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个人咖啡》以下是我一千字的废话,不喜勿继续。
今天还是和基友去看了这部饱受争议的片子。
事先查了一下评分5.4。
好低。
再加上台独等等恶评。
感觉这片子烂得体无完肤了。
但实际上,整个观影过程感觉还相当愉快,爆笑不断。
喜欢这部片子的男女主角,都非常的率真可爱。
感觉这个世界有你们真是美好。
女主的中二:女主中二的“看见”白衣男,并且无法自拔的爱上他。
她的世界单纯而又美好。
元气少女,看见不公会挺身而出拔刀相助,看见别人的离异却想极力使别人破镜重圆。
片中的她是那么的纯真可爱,当以阿不思现实的视角看到女主对着空气自言自语时,那画面真是让人心伤。
男主的痴心:绝对暖心的大个子。
超级没有下限的比基尼大白菜登场。
还有那个神奇又白痴的魔术。
当你喜欢某人的时候会从她的头发变出香肠,当对方喜欢你的时候可以变出豆花。
他向女主告白,却被告知女主一直心系白衣男。
他一次又一次的想从女主头发摸出豆花,但是都失败了。
真的好执着。
这样的大男孩,才配当青春校园电影的主角嘛。
白衣“天使”:这个角色。
是女主虚幻的脑内。
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
单从影片来看,我个人认为是九把刀的脑洞。
他甚至神奇的编织出,女主幻想的这个人,实际上是老板娘昔日的因车祸去世的恋人。
老板娘终日怀念以泪洗面。
女主爱恋于他,并且纠结的无法自拔,最终向他告白。
但是从白衣男的行踪来看却又那么的“扑朔迷离”。
每日来咖啡店,带不同的漂亮女生。
可能只有女主这样单纯善良的孩子才会那么痴心绝对吧。
女主后来鼓起勇气向他告白。
他回答;“我等的那个女孩就是你。
”最后,白衣男背后伸展出翅膀的时候,这样的设定也是醉了。
老板娘:曾几何时那个任性的女孩拥有了一切。
美貌,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
她的娇纵就像每个人心底的那一点点任性,真实的可爱。
那场意外的车祸夺走了她的一切。
于是终日以泪洗面,她给咖啡厅取了个名字:等一个人的咖啡。
浪漫而又心酸。
她活在了过去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等待着熟悉的“老板娘特调”舔舐自己的伤口。
她在等待。。。。。
来自过去的救赎。
阿不思:其实我挺喜欢阿不思这个人的。
原因很简单。
她没有等,忠于自己,不自欺欺人。
片子中的人物仿佛都在等待。
或是虚空或是心酸。
她的存在就像一抹亮色。
穿透了所有的彷徨。
她执着得一心想调出老板娘特调,让那个等待的女人不再彷徨。
当别人在爱情的幻想中癫狂时,她却已经在行动。
她明白自己是喜欢老板娘的,却隐忍着默默的承受一次又一次的调制失败。
等待大概会让人沉溺于过去或是太寄望于将来你的等待是虚空的幻影,而我的等待就是你。
最终男主等来了“一碗还热腾腾的豆花”,终于可以一起你拿菜刀我拿白菜的纵横江湖了。
老板娘终于露出了笑脸,周游列国。
像阿不思这样情商。
也许自我中心的老板娘是一辈子无法理解她的。
她大概又会甩出那句话,“女生真的很难懂。
”我想,即便她最终没有赢得老板娘的芳心。
但无疑她已成长为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咖啡调制高手了。
蟑螂、小笼包、鸡蛋、啤酒。。。。。
PS:期待阿不思正传。
九把刀的人品不予评论,我只关注故事。
这个故事,在很多无厘头的东西下(有的笑点真心无节操)包裹着很纯很干净的东西,让我觉得编剧是个很有童心的人。
集搞笑、纯净、美好、温情、天马行空这些元素而又引人思考的片子其实不多。
对我来说,评判一部电影好不好看的一个标准,就是看完这个故事后能不能引起我的思考。
我蛮喜欢看剧情片,像《源代码》、《蝴蝶效应》、《不一样的天空》,因为这些是要动脑的片子,可是,看完这类片子,都有沉重感压抑感。
而《等一个人咖啡》,尽管看完你会去思考一些东西,但却伴随着轻松的心情去思考。
片中人物都还蛮喜欢。
我喜欢他们的真性情。
