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起来,玩偶似乎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产物了,现在的孩子玩的都是电子游戏。
别说成年人是低头族,现在的孩子也是啊。
而这样一部电影却通过玩偶踏入数码世界拯救被游戏所困的孩子的方式交给孩子们要学会关心陪伴他们的人,换个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在警醒家长,你们有好好的陪伴孩子成长么?
除却影片给予观众的意义,这还是一部3d动画,说真的之前看了一系列的二维动画,觉得国漫的进步巨大的话,看了这部电影的3d,我真的开始期待我们的国漫成熟的那一天了。
只是还是想说,不要给孩子们看的动画就永恒的是各种动植物,其实直观的人与人的交流不是更好么?
这是一个空前炽热的暑期,不仅有高温和暴雨连连,电影市场的竞争也极为胶着,引进片渐渐褪去,但国产片依然难以冒头,《战狼2》虽然凶猛,但毕竟只是孤军奋战,更让人惋惜的是国产动画,在整体质量明显优于之前的情况下,即便有了资金和技术的加持,却集体进入“麦田怪圈”,并未获得大家期待中的成绩,此情此景下,笔者特别希望《玩偶奇兵》能够绝地反击,成为逆袭的黑马“奇兵”。
国产动画一直在进步,前几年以“喜羊羊系列”为代表的一批动画IP凭着在电视或游戏领域建立的人气,加以多元化的开发,获得可观的票房成绩;另有一批以《魁拔》为代表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技术流作品诞生。
当时很多人并没有想到,几年以后,《熊出没》、《大圣归来》分别把两者发挥到了极致。
在经过了短暂的高峰之后,国产动画又放慢了前进的步伐。
去年的动画票房一直难以振兴,仅有《熊出没之熊心归来》和《大鱼海棠》算是完成了任务,《年兽大作战》、《摇滚藏獒》接连遭遇滑铁卢,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今年暑期档,《阿唐奇遇》、《大护法》、《豆福传》都很有质量,既有资本和技术,又有IP和人气,为何反倒裹足不前了?
有人说国产动画这是进入了“麦田怪圈”,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压制生长点空间;也有人说这是抗不住国外动画的入侵。
众说纷纭之际,《玩偶奇兵》以一支奇兵的姿态突然杀出,凭着欢乐的氛围,有趣的故事,让大观众和小观众们都为之振奋不已,在点映期间就口碑火爆,称其为清凉励志合家欢的必看佳品。
这样的赞誉其实很久没有出现了,片中为了拯救迷恋于游戏的小主人,解救“童心”危机,玩偶迷你虎进入数码世界,和缺牙仔、铁皮人一起冒险。
新颖的人物和情节让小朋友们看到喜不自胜。
无论是制作的精益求精,情节上的趣味指数,还是在故事核心上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正能量,都有显著效果。
片中出现了很多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元素,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打通了现实世界与数码世界壁垒,新奇的画面让人为之心驰神往,特别是在几个小伙伴切水果的桥段,这个创意出自最热门的手游,经过全新的技术画面,更加富有电影感,让观众不由自主地想加入其中。
这也是《玩偶奇兵》的主题所在,游戏还是游戏,但是却被赋予了正能量,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明白什么是担当,什么是逃避,为什么齐心协力就能够在数码世界中闯出一片天地,而各自为战一定是寸步难行。
