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釜山行

부산행,尸杀列车(港),尸速列车(台),Train to Busan,Busanhaeng

主演:孔刘,郑裕美,马东锡,金秀安,金义城,崔宇植,安昭熙,崔奎华,郑锡勇,芮秀贞,朴明申,张赫镇,禹都临,沈恩敬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6

《釜山行》剧照

釜山行 剧照 NO.1釜山行 剧照 NO.2釜山行 剧照 NO.3釜山行 剧照 NO.4釜山行 剧照 NO.5釜山行 剧照 NO.6釜山行 剧照 NO.13釜山行 剧照 NO.14釜山行 剧照 NO.15釜山行 剧照 NO.16釜山行 剧照 NO.17釜山行 剧照 NO.18釜山行 剧照 NO.19釜山行 剧照 NO.20

《釜山行》剧情介绍

釜山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证券公司基金管理人石宇(孔侑 饰)光鲜精干,却也是个重利轻义之徒。妻子为此与之决裂,女儿秀安(金秀安 饰)则对如此自私的父亲越来越失望,决定前往釜山和母亲生活。在秀安生日这天,石宇抽出时间陪伴女儿登上开往釜山的特快列车。而与此同时,城市四处出现了极为可疑的暴动事件。政府极力洗白无法掩盖丧尸肆虐的事实,即便懵然无知的列车乘客也因为不速之客的到来而堕入恐慌绝望的地狱中。开车的刹那,一名感染者冲入车厢,而她很快尸变并对目光所及之处的健康人展开血腥屠杀。未过多久,丧尸便呈几何数爆发性地增长。石宇被迫和幸存者的乘客们在逼仄的空间中奋力求生。 通往釜山的遥遥旅途布满杀机,危难时刻每个幸存者的人性也承受巨大的考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吃吃”的爱天明神探之面具谜踪蒸面布鲁斯三只小猪与神灯快跑惊魂林中漫步启航武林外传血亲疑云奇妙王国之魔法奇缘狄仁杰之焚天异火怪物布劳亚马逊弓箭高手天眼风云玩命追逐草原上的男孩开心超人2:启源星之战逃出弑命镇德扑女王2:双面鬼王回家-在家里牙狼:红莲之月血腥之旅:二分杀手让我听懂你的语言薄樱鬼宝尊上,你来抓我呀(下)抱紧他四世同堂突然有一天之2月29日偶像星愿第三季一个人的城市

《釜山行》长篇影评

 1 ) 藏起你们情节上的威亚。

她好像一个提线木偶,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来自是我的设想,缺少一种生命感。

——《三体2:黑暗森林》在说《釜山行》前,说个有点重要的题外话。

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当初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是想把女主角安娜塑造成一个卖弄风情,品行不正的“失足已婚妇女”,托尔斯泰在动笔之前就已经给这个因上流社会空虚而偷情的堕落妇女预设了一条轨道。

在动笔创作中,托尔斯泰用文字赋予角色骨骼和血肉,去描绘安娜的体态、容貌和穿着,让人物形象变得立体丰满。

再赋予了安娜情感和灵魂,慢慢地,他感受到他笔下这个女性的情感、思想,她的落寞与绝望。

经过不断深入的创作,他开始去体会去理解他笔下的安娜,安娜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像一个作家笔下的木偶,更像一个鲜活的人,开始脱离了作者预设的轨道。

她的所做所为,来自她的所思所想,她的所思所想,来自于她所看所感,来自她的出身,来自她身处的环境,她所遇到的人,而不是来自作者托尔斯泰。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安娜,是一个敢于追求爱情与幸福的女性,她也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与《安娜·卡列尼娜》一样,《冰与火之歌》里面最根本是人物,无论上至君王公爵,下至无名之辈,都是通过角色的行为,去触发事件,再通过事件,去推动情节的发展。

而《釜山行》里(大部分的电影剧本也是这样的创作手法),则反其道而行,编剧先给了一个故事情节大纲,然后分段去设计具体的事件,再通过角色的行为去触发事件,角色只沦为了服务情节的棋子。

过于设计的情节,就好像暴露了的威亚,时常让人出戏,忍不住吐槽。

很多情节,很明显就是为了剧情需要而设定,别的丧尸都凶神恶煞,就老太太丧尸一脸迷茫与忧伤(请问,你有什么特权去忧伤?

)不就是为了让老太太姐姐打开车门,如果她一脸丑陋跟姐姐面目可憎地对视,那个老太太开门岂不是不能服众?

还有大家吐槽很多的,比如上了列车不关门的情侣,比如在黑暗隧道中唱歌的女儿。

这种套路最明显就在那些很拙劣的恐怖片,遇到了危险,既不逃跑也不反抗,站在原地只会尖叫,为什么不跑?

跑掉了,情节还怎么继续?

电影还怎么拍啊!

所以为了情节的继续,这些人物必须做愚蠢的行为,或者违反人类正常的逃生欲望和技能。

然后编剧和粉丝还可以正大光明地以“人在受到巨大惊吓时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来自圆其说。

那种感觉,就好像是所有的角色像个提线木偶,被编剧和导演所操控,他们所有不合理的行为,不是因为他们角色自身驱动,而是为了达成导演的目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就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通过情节去说教,生硬地去控诉人性的丑陋。

摄影,化妆,剪辑,特效的不足,很多亚洲的电影可以通过技术外包给好莱坞团队去弥补,但很多逻辑和剧情的漏洞却是致命的,而这,也是做为一个故事最基本却也最为重要的东西。

很多人说,科幻片,丧尸片,逻辑不重要,我觉得任何类型片,说逻辑不重要的都是在耍流氓。

《三体》何以优秀,何以摘得雨果奖?

《三体》即便是科幻,他也有强大的物理理论和扎实的数学运算为基础。

《蜘蛛侠》里,蜘蛛侠用蜘蛛丝拉住高空坠落的女友,女友在强大的重力加速度,腹部突然被蛛丝拉住,导致脊椎被活生生拉断而死亡。

也许蜘蛛侠的设定很科幻,可女友是活在地球上的普通人,就要符合地球的基础力学。

小小的细节,就能反映制作人的态度,才能产生像《地心引力》《火星救援》这类故事优秀严谨且不浮夸的科幻电影。

也很多人说,近几年韩国电影开始崛起,我认为,很多的韩国电影,跟欧美的差距,看上去很小,但这个很小,就存在巨大的差距。

韩国电影这几年“所谓的优秀”,很多只是题材的讨巧。

无非都是些,强奸、性侵、乱伦、凶杀。

灾难的本身,就足够震撼,然后韩国会把这些灾难,加到儿童身上,其中再牵扯些政治,这些偏激的内容甚至不需要影像,一篇文章报道就足以震撼人心。

可抛开这些去看电影的本质,他们依旧还是韩剧的思维,韩剧的套路,只是批了一层人性和民主的外皮。

韩国电影,要追赶欧美,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PS:不要跟国产比,你肯定不会认为芙蓉姐姐没有凤姐丑,就认为芙蓉姐姐美,是国民好媳妇,大众女神,是吧?

