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B站的视频尝试翻译,仅供凑合看看)Part11)”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你们都有一种非常阴暗、扭曲的幽默感?
“Steve: 以前我们去派对的时候,我们以前是Bretton Hall的学生。
当我俩中的一人上完厕所,另外一个人会穿上红色橡胶雨衣,拿着餐刀,打扮成“Don’t look now”的侏儒在厕所外等着,那时我们意识到我们是会费劲穿上这套服装并且等在厕所外的人(对视),意识到我们有相同的阴暗扭曲的幽默感。
2)“谁对你们的写作产生了最大影响?
”Reece:可能像是Victoria Wood和Alan Bennet,更多是写剧情喜剧片的人。
我觉得Victoria很有趣,擅长人物白描;但我俩更希望讲一个故事,所以我认为我们已经慢慢从纯粹的喜剧转型。
喜剧很棒,但是渐渐地我们会更戏剧化一些。
3)“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放弃喜剧而专做惊悚?
”Reece:当然(迫不及待)Steve:是的,四年前你就开始了。
第三季有些单集有很多的惊悚元素。
但如果只做惊悚我们会怀念喜剧的,每集必须有一些幽默的味道。
Reece:我觉得你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说这是喜剧这是惊悚,你可以两者兼顾,而且这就是它们本身。
4)“通常你们中谁会想出更阴暗的故事?
”Steve:我们互相促进…我觉得是Reece,我觉得你会施加更多的恐怖感。
你经常说“如果这样会更糟会更吓人”Reece:是的。
Steve:然后我会说“Oh,Reece(无限宠溺)”Reece: HAHAHA.(宝宝被表扬了)是的,经常发生。
5)“你们两个更喜欢表演还是编剧?
为什么?
”Steve:我知道你更喜欢哪个(凡事都先想到Reece真是够了),比起编剧你更喜欢表演。
Reece:是的。
Steve:比起表演我更喜欢编剧。
Reece:是的,我们正好相反。
Steve:(无缝对接)所以我们是完美的一对/一队。
6)“有没有想过做一集音乐剧形式的《9号秘事》?
”Reece:说起来蛮有趣,在第三季里面我们有做这种尝试:有一集设定在卡拉OK包厢。
这个想法来自于:我们能不能做一集音乐剧形式的?
Steve:但我更想做正统的音乐剧像《爱乐之城》。
当然不会是“爱乐之城”,我们会怎么起名字?
“爱杀之城”?
Reece:“砰砰之城”?
(Steve被Reece逗笑。
)7)在说片场装死?
没明白Reece很快跳过这题,说我们没有时间玩这个。
8)“创作这么多一次性的角色会感到挫败吗?
有没有哪些角色你们想重温/重启的?
”Steve:好问题。
Reece:是的,好问题。
(思维同步得可怕)的确会有挫败感,因为你会觉得我们一直在烧毁角色。
我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这半小时的《9号秘事》会做成完整的一系列,但我们确实想过这对于剧情和角色来说,会是很高的翻新率。
Steve:但我们经常会重复使用某种类型的角色,让两个不同的演员演一类角色,会赋予这个角色不同的诠释。
这会让人感觉我们在创作两个不同类型的角色,虽然本质上是相同的角色。
(机智如我)Reece附和。
Part29)“你们曾经有争论过谁来扮演什么角色么?
”Steve & Reece:不会争论,我们会讨论。
(神同步again)Reece:我们会考虑这集自己是不是出现太多了,我们非常注意变得虚荣(此处口误)Steve:注意不变得虚荣。
(纠正Reece)Reece:注意不被指责变得虚荣。
Steve:我们会把所有的角色排队,像上学时为足球队挑选队员一样。
你们先来选,那么,我们要他,那么另一对就要另一人,依次类推。
Reece:其实我们写角色时不会……事实是每人都有真正适合的角色。
10)哪种情况在你们创作时发生得更多:是觉得写得太过需要收敛还是觉得做得不够,需要写得更怪诞/吓人/尖锐来迎合你们的粉丝,同时维护你们在暗黑血腥喜剧界的声誉?
Steve:我觉得肯定是觉得做得不够。
Reece:这种想法是错的,因为我们不应该迎合我们以为人们想要的。
Steve:我觉得我们真正想要的并不是当剧集结束后,人们不以为然地耸耸肩;我们想要的是你在观看时也真正投入了。
Reece:不管如何,我们可能达到了这一点。
有意思的是他写到了我们在暗黑血腥喜剧界的声誉;另外一些人可能认为我们的剧根本称不上黑暗,所以这是口味(不同)。
Steve:是的,这一季我们确实有食人、乱伦等情节,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会这么想。
11)你们更享受做哪件事?
吓唬别人或者逗别人笑?
哪件事更容易?
Steve:我觉得逗别人笑很棒,这是天分,不是吗?
Reece:这会比较容易吗?
Steve: 唔…Reece:逗别人笑比吓唬别人容易,是吗?
