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性:4分故事性:3.5分艺术性:3分实在不愿用“后现代”这个词,如果还有更合适的词能形容《武侠》。
其实我看完第一反应是先用经典剧作思维评判,很明显,它类型模糊、过场戏匮乏、高潮戏不翻翻、双主角不映射、副线索突兀等……缺憾太明显了,很难想象这是陈可辛导演电影。
然后我想起了开场和结尾的那枚檀香和珠子。
檀香断,珠子落下。
这种细微的时间感受,与内部故事的时间感几乎是南辕北辙的。
金城武出场更加重了时间的变形,到高潮的地方时间其实是没有处理好的,是错乱的,因为前面破案过程中的剪辑节奏是金城武的时间感带来的,当十三娘临死前说“你是唐龙”,那之后的时间变形,揉进了甄子丹的气息。
所以中间有一段很有趣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太舒服的剪辑空白。
金城武带着士兵去抓甄子丹的路上,你会明明感觉他就在村子附近,马上就要到了,为何72双煞早他一步?
并且在很长打斗后,金城武才出现。
这条线索上的剪辑空白其实就是为了抹掉金城武,“不见”了。
到这个地方,这种剧作实验仍然是成功的,最不成功的是高潮。
高潮中,第三方“父亲”的出现其实是相当有趣的。
但是剧作在这么重要的实验时刻很可惜的没有摆脱经典剧作,把父亲过分塑造为一个反面阴影,或者说大boss。
并且,金城武唤醒撞死甄子丹这一幕后,金城武被归置到甄子丹这边。
这是我个人觉得比较失败的地方,和前面完全不合一。
这时候,金城武应该依然是非正非邪的中立者。
三方(金、甄、父),法/情/命,三者应该直接成为一个抗衡关系,不仅是吻合主题,更与剧作的前半段走的双角色双线索实验相匹配。
因为它没有处理好高潮的3方关系,所以“雷劈”成了一个轻薄的表达(你可以读解为轻薄)。
从剧作手法上看,雷劈类似之前空白剪辑的作用,是一种不吝于故意暴露技术化意图的解决方式,就像《电影传奇》的采访会故意让你看出演播室穿帮一样,雷劈故意暴露给观众故事的轻薄感。
然后回到和开场几乎一样的结尾。
所以整个惊心动魄的时间感变形的故事,夹在一开头一结尾之间,给我一种非常微妙的轻薄感。
自然,在这种思考之后,不可能说《武侠》好或不好,它中间整个故事是故意造作的,为了贴合它的主题表达。
但是总的来说,这种实验不是高明的,它可以让不在乎细微呼吸整体气息的观众满足于观看整个故事,欣赏这种拼凑中不乏快感的故事推进,而不在乎人物的转变,但终究说来,剧作是讲气息的,实验的高下也是气息的高下。
这个片子气场因为实验,因为过于相信后现代(真不好意思我会这么说哈哈)而在结尾处气象走向混乱。
但我还是喜欢这片子的。
完。
BTW这时候回想姜文《太阳照常升起》,愈能知道一个导演的功力高下。
不管主角如何变化有何困境,新人物一出场,你能感觉到姜文极度细腻的时间雕刻法。
我个人觉得在剧作上,故事层的东西都是很基础的,对成熟导演来说是最简单的东西,而表达主题又是简单中的简单。
如何表达才是复杂之处,最难的就是时间。
晚间一人去新世纪看《武侠》。
片子开始是宁静的乡村生活,阳光安宁。
于是,按照多年观影的规矩,一定有内外势力联手破坏这种宁静,否则银幕自己都会打瞌睡。
苛怪中国电影缺少想象力的人们啊,你们让好莱坞惯坏了,所有的可能性都能承受,被针刺得僵硬的血管,再大剂量的吗啡都不过瘾。
金城武一口四川话,自己给自己配音,惊艳死了,可算有个少演员腔的人物了。
可是,一碰到汤唯满口标准国语,与乡民淳朴共同出现在一幅山水画面里,立刻窘得满心皱纹,替受过电影学院训练的汤唯们难过——流落在此穷山恶水的前现代化社会里挣扎,好像被拐卖过来的女大学生似的,《盲山》重现。
语言和声音很重要,直接影响观影的心情。
看《功夫熊猫2》忍受蹩脚国语配音,原谅自己,毕竟是个动画片,原声也是配音嘛,可是,人家英语原声和动画口型很吻合。
看《观音山》最受不了的是从县城来的范冰冰是标准国语,陈柏霖撇台湾腔,重庆的生活环境里没有“龟儿子”的叫喝,立马矫情。
《疯狂的石头》好,你配上国语试试!
声音没有环境感,不必摆pose,一切都像做戏。
语言也是。
山野村夫说的话像都市里的小资文体。
徐百九与刘金喜的对话,超越了环境,超越了身份,可以以穿越标准观之。
我们现在都难以说出的话,1917年白话文还未昌的时代在云南边陲某乡下能不吃力的说出来,电影就是电影,你在看电影,识得唔识得?!
刘金喜故作老实,反复提醒大家真人不露相。
这种桥段用得多了,不吸引人。
不过做伏线,引出下文,倒是不呆板。
一切重演,有张弛,看了恍然。
徐百九探案一节很新,用所谓科学解释武功,究竟有无道理不说,很有可观性。
电影最实在的目的是好看,其他品质可以屈服在好看下面。
如果指望拍出哲理或者其他很文学性的描述的话,建议看文字,光影没这么大张力。
同样,如果真要冲着这个纠结科学道理,失了观影意义,自有方舟子们辟谣,何需我们操心。
“好看”的标准模糊,见仁见智,我以为的“好看”是新——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艋舺》给我最大的冲击是台湾民间黑社会生存状态,与世俗生活胶着一起,同《英雄本色》风衣大墨镜及《古惑仔》纹身劈友一点不一样。
此片好看处在案情重演处的处理,“科学”解释的俨然,耳目一新。
本以为片子会朝着徐百九探案的风格一路走下去,谁知话锋一转,开始说教,开始情感纠结,故事不再悬疑,变成了个人与环境的冲突,对过去的背叛,个人成长的社会责任,法与人情之争等等。
徐百九脑子里有俩小人儿较劲,我想起来文革小说里两条路线的斗争,还是群众路线胜利了,死磕法律的教条主义者碰壁后回到了人民的队伍里衷心拥护“三结合”的破案路线。
不免失望,越想深沉,反倒浅薄了。
追求一个深刻主题的同时,会不会被深刻压得顾虑重重而不得施展?