丑的,终归是丑的,不优秀的电影,到底也是不优秀的。

 2 ) 如果不变成丧尸,你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讨厌人类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釜山行》的成功,不只是账面数字的成功。

举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

它就相当于拍摄了《路边野餐》的毕赣和《长江图》的杨超,突然拍出一部十几亿票房的商业电影。

这当然不是天方夜谭,也不是高丽参鸡汤。

导演延尚昊,此前专门拍摄一些没人看的独立动画片(代表作《猪猡之王》)。

最高观影人数,不过才一两万人——还比不上专门拍冷门艺术片的洪常秀。

首尔站从默默无闻的小众一跃成为大众热捧的对象,听起来匪夷所思,但过去十几年,韩国电影屡次上演此类新导演奇迹。

《釜山行》是个丧尸片(僵尸片),就是《僵尸肖恩》、《僵尸世界大战》到美剧《行尸走肉》的那种僵尸活死人。

这种看来就不够大众、不够主流的类型片,在韩国从未有成功的案例。

此前韩国千万级别观众人次的电影类型是历史片、战争片、灾难片、警匪片等,比较特殊的是奉俊昊的《怪物》和今次的《釜山行》。

在形式上,《釜山行》与奉俊昊的软科幻片《雪国列车》情境有一定相似。

它们都是父亲带女儿,有小团队,然后都有打通一节又一节车厢的动作场面。

但两部电影有个本质上的设定差异。

《釜山行》里开往釜山的KTX列车,完全复刻自韩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包括中途经过的天安和大田站,而《雪国列车》是一个完全架空的末世故事。

通俗点说,《釜山行》更容易有代入感,出现的人物包括了老少中轻病弱残孕,完全就是缩小版本的人类社会组成。

看明白了这个,你就能读懂《釜山行》背后的诉求,它并不是喷血浆、玩死惨的恐怖大秀。

 与国外大片常见的正气过剩男主角不同,《釜山行》从男一号到几个角色,大多是带有性格弊端上了车。

如此一来,直面危险恐惧,与丧尸的殊死搏斗,反倒变成了修正人性弱点的契机。

以男二号夫妇两次被阻拦进安全车厢为例,第一次的实行者是男一号。

到了第二次,男一号自己也跟着变成了受害者。

让多数观众恨得牙痒痒的场面,绝对不是来自丧尸的疯狂杀戮,而是人类对同伴的轻蔑、敌意和不信任。

与“车”俱来的诸多毛病,通过丧尸病毒的感染催促,一并爆发了出来。

不难发现,男一号在一开始,与从头到尾充当反派的自私大叔,差别不大。

延尚昊在摄影棚模拟了高速运行中的车厢,不计其数的群众演员“以超越其他丧尸片”的卖命精神,去演绎那些奇形怪状的暴走丧尸。

如果你对丧尸片还停留在分不清挣扎还是抽搐的慢速运动者,《釜山行》会带来无数惊人的夸张场面。

 《釜山行》的最大意义是坚信人还可以作为人,配作为一样活物,生存在一个崩坏的、末日来临前的恐怖环境当中。

对弱小者的庇护,对同行者的援手,对陌生人的信任,乃至于对人类阴暗面的失望,它们共同组成人类集合的丰富面貌。

你回头再看《怪物》或《雪国列车》,两部电影也同样对人性做出了积极肯定(有个例外是今年的《哭声》)。

《釜山行》的热门,不是韩国本土或在香港台湾热映的一时现象,也不只是一部电影和一个导演的成功那么简单。

在影片背后,你会看到韩国导演对人性的考量,有善良的一方,也有恶意的一方。

有完全国际化的运作,也有辛辣入喉的黑色讽刺。

电影的高度工业化并不排斥独立电影的新鲜血液,也能让偶像明星改头换面。

面对一部看起来只是为了刺激肾上腺激素分泌的丧尸类型片,你会发现,拍电影确实不只有一种可能。

无论在格局、桥段还是节奏上,《釜山行》都是东亚丧尸片少见的成功案例。

东亚几国中,日本出产过不少丧尸片,但无一例外是以小众、怪鸡和恶趣味为特征,少有人能把目光投向大片视野的。

香港台湾也有那么点零星尝试,可以忽略不计(麦浚龙《僵尸》是华语电影特有的僵尸片)。

倒是日本的黑泽清和青山真治等导演,在他们艺术片里不同程度表示过对丧尸题材感兴趣。

染谷将太和小田切让例如科幻片《完美的蛇颈龙之日》里的“哲学僵尸”。

像这两枚丧尸,大概能秒杀所有年龄段的妹子《釜山行》对丧尸的行动设定有一定调整,譬如被啃咬后的感染时间,飞快的行动速度,智商基本为负数,高度依赖目测视线和听觉,弱光下会盲视……但总体上,它们还是活蹦乱跳,完成一系列高难度肢体扭曲的西方丧尸——让人看完之后很想上去亲身试演一把。

不少人以逻辑有问题来批评《釜山行》。

譬如感染速度到底多快,丧尸如何第一时间判断是死人还是活死人等等。

可是,如果不相信导演和丧尸类型片的基础设定,那么,电影根本没法看。

《釜山行》采取了平凡(平民)英雄的人物设定,其实不好拍。

你可以拍成电锯屠尸,以一敌百,火烧连营,但电影主人公是一个代表殷实中产的人物。

你让他爆发,他除了数字,别的恐怕也爆发不出来啊。

这部电影,没有枪,没有刀,除了棒球棍以外,没有更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了。

好莱坞大片或商业电影,容易大开主角光环。

《釜山行》放弃了高大全伟光正的写法,主人公是带着自私和不完美的人物性格出场,不断进行修正,最后还选择了自我牺牲。

不只是主人公,其他几个配角,也各自完成了行为的转变调整(包括女儿)。

封闭的高速列车空间,从一道又一道的车门到狭小的卫生间,观众很容易感同身受。

这种环境模式,比在远古洞穴、中世纪堡垒或黑暗地下城,日常太多了——因为所有人都熟悉,反倒寻思着都大难临头,演员们看起来不紧张而且也太放松了吧。

我喜欢的一些人物和段落如下:

列车员第一枚丧女她的最后一秒上车是类型片的常见桥段,但是,她成功感染,又从美女列车员背后现身袭击的画面,很出彩。

直男观众也忍不住表示,头两个变丧尸的姑娘,颜值好身材佳,被感染了很可惜。

坦克大叔坦克一样的身躯,实木桶般的上臂肌肉💪,这个 MT 大叔站在卫生间门口,我就脑补了他要屠杀丧尸的热血场面。

果不出其然。

好在《釜山行》也没有夸大他的战斗力,他的力量,始终还是停留在壮汉的蛮力上。

真是令人感动的好肉盾。

自由落体空降丧尸电影里有两处丧尸空降的场面,一个是在新闻报道的视频上🚁,一处是在沦陷了的大田站。

这里说的空降是从走廊天桥上飞瀑而至的丧尸们,有一个摔得全身扭曲了依然狰狞着想吃人。

不知道为什么,我还特别希望看到个穿高跟鞋奔跑的丧尸。

高速丧尸车祸韩国丧尸们实在是跑得太快了,没有刹车没有后视镜也没有交警。

所以在铁道上撞成了一堆,报废无数,真是一起惨烈的高速连环相撞追尾车祸。

不过,比这群丧尸飙车族还可怕的,是那个狂奔的孕妇。

求生加母爱,总是伟大的。

挂满丧尸的火车头你们肯定以为,我就喜欢看大场面,那看《僵尸世界大战》去啊!