不是,两者都不容易,都非常非常的难,Helen(提问者),你TMD来试试看(爆粗了居然)。
12)我喜欢每集不同的风格和主题,这部剧确实将人们对于惊悚剧类型的热情激发出来,而且我对于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被惊吓着迷。
对于你们来说,恐怖片意味着什么?
就个人而言为什么你们会对它着迷?
Steve:恐怖片就像是一种探索生活中你不曾经历的事情的方式,然后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释放它,有点像坐过山车。
所以你想尖叫,你想感受之前不曾有过的感受,这就是我认为恐怖片允许我们做的,当然你可以离开影院。
其实离开电影院走向光天化日比把电视关了胡思乱想要容易,你会想我要上床睡觉了,夜里太黑了,门都锁了吗?
所以我觉得在电视上看恐怖片更加毛骨悚然。
Reece:是的,恐惧会直接进入你的房间。
其实喜剧和恐怖片的运用的机制非常相似,一个让你放声大笑一个让你不寒而栗。
在影院看恐怖片,所有人会尖叫,过一会又集体大笑。
因为这会有一个释放和缓解,它们之间有很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们尝试把这些做对。
13)你们会一起出席社交场合吗?
或者你们会到对方家用餐吗?
(捂脸)Reece:(傲娇)不会。
Steve:(笑)不会吃晚饭,我们会互相串门。
Reece:我们经常一同出行。
Steve:我们住得很近,所以我们进出总能看到对方。
(呵呵)我们会在街上购物时偶遇,我们不用专门到对方家吃晚饭。
Reece:是的,我们不用。
(有一种你们凡人不懂我们之间的傲娇)Part 314)相比较《9号秘事》单集构成的系列,你在面对《疯城记》这种更复杂的文本时面临什么挑战?
Reece:比较吊诡的是,写《9号秘事》更难。
因为你每周都会面临重新开始,所以需要更多创意。
但同样地,写《疯城记》也非常困难,一周又一周试图让故事继续发展并让同一批角色带给人们惊喜。
这同样困难,但是当角色一旦设立之后可能会比较简单,因为之后你会想这是Mr Jelly,他是个不喜欢小孩的小丑,你知道他是谁然后你相当于每周拜访他一次,如同所有其他角色。
Steve:我认为我们在写《疯城记》受到折磨更多,我们花费更长时间描写不同场戏,它们在哪里汇合,在哪集会发生什么。
在《9号秘事》,你知道你只需要在这集讲一个30页的故事,这样要快很多。
(看出在比较两部作品时两人还是存在分歧)Reece:并且你可以走向极端,因为在下一集不会产生影响。
15)有没有哪个角色或故事你们想尝试,但又觉得会让人太反感?
Reece:并没有,我们总被问起这个问题:有什么是你们不会写的,或有什么过于黑暗?
我们从没有被告知不可以尝试某件事,但我们会注意不让它太恐怖,我们会有一种自我审查意识,一直都有。
我觉得比较好的做法是,当你需要运用某些十分吓人的素材,先克制一下然后当你十分小心时,冲击力更强。
16)我非常欣赏“寂静之夜”这集,几乎是一部默片,还有哪些类型你们想尝试?
Steve:我们讨论过做科幻片,虽然我们都不是科幻片粉丝。
Reece:是的。
Steve:(想做)一部真正美好的爱情喜剧片(有点出乎意料啊),我非常想。
Reece:Boring!
(太调皮)17)你们在创作故事大纲时会去哪里或者怎么做取得灵感?
(两人调笑了一会)Reece:我们会去一个小矮人那里,他会告诉我们写什么。
Steve:剧情几乎可以来自任何地方,任何事都可以成为《9号秘事》,只要它包含在一个地点,所以你只要期待故事呈现到你面前。
我在想我们到底怎么做的。
Reece:我们去办公室,不是吗?
我们坐在那里,有时长达几小时的苦闷,有时则是“我想到一个点子”,然后可以迅速落笔,我们会在创作之前有许多讨论,这是帮助我们不感觉自己被卡在那里的诀窍之一。
18)《9号秘事》非常惊艳,不过是否像有人暗示的,今年会有《绅士联盟》20周年纪念?
Reece:谁暗示了?
Steve:你。
(23333)所有人都在不同场合暗示,我们确实希望,我们希望做些什么。
但人们对《绅士联盟》有这么美好的回忆让我们有点害怕,我们不十分清楚如果我们回归,要做些什么。
不过这么说好了,我们俩会尝试,和Mark&Jeremy碰头,而且我们志在讨论做些什么,这样足够了吗?
19)你们最希望在什么场景下工作?
现阶段我被功课和复习折磨得很痛苦。
Steve:复习?
如果你是个青少年,只要做一件事。
不要以为你可以在工作中刷脸书,戴上耳机听音乐,还可以看电视。
Reece:一面屏幕。
Steve:一面屏幕,不,不是屏幕,一本书!
Reece:一本书!
Steve:笔和纸。
(两只都是有娃的人,同仇敌忾)20)《9号秘事》新一季什么时候开始?
你们是否考虑过制作一部《9号秘事》电影?