断臂后的情节就是清除boss的大结局。
本可以十足戏味儿的地方,想象力突然短路了,弄了个猴吃麻花——满拧。
最后一刻,boss居然死在了雷击之下,因为那根针——有科学道理吧,还给了脚底针的一个特写。
本来有逻辑推演,徐百九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一层层步骤,被这雷击的设计粉碎的一文不值,伪科学也撕破了科学的外衣,迫不及待的宣告荒谬的本质。
有稍稍感动处,是十年的隐藏。
唐龙可以隐藏十年做刘金喜,换个名字背井离乡,与过去一刀两断,那时候的社会满是生存缝隙,能苟且偷生,也活力十足。
现在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却无路可逃,身份一生一世,体制会成为最大的绑匪,受制其间不得动弹。
我看刘金喜对过去毅然抛弃,心中为之一动,他比现在的人幸运,超了本分过十年安稳日子,我们守着本分直到死,看着被设计好的安排生活却茫然无措,只是趋向被安排,内容仍是空。
演员表演亮点不多。
主要是看王羽的,主角也不硬气,没有女主角的样子。
配角安排幸亏没像《新倩女幽魂》似的用李菁那种搅屎棍子乱洒狗血。
也算合理。
甄子丹啊甄子丹,演什么都是甄子丹,长相太硬,乡里十年的匠人生活也没陶冶出来点世俗气,还是武夫,憋着跳动的肌肉进行农业生活,忒辛苦了些。
金城武高分,亏得一口四川话,自学自演。
汤唯能忽略吧,谁演不是演,角色本身就没有可发挥出,单薄得像个道具。
惠英红好犀利啊。
人老了,杀气反倒更重,五官凌厉,但比徐枫当年的面无表情还是差了一格,惠英红俊俏里有妩媚,老了后靠尖利的表情与皱纹增加可怖感。
与之相反的是王羽,王羽老了五官模糊,好像没有性别一样,暴怒起来居然有点喜感。
不过王羽出来还是把我震了下,动作和表情是有岁月的人,心里一颤,不是可怜岁月,就是感到气场。
按说王羽不是标准的大侠模样,尖嘴猴腮,合该就是断了臂的极端问题少年。
就有魅力在这根反骨上。
七十二地煞的教主,怎么可能不是反骨仔。
片名《武侠》,好像驴唇不对马嘴。
有武了,哪有侠?
我没找到。
还有个小桥段,阿玉洗鱼鳔,金喜不让她洗了,说也烦鱼腥味儿,阿玉说喝什么能不怀孕,金喜说那是水银,有毒。
我才恍然鱼鳔的作用,哈哈哈,真好。
一连两遍看了陈可辛导演的电影《武侠》,心里感觉应该说点什么,或许是电影中隐藏的某些暗寓正中下怀吧,甄子丹电影《武侠》观后感。
一、观看《武侠》,从中体会导演所要极力表达的观点,最直观也是最容易感觉到的是:在世俗环境中、在集权统治下,人们对权威的反抗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权威、集权、暴力或许在短期能够达到预想的治理效果,但是自由、公道、正义还是一个社会乃至一个人长期发展的主方向。
历史无需去证实,讲述历史的目的无非是映射现在的社会。
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对权力、物质的追求空前高涨,殊不知,在权威的笼罩下,是一个以没有自由、出卖尊严、没有自我、甘心交出自己命运为代价的。
在权力的保护下,你没有危险,过得舒适,享受着平静和安逸、也享受着超出别人的优越感,但是这一切都是要付出自由的。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是自己喜欢,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应该无可厚非,观后感《甄子丹电影《武侠》观后感》。
二、明代的徐霞客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去游历全国,五十四岁终老,一生没有取妻生子,没有高官厚禄,只为了父母曾经对他说过的话: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行。
不求名、不求利的他到今天却为我们所尊敬,只为了他的那本《徐霞客游记》。
所以我记住了一个不算名人说的话:成功也许就是按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1917年,中国西南边陲的刘家村。
刘金喜和妻子阿玉共同抚养两个儿子方正和晓天,日子平淡且幸福。
直到某一天,两个不速之客打破了刘家村的平静,也摧毁着金喜一家的生活。
这二人企图洗劫村中的钱柜,被刚好在此的金喜撞见,一阵混乱打斗,二匪稀里糊涂被金喜打死。
故事连接很顺畅,有的心理不是通过主人公表述,而是通过旁人的对话或者场景来讲述,反而更难受。
第三次看,不论是情节还是甄子丹的功夫,还是让我觉得震撼。
武侠片新突破!
医学武侠和微观武侠,今后很有发展前景啊!
