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蒸汽电影”,欢迎关注。
2016年,《釜山行》横空出世,虽然各方面都很一般,但它恰好是亚洲第一部像样的丧尸片,结果意外地叫好又叫座,加上半年后的电视剧《鬼怪》,男主孔侑火上加火,一时风头无两。
在他闪耀的星光下,还有一位猛男,也逐渐走入了大家的视线,他就是今天的主角马东锡马老师。
得益于这个短视频爆火的时代,马老师各种抡圆了巴掌抽人的场景一遍又一遍的被播放,他也得了个诨名——巴掌侠。
一会是正义的警察叔叔,一会是满嘴西八的黑帮老大,不管诠释什么角色,他一旦出现,就给观众一种感觉,一种僵尸片里英叔出现的感觉,这种感觉叫做“稳了”。
今天要说的电影《邻里的人们》是他不太出名的一部,但巴掌打的是一点也不少。
易基哲(马东锡饰演)是一名拳击教练,不愿纵容协会举办的少年比赛打假赛,被几位高管联合开除。
在妻子的帮助下,他谋得了一份乡下教师的差事,走马上任的途中,电影开始了。
古川郡(县)远离大都市,基哲除了一个后辈在此,不认识其他任何人,刚来第一天,他就发现这里好像有些不一样。
寻人启事被画满了涂鸦,校园霸凌都搞到校外来了,失踪案警察不受理,老师对学生也是各种羞辱。
本着尽量保住这份工作初心的基哲,不愿意插手太多,但事情的发展逐渐变得不受控制了起来。
姜宥珍有个好朋友叫韩秀妍,已经失踪蛮久了,为了找到她,宥珍天天翘课,这天她又翻墙跑出了学校,正好被体育老师基哲看到,于是跟了上去。
宥珍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个人闯进了一间KTV(那种的),这间KTV的LOGO跟宥珍在秀妍家里看到的一个卡片上的LOGO一模一样,宥珍认定了秀妍就在这里,试图与妈妈桑等人理论。
这样的风月场所,显然不是一个女高中生应该来的,一个不小心,人没找到,自己也可能没了。
好在基哲及时赶到,凭借超大的肌肉,没有见血就把宥珍带离了这里。
老实人基哲当然要问了,这种事情叫警察去做啊,你一个学生不好好上课,跑来当福尔摩斯做什么。
宥珍说警察嘴上说要管,但是这么多天了,一点消息都没有,我只能自己来找了。
好在基哲的后辈正是一名警察,通过他基哲才知道,迟迟没有动作是因为还没立案,立案必须要直系亲属或取得授权。
秀妍又是个孤儿,只有个高龄的老奶奶,所以这事就办得慢了。
但后辈没说的是,目前古川正在换届选举,一把手金基泰想连任,这种时候什么负面的案子都得压一压。
晚上基哲送宥珍回家,宥珍非要自己去坐公交,结果被人用电枪击晕准备绑走,基哲正好给她送落在车上的手机,宥珍逃过一劫。
医院里,警察草草检查一番,笔录也不做就说要抓人,然后就收队回家。
学校里,五大三粗的基哲不仅是体育老师,还因为长相凶狠被任命为学生主任管理抽烟翘课等琐事。
这样的他自然不会受到女高中生的待见,坐他旁边教美术的金老师可不一样了,帅气又儒雅,天天都有学生过来送吃的喝的,还不忘嘘寒问暖。
凭借这样的条件,他靠近了宥珍。
这天,基哲无意间发现有人在女厕所吸烟,他立刻冲进去抓人,结果人没抓住却找到一个摄像头。
这还的了,有人在女子高中的洗手间里装摄像头搞偷窥。
他一番调查发现始作俑者居然是文质彬彬的金老师,又趁他不在偷看了他电脑得知秀妍失踪前跟他见过,而宥珍也跟他约在今晚见面。
显然,宥珍有危险。
熟悉的感觉来的很快,基哲三拳打烂金老师家的门,然后只用了一拳,金老师就什么都招了,偷窥是爱好,接近宥珍也只是想性侵而已。