阿拓很挫,总是摊上很倒霉的事,可是他敢做敢当,也并不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
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会因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停滞不前。
他没有什么野心,他不追求成功,他说,人人都追求成功,那就让我过这些不成功,没意义的生活吧。
在现实生活中,手握成功的人并不多,大多数的人也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我们没必要跟风去追逐所谓的成功,按着心的提示,去做就好了。
就像阿拓说的,为什么出国就只有念书和打工,我只是想出去看看,年轻的时候就是要多出去看看。
思萤,哈哈,这个有着八婆性格的女生。
有正义感喜欢多管闲事。
刚开始看到电影,我其实并不喜欢她的性格,我自己完全就不是个喜欢管闲事的人。
但这并不妨碍我也喜欢这个角色,因为八婆就是思萤的性格啦,当她管闲事的时候就是她真性情的时候。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不必刻意去改变,也不必去隐藏什么,做自己的时候最美。
你看,阿拓也正因为被思萤这些八婆行为电到,才喜欢上她。
每个人,都在等一个人,等那个可以看到你与众不同的人。
阿不思,这个帅气的女生。
如果说,电影有哪些不完整的地方,我觉得阿不思的故事不够丰满,从她那句有一天我一定要挑出老板娘特调,只好揣测,她是不是单恋老板娘。
思萤很好奇她和阿拓的过去,她说,我们只是对自己很诚实罢了。
对自己诚实,重视自己的感受也是善待自己吧。
而这部片中人物之间的相处让我去思考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
阿拓和思萤,有时候,你会忽略你身边那个守护你的人,有时候,我们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老板和老板娘,他们年轻时候那段,觉得特真实(挡子弹除外...)调皮的女孩,逆来顺受的男孩,在男孩没有勇气上前阻止那个向女孩表白的男生后,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就横亘在他们之间了。
女孩为了惩罚男孩,让他帮挑男友的情人节礼物,男孩说,让这么喜欢你的我挑你男友的情人节礼物,我真的心都碎了(这里我真没觉得矫情)我想,如果没有那枚助攻的子弹,女孩也许永远都不会相信男孩是喜欢她的。
她就是觉得,如果你喜欢我,当别人表白的时候你该出现。
年轻的时候,不都容易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么。
年轻的男孩,很单纯的,这辈子的梦想就是得到女孩的笑容,这是他这辈子最想得到的宝藏。
后来,男孩离开了,他并不希望女孩整天因为想念他而郁郁寡欢,他希望她放下他,好好地去看看这个世界。
于是,最后,老板娘,和年轻时候的自己和解了,她抱着那个在雨中哭泣的自己,说,不哭了,我们都不哭了,我们要开开心心的。
好好地活下去,也许是所有离开我们的亲朋好友所希望的吧。
而与自己的和解,大概是一生都要做的事,在不断的和解中,我们慢慢长大成熟。
暴哥和金刀婶,一对其实深爱对方却冷战16年的夫妻。
再怎么喜欢的两个人,其实也是两个不同的人,而两个不同的人,必然会对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对你而言微不足道的事,也许在我心中它比什么都重。
往往这个时候,谁都不愿让步,不愿铺个台阶让对方走,这样一来,冷战也没什么出奇。
一段关系,有时需要包容、对对方的了解和适当的让步,如果缺少了,就算彼此爱着,也许就真的要错过了。
暴哥和金刀婶是幸运的,在阿拓和思萤的推动下,终于等到他们等的那个人。
天马行空。
结尾有点出人意料,女主喜欢的男神,终于不是狗血地也喜欢她,也不是最平常的把她当路人,竟然是像月老一样的天使...其实,我也很喜欢香肠和豆花的梗,好可爱,在我们喜欢的人面前,我们又会多出哪些我们平常没有的样子呢?