独特的视角展示武侠,甄子丹演技有提高,片中的对打给人以视觉上的新体验,再加上推理的元素,让这部武侠片很有韵味。
我抛弃一个家,只是想获得新生。
《武侠》这码事,其实相当心血来潮。
中午吃了个猪蹄火锅,在火锅店逗了个猫之后,我决定去个西单,离四号线近,又有逛的地方,关键是,还能找地方歇着。
逛到下午(还背着大姨妈),觉得体力大不如前,腰酸背疼,暑热难当。
于是我跟同逛的妹子提议,干脆去看电影好了。
虽然我们俩这种“看电影还非要跑到北京这种贵一倍的地方”的行为充满了槽点,但是当时的感觉真的是——啊啊饶了我吧年纪大了真是不·行·了。
电影这种东西,一定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跟合适的人,才能看出美好的效果。
无奈当天也就勉强算个人和,天时地利那是完全不沾的。
所以会挑上“武侠”这种电影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当然,我没有说《武侠》是部大烂片,我怕会被现在宇宙都阻止不了的各种剧组悬赏十万捉拿或者踢出中国人的队伍。
我只想说,看电影这件事,真的是要挑好同伴的。
比如要看欧洲文艺小片,就一定要找一个满嘴伯格曼法斯宾德基耶斯洛夫斯基的13友;如果要看胸大无脑的女子格斗或者汽车上天砖瓦四射的巨型机器人格斗,就得拽上除了爆炸以外,看什么都会睡着的老爸;如果要看家庭伦理片或狗血清穿剧,就得找个韩剧姑娘(当然并不是说我就真会去找个韩剧姑娘,因为我根本就不看家庭伦理片,也不看狗血清穿剧)如果要看现在的港产片,就得找个槽友。
但悲催的是,坐在我旁边的妹子非常的decent,虽然跟我一样笑完了全场,但是就是不吐槽。
所以我觉得非常憋,就像亲眼看见奥巴马和本拉登用的是什么体位,但就是不能用小喇叭昭告天下的感觉一样。
但是吐槽这种行为吧,又非常的随意,在电影院吐完就完了,等到看完电影就根本想不起来,尤其是武侠这种片子。
所以我就一直憋到了现在。
为此我还特意买了张盗版dvd,就为了重温一遍吐个长槽,但是我真的有勇气再看一遍吗?
我怀疑。
1、关于故事主线其实《武侠》的故事主线还蛮平常的——连环杀手什么的或良心发现,或浪子回头,躲在了小山村里,希望就此混过下半生。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件小事招来了个超级较真的小警察,小警察执意发掘他的黑暗过往,黑暗过往什么的,也自动找上门来。
这种故事主线其实分明就是一抓一把,稀松平常,前两天还有逃犯上相亲节目被抓呢,这都比《武侠》的主线跌宕起伏。
可能陈可辛同志也觉得这个剧情太不跌宕起伏了,于是就开始像大多数的导演一样,他开始往里加料。
平淡没?
加点国仇家恨!
都国仇家恨了,当然得加点武打!
甄子丹老了打不动了?
加点悬疑!
故事编不圆了?
搞点哲学思辨!
哲学思辨前后矛盾了?
正好是当前最流行的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元素!
跟多重人格根本没道理可讲?
没事!
反正来看金城武的都是妹子,加点断背,腐女们就不关心别的了!
于是这部片子的一开始,其实还蛮惊艳的,我还以为是大理风光片什么的。
这个很多人已经表过态了,我也不多说。
甄子丹跟蒙古摔跤或者绝望主妇一样抱住人家死也不撒手的时候,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他当然是武林高手了,就算没长着一张甄子丹的脸,你见过哪个在水里抡王八拳还能把人抡死的吗?
但是金城老师出场以后,这个故事的气场就越来越歪,越来越歪,跟金城老师的四川话一样,虽然听不出标不标准,但是非常违和。
最坑爹的当属村里的乡亲们,乡亲们一定以为自己演的是一部宝莱坞电影,因为每当他们用赞许的,崇拜的,脉脉含情的眼神看着甄子丹的时候,每当我以为他们要深情告白的时候,他们……他们扎成一堆开始唱歌了!
什么“好人刘金喜,请你吃个大鸭梨”什么什么的,就是从那个时刻起,我就头也不回地离“严肃”这条康庄大道越来越远了。
什么大鸭梨啊!
为什么好人就要吃鸭梨啊!
乡亲们你们不要这样好吗?
这么下去刘金喜的鸭梨能不山大吗!
然后金城老师就出现了,他傲娇到了崩坏的地步。
他不仅蹭吃蹭喝,还默默地趴在甄子丹床头看着人家的睡颜,结果发现对方醒着的时候瞬间傲娇了,来了一句“眼睛怎么不是绿的”,请问为什么会是绿的?
心理扭曲能改变生理特征?
在孤独难耐的寂寞深夜,他在房间里正襟危坐地撸管,好吧那是一根很长的针灸,但是请问谁家针灸是“抽插抽插”这样扎的啊?
看着甄子丹跟老婆孩子温馨美好的场景,他立马打翻了醋坛子,奔上去砍了一柴刀,然后又以精神分裂为借口推卸责任:“哪个说砍不进去的!
”明明就是你自己好吗!
精神分裂什么的根本就不是借口,他果然被崇拜子丹叔的乡亲们集体鄙视了,就在我以为乡亲们要把他围住暴打一顿的时候,乡亲们……他们围成一圈又开始唱歌了!
这回是“哪个欺负刘金喜,你说讨厌不讨厌”!
很讨厌啊真的!
可是你们倒是干点什么啊!
想唱聋他也好歹提高点音量啊!
在故弄玄虚地讨论了半天关于“做坏事的人,都是因为寂寞啊”这种很中二的观点以后,故事神展开了,子丹老师和金城老师,在一个乱葬岗子上毫无预兆,毫无感情铺垫地拥抱了。
我只能解释为其实金城老师的另一重隐藏人格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跟子丹老师滚过床单了,否则这是要闹哪样啊?
然后金城老师带来了捕快,可是也引来了恐怖组织。
为了心上人的安危,金城老师铤而走险,想出了一个安全系数相对高的方法——装死。
可惜,进金城老师和子丹老师都低估了恐怖组织,这个恐怖组织是由人组成的,而不是由熊瞎子组成的。
是人都有七情六欲,不会像熊瞎子一样闻闻没气了就走了的。
况且,这个恐怖组织还是这部如此奇葩的电影中的奇葩,装死只能装一刻钟,根本就不够用啊!