失踪的秀妍跟自己没关系,那天收到消息去接她,但是在一个加油站她就下了。
很快金老师就被关进了警局。
果然金老师不是一般人,他父亲正是当地的一把手金基泰,而且还是这所学校的理事长,金老师很快被释放,基哲也丢了工作。
但老天有眼,秀妍找到了,不过已经是一具尸体。
基哲既然已经被开了,也没什么好顾及的,单枪匹马杀到KTV,用拳头破案。
原来秀妍被他们绑去KTV陪喝又陪睡,接待的都是高级官员。
有天晚上秀妍趁机跑了,让金老师来接他,结果金老师想在那个加油站性侵她,正好被父亲派来的追兵撞到,慌乱之下,金老师掐死了秀妍。
追兵只好给他父亲汇报,父亲过来擦屁股却发现秀妍还没死透,又补了一刀。
与此同时,宥珍又被金老师抓了,这下基哲彻底冒火,同样的剧情再次上演,不过这次金老师受伤严重的多,最终在后辈的帮助下,大批警察过来收尾,成功的把这帮坏人给送进了监狱。
这部电影只有6.6分,也是马东锡众多同类型作品里分最低的一部。
90分钟的电影里什么都想说,什么都想批判,结果却什么都没做好,甚至很多看似线索的信息,最后都无疾而终了,让观众有种有坑没填的感觉。
马老师演技一如既往,自从有白胡子以后更霸气了一些,这部片子的不好,是跟他无关的。
说个有意思的,本片的女主是10年的电影《孤胆特工》里那个小女孩,才过去了8年,真是女大十八变啊!
↓↓↓↓
马东锡演员真的特别让人安心,正义感爆棚,打戏也很舒服,打起来很解气。
全电影的故事不复杂,过程很平淡,就像是易老师的个人日记。
初来时小镇奇怪的氛围,失踪的秀妍,爱逃课的裕贞,不管事的警察,“善意“传授生存之道的老师。
这座小镇很奇怪,人情关系很淡漠,每个人好像在默许某些潜规则,人人都在得过且过。
剧中有一些地方没交代完全,为什么美术老师要勒晕秀妍、为什么绑架裕贞、摄像头那么大(个人闲着没事就会到处看)没人能看见,警察局为何”背叛“理事长等等,估计是剧本的锅。
毕竟拍的合适叫留白,拍的不好就是漏洞。
这部电影更让我觉得像电视剧的一集,拥有”靠近犯罪“体质的退役拳击选手到处行侠仗义,感觉这个系列挺有看点。
影院好读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izard(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02023416/一個美麗的女孩衣衫襤褸,如一抹幽魂行走。
一台黑車緩緩開來,然後雙方停住,就在那座橋上。
這是《惡鄰纏身》令人驚艷的開頭,因為它少了韓國商業電影常見的躁進,故勾起了我的期待,而從電影開頭到結束,它也不負我的期待,品質就的像我們鐵拳傻漢馬大叔的拳頭一樣,樸素,沉穩,有力。
如果你是馬粉,千萬別錯過本片。
作為一部優秀的商業電影,《惡鄰纏身》抓緊懸念推展其故事,並結合韓國電影常見的路數,社會議題的探討,同時一個話少的主角成功沖淡了韓國電影本身的說教性,這裡說的當然是馬東石的演出,這三者緊密扣合在一起使得觀影體驗全程愉快,整個故事圍繞著一個高中女孩韓秀妍的失蹤,而馬東石扮演的新來的訓導主任兼體育老師易基哲則在與失蹤女孩的好友姜宥貞的互動下逐漸從此事的追查中從察覺整個小鎮的冷漠到發掘背後的種種黑幕。
