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最大的BUG是男主在哥斯拉最后一口气前掐了基多拉的眼睛!
要是等哥斯拉死了再拆传送门不就是地球的大团圆结局了吗???
你说你第二部怕死,没杀到哥斯拉我都忍了,但你反而去救哥斯拉?
妹子没救到,爷爷没救到,一个人类都救不到,却能拯救哥斯拉两次的宇宙第一人!!!
最后开个飞机去撞哥斯拉?
告诉我,你的行为跟神棍召唤基多拉毁灭世界又有什么区别?
真不是哥斯拉多强。
就算有高达,有万能金属,还有外援基多拉都不抵住男主送团灭!
不是三是因为第一部我没有写短评。
说是评论其实是一些在s1讨论的备份。
基多拉有股邪神召唤的感觉,老虚果然是洛氏神话厨。
精彩部分是基多拉毁灭移民飞船。
时间和空间在高维生命下扭曲而错乱。
哥斯拉和基多拉反而没啥意思,破局点居然神棍人的眼睛里。
最后回归环保主义也是太一般。
说起来东宝那个妖星格拉斯是不是来自爱手艺神话的赫罗斯,我发现外文名是ghroth。
看到那个投核弹的镜头,就明白了。
这个片子作为中国人来说,其实没啥好看的。
我来分析一下:哥斯拉,就代表了美国。
日本人把自己想象成了全人类。
哥斯拉的强大和不可战胜,不管是日本借助现代军事工业(就是那个纳米金属),还是精神文化改造,都无法干掉这个哥斯拉,最后的结局,就是一部分人傲慢的死去,一部分人屈辱的活着。
这个片子给人的意识就是: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个强大的敌人是你无法战胜的,那要么你勇敢的拼命,如同神风敢死队一样骄傲而无益的死掉;要么你屈服在敌人面前,追求“活下去”这个最低的目标,甚至连发展自己,都因为害怕遭到报复,而自我否对和毁灭。
——这种倒头思维,就是二战以来日本形成的变态意识吧。
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我战胜你,或者你战胜我的。
人类的存续,也不是说只有某一群人活下去,才叫存续了人类。
以古老的中华文明来看,不管是血统、民族、语言,一切都是为了“文化”这个人类主题服务的。
只要文化存续下去了,人类就存续了。
而文化并不是那种你占有了,我就要灭亡了的,这不是中华文化的特点,可能日本文化有这种倾向吧。
我们可以选择和其他的文化共存,融合,互相学习。
而追求世界大同,才是中华文化的目标。
所以说这种具象化文化意识,营造出哥斯拉这样的怪物,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文化极度不自信,时刻在被毁灭的恐惧中,而且连希望都不敢拥有的人才想的出来。
神作!
杰作!
与昭和的初代哥斯拉,平成的庵野秀明哥斯拉,精神上一脉相承的未来世界哥斯拉,用第一部第二部作为铺垫,揭开所有迷底的第三部兴奋得鸡皮疙瘩颤栗将星球的孕育看作种子,开出文明的花朵,最后收获的是名为哥斯拉的果实,这个地球上力量的终极,如果比这份强大更加耀眼,吞噬一切的尽头,那么作为生命的终点,可以选择的最好归宿,具象化的说就是“神”基多拉,预知了时间的文明得出的最终结论,化作光辉的一部分 (其实作为这部分我是比较抵触的,沉浸于集体抛弃个人意志,自杀式的牺牲,在信仰中获得荣耀的救赎
第二部的话是更有现实感的作品,人类在被迫逃离自己母星的耻辱中,重新站立在大地,和哥斯拉战斗夺回自己的家园,但是在一切办法都想尽之后,所有可能都尝试之后,绝望到极点的人类只有去信仰神明,唤醒了万物的尽头基多拉。
这个设定真是太不得了了,太坏心眼了,人类放弃所有相信的希望,不是慈爱的神不是救世主,而是将一切都毁灭殆尽的基多拉,只有死亡才是将一切归回平等的最终法则无视地球所有的物理法则,从另一个宇宙黑洞出现的基多拉,这个设定我非常喜欢,这才是神啊无法触碰无法反抗无法观测,只有等待降临。
作为怪兽迷的人在怪兽电影中获得的究竟是什么呢,人类日复一日的破坏环境最后自食其果,一句早就知道会这样了,也并不是全部的心情,人类璀璨的文明毁于一旦那种冲击也不具有怪兽电影的代表性,作为观测者见证这样的事实发生才是意义和目的,所以基多拉的存在是因为神官梅德菲斯的观测才存在,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设定
蜜缇雅触摸了蛋感应到了晴生,而蛋孵化的是摩斯拉,相当于又是摩斯拉救了哥斯拉,在所有的哥斯拉系列里又一次发生了,这样想想挺有意思的不过解除观测之后,基多拉被拖到了同一个宇宙法则中,原本想着是不是要正经打一架,结果基多拉秒没了,这样显得基多拉实际上弱得很,开始厉害都是因为作弊,三头龙还没对个波就被轰没了,感觉虚渊玄不想搞打戏,大段fgo式的歪理(中二病的福音)你就想活着一直待在褐皮姐妹身边吗(谁不想啊!