实际上,我在说的,都是关乎想象力的问题。

用电脑绘制出十万个丧尸也不成问题啊,但是,怎么让这一堆怪物,跟主人公产生具体的联系,那是个难题。

《釜山行》从头到尾,都在让观众接受这样一件事情,放置于现实社会又带有太过鲜明类型片特征的玩意,没那么好搞。

否则啊,中国人早拿过来山寨了。

但有人肯定还要说,《釜山行》给大家留下最大心灵创伤的,还是人类本身,尤其是那个面目极端可憎的官僚大叔。

他滥用权力,苟且偷生还煽动群众。

无脑起来,让你恨不得上去掐死他。

猪王如果大家厌恶人类,那一定要去看导演的第一部长片《猪猡之王》。

反正联系几个作品,感觉导演真是深深的厌恶人类啊。

《猪猡之王》是 2016 年以来,我看过最黑暗压抑的一个片子。

虽然有极端泄愤的一刀切,但在疯狂变态的青春期冲动以外,延尚昊却袒露着人类的苍白,脆弱和自私可怜的一面。

给主人公配音的,是另一个韩国独立电影导演,梁益俊。

他导演的《绿头苍蝇》也是我很喜欢的片子,讲一个沉迷于暴力最终又被暴力所吞噬的男子。

扯这些,不外乎是对丧尸片进行一定的过度阐释。

它们可以是爆米花类型片,它们还暴力成灾——好在《釜山行》的尺度很一般啦。

当人类还是人类,当丧尸变成比野兽还疯狂的集兽性之大成的怪物。

这种面目鲜明的对比,有如对人类社会现实的终极暗喻。

普通人,总是无法跟更加机械、庞大、无人性的资本财阀集团或上流官僚阶层对抗,不断被同化,被感染,被消灭。

无差别的破坏,厮杀,烂咬,爆啃,捣乱所有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狂热冲动,本质上却还是有无政府主义的末世诉求。

可到头来,这种类型片还是为了反写人性(好电影往往如此)。

至少,《釜山行》是这样做的。

老司机丧尸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要抢主角的戏,或是导演表达破罐破摔死光光的绝望,而是为了烘托这些主角(普通人类)身处人性与道德冲突时候的复杂形象。

所以,电影真正影射的,让人感同身受的,其实还是社会上(一趟列车上)普遍存在的阶级倾轧和自私不公。

最终,电影在失望中有希望,合理保存下来了妇孺、亲情与歌声。

【刊载于 新京报 木卫二公众号】-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3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首先说一下看完<釜山行>的直接感受,定位于一部大场景商业片,该有的都有,但不至落泪,敲黑板,我算是泪点比较低的那批. 然后再来看一下华语大荧幕的日常.

绝无刻意寻找,豆瓣电影首页华语类从上往下,一水儿这个档次. 哦,去年的,我说几个名字你们来感受一下,<捉妖记><港囧><寻龙诀><夏洛特><煎饼侠><澳门风云第二部>,排名有先后,以内地年度票房为基准.(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list/36742433/).2015年有一部动画电影突出重围,口碑票房俱佳, 田晓鹏导演靠众筹完成的<大圣归来>,良心之作,有笑有泪适合所有年龄段.在这之后排名不分先后,大屏幕上放映过这些,<何以笙箫默><恶棍天使><小时代><左耳><我的少女时代><老炮儿><唐人街探案>等等. 所以已经过了四分之三的2016年与2015年相比,有改观吗?并无,账面上看似乎还退步了. 大IP改编的风潮还没过去,毕竟集结了一路流量担当的<爵迹>蓄势待发;信心满满的另一部大制作动画电影<大鱼海棠>期望大于实物,更是还未上映就因两位主创的分道扬镳先让人唏嘘了一把;类型片几乎绝产,纪录片搬不上大荧幕,灾难片我们已经几年没拍过了,侦探片?全微博都指望着陈导的唐人街二部. 这样也好,惊喜的产生多半是因为没有期待. 再说回<釜山行>. 就像摄影出身的导演善用色彩,编剧导演更注重情节流畅性,动画起家的导演对画面细节的把控有绝对优势,这种细节到连一个背景版都以帧数的标准去要求. 男主办公环境,有单独空间和姓名标牌,但姓名牌被贴在门上而不是办公桌上独立摆放,证明是管理层但职位并非高阶,因此室内的一切陈设都与职位相匹配,胶囊咖啡机,电脑屏幕便贴条,桌面上凌乱摆放的文件计算器电话等等.这种身份职位与后来可以一通电话知晓躲避隔离的方法,危险情况下冷静的以智取胜,教育女儿顾及自身的态度等契合.

除去静态细节,动态部分也可圈可点.这集中表现为全片”丧尸”的在线演技.无论是个人由远及近的动作变化,(全片有几处个体丧尸的独立镜头,棒球少年,武警等等)

还是后来大场面全部扑上的群戏,例如下图追车部分的跑动撞击,每个场景都禁得住倒回细看,这是动画导演长年累月专注于画面细节的功力.

演员方面,凭借<熔炉>孔侑从早年偶像剧男主成功转型,<男与女>已经演了一次父女关系紧张的年轻父亲,<釜山行>再次印证了他可以撑起这个年龄段的角色.无论是历经变化的内心戏还是肉搏阶段的打斗,看得出是奔着实力派去的,显然也已经成功了.

马东锡不用多说,浑然天成一股铁汉柔情的劲儿,尤其是不动声色说出搞笑台词的时候,(比如剧中问小姑娘,”是亲爸吗?”)效果翻倍.

郑有美跟着独立导演洪尚秀玩儿过,出演过一些问题片里性格扭曲的女性角色,接戏也比较谨慎,<釜山行>里这个孕妇体力确实好了些,但特写的眼神都是在线的,参考列车上与丈夫分别一幕.

小姑娘也好,棒球小哥也好,或者大龄姐妹花,或者是镜头数并不多的韩剧常年绿叶列车长,在这样一部快节奏并且激烈狰狞的灾难片里,没有人面瘫,亦无人用力过度,还原角色本身才是证明演技的唯一方法.