子丹老师的大哥光号丧就号了10分钟,金城老师都快把怀表捏碎了,就在我以为他们总算号完了,大概会砍掉子丹老师一只胳膊来交差的时候,事实证明我又低估了他们。
他们……他们骑马围成了一圈开始唱歌了!
坑爹啊!
连恐怖组织都以为这是部宝莱坞电影吗!
一刻钟根本不够折腾的,金城老师急了,扑上去捶胸口。
我在电影院情难自已地大喊:“CPR是要配合人工呼吸的你给我亲下去啊!
”就在我担心金城老师在这么下去非把子丹老师肋骨捶进肺里去的时候,子丹老师终于倒过气来了。
然后大家破涕为笑,然后大家……大家又开始唱歌了!
混蛋啊!
欺负这部电影的配乐是应届毕业生所以不按曲子给钱而是按电影给的钱吗!
在歌声中,子丹老师,他断臂了……断臂了。
壮士断腕,令人扼腕啊。
子丹老师倒在了金城老师的怀里……怀里……怀里……里。
大哥说:好吧,我俩没事了,你跟咱爹说去吧。
子丹老师的表情好像是“⊙Д☉”你妹啊!
苍天大地啊!
不早说!
混蛋啊!
再砍一个我就维纳斯了!
但是他已经没有力气震惊了,他软倒在金城老师怀里。
事实证明,“咱爹”还是很关心子丹老师的,当看到子丹老师断臂的时候,他满嘴喷饭地大喊了一声:“神马!!!!!!!!!!!
”电影院里整个笑裂了。
因为神马都是浮云,所以一片浮云飘来,恐怖组织的爹就被雷劈死了,金城老师胃出血一样的吐血,也许是在子丹老师家蹭吃的时候吃得太多,说实话我觉得他还能再抢救一下。
好在最后子丹老师没有扑在街上唱起歌来,否则我觉得我真会把电影院的椅子连根拔起来扔银幕上去。
二、关于人物其实我对陈可辛既不喜欢也不讨厌。
当初看了投名状,就是没感觉。
但是陈可辛他有一个很讨人喜欢的特点,那就是不管是《投名状》还是《武侠》,他都把金城老师拍得很萌。
比那个“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更多彩一点”的诸葛萌萌要萌多了。
这两个电影里,金城老师都非常的天然呆,非常的本色。
我不粉金城老师,而且觉得金城老师的五官都非常美丽,但组合到他那张脸上,不知为什么就说不出哪里别扭,但是天然呆的金城老师就很美好,一根筋的金城老师非常的逗趣,况且还加上了近年很时兴的技术宅元素和人格分裂元素。
于是我很happy地看着金城老师化身名侦探柯南和金田一,各种还原犯罪现场。
在甄子丹老师掉到树上的时候阐述什么“密度是空气的八分之一”之类的伪科学原理,在雷雨天的时候连电路什么的,这让当年一连电路就短路的我非常的崇拜。
物理盲的我不明白,人不是本来就是导体吗?
为啥非得头上一根针,脚上再一根针?
其实金城老师的人生非常的苦逼,老丈人家是卖假药的,而且还是玻璃心,被举报就自杀了。
你看现在什么张悟本马悦凌都活得好好的,多大点事你就自杀啊?
给金城老师和老婆的夫妻关系造成很大的裂痕;出去办案在人家里蹭吃,被下毒,给金城老师的人格造成很大的裂痕,话说回来谁让你案子办到哪蹭吃到哪的啊;搅个基还要找卖假药的老婆借钱,给金城老师的自尊造成了很大的裂痕;最后被最终boss打得连身体都有很大裂痕了,这下彻底有丝分裂了,最后那个冷眼看着一切的金城老师就好像水槽里的凌波丽一样,他继承了上一个金城老师的所有记忆,他只是不再爱子丹老师了……至于子丹老师,铮姑娘表示非常讨厌他,我倒是还行,只是他演什么都是整部电影地梦游和放空,眼神非常的茫然,让我不禁吐槽近视没关系,你好歹配个隐形啊。
其实子丹老师才是本色演员,他只是一个脸是一个大大的“?
”的路人甲,如果他在小河边遇到了汤唯,那他就是刘金喜;如果遇到的是孙俪,那他就是关云长;如果遇到的是熊黛林,他没说的,一定是叶问。
汤唯那个问题问得很好,如果子丹老师在河边遇到的是别人,会不会跟她走?
一定会的,只不过我们看到的,就是另一部电影了。
最后,没人吐槽下汤唯的前夫吗?
你对你最爱的枕头到底是多有执念啊?
离家出走什么也不带,只带个枕头?