说说演员。
好的片子,都是由好的故事和好的演员彼此支撑。
觉得演思萤的女生演得很好,特别是八婆得很真,面对自己喜欢的男生时的表情行为都演得很细腻真实。
演老板的那个男孩,也演得很深情很暖哦。
觉得演得不太好的,一个是周慧敏,也许不是那个年代的人,对她没有什么特殊情结,单这个片,她把忧郁演成了面瘫,从她的表情中,丝毫感受不到那种心痛的感觉。
还有那个泽于,我觉得他的表演比起其他年轻的主演,显得有些生硬不自然,跟这个故事融合地不是那么好。
影片好像一片净土,里面没有黑暗,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温情,看完觉得好舒服。
有人说剧情土,可是看过真的土的剧情好么,比如小时代。
无厘头温情+引人思考的剧情,跟悬疑剧情片一样好看。
看完电影已经是深夜了,我抱着笔记本躺在床上,回想着电影里那些烂俗的桥段,却意外的觉得异常温馨。
看多了爱情电影,我们都希望得到一份自带主角光环的美好爱情,然而正如《长相思》所述,现实中我们遭遇的浪漫桥段很少,最多的仍是爱而不得,忘却不能。
电影当然比生活精彩。
“等一个人咖啡”是电影里一间咖啡店的名字,也是电影想要呈现的关于爱情“咖啡哲学”(即以如咖啡般的轻松形式展现观点)式的思考。
电影没有满足于诉说简单的相遇、恋爱、分手、复合的故事,而是另辟蹊径,创造了一种只属于九把刀的热血、简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温暖形成的一套组合拳。
男主角是大学里的传说,不过既不是男神,也不是学霸,而是光听别人的介绍就已经令人望而却步的阿拓学长。
阿拓学长不负众望,第一次亮相就给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脚踩轮滑鞋,手里拎着一捆大白菜,身上穿的是粉红色的条纹比基尼,脸上荡漾着天真的傻笑,笑出一口白牙。
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看阿拓却隐隐然有了一种英雄气概,他一直在用自己平凡的力量做着看起来很蠢却不太平凡的事。
比如和别人定下奇怪的约定而抱大白菜穿比基尼一年,比如为遵守一个承诺而延迟毕业七年,比如同时在分居16年夫妻的洗衣店和海产店打工并赚够了环游世界的旅费,比如喜欢上女主角后还一心一意的鼓励她告白男神…..这些都是最简单平常,却是普通人难以拥有的英雄气概。
九把刀好像无所不写,这使电影在剧情上充分展示了“我猜中了结局却猜不到过程”的走(gou)心(xue),如果你想象力正常,那么十分钟就不难猜到结局。
不过倘若你放下身段,走进故事,你会不断惊讶于电影充满想象力的细节!
这些细节不会暗藏玄机,而是让你重温一遍自己的青春幻想,自己的白日做梦,然后再告诉你这就是真的,让你看到屏幕上倒映出来的自己吃惊的眼睛。
如果你观影丰富,还可以看到电影里对几位“老牌配角演员及电影作品”的致敬,这些很容易让我们会心一笑。
看到故事本身热血的莫名其妙又温暖的刚好治愈的梗,以及几位演员选择上的惊艳,相信我,惊喜会一波接着一波。
电影的彩蛋也在意料之外,不满足于常规套路的主角们出镜逗比秀恩爱,而是富有诚意跟自黑精神的小段子,叫人喜欢!
看到这里,我已然可以毫不犹豫的交出五星好评了呢!
之前就很喜欢《等一个人咖啡》,今天无意间想起又看了一遍,还是那么温暖感动搞笑。
特别喜欢里面的阿拓。
这部电影很无厘头,看起来很多片段脑洞大开,背后却包裹着一片净土。
电影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让人印象深刻。
而且所有的人物相处之后都是充满善意温柔。
阿拓学长没出场前,江湖便有了各式各样的传说,大一新生入校时都已听闻。
随时随地穿着比基尼,溜着轮滑鞋,时时刻刻抱着一颗大白菜,打赌赌输于是7年才毕业,听起来变态且古怪。
但是随着故事的讲述,因为他遵守诺言,认真比赛,所以输了也一定会愿赌服输,完成这些奇怪的赌约。
不管做什么事,他都认真去做,不会为了他人眼中的成功而去行动,但是会为了心中憧憬且觉得有趣的事情毫不犹豫的去做,热血而真诚。
思萤,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女孩。
遇到看不惯的事情就立马指出来,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爱憎分明,很善良,乐于助人。
暴哥、金刀婶两个人看起来都脾气不好,坚持己见,为了一件小事冷战十六年,互不低头,但是在等待期间,内心都一直默默的为对方守护着位置,暴哥看到奇怪的黑道电影每次都痛哭流涕,不是因为感动,是想念。
老板和老板娘是这里面最催泪的,年少的爱情,化为天使的守候。
阿不思,可以调出顾客所提出的任何咖啡,酷酷的,吸引了好多人来。
印象最深的是阿拓看着思萤的纯真包容的微笑眼神,真诚的说着我喜欢你,看到他晚上离开时大喊“思萤 再见”都泪崩了。
他喜欢她,喜欢到可以在她的脑袋后摸出一根香肠;她喜欢他,喜欢到脑袋上冒出了豆花。
故事的最后,女孩在等到男孩变为天使后终于走出了阴霾;暴哥和金刀婶在赌气了16年后也重新生活在一起;思萤和阿拓也再次相遇,也是久别重逢,不会在错过。
而阿不思,也在等那个能看到她与众不同的人吗?
