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澎湃地看完<借东西的小人阿里埃蒂>,从一个微观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关于“公平”的故事,看似简单却无比深刻。
一个中产的生活样板并不适用于任何人,更不用说是不同物种。
彼此尊重,而不是把你喜爱的强留身边,给他你认为好的东西,因为对于“好”的理解,彼此的看法并不相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几乎是要扫荡完了,在我心中属宫崎骏第一的始终还是《千与千寻》,第二则是今天看的这部《借东西的小人阿丽埃蒂》。
这样的动画,不由地让我去猜测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宫崎骏这个年过七旬的老头保持着这样一种少年心境和不朽情怀。
宫崎骏,其实不喜欢说爱。
我们记得,龙猫里,男孩等在岗亭,为女孩撑伞,羞涩而缄默。
我们记得,千与千寻里,当小白回忆起了自己的名字,说出“你曾落在我的怀抱里,我的名字是,琥珀川”,那根本是无法想象的缠绵。
我们记得,哈尔与移动城堡里,男配角在女主的深情一吻下也从稻草人遁回人形。
我们记得,在那些无数没有一句我爱你却满是一句我爱你的场景里,是怎样温柔的情意在冲击自己的心灵。
《千》和《小人》的结局是十分类似的——美好的告别。
其实我也希望小人一家可以住进人类为他们打造的那么豪华的玩偶屋。
我甚至希望小樱出现一下,用“大”牌把小人都变大,哪怕是用“小”牌把翔变小跟着小人一家短暂地体验生活也好。
我很希望,翔和阿丽埃蒂可以吻一次,以同样的身体大小,相视缱绻。
春姨或者阿丽埃蒂的父母的猜忌对我是不重要的,因为我明白这些只是宫崎骏创作中的垫脚石,阿丽埃蒂和翔的无法在一起和这些无关。
或许又是命吧。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你有你的人间,我有我的小人国。
而一个属于人间的孩子对一个小人产生了情意,是因为他活在一个非典型的人间,他孤独,父母离婚不关心自己,先天身体差没活动没朋友。
也很难说,在后天的手术之后会发生什么。
如果说手术成功,当他回归到一个正常的人间,过着和大家相似的生活,当然那不是什么悲惨的同化,他会有更多的热情和笑容,追他的女生会排成长龙。
那么他对阿丽埃蒂的记忆还会留下多少。
他会不会天天拿出阿丽埃蒂送给他的夹子凝视很久,抚摩很久,拭去上面所有的灰尘,抑或当成一个伟大的纪念品一辈子就不去动了呢。
我们作为人类,都知道,绝大多数的礼物到了自己手里都只会变成纪念品,停留在自己被馈赠的那美好一刻。
但,应该有些东西和感情,我是说应该,可以陪伴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而光彩熠熠,值得你去天天温习。
手术不成功的话,对不起,本人不能允许这样的可能存在。
虽说电影把小人阿莉埃蒂一家向宿主索取东西的行为叫做借,但我认为这其实还是算偷。
如果是借,他们应该还等值的东西。
就影片来看,在被宿主发现前他们并没有回报任何东西给自己寄生在的那个家。
但为什么这么讨厌蟑螂、蚊子、蚂蚁、老鼠,而一点也没不喜欢阿莉埃蒂一家呢。
我觉得有如下三个可能。
1)“借”的量:阿莉埃蒂一家只借自己非常需要的东西,且拿的量非常少。
比如需要方糖,他们就最多拿一两块,不会贪婪得想把宿主家所有的糖据为己有。
这样来看,他们借东西并不会太影响到主人家的正常生活。
2)颜值即正义:阿莉埃蒂长得娇小,又实在太漂亮可爱。
试想如果小人一族长得非常猥琐,我们还会愿意借东西给他们嘛。
虽然现在外贸协会会员经常会被提出来要求思想上的“进步”,但大多数人心里还是会觉得颜值至上。
如果颜值像现在宣传的那样不是最重要,那为什么一见钟情的都是漂亮的人,为什么比普通人好看得多的明星有那么多人支持喜欢。
当认可一个人的外貌后,很多人才会花时间去仔细了解另一人。
现代社会有意思的东西太多,也只有让人心动的外在才能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为之付出。
(如果能力强/个性好到一定程度,也许弱一些的外在就不是问题。
但在没有和他人产生质的区别时,外貌还是交友第一考虑因素。
)3)是否给宿主带来麻烦:相比边飞边嗡嗡哼哼吱吱叫的苍蝇蚊子老鼠,借东西一族从来都是安安静静来,静悄悄地走。
他们借的东西不会让宿主家不舒服(没吸血,没拆家),也从来没因为借而把主人家弄得乱七八糟。
总体来看,他们除了拿的一丢丢东西,其他没有给主人家带来任何损失。
还算有些良心。
看豆瓣那篇评价最多的影评说人类才是最坏的小偷。
怎么会呢?