情节和故事推动算合情合理,也有人专门去写逻辑漏洞,感兴趣可以移步.更多的人在质疑结尾,我倒觉得这是刻意为之.全部消亡的结局导演会没有想到吗? 延相昊导演作品向来走阴暗路线,暴力,杀戮,欲望,恃强凌弱,从这个角度看,留人生还倒是出乎意料的结局.既然要从好莱坞毕业,美国式乐观希望是可以有的. 与美式大片不同,<釜山行>的人物塑造做了去英雄化的处理,比较真实,也更容易打动观众.有血有肉,有挣扎有欲望,可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却手无缚鸡之力,看不到未来却又只能拼命逃向未知,陷入绝望的谷底豁然看开,这样活着倒不如那样死了.人物足够有代表性,各个阶层年龄不同的社会属性,似乎缺少点睛之笔,但饱满度是够的. 比较出彩的是几处消音慢镜头处理, 大田站急步转身的父亲和躁动人群中一动不动的小姑娘;

微微摇头眼神绝望的姐姐

包括最后男主夕阳下的剪影,

小时候但凡爸妈数落我们时加上”你看隔壁家的谁谁”,声音必然大几十分贝;开在爆火面包店旁边企图沾染人气的甜品店总是关门大吉;卸了一半妆的视觉冲击力远远大于全素颜,所以你看,对比的作用从来都是好的更好,而坏的更坏.华语电影维持在这个梯队的今时今日,<釜山行>便由还行变成了推荐,好看变成了特别好看.毕竟全片最大的硬伤就是韩剧一贯的大帽子,为了批判而批判,为了讽刺而讽刺,像<辩护人>那样扎实的讲个故事,留点思考空间给观影人群才是韩国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 大IP改编本身是中性词,从小看到大的<西游记>说到底不也是改编?<最好的我们>不也冲出重围了吗?当然电影语言不同于连续剧,前者需要更强的讲述能力.没有谁规定韩影剧本全新而编剧至上的模式一定会成功,可放眼望去,既然走改编的道路,改了这么多赚的还是粉丝腰包,换几身造型换几个流量担当就能进大荧幕的华语电影的今天,路在何处? 最后,制度不允许拍这种基调害人害己,真正的强者哪个不是夹缝中求生存的. 只是这想法说起来有点儿悲伤: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华语电影的期待和中国足球一样了呢?

 4 ) 存吐槽!

1、韩国人民好淡定、看到丧尸在吃人还一直看着。

跟丧尸就隔着一个玻璃门还是很淡定,不跑也不报警。

2号车厢隔壁全是丧尸,大伙居然不跑到1号车厢去?

整个电影都显的韩国人民不急不慢、动不动给个角色停顿的特写说几句话、你们不急着逃命我看得急死。

2、韩国军队也太弱、没有枪吗?

一队军队就全军覆没了?

大叔还可以一人揍好几个丧尸呢3、14车厢也是没有丧尸的,为何非要去15车厢?

三男人一起合力把丧尸推出去不就好了?

那大叔也就不会被咬了呀。

看到棒球小伙就知道在这边死命砸15车厢的玻璃门那个急啊、他砸了到时候丧尸不是挡都挡不住?

4、15车厢的人都是傻的、把更里面的空间留给了主角一伙,他们自己直接跟丧尸隔壁…更傻的是把另一边的门也绑起来了、出路也没有。

感觉就是强行要考验人性啥的、你要考验也把事情弄的更合理一点好嘛…5、主角一伙被压在火车底下的时候,居然不跑出去…看着要不行了才开始爬出去。

早一点出去流浪汉大叔也不会领便当啦~—————这个豆友说火车掉下来后才有一个洞口的6、多次不记得关门、你一次也就罢了、里面的人是没被丧尸追屁股后面就没关门习惯啊!

跟张杰学一学随手关门、小情侣也就不用撒狗粮式领便当了。

7、流浪汉的作用是什么?

为了凑足老弱病残的队伍?

他是开头撞鹿的那个司机吗?

突然在火车上非常突兀啊、作用也微乎其微、本来还以为他会有什么秘密呢———经过豆友解释发现作用大大的8、最后看到坏人被感染了、主角居然还跟他聊天?

exm?

非要他完全变丧尸了才开打、主角也只好强行领便当啰~9、黑暗的洞里你还唱歌?

不怕丧尸过来了吗?

里面设定丧尸对声音最敏感了。

军人也是,这么远还未确定就射杀了?

人命好不值钱哟———军人射击这点经大家解释也可理解10、这个孕妇太牛了、估计体质进化过的吧?

最后发现、这些人都是被导演强行领便当啊!

感觉就是先把这几个高潮定好,再想好情节补充进去。

例如先确定下来男主角是要死的,然后再开始设计他要怎么个死法。

这部片子其实不差、挺好看的,但是绝对没有豆友吹的那样好。

还什么以此看出韩国电影超我国三十年的、没事吧亲?

———————————————————。

这部电影作为商业电影来说很不错!

黄皮肤的丧尸看的也很有带入感。

可是当时8.7的高分实在捧吹厉害了……我只是把我当时看的一些内心OS吐槽出来而已,一个人看电影肯定会有疏漏的地方、有说不对的地方或者您有不同的见解来反驳就是、互相理解。

请不要动不动给我下定义。

谢谢。

 5 ) 这就是我喜欢的套路(严重剧透!)