带着当时看《投名状》对陈可辛产生的良好印象,四年后,看《武侠》,有种复杂的感觉。
看得出,这部影片,陈可辛和编剧是有想法的,“武侠”故事却设在近现代的民国初年,又是在西南边陲这种变局中新旧思想交织的位置,让我想起了日本武士片那种幕府末年,刀枪剑戟与枪炮时代交织的设置。
而故事中,义与理,侠义观与现代观,武侠与科学的关系的碰撞也很有意思,只是,也正因为如此,有想法的陈可辛以一个“武侠”的片名容易勾起观众金庸、古龙似的豪情期待,却猛然撞上个对武侠的现代化和科学解读,这样的期待落差下,也让《武侠》从商业和艺术角度看都有差口气的感觉。
《武侠》的故事背景是民国,彼时,大清的时代已经入土,但是遗留下的生活习俗和风气依然没有消散,而新的制度的建立也不牢固,正是一个混乱的秩序松散年代,这也为奇人异士潜入民间创造了条件。
似乎因为故事已在民国,所以一下子就让天上飞来飞去式的视觉武侠没有了存在的逻辑,而悬疑推理式的剧情结构和徐百九这一科学角度断案的人物的出现,让本片已经少有传统武侠电影味道。
然而,侠之大者隐于市的刘金喜还是有大侠风范的,他没有大侠那份潇洒,但是却依然有拔刀相助的勇气,在影片开始的打斗中,在暴露身份与行侠仗义间,他巧妙的找到了一个时机上的平衡点,“意外”地惩处恶人又保住了身份,可惜遇上了个徐百九,一个最后可以用避雷针原理击溃大Boss的现代捕快。
我和很多人感觉一样,影片开场动画,到徐百九医学角度解析的场面,都很有《豪斯医生》的味道,但是其中医角度的“玄乎”的解读也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飘逸之感,这种“武侠科学”,“武侠推理”的特色氛围营造还是非常成功的。
《武侠》的功夫场面并不算火爆,而且也不算太玄,带着一丝写实,但是这又反倒难免让观众不满,想看武侠,结果看了一出民国现实主义断案片,情何以堪。
不过,我到是觉得,陈可辛没有为了“打”而“打”是因为他有道理要讲,所以甄子丹这片估计没打过瘾,想想在《导火线》最后一段,感觉人都可以死三四回了,就是要扛住再多打几个花样,那多过瘾。
《武侠》的故事中,“义”与“理”的冲突很重,今年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那场革命之后一段时间,各种观念交汇,有中国旧有的人情社会,清官文化,也有西式法理渗入。
而徐百九的观念显得就是认“死理”,而这个死理或许就是来自于一种传统的“杀人偿命”思想,但是片中又带着一丝现代法律观念的味道,从而让这个满口中医理论,又带着现代思维的人充满了矛盾感。
实际上,刘金喜眼中,抢劫的强盗是恶人,阻止乃至杀死他们是行侠;而在徐百九眼中,刘金喜曾经将一家屠夫灭门,是恶人,杀了人就要受到惩处,抓获他是行侠。
倒是在其他各色人眼中,这两个家伙都是二杆子,刘金喜离开曾经效力的团体,实际上也就是个黑帮,是叛徒,颇有钦定继承人放着威风八面的日子不做,要过啥小日子的不知好歹,这违背了“义”。
而徐百九更神经了,在当官的看,自己找事儿要“拘捕令”,甚至愿意自己贴钱,之前还大义灭亲的灭了自己老丈人,这不有病吗?
在刘金喜生活的村庄看来,刘金喜爱妻爱子,还能惩恶扬善,这样的好人管球以前如何,你徐百九这是挑事儿,这也是违背了“义”。
而最纠结的还是刘金喜,一边是代表“理”的所谓正义的徐百九,一边是代表“义”的所谓正义的教主。
而最受伤的还是村民们,是刘金喜的妻儿们,他们只想恬淡的生活,却引来血腥的打杀,关键问题在于,这些“义”与“理”之争,管他们球事,却要他们付出最沉重的代价。
最混乱的是徐百九,作为执法者,这种倔强的,勇敢的精神本来值得提倡,而且他认得理也是履行自己的责任,将违法者抓获,交给司法体系的其他流程,实际上,他与刘金喜慢慢颇为惺惺相惜,或许也希望断案时,会有从轻处罚。
然而,一个溃烂的社会体系是不会因为某个环节的善而整体改善的,这是个乘法关系,所以,徐百九面对的是领导让他在这个时代多为自己想想,跟着执法的警察叔叔看到悍匪就要躲闪一旁,让缉捕队成了收尸队,这样的体系下,你也可以想象审案子的人可能全方位的考虑刘金喜的案子吗?
所以,徐百九很悲剧,在大家都不尽责的时候,尽责的他倒成了理想主义化身,而结果却是他带来了一个村庄多少村民惨遭杀害,这又是多么令人唏嘘的讽刺,而我们也知道,现实世界中,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陈可辛试图表达自己的武侠观,或者说一种个人角色和社会背景的冲突,按说这个本身跟武侠不武侠也没用大关系,但是既然都叫“武侠”了,而且当商业片放,也就只要直面与大众武侠电影和武侠观的冲突。
本片表演上有着剧情设计上本不该有的习惯,比如金城武的四川话,你要找个不知名演员演这个角色说四川话,或许大家看了就不会忍不住要笑几声了。
不过,金城武表演还是不错,特别那种焦灼感很到位。
甄子丹表演环节在我看来一贯较弱,这片大的不够,不是太给力。
几个女角一水儿花瓶,不过又各有表现,汤唯很温柔,很含蓄,不过也因此几乎感觉不到这角色换个人演有啥区别;李小冉的角色更是没力;倒是惠英红亮相就那么几下,但是那几下动作,分外惹眼啊。
总的看来,陈可辛的想法和构思是好的,但是试图以武侠这样一个文化符号去表现就显得有些错位,这方面没有他在《投名状》上做的好,加之剧情略显凌乱,演员表现不一,也让他的意图表达打了折扣,让我感到有些可惜。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74d7d0f9001a3445242df241.html
坦白说,我已经过了看电影还能写影评的年纪。
一来没那个习惯,太烂,短评就算了。
太好,就随意赞一赞。
二来,没那个心情。
好片是鼓舞的,烂片是愤怒的,但是要把这些逻辑化写出来需要时间和沉淀。
为一个烂片写点东西,有必要么?
还沉淀,沉淀你妹!
武侠不同于隐婚男女,前者是导演太主观了,后者是名副其实的烂片。
中国的电影从来不缺技术,就好像中国的漫画从来不缺人才一样。
我们缺的是本子。
陈可辛是一个能把片子拍的很漂亮的人,也很有想法。
武侠里的一票演员也都算是个顶个的实力派。
但是,食材都是好食材,能不能把他们炒到一块变成美味,这就要看厨师的火候了。
明显,陈可辛这道菜做烂了。
他或许之前是一个好厨师,但是明显他已经觉得自己是一个好厨师了,享受于厨师这个名头而忘记了,你做菜是给人吃的,不是用来参加厨艺比赛拿奖的呀!