作为基本现在社会的食物链顶端物种,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从来都是堂而皇之,因为大概率不会有别的生物有机会阻挡我们。
人类应该更像是强盗,需要什么从来都是贪婪地明着抢。
这样产生的坏境问题/新的疾病就相当于大自然的报应。
发现问题后,人们开始反省自己是否拿得太多,才会想着去弥补/改善当前的状况。
如果一味索取,未来人类终将毁灭。
影片一开始男主角翔和他的姨婆就出场了,一脸忧伤的少年伴随着略显孱弱的体态,不知令多少少女观众心痛怜惜呢,临近家门时一辆小红车挡住了路,姨婆埋怨似的随口说了一句:“又是阿春在添麻烦呢”,这一语引出了后来阿春会继续做令人不悦的事情的可能性,紧接着在翔等待姨婆解决问题的时候女主角悄悄登场,身高还不及一个月桂叶子长的阿莉埃蒂尽管小心谨慎的躲在叶茎背后,但是被翔发现了,然而阿莉埃蒂并不知自己已经暴露在人类的眼前了,随后女主角躲过猫的追捕以及蟋蟀的打扰返回自己的卧室时被母亲发现,本来有点生气加担忧的母亲看到阿莉埃蒂为她生日特意採回的月桂叶子时破急为笑。
讲到这里,影片只用了五分钟就已明确的暗示出每个主人公的性格了,相信观众也有所察觉,翔是个沉默寡言却又细心明察且身体虚弱的男孩子,阿莉埃蒂是个活泼乐观、孝顺且有主见的小勇士,埃蒂的妈妈则是神经脆弱但又偏爱物质的家庭妇女,阿春虽未露面但已可以断定是个多事又讨厌的女仆。
作为动画电影界的泰斗,宫崎骏先生担当的角色从原画师到导演再到监制以及编剧,可谓是胜任各个角色都游刃有余,做编剧自然也不例外,故事讲到这里,既然主人公都悉数登场,那么是时候该点题了。
果然,阿莉埃蒂的妈妈提到了“如果有砂糖就能做美味的紫苏汁了”,于是我们的小勇士就提出了她晚上想借东西的想法。
看到这里我们开始有所不解了,什么叫“借东西”?
难道小矮人和人类有合约?
小矮人的生活用品缺少的时候就可以和人类借?
那又为什么必须是晚上而且是等人类睡着了再借呢?
随着镜头的推移,答案很快就揭晓了,我们看到女主人公和她的爸爸一路披荆斩棘利用勇敢和智慧潜入了在他们眼中人类巨大无比的厨房,这时候相信大伙都明白了,这爷俩分明是偷东西了,还要美其名曰“借东西”。
随后他们成功的“借”到了砂糖,历经千辛万苦拿到的那颗砂糖在人类的世界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实在是比我们每天浪费的食物要少的多,作为人类我开始同情小矮人,这么辛苦的讨生活来维持艰难的生存,他们若不是没办法也不会偷吧!
既然逼不得已必须得偷而且还得偷的心安理得,他们只能自欺欺人的管偷叫做借了。
宫老赋予了小矮人和人类同样的世界观,他们和人类拥有一样的语言、文字,他们也有羞耻心,确也贪图享受,如果不是阿莉埃蒂的妈妈还想要纸巾的话,这爷俩就不会被发现,也不会紧张到把已经到手的砂糖掉出来。
当然,事情如果只是丢掉了砂糖这么简单就好了,关键是他们被人类发现了!
这预示着他们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他们必须想办法尽快搬家。
人类真的那么讨厌小矮人吗?