Steve:在一间屋子里,你真的想看吗?
有人确实制作了一部关于一个男人在棺材里的的电影。
Reece:我看过,非常棒,《活埋》。
Steve:如果有人来找我们说,希望我们制作一部电影,这是预算,开始吧。
我们会做的,直接开始。
Reece & Steve:谢谢大家。
Steve:谢谢你们的提问,希望你们喜爱这一季。
接下来故事开始急转直下。
教授表现出来虚弱,咳嗽,Nina给他一杯茶让他坐下,之后仿佛改换了一种更强势的态度。
纵行第三,谜面:A disturbed setter concealed a tiny amount. Why, it’s enough to take one’s breath away (12)Nina自己开始熟练的解析,字谜的setter设置人就是教授,自称斯芬克斯Sphinx,他隐瞒了一点。
根据前面已解出的谜底,第一个字母是a;然后是sphinx的变位,a tiny amount一点点就是iota(希腊字母表的第9个字母);再加上why的同音字母“y”,调换语序之后可以得到谜底asphyxiation,也就是窒息的意思。
这里Nina说到,这“挺有预见性的”,同时教授手中的茶杯跌落地毯上。
之后Nina轻蔑的表示这次的题目还挺简单的,同时刷刷刷做了好几题。
她写到而没提到的有(多数并不知道怎么解出来的,少量符合经典解题思路还可以理解):纵行第八:Little pot, good for putting on (5,5)谜底 short grass横行二十:You might at Halloween see Robert on top of slapped, drunk (3,3,6)谜底 bob for apples纵行十六:Upset, as pedants often follow cuts (3,6)谜底 and pastes横行二十五:Strength of support arranged inside unopened truss (10)谜底 sturdiness纵行二十一:Malaysian township, whence travelled returns to capital (5)谜底 peari横行二十七:Associates fool with first workers (10)谜底 assistants她专门提到的多数都含有对教授嘲讽的意味:纵行十四:Dickens character who undertakes to be a coffin maker (10)谜底 sowerberry(雾都孤儿里面的棺材店老板,Nina表示教授很快就需要这服务了)横行十五:some smart aleck, no wit, allegedly (4,2,3)谜底 know it allNina这时转身对教授说,他并不是全知全能的。
她告诉教授,自己是学海洋生物学的,可以从河豚里提炼出河豚毒素,如果混入茶里喝下去,人就会逐渐麻痹,最终导致呼吸衰竭死亡,正好就是前面纵行第三的谜底“窒息”。
Nina接下来披露了自己动手的原因,照片上的男孩Simon是她的哥哥,6年前在纵横字谜赛上光明正大的战胜了教授,但教授对其中一个词提出质疑并得到了评委会的包庇,导致Simon被取消资格,之后上吊自杀。
听完了Nina的控诉,教授突然恢复了正常,跟Nina说,“我好着呢,反而是你要死了”。
他接着解谜:纵行二十二:Frankfurter’s number-one bun? Don’t start! (4)谜底 neun (如果不是以one或者bun开头,neun就是德文里的9)纵行二十三:The origins of a species popularised savage serpents (4)谜底 asps (origins代表要取首字母)教授在纵横字谜板上划出他没有中招的原因,“I swap … cups”。
Nina意识到自己中了自己下的河豚毒素,而且已经开始发作了。
教授打了一个电话,通知了某人,让他快来。
他告诉Nina,这是打给了Nina的私人导师Tyler博士,他会带着疫苗来解救Nina。
Nina意识到自己的计划是被Tyler泄露给了教授。
教授提到自己和Tyler有很长时间的交情。
教授继续解谜。
纵行第五:Knocked back beer and wine, then put on a French undergarment (9)谜底 underslip (knocked back意味着要自下而上倒着写,所以是将一种啤酒pils,一种葡萄酒red从下向上写,最后再加上法语“一”也就是un,最后得到undergarment的同义词)Nina僵坐在椅子上,教授开始对Nina上下其手,而这一点肯定不无前面Nina的暗示故意的引导。
然后在教授去上厕所的时候,二册饰演的Tyler博士来了,他管Nina叫Charlotte,这应该是她的真名。
博士来了不急着救人,也开始解起谜来。