什么是赢,赢是活着,是生命的延续,什么是输,晴生感觉你一直都想输,对哥斯拉的愤怒和憎恨,不惜一切代价想赢,这个赢是消灭哥斯拉,不惜一切代价的代价是这个星球上所有的人类晴生的自我牺牲最终也不过是延迟了人类毁灭的时间,当文明再一次发展,人类的欲望永远会无休无尽的自我膨胀,科技发展再一次制造出毁灭性武器,然而人类最浪漫的事不就是明知道自己渺小还要朝着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抗争吗,梅德菲斯的愿望是晴生作为最完美的个体献上自己,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实现了,不是按照梅德菲斯想的方式,对于我来说完美的剧本,有命运感的安排,就是实现了自己内心渴求的愿望,然而并不是以预想的单纯方式,任何事都附有代价,愿望的实现可以说是本身就背离了这个愿望
当结尾出现2018的字幕时,想对自己咆哮这两年都在做什么!
这是一部能进入我殿堂的电影,动画还是实现亚文化的最好形态
我是看了《 哥斯拉2:怪兽之王》后看的动画剧场版,《 哥斯拉:噬星者》跟《 哥斯拉2:怪兽之王》的剧情有相似之处,毕竟都是出现了“圣母婊”级的任务,以为自己放出基多拉就能拯救苍生。
到最后才发现哥斯拉才是拯救苍生的存在。
这部电影下来,都不知道看什么,老是介绍洗脑过程,滋滋歪歪,打架的镜头没几个。
反正没什么看头,无聊。
怎么会有这么垃圾的作品,这三部曲连爆米花看个爽都做不到,这一部尤其烂,废话连篇,自以为自己探讨了多么伟大的哲学命题,人和宇宙,人的存在,实际上啥都没讨论,戏里指责着人类对科技的迷信和傲慢,然后戏外又每时每秒都透露出老虚的傲慢,其实从老虚很早的作品就不难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喜欢探讨人和存在还有终极真理这些命题的,但是他没有找到答案,在魔圆里老虚给出了一个作为在无限知识海洋里用碗舀水的普通人类能想到的一个看上去最好的答案,但是还是充满了悲伤和绝望,这三部曲,老虚又是把自己那个无限悲观绝望的观点注入进去,渗透着每句台词,他想塑造一个宏大的悲剧史诗,但是实际上成品就是一个怨妇级丑陋的笑话,老虚找了这么多年的答案,不光自己痛苦着没找到,还否定了现存的所有宗教给出的答案,自以为自己理解的什么人类文明,人只有在痛苦中才会寻找光明,然后他的傲慢又隔绝了这些,宁愿自己高傲且痛苦着,也不愿意承认那些,也否定了人类文明,甚至没有往科幻浪漫的人本主义方向去总结。
我不想在一个影评里过多探讨这些,但是他这作品就从头到尾传达着自己痛苦且不愿意自救,还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他的痛苦的味道,把哥斯拉IP和宗教哲学结合到一起还是挺困难的,你得让观众看到和怪兽战斗的畅爽画面,又得让一切看上去合理,以前哥斯拉电影之类的作品给出的方向基本上都是浅层的环保命题,对再往里的“深意”没有做出更多的探讨,主要还是为了让大众看到畅爽的战斗画面,我觉得那些片子作为商业电影,我是看着挺爽,也愿意花钱去电影院和朋友嘻嘻哈哈看完的,但这部动画电影去电影院就是花钱买shit吃。
看整三部片子的感受总结一下就是,战斗,为什么要战斗?
无意义,一切付出都是没有意义的,虚无,人类的劣根性,所有的未来都是虚无的,根本没有意义。
悲剧作品太多了,宏大的悲剧史诗相信大家也都看过不少,但他们都总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那叫悲剧,人对美好的求而不得,那叫悲剧,但是老虚给出的悲剧,根本就不存在美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只是人的臆想,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一般的小调歌曲,基调忧郁,但是会随着乐曲的层层递进,和声不断地变化,进行,可能转到大调上,可能去别的调,可能从别的调式中借音来塑造新鲜的听感,可能变化的织体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但如果把虚渊玄编剧的作品描述成一手曲子,那就是无限重复的小三减三和弦四分音符进行,永远走不出那个圈。
最后男主向着哥斯拉的suicide袭击,像悲剧史诗那种人物的挣扎,对美好的追求,对追求不到美好的自己的愤怒,对愤怒的无力的愤怒那种感情都没有,有的只是可笑,没有塑造立体的人物,为了反转人物动机乱变的剧情,逻辑完全不能自洽,谁tm爱吃这坨shit谁吃吧,我也不写了。
为了评论这个特地不厌其烦注册。
我不得不承认,这个评分我主观的成分很大。
一口气把三部全看完,感觉评分最低的第三部反而是最闪亮的一部。
第一部算是热血战斗。
第二部突然对人性剖析。
第三部又突然对于真正可怕的事物进行思考。
跳跃性很强,让观众感觉很怪异。
阿良 看过 2019-01-20哥斯拉很可怕,龙卷风和闪电也很可怕,但我憎恨它吗?