其实翔的家族非常富裕,施舍这一点点东西给小矮人真是九牛一毛,而且他们本意是希望可以和小矮人和平相处共同分享生活用品的,从翔的曾祖父为小矮人量身订制的公仔屋就能看出,但佣人阿春却视小矮人为偷东西的老鼠,欲除之而后快,她没有一点点的包容心和爱心,甚至偷偷抓住了阿莉埃蒂的妈妈还差点把她送研究院,最后翔知道了阿春的阴谋帮助阿莉埃蒂救出了她妈妈。
小矮人的生活历经波折,故事接近结尾,能看出翔喜欢阿莉埃蒂,并且想要保护她,我们从正常的思维猜测结果,阿春既然是翔的佣人,那么翔是不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制止阿春继续伤害阿莉埃蒂一家,并且让阿莉埃蒂一家搬进公仔屋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但结局却不是这样!
从安排斯披勒出场就注定结尾不会这么理所当然,这个黑黑的小矮人救过阿莉埃蒂的爸爸,并且告诉阿莉埃蒂一家他们还有同类存在,他带来的最关键的信息是他并非“借东西”一族,他靠自己狩猎为生,他不用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这个重要的伏笔为后来阿莉埃蒂一家搬走做了重要的铺垫,尽管前途未卜,尽管要放弃美丽的家园,但他们还是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这里。
宫崎先生身上独特的创作力,赋予了这个故事独一无二的世界观。
他将影片的主题上升到很高的哲理层次,其实人类和“借东西”一族的小矮人没什么分别,我们不也是像大自然不断地借东西吗?
如果不借我们就不能存活,可既然是借东西那该怎么尝还呢?
这值得我们深思。
影片的故事给出了答案,还记得阿莉埃蒂在临走前与翔的分别,萧瑟悲凉又令人感动,翔说:“你激发了我生存的勇气”,(翔患有心脏病,马上要动手术),把那块儿对阿莉埃蒂一家都非常重要的方糖送给了她,而阿莉埃蒂也把头上的发夹留给了翔,不舍的抱住翔的食指泪流成河,一字一顿的说出心中的寄托:“很高兴曾得到你的保护,以后都要健健康康”。
小矮人借走了人类的东西他们用勇气、用爱、用心、用感恩还。
那人类呢?
如何偿还我们欠下的债?
毕其功于一役的心脏手术,结果还是失败。
他的胸腔被小心地打开,草草地缝合,他被推进安宁疗护室,医生宣布,他余日不多,只剩几天寿命。
一切积极抢救设备都撤除了,他自此得以有片刻的宁静。
他觉得自己能看,能听,只不过他看见的东西别人看不见,他听见的别人也听不见。
他终日睁着失焦的双眼,时而微笑,时而蹙眉,时而轻声呢喃。
医生说,谵妄症状在临终的病人里,很常见。
他发现,自己是躺在姨婆家的床上静养,等待着下个礼拜的手术。
医院的消毒水味已很遥远,窗外飘来田野的麦草香。
姨婆有意无意地告诉他,这个房子里有小人,姨婆的父亲见过,还为他们到英国订做了小房子。
美丽又活泼的阿莉埃蒂才十四岁,她是草叶上滑落的露珠,是深夜桌子边缘悄悄走动的脚步,是纱窗外裙摆飘飘的窈窕身影。
她用紫苏叶子遮着自己,用纸巾遮着自己,用被狂风吹乱的窗帘挡着自己。
不过,他的生命力还剩得太多,他还见不到阿莉埃蒂的样子。
他拿起阿莉埃蒂丢下的方糖,轻轻放在出风口。
“忘记的东西”,纸上这么写着。
是谁忘记的东西?
是阿莉埃蒂,还是他?
为什么借东西一族不能被人看见,被人发现就要搬迁到别处去?
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还是在保护着他们所珍视的人类?
常听说有人重病,看见病房里沸反盈天,仿佛童话世界。
我将《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看作和《基督最后的诱惑》一样,是死床前满怀感情的辉煌终演。
要不然,为什么乌鸦总是追逐着小人?
为什么见过小人的,都已是过世已久之人?
为什么随着男孩病情的恶化,阿莉埃蒂和他的友情,才会越来越深,越来越牢固,乃至成为他心脏的一部分?