整个故事开始,我带着点鄙视,毕竟台湾片子大多都文艺到脑残,最后真的被故事有点感动到,最重要的不是恋爱怎样,而是我超不能想象,原来,开始的那个美男子竟然,是个幽灵。
好吧,我觉得真够文艺的。
情比金坚啊,这是,我还是觉得女老板的爱情更让我觉得心里舒服,那真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可是出现那么韩版的情节,车祸,我能翻个白眼吗?
谁在马路对面,过马路不先看看有没有车啊?
那车是要开的多高速,能眨眼的功夫,刚好把人撞死?
看来,那司机肯定是故意的。
=。
=
不是针对台湾电影,更加不是针对九把刀,我对他没什么特别感觉,就他自曝过曾经在柴智屏桌上大便这件事,觉得他这个人有点幼稚、恶俗,不懂分清场合说话,有性格有个性,但不要性格、个性到令人感到”不适“,我看电影也从来不带政治色彩,但一些台式“偶像剧”的恶心桥段真心引致“胃酸倒流”,以致我觉得一个人什么时候戒掉看偶像剧,就代表他(她)思想真正成熟了。
看过很多这类型的台湾电影,本想可以接受一定的无聊的所谓”笑料“女主宋芸桦有点像《宝米恰恰》的黄姵嘉,加上之前看了一些摄影角度很美的剧照,对这部电影还是有一定期待的,但这部的前半段真的让人受不了,再之说对原着的改编很大,幼稚的人设,俗套的情节,这难以欣赏这特么一群脑残的群体,低俗、无聊、幼稚,还想要自成一”派“,前半段拍出的是比小时代更呕心的···物体,实在欣赏不来这种难nao以can理解的世界···虽然后半段算是没那么难看,虽然摄影是一如的给力,但以后选台湾电影我都先看熟人的长影评再考虑才行...不过最后的转折还是有点戏剧效果的,这部电影如果按进程评分可以为【1-2-1-1-4】,我想我跟台湾年轻人做不成好朋友。
不过《破坏王》的断水流大师兄出来那一段还是挺搞的,让我自动脑补“大师兄不慌不忙,伸入外卖仔嘅怀里”···
當台灣人要把自己包裝成台灣人時,你會怎麼做?
是把真實的體驗,如:22k,升學考試,政客攻訐,連鎖商店威脅獨立經營的生活照搬螢幕,亦或是把內地港澳人想像的東西,如:小清新生活,制服生活,閩南腔調,在兩岸發展的演藝明星客串粉飾出一個陌生的情境?
片中這所交大,這間咖啡館,這個有市民高架的新竹,究竟存在於台灣何處?
我很陌生。
當一本小說決定改編成一部電影時,它注定要經歷因載體不同而得呈獻不同光彩的「改編手術」。
怎麼削取原作中過長與過冗,無從在兩小時影像中呈現的所有人物與物件嗎?
怎麼削取原作中有才氣有發想,卻不一定討預設市場喜好的延伸插曲嗎?
《等一個人咖啡》最後的決定是「自宮」:砍去了高中,砍去了交大,砍去了辯論社,砍去了諸多人物,也砍去了我的好評,只留下一盤我沒一樣菜色喜歡的通俗大鍋炒。
當然一定也會有人跳出來,罵我這種小說入門的傢伙是老不死,無視媒體差異,抱著原作溺死最好.....我也承認,我對這作品是格外有原作情節。
為什麼?
《等一個人咖啡》很有趣嗎?
