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森林》没有太出彩的原因可能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主角是Raymond.这么讲可能多少有点残忍,但有人好像天生就是单薄,撑不起太多戏,那么好看的皮囊但是那么无聊,宁愿他就演好《孤男寡女》或者《甜言蜜语》里青春少女的思春对象。
成年人的世界很复杂的,但是Raymond的脸蛋永远活在青春期。
·黄爹的眉眼近看真的……很冶艳,和年纪或者和体重都没关系,没有黄秋生的梦女可以错过这部戏。
·好像是第一次看山鸡哥的电影,西装暴徒意外地合衬,戏不多但非常立得住,让人开始相信他真的有吴镇宇那么神经质又心狠手辣的爹。
·可能是我口味有点怪啊但真的觉得年轻的益哥好有味道,又优雅又板正又良心很坚固的样子感觉特别适合被毁掉,好险这一次牺牲的工具人警察不再是他。
·都不知道怎么解释比较好,吴镇宇挑一挑眉毛我就想拍着大腿给他送影帝。
·回想吴生那么多角色竟然没想出哪个是这种彻头彻尾的混混反派,说“除了死我什么都领教过”的眼神在心狠里还带着哀怨,别的什么镜头也不用拍你就是觉得他说的是真的。
·看上百部港片觉得最强的一段三人对峙,强的地方在于篇幅那么少人设那么薄但他们的张力那么饱满。
有天若是集齐了这三个人去拍一部《扫毒》那样的三男主电影,该有多精彩。
·最后想说这部电影的质感在王晶作品里真的算上乘,可能因为麦子善有加入,也可能因为《一个烂赌的传说》后我对麦子善真的有滤镜。
很喜欢那段丛林鼓点的枪战背景音,喜欢里面几段重要眼神戏的节奏和分寸。
主要的问题还是结局无聊,主演结局的人也无聊,观众只感觉“怎么轮到这个黄毛小子拿着枪在这些影帝面前比划”而无法入戏。
香港要拍一流的故事片,恕我直言,还是得靠这些老男人。
《黑白森林》看起来更有商业元素一点,“王胖子”的影子,还是很有影响的,但总体感觉还不错,大概是再刷的时候,“港片”已经沦丧,那种原汁原味,只能从以前的老片中寻求了。
故事里头有三个人做了这个手势。
刘青云是不是黑警,故事其实没有很好的交待,上一辈的“恩怨情仇”,也不是故事的重点,这点也很符合“王胖子”的套路。
黄秋生驾驭这样的角色,应该是没什么难度。
但背后的故事,还是蛮有意思的。
关心一个人,好像也不太是日常的嘘寒问暖,频频的刷存在感。
黄秋生饰演的警察,把所有的秘密藏在心里,即便是被人误解。
这很符合当时港片警察的人设。
黄浩然打小就想着报仇,这个被双方“照顾”的小孩,在这片黑白森林中,能不能找到出路,其实故事并没有太多的挖掘,也很“王胖子”。
说实话,故事如果好好打磨,应该是非常不错的。
只是“小一辈”的三位,好像都没什么存在感。
阿娇在整个故事里头,完全游离,人物转变得随心所欲。
陈小春下盲棋的桥段,实在太搞笑了。
虽然王胖子着力打造陈小春运筹帷幄的手段,但着实下了一招臭棋。
倒是吴镇宇,哪怕只是在故事里头走个过场,存在感也非常强。
当然了,警匪片里头,哪能少得了傻强呢。
“小一辈”里头,也就是杜汶泽实力抢戏。
到最后,“老一辈”的谢贤,也栽在杜汶泽的手里。
个人认为这部影片是一部香港警匪类电影中比较令人印象深刻得电影。
故事的开头,讲的是一名警察父亲一家人的画面,警察七喜(刘青云饰)带着儿子在街头游玩,突然七喜对自己的妻儿说要离开一会儿。
随后七喜找到了黑老大盲超(吴镇宇饰),告诉盲超可以带他走,同时另一边,由黄姜(黄秋生饰)带队的警队找上门来,七喜带盲超在天台逃离的过程中碰见了黄姜,三人纠缠不休,七喜执意带盲超离开,黄姜却不肯放人,随后,一声枪声,开头的情节正式结束。