终于,他躺在花香四溢的田野上,阿莉埃蒂答应和他相见。
往上看,再往上看。
阿莉埃蒂出现的那一瞬间,田野的花海都被风吹得仿佛飞去。
生命在行将熄灭前,原来是如此的清新,流动,鲜明,充满了欢愉。
若没有告别,又怎会有“你真美呵,请停一停!
”的狂喜。
如此深爱着吉布力,是因为其唯美和诗意的设定,总是不言不语地落在阴阳挪转的微妙境界。
有这个世界的神秘来作背书,令人生腻的怀旧和田园风,便进阶成为真正恢宏而有余味的古典式的抒情。
龙猫是带走两姐妹的死神之假说,曾经让热爱龙猫的人们不寒而栗。
其实,何必要害怕?
如果美丽的小人阿莉埃蒂是死床前的谵妄,怎能确定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不是如此?
我们都是盲眼的浮士德,将死灵掘墓的声音听作毕生的伟业。
好在,最终会有热情的旧友来同寂寞恐惧的我们作伴:对有些人是暖热胖大的龙猫,对另一些人则是轻盈调皮的阿莉埃蒂。
只不过,我们现在暂时忘记了。
影片虽然没能达到《千与千寻》、《幽灵公主》、《风之谷》那样的高度,但吉卜力动画的优点都有在这片中体现。
这部动画电影在看似浅显、富有童趣的情节中蕴含了深沉而又现实的思考,其中对于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的体悟更是发人深省。
宫崎骏曾表示:对于这部作品,他不出手也不出声,只出面看看。
但说完这话第二天,他到工作现场一看就说:“这里不能这样”,然后在白板上就画起了草图,令现场一时陷入了混乱。
亲爱的翔:嘿 我很想你你给的方糖一半被妈妈做成了很好喝的紫苏果汁另一半被我存在我的新房间其实很想和你说些什么在遇见的那一刻起相处的日子不长最初遇见你我很惊慌但是现在我终于可以安安静静的想念你而不被爸妈所唠叨你知道吗你们所感知的微小世界在我们眼中是无比庞大的一块饼干就是一天的美食一张薄纸就能够让我们裁成很多份更小的纸巾一片树叶就可以装饰我的房间所以 你的一句话 一个眼神 一个微笑 一张纸条都能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心安现在的你怎么样手术一定很顺利的完成了吧有没有把我的发卡别在你的衣领呢翔虽然不能在你身边但是 一直在借东西的我希望能把勇气和信心和这封信一起给你这样的心情 你感受到了吗希望 在记忆的方糖融化之前我们能重逢。
加油阿莉埃蒂亲爱的阿莉埃蒂:能遇见你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奇迹我猜想上帝在给我一个弱小的心脏的时候就注定要给我一个强大的梦而梦里是你其实你从我们这里借走了什么呢只是一颗方糖一张纸巾一颗大头针一对耳环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你们这样一群美好的小人的存在坚定 勇敢 温暖 比起你们我是多么懦弱惧怕生命的流逝不敢面对病痛但是现在的我 有了一颗强健的心脏里面的勇气 都是你给我的我快要回去了近日坐在院子里依旧时常想起第一次看到你在草丛里的日子第一次和你说话的日子第一次写纸条给你的日子第一次回头看到你的裙摆在风中扬起的日子第一次你躲进我的手心爬上我的肩膀还有你把发卡送给我然后跑到水壶里顺流而下的最后那个场景它们在我的梦里反反复复的出现又告诉我这些都是真的小阿莉埃蒂所谓的对不起打扰从这里借走多少又回报多少什么事都有代价么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只希望在苍老之前能和在一次坐在草地上看你微笑翔
夜晚的归去,朝阳的初始,池水的粼粼波光,芦苇的轻轻摇曳,离去离去,带着新的希望和美好的回忆离去。
初见叶丛,一撇惊心。
入晚借物,一再相见。
遗落方塘,雨中送至。
小小人一族,族规为不可被人类发现,若然,变得搬家离去。