前段时间,关于某手游是否影响了孩子们的生活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而影片就好像是一个通往真相的门:游戏无所谓好或坏,关键在于正确地开发和疏导,一样的游戏,有人得到了轻松一刻,有人却为之影响了学习甚至心理成长。
《玩偶奇兵》告诉大家如何正确的面对游戏,守护孩子们的童心。
电影和游戏一样,贵在精而不在多,适当的观影和游戏都能促进孩子的成长,而过度的沉迷就会适得其反。
当资本大量流入国产动画,盈利的压力往往会扭曲创作的初心。
孩子们显然并不在意一部动画背后有多高票房,有多大卡司阵容,对于他们来说,和家长一起经历一次快乐而又紧张的观影体验更为重要。
而《玩偶奇兵》在这个夏天里率先做到了这一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Freestyle。
所以说,国产动画要想走出的“麦田怪圈”,其实需要更多的《玩偶奇兵》,碰撞更多有新意、有诚意的创作,拥有咱们国产动画的Freestyle。
文/田金双笔者观看了《玩偶奇兵》,非常惊喜地发现这部影片并非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一部与爱有关的成长电影。
影片看似讲述的是玩偶闯进数码世界营救小主人的故事,实则说的是发生在父母身上的那些事儿。
如果说小小迷恋游戏对玩偶的忽略是无心之失的话,爸爸忙于工作对小小的忽略则是实质的错误。
只是,身为父母,内心远未洞察,对“爱”这个词汇理解得也不深刻。
所以,小小的童心更多源于父母对自己的忽略。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笔者看时有很强的共鸣:爸妈叫小小吃饭,小小却沉迷于平板电脑中的游戏迟迟不肯出房间。
小小妈妈抱怨爸爸为什么要给小小买pad,但爸爸的回答“我平时工作太忙,也没时间陪她嘛”让很多父母感同身受。
这个片段反映了现代社会父母在爱的教育上的缺失。
现代社会教育压力巨大,父母们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每天忙于工作赚钱,但是却忘记了教育的根本——陪伴。
而随着数码产品侵入人们的生活,很多父母本该陪伴的闲暇时间也被数码产品所占据。
孩子的成长需要好的教育环境,不单单指能够上各种辅导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关爱以及陪伴。
陪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因为父母的陪伴能够让孩子形成更加稳定健康的心理,更好地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家长陪伴孩子的有效时间,及格线应为每周21.2小时,但是现在很多父母的陪伴根本达不到及格线。
当沟通和陪伴都成了奢侈,当缺少陪伴的孩子逐渐寄情于游戏,当孩子们在父母的背影下悄然成长,父母错过的不仅仅是孩子成长的美好瞬间,更是亲子情感培养和延续。
《玩偶奇兵》不仅反映了目前家庭陪伴的问题,还隐喻了中国父母的角色特征。
影片中,迷你虎就是母亲的角色,事事操心,做事井井有条,对孩子有很强烈的保护欲和责任感,而缺牙仔的形象是大大咧咧,贪玩调皮的父亲。
在迷你虎和缺牙仔进入数码世界拯救小小童心的时候,也是由做事果断、霸气十足的迷你虎来指挥,让身为旁观者的爸爸们相当汗颜与拙计。
而纵观中国家庭,已然呈现出“虎妈缺爸”这一特征。
现实生活中,妈妈总是事无巨细地操心孩子和家庭,而爸爸则轻松贪玩。
“虎妈”虽然在生活中一贯拥有主动权,但“缺爸”在关键时总会站出来力挽狂澜。
对于孩子们而言,这种父母组合,在家庭角色扮演和教育上能够配合默契,也会令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坎坷。
如果说《摔跤吧!