——我扫了一下,觉得这是很棒的一个短评。
噬星者的情节很容易让我想起了日本广岛、长崎被炸的事情。
对于所有日本人来说,这无疑是苦难的。
但是我小声说一句——我觉得这反而把日本的思考能力炸上了天。
加上日本战后的腾飞和九十年代的泡沫破碎一直延续至今的影响,很多日本人据我肤浅的了解对于这样紧张的人生是不满的。
据说有的日本人自杀的卧轨会选择最后一班车——最大程度避免影响他人:在偏僻处自尽的会随身留下身份信息,方便警方联系家属。
这样的秩序性,很可怕。
人在最绝望,最无助的关头,不是歇斯底里,而是选择真正地,选择真正的寂静。
不论他们的选择是否符合大多数人所谓积极的人生观,都是应该被尊重的。
说回电影本身,从专业影视角度我不敢妄言。
从剧情上来说它无疑是背离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嗯抵制一下。
总体来说从思想上,这第三部很日本,没让人失望。
我不知道该不该这么说——希望我们都能早日一定程度地跳出野兽的本能——争斗、憎恨、恐惧、繁殖,有更多的思考。
可能因为这部是粉丝向的作品?
作为不了解哥斯拉宇宙的观众觉得没头没尾的看着... 下方评论涉及剧透(大概?
) 请谨慎阅读反派伸张的因为万物终将毁灭所以要荣耀地/有尊严地走向毁灭的彼岸这一观点 为何 会与被基多拉毁灭挂钩?
人类阵营的杂鱼们看到基多拉三个头啃在哥斯拉身上呢,几乎全片全程一直在惊讶和感叹哥斯拉升温降温,感叹基多拉没法被仪器检测到... 真的很蠢啊 能帮上忙上去帮忙,帮不上忙就赶紧考虑怎么保住自己小命啊... 基多拉跨纬度降临需要一个锚点做支撑,而除了代理人的亲眼(黄金符号眼睛)观测外,最好是要由英雄(主角晴男)的灵魂主动做祭品迎接基多拉降临才能在这个纬度巩固下来这个设定也是完完全全是为了给主角加戏添加进去的吧... 第一,如果反派坏蛋帅哥的目的只是给其他文明带来毁灭(顺便用各个星球养育哥斯拉喂给基多拉吃),自己离远点给基多拉观测数据不就好了吗?
吸完哥斯拉吸星球,完事换一个星球美滋滋不好吗?
第二,献祭主角这“英雄”的灵魂对于基多拉的收益到底是什么?
如果是为了让基多拉可以在这个纬度稳固住,自己去到处吃吃喝喝,那很明显先安抚收编主角这一灵魂的收益是远大于直接召唤基多拉啃哥斯拉的吧。。。
在哥斯拉及其主角团人类所有攻击对基多拉无效的如此优势对情况下,反派这一操作是唯一会让基多拉主子挨揍且输掉的操作...或许有人觉得不该对动画电影有逻辑上的要求,但是这片子看着也不爽啊!!!
故事性上没有什么有意思的地方就算了,战斗画面和视效更是糟糕的要命。。。
哥斯拉全程镜头就2,3个 各种姿势重复利用,战斗动作除了及其缓慢的挥手手就是眼睛亮晶晶的原子吐息复读... 基多拉更是劣质中的劣质,卷积云(黑洞)里伸出三根细细长长的带电扭扭棒...?
我之前已经说了,老虚这三部动画电影绝对不能当作monster fuck human then human refuck monster 或者 monsters fuck each other,你要这么看保准懵逼并且会怒不可遏地持续暴走,呃····听到无数中枪的惨叫声。
好吧,言归正传,老虚的哥斯拉三部曲的主题非常鲜明,就聚焦着一个对象——文明!
注意!
我强调一下,主题是文明!
文明!
是文明!!!