正好相反,我覺得原作無聊斃了。
一個懷抱虛榮的新竹妹李思螢從高中認識很多人,連續三年輾轉念到了交大,持續在清大對面的等一個人咖啡店打工(電影倒是直接清交不分了),在學校與在咖啡館,她都面對了無數的人們與交會。
Just the 群像劇。
這個故事太顯而意見的像九把刀自己讀書的生活性轉,熟悉九把刀這個作家的人,很難不從「辯論社」「新竹生活」「沒油表的檔車」「打工」這件物件拼湊出九把刀跟主角的關聯有多少。
電影版的《等一個人咖啡》選擇刪去了這些很九把刀的九把刀生活,保留下的,是李思螢在咖啡館認識的情侶們。
整部片的主軸在改編後,僅存的劇情應該改名是:等一對情侶咖啡。
不管老少,最後都會化解心結,在濾鏡開到最強的台北街頭美美的擁抱在一起,哭得花容失色卻半點妝都不掉;沒有了情侶可配對的咖啡拉子賴雅妍,在電影中也就理所當然成了高級的路人。
除了宣傳海報的佔位外,她其實可以整個人物都砍去不提。
我熟悉的台灣,包含在被刪節的,九把刀的真實生活之中;我陌生的台灣,卻在全片中無所不在。
如此夢幻的生活,即便不如連勝文拍的66k小確幸廣告荒謬,我想也至少不是多數台灣學子求學的體驗吧?
電影做出這樣的取捨,是因製作方吃定了觀眾想看到的不是一個大學生生活中的豐富異同,而是活在宛若連勝文廣告的愛情滋潤中嗎?
亦或為了推銷到兩岸三地,不得不轉為推銷台灣劇在今日無可奈何的兩岸優勢「言情清新」呢?
片尾突兀的台灣諸星突然一一客串來咖啡館,讓賴雅妍招待的片尾彩蛋,似乎真給了我那麼幾分,台灣人想把自己包裝成台灣人的顯意。
九把刀现在出来澄清一些自己发表的言论,想把自己洗白,跟台独、港独份子划清界限,然后赚大陆人的钱。
赚完大陆人的钱后再回台湾投机台独,还一边骂大陆人傻。
持这种心态的台湾艺人不是少数。
邱毅先生就说九把刀连台独份子都算不上,只是一个投机份子,墙头草,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对于这种人,我们不能岂能让一再容忍,让他们一边撒野,一边赚我们的钱?!
我们应该把这种人踩在脚下,践踏一番,然后永远不再理睬这坨狗屎一样恶心的存在!
撇开政治因素不谈,因为我对九把刀的了解还停留在那些年,并且我认为只要没有因为他的个人因素影响到电影的呈现那便都不是影评的内容。
一开始本校四大最扯淡的传说,可以看作是台湾青春爱情故事一贯爱用的怪异搞笑,这个不评价,社会上无奇不有。
接下来什么豆花烤肠,王伯伯许愿,暗恋学长是天使。
这些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梗啊,看得真是莫名其妙,请不要一脸正经的在一个小清新故事里面添加玄幻元素好吗!
而且电影剪辑也很奇怪,女主正哭的逆流成河并且要去追男主的时候天使学长居然要求这个时候帮他调咖啡送给老板娘,并且老板娘一饮而尽冲出去见到多年前的自己,两人还一起仰头目送天使学长。
不过,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我觉得表现得最好的是周慧敏讲完故事顺着玻璃墙一步步往外走,这个地方不知为何戳中泪点。
然后就是最后的彩蛋部分有笑点。
所以二者各一颗星。
“等一个人咖啡”这部片子就电影主义的立场出发不能算是部佳作,可我偏偏很喜欢,它恰恰戳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打动了我。
每天穿比基尼上课的男生是很变态,每天牵着一棵白菜遛来遛去是很神经,明明不会轮排却每天到处滑是很白痴,从后脑勺掏出热气腾腾的烤香肠也实在是太扯了。
可是,当你看到阿拓灿烂的笑容和酒窝,当你知道每个奇怪的行为背后那个更奇怪的理由,当你知道他和阿布思之间真正的故事、听着他问“她还好吗”,难道不会觉得他很可爱吗?
当你看到思萤从安全帽上端下一碗豆花,难道不会觉得感动吗?
反正我觉得“超可爱、超感动的”!
(请自行脑补台湾腔谢谢!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天使,只有鸟人。
我想说,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我们都听说过“治愈”,也经常会说“被治愈了”,可是真正“被治愈”的感觉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呢?