爸爸》唤起了国人对于家庭教育的思考,那么《玩偶奇兵》便提醒父母们关注新时代家庭陪伴的问题。
孩子成长的路上需要父母的悉心陪伴,很多成长的瞬间也只有在陪伴的时候才能捕捉到。
不要让孩子在父母的背影下长大。
张建雄/文说实话,今年的暑期档有不少优秀的国产动画作品上映,品质和口碑都相当不错。
在提前看过的部分动画片中,个人觉得即将于8月4日上映的动画电影《玩偶奇兵》不仅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冒险励志故事,还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优秀作品,故事在带给孩子们欢乐正能量的同时,也留给大人们对于孩子沉迷打游戏这件事,带来极大的参考与帮助。
至于观看后,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帮助孩子成长,相信每位家长都能从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消费产品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在给大家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对孩童们的身心成长构成了潜在危害。
尤其在手机和平板电脑普及的现代,我们总能看到小朋友都喜欢拿着用来打游戏,常常是沉迷到废寝忘食。
虽说生活需要调剂,适当放松娱乐下可以,但是玩着不放的现象确实普遍存在。
面对游戏带来的诱惑,如何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也让很多家长为之头疼。
尽管科技的进步确实方便了大家,也让孩子们更早的接触到了新科技,利于提升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没错。
但是过度的娱乐消费,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利大于弊。
相比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孩子们在一起最喜欢玩玩泥巴折折纸片什么的,可能现在看来low爆了的娱乐方式,我觉得才是最应该拥有的,毕竟传统的才最接地气。
那时候,大家最喜欢用泥巴捏玩具比谁手艺好,折折纸片打打比赛看谁赢的多,既开发了全身的智力,也陶冶了情操,还有益于身心健康,具有绝对优势。
相比现在的孩子,感觉完全就没有了以前的童真童趣,好像大家都喜欢拿着电子产品在家里各玩各的,现实中和小伙伴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之于聊天社交,或许对他们来说,未来都有可能成为一种沟通障碍,并不是危言耸听,而现实已经如此。
其实说这么多,正是电影《玩偶奇兵》想要表达的核心故事内容,也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其通过动画形式的打造,也赋予了故事极强的可看性,不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家长而言,都可以通过这部动画,继而意识到现实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或人或事,都会给你思考,受用终生。
在《玩偶奇兵》中,故事通过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对玩偶们进行人性化的塑造方式,很是有模有样,如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样,这里更像是一场玩偶们的江湖,有正反派之间的较量,也有意想不到的幕后大佬,正与邪之间的激烈对决也注定了这场血雨腥风的玩偶江湖同样不简单,俨然一种动画大片的即视感扑面而来。
当主人被游戏夺走童心之后,小女孩玩偶玩伴“迷你虎”为主人苦苦追回童心的历程,可谓是颇费苦心,历经重重难关不说,还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以及团队协同作战的支配能力,若不是有相交甚好的“缺牙仔”的陪伴,真是无法想象迷你虎独自一人执着下去将会怎样。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靠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无法完成这场大冒险的通关游戏。
但,迷你虎的成功,无疑在告诉我们,人生还是要有几个交好的朋友,不然遇到问题,仅凭一个人的有限力量,想解决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性,只有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一切才容易轻松解决。
或许朋友多了,路才好走的意义正在于此吧。
在《玩偶奇兵》中,迷你虎和缺牙仔的性格截然不同。
虽然一路上会有意见闹分歧,但是大家齐心协力的场景,形成两种性格互补的局面,还是令人为之感动。
当“伟光正”迷你虎和“贱呆萌”小鳄鱼成为最好的搭档时,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还是给人一种很强的cp即视感。
二位在给大家制造出很多意想不到乐趣的同时,还带来了很多生活的真理。
就像一开始性格有些偏执的迷你虎,后来勇于承认错误,放不下朋友情谊的果敢表现,也在潜移默化中为观影孩子的价值观树立了榜样。
此番迷你虎性格前后变化对比,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勇敢、善良,且充满正义形象的迷你虎。
然而,迷你虎与缺牙仔联手拯救主人童心的历程,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每一位家长,是时候该正视自己在家庭教育这件事上认清自己的角色和职能了,不要说孩子沉迷于游戏就随他们去,也不要说类似自己管不了的无能话语,看看“虎妈缺爸”组合所费的心思,相信每一位家长都能正视到自己的问题,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更有利于成长的空间,应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总之,《玩偶奇兵》寓教于乐式的精彩很有情有趣,新意十足,诚意满满,在面对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如何有效解决孩子成长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故事还是给予了家长们充分的参考与帮助。
注意,这不是一篇专业性很强的影评。
这部电影笔者挺喜欢呢!