“怪兽”在这里只是指向文明的某种意向和表征,文章的第一部分,我将把这个系列电影的主要设定和对应的意涵梳理出来,然后尽可能试着深入下去,将整个格局做一呈现: 一、格局呈现:文明与虚无 (一)总体而言,“怪兽”是文明的伴生物,是阴暗面,是文明无法逃避的随行之影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意识到,老虚设定了四个怪兽,对应四个文明,但老虚绝对不是把不同种类的文明摆出来,然后比较一下,告诉我们哪个比较好,哪个比较糟糕,而是有点类似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三种政治形态(单个人的统治、少数人的统治和多数人的统治)一样,亚氏没有武断地评判它们,而是指出了三种政体的正常形态及其变态,分别为三种正宗政体(君主制、贵族制和共和制)和三种变态政体(僭主制、寡头制和平民制),这个思路意味着,老虚的出发点,不是对各种文明的思考,而是反思“文明”本身,不是考察各种文明的特性,而是探讨一切文明之为文明的共性,而探讨的落脚点,就在于老虚发展出来的这个概念——“怪兽”·····这就是第二部中梅特菲斯所点明的,“所有文明发展到最后,都会孕育出他的怪兽”,这是所有文明无以避免的终结,所以老虚的“怪兽”一上来就超越了大多数的末日题材,这种文明灭亡的命运,不是“降临”的,不是外星人,不是小行星,不是天灾,甚至不是偶然的人祸,它,“怪兽”,是从文明内部生长出来的,“怪兽”的概念,一开始就内在地包含于“文明”的概念之内,所以,老虚的这个作品,不是慢慢深入到哲学当中去的,它一开场就是和哲学等深的。
(二)深入而言,既然“怪兽”对应文明,但对应的是文明的什么?
上面已经说了,老虚直指文明的共性,它是什么呢?
简而言之,那是某种立足于普遍性的整体性,说人话,就是超出人自然欲望所需要的合作规模与深度,把茫茫多人搞到一起去的东西,相关的理论参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或者这几年比较火的《人类简史》,这种东西一般要发挥这么几个功能,才能够实现这一目的:首先,它要给文明体内的所有个体提供一个最高目的、一种完美价值,所有个体的目的、价值都需要向此皈依,从而将众人凝结起来;其次,它需要对“人之本质”有所言说,让文明内部的所有个体,都感知并确信他们共有某些普遍的特性,虽然“人心隔肚皮”,但在一些最为基本且紧要的方面“我们都一样”,如此,相当规模和深度的社会合作才得以可能;最后,它还需要为人们的行为提供近乎统一的评判标准,并基于这个标准来架构秩序,在这个标准下,善与恶、美与丑绝对不是纯粹个人性、主观性的,而是一般甚至绝对的。
这样的东西是什么呢?
是群体的自我认知,是绝对真理,是最高价值和终极目的,是完满的美和善,是一切我们称之为“宏大叙事”的东西。
如果这是文明所以成立的共性,普遍的条件,那怪兽作为文明的阴暗面实质上是指什么呢?
答:怪兽指的就是这些宏大叙事的嬗变,异化或者丧失。
如果文明是寒冬里的植物,这些“设定”就像是包围、护持、维系着文明的暖膜和支架,它们可能会异化,本该服务于文明的设定最终实质上支配和奴役了文明,它越发展、越壮大、越丰富,文明反而越衰退、越萎缩、越贫乏;它们也可能会丧失,会从所有人心中淡去,沦为虚无,但它却不会彻底消散,它变成一具陈列在所有人面前的尸体,我们嘲讽曾经光芒万丈的它,它也嘲笑并诅咒着行将死去的我们,最终,它从文明的姓名牌变成文明的墓碑。
如此,再对应回“哥斯拉系列”中出场的各个文明(怪兽)我们就能更明确地加以说明了: (三)个别而论,不同种类的怪兽表征着不同形态和特质的文明 1.凝结摩斯拉文明的,是无,或者说是自然本身 摩斯拉和原住民文明象征着自然蒙昧状态,或者说“前文明”,也就是文明的萌芽,所以对应着的摩斯拉始终是未出场的,是一个卵,是“前怪兽”,是怪兽的萌芽。
人类最初的状态就是自然蒙昧的摩斯拉,摩斯拉的“卵之形态”寓意社会合作来自最原始的本能需求,安全自保,多打猎物等等,凝聚他们的是自然需求,也就是自然本身,这种文明群落和蚁穴、狼群没有太大的差别。
文明的将生未生,意味着他们不会将自身视为非自然或高于自然的存在,同时将自然视为某种“它者”,因而他们虽然有所崇敬也有所畏惧,但摩斯拉也好,哥斯拉也罢,对于他们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在浑然一体的自然观和文明沉睡的自我意识下,既无“我”亦无“非我”,所以他们不知憎恨也并无愤怒。
既然文明尚未苏醒,那么怪兽也依然沉睡 2.凝结艾克希夫文明的,是对彼岸和超感性世界的信仰 显而易见,梅德菲斯无数次提及“彼岸”,并将其作为艾克希夫的最终追求。
这大约对应着人类文明的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所有个体都是从伊甸园中驱逐出来的罪人,他们背负着一般无二的原罪,所以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在这个基础上,彼岸的“神”(注意,不是什么人格化的偶像)许诺一切人最高的人生价值与目的,提供关于世界、自然以及整个宇宙的观念与知识,赋予绝对的秩序、法则,从而使得文明得以可能;然而与此同时,这样的文明之根,一开始就已经走在异化的道路上,一开始就伴随着它的基多拉。