最大牌的评委就是观众。
陈可辛是少有的导演里喜欢装逼讲世界观的人。
讲世界观不可怕,好电影需要有想法,但是怕别人不懂一直说教告诉别人世界观的才可怕。
武侠从开始,就一直在使用旁白的方式去表述,金城武的过去,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似乎折射出了导演是多么有表达欲,多么怕观众白痴,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所以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通过金城武的嘴巴,通过甄子丹的嘴巴,甚至是姜武的嘴巴来告诉大家……其实,有这个必要么?
真的有这个必要么?
作为一个商业片,你给大家呈现的是什么?
一个好故事?
一个好的价值观?
一次人生转折点?
一次深入思考自己的机会?别忘了,你只是一部电影,只是一个再好看也顶多看两次的电影而已,你以为自己是六祖坛经,没事拿出来翻翻就能悟道了么?
陈可辛你是太高估观众,还是太高估了你的电影了呢?
电影,能带给人的充其量就是一次震撼。
一次鸡血。
或者最起码的是,很顺畅的看完,就好像很顺利的拉了一泡屎一样。
好导演能呈现的就是不要傻逼一样自己说故事,不跟着观众的思路走。
就是尽量少的插播广告。
不要一路磕磕绊绊,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看到某手机,某牛奶,某衣服,或者某保险。
做观众的要求也就这么多了!
那么导一个不那么烂的片就真的有这么难么?
我不知道豆瓣上有多少人在看到最后“人体避雷针”的时候,有五雷轰顶哭笑不得的感觉,反正和我同场次看电影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爆发了笑声。
导演,这是你需要的么?
肆意地加入大量的民歌,一群老爷们围着尸体的招魂仪式。
少数民族的风情观光片,大量的医学台词解说,以及莫名的自我对话,还掺杂了一点禅宗,一点哲学,一点自我歪歪。
导演,你要表述的是什么?
我原本以为它是无间道的少数民族版。
我想做个好人。
我不放过每一个坏人。
诸如此类的。
但是最后……陈可辛,你给我们呈现了什么呢?
最后的最后,你拿什么来面对《武侠》这两个字呢?
陈可辛是最早明确表示弃守香港的香港电影人,不同于其他香港同行所表现出的断乳期的彷徨和无奈,他有一种顿悟式的决绝,从表现形式和人文内涵上,他总是在力图突围出香港本土化表述方式的窠臼。
《武侠》由人体血管、神经、骨骼、器官的二维动画所组成的片头,没法不让我想起美剧《豪斯医生》的片头,而金城武扮演的捕快徐百九在探案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医学、物理学推理的动画图解,以及他身临其境式的对犯罪现场的还原,都是美国罪案剧《CSI》等作品常用的表现方式,这种拿来主义似乎略显简单粗暴,但出现在内地的大银幕上,从观感上说还是令人耳目一新的。
另外就是那迷幻摇滚风格的配乐,让影片整体的武侠风格都显得解构和漂移起来。
武侠电影的中心主旨是刻画“侠”的,传统武侠电影主要还是通过主人公做了什么来诠释侠义精神的,而《武侠》则是通过主人公所表现出的无为和放弃来达成目标的。
金城武这个人物的意义其实就是为了证明一个隐侠的存在方式,用怀疑论来还原人物性格身份,汤唯则成为促成主人公不惜巨大代价也要弃江湖而隐田园的重要砝码。
甄子丹扮演的唐龙,是在用远离侠的方式来成就侠。
有人说《武侠》只有武没有侠,我想是对侠义的理解太过局限了,侠之大者当然可以为国为民经天纬地,但为侠之道,也可以小到仅仅是保护乡邻和家庭的平凡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关键是有担当。
这是陈可辛心中所理解和所要表达的武侠与你的预想有出入,但却不能说这不是侠。
如果因此而引起的争议都在陈可辛的预想之内,我觉得他还是挺有勇气的创作人的。
尽管如此,影片以《武侠》命名还是有点托大了,这会让很多观众在影片的前半段感到心里预期落空,而且这个片名点题和涵盖影片内容的作用不大。
尽管陈可辛喜欢越界,但还是本能地在自己的作品中保留着与传统香港电影的血脉连通的,而且他更喜欢那种接近本源的贯通或颠覆,这尤其表现在他与张彻电影的渊源——《投名状》之于《刺马》,《十月围城》之于《上海滩十三太保》,以及《武侠》之于《独臂刀》。
《武侠》的常规段落中有两个惊喜,一是甄子丹与惠英红的那场融合了对打和跑酷的动作戏,这应该是甄子丹自任武指影片中最酷的一场打戏了,那种虎鹤双形的虎虎生气,真的很久没有在大银幕上看到了;二就是看到原《独臂刀》主演、一代功夫巨星王羽的重出江湖。
王羽出场很晚,戏份不多,但分量很重,而且霸气十足,一现身就觉得在这里王羽是不可替代的。
如果说前一段让观众一直在默默期待的逆转迸发出电光火石般的璀璨夺目,那么第二段则是将影片整体的阴郁氛围推向了黑暗的尽头。
这一段终极对决,心理和身体的对抗强度都很高,精彩程度比不上前一场动作戏,但十分惨烈。
其实相比较而言,《武侠》中我比较喜欢的还是王羽出场之前的部分,这个最后的高潮段落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首先是关于人物的前史关系的交代不够明确,于是王羽的大段台词让我很难入戏,最后的彻底反目在剧力上就差了火候。