孩子们的世界本单纯,只是随着我们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东西夺取我们对童心的关注,夺取了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反而过分关注了现实的,浮躁,冷酷的,甚至是不近人情的东西,片子正是在点亮人们内心最原始缺被蒙蔽的东西——赤子之心。
每个人都曾是孩子,愿意一直带着一颗孩子的童心成长。
片子给我这28岁的人也有很多启发。
这部片子有着社会使命感,对游戏的过度沉迷是现在孩子们面临的问题。
电影里爸爸妈妈催促小小吃饭的情节正是真实的表现,这里笔者也很惭愧,笔者也曾因沉迷游戏而对家人疏远和厌烦,受教了。
至于电影的情节,我打算抱着欣赏者的角度去看,并不想剖析太多专业性的东西。
站在玩偶的视角看孩子是一大亮点,开场的情节跌宕起伏,一路笑点不断,对玩偶性格的塑造是我觉得很棒的地方。
金刚的设定不太好看哈哈。
带孩子看国产动画片是好事,我们小时候除了猫和老鼠,看得都是国产的动画片,现在少了很多优秀的可以传几代人的片子。
这部片子有教育意义,让孩子少玩电子产品,这个孩子都听不进去,当影片中出现几款游戏时,所有的孩子都很兴奋,竟然还知道怎么玩,还有攻略,真的有点像影片中描述的一样,慢慢失去童心,还有教会孩子珍惜友情,不能为自己的私心,嫌弃朋友。
早已度过了玩玩具的年龄,但作为一名模玩爱好者,到现在还在收集各种变形金刚玩具、圣衣神话、SHF龙珠等等。
说白了,一来是自己喜欢这些东西,二来这些都是童年债,长大了之后,有自己可以支配的资金了,肯定要圆儿时的梦想。
实际上,不得不承认,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保留一些单纯的童心,还是很具诱惑力的一件事。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归收,玩是真的玩不动了,主要没精力,太多“开盒一时爽”后,玩具们就摆柜“站尸”了;此外,还有大量电子设备,电脑手机平板这些,也“谋杀”了大量时间。
不光是我们,现在的孩子们也是这样,我们小时候没有这些东西,有一款不错的玩具那真是整天要抱着睡才行,但现在的孩子们,似乎对玩具的兴趣没有我们小时候那么大了,反倒是缤纷多彩的电子媒介产品,才是他们的最爱。
我曾经亲眼看见我的侄子们在家里组团打手游,心里有点说不出的异样。
其实也不能怪孩子们,毕竟现在我们都是这样,更何况孩子呢?
啰嗦了这么多,回到这部电影之上,《玩偶奇兵》,简单的影名下故事内容却不简单。
其实这部电影主要就是在描述一个很具有童趣的主题:当孩子们沉迷于电子产品的时候,被他们冷落的玩偶,在孤零零的角落里,又作何感想呢?
电影其实有点“寓教于乐”的意思,将孩子们的玩偶进行拟人化的设定,将电子媒介游戏设定为“吸收孩子们童心”的道具,当孩子们的童心被全部吸收之后,孩子们就会忘掉自己昔日心爱的玩具,因此玩偶们决定展开一场“拯救童心”的营救任务。
电影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迷你虎为了拯救小主人的“童心”,穿越到了数码世界,这是一处打破“次元壁”的设定,很有新意。
当他们全部来到数码世界之后,我们常见的pad或者手机界面,变成了奇幻的3D世界,天空漂浮的一个个APP房子,四处飞舞的邮件,不断吞噬垃圾的“回收站”,极具新鲜感和吸引力。
电影的故事,其实就是“寻宝”任务,寻找的宝物就是“童心”,前往任务终点,中间要过关斩将,于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游戏——《开心消消乐》和《水果忍者》就粉墨登场了,连水果忍者那位老爷子都成为该片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在虚拟的3D世界里,我们熟悉的2D游戏都成了立体呈现,最喜欢的就是水果忍者那段,梅花桩上的切水果,分数够了之后才能前进,这样的设定,大概只有玩过游戏的朋友才能体会。
冒险+限时任务的过程,同样也是角色成长的过程。
一个勇敢但自负的迷你虎,在他的眼中,他不想被小主人所抛弃,却忽略了身边的其他伙伴,他只有完成任务这一个目标,甚至不顾他人感受。
这样的剧情设定,将故事主线与角色性质进行了一个矛盾化的处理,最终所有朋友都离他远去时,他终于幡然悔悟:“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执着的傻孩子”。
电影最终的反派,不就是昔日迷你虎自己的影子吗?