随后便是七喜葬礼的画面,在葬礼上,七喜的儿子被母亲告知自己的父亲是由黄姜所杀害,要他记住黄姜一辈子。
长大后,七喜的儿子考上了警察,并给自己取了一个能让自己记住父亲的名字:可乐(黄浩然饰)。
在命运的驱使下,可乐与黄姜再次相遇,可乐被调到了黄姜手下。
这时,盲超的儿子阿威(陈小春饰)找到了可乐,并表示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杀父仇人:黄姜,要求可乐伺机杀掉黄姜。
黑帮老大王坤(谢贤饰)为了消灭对头火眼(尹子维饰),请求黄姜带领手下进驻他家保护他的女儿,同时黄姜借此机会调查王坤的犯罪证据。
在行动中,可乐有多次机会可以干掉黄姜,但由于在平时与黄姜的接触中,可乐发现黄姜是一个正值善良的人,所以便没有下手。
阿威对于可乐十分失望,并表示会自己杀掉黄姜,最后,众人才发现阿威以及买通了王坤和火眼,所有的举动都只为了杀死黄姜,同时可乐发现黄姜早已知道自己是七喜的儿子。
最后,阿威并未能如愿杀掉黄姜,在一番对火后,当可乐将枪指向阿威而并非黄姜时,阿威问可乐其原因,可乐说:“因为你是黑,我是白。
”黄姜也解开了十年前的真相:天台上黄姜开枪杀了盲超,看到七喜轻微动了一下以为他要拔枪,所以错杀了他。
本片悬疑设计十分引人入胜,在故事情节设计上更是一波三折,处处埋下伏笔,例如,在王坤家中养的狗,不进狗屋睡而是谁在草坪上,推动了之后黄姜在狗屋下找到王坤所藏毒品。
影片中的人物设定也十分丰富,陈小春所饰演的阿威,很好的表现出了继承自己黑社会老大父亲心狠手辣、狡猾多端的性格,黄浩然所饰演的可乐和黄秋生饰演的黄姜也展现出了警察的正直与善良。
影片的情节也很好地表达了片名:黑与白交错于森林之中,但黑与白缺是两个极端,不可能交错在一起,正如可乐对阿威所说的:“因为你是黑,我是白。
”无论自己的父亲是否为黄姜所杀,可乐都认识到自己是警察,阿威是黑道,很好地展现出:“自古善恶不两立。
”这一句话的内涵。
1.故事逻辑比较混乱:你到底想讲一个什么故事?
香港黑帮?
为父报仇?
还是毒品交易?
每一条线都没有讲清楚。
2.人物没塑造起来:用简单的黑白两道就概括了黄浩然和陈小春?
未免太苍白了。
还有陈小春这个角色是什么鬼?
除了念念圣经装装逼还有什么用啊。
要杀仇人干嘛不自己杀啊,非要整那么一出让黄浩然亲手杀?
黄浩然角色也很平面,其实和杀父仇人之间应该有很复杂的情感的吧,最后用“我是一个好警察”给打发了。
全部的主角加起来还不如杜汶泽一个纯搞笑的人物咧。
3.看完电影脑子里只有那个鬼叫一样的配乐。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有强大的明星阵容固然可以成为很好的卖点,但相对看明星脸,剧本绝对不容小觑,否则只会落下一个“叫座不叫好”的名声。
百度知道说“王晶携手香港老中青三代演员中的代表人物拍摄的一部黑白模糊,正邪难辨的警匪电影。
影片的明星阵容也是可圈可点,老一代的有谢霆锋的父亲谢贤,中年一代有刘青云,吴镇宇和黄秋生的演技派组合,新生派有黄浩然和Twins组合中的钟欣桐,再加上介于新生与中年之间,偶像派与实力派之间的陈小春,这样的组合也确实有些新意。
”这定然是宣传类的话语,不过由此可见该片的明星阵容确实很强大,也有颇多老戏骨级别的大卡司助阵,但不得不说结尾实在太没新意。
我这人心太邪恶,总琢磨着会有意想不到的阴谋出现,心底始终希冀着会有意想不到的结局出现,当然这也跟黄浩然小朋友不够正气的脸有点儿关系,结尾最后一句“我老爸不是个好警察,我是。