於是其懸念從一開始就是強烈的,而且劇情一再的轉折,讓人看了直呼過癮,儘管裡頭沒有什麼原創成分,然而整體表現而言,達成了很多商業電影無法做到的平衡,並對於自己該做到的本分毫不迴避,而且對於很多劇情細節都相當講究,而這些細節則往往是推進懸案的關鍵,電影利用當事人的話語逐漸拼湊出事件的全貌,然而在拼湊過程中卻又因證人視野的有限性讓解謎過程中更多謎題被丟出,而到了最後,我們又再一次被提醒,原來邪惡既可以是張狂跋扈的,也可以是低調平庸的,這兩種邪惡更是時時處於一種共生關係,使得原本要用來維護人民的「程序」變成了殺人機器的一部分。
沒錯,《惡鄰纏身》要說的道理並不是立意出奇的,反而是我們見怪不怪的:「每個人都分享了受害者的血肉。
」作為非法暴力的化身,馬東石沈重的鐵拳與沉穩的嗓音就像一種緩而有力的刑具一樣讓所有參與者漸漸吐實他們在這個殺人機器中所扮演的位置,警方、學校、酒店、家庭都參與了這個「合法暴力」的一部分,當檯面上社會組織消極的處理一切,甚至為檯面下的組織服務,社會本身變成了畜牧場,而在這個社會結構內對社會一無所知的學生就成了最易剝削的羔羊,他們懷著簡單的願望卻被殘酷的社會撕成碎片,特別有趣的是本片刻意設定是女校的學生失蹤,可以說是接續著之前我在《非賣品》裡提及的韓國父權社會下弱勢者的困境,這當然是相當接地氣的反應韓國現狀,因為所有人都在這個體制下自掃門前雪,甚至連最應該照看學生的老師,執行正義的警察,都苦於「考績」壓力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甚至早就放棄學生,放棄弱勢,於是學生根本不相信這些社會機構有幫助到自己的可能,進而導致地下世界趁隙而入,而所有人都用沉默給這運作的暴力投下了認可的一票,於是「疏離」成為電影的關鍵概念。
而疏離具象化的符號,便是電影中那不斷出現的「橋」。
社會的本質應該是「橋」將成員聯繫在一起,但慣於被父權暴力所統治的結果就是「橋」逐漸斷裂,人們都帶著恐懼生活在這個社會,因此都對彼此漠不關心,彷彿孤島一般,同時相互監視,期待對方搞出笑話,結果就是大家養成了不做不錯的文化。
因此這個小鎮正影射著那高度競爭下高度疏離的韓國社會,我們看到支配其中的父權邪靈具體化的形式就是父親對兒子的暴力,長官對下屬的暴力,老闆對酒女的暴力,而暴力的後果是導致受害者的心靈煉獄與心理扭曲,那是一種不容挑戰的單向秩序而非雙向性的人際往來,於是當馬大叔用他一貫的拳頭打破一面又一面的門與窗,這便不只是一種令人痛快的非法暴力,而具有了一種反對社會現狀的宣示性,也不再只是別作裡單純的演員特質展演,尤其在那最後一場衝突戲中,在飛車衝撞後,他擊破另一人車窗而沒有對那人做後續暴力行動,更強化了「擊破」這動作在本片訊息性大於功能性的意義。
最後要特別褒獎一下剪接這件事,在這部作品裡用了兩次比較巧妙的剪接,一是剪接空間,二是剪接時間,在一些影史經典裡可以說司空見慣,但以亞洲商業片而言還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總之喜歡馬東石的粉絲不妨一看這部佳作,對於總是加太多調味料的韓國電影,可謂相當清爽之作,或許國片也可以參考看看這樣結合社會觀察又有商業價值的電影。
《邻里的人们》以为是可以相互照应的温存,却有个别的人,将其充满欲望和邪恶的灵魂,装进了自己才能开启的心门,罪恶的魔爪总会伸向本就可怜的楚楚动人,柔弱且无助的身体难逃窥觑的眼神,拥有权利的魔鬼让弱小蝼蚁地狱无门,庆幸的是还好正义尚存,外来之客是过往的拳坛之神,小心翼翼的只想完成属于自己的本份,可双拳的力量与能力承载着责任,最终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什么叫男人!
