨辰的表白画面(同样是学生时期,这几人就用了原来的演员),张有成就蹲在那里负责搞笑。
结局彩蛋又给一段对话,把教科书里的“所谓逻辑推理”拿出来再说了一遍,用以论证两人要成为男女朋友关系,粉红泡泡直接冒满全屏幕,可问题是两人最后也没在一起呀。
这一恍惚我甚至觉得童雨辰应该是男的,李睿(黄景瑜作为一个男同起家的演员)要对面是男演员和他对戏,应该CP感会更好一些。
或者干脆白百何就直接女扮男装也可以。
将三段剧情重新牵连起来的就是整个侦查侦破的过程。
这就是我所说的非常像剧本杀的地方。
其中李睿就扮演了侦探的角色,童雨辰和张有成扮演副侦探,通过各种交叉信息一步步获得真相。
当然除了恋爱剧情以外,这三个人之间的信息也基本是各演各的。
李睿主打现场勘察和信息整合推理,反正公检法几乎所有工作都是他完成的;童雨辰主打掌握剧本(我高度怀疑洪俊山一开始就给她说了真相)和庭审辩护(还有她和夏薇之间的girls help girls,这又不是《门锁》,没女性主义就不要硬凑好不好);张有成主打拿档案的动作戏,以及给李睿插科打诨中提供线索(你小时候做过少年侦探团?
)。
《检察风云》的“风云”何在呢?
我想大概就是“有佳句而无佳章”吧,单看某些镜头画面觉得还行,但连到一起就觉得非常奇怪。
通过各种剪辑方式让“夏薇杀陈鑫”变得扑朔迷离,一个谜团接着一个谜团出现,确实很能吸引人。
虽然不是密室杀人事件,但作案过程、现场第三人、犯罪动机等要素在推导过程中充满悬念。
单看王千源在拿到档案之后,与前来开车追杀他的帮派团伙斗智斗勇(所以得在香港拍,这样才能有枪战嘛),以及采用灵活的反侦察手段将至关重要的材料隐藏起来,确实可圈可点。
但把这些画面放到电影里整体来看,就觉得差很多意思了,即便是再怎么粉饰“国内首部”“好敢拍”“太刺激”“大尺度现实题材”的包装,都是没有意义的,只能说是可惜了白百何的“大女主”感。
整体观感上,我也完全赞同豆瓣的评分:5/10,真的不能再多了。
至于说到演技,有冯绍峰和王千源的出演,基本把其他人的演技都压了一头。
黄景瑜、白百何和他对手戏,都盖不住他的气场。
在矮子里拔将军的包贝尔竟然还挺不错,你说这可咋整。
本着下饭的目的点开了这部电影,结果让我浪费了生命的一个小时。
什么,你说影片时长2小时?
我开了二倍速看的。。
简单说一下我看完这部“电影”的一些感受:从一开始冯的直接一个眼神确定了反派,我就知道这部剧和悬疑没有半毛钱关系。
其次是各种情节胡乱拼凑,开庭就像儿戏一样,废话几句就结束,各种推迟……还有最后兄弟二人莫名其妙反目成仇,再怎么说也是亲兄弟吧,就算改成他俩去把市长干翻我都觉得合理。。。
最重要的一点是男主是检察官吧?
你干的活是刑警的吧?
所以说检察风云就是为了看一个检察官去查案办案打官司谈恋爱(谈恋爱真的绷不住了)不想再吐槽了,就这样吧
律帅办公室,是有多帅啊
本着下饭的目的点开了这部电影,结果让我浪费了生命的一个小时。
什么,你说影片时长2小时?
我开了二倍速看的。。
简单说一下我看完这部“电影”的一些感受:从一开始冯的直接一个眼神确定了反派,我就知道这部剧和悬疑没有半毛钱关系。
其次是各种情节胡乱拼凑,开庭就像儿戏一样,废话几句就结束,各种推迟……还有最后兄弟二人莫名其妙反目成仇,再怎么说也是亲兄弟吧,就算改成他俩去把市长干翻我都觉得合理。。。
最重要的一点是男主是检察官吧?
你干的活是刑警的吧?
所以说检察风云就是为了看一个检察官去查案办案打官司谈恋爱(谈恋爱真的绷不住了)不想再吐槽了,就这样吧
律帅办公室,是有多帅啊
故事开场,冯绍峰就“暴露”了。
这个故事虽然时时刻刻在营造“悬疑”,但观众大概早就知道了答案,接下来,就是无聊的等着看导演能耍出什么花招。
可惜的是,等到最后,也没等到什么结果,如果说惊喜,那大概只有一个。
那就是刘仪伟的出场。
自从大厨成名后,刘仪伟在好多电影里头客串,戏份不多,但非常抢眼。
在这部平淡如水的“悬疑”大片里头,就更加的抢眼。
除此之外,貌似都没什么好说的了。
说点别的吧。
包贝尔这次算是本色出演,这个角色的行动,基本都写在脑门上。
不过这次包贝尔也算是贡献了金句。
当问题出现时,第一时间找“什么公众号”洗白。
当下啊,紧急公关成了一门生意,哪里还有什么“真相”,总有一天,我们会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
王千源自从吃饺子之后,一直没什么突出表现,这部里头也没有例外。
身为检察官,在和男主的交流中,竟然想着马马虎虎结案,完全忽略案件中的疑点。
这个是一个检察官该干的事儿?