对这个电影觊觎很久了,终于昨天完成心愿,作为在韩的小伙伴我这么晚才看我也是爱的不够彻底。

可能会深度剧透,有介意的小伙伴还是就此关闭吧。

切入主题,电影看多了,套路又有几个猜不到的,可是这个套路偏偏是自己心里最想要的。

韩国向来都是敢揭示人性的。

几乎那种黑暗面都可以在韩国电影里看到。

可能是在天朝看多了光明,偶尔想要适度休息。

首先因为很喜欢个别演员,所以一直期待着上映。

可能因为先前的《熔炉》,所以对这个男主就是喜欢到停不下来。

花痴,跑题了……这个电影看起来很熟悉是因为觉得融进了太多其他电影的元素或者情节吧。

一开始匆匆交代就简单粗暴的进入厮杀模式。

选的主演们也都涵盖了各个年龄层,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代表。

善良勇敢的人总是很多,坏人则是会更多。

(有一种祸害遗千年的感觉)电影虽是恐怖片,但人性的问题流露更多。

下面,就是情节交代了。

一辆封闭的车,一个封闭的环境,给了主角们一个可以暂时生存下去的理由。

男主和女儿,准爸爸和准妈妈,高中生情侣,流浪人,高龄姐妹花,还有反派常务。

一个奇怪的女人引发了一场灾难,大家开始快速变异没办法阻挡,引发混乱,争相寻找生路。

男主差点害死即将有孩子的小夫妻,不过毕竟是正面角色所以良心发现开了门,就此主角都凑齐了。

大家都很恐慌,也各自想着活下去的办法,车在大田站停了,安静的异常就知道这只是高潮的开端,男主为了女儿活下去想自私的带她走,小女孩埋怨男主。

但是大田已经被感染了,关键时刻,准爸爸还是救了他,总是会有为了别人拼命抵抗的好人,但是人性是自私的,反派大叔怂恿开车,没有上车的人们差点就死在大田站。

人性流露,谁都希望活下去,可是强烈到用别人的命去换,也逃不过命运。

庆幸的是大家都还活了下来。

(主角光环-_-#)虽然活下来了,但是已经被冲散。

就此分成三派,自私派,解救派和被解救派。

九号车厢内的男主,准爸爸,高中男生,还有那个流浪人为了解救被困在十三号车厢卫生间的亲属,必须穿越中间有被感染人群的车厢。

因为这里的丧尸很低级,在穿越过程中,黑暗时且无声状况下,就不会主动攻击。

利用路上的隧道手机和强健的身体,成功解救了被困的亲人,不得不提的是,其中有一节车厢全部是高中男生的队友亦或是朋友,虽然已经被感染,但还是下不了手去攻击。

就在千钧一发时,车厢变黑了。

最终还是让这个男生完完整整是个好人。

总是这样,救了别人也是救自己。

解救派和被解救派终于汇合了,并且度过了一点安静的时光。

历经考验吧,到达了十五号车厢,但是,却被常务为首的自私派排斥,去到了别的车厢。

其中一点,因为常务和其他人的排斥,本来可以活下来的两个人死掉了。

姐妹花的妹妹眼睁睁看着姐姐被感染却无能为力,所以,就此除了主演们就全部“死了”。

车被逼停了,必须要重新选择逃生的路,常务依旧自私,为了活,害死了仅剩的四个人后逃离。

高中生情侣依旧死在他手里。

看到那个小男生绝望的抱着女朋友。

不辜负这个女孩子在被排外的生死危险情况下选择这个男生的心。

这是真爱。

流浪人为了男主的女儿和已经死掉丈夫的准妈妈,选择面对,选择保护。

坏人终是被感染,但是却也是个内心强大的坏人,自我意识很强大,想要活下去的意识很强大。

男主不幸被咬到,知道自己很快会失去理智,所以最快时间内告诉女儿和准妈妈怎么操作系统。

然后关了门,站在车尾。

最终我也还是哭了,就在男主变异后脑海里浮现着初次抱着女儿的画面,画面很柔,光线也很柔。

停在了釜山,女儿,准妈妈相依走向封锁线。

走进隧道,前面没有光明,后面也没有光明。

我不会写影评,也是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影评,所以不知道怎么才是好文章,只是知道很喜欢这个电影,所以情节,细节都会很深刻,想要拿出来分享而已。

电影的手法,电影的成像,电影的技术,我不懂没有专业学习我也就不能去评价。

电影确实都是一样的套路,但是我偏偏喜欢这个调调。

希望真的喜欢又期待这个电影的同学们一定要去看看。

 6 ) 以为自私可以救自己,然而...人性的好与坏可能就在一念之间

全篇场景不多,人物看似多,对剧情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也不多,但每一个人的关系都在短短的几场也都体现得很完整,来自这个国家各个层面、角落的代表类型汇聚在一列封闭运行的车厢里,在面对生命威胁的时候,在那一个个善恶决定的一念之间,推动着故事的前进。

故事环节设计、脉络是一贯僵尸片的套路,但更加突出的在于对人情世故、因果报应的体现,从影院整体的观影效果可以看出,大家都对此产生了共鸣。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过的事无疑不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着我们、改变着我们,成年人的世界更多的是自私吧,毕竟在面临每一次工作业绩的压力、家庭责任带来的重担,很多人都为了生存渐渐变得不那么善良,而孩子在本片中是作为关键的存在,男主作为不负责任的工作狂爸爸,也在慢慢的转变,学会了善良,也保护了自己想保护的人。

虽然他的结局是死,但这样的结局除了遗憾更多的是反映出人性在最后还是可以被救赎。

求生加亲情,总是伟大的。

 7 ) 延相昊导演 “两万电影”到“千万电影”修炼法

<图片1>(文/雷米) 告别了名导及低成本电影崭露头角的上半年,终于来到了票房之战最为激烈的韩国影院夏季档。

《釜山行》成为了今年韩国影院首部票房超千万人次的电影,也是韩国票房史上第14部、包括外片在内的第18部“千万电影”,并刷新了多项票房纪录。

当我们谈韩影票房的时候,可能会经常听到“千万电影”这一名词。

简单解释下,韩国的票房一般按照观影人次统计,人次超千万的电影即为“千万电影”。

考虑到韩国人口总数为5062万(2015年基准),“千万电影”也意味着,至少有约五分之一的国民都曾到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

在通稿中被冠以“灾难大片”头衔的《釜山行》,在我看来其实是一部新类型片下的社会批判之作。

而“亚洲丧尸片”的新类型,以及电影剧本中裹藏的社会批判信息,这两点使这部电影成为了冲击千万的种子影片。

<图片2>♦️从动画到真人,“2万”到“千万”或许之前有关注到延相昊导演的人并不算多,至少在今年戛纳之前。

因为他的前作都是动画作品,而中国主流媒体对于动画类型的关注度确实较为欠缺。

和上次提到的罗泓轸导演类似,延相昊导演是美术专业出身的。

他在中学时代是宫崎骏粉一枚,以后一直默默走在做动画的路上,偶然的机会下终于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真人电影,没想到正是这部电影令他跻身“千万电影”导演行列。

他的代表长篇动画《猪猡之王》入围过戛纳导演双周单元,且获得了金摄影机奖提名。

这也是第一部入围的韩国本土动画长片。

《猪猡之王》于2011年在韩上映,票房仅为1万9798人次。

两年后的另一部动画长片《似而非》票房不过2万2366人次。

这两部长片动画都是恐怖惊悚类,所以他拍出一部真人丧尸片其实也完全在意料之中。

那么从2万到千万的跳跃究竟是如何修炼出来的呢?

先来了解一下《釜山行》的诞生故事吧。

其实比起《釜山行》,先构思出来的是动画电影《首尔站》,也就是《釜山行》的前传。

<图片3>最初,导演在做动画短片《地狱》的时候,想着从其中还能衍生出什么故事来,就想到了丧尸。

而《首尔站》就是这部讲丧尸的片子,本来打算做短片,后来变成长片了。

在和《首尔站》电影发行方交流时,有人提出了把《首尔站》拍成真人版的建议。

导演觉得,同样的电影做两遍不太好吧,就写了个坐上火车去釜山的丧尸故事梗概给对方看,就这样,《釜山行》诞生了。

至于剧本,延相昊导演和朴柱锡作家一同磨了大概六个月才出来。

《釜山行》中流浪汉这一人物是在朴作家建议下加入的,主要是为了和《首尔站》保持关联性。

而《釜山行》中饰演感染者的沈恩京也是为《首尔站》女主角配音的人。

之前曾有许多人建议导演拍真人化电影,但他始终坚持做动画,因为觉得还没有遇到合心意的真人片剧本,所以一直在等。

而这次通过《釜山行》可以和《首尔站》形成两部联作,并且《釜山行》先于《首尔站》上映,对这部姊妹篇动画的票房肯定也会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确实还蛮聪明。

<图片4>♦️《釜山行》凭什么在韩国这么火?

起初是没想去影院看《釜山行》的,主要因为看不了惊悚恐怖类。

但韩国朋友坚持要我陪他去二刷,于是我问,为何非它不可呢?

朋友的理由加上个人的观影感受,可以总结出四点。

一、“15禁”丧尸片,但并不算可怕。

看了剧照和预告片之后,因为配乐声效和化装过于给力,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此片过于“惊悚”的错觉,但其实它只是视觉层面上的“恐怖”而已。

《釜山行》在韩国拿到的分级和五月份的《哭声》一样,都是“15禁”,也就是说连高中生都可以去看的电影。

所以朋友反问道,《哭声》比这个要可怕两百倍,你连《哭声》都看了,怎么就不能看《釜山行》呢?