”从他嘴里冒出来,回头一个匪夷所思的表情,瞬间大跌眼镜……知道黄同学已经很努力的想让自己向演技派转型,可能还是之前的“新扎师妹”里面总被打的衰警察光着上身鼻青脸肿“押回哈尔滨”的形象太深刻,以那样一张颇具喜感的脸演起内心矛盾类似无间道的角色对他来说还是无法百分之百负荷,仍有待积淀啊……话说小春同学其实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从古惑仔系列再到之后的一堆神偷类的电影,他的角色大多很义气或者颇具牺牲精神,赚得不少人心,即便演个坏人都属于有不幸经历而迫不得已为之的感觉。
但看他的片子多了渐渐觉得小春哥的角色定位被局限住了,仗义的小混混之流,怎么演都觉得隐约有“山鸡”的影子。
这次的出演蒙眼对阵中国象棋,围棋和国际象棋确实很酷,但还是欠缺突破,小春哥不妨今后多发掘一下内涵丰富一些的人物与戏码,期待有新角色深入人心。
演技派的刘青云,吴镇宇绝对没的说,出场时间不长,但功底深厚尽显,属本片为数不多的亮点。
片子光有大卡司助阵不够啊,剧本剧本还是剧本,就好像买房子一样,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还有一处,片头的氢气球一段似曾相识,上周看的张家辉的《旺角监狱》也有类似的桥段,将死的父亲生命都会随氢气球而逝,所以电影里哪个人物不想死的话,千万别给孩子买一大把氢气球然后自己去做什么可能有生命危险的事儿,因为很可能有去无回,哈哈BTW,推荐一下《旺角监狱》,虽然期间出现了可能发自导演内心的关于香港电影将亡的抱怨潜台词,但影帝的演技+不算坏的剧本=好片一部,后期电脑特技再精细一些的话就能成就精品了,再接再厉!
就算香港电影可能看来看去题材越来越缺乏推陈出新,但毕竟还是电影界很有特色的一支,也是中国本土电影的重要一部分,希望能够有更多新人将其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吧。
有一个疑点:七喜(刘青云)到底是不是黄姜(黄秋生)杀的?
或者说黄姜到底是忠还是奸?
有两条线:一、在盲超的儿子阿威(陈小春)的不停挑拨下,七喜的儿子可乐(黄浩然)会不会杀了黄姜,为父报仇?
二、四哥和火眼之间的恩怨,阿威的隐约身影和黄姜的介入,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一点二线互相纠缠,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反复,引发无数的猜想。
线索之二,比较早可以猜出,但两个女杀手的设定,还是颇有些出人意料。
至于另外二点,却不得不在最后一刻才揭开答案。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电影类型啊。
有问题,却不急着回答,也不让你轻易猜透。
有时貌似给你点小贴士,却又生发出更多的问题,让你欲罢不能,非捱到最后一刻得知答案不可。
这就是悬念啊。
故事的精妙就在于设置悬念。
警匪片是最适合的,但并非舍此不能。
诸如我看过的《Chop Shop》,不是警匪,但小男孩和他姐姐的命运走向,就是最大的悬念。
《海角七号》的中后段偏弱,照我看,也就是悬念消失了。
这也是很多电影的通病,开头不错,过了一半左右,弦开始松了,你不拉紧,又不换些新的弦,观众是留不住的。
《黑白森林》其实可以更加伟大,如果没有那些港产警匪片的通病:情节的设定不够严密;把警察的形象、作派塑造得太酷,拍得太酷,喜欢着一身风衣,在天台上开会,让风猎猎地吹;喜欢插入一些插科到浑到无厘头的角色或者情节。
这些都削弱了故事的真实性。
幸亏杜文泽已经隐隐而有星相,够出彩,压住了台。
情、理、法,到底哪个为先?
情、理、法之间的冲突,到底以谁为准?