2018年的片子,因为角色的设定,与《恶人传》相比,“马东锡”的狠没了但是可爱憨萌的地方多了,而且拳头依然硬,越来越喜欢也越来越希望自己讨厌的反派角色能被他遇见,看他惩奸除恶是一件非常嗨的事情,本片的问题在于这个故事里有些情绪的点表达的实在是看到了导演的想法却没看到导演的能力,或者可以说我们见证了导演是想到了,但是怎么没动静呢?
有尿就撒呀!
打个冷颤就走算怎么回事儿?
整体感觉一般,但是“偷拍女性”这个社会话题,看来韩国早就开始重视了。
QJ
片名译制的并不太好,台湾译名:《恶邻布局》也不咋滴,整体和“邻里”根本毫无关系。
应该翻译是因为《邻里的人们》和六年前的《邻居》颇为相似,均是由一名女学生失踪引出的后续故事。
而且演员阵容里都有马东锡和金赛纶,特别是金赛纶,00年出生的她, 相比六年前12岁可爱的小学生模样, 现在已经出落成18岁亭亭玉立的成人女孩形象。
因此,英文片名: The Villagers / Ordinary People,直译: 村民/普通人,和本片的翻译毫无关系。
所以, 取个土一点的名字《乡村教师》更符合整体的叙事内容。
故事就是一个很传统的惩奸除恶电影,马东锡由于自身彪悍的长相与体格,已经被定死了硬汉形象,韩国版巨石强森,几乎每部电影里演技都是差不多的反差萌。
笑起来那么可爱,狠起来又那么气派。。。
本片中有很多逻辑不能过脑、不能细想,只能且看且过。
剧情也不算新鲜,但从头到尾拍的并不枯燥,能吸引人一口气看到底,优点虽不多,但仅此一项也足够给6.5分。
另外, 剧中不断出现桥,社会的本质就是“桥”将人们联系在一起。
而“桥”的逐渐断裂,也造成彼此间的漠不关心,彷佛孤岛一般,这个小镇才会发生这样令人逻辑不能过脑的故事。
自以为是,还叛逆,结果面对危险就是一弱鸡,好好学会生存,再说独立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还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哈哈比避开彼此彼此吧还差哈哈哈哈彼此彼此柴柴
刚看完电影,先写一下剧情脉络,思绪不清楚的可以看下。
拳击教练老马因为看不起学校里的不公平被辞退,拖妹妹找了一个乡镇体育老师的工作,说是老师,其实是催收收高额学费的追债人,来这第一天,在外面遇到一个女孩宥珍到处张贴她朋友秀妍的失踪传单,在学校马老师找到了宥珍追债,也知道了,秀妍已经很久没来学校了。
在街上的时候,马老师又看到了宥珍发传单,还进了一家地下室,马老师不放心,追过去,里面的混混摄于马老师的体魄,放走两个人,期间,宥珍依然对朋友的失踪十分在意,对劝说放弃的马老师十分反感。
当晚在距离家还有一段距离的情况下,不顾马老师的劝阻,执意下车,却遇到开着起亚k5的黑衣人,幸好被追过来还手机的马老师救下。。
在医院,面对马老师和宥珍的报案,两个警察完全敷衍了事,马老师找到曾经的学生,一个低级警察询问失踪女孩的案情,却被告知,没有亲人的证明书无法立案。
第二天马老师带着失踪女孩奶奶的证明书强行交给低级警察。
在学校,宥珍依然对朋友失踪的事情十分在意,经历过社会的马老师劝说宥珍放弃,却被宥珍臭骂。
在女厕所抓抽烟学生的时候,意外发现了摄像头,从而得知在学校一直受女生欢迎的美术老师竟然是个变态,在美术老师的电脑里知道,美术老师不仅和秀妍死前有联系,还刚约来宥珍出去玩。
马老师追到美术老师的家里救出宥珍,还发现秀妍被砸坏的手机,逼问下,美术老师说出那天晚上送秀妍到废弃公园后就不知道了。
报警后,将手机交给警察,得知此时的政客将马老师开除,而秀珍的尸体也被发现,低级警察良心发现偷偷将手机偷出来修好得知死前联系过一个领班,将此事告诉马老师,马老师火速前往询问领班,得住秀妍之前在这工作的时候被人侵犯偷偷跑了出去,而当晚的政客发现秀妍还是女高中生,十分恐慌,去追寻逃走的秀妍。