那个只考虑自己,不惜收集其他孩子的“童心”来完成自己的计划的大boss。
感觉自己被遗弃,被取代,没有人爱,从而怀疑自己的价值——这是《玩偶奇兵》里绝大多数玩偶都走过的一条心路。
这也是该片核心内涵,关于童心的救赎,也是自我的救赎,完全摒弃了其他动画电影中为了吸引成年人而设置的假纯真。
这个很有趣的故事,在如今的动画市场上显得与众不同。
这是一部为了孩子们而准备的动画,是真挚而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对角色的塑造风趣、精巧且栩栩如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部原创动画,本片的几大主要角色形象非常吸引人。
生动的迷你虎,丑萌的鳄鱼缺牙仔,还有可爱的小蘑菇,这些在角色形象上就比较讨喜,不但受到小朋友喜欢,大朋友们看后都爱得不要不要的。
电影可爱又讨巧,看完电影,我的内心也深受震撼,忽然想翻出自己遗忘很久的手办,想想拥有它们的时候,那一瞬间的欣喜若狂,童心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
很有意思的一部电影,适合全家总动员,老少皆适,正能量,小孩子能够寓教于乐,家长也能受启发,暑期一定要带上大小朋友去观看,你会发现不虚此行,并且运气好的话还有玩偶可以带回家,玩偶也是超级可爱,小朋友回家后都想抱着睡觉。
我们家小朋友看了后竟然说看懂了,小朋友确实不建议迷恋电子产品和游戏。
强烈推荐,值得一看。
√
看了《玩偶奇兵》这部电影,让我想到条件反射想起侄女抱着Pad玩耍的画面,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除了数码世界外,有了亲人及玩偶陪伴,有了快乐,内心就充满更多快乐与爱,很符合一个孩子所具备的童心。
剧情中穿插的一些游戏,还是很有创意的,后期对于友情的诠释是非常认可的,让人感动。
这虽然是一部动画片,但何尝不是给成人敲警钟呢,对于电子类产品及游戏的钟爱,与亲人缺乏沟通。
这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文/小泡妮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光阴,快乐幸福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在那段时光里我们悄悄地积攒快乐,慢慢地成长。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曾有过玩偶陪伴,也都会偷偷为自己的玩偶起名字,与玩偶间亲密无间的陪伴与爱,就像是照亮成长之路的一缕阳光,让整个童年焕发别样光彩。
玩偶就像我们童心的守护者。
我的童年也有一个玩偶,是妈妈为我做的,她长相不太好看,但是我却为她取了一个好看名字叫“美丽”,现在想想这称呼听起来有点土,但她却是我童年最美好最幸福的标记。
作为一部以童心、爱、陪伴、成长为主题的暖心动画大电影,《玩偶奇兵》就是利用玩偶这一所有人都感同身受的事物,引发观众对童年的追忆与情感共鸣。
《玩偶奇兵》融入了大量的关于成长、陪伴、梦想、勇敢、智慧、勇气、快乐、伙伴为主题元素的内容;影片讲述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主人公小小越来越沉迷于数码游戏,从而冷落了一直陪伴在身边的玩偶迷你虎,以至于面临着失去“童心”的危机,而童心守护者迷你虎与玩偶伙伴们却不畏艰险,义无反顾的踏进数码世界拯救小主人,并在拯救过程中展现非凡智慧,体验团队力量,感知成长之痛的旅程。
可以说,《玩偶奇兵》是一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暖心温情大电影。
随着动画电影技术的快速发展,让这部动画电影在动作特效、色彩协调、音乐搭配等各方面都拥有了完美的视听感受。