横行十二:I hear an American poet solved the riddle of the pseudo hotel patron… (7,5)谜底 mystery guest (美国诗人是Edgar Guest,解开谜题指神秘事件被猜出来mystery guessed)教授表示Tyler怎么来的这么慢,他差点要对女孩动歪心思,Tyler跟他说,那不太合适(这也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伏笔)。
教授在这里对博士有一种颐指气使,轻蔑看不上的感觉。
但接下来剧情再次急转直下。
刚刚看完原版,相比于第三集为了失去的幸福复仇,这个故事流露出的哀恸情绪让我更加震撼,所以打算写写自己的看法。
男主看见遗落的鞋 故事以男主偶然捡到在草坪上遗落的鞋子开始,男主似乎对这只鞋子很感兴趣,在捡到鞋子的几个星期里到处张贴失物招领,托人在广播里寻鞋,总是失魂落魄的盯着窗外,频繁的查看电话语音和邮箱,甚至为此建了一个网站。
失物招领
广播招领
盯着窗外 剧中有一些细节,男主在家做家务,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家里的一切,从家具到配饰几乎都是对称或者成双安放的;男主在擦相框时对着某一张照片发呆,这些都为后面埋下伏笔。
打扫
对称
照片伏笔 妻子对丈夫的行为很不满,二人为此有过争吵,妻子扔掉鞋子后他当着客人的面质问妻子,从垃圾桶里又把鞋翻了出来,此时我们发现男主似乎对这只鞋子产生了某种情感。
剧中有一些细节,比如男主发现女儿拿着鞋做游戏时很生气的把鞋抢了回来,客人拿起鞋子时男主说了一句“Careful”,妻子雇人认领鞋子时男主不断提问有关鞋子的细节,还鞋前不舍的红着眼睛把鞋子抱在怀里,暗示着鞋子在男主心里似乎有很重的分量。
细节提问(一脸懵逼的小哥)
红眼圈的二册 还回鞋子后一段时间男主的生活似乎回到了正轨,他把注意力放回了工作和家庭,直到一天晚上女儿表演的一首儿歌,让男主又想起了那只鞋。
男主调查后得知妻子让她的大学同学冒名认领了鞋子,在与妻子的对质中,妻子有些歇斯底里,问他为什么非要纠结于这只鞋,男主终于说了实话:从来都不关鞋的事。
已崩溃 六年前他们的双胞胎中的儿子夭折,他一直走不出丧子之痛,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该死。
男主的生活失去了重心,心理创伤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没有被抚平,反而愈发偏执,把对双胞胎的感情转移到鞋子上,执着的希望这只鞋能被补齐。
在得知妻子的骗局后,找到了妻子同学家,不惜以谋杀手段抢回了鞋子。
看到最后有一个反转,故事开头的照片里,男主抱着双胞胎,脚上穿着那双鞋,然后一段监控录像显示,鞋子其实是男主自己扔在草坪上假装成别人遗失的,此时回想前面的剧情多了些惊悚感。
放鞋子 在《幸福是一条温暖的毯子》中,莱纳斯无论吃饭睡觉还是和朋友们玩耍都必须随身携带自己心爱的毯子,一旦和毯子分开就会变得十分焦虑,这个设定在某种程度上和男主很相似,他一心想将鞋子补齐,已经到了疯魔的状态。
妻子虽然有同样的经历,但事隔多年,悲伤已经被冲淡了许多,只有男主任然纠结。
夫妻之间即使是正常的交谈也总有些貌合神离,妻子甚至因为丈夫的过分执着而产生出轨的迹象,而男主由于陷入悲痛无法自拔同时缺乏沟通,出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最终崩溃,悲剧也因此发生。
这不是第一次《9号秘事》涉及人性的话题,父母的爱在孩子早夭后来不及释放,就化成了伤痛,理智在此刻毫无意义,这样的悲剧血腥却也令人动容。
演员将对丧子悲痛的隐忍和偏执的行为表现得十分细腻,剧中的构图和滤镜恰到好处的反映主角的内心,音乐也烘托出紧张的氛围,相比于其他作品透过剧情传达正能量,《9号秘事》更加注重故事本身的逻辑,这也是这部剧好评如潮的原因。
毕竟道理大家都懂,但好的故事需要反复的推敲。
B站上已经发现影评UP主大段大段抄袭本影评,目前确定的是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7042652/?share_source=copy_link&ts=1518059305&share_medium=iphone&bbid=d06599f2202119b7a319c6e70f2f7890 (视频已删除)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3684459/?share_source=copy_link&ts=1518059365&share_medium=iphone&bbid=d06599f2202119b7a319c6e70f2f7890 (视频已删除)感谢评论区 我会有猫和狗 提醒 这个剧的特点众所周知是反转多、情节无法预料、演技精湛、黑色幽默。
这一集毫无疑问也延续了这些特点,观众(如我)从一开始就在猜后面会有什么反转,然而最后真相还是令人意想不到。
厉害吗?
当然厉害,但是这个水准的编剧是该剧标配,并不令熟悉这个剧的观众吃惊。
那这集厉害在哪里?