人类男孩一家,因为许久许久以前见过小小人一面,特地制作小屋想要留给小小人。
但,终究人类与小小人无法相处。
即使人类存着心善想要与之相处,但借物一族的小小人想靠的还是自己的借物之力,遵守族规。
故事最后的再见,开始不融洽的猫领着男孩去与女孩告别。
男孩送上最初女孩没有接受的方糖;女孩流泪祝愿男孩手术成功,并留给男孩贴身的发夹。
男孩看着女孩离去的方向,说下“你成为我心中的一部”。
也许,多年以后,男孩会将这样的回忆告诉他的后代。
初遇庭院,再见溪边,彼此共存回忆,分开生活下去。
【PS:清新的画面,舒适的民谣,淡淡清澈的片片插曲,柔软了我的每一个感官。
】
首先說句抱歉,因為不太會打簡體字,如果有豆友幫忙翻譯成簡體小弟感到萬分感激作為一個吉卜力飯,首先要說:無論怎樣,這也比地海好(噗)作為米林宏昌第一次監督電影作品,這不是一齣很典型的吉卜力電影,卻處處流露著宮老爹的影子,無論有心無心,還是宮老爹他本人忍不住插手指導(笑)雖然沒有典型資訊充斥的畫面,背景還是一樣的精緻和充滿細節(有賴男鹿和雄的背景團隊:) ),場面沒有一貫的精彩絕倫,故事還是引人入勝畢竟這不是宮崎駿親自監督的作品,而是米林宏昌的處女作,前輩的階梯是很難跨越的,而且還立到那麼高,能攀上去算很好了。
作為米林宏昌首次試練,看在他有自己風格的份上,扣掉宮老爹指導的成份和男鹿和雄的背景加持,我給75分吧。
其實在戲院看借物的時候,確實有點驚喜,因為早在幾個月前我已經看了分鏡本好幾次,自己只有「故事單薄」的評語,故事也太悶了吧,當時是這樣想的,真不想又看到另一次地海傳說的慘劇啊。
結果是:居然還不錯看啊,而且有不少小高潮,充滿著吉卜力的感覺........。
後來有晚心血來潮多看一次分鏡表算是回味一下,發現仍然是那樣的單薄啊!
對照一下,發現好些精彩的場面宮老爹應該有不少「指導」,例如亞莉亞蒂從家裡爬上睡房那幕本來沒有什麼細節十幾格分鏡就完成了,烏鴉衝進睡房那一幕本來就平平無奇(亞莉亞蒂竟然就那樣是站在一旁用樹葉自衛兼看戲),阿嬤也沒有那麼多小動作,翔就更加沒有爬出窗的一整幕了..........台詞更是一整個我沒看懂都沒所謂的程度(上映時已經加了好多小對白......)。
經過這次處女作,都算是合格以上吧,沒有很大的驚喜,但有一點點淡淡的個人風格(但他的個人風格就是整體太淡了),距離接班人或者吉卜力另一支台柱還有很長的路,在宮老爹的指導下也能看看就是了:)有人說這次作品有點平淡,有點失望,對宮老爹就不太公平了,這次他只是編劇,還是改編的,發行商只是領著他的旗號吸引觀眾,米林宏昌才是監督,所以真的不能用那一套標準來評價,雖然即使用嚴謹的標準來評這次還算合格啦。
實際上,宮老爹他本人年紀大了,在很久很久以前早就應該退下來。
只是一直找不到接班人所以他一次又一次親自上馬為我們帶來一次又一次的驚喜。
沒錯他的水準一直都保持到,但有看過波妞製作紀錄片的都知道,他老人家已經接近撐不下去,手臂開始退化,無力的手要用5B鉛筆才能畫稿,而總不能畫到死都是由他一人獨撐大旗要讓工作室裡面有才能的幾個試試,早年的不提了,走的都走。
雖然外面的今敏啊什麼的都打著宮崎駿接班人的旗號,那只是僅僅技術上的,雖然他們都有自己的理念,但抱著宮老爹心中的「夢想」想畫下去的還是後繼無人.......。
近年是有點起色,森田宏幸的貓之恩返不錯,只是始終他是商業動畫劇集出身,沒有他想要的東西;地海傳說就不說了(實際上我覺得地海的失敗其中原因是他們父子關係的情結哪有師父想看著自己徒弟失敗的,又不好意思用老爸的身份去關心吾朗);要回復到宮崎駿+高畑勳年代的高峰實在很難很難,這次給執導過幾條吉卜力短片的米林宏昌一試,應該能暫時鬆一口氣吧,算不上十分精彩,也有標準的質素了。