王羽的气场和表演都绝佳,横练硬气功也增加了人物的妖魔化气质,当然最后怪力乱神式的结局就见仁见智了。
《武侠》虽然是一部类型片,但其中陈可辛作者电影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他在其中的风格创新和类型延伸都让我感到欣喜。
其实比较一下《锦衣卫》、《狄仁杰》,也许能更深刻地认识到《武侠》在创作企图上的意义,即使陈可辛不能如他所说“改变武侠”,他至少做到了证明自己,他本就不是武侠宗师级的人物,因为没什么可失去的,他从中能得到会更多。
【南方都市报】
1.迷走神经的位置很对,接下来又来什么点穴制造血栓.果然是豪斯那套,貌似很忠于科学,其实是科幻.2.中医那套不懂,不吐槽.3.主角说方言其他人都普通话,这坏毛病什么时候改啊....金美人的川音....无力吐槽.4.汤唯洗鱼泡,是做避孕套吗?5.侦探把疑犯弄下水,是抄的<超人>吗?女记者想试超人的超能力,自己往水里跳.6.没花什么功夫男主就承认身份了,电影才进行一半......所以根本不是悬疑片,前面铺那么多梗.7.人格分裂这种西片老梗.....再次懒得吐槽8.姜武真像加菲猫啊.9.兵贼对立的戏,高端的就<盗火线>,低端的就排长队了,这个可以跟队.真的不是两位爷演技差,人也演过叶问的,另一位虽然没有代表作,好歹这么多年的老人家.就没什么好梗给人家发挥.10.林爱华你好好的回去写男男女女谈情吧,男人戏你真的写不来.陈导演不要工作和人情不分!请尊重消费者.11.陈导演说,这么2的角色只有金美人来演,观众才不会骂人?可是我觉得黄渤来演更有喜剧效果吧.12.看到一小时的时候开始强烈感觉好冗长,庆幸没有买票进电影院,否则一定会打瞌睡...13.唐龙这个名字是像杀人者唐斩致敬?14.汤唯和那个轩尼诗一样,为了电影感就拼命松弛减少舞台腔,结果反而让人感觉超弱....都古装片了稍微端着点才有feel嘛,看惠英红那女王范儿,虽然你是演村姑.,也不能只会张着惊恐的眼睛发愣吧.15.死亡三期,哈哈哈哈哈哈哈16.其实已经和国际接轨了:大笔烧钱+大卡司+一流的技术部门+乱七八糟的剧本(超级英雄和大反派爹迪的爱恨情仇老掉牙故事)=关于超级英雄的暑期大烂片.17.一颗星给电影本身(这么多钱这么多人的劳动),另一颗星给前一刻钟,差点因为是bbc拍的<美丽中国>.18.有人说这是华语版<暴力史>,那汤唯就更悲剧了,看人家maria bello的角色多牛鼻.
当银幕上一个黑屏,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县衙的人向教主告密开始,我知道《武侠》的故事就完了,就剩下打打打,坏人死得其所,好人得偿所愿,就只会是这样,就只好是这样,就只能是这样。
陈可辛花了影片前半部分专心致志、不吵不闹地把徐百九科学家一样自说自话的神经质,刘金喜的淡定、深沉、装佯,以及民初的日常生活做了认真描写,看似想讲一个好故事。
可是告密一来,前面的所有铺垫彻底完了。
你以为刘金喜能实现自我救赎,徐百九的探索精神能把针灸、穴位这些东西严谨认真地给个科学交代,都没有,那么多神乎其技的特写镜头,经络、血管、内脏的特效,全白搭了。
其实,看着徐百九这么自我折磨的疯子状,我想导演会讲一个精神分裂的故事,即刘金喜这个人不存在,是徐百九脑海中的怪物。
可惜,陈可辛虚滑一枪,黑咕隆咚地一转身,又回到了通俗剧烂桥段里,让甄子丹满血复活,打败了惠英红,接着又和教主王羽打架过程中,老天开眼天降霹雳,老头儿被劈死了。
金城武饰演的徐百九,貌似是深受西学影响的科学家,这么疯魔地折腾研究针灸和穴位,结果证明他错了,自己是个伪科学家,连方舟子都不如,因此这个电影可以取名为了《穴位和针灸是伟大祖国杀人于无形的传统高级方法,PS:武林高手例外》。
如果故事从刘金喜密林送徐百九,来一个推理小说一般的大翻转,比如徐百九真的是人格分裂地进行着莫须有的证明和救赎,刘金喜的老婆是故事里的腹黑等等,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观众一定会大呼过瘾,可惜故事从这里开始,就是下坡,前面的铺垫形同虚设,观众像坐上了空气里一个虚拟的椅子,大大地跌了一跤。
你以为陈可辛的脑子里有科学家的褶子,潜藏着无数阴谋诡计的沟壑,会讲一个抽丝剥见的故事,其实他真是一根筋,需要穴位、针灸来炫耀是为了掩饰力不从心。
《武侠》除了导演,徐百九师也是一根筋到底的二百五,用貌似科学精神探索一个伪科学;刘金喜也是一根筋,居然会相信徐百九这种连卖假药的岳父都可以出卖的神经病,打人时还炫技,比如那个在水中打死的强盗,居然砸人家太阳穴,让徐百九猜破了,直接溺死不就证明自己不是武林高手了么;不说了,汤唯、惠英红、王羽这些人都是不动脑筋的二百五,只要你去推敲。
好吧,我想说的是,眼见文艺青年陈可辛这么奋力地讲了这一个前后分裂,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我对贾樟柯,侯孝贤,王家卫拍武侠片更有信心了。
显然,用怎么以高级手段去讲一个“喜出望外”的故事这个标准来要求华语导演,要求太高了,真的太高了,他们能认真严谨,严丝合缝地讲好一个故事就是大成了,阿弥陀佛了,我想,这一点,其他人不会比陈可辛更差。