厉害在编剧对古希腊悲剧、索福克勒斯名剧《俄狄浦斯王》信手拈来的借用和致敬。
先看几个线索:1. 教授化名为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怪兽,被俄狄浦斯猜到谜语,自尽而死。
wiki: “赫拉派斯芬克司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懸崖上,攔住過往的路人,用繆斯所傳授的謎語問他們,猜不中者就會被牠吃掉,這個謎語是:“什麼動物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
腿最多的時候,也正是他走路最慢,體力最弱的時候。
”俄狄浦斯猜中了正確答案,謎底是“人”。
斯芬克斯羞愧萬分,跳崖而死(一說為被俄狄浦斯所殺)。
”2.教授亲生儿子Simon真名Rex。
Rex是王的意思,一般俄狄浦斯被称为Oedipus Rex或者 Oedipus Tyrannus。
教授朋友(复仇者)给儿子起名Rex,其实指的就是俄狄浦斯。
3.既然指向这么明确了,我们就来看看俄狄浦斯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俄狄浦斯之父拉伊俄斯收到神谕,说自己将会被儿子(俄狄浦斯)所杀。
为了逃避命运,拉伊俄斯把刚出生的俄狄浦斯扔到野外等死。
俄狄浦斯却没有死,辗转到了柯林斯王国,被国王当作亲身儿子抚养长大。
俄狄浦斯长大后收到神谕说自己会弑父娶母。
为了逃避命运,他逃出了科林斯王国,离父母越远越好(他不知道抚养他长大的不是他亲身父母)。
结果在路上失手杀死亲身父亲拉伊俄斯(当然,他们彼此都不知道是父子关系)。
随后俄狄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的谜语,被没有国王的忒拜城(因为拉伊俄斯死了)推为国王,娶了前任国王的皇后、也就是自己的母亲,生下四个孩子。
(所有故事都来源与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总结而言,1,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弑父娶母;2,俄狄浦斯竭力逃避命运,被命运证明是徒然。
这一集的编剧把斯芬克斯和俄狄浦斯的命运汇聚在了教授一个人身上:他是设谜者,却最终被道破谜语而自杀;他不知情,却害死亲生儿子、猥亵亲生女儿。
(值得注意的是,俄狄浦斯是作为儿子弑父娶母,而教授是作为父亲杀子亵女,在形式上是相反,在内核上是相近)。
另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自己孩子的肉在古希腊文学和历史中也是经典桥段:埃斯库罗斯《奥锐斯提亚》里有Thyestes,希罗多德《历史》里有Harpagus,等等。
除了情节上的致敬效仿,最令人惊叹的是编剧对《俄狄浦斯王》原作的思考似乎也蕴藏在该剧中。
《俄狄浦斯王》中,是命运造就了俄狄浦斯的犯罪和悲剧,他自己本无过错(即使性格上有暴躁的一面,但绝不至于招致这样的惩罚)。
《俄狄浦斯王》中的宿命论是长期以来对这部经典的讨论的核心。
俄狄浦斯究竟是不是活该遭受这样的命运?
是否他“尝试逃避命运”的想法和行动就是渎神的,因而造就了他的命运?
编剧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原作中的”命运“转移到了“道德”/“人性”上去:设定中教授就是毫无疑问有罪的;他和朋友老婆偷情,还在比赛中作弊。
所以《俄狄浦斯王》的读者会同情俄狄浦斯,而9号秘事的观众并不会同情教授:教授是有罪的,被复仇理所应当。
但这并不意味着编剧对“命运”这一议题的回避。
对这个议题的思考没有只是没有落在主角教授身上,而是落到了教授女儿身上:在结局之前,她都不知道自己要杀亲生父亲,也不知道猥亵自己的是亲生父亲,她的杀人行动甚至很有可能是来自于被教授朋友(她以为是她的父亲)的教唆。
总而言之,教授女儿似乎也并没有罪,而是收到了外界不可控的力量的牵引。
这个力量在《俄狄浦斯王》里是命运、是神,在这个剧里,是恶毒的复仇之心(又源于她自己,又源于教授朋友)。
果说该剧标志性的反转是现代人喜欢的快节奏和悬疑,那本剧内核上对古希腊经典的效仿和探讨,则是传统得不能再传统了。
两者在短短30分钟内被呈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编剧非常扎实的功底和天才的创意。
原创影评,欢迎赞赏鼓励
第一集 Devil of Christmas
为了达到对应年代的真实效果,是用老式相机设备拍摄的。
另外因为是在圣诞播出的,很多人以为是圣诞特辑而不是第三季第一集。
第二集 The Bill
这集赢得了BAFTA 的writting编剧奖。
另外这集取材自真实经历。
有人问为什么结尾富豪变成了服务员,Reece回答因为他想要在自己的生活中追求刺激。
富豪Craig一直在吐槽生活太无趣,加入也是因为这一切令他感到兴奋。
前面多出埋伏笔表明富豪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
并不是那些人抓住他强迫他加入。
他是自愿加入的。
第三集 Riddle of the Sphinx
这集的猜字游戏是Steve的爱好,剧里的谜语是他编写的。
他很谦虚说自己不算这方面的专家。
(填字游戏感觉真的好难啊,这一集我看的一脸懵逼)
有人纠结于为什么那块肉割下来很大,到吃的时候变小了,回答是因为它被煎了。
有一个对话被砍掉了:“但她可是你的学生啊,老天”,“海里的鱼还有很多(可以理解为天涯何处无芳草,大概这个意思)”
18年时Steve还和大家讨论最新的填字游戏,“如果任何人能答出来,Squires教授就可以设宴招待你(吃掉你)”
剧里这个猜字游戏成为了Guardian当日的猜字游戏。
第四集 Empty Orchestra
Reece吐槽拍这集让他有点发疯
录音是一个噩梦。
Reece为了这集特别学习了sign打手势
Steve很享受这集的拍摄,尤其结尾部分的Titanium(结尾的歌) 第五集 Diddle Diddle Dumpling
这集的灵感也是来源于生活,有一天他们看到路上有一只鞋,想到这能不能成为一集,如果某人对这只鞋非常执着痴迷。
有人问是否有场景因为某种原因被砍掉,但你很希望保留的。
Steve说鞋子这集就是,因为时间原因剪掉了一些场景,影响很糟,原本有一个不同的结尾。
(真好奇剪掉了什么)
似乎是问想到9号哪一集里生活?