跟宮老爹他本人作品最不同的是米林似乎是個純浪漫主義者,特別是為了中和亞莉亞蒂在吉卜力常見的女性角色穩重感,而特別為翔加了好幾場詩意滿點的例如在種滿花的小丘,陽光洒在他身邊好像閃閃發亮,為了愛人(!?)而不顧自己心臟病奔跑送行之類,這點很有米林的個人風格,而十分不像宮崎駿一味力捧女性堅強的編排。
說到宮崎駿一向的女主角形象,借物裡還是有的,而且不少,這倒是十分「後期典型」:一開始什麼都不懂對世界充滿好奇,然後自以為獨立的去挑戰什麼跟什麼,之後摔了一跤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懂,這個時候遇到並堅作戰的同伴,互相發掘自己的潛能和理念,最後抱著這個理念附以一個經典宮崎駿女主角的堅毅的眼神,以勇氣去面對所有挑戰 :這樣的走向應該在宮老爹他本人編劇時已經定好,米林在監督時就更加得心應手了(起碼不會像地海那樣滑鐵盧)。
我所說的後期典型,是以千尋為始,之後的作品大概為了配合社會大氣,不再像以前的作品那樣:主角一開始已經有自己既定的理念,會不顧一切的完成它,即使劇情編排會出現一些挫折,最後也能以自己小小的力量去改變所有人的看法;這樣的公式根據社會實際情況,一如大部份現代的年青人一樣,變成一開始什麼都不懂,還自以為有能力,遇到大挫折才知道自己的不滯(也許吾朗也是吉卜力故事的主角之一....),最後遇到同伴互相發掘自我,最後攜著發現到的理念以勇氣和愛發現不同的人生。
自千與千尋之神隱開始,貓之恩返,哈爾移動城堡等等(波妞就不提了,人家只是個幼稚園生)都呈現著這樣的編排,對我們這些年青人來說也許看得更順心.........這樣的模式套用到這故事裡,亞莉亞蒂本身只不過是個好奇又大膽的女生,像其他吉卜力作品一樣,在故事裡經歷力冒險﹑成長和獨立,最後算不上是獨當一面但也明白了很多事情,也從父母的世界中蛻變出來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世界觀,沒有什麼改變大世界的理念,但有自己生存的理念(這一點跟千尋十分相似),不像商業作品那樣完全套用一式一樣的冒險模式,像真正的人生一樣每個人也有自己的經歷和道路,這就是吉卜力作品真實和精彩之處。
翔 只能說是一個典型體弱多病的悲觀男生,抑鬱倒也說不上,只是他每每好像看透世事卻又一副順然接受的消極狀態,當然也跟他家庭背景和自身的病患有關係,最後受到亞莉亞蒂鼓勵而激發起生存的意志,看到她即使連自己種族都即將滅絕都不肯放棄,努力地為自己生存下去的小人,那自己區區一個有機會治好的病為什麼不好好生存下去呢?
再回想轉頭,千尋和白龍的角色,原來也是類似的配搭:一個接受現實而略帶悲觀的美男子,遇上一個沒有理念沒有生存意識的女孩,互相扶持著,這種互相激發出的愛和勇氣令他們改變了原有的故事,最後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對方,帶著愛和勇氣面對現實世界努力地生存下去,即使大家各走不同的路。
寫到這裡,發現宮老爹早已放棄了完美主角的形態,以更好的方式訴說他的人生理念,以貼近觀眾的角色,每個角色都呈現一方面的缺憾,互相補足來完整整個故事。
自以為是的和消極悲觀的,正是現代年青人的寫照,原來需要只是大家互相扶持,總會找到人生的道路。
翔和亞莉亞蒂,對彼此來說都應該是特殊的存在,就像千尋和白龍,哈爾和蘇菲,在對方身為發掘到自己所缺的。
因為一個面對自己的種族將要消逝一個面對自己的生命將要消逝,在意義上是一樣的,而亞莉亞蒂為翔帶來了生存下去的動力,翔則為亞莉亞蒂帶來了「原來我們在人類的世界下生存並不完全是敵對的」的希望;只是跟前幾作不同的是這次宮老爹沒有編排太多角色,不像哈爾和千尋那樣一堆配角襯托,感覺就好像單薄了--實際上他只是為了首次監督的米林,讓他在完全理解故事情況下表現出最好的畫面,總比一堆不知所云的訊息好(糟糕我好像一直在干吾朗...)至於說到借紙巾時亞莉亞蒂面紅,一直都沒看過同族男性的女生當看到跟自己外型和年齡都相似的男性(而且體積還比自己大幾十倍!