还是就是为了搞笑而存在的?
这样一个“和事佬”的角色,到了最后,忽然“英勇就义”,让人一下子还真回不过神来。
岳云鹏这次卖弄嘴皮子的机会不多,但逮着机会还是要卖弄一下。
华清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平生志愿就是相当一个图书管理员,在关键时刻扮演扫地僧角色。
对标哪个大学放一边吧,看到岳云鹏,提到华清,只会产生一个关键词——华清池。
当然了,故事“蹭热度”的嫌疑还是有的。
在厕所里头开会,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类似的桥段太多,多到让人有种误解,那就是正规开会一般不顶用,也办不了实事儿。
这个不用到其他故事里头找证明。
故事本身就有。
于荣光就是这么冠冕堂皇的坐在上头讲话的。
不过,他说的这事儿,“在有些地方还是比较严重的”,啥事儿?
咱也不敢说,到故事里头自行体会吧。
盗墓真不行
烂的很平庸。和《廉政风云》一样的自以为是,麦兆辉这两部共同的问题就是刻意把简单的事件复杂化,靠着故弄玄虚显示自己的高明,实际上已经一眼望到底了,演员的表演非常尴尬,还有很多口型对不上,怪不得早早退出了五一档竞争,还是期待庄文强的《金手指》吧。(4/10)
两星半到三星吧如果导演或者编剧的目的是要展现检察官这一职业的工作状态的话,请不要再让停职/离职的人包着纸箱子了太悬浮悬浮了还有。。。怎么会在公交车上大声说拿到什么了嘛
实在难以想象这是《无间道》的导演麦兆辉拍出来的东西,“江郎才尽”到如此地步,还是纯粹为了生意?二十分钟弃
命题作文感太强,但揭开面纱一看,原来不是检察风云,而是盗墓风云,放眼整个主旋律扫黑届,这个创意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电影的调性非常诡异,虽然主角看上去是检察官,但叙事视点却是完全散乱的,在正邪两股势力中来回游移;法庭戏也被彻底剪散了,控辩双方的陈述丝毫没有力量,结尾对真相的揭示堪称儿戏,试图营造的悲剧性自然也不能成立。最要命的是全体演员的表演质感都差到极点,黄景瑜居然全程就用一个皱眉的表情蒙混过关。麦兆辉真的退化成一个连类型都处理不好的导演了。
纽约同步上映!酒吧强奸案居然又扯上了盗墓?!太扯。英文片名翻译错误。公诉人英文叫prosecutor,不是procurator
盗墓风云之大兵穿越之检察官风云。
我超级喜欢的导演,这次的拍摄角度很棒。
一开始还以为是反腐主旋律片子,结果是个悬疑探案,还带了点言情和伦理……最大的亮点是节奏和人物关系处理比较紧凑抓人,至少能看得进去,但有个严重的bug:为什么要把罪证一直留着?……
选聘港片中拍刑事律政题材擅长的某导作为导演,却落下不懂内地公检法运转体系的口舌。这是导演的责任吗?是编导团队真不懂吗?值得商榷。但,最高检影视中心作为出品方之一,没有保证此片的品质,没有尽到使之专业的职责,不得不说是极大的遗憾。另外,这几个演员要么是凑活着演,要么是实在不会演,真是让人够了!
检察官去查案真是闻所未闻,把警察饭碗都抢了~
庭审时的那段剧情真的相当炸裂啊,哈哈。。就喜欢看他们飙戏的场景
鲸鱼,娱乐圈服兵役,警察,检察官都齐全了,哈哈哈
导演麦兆辉对题材和节奏的把握非常强;编剧把故事讲的扣人心弦;一众实力派演员的演绎给电影加分不少。王千源这次突破以往的形象演了个“逗比”,生动有趣。黄景瑜也太帅了吧,映后互动现场看到真人,感叹他有一张伟大的脸。
公诉案说撤诉就撤诉,非法治的环境里,拍起律政片来果然特别搞笑。
勇错地方 也是一种无奈
检察机关是可以提前介入,但没说让你直接现场勘验啊,什么玩儿玩儿???
勉强给的3星。
香港导演北上拍公检法真的不行,调查审讯庭审全都不好看,各种要素塞了一大堆却拍的支离破碎,男女主毫无意义的爱情线还不如小岳岳有意思。
白百何饰演的童雨辰,很酷飒的一个角色,看的时候好佩服这个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