Steve回复是这集,房子很不错,而且可以和Louise有进一步发展。
(哈哈哈,还在惦记女主人)
关于这集结局,编剧的想法是男主去找了Ted,打倒了他,但没有杀死他。
有网友问那句they should be together是不是说杀了女儿,答案是不是,那句的意思是他们都应该活着,both alive
有网友认为这一季不如前两季恐怖,Reece说斯芬克斯之谜那集还不够让你恐惧吗?
Reece说实际上Diddle这集最恐怖(应该是指这一季里)。
这集有两只兔子,在餐柜两侧,和这集主题一样也是成对的。
Reece说喜欢看Steve本集演的角色Chris。
第六集 Private View
有人问最后那人是怎么活下来的,答:他把手从带子里挣脱出,用那个女人的迷药注射了她。
(鉴于这里是hand,应该是指一只手,然后我又回看了这集,的确最后那个带子好像是松了可以挣脱出来,应该是右手出来了制服了那个女人)
补完这一整季翻阅剧评,发现对于片尾那段监控的讨论不多,少数有提及的剧评则是「精神失常」「故意」一笔带过了,没有与我个人特别契合的想法,于是我想单独拉出这一段来略书拙见,谈一些个人的理解与对如此行为的动机的猜测。
在「夏」这一章节,有一处细节是男主为妻子和来访的友人调了酒,端上桌后发现自己之前已经调过了;加之「冬」章节最后妻子见他手上沾血,惊恐地问他去Norfolk做了什么,男主沉默了很久说,我不记得了。
由此可见,男主的记忆力(合理推测是在丧子的打击之下)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可能会丧失短时间内的部分记忆。
但是至于是否达到精神失常或者人格分裂的程度,我个人持否定态度,因为就剧集中所展现的来看,男主对于那只落单的鞋有着异常的执念,饱受强迫症以及偶尔展现出的健忘的困扰,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其余异常。
因此我认为可以否认「精分」说,因此可以认为故事的最开始男主把自己的一只鞋留在街上是在意识清醒状态下的「故意为之」,但是因为记忆力的问题遗忘了自己的行为。
但是他「故意」 的动机是什么呢?
以下为个人的无责任猜想——丧子之痛在男主身上的直接外化表现是他对「双」和「对称」的执着。
男主有可能一度下决心要走出阴霾,于是首先他决定打破对「双」的执着,接受「单」的存在,于是作为他迈出的第一步,他努力克服心理障碍拿出了一双鞋中的一只,扔在了家门口,然后去晨跑了。
但是跑完步回家,他已然忘记了之前做的决定,认为是某位过路人丢了鞋,于是有了我们看到的一切。
——如此一来整个故事似乎变得更残酷了:努力地想要治愈命运留下的伤痛,仍旧躲不过命运的嘲弄。
另外,还有一处细节同样也是在「夏」章节中,妻子向友人抱怨时提到男主为了寻找鞋的失主甚至去找警方要求调监控,而警方手上有的监控很可能就是我们最后所看到的这一段,并且我认为警方也没什么理由拒绝他「寻找失主」这一合理诉求(也有可能因为觉得屁大点事也来找警察就将男主草草打发走了?
),所以男主有可能是亲自看过这段监控记录的,但是很快又忘了,或者选择性遗忘了?
这炸裂的演技。
看似一切都是女主的安排,为了除掉自己的老公而和情人顺利在一起。
原本以为已经结束拍摄的女主却一直被绑在床上,后来的一切都并不在剧本上,而是真实的事件,或许是奸杀了女主?
整集采用看录像带加上旁白的形式,最后是导演被抓起来的旁白。
这是真实事件吗?