)怎會不面紅啊啊啊啊啊啊音樂也是有點驚喜的,很少吉卜力作品會用這種感覺作為背景音樂,應該是米林宏昌的個人喜好吧,聽下來也挺配合整體的,一開始是有點不習慣但看著看著也覺得OK,跟劇情配搭就是了。
不過關於整體故事方面,前面也有豆友說過,連小孩子也看得出「借物」只是美其名而去偷取生活所需,即使這是迫不得已而又無傷大雅(反正遲鈍的人類也不會發現哪裡少了粒方糖),但對於吉卜力作品來說有點失手:你要怎樣對旁邊的小孩解釋「有時候人是為了生存而做壞事」?
平成狸合戰的狸猫們,他們融入人類的世界而賺取金錢再買生活所需(起碼偷竊的都被打造成壞榜樣的形象);千與千尋的神衹也只在現實世界默默忍受直至有人類闖入才作出復仇性懲罰;小人們就打從一開始已經要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以寄居的形式存在著?
如果以「大自然與人類」的潛角色來解讀的話,又好像太超過了,也許這就是改編作品的缺憾吧。
不過這大概只是宮老爹在編劇時沒想到這樣的問題吧也許。
又或者宮老爹經過這麼多年之後,讓大自然在他的故事裡能淡淡的隱出人類世界,總不能夠次次都像幽靈公主的山獸神那樣大反撲,他老人家漸漸也沒那種衝勁和熱血只希望僅餘的和熱愛大自然的能像波妞那樣用大愛逐漸影響世界,而不用反抗,不用戰爭。
这是一部社会和性意味氛围非常强烈的动画片 它一点不单纯虽然一开场“小人”女人公是“借”了些自然草叶之物 但之后故事告诉你 这个很有些中产阶级精致氛围的家庭并不是靠自然之物自给自足 这个旧式父权家庭中爸爸的工作是“借” 其实也就是配一套应手的装备 偷“大人”家中的日用之物 维持家用 他除了要熟练的完成“借”的工作 还要有维护盗窃装备的技巧 有胆有识有技术又寡言的父亲 操持家务担心家人健康对物质有希求的母亲 貌美轻盈愿意了解世界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女儿 很典型的典型“小人”父女偷窃过程中被“大人”男少年发现 “小人”女脸红心悸一段表现的有趣 这是害怕还是动情没有明说 还慌忙丢了之前“借”的方糖 “大人”男少年很淡定的当即告诉“小人”莫怕 听说过 也见过面 甚至后来专程送了那块方糖到“小人”女儿家门口 显然“大人”男少年有意交往 而且可以很轻易的满足“小人”物质需求 甚至故事还交代“大人”的祖父辈就已经在英国订制了“小人”的房子 房子这种社会元素都想到了 从简单的社会物质逻辑推导 下面就差娶妻进门了 但这种时候“小人”的家庭面临极大的挑战 一旦女儿被“大人”掠走芳心 难免形成包养 甚至饲养关系 父亲的劳动将是多余的 父亲的家庭功能将成为多余 父权的尊严消失 这时候父亲的主张是不要见“大人” 而且被发现后 要搬家 父亲要继续主导这个家庭这种物质和形体力量的悬殊对比对“小人”构成的威胁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发现“小人”的不是温柔病弱少年 而是粗妇 甚至只是电影里表现到的乌鸦 都是很大的生命威胁 如果“小人”女儿拒绝了“大人”少年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人的负面情感能调动的力量非常大 “小人”父亲的担心其实也很实际 虽然他可能没有考虑恋爱和婚姻的因素 但这是潜藏在动画人物背后的社会关系这时候还出现了一个丛林野人气息的“小人”少年 跟女儿的中产阶级家庭气质格格不入 穿蓑衣使弓箭吃蟋蟀腿 比乡下人还夸张 是野人 看似不会成为“大人”少年的竞争对手 但他救了父亲 父权的影响还未可知但还没来得及展开实力和风格非常悬殊的情敌较量 “大人”少年已自作聪明 强拆了 “小人”的中产房产 经强行把精致豪华的房产安置给这一家 暴力且赤裸裸 母亲的眼睛一亮晕倒了 父权在强权面前毫无办法 必须逃走即便如此 “小人”女儿还是跟“大人”少年见面道别 少年终于见识了她的美貌 情欲被暗藏在关于“大人”“小人”的 和不同命运的空洞讨论背后 重要的不是聊什么 重要的是终于聊起来了 为了弱化少年的强权 他被设定有心脏病饲养关系无法成立 剧情进入最陈词滥调又匪夷所思的部分 戏中唯一的坏人 春桑 出手了 这个有年纪的保姆虽然为热情期盼“小人”的纯良主人服务 却毫无缘由的不善良 将“小人”其视为草虫 玩物 完全无视“小人”具有人格这个剧情的核心基础 性格好似顽皮的小孩 这种过于典型的人物设定已经到了刻意之极的地步因为坏人的出现 妈妈被抓 父亲又被安排先离开舞台 主人公别顺理成章的团结了起来 而“小人”女儿展示了很好的身手 这个跟宫崎骏在人物设置上有意无意的性倒错投射有关(张献民曾有论述)到这里 剧情一定会走向龌龊突兀的坏人被打败的光明结局 但故事的核心 只能暗含情欲的又难以为继的“大小”恋 可选的结果并不多 顺水推舟让男方心脏病死掉 或者女方听从父权搬家 继续隐居结果 信物还是交换了 眼泪还是留了 这个社会现实意味满满的爱情故事就在青春期前期的氛围中纯纯的结束了
那个该死的女佣怎么不去吃屎啊!!!!!!!!!
。。。。。。画面不错~氛围还好~但是结尾假了点~三星吧~
除了个头小之外和人有什么区别?实在没亮点,5分
然后呢……
是的我是被感动了。美好的CG,把腹黑的事情做成萌系的重病少年。单纯的小人。但是只能给3星半。这个标准是相对的。对宫老大这个团来说。只有这个分。人物性格背景过于单一。小人一家马马虎虎。少年代表的立场太暧昧。同是不可调和关系中的努力的理解沟通信任,远不如前几部。不过做小清新不赖。
富四代,虽然你粗暴地用华丽的厨房打动了丈母娘,却无法用奢华的别墅赢得美人的心。太多现实问题你没考虑,比如抚育下一代的问题,你想过没有?!!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滂沱大雨,灯火通明,心有所思的少年。神力尚存才可以瞥见的际遇,一生仅有一次的相遇,从此天涯渺无期。
画风和配乐很宫崎骏,然而故事未免流于平淡,借物少女和抱恙少年的友谊就像蜻蜓点水,让人看完有种“怎么这就完了”的不是味儿。最重要的是,缺少了人文关怀的吉卜力和跳跳灯一样都失去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导致全片就像展示小小人地下世界的神奇纪录片,风情万种却不见灵魂。
故事也还不错~相对以前的片子弱了些~~但画面背景真是精致~~另外~在简单的故事里插入尽可能充实的细节~~这是日本动画擅长的~也是国内动画所缺乏的~
阿春那种无缘无故的残忍和仇恨是怎么来的呢?不过想想我小时候也爱水淹蚂蚁什么的,大概是同一种心理吧。
有套路,开放世界为还不错
每一部都很经典,音乐很好听啊。。
每个人都有一座秘密花园。
天地悠悠有小人。暗处而居,借物而存。夜行探寻施巧功。四目相对,一纸之隔。门前谁寄方糖来。握于掌心,互助同心。壶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安放。此情泪指记心头。甜融留香,夹住时光。
讲的挺朦胧嗯
细节创造的真细致!且相当逼真,很有创造力和深入其境的想象力。故事挺温馨
改编自同名小说。全片只有一个地点——男主角居住的小屋,但故事却拍得惊心动魄、引人入胜。顺便一说,非宫崎骏执导、但由宫老主要参与的作品,一共三部,包括《虞美人》、《侧耳倾听》、还有这部《借东西的小人》,这三部作品的导演,近藤喜文早逝,而另外两人一旦离开了宫崎骏,就没有什么好表现了。
故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画面很美
这不是宫崎骏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