<图片5>别忘了,当初不少人看完《哭声》抗议它应该被分到“19禁”。

看完后确实觉得,比起《哭声》来《釜山行》是比较轻松和畅快。

尽管两部电影涉及的恐怖元素都是较为非现实的,但《哭声》完全是黑色漩涡一般的解答体验,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让人感到无比压抑;而《釜山行》则是无所畏惧,上演酣畅淋漓的过关斩将,又带来引人思考的灾难后感。

因此,对于那些因为“惊悚”而踌躇的人,以及处于15以上19以下的韩国青少年们,同档期的电影中,比起来国民主旋律的《仁川登陆作战》、《德惠翁主》,《国家代表2》来,毫无疑问《釜山行》会更具吸引力。

而我也有理由相信,像自己这样被朋友的口碑拉进了电影院的人大概也不在少数。

<图片6>二、全新类型的“亚洲丧尸片”。

毋需解释,“亚洲丧尸片”和“无枪纯肉搏”绝对是TOP看点。

丧尸片本身便已足够有话题性,延相昊导演说,在京畿道拍摄的时候就有好多围观群众,大家说“哇好像是僵尸片哦”,由此他才发觉,原来丧尸本身真的已经很大众化了呢。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先不说亚洲,在之前的韩国也并未拍出任何一部像模像样的真人丧尸片来,而如今竟然在一位动画导演手中实现了。

所以当韩国朋友说起《釜山行》带来的“亚洲丧尸电影”新类型,不仅带着一种“相见恨晚”的喜悦,还有种“前无古人”,短时期估计也不会有“来者”的魄力和自信。

对于丧尸片的一大票拥趸,《釜山行》的诞生无异于一条明亮的闪电。

另外,《釜山行》中与丧尸的对战完全是没有热兵器的纯肉搏。

且不只是体力博弈,还需要斗智斗勇。

这方面马东锡发挥出了超级出色的战斗力,连孔刘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说,觉得马东锡特别能打。

<图片7>看《釜山行》之前,对马东锡的印象是个搞笑又可爱的肌肉大叔。

《釜山行》出来后他的人气又增加了不少,“马可爱”、“马宝宝”之类的别名也层出不穷。

戛纳展映后马叔一出场,全场马上掌声雷动。

虽然私下喜欢孔刘更多一点。

但在这部电影中,感觉马叔的压倒性气概抢走了一些孔刘的存在感,至于两人能否撑到最后,就不在此剧透了。

真人手撕僵尸的亮点则是从大田站下车后再次上车,为营救陷入千钧一发的怀孕妻子郑有美、女儿秀安,马东锡、孔刘、崔宇植需要一路作战,从9号向13号车厢移动的过程。

可以说在大田站合力与丧尸对抗,成功再次搭上列车后,孔刘和马叔才摒弃偏见,站在了统一战线上。

马叔把手臂拿胶布缠好,摩拳擦掌准备与丧尸大战。

饰演棒球队员的小生崔宇植也缠好胳臂握紧了球棒,没有怯场。

孔刘发挥出了与基金经理相匹配的智力,根据丧尸们仅听力发达,暗光下视力不好的弱点设计实施向13号车厢移动的计划。

还好《釜山行》里的丧尸还挺蠢的,要是和《首尔站》里的一样的话,恐怕斗智斗勇的手撕僵尸戏码也就无法上演了。

<图片8>三、社会批判意义。

《釜山行》并不是一部单纯讲述丧尸故事的恐怖惊悚片,在丧尸来袭时高铁上的人们如何应对极限的状况,如何求生存,电影对此有着非常现实性的描述,批判道义人性的同时顺带还黑了一把韩国政府。

从首尔出发的时候就已经不对劲了。

然而当被感染的丧尸对人类大举进攻之时,列车上新闻中的韩国政府人士为了维护人心安稳,公然谎报“各位国民安全哈密达!

”搭乘列车的人们用手机查到的网络视频中却分明是另一番景象,韩国多个城市都已告急。

而当列车到达官方声称的“安全且有军人把守”的大田,无辜的乘客们下车,却发现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只好为了求生再次搭上这趟载有丧尸的列车。

比起通过影像展现出的政府,列车上的人们为求生存的反应则让观众们不得不发出“人比丧尸更可怕”的感叹。

如果说作为都市人代表的孔刘的利己心在女儿秀安的反问,以及现实中血肉厮斗中,终于化为了人性之爱的话,那么金义城所代表的阶级便是一个为求生存完全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加害于人的权力所持者。

他在社会上拥有特权,在车厢里也是掌握着最高话语权的乘客,可以扭转乾坤。

金义城剧照四、高完成度以及动画导演的执导特色。

《釜山行》的票房成绩绝对和它高完成度获得的口碑息息相关。

尽管在戛纳,比起大尺度同性作《小姐》和外媒口碑爆棚的《哭声》,《釜山行》的曝光度并不算高,但是作为延相昊的首部真人商业片,《釜山行》已经在韩国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在原剧本中,孔刘的孩子的设定是儿子,导演看了许多试镜一直都没有选到合适的男孩来演。

他看过金秀安的作品后,坚持要请她来演,甚至不惜把原来设定好的儿子改成了女儿,搞得制作团队的人直冒冷汗。

所幸金秀安这枚演技派小姑娘的表现完全在期待之上,比起《哭声》中的金焕熙,挑战度虽然没那么高,但极富层次的演技的她绝对足以入围韩国优秀童演榜单。

在美术方面,《釜山行》的丧尸特殊化装十分逼真,突出了爆裂的血管和颜色,后期对眼睛的处理看起来也让人竖汗毛。

动作方面,开拍前六个月起,丧尸演员们就开始接受特别训练了。

《釜山行》的动作指导之前也参与过《哭声》的制作,因此也从《哭声》里借鉴参考了一些处理方法。

<图片10>另外,延相昊作为动画导演的出身也令《釜山行》的场面颇具看点。

韩国朋友抱怨说,不少韩国导演常常执着于中近景固定镜头以及短镜头的使用,十分死板,难以看到让人激动的充满力度的镜头运动。

但是延相昊的执导风格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新鲜感。

对片头最为记忆尤深。

影片的镜头从韩国特有的交警模型的脸部特写开始,这种交警模型的胳膊是可以不断机械挥动的,某种程度上似乎也呼应了丧尸们的动作风格,很有意思。

起始是一位中年男司机通过消毒站,对工作人员发牢骚。

然后在继续开车的路上,撞死了一只鹿。

司机大叔下车察看,发现是只鹿就骂了几声回去开走了车。

然后镜头摇到了这只鹿的尸体上,它抽搐着扭转肢体和脑袋,眼睛变色,化身丧尸鹿重新站了起来。

紧接着,银幕上出现了“釜山行”的片名。

<图片12>♦️为何说《釜山行》并不是典型“千万电影”?