还是什么,确实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反转剧情。
看了其他人的解释,那这算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吧。
导演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而在不通知演员的情况下进行如此残忍的拍摄。
真是为了结果可以不惜一切。
每次当观众认为胖册两人已经快要江郎才尽的时候,他们都会突出奇招,让人大呼过瘾,原来还能有这样的设计。
《9号秘事》第三季第三集简直就是伏笔之神,在一个纵横字谜里面,藏起了这个故事所有的秘密。
可以说,看一遍完全跟不上解谜的速度。
而且,我们跨语言的观众,首先就要翻过不同语言完全不同解谜思路这座大山。
那么这一集正好可以用来学习一下英语字谜,稍微窥视一下英语语言的特别魅力。
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来慢慢梳理。
开头,雷雨夜,一个神神秘秘的女孩,偷偷进入了看上去很像英国校园的楼内,在9号工作室的门框顶上拿出钥匙,溜进了大办公室内。
这看上去就很像一个教授的办公室,黑暗的办公室正中有一个看上去像画架的东西,盖着幕布,女孩掀开一角,原来是一个大型的纵横字谜板。
正在此时,灯亮了,胖胖饰演的教授Nigel拿着枪对着这个私闯他家的女孩。
对话中,女孩自称Nina,在面包店打工,是为了在国王学院做学生的男友Simon,来偷看教授出的字谜题目。
教授以斯芬克斯为名,在学生报上出隐义字谜。
Nina说明男友是在学建筑学Architecture,由此引发了教授的第一堂课。
谜面:I teach wild creature without hospital building (12)这类隐义线索的解谜思路包含两个提示:句子的开头或结尾告诉你谜底这个词的含义;而线索剩余的部分可以称为文字游戏,也是一个谜语。
所以上面的谜面揭示谜底是跟I teach或者building相关的词语。
剩下的文字中“wild”是“易位构词指示词anagram-indicator”,看上去很高深,其实代表字母可以变换顺序,重新排列,就是词语“野”的本意。
类似的词,比如生气的upset,兴奋的excited,疯狂的insane都可以代表同样的提示。
假设结尾词是谜底,那么前面的词除去wild,I teach + creature一共14个字母,再根据without hospital,去掉跟医院有关的A&E(急诊室),再进行重组,就可以得到与building相关的词architecture。
这正是Nina说的她男友的专业。
教学过程中,女孩确实表现出一副比较天真无知的样子,听完小课程之后就准备离开。
教授表示可以给她看看明天要出的题目的提示,于是女孩顺势留了下来。
之后开始对这个大纵横字谜进行了一步一步的解析。
首先是横行第一,谜面:To wound and wander destitute (4, 3, 3) 受伤后一无所有地游荡这完全符合前面的教学篇,“wander”表示着需要重组,To wound and正好4+3+3=10个字母,那么down and out正好是destitute的意思。
俩人稍微聊了一下天,聊到书柜上的一张照片,里面有教授和他的妻子Monica,教授提及她去年去世了,自己没有孩子。
照片中还有一个男孩,非常有寓意的,书柜玻璃门上的格子,正好把教授和妻子跟男孩分隔成两半。
之后两人打了一阵谜语机锋,包括。
又黑又白还很红的是什么:剑桥纵横字谜比赛(纵横字谜是黑白格子,红是教授说的比赛腥风血雨)。
两人又用了“嚼着刀片的修女”和“晒伤的企鹅”,都是同样的黑白红来做的比喻。
什么东西又长又硬还充满水手(谐音semen):潜水艇。
(Nina在过程中不止一次的使用了暗示“性”的俏皮话,这绝对不是无意的。
)在早上又粉又硬(难)的是什么:金融时报字谜。
接下来解析纵行第二,谜面:Cover sounds like a 50 Cent song (4)这里的sounds like指向同音异义词homophone,所以意味着这里要用谐音来联想。
4个字母的词,意思是开头的 cover,而听起来像是一种歌曲。
并且根据前面已经作出的横一,这个词开头是w,所以答案是wrap,听上去像rap,饶舌歌曲。
纵行第一,谜面:Indian national product of French-Italian agreement已知第一个字母是d,法语中的“of”是de,后面再跟一个意大利语中表示同意的单词“是si”,所以谜底是desi,一类印度人,当然是印度的产物。
这个词确实有点生僻了。
横行十八,谜面:Tory leader on board for English flower(5)这里需要打破常规思路,Tory leader并不是指托利党党魁,而是the leader of Tory,就是“T”。
再加上一个四字母意为“board”的词,也并不是一般的什么板子,而是付钱才能board(英国B&B也就是board and breakfest很出名,包食宿的意思),所以这里是rent。
最终答案是Trent,也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flower花朵的意思,而是English flow‘er,英国流动的,所以是英国一条叫Trent的河。
完全同意Nina评论教授心思曲折的说法。
教授此时小施妙计,就让Nina露馅了,她男友并不是国王学院学建筑的。
横行第九,谜面:Degas evacuated and bathed before putting big picture in bog(10)Degas evacuated,可以想到是去掉中间ega几个字母,只剩下ds;而bathed和swam同义,bathed before,就是把swam放在ds前面;然后需要把big picture放到中间,big picture就是大局或者蓝图,也就是plan,所以谜底就是swamplands,等于bog的意思。
女孩在这里嘲笑了不严谨,因为bog没有复数。
附第5季笔记: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273801/ 以下剧透预警。
第一集 圣诞恶魔片子可以分出三个层次,每一层各有各的反转。
最里面是剧组表面上拍摄的故事《圣诞恶魔》,谜面为闹鬼,谜底为妻子和情人设局谋杀丈夫。
包裹在它外面的是导演实际拍摄的虐杀片,在女主演不知情的情况下增加了情人谋杀她的戏份,由此把玩演员流露出的真实的恐惧。
《圣诞恶魔》播放的过程中,间或听到一个人和导演的问答对话,我们一直以为那只是普通的评论音轨,直到片尾“审讯结束”的提示出现,真相才浮出水面。
在这一层的外面还有第三层吗?