说回来,比起《剑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我还是更喜欢《武侠》一些,都是没讲好一个故事,但后者更让我动容,不仅仅是店铺杀匪、牛棚杀干娘、家中斗干爹三场重要的打戏还算出彩,而且在小空间小格局内施展拳脚,借空间、道具、力学,借力打力,很好看,而是因为云南外景腾冲。
作为云南人,腾冲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地标,不仅仅是近代的侨乡,松山战役,国殇墓园,中国最有文化的乡村图书馆,以及几部抗战大戏这些东西,而是,腾冲是汉文化影响边地云南的又一极限,腾冲往回是自成一体的大理白族,往前是德宏,缅甸傣乡,自元代以来汉文化深切地浸润着这块土地,所以自得风度,我相信《武侠》里刘金喜这样心存一善的歹人能在这里被感化。
看到山岭、草场上那一尊尊荒草离离的无言坟茔,会想起《黄金三镖客》里镖客们面对那些无言墓碑的场景。
汉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珠胎暗结,庇荫一方,全在墓碑上找得到。
如果《武侠》作为风光片看,腾冲外景值90分。
腾冲的浸润冲淡、安谧自若,陈可辛真的拍出来了,苍翠的森林,清澈的河流,刻着汉文化影响的碑碣、古桥,那些唯一讲着云南方言的群众演员里的大妈大爹,都蛮有古风,自信的神彩丰满大方,田里劳作唱歌,抓蚂蚱穿一串的画面,我是多么熟悉。
可惜,这么好的场景,全成了一个符号化、景观化走过场的背景,全无生命,刘金喜留在这个地方理由,可以有无数种猜想:这里风景太好,有多情小寡人缠人,情欲大发,不想逃了;或者和汤唯一夜情未了,而且这个地方可以有鱼鳔避孕安全稳妥,就结婚不走了;就像我痛陈这部一根筋的电影一样,其实我这么热爱《武侠》内外的云南腾冲,也是很一根筋了,希望别讨人厌。
陈可辛的电影还是有一定水准保障的,但毕竟是商业片,文艺性差了些,反倒是“独臂刀王”王羽的再度出山令人眼前一亮,让人见识了什么是宝刀未老
超级无语的片子,是在宣扬法理与人性的超前意识么?看金城武说四川话简直是种猥琐的折磨,种种神经穴位搞得和恐怖片一样,无语
“杀人犯之所以成为杀人犯,也是非他的‘自性’,他只是生于杀戮之家,他杀了人,众生都有罪,大家都是同谋者.”导演想讲深刻的武侠,想提倡侠气的世界观,可以观众没多半看明白。因为陈导你有点跑偏了!谁让你把金城武拍成说四川话、懂科学,名侦探珂南呢!陈可辛的戏为毛就总能看不优秀的阶段呢!
一星给两头牛
结局雷死人,方言笑死人
降低期待去看竟然发现很不错啊!陈可辛武侠版的《暴力史》融合了悬疑推理幽默惊悚动作却一点也不见杂乱,摄影音效剪辑等技术方面更显实力。虽然主题的表达和探讨随着剧情的进展逐渐散掉,但不足以破坏整部片的娱乐性。观影过程一直很带劲,甚至都没觉得结局雷啊!PS:金培达的配乐老让我出戏...
看到前面一半我觉得应该四星,后面我觉得三星半吧。然后闪电了我艹,伤三滴血啊。子弹哥手脚越来越打不开了。以后别演叶问了吧亲。
3.5。解构武侠世界,甄子丹虽是夹在朝野之间,却是曾经的恶性所致,最后不是侠的胜利,而是天降正义。加入侦探推理、生物、力学这些科学技法对“武”进行拆解分析,则颠覆了传统的武打观念。“断臂”既有致敬《独臂刀》所代表的传统武侠之意(以及王羽出演的反派),另一方面也有向武侠世界告别之味。打打杀杀、冤冤相报何时了,也许归园田居、天伦之乐才是“侠”最渴望的结局吧。
徐百九认为人改变不了,坏人装得再像好人也是坏的。所以他讲法讲科学却不讲人情。然而,自杀的岳父、退隐的江湖高手让他迷惑了,法和人到底哪个重要?如果法不能使一个人变为好人的话,那法又有何用呢?主题有点乱,名字有点大。如果说徐助刘假死是其同情心战胜法理,那结尾就是他崇信的科学的胜利了。
头重脚轻,BOSS居然是雷死的
故事讲着讲着就歪了。女演员们不扛票房真是没压力,跑个龙套也叫主演。
就是一个20世纪初的犯罪现场调查,验尸,看脚印,分析风速密度体重等等。PS.金城武的四川话影响我理解剧情了,上映要加字幕!
作为一部兼顾商业票房和作者风格的类型片,完成度还是不错的。陈可辛心中的武侠世界应该更接近现实主义,所以,开场就是吃饭的家庭戏(有点山田洋次武士片的味道),而且大敢的用民歌参与叙事(虽然效果有些笑场,但还挺写实的)。写实风格的打戏也满是亮点,尤其是子弹和惠英红对决那场,拍出了意境。
重庆UME
徐百九就是个偏执狂
这是一部神奇的动作片...神奇的地方在于你说它动作,但是它又很文艺,你说它文艺,但是它又很科教,你说它科教,但是它又很悬疑,你说它悬疑,它的结局又很雷人。拍得很认真。几个女主角存在感基本为0。不是不好,只是这么强大的卡司阵容和陈可辛这个金字招牌所拍出来的作品实在与预期有距离。
其实我觉得蛮好看的呀............ 还是很有元素的嘛!比如金城武和甄子丹之间的唧唧歪歪...... 金大帅真适合技术流宅男一类的角色,比如说诸葛孔明,比如说徐百九.....
不必纠结于遇见发生了什么事情,关键是还得看遇事的是什么人
新类型武侠,要不是村雨提醒我都不记得看过这个片子
前天看了首映,表示金城武很帅!!!!很帅!!!!四川话依然很帅!!!!汤唯的真人好美啊,美SHI鸟!!!下个星期再买票贡献票房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