尽管《釜山行》刷新了一连串票房纪录,仅用19天就跻身“千万电影”行列,成为今年韩国的首部千万之作,但纵观韩国的“千万电影”list不难发现,《釜山行》和之前那些“千万电影”还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可以说它打破了忠武路已经定型的“千万电影”法则。

首先,《釜山行》中并无英雄。

在既有的“千万电影”中,总是能看到以一个英雄角色为中心的剧情设定。

比如《鸣梁海战》中的海军大将李舜臣,《国际市场》中家庭的灵魂人物德秀,《老手》中的刑警道哲等,都属此类。

但是《釜山行》中的这些人,比起英雄来,更接近于一般人。

孔刘的“石宇”是一位事业成功,但对家庭不上心的典型年轻都市父亲。

一开始是一个怀着利己想法的人物,随着剧情的展开,不断受到冲击的他内心也发生了改变。

马东锡的“尚华”一看就是一个对妻子言听计从的男人,怀着既有的偏见对孔刘不断冷嘲热讽。

崔宇植的“英国”是个年轻棒球手,起初连面对心爱女生的勇气都没有,藏起感情只献给对方一张扑克脸。

这样三个过关斩将对战丧尸的男性,我们很难将其中的任何一位定义为“英雄”。

导演在这出激动人心的戏码上演之前,已经呈现出了这三个人本身具有的弱点。

并且从结局来看,创作者也并没有任何将男性塑造为英雄的倾向。

这与典型的“千万电影”有着分明的差异。

马东锡剧照其次,无爱国营销,反批判韩国政府。

所谓爱国营销,其实就是主旋律色彩的电影以观众们的爱国心作为营销重点。

这个在中国能否行得通暂且不说,至少韩国人愿意去为爱国题材买单。

尽管并非所有“千万电影”都用了爱国营销这一招,但大部分都具有掀起爱国热潮的话题性。

“千万电影”中票房首位的《鸣梁海战》就完全是一部主旋律历史片,讲述朝鲜名将率领海军抵抗倭寇的故事。

电影受到了政界的普遍支持,连总统朴槿惠都去看了,作为韩国人要是说自己没看过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呢;而亚军《国际市场》则是由小人物映射出了时代变幻,将韩国近代史展现在了大银幕上。

黄政民和吴达洙去西德挖煤之前要面试要搞签证,差点失利的他和朋友突然唱起了国歌,于是就鬼使神差地给了pass。

再看看《太极旗飘扬》的朝鲜半岛战争、《暗杀》的日据时代故事、《辩护人》以前总统卢武铉为原型、《实尾岛》的南北韩问题等也都具备了掀起爱国心热潮的全民话题性。

而这部《釜山行》呢,从头至尾看不到任何韩国式爱国主旋律线索。

政府反而成为了被批判和讽刺的对象。

《釜山行》主要是靠从戛纳和韩国观众处获得的口碑来传播的。

当然,“亚洲丧尸片”这个title也是吸引人走进影院的一大要因。

<图片15>最后一点,《釜山行》的大规模破格试映活动,这也是令它在韩国电影界遭受非议的一点。

一般来说,韩国电影在正式上映之前会举行媒体发行试映会和VIP试映会,有的电影也会举行一到两次的售票试映会。

总的来说,通过试映会累计到的票房都不会高于5万人次。

韩国票房史最高纪录的创造者《鸣梁海战》累计票房1761万人次,在正式上映前通过试映会累计观影人次仅为2万2500人次而已。

然而《釜山行》则完全打破了试映会的传统规则。

《釜山行》定于7月20日上映,在12日举办了媒体发行试映会,紧接着从15日到17日举行了多场大规模售票试映。

而结果就是,在电影正式上映前,便累计了56万人次的票房,确实是史无前例。

但是对《釜山行》来说,累计却不仅仅是票房,更重要的是口碑。

原定于7月第三周上映的电影,有些完全是为了避开《釜山行》上映的票房竞争,没想到发行公司搞了这么大规模的试映会,抢走了票房和热度,使得关于《釜山行》的话题在上映前就开始四处流传,第三周上映的影片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

比起同样在第四周上映的竞争作品,《釜山行》也已经抢占了先机。

<图片16>延相昊从独立动画导演到“千万导演”的成功也让人们开始期待他的下一部电影,他会继续做动画呢,还是乘胜追击继续做类型片?

其实他的下一部电影已经定了,真人片《念力》讲述一名偶然获得超能力(念力)的男人努力营救陷入意外事件的女儿的故事,将仍旧合作为《首尔站》配音的沈恩京和柳承龙两位演员。

《釜山行》的所谓前传,平行世界的姊妹篇——动画电影《首尔站》于8月18日在韩国上映。

《釜山行》中的丧尸比较蠢,只有听力发达、不会开门、无法准确识别攻击对象,而《首尔站》中的丧尸们可要聪明些了。

看完《釜山行》的各位,如果想了解片中的丧尸病毒是如何开始传播的,沈恩京饰演的那个姑娘是如何被感染的,开车前一天在首尔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也可以考虑看看这部《首尔站》。

(PS:感谢所有能看到最后的人……我知道我写太长了orz……)<图片17>PS:严禁未授权转载。

 8 ) 害怕

灾难面前更加凸显人性,想想就会后怕真到了那个时候,就跟那个不择手段要回家的人最后还是死了,一个孕妇一个小孩最后活下来这是说生命还有希望吗?

每次的灾难片总会让人有着后知后觉的害怕,从心底里的害怕,也许是对未知,也许是对人性,不知道那个时候我们到底会如何做?

是父女那般的大爱,还是列车长那般的自私,谁也说不好。

这样的片子就是在警示人们啊。

 9 ) 不仅仅是惊悚,更多是人性

导演延相昊一直致力于批判现实的动画创作,2006年起开始撰写以病毒疫情爆发为题的动画《首尔站》。

2015年初,韩国N.E.W.电影公司执行长金宇德看到动画《首尔站》的初剪辑版本后印象深刻,向延导演提议将该题材动画拍摄成真人电影。

在协商下,以不知名病病毒为题材的真人电影《釜山行》诞生。

《釜山行》观影旅程犹似与冷酷疾驰的火车并驾齐驱。

以阶级逆袭与道德两极的寓言来看,《釜山行》如同奉俊昊在反乌托邦科幻电影《雪国列车》中一样尖锐,同时更兼具质朴的趣味。

《釜山行》的最大意义,是坚信在一个崩坏的、末日来临前的恐怖环境当中,人之所以为人,是出于对弱小者的庇护,对同类人的援手,对陌生人的信任,乃至于对人类阴暗面的失望,它们共同组成人类本身的丰富面貌。

在影片背后,你会看到韩国导演对人性的考量,看到完全国际化的运作,以及辛辣入喉的黑色讽刺。

以及!

阿加西好帅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10 ) 丧尸片里的校园恋

由于韩剧的套路,看到高中拉拉队队长小姑娘坐在有点高冷的棒球帅哥旁边时,我以为的是:小姑娘喜欢棒球小伙,小伙不喜欢她,但是却会在丧尸来临的时候,帮小姑娘一把,小姑娘会有点自私,,就是韩剧男一和女二的套路。

没有想到,这是一个郎有情妹有意的故事。

小伙带着妹子跑啊,一开始还没有什么突出的,从大田开始,小伙和小姑娘鲜明的个性就出来了。

话说国内那种一到灾难,人人都自私的丧尸小说套路还真没有发生这俩人身上,明明丧尸百米冲刺了,小姑娘还不忘拉老人家一把。

而面对自己变成丧尸的朋友,小伙也难以下手,明明自己的战友艰难得战斗着,但是毕竟是曾经友好相处过,即使那个人失去意识,但是,他们的肉体依然活着,所以根本无法下手。

小姑娘跟着大部队跑到安全的15号车厢,知道自己的小男友活着,很高兴,和大部队说,他们要过来了,好开心。

可是这个时候,自私的大叔出现了,大叔开始鼓动大家不要接纳救援小部队。

人变善良很难,变坏很容易。

在社会上滚一圈的人,很容易被人导向自利主义。

而没有受过社会洗涤的女子高中生非常单纯,我才刚有男票,你们就像搞死他?