换个角度看,有的。
除了“导评轨”、播放进度调整之类,《圣诞恶魔》还有一样正片中不该有的东西——场次标记。
打板器的出现提示了我们,那些记录或制作出来的镜头就是一些处在未完成状态的质料,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不过是素材而已。
换句话说,可以认为这个短片讲述了一个警察审讯变态杀人狂的故事,与此同时,也可以认为它正要(想要)讲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的内容是警察审讯变态杀人狂。
由此,我们看片的行为和片中导演看片的行为发生了互文,我们通过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影片来满足自己的期待和欲望,正如片中导演把创作过程视为作品的一部分。
在不被观众和演员察觉的情况下悄悄移动装饰画的位置,维持好幻觉情境让导演感觉很爽,沉浸在自我构建的幻觉情境中的观众同样如此。
发生了什么,我们看到了什么,别人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回应别人什么,重要与否难以定论,反正看与被看的游戏将永远进行下去,仿佛一切都只是故事,而已。
第二集 账单迷局这集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如果编剧和演员组团转行干诈骗,一定坑死你没商量。
表演环节自不必说。
真诚真实啦、群戏配合啦、即兴应变啦,一切都没有问题,只要别像女主一样在关键时刻卖队友,其他都不是事儿。
至于编剧,则是最能彰显用心良苦之处。
其一,大纲的起承转合以及能够推进剧情发展的关键情节点几近完美。
其二,人物塑造鲜明立体,真实可信。
其三,也是这个骗局脚本最高明、最专业的地方,它具有良好的可控制性。
它之所以成功系数高,不是因为诱惑大,而在于压力大,他逼迫被骗者像电影剧本里的主人公一样不得不参与其中,并做出必然选择。
满足了几点,你看,整个过程就是这么行云流水,不可逆转,俨然一部参照编剧教材搞出来的范本。
更何况,这还是一群有艺术追求的骗子,勤勤恳恳演戏,认认真真凹口音,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为了抢付一顿饭钱,不惜向朋友谎称自己得了绝症,荒唐吗?
可是人啊,越是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越可能暴露自己的真相,多可笑。
为了避免人才外流,请剧组继续写,继续拍,不要停。
第三集 斯芬克斯之谜在古希腊悲剧中,斯芬克斯是一个妖怪,俄狄浦斯是一个英雄。
英雄战胜了妖怪,天经地义,皆大欢喜。
而在这集《9号秘事》中,妖怪和英雄合而为一,化为原形,即谜题的答案——人。
这个人很阴暗,他牢记仇恨,不知宽恕为何物,他还很残酷,用最毒辣的方式折磨仇人,甚至以牺牲无辜者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女儿中毒后被动承受的一切令人细思恐极,或许她目睹了亲生父亲的自杀)。
另一方面,他也有爱的本能和不忍之心,保守着人的伦理底线,而这恰恰也是连通罪恶的途径。
如果俄狄浦斯弑父娶母是命运之手安排的必然,本集片中扮演着命运一角的字谜游戏却是由谋划者和受害者本人共同创造的。
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接受或者不接受,这大抵是人的一种样子。
好剧总是舍不得追,第三季承袭前两季的反转和恐怖,但编剧真令人折服,最喜欢第三、五、六集,台词引人入胜,背景音乐选取实在精良。
虽说套路最后一集是恐怖的高潮点,可这集没有任何肤浅的恐惧感,实打实的沉下来,剧情里的内核让你害怕。
第三季选取黑暗面居多,剧本精良,向经典致敬,可以说看的人很来感觉,我承认真的非常爽。
第三集太神了 第二集也很好 第四集口味最轻
续命了!
最后是在讽刺那个导演吗,呵呵
看到第三季我更希望拥有编剧的大脑
第一集保持水准!
优酷只有3集,第二集很无聊,都懒得看完
可以直接快进到最后一分钟看反转的电视剧
比第二季强。1/3两集简直是可以连看两遍的剧本质量,2/5/6水平也很高。
没前两季好看了
3.5类型元素多了起来,一些难以言说的表达也有了,但就拿第一集来说,那种对虐杀剥削电影的探讨还是落了下乘
每集前二十分钟纯折磨观众,垃圾,大便,就等最后的反转,为了反转而来的反转一文不值
🤢
第二集四个男人围坐在桌子上谈论女性,跟东八区的先生们也没什么区别,豆瓣双标现场哈哈哈
第三季水准回归,第三集,三人一室半小时内四次反转,剧本见功力。
总体就是顾左右而言他,一些套路挺适合短片创作的
二册和史蒂芬都是非常遵从自身艺术想法的人,也许不入流,也许不新潮,可是很迷人,是真正的源自于艺术的迷人与真诚。
夏洛克倒下了,黑镜倒下了,只有9号秘事依然还是老味道!!!
2、3四星
没之前两季那么好
超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