因为它同时宣布着现世的无意义,划定了现实的限度,它垄断着绝对知识的“真”,至高伦理的“善”和纯粹艺术的“美”,它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指认自身为唯一合法的目的,而对于现实世界的一切,天空不会留下鸟的痕迹,飞过没飞过没有任何差别,这个俗世最终的结局不过是消亡与毁灭,除了皈依除了自我奉献,没有任何出路,它孕育文明,但也在终极意义上否定文明。
3.凝结毕鲁萨鲁多的,是纯粹理性 人类历史上,理性处死上帝之后便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石,一方面,它贯通所有个体,无论你是什么肤色,什么性别,什么种族,你都能理解逻辑,都能听懂三段论,都无法质疑同一律、排中律和传递律,那么我们就能够在此基础上设定绝对的知识与真理,甚至从理性得出普世的,超越民族国界的价值和道德,创立法则,甚至连美与艺术都不过是某种客观的数学比例关系,是一般的而非因人而异的,并且由于达到真、善、美的能力,即理性一般无二地为所有个体掌握,那么所有人也就是平等的,独立的······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现代文明。
然而,上帝无法完成的,理性同样不能,理性精神的异化我们已经充分讨论过了,上一期重点谈的“机械都市”,和PP中希伯尔先知系统、乐园追放中的乐园,都是启蒙理性向工具理性的异化,再发展到极致的文明形态,没看过或者忘了的朋友们,我贴一段上篇的总结过来,帮助大家理解: 这个纯粹理性具现化出来的庞大系统,它唯一的、全部的目的,就是“增殖”,在空间上更大,在时间上更绵延,在结构、功能上更坚不可摧,所有的个体、资源都要被统一在这个唯一的目的下,然后通过工具理性的编排,像环环相扣的齿轮一样,集约、高效地运转,所有不能被理性认可的目的——爱恨冲动、灵肉欲望、与感性相关的一切悸动、与终极对话的一切信仰,都被扼杀了;所有不能被理性所检验、解释,所有不能被整合进形式逻辑、集成理性的方法——灵光乍现、天才直觉、奇思妙想、无法示人的“启示”、无以言表的“内省”,都被废除了,它是真正的怪兽······· 4.后现代人类文明的根,是无,虚无的无 哥斯拉表征着后现代的根本困境,也就是本系列的第二个关键主题——虚无主义,理性以祛魅之名杀死了上帝而又自立为新的上帝,用科技许诺给人类永恒的进步,把伊甸园从过去搬迁至未来······然而这个新的神祇很快就破灭了,科技发展与财富增长最为迅猛的20世纪,非但不是天堂,而是有着两次世界大战和半世纪核冷战的地狱,人们陷入迷茫,绝对真理、普遍价值、最终目的·······全部被消解、嘲讽、弃绝,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到经典物理学的大厦坍塌了,确定性被概率性主宰;我们看到“垮掉一代”的指认在全球范围内此起彼伏,宏大叙事、崇高价值和神圣传统被嘲讽倾轧;我们还看到文学中英雄伟人、革命进步、国家民族的主题退场,戏谑、滑稽与荒诞登堂入室;看到艺术当中的和谐安宁、比例对称被扭曲、晦暗、挣扎取代,看到离经叛道的招摇,看到原子个体的孤独,看到自我毁灭的冲动和娱乐至死的癫狂······而这就后现代的境况,这就是哥斯拉,他的构成既像天然的岩石又像闪烁着工业光泽的金属,他的能力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他的存在既是自然的也是超自然的,他和人类的现代文明一道,处在毕鲁萨鲁多的工程理性和艾克希夫的宗教神启之间,处在绝对合理的机械都市和无法言说的基多拉之间,徘徊犹疑,“无家可归”········ 以上是全作的基本格局,好,我们进一步深入。
二、查拉图斯特拉的卡里斯玛——超人的悲剧 我知道这个标题有点莫名其妙,但没有比这个更贴切的了,容我慢慢道来。
首先,我们要在上一轮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只怪兽,做进一步的深入阐释,而在此之前,我必须搬出一个人提示给大家,这个人的出场绝对不是故弄玄虚,而是直击要害的,是理解整个哥斯拉三部曲的关键所在!
我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断言,如果我们不对他有所了解,虚渊玄的哥斯拉三部曲,是不可理喻的!
他是, 尼采 下面我会经由尼采的眼光,对两头怪兽——基多拉与哥斯拉进行再分析,进一步深入下去。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0—1900.08) (一)基多拉/哥斯拉——彼岸与虚无 基多拉代指以彼岸为文明之根的最终结局,但其实不仅仅限于宗教文明!