又从混混小弟那个得知,杀害秀妍的是政客的儿子美术老师,宥珍妈妈打来电话,宥珍失踪,马老师前往美术老师的家里,打到美术老师,救出宥珍,宥珍告诉了,马老师,他偷听到上政客见不得光才杀死秀妍,被学生的死所有惋惜,也被宥珍的执着感动,马老师决定反抗体制,在大选那天,开车撞向政客,之后,政客被调查入狱。
个人觉得这个片子最大的bug是美术老师,他在秀妍被杀害的那天晚上来到厕所到底想干什么,一,强奸秀妍,但是之前打电话提过,有人在这来接秀妍,这种明知有人来的情况下,搞强奸?二,保护秀妍,保护为什么还要带口罩和手套?我想不明白,动机完全不成立。
一个因为对打假拳不满而得罪协会副会长的前拳击冠军,一个不被老师喜爱常常翘课的不安分少女,两个性格迥异身份不同的故事。
《邻里的人们》海报与前拳击冠军易老师相对比的话,影片中的美术老师大抵是现如今女孩子们喜欢的长相,挺拔温润,对待每一个来询问的学生耐心友善,在同事之间风评甚好,可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老师却在女厕所里放置微型摄像头,也是他约秀妍出来后差点活活勒死秀妍,古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也是亦然,这个精神不太正常的美术老师常年受自己父亲殴打,但是这根本解释不了他为什么会有企图勒死秀妍和企图绑架宥珍的想法,他温润,有耐心,但同时他也神经质,懦弱,也自私,也卑鄙。
美术老师影片结束了,宥珍笑了,我知道少女宥珍不再会和以前一样,她会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努力学习,带着秀妍的一份继续成长。
少女时代的女孩子的友谊就是怎么纯粹自然的。
但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易老师,宥珍的心事就不会有人听,在警察和老师的双重忽视下,她会不会继续翘课,荒废时光,或者是在刚开始去那家会所之后就也和秀妍一样死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然而即使是这样,学校老师也会认为她是不听话的孩子不予理会;警察也会因为上司的指示加之大选期间不想惹事的想法不予受理,最终沦为一样的结局。
或许,作为老师和警察的成年人如果在遇到事情之后也停下来去听一听孩子们的想法;去了解明白他们的想法,不在那种重要的时候抛下她们,让他们自己去抵挡来自这世间最黑暗的人性。
会不会秀妍就不会失去自己的性命,那个热爱绘画的少女会不会就那么茁壮的成长,有一天她也会成为一个艺术家,站在领奖台上感谢经历和朋友。
可事实是她失去了气息在一个黑暗的夜晚,就那么蜷缩在墙角里,就连那刺骨的河水也无法叫醒这个沉睡的少女了。
她就这样活在了奶奶和宥珍的记忆里,永不褪色。
秀妍寻人启事上秀妍的笑脸迎来了易老师同样也送走了易老师,同样的天朗风清,同样的万里无云,阳光总会照耀大地。
另外说一句,宥珍真的好漂亮啊
大晚上看这个真的是。。
韩国的政府,娱乐界,金融界,商界,其实都是一样黑暗的,没有一个局中人身上是干净的,在小城市或者城镇更是如此。
秀妍为了帮爸妈还债被迫卷入阴暗面,宥珍为了找寻其下落不顾一切多次差点落入黑手,还好有我东锡叔在阿,一巴掌一个打击感还是那么到位。
而整部影片其实大都围绕议员的变态儿子展开的,反过来想,如果父亲和黑帮警局等职能部门窜通只求上位,儿子心理肯定也会扭曲,但是剧中的人设实在是太恶心了,虽说虎毒不食子,但我如果是他爸肯定早就把他做了,变态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也会影响我自己的仕途,这种变态从任何角度来说都应该凌迟至死,千刀万剐。
结尾的he还是为了填补观众的需求吧,在现实中如果有这种事最后肯定会被政府压下去了。
不过敢拍这种题材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比哪个国家要进步,我就不说了。
一部被名字耽误了票房的韩国电影🎬名字叫《邻里的人们》看名字以为是邻里琐事,瞬间没了观影欲望!