这真是一个困扰了中国人(外国人困不困扰我就不知道了,我只说中国人)几千年的难题:法在情上、大义灭亲虽然高尚,但不管是谁,亲人犯法后第一反应还是情高于法、先找关系。
我不了解真正的香港社会,我对香港的了解全部来自香港电影,尤其是香港的黑帮电影。
从《喋血双雄》里那句“他不像一个职业杀手”开始,宣扬的就是感情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价值观。
唯有这部《黑白森林》,是目前为止我唯一看到宣扬法律高于个人感情的电影(不过我看过的香港电影确实太有限了。
)。
哪怕香港一直宣称自己是“法治社会”,并对“人治”的大陆有莫名的优越感,但从香港电影中我看到的还是普通香港人在选择情、理、法时候同一个普通的大陆人毫无二致的痛苦挣扎。
我的确不知道该认同七喜的选择还是可乐的选择,两种选择都是痛苦的煎熬,我唯一只希望上天永远不要让我面对这种两难的选择,起码现在不要。
因为目前我对《喜洋洋和灰太狼》里的小灰灰依然极端耿耿于怀,“吃里扒外”这四个字我见一次骂一次。
看过了黑白森林,王晶确实有实力,能在《无间道》之后还选择同一题材来拍,值得一提的有两点: 第一:编剧 王晶自己编的剧本,延续了王晶一贯的风格,有悬念,故事短小精悍,一波三折。
黄秋生在这个故事中过足了瘾,一个睿智,干练又富有爱心的警官形象通过和可乐的几场对手戏以及藏最后一颗子弹等小情节表现无遗。
整个故事编排十分紧凑,线索虽然很单一就是一个十年前的恩仇故事引发的父仇子报的故事。
但人物都很丰满,情节的安排也很合理,哪怕是黄秋生的中风老爸,都有藏手榴弹的情节来表明他是若干年前和爱尔兰共和军对抗过的拆弹专家。
一波三折,那个你认为是弱不经风的居然是黑道杀手,凶狠的仇家居然是串通起来演戏的,这些都需要观众自己来慢慢看。
第二:演员 很高兴看到了吴镇宇和刘青云组合的黑帮老大和警察,虽然只有几个镜头,但是却是贯穿全戏的线索。
个人早就认为《无间道》里的两个主要角色由他们来演会更合适,可惜刘伟强更喜欢有票房号召力的帅哥。
可乐的形象健康活力,陈晓春的阴狠毒辣都很好的演绎了角色。
而黄秋生的表演自然没什么可说。
和《无间道》的比较 本来两部片子虽是同一题材但反映的内容却殊为不同,不可以拿来比较。
可惜都是港地的名角荟萃,无奈之下比较两者差别 《无间道》胜在题材新,立意新,大气磅礴。
而《黑白森林》胜在剧本好,角色棒,小巧精致。
各有千秋。
可惜香港不能把最好的人聚集在一起,要不然可以拍出更好的片子。
这部电影 本来是很有内涵的电影,但是却被一些人批评居中可乐 认贼作父 不保杀父之仇的人。
我感叹这些人的三观 去哪了?
我想借这个问题 回答那些人!
首先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作为警察 和黑恶势力称兄道弟,甚至还知法犯法去报信,请问人民警察的原则和责任在哪里?
七喜作为警察 居然做这种犯法的事,请问对得起他的职责,对得起人民吗?
黄姜作为重案组的警司,他要抓的 就是这种极其恶劣的犯罪行为,七喜却还和这群人称兄道弟,别说黄姜是误杀,就算是就地正法都是合情合理。
但是因为黄姜重情义,他保住了七喜的名声,挽救了可乐的未来人生。
如果黄姜铁面无私,他照实说出真相,那结果就是七喜会上黑档案,这样的话 别说可乐当警察,就是想找一个像样的工作都很困难,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当个混混,当混混就必然会走上犯罪道路,请问这样的话 可乐的人生会是怎样的?
黄姜的做法既没有触犯原则,又给予了可乐一个好的人生,难道这不比可乐的父亲七喜 更像父亲吗?
假如你的父亲是个警察,却在做一件犯法的事情,请问这样的父亲 是你的榜样吗?
你还会有脸做人吗?
这样的父亲是对你负责吗?
所以可乐 最后说了一句,他爸不是一个好警察,他是!
这才是电影的核心, 也反应了 扫黑除恶,打掉源头,这本来就是对人民负责。
故事从一个黑白界限模糊的枪击事件开始。
传言男主的警察爸爸与黑帮老大一同被重案组头头黄姜击毙,由此在男主心中种下仇恨的种子。
男主长大后承继父业,也成了一名得力干探,后来还重遇杀父仇人黄姜并成为其上司,顿生复仇年头。
但最后经过一系列的观察,男主发现仇人是个正直不阿的警察。
最后即使受到阿威的蛊惑,依然把握住心中正确的是非黑白观。
摘取赫尔豪森职业生涯里最高光且最悲壮的生前一年时光,演绎他彪炳的人生。触觉敏锐、眼光超前、胆识过人、临危不惧,如果有幸不被日本赤军的衍生恐怖组织、德国红军派暗杀,他生命的延续,目测将会成为柏林墙倒塌后德国的伟大政治家。赫尔豪森、CIA和红军派的三线叙事并最终闭环,清晰交代了暗杀事件的来龙去脉,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的佳作。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