在尼采看来,基督教把彼岸当作皈依而视现世为无稽的观念——这种打造一个温情脉脉能包容所有人其乐融融的承诺是彻头彻尾的谎言,而从苏格拉底尤其是柏拉图开始的整个西方哲学乃至西方文明,和基督教的彼岸性是高度一致的,这个哲学传统以柏拉图为起始,以黑格尔为最高峰,如出一辙地把真理和至善归于彼岸的理念世界,从而让这个超感性的理念世界像太阳一样高悬起来照耀万物······然而,在这个传统的尽头站着两位伟大终结者,尼采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位你猜?
O(∩_∩)O),所以,当尼采宣称要“杀死上帝”,指出“上帝死了”,并宣布整个世界将进入虚无的时候,这里有两个要点:第一,尼采所说的“上帝”不仅仅是上帝,而代指整个西方文明的价值传统;第二,尼采虽然宣称要杀死上帝,但上帝之所以会死,不是因为他尼采,而是因为上帝自己生来就是找死的,关于彼岸世界的谎言之所以破碎了,不在于有人揭发,而在于它本身是个谎言。
当19世纪下半叶的人们哀叹于基督教的没落导致虚无主义的时候,尼采站出来说,导致虚无主义的不是别人,正是基督教自身,没有谎言的编纂,哪来谎言的破灭呢?
哥斯拉——所有最高价值的消弭,这个虚无的深渊,正是关于此岸世界的真实。
哥斯拉之所以是终极的怪兽在,在于它是一切文明的基底,而基多拉之所以也是终极的怪兽,在于一切文明一但认识到关于此岸世界的真实,它始终面对着投向基多拉怀抱的诱惑,就像艾克希夫人一样,当他们穷尽了这个世界的真理,发现尽头处只有无尽的虚无之时,他几乎无以避免地望向彼岸,在那文明毁灭的永恒寂静中,在文明堕入死亡之渊的尽头,期盼那里有着超越这个宇宙的终极意义,它们的文明不向生挣扎,而是向死求得安宁。
所以,这两只怪兽的对决是宿命般的,只要文明诞生,它就开始用基多拉的萌芽(某种彼岸神话,无论是宗教的神话还是世俗的神话)回避哥斯拉的真实(最高价值的虚无),而一旦他们持续地发展,就一定会遭遇并直面哥斯拉(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真相),基多拉就能够引诱人们自我献祭召唤它来到世上,将文明的果实——繁荣与虚无(哥斯拉)——一并吞食。
我牵强附会吗?
我们不妨回过头再看看设定,以及这让人无语的最终之战吧,基多拉难道不是“不属于这个宇宙“的吗,它难道不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吗?
最终决战里,基多拉为什么水的跟个渣渣一样,梅德菲斯的指引被破除,它的虚幻性被解开后,如果和哥斯拉大战一场再扑街,第三部肯定不会遭受这么多骂名,但是不行啊!
按照尼采和老虚的理念,它!
本!
来!
就!
是!
个!
渣!
渣!
啊!
它是谎言啊!
虚幻的彼岸性一旦被消除,在这个世界本真的虚无之渊——哥斯拉面前,它本身就是脆得跟纸一样!
所以被哥斯拉一碰就碎了!
化成齑粉了啊!
(二)超人 好了,下面要说的不是怪兽,而是我们的主角,晴生。
他在这个故事里和那些怪兽一样,也是一个符号,一个意向,他是查拉图斯特拉,是尼采所说的超人。
尼采是最早一个系统阐述虚无主义的思想家,但尼采最终不是要止步于此,而是要超越,从根本上克服虚无主义。
注意,不是消除,虚无作为这个世界的本真,是无法消除的!
在存在论的范畴内,对一切存在(being)而言,根本没有什么一般的、普遍的,现成给定的绝对真理,至高价值,在这一点上,尼采确实是个“存在论的虚无主义者”;但是,尼采绝不是“生存论的虚无主义者”,而恰恰是在“生存论”这个维度上,尼采展现出对虚无主义的坚决批判!
在尼采看来,如果存在论意义上的虚无主义是一种深刻的洞见,那么因此将这种虚无覆盖到生命、生存的历程,则是彻底的混淆与谬误!
生存意志,它本身就意味着目的、价值的设定,而这个生的目的与价值绝不是被什么牛鬼蛇神给予的,而是生命意志为自己订立的!
在这样的生存意志下,他就能够直面这个世界的真实,坦然而傲然地面对虚无的真相,因为他不需要别的什么人或者神来指引自己,提供慰藉与终极关怀,他顶天立地,为己而动,向己而生!
他就是能够与恶龙相对搏杀的勇士,是查拉图斯特拉,是超人!
在剧作中,他是晴生!
佐证如下: 首先,当所有人怀着另一个家园的期望逃离地球与哥斯拉时,只有晴生坚决要回来和哥斯拉决一死战,这不是什么主角的强行设定,而是作为超人的晴生懂得,他懂得哥斯拉的实质,他懂得这个宇宙的真相,哥斯拉不是地球的必然,是全宇宙的必然,是无法逃离的,新的星球总会有新的哥斯拉,而超人之所以为超人就在于他能坦然地接受这个真相,他要回来直面虚无,在虚无中为自己的生存开辟道路!