影片一开始,一个让人内心安静且超有亲和力的声音开始讲述这个故事,让观众自然而然的情感触发被带入到影片的环节中,而接下来的精彩刺激的数码游戏环节与之前的安静讲述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的开篇,也正是对我们现今生活状态非常立体形象的呈现,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
接下来,当进入到数码世界拯救“童心”闯关的过程中时,先是有颜色鲜活生动有趣的巨型消消乐游戏,后面有古色古风的切水果游戏环节;在画面风格上形成了现代感与古韵风的差异化对比,让人觉得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用心。
《玩偶奇兵》中关于玩偶的形象设计可谓是用心良苦,独具匠心。
片中有一段画面是各式各样的玩偶聚集在玩偶酒吧里狂欢,有可爱勇敢的迷你虎、颜色鲜亮长相奇葩的缺牙仔、笨萌可爱的羊驼搭档、图书造型的灰胡子长老人……,每个小玩偶都做得活灵活现,给人带来非常动心的惊喜之感,丰富的让观众有一种梦幻般感受,相信每个孩子看过后都会被这样的场景萌化。
如果说玩偶是每个孩子心中的梦想,那么《玩偶奇兵》正是将这个梦想以动画的形式完美的呈现出来了,又有谁能抵挡得住这样暖萌的诱惑呢?
在动画电影越来越商业化的时代,打杀暴力肆行的国产动画大环境下,像《玩偶奇兵》这样,紧紧围绕着“爱、陪伴、成长”为关键词,讲情怀忆童年,扫除心上灰,重现心中光的暖心电影越来越少了,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需要这样的电影陪伴和影响。
带着小朋友去看,觉得不适合成年人以及9岁的小朋友。三岁差不多(国产动画片模仿的再像,本质上还是稚嫩片)
各种ip形象植入,说白了就是一部广告片。。。确实适合小孩子看。。。
动画片的画面质量不错,剧情也很适合孩子,突出了友情与欢乐,某种程度上对数码世界妖魔化了。但合理操控真的很难!适合一家出来影院纳凉,欢度周末时光!
情节老套,不过制作还可以,鼓励国产动画片!
感觉还可以,整个画面画质也都很棒呀,而且小朋友们都喜欢看,看得一路笑声。
低配版《玩具总动员》、《怪兽电力公司》,陪孩子看,他喜欢就够了,我无所谓,谁让我是个无趣的成年人呢。
普通的儿童片
童心需要爱来守护
是不是大护法之后,都要来圈钱?
故事很好,适合全家看,很暖心
和肉肉一起
还行
动画电影的话 还不错
孩子说害怕,一直让抱着,不喜欢
现在国产动画越做越好啦。因为超级特价,对剧情也有点兴趣。顶着一张老脸默默坐在最后一排,全场很多小孩子,意外的安静。本来以为这种儿童电影孩子一多会很闹腾。然而不是,虽然时不时也有小孩子会兴奋叫2声,很快又被剧情吸引而安静观影。对比之前看《大鱼海棠》旁边一小孩全程吵闹的悲惨……
无聊的故事
又是一部寓教于乐的合家欢电影,网络游戏消消乐+水果忍者+飞机大战钢铁机甲搬上了荧幕,故事情节是玩具总动员+无敌破坏王+动物城杂揉在一起,孩子们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而惊呼雀跃声不断,动画人物神情动作比较细腻,国产动画片电影技术水平略有起色了,呼吁大家永远都保持一颗真挚的童心!
有点说教,陪伴,友情,就这样了。以游戏反游戏呢,结果如何不敢说,个人觉得还是引诱孩子玩游戏更多了。失去童心会怎么样,玩游戏会怎么样?也没见什么。不过数字世界的设置挺可以的。
剧情讲的是主人公沉迷于电脑游戏而丢掉童心,玩偶迷你虎和其他玩偶的冒险之旅。剧情其实算不上别具一格,但是在画面制作上还是算得上国漫佳作的,在人物造型的处理上很细致而精美,如果剧情可以更不落俗套一点就更好了。小朋友应该还是会被吸引的💕
童年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