有的人会为了把爱人留在身边而在推举上大学的名额时把票投给别人,也有人会告诉自己的爱人“该抛弃时就抛弃,该背叛时就背叛”。
有人认为好的爱情不应成为梦想的阻碍,也有人把成就爱人的梦想看做自己最大的梦想。
有人在不经意间把你的心一片一片的丢弃在不知名的角落,却有人耐心的一片一片帮你捡起复原。
当你对他说“你修好我了”,他会说“你又没有破掉,我要怎么修好”……我愿意相信天使,我愿意相信每个人都在等待另一个人,那个能看到你与众不同的人,希望每个人都能遇到属于你的那一杯烤肠豆花特饮。
很多人曾经问我有什么打算有什么工作或者准备去读个什么东西,嗯,借阿拓的话回应好了:反正你看我这个样子,又不可能变成什么伟人,或者很高级的成功人士……我这种LOSER啊,就负责过一些既没有意义也不成功的生活,快乐就好啊!
PS:没有人觉得男主长得很像小鬼黄鸿升吗?
PPS:结尾的彩蛋超赞的啦!
PPPS:观影本来就是一件很主观的事,好电影和喜欢的电影,之间并不一定有等号,就好像我不喜欢的并不都是烂片,而获国际大奖或者成为票房怪兽的电影,我也很有可能不喜欢!
比如“天注定”比如“白日焰火”比如“分手大师”。
“天注定”属于作者电影,我不喜欢也许就是因为我不喜欢贾樟柯的视角、不认同他的价值观。
“天注定”所采纳的社会事件,所展示的暴戾之气,都是我非常非常反感的。
我也同样很讨厌“白日焰火”的阴冷压抑。
而“分手大师”是如此之烂以至于我现在敲字说它都觉得浪费时间。
像“整容日记”“四大名捕”“前任攻略”“触不可及”这些片子,确实也很烂,但比起“分手大师”来都还算是有节操的!
有时候你拍得烂其实只是才华和能力的问题——可能也有钱不够演员NC审查剪刀手的因素——但“分手大师”这种东西会让人质疑你所有主创的审美、品位和素质。
有些烂片最多算无聊,看完“分手大师”我只想爆粗口!
你都已经是一个烂片了,居然还不满足于只是浪费时间,还让人觉得自己是浪费时间找恶心、找低级趣味——你能稍微要点脸吗?!
“爱情需要的巧合,比你想象中的还多。”比预想得好很多。最后陈妍希跑进咖啡店连说三遍“我要一杯小龙女”,从此以后也就决定接受她演的小龙女了。
难看爆了!
等台湾腔适应过来之后感觉好多了。最后彩蛋蛮有意思。比《那些年》好看,修复了那些年视点单一和干枯乏味的故事性,青春爱情片嘛就要拍到疯癫好玩的意思。
九把刀骨子里就藏着个贱货,只是“那些年”披了一件所谓“共鸣电影”的外衣,让所有人被拉到了回忆的误区。这部电影说不准才是真实的他,融合了台湾偶像剧的各种矫情与做作,也集空洞与白痴于大成。
还可以😄等一个看到你与众不同的人
很不错啊!
我不管什么政治主张,我只知道我喜欢这部电影。
2014-10-17笑到下巴疼,我就喜欢这种恶俗的梗。剧情……咱不说剧情。2021-04-29重温。前半段尴尬到不行,完全笑不出来。只是思萤和阿拓之间的喜感爱情,还不错,是独有的台湾风味,别的地方还真拍不出来。
九把刀叙事功力确实不错。剪辑很利落。台湾青春片甩大陆八条街
赖雅妍好帅,男女主角都很可爱,老板娘很美丽,就是故事太扯了
怎么和原著完!全!不!一!样!
虽然结构很奇怪 风格也混搭 但五星它值得
做作、恶心、冗长。为什么从古至今的少女都要喜欢白衣飘飘、道貌岸然的那一个。那个阿拓学长,一看就是gay啊!对啦,对啦,真是适合吃烤香肠!“还喜欢到可以摸出香肠!”去死啦!还有,为什么总是嚼着东西讲话啊!喔,对了,还有个爱吃卤蛋的。整部就是污底。T版赖雅妍是唯一值得看的因素。
脱线。周慧敏啊啊啊啊
周慧敏 赖雅妍 九把刀
有够烂。。。但是我挺喜欢的。
还不错,觉得比那些年好看啊,中间不断搞什么啊的剧情汇到最后总有股又好苦又好笑的感觉。最后在头顶豆花拌香肠真的好羞耻play。还有花絮的小笼包
等一坨放在心中的shi...九把刀是个偶然,出一万本书也都是大学生习作的概念,能抓住在校生也好,够吃一阵子。酒窝小鲜肉不错。
当年看的。还好吧。周女神依旧~
真的好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