其次,当被梅德菲斯抱在怀里催眠杀的时候,当梅德菲斯告诉他这个宇宙中文明的末路,告诉他虚无的真相,劝他放弃挣扎求生,投入死亡的永恒彼岸获得救赎时,晴生是看到什么振作起来的?
是那个吊坠!
那个象征春天,和他的名字呼应点题的吊坠!
春天不是生命,而是让生命成为生命的意志与力量!
那傲然绽放的花朵,正代表着生存的意志,代表着能够撕碎基多拉的幻象而独自面对哥斯拉的力量!
(三)悲剧 好了,大家要问了,你说了这么多,晴生最后还是死了呀,不像你说的那么激扬振奋啊,最后这个结局别扭就像老虚一如既往地强行发便当一样,前一秒还各种欢乐祥和齐人之福无限希望,后一秒就·······why?
没错,觉醒为查拉图斯特拉的晴生确实已经明白了,哥斯拉是无法消灭的,真正的道路就是要直面着它,为自己的生命立法,既不逃离,也不放弃,自强而骄傲地活下去,为啥最后就想不通了呢,就抱着死去的战友兼前女友赴死了呢?
朋友们!
我还要再强调一遍,因为!
老虚这个故事讲的不是超人啊!
不是晴生啊,故事的主题我再强调一遍!
是文明!
文明!
是文明啊啊啊啊!!!
晴生不仅仅是查拉图斯特拉,他还是卡里斯玛,是英雄······第三部一开始就可劲强调了啊!
他承载着时代精神,背负着人类的历史!
大家要知道,尼采的超人哲学这么积极向上,为什么长久以来被人诟病啊,为什么被指责为纳粹的精神指引?
尼采之所以批判基督教和整个西方文明传统,不仅因为它们是谎言,更重要的是,它们是弱者和“奴隶”,为了反过来控制奴役强者,压迫超人编纂出来的谎言!
这种宣扬仁爱,宣扬慈悲和舍己为人的道德价值,是生存意志孱弱的懦夫为了让强者服务自身设定的价值!
想想吧,古希腊时代的神是什么样的,他们饱含欲望,顶天立地,强壮健硕,而后来呢?
尼采认为,这种价值理念让人和生命变得颓软,变得萎靡不振,不断窒息、扼杀着强者的意志、生存的意念,所以尼采才说要“重估一切价值!
”,才会戳破谎言,让虚无真正地降临世上,让超人和强者再度站立起来。
但是!
在这个克服虚无主义的路径上,没!
有!
弱!
者!
的!
位!
置!
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就是弱肉强食,是优胜劣汰,只有在这个过程中超人才能成为超人,那些所有温情脉脉的价值理念最终都会烟消云散!
尼采的超越虚无之途,没有文明的出路······· 三、他的情怀 我想,通过一系列作品的考察,虚渊玄最深刻的触动与情怀何在已经呼之欲出了,这种形象在切嗣那里已经十分鲜明,到晴生更是推向了极致。
晴生注定是悲剧的,查拉图斯特拉可以直面哥斯拉而活,但作为卡里斯玛就绝无可能,虚渊玄用三部的篇幅创造一个绝望的境地,在接近尾声时通过超人的觉醒,通过生命意志的焕发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但这个属于尼采的强者喜剧,下一秒就被颠覆了,被翻转了,颠覆为最让人扼腕叹息的悲情,却又显得愈发伟大——历史上的强者们总是有着直面天地不仁的伟大灵魂,然而他们对苍生的悲悯,对文明的担当,对历史的承接,注定了本能超脱的英雄们走向灭亡,整个哥斯拉系列就是如此,它是对文明、对历史、对英雄圣人的悲歌、挽歌与赞歌!
看着晴生陨落时依旧绽放的花朵,我心想这个悲剧是如此的必然而深刻,以至于人类历史上所有曾经光芒万丈的太阳们都悲怆着黯淡下来,然而与此同时,又闪烁起漫漫长河里无数的无名星辰,震撼着一代代后继而来仰望者、传颂者与跋涉者······我目眩神迷。
看完了感觉结局很难受,哥斯拉依然存在,并且会不断的进化,现在虽然可以和人类共存但是当哥斯拉进化到超越地球以后呢?
即使进化到超越地球的哥斯拉对人类没有恶意,但毁灭你与你何干?
你会注意到自己不小心踩死了一只蚂蚁吗?
而且其它星球文明也会诞生怪兽,其它星球的怪兽不断进化终有一天会影响到人类,那时候只有原始科技水平的人类如何自保呢?