但有了马东锡的加持,韩国类型电影基本不会走样。
在姜宥贞被变态美术老师第二次绑架那一段的交叉蒙太奇用的非常棒,营造紧张气氛、给观众制造错觉、在期待中破灭、在破灭后反转,节奏气氛感十足!
韩国电影的用光很饱满,总会很巧妙的在冷暖的对抗中间点破黑暗,而黑暗中总会有色彩的存在。
看这一类片子视觉上真的很爽,总之每一部影片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故事内容不做评价,喜欢就好,因为豆瓣6.5还是有原因的。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北影节英嘉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
11th@14th bjiff@北京坊。俄罗斯公路片。中间放电影认识骑摩托车男孩那段睡着了一会儿。颗粒度很高的真电影,像是我猜测的白内障患者眼中的世界,模模糊糊枯黄灰蓝的调子。风景美。海边气象观测站和退潮死鱼画面对我来说是种奇观了,盯着画面仔细地看想把它们深深印在脑中。出现的三个女人加摩托车男孩的背部都很美,薄薄的脂肪加标致的肩胛骨。中间看男主轮廓隐约跟普丁一个模子嘛,又走神想了一下欧亚大陆最标致的元长相在中心而中心是哪里这个问题,从中心往四周人们五官和轮廓脸型都开始逐渐变化。警察打人那段不喜欢,似乎在自我强化野蛮性和非文明性。男主好有魅力。为啥父女俩不多说点话呢。最后字幕出现了摩尔曼斯克,似乎是拍摄于那里。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画面很美,车在树林里穿梭的那段很想录下来反复观看了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BJIFF】第四场,坚决下周来北京要提前保证充足睡眠。这部真的很喜欢,好喜欢结尾的音乐(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吗?)。静态的诗歌。
开头的两个旋转镜头就给我干晕了。中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背景音,我想到导师说我的论文:要用白话文把专业术语说清楚,让即使不做这个方向的人也可以看懂你写的论文。(´-ω-`)最后,我真的害怕看文艺片,漫长的铺垫,短暂的高潮。
3.5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广袤的大地上,一对父女开着一辆破旧的电影放映车似乎没有方向的前进着。单身父亲和女儿的对话不多,可是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叛逆,她看到自己的生长 也发现了身体的成熟,也发觉父亲对野女人的性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电影、电影院),大家静静的看着电影里的故事,好像有一世我们也是这样生活着。
#BJIFF2024#听沙丹忽悠 有点冲动的选了这个片子 大家都在不明所以的刷豆瓣
BJIFF 240425 党史馆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荒芜之地上失去母亲的青春期少女 面对的困境与成长 全片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BIFF14。感觉导演在安哲、塔可夫斯基和特吕弗里腌了七天七夜。虽然只呈现了一种凝滞的状态,但胜在动作完整情绪饱满,还是很好看的。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