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的激情
Marie Krøyer,柯罗耶夫人的情人(台),The Passion of Marie,Balladen om Marie,Balladen om Marie Krøyer
导演:比利·奥古斯特
主演:比吉特·约尔特·索伦森,索伦·希特-拉森,汤米·肯特,琳恩·玛丽亚·克里斯滕森,斯瓦利尔·古德纳松,库尔特·德莱耶,Mette Maria Ahrenkiel,汤姆·雅各布森
类型:电影地区:丹麦,瑞典语言:丹麦语年份:2012
简介:两次金棕榈得主、丹麦导演比利·奥古斯特新片《The Passion ion ofMarie》,讲述丹麦历史上两位著名画家Peder SeverinKroyer和妻子Marie之间的故事。在凭借《征服者佩尔》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金棕榈以及金球奖扬名国际之后,奥古斯特一直在外国拍片,1992年瑞典语的《善意的背叛》..详细 >
不太喜欢雨果那个角色。最后女主对女儿说孩子的幸福不一定要父母给予这句话我好喜欢
80"分钟删减版
开始,我以为是部保守的欧洲文艺片,逃不开包法利夫人的宿命与罪,逃不开娜拉出走后的迷茫,看到最后才明白,这片子的立意要远高于此。当女主的渣男情人跑来求婚时,她却能对抗内心的引力清醒地知道要拒绝,当女儿残酷地选择了保姆作为扶养人,她还能说出那段充满睿智的语言。超越了爱玛和娜拉的女主,回答了困惑女性多少年的问题,那就是要去爱,要去试错,要坚定不回头地追求自由。此片摄影和构图也超美!
一个伤心的人是无法赐予另一个人幸福的
这是一个坚强 拿得起放得下的女人 这部电影告诉我一个女人还是要学会耐得住寂寞 多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 别去在一个没有道德约束感的男人身上渴求太多 爱你的时候可以不顾一切 给你最甜蜜的回应 戴上最不是他的面具 一旦激情逝去理智占了上风 就开始变脸 谈自由概念了
所有的东西都要付出代价,,,为了爱情抛弃女儿最后被女儿放弃,很合理
幸福不是父母给的 是自己的思想左右的 幸福不是男人给的 是自己争取的 ~
Artist….cattle
这部剧看了2遍了。玛丽以为她嫁给了一个艺术家,丈夫时常有精神有问题,但玛丽仍不离不弃。在接回丈夫之后丈夫跟她说她并没有艺术天赋,但她是个女人,除了艺术她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玛丽很失望也还一直做他的妻子和模特。在她朋友的影响下,玛丽被告知要找一个男人来得到快乐。辗转反侧的晚上,被一个瘦啰的男人花式表白了一番。但凡这种剧情出现就是套路。我是坚决不信的,一个想玩弄少妇的男人能有多大的担当?这样的男人只是想在女人堆里转来转去。玛丽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跟情人的蛊惑。玛丽跟丈夫摊牌获得原谅,玛丽三番四次的跟雨果在一起,还想跟他结婚是不是愚蠢至极!怀了孩子后心彻底凉了 回到自己的家,发现丈夫仍然爱着她。她也旦下了另一个女孩。雨果回来示爱她丈夫也死了女儿也不爱她了,抱着新孩子坐火车离开了……
故事情节比较老套,激情是暂时的,亲情是永恒的,画面和配乐很文艺、很精致,喜欢欧洲古典唯美风格的影片~
第一部看的纯外语无字幕片
女主对女儿说的话“一个不开心的人、是不能给另一个人带去幸福的”,是需要批判的弱者思维。就像经历过不幸原生家庭的孩子、成年后也做父母,不是更应该努力去做一个不再给孩子阴影、做合格的父母吗?而她没有一个让她幸福的伴侣、就可以是她成为一个不合格母亲的正当理由吗?
画面好美啊 服装也很用心
喜歡 奧古斯特 的影像:畫面靜美宛如一幅幅經典油畫;節奏舒緩客觀冷靜;秉承北歐經典影片的傳統文學性強;其中充滿神性的光輝。作為一部反映10世紀末20世紀初的幾個藝術家的人物傳記片,不玩解構,不戲仿,不狗血,不迎合庸俗口味,還依然保持作品的水準,實屬難得。
母亲最后说的话泪目
非常唯美的画面,女主的选择可以理解,和一个精神疾病患者生活在一起太可怕了
小孩子太可怜了,爸爸精神问题,妈妈爱她却自顾不暇,保姆安慰了她,真爱她,选她是对的吧……片中每个人都不虚伪,都讲真话,一部好片子,人的情感是复杂的,生活里有类似例子的。
风格极美 光线打下如画。也许用Marina和Ulay的故事:一个艺术家不应该爱上另一个艺术家。放在平时生活会被人唾弃。但玛丽出轨背叛家庭也好放不下丈夫女儿也好,身不由己又奋不顾身,大概这就是女人。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火车驶往何方 玛丽比谁都明白。
画家说,我们彼此相爱却不幸福。作曲家说,我只要自由。孩子说,我不要跟你。痛苦如海浪阵阵地堆叠,把你拍打到讲不出话来,只能流泪。
不让别人知道这次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