只有能够互相毁灭的共存才是平等的共存。
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男主之前的做法,但是最后带着纳米机器自毁就不太赞同了,菜刀既可以杀人也可以做出美味的佳肴,科技本身无罪有罪的是使用科技的人。
怪兽之所以会诞生并不是因为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只是让怪兽变得更强大罢了,怪兽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原始部落人吃人的茹毛饮血,封建王朝把平民当牛马奴役的君王,现代社会将人异化成耗材的权贵和资本。
哥斯拉之所以是怪兽是因为其他人没有哥斯拉那样使用强大力量的权利。
如果创造,获取财富,选择…的权利真正掌握在每一个具体的人的手上,而不是掌握在资本或者所谓的“集体”的手上。
如果每个人都拥有以自己的意志使用强大力量的权利。
每个人都能成为拥有自我意志的独立自由的怪兽的话。
就不存在怪兽了。
随便想吐槽一下基多拉根本不能带来真正的虚无,因为它只想毁灭他人却不想毁灭自己,真正的虚无是什么都不存在的。
直接看了第三部,人类文明与宇宙理论结合,超级有feeling,目前老虚还是质量保证啊
@@@(2018-11-03)GODZILLA 星を喰う者(哥斯拉:噬星者)(这回是召唤其他宇宙的生物“基多拉”三头龙来打哥斯拉,结果还是男主放弃了。哥斯拉不是个错误,而是地球生物的最终形态,人类只是过渡。。。男主最后放弃了,自杀了,让人类文明停留在了部落时代。)
好看,虽然最后哥斯拉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人类彻底倒退回了原始的生存环境,但是,谁又知道这不是正确的呢。人类的傲慢孕育哥斯拉,最终晴生待着最后一架秃鹫冲向哥斯拉,表明了自己的决心,绝不与哥斯拉共存,但是,却也不能再让人类重蹈覆辙。
如此收尾,可惜可惜。虛淵玄絕對織出了這個系列六十年來都沒夢過的夢,但碰上一個說出「機械哥吉拉的頭不用長得像哥吉拉」的導演,你我還能期待什麼呢…..
降维攻击的基多拉 暗影掠过的魔斯拉 都很不错 老虚和痞子的剧本终于在最终回发挥 文明发展的终结就是毁灭 除此皆为虚无 但对故乡的执着是人类黑暗中的唯一火花
一群愚蠢话痨的人类把我大哥斯拉大戏份都抢完了……
最后一部,突然宗教的意味就分明了。也交代了怪兽的来意,这个想法非常大胆,非常合理。在最后的生存阶段,为了自己种族的利益会不惜一切代价。
哥斯拉很可怕,龙卷风和闪电也很可怕,但我憎恨它吗?
太强了。人类的发展既不能极端理性(机械哥斯拉,为了胜利可以放弃一切)、也不能极端唯心(王者基多拉,自我放弃任人摆布),甚至说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活着?为了人类的尊严那一口气还是像动物一样只要活下去?神女妹妹被捕获可吓坏了我,神女姐妹太美好了。最后英勇赴义的对话太神了,只要他还在这里,你们就会继续延续欲望,最后的结果还是和哥斯拉战斗,结果依然是A.流亡 B.灭绝 C.被基多拉消灭,因为即使你战胜了这只哥斯拉,还会有新的哥斯拉。
第一:到最后又变成了哥斯拉大战基多拉 第二:24k黄金猪肉龙头绦虫的基多拉真是氪金氪瞎眼 第三:文明是罪,原始无罪 总体还是延续了前两部你想看场面基本没有以及各种哲学嘴炮的无聊风格!看完三部我真的心累了!后悔入坑🤷🏻
总算等到这最终章,却从宗教哲学讲到文明发展论,讲了一大通莫名其妙的东西,然后就稀里糊涂地结束了……给基多拉的玄异登场加一星。
非要玩文艺,全程都在看日本又肤浅又中二的装深沉式人性讨论,最后的决斗简直服了,三部从头疲软到尾,导演到底想干嘛???
可能对普通观众不友好的一点是,哥斯拉出现的太少了,前面两部攒下来的期待被大量人神讨论思辨、科技化身宗教的展示消磨,但如此深度,绝非大部分科幻片能触及的。
实话实说,差点睡着,整部下来好像自己都被洗脑了。
神仙一样的剧情。。。
绝望中的信奉,信奉带来新的绝望。每个种族贯彻着自己的发展之路,而所谓神灵往往是最不靠谱的那条路。人类是最弱小,也是因为意识和情感,而不够稳定,常常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厘清了电影版的一些剧情,也在生死之中,知晓了永恒之短暂,有限之无穷。结尾的压抑,结尾的失去,结尾的重新开始。晴生,也是"春生"吧。神族之眼,也是达摩克里斯之剑,以时间注视着人类的贪婪。何以选择,向死而生。
回归大自然啊
满分!宇宙没有永恒时间拥有尽头尽头就是毁灭。
这么神棍还神转折的剧情什么鬼惹
有点amu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