没门!

生命算什么,男友和善良最重要巴扎黑!

保留着作为人的良知的小姑娘因为和大部队格格不入,就这样被控制住无法帮助男友。

那个恨啊!!!!

男票好给力,不亏是从丧尸堆里出来的男人,他们终于安全了,但是大部队说,你们去后面的车厢吧。

小姑娘嫌大人们恶心,就跟着小男友去后面的车厢啦。

话说,那个大叔真是典型的恶人,而且不爱关门,天天引出一群丧尸,你关个门会死啊,,,关个门就没有那么多丧尸了,智障!!!!

这货不爱关门,却爱拉垫背。

如果没有他,拳击先生不会死;如果没有他,婆婆不会死;婆婆不死,那个大部队也不会被搞死。

这个大叔搞死那么多人,就去搞列车员,搞完列车员,就去搞我们可爱的小姑娘了!!!!

他看到小姑娘和小伙躲的地方安全,就想抢他们出路,然后把小姑娘推给丧尸。

小伙一看自己的女票被丧尸咬了,就上去救她。

可惜小姑娘没得救了,在那里抽搐。

小伙抱着小姑娘大哭,喊着说怎么办啊。

那一刻我内心是崩溃的,你丫快逃啊。

小伙没逃,被女票咬了一口死了。

殉情。

虽然骂他蠢,但是非常非常感动,明明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因为对方是他心爱的小女友,他无法抛下她独自逃跑。

年少的恋爱不就是这样嘛,我单纯得爱着你,你单纯得爱着我,没有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夹杂在那里,没有利益,没有算计,只有我爱你,所以我信任你。

什么是赤子之心,也就是这样吧。

他们的结局是死的,但是却非常圆满,生命戛然而止在17岁(左右),不必面对将来的纷争和阴谋。

未来是怎样,谁都不知道,说不定他们安全后,经历不同的人性善恶越走越远;也不说定他们的感情会原来越坚固。

但是无论哪种都比不过抱在一起死的来得纯粹。

我想,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感情了。

充满悲情的糖,甜到忧伤。

《釜山行》短评

如果最后一枪开了,我给五星。

4分钟前
  • 兆龍他城
  • 推荐

虽然都是套路,结尾还是被感动了,看看别人商业电影的人性,再看看咱们商业电影里的人性,差距咋那么大

7分钟前
  • 兮称
  • 还行

比丧尸更可怕的是人性,列车上各阶级分明,男女老幼孕都有。好莱坞电影的构造加上东亚社会文化的内核,煽情版《僵尸世界大战》,丧尸版《雪国列车》。

10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推荐

包裝精緻套路到死的成功通俗劇,煽情、黑白分明和道德正確共舞

14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目前亚洲商业片的最高水准 看完之后对国产电影充满了愤怒。

16分钟前
  • Hecate
  • 力荐

韓國電影對人性的刻劃感情的傳達真的很厲害值得一看

17分钟前
  • baochen
  • 推荐

拿这个鬼东西说韩国电影领先中国几十年?

20分钟前
  • 哈维尔
  • 很差

火车版《僵尸世界大战》,群尸大暴走在WWZ看过了惊喜自然打折扣,韩国人扬长避短,不拼场面,重点放在人性与煽情,不过用的还是那些老三样套路,基本猜得到。后段比前段精彩,用一节车厢两扇门把大灾当前先内斗排斥的人性丑恶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些人远比僵尸可怕。也就还行离神作有点远。7/10

25分钟前
  • 瓦力
  • 还行

哇这里面的丧尸简直太可怕了!跑的也太快了吧!!!和我之前看的完全不一样,一个个简直跑的飞快!我深深的感觉如果是我我早就挂了,跑不动跑不动啊

28分钟前
  • 愿此间山有木兮
  • 还行

僵尸进攻的部分比较过瘾,火车拖着一尾巴僵尸的部分视觉效果很有趣;人文部分十分韩剧,社会讽刺过于直接而显得无趣了,男主那洗衣液CF般的闪回、洗手间哭泣都太cheesy,其实马东锡才是英雄,只是被塑造得不壮烈罢了;镜头感、节奏感so so,演员们演得不够害怕,有的部分特别明显。拜托,是僵尸也!

33分钟前
  • Helicopter
  • 还行

[卡桑德拉大桥]式剧作+[雪国列车]式场景+[僵尸世界大战]韩版,结尾反向致敬[活死人之夜]。肉搏斗僵尸取代传统的爆头或科技碾压还是特别有味道的。整体张力满满,紧张刺激,煽情也不算过火,但人物塑造过于脸谱化,部分bug也让人出戏。PS:沈恩京演的史上最美丧尸+1。(8.0/10)

3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看到虎扑上一群人吹,我还以为真是神片呢,一看豆瓣,8.3分,作为僵尸爱好者,那就赶紧看吧。。结果,纸一样单薄的剧情,老套的傻逼情节,8.3分。。。。5.5最多了。.韩国好电影很多,但是这一部,老套、单薄、毫无亮点

36分钟前
  • 西坠
  • 较差

挺佩服韩国的电影产业的,能够生产出这么优秀的商业类型片,韩国就5000万人口,此片就有了1000万的观影人次。全程无尿点,韩片的煽情总是拿捏到位

41分钟前
  • 曾于里
  • 力荐

评分高的有点儿过分,感觉《流感》比这个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42分钟前
  • KID
  • 还行

满屏放不下的孔侑叔叔的大长腿,和女主第二次合作了,看的怕怕的,坐高铁都有阴影了~~~人性人性,时常在想,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是会怎么样呢?好在结局把女人和小孩接回去了,而没有被放弃,嗯

47分钟前
  • 陈园润
  • 推荐

对不起我实在是无法忍受这部电影,看了半个小时愤然离场。没看完就说有可能偏颇,看完全片的朋友可以来指正。但我完全不能理解戛纳为什么会选这样一部毫无原创性的,完成度还不如美剧行尸走肉的僵尸片,即便不是主竞赛,也不能理解。戛纳是堕落了还是怎样了?!

52分钟前
  • 行走的种子
  • 很差

尽管套路满满,转折生硬,好坏分明,但不失为一部完成度很高的亚洲丧尸片。★★★☆

56分钟前
  • Q。
  • 还行

不知道以我爸的智商和敏捷度,能不能撑到最后那截小火车。。

57分钟前
  • 野象小姐
  • 推荐

并不觉得好看,并不觉得好看,并不觉得好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丧尸居然杀不死,我始终认为这是这部电影的bug. 剧情太一般,没有惊喜,也不觉得惊吓. 一星给男主角演技,之前看过他演的熔炉,很喜欢. 觉得这个算拍的好的强烈建议你们去看行尸走肉.

58分钟前
  • 雯心Vincy
  • 较差

孕妇体力max

6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