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版刚刚看了第一集,结果想看第二集的时候发现就看不了了,哈哈哈哈哈哈,当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在微博上一看原来国内连一集都没上呢,哈哈哈哈。
不过可以说的是第一集很精彩,但是我就先不剧透啦,大家看完可以再一起讨论,反正节奏很紧凑,有几条线并存,另外就是一边看剧一边在感慨景是真的很繁华啊,真正的大唐盛世啊。
明天继续追啦。
观《风起洛阳》有感: 风起洛阳看到12集了,每集都很精彩,每个配角都很真实,每个人物都令人深刻,其中我最喜欢的当属百里弘毅,下面细述,其他,如武思月,善良耿直忠君忠国,友爱家人与朋友,武艺高强,又有一颗强烈的守护国及君的责任心和仁心,这些品质与特性,都能从宋茜演绎的角色武思月体现出来。
再来说高秉烛,此人整个感觉有点神经质,有点疯癫,很是疯狂,太过执着于仇恨,如果剧他的表达意思就是这个,那么黄轩,他做到了,目前此人亦正亦邪,如没有爱的引导,亦可如入歧途。
再说说其他人物,如圣人,这个人物演绎很好,我认为处于权利巅峰的人就是这个样子,表面似乎很慈祥,但是就是很威严,大家可以联想实际。
再有就是七娘的叔父,把好与坏演绎很完美,再有就是武思月的哥哥,把处于高位的玩权谋的神秘演绎很好,高权之人难以揣测,此人是好是坏。
那么现在,我要说说我最喜欢的百里弘毅,一出场,就是品鉴美食,一副不知人间疾苦又有着善良天真温润如玉的世家公子形象,但是百里弘毅是个痴与木工的技术男孩,所以有些呆,有些执拗,比如说尚可就是尚可,比如任性辞官,比如执意退婚,这些行为都表现他的不知世事,执傲,呆木,还有点如孩子一样的自私,完全活在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世界里,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可能会有点孤僻,这些特性与矛盾我都在王一博演绎的百里弘毅身上看到,他即贵气又呆气,即聪明又木,即善良又自私,这些都被王一博拿捏很完美,所有都恰到好处。
又如突然看到自己阿父被害死,他不是嚎啕大哭,他呆住了,他的情感本来很单一,也很淡漠,所以有点木然的表情,亦然是在消化这个悲伤,他的悲伤是一个过程,渐渐深化的过程,总有一个爆发点让他情感找到抒发口,就如当知道宋梁害死他阿父,因为无足轻重的理由,这时他的悲伤达到了巅峰,所以发泄出来了,像百里弘毅这样的天才,有点孤僻的天才,悲伤是不会一下子爆发的,你认为他没事,或许悲伤一直在他胸口,这些都演绎很完美,不为演而演,才最高级,这就是百里弘毅,温润如玉,心善,纯真,世家公子,发泄感情,绝不会无辜面目狰狞,世家公子必定是端正含蓄的,不可能撒泼式发泄悲伤,必定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王一博演出来了,就比如品尝美食,百里即使遇到再好吃的,那也是慢吞吞的品尝,而不是狼吞虎咽。
王一博演绎的百里弘毅,一身贵气,挺拔如松,聪明端方,善良,做事不疾不徐,执着,淡漠,这就是前期的百里弘毅,演绝了!
剧情先不说吧,声音和调色直接把戏low掉几个价,哎,实在是心里难受,配乐加的不伦不类,这简直太痛苦了,希望剧情可以撑下去,忘掉这些瑕疵的东西,心情突然不好(不知道还要说啥,括号里是凑字)………………心情突然不好(不知道还要说啥,括号里是凑字)……………心情突然不好(不知道还要说啥,括号里是凑字)……………黄轩的台词功底确实厉害,王一博的配音差点意思啊啊啊啊
《风起洛阳》播到了第十二集,百里弘毅的故事线走到了主角成长必备——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人生观“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是否是对的。
这里我们不妨分析一下百里小公子到现在为止,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和成长。
君子不器百里弘毅一出场,虽然是万花丛中品美食,但是举止言谈,活脱脱一板一眼的理工男,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自信,因为太聪明了,懂得太多,总有一种不会出错的从容和自信,无论是对美食的见解还是对“百工”的技艺专精程度,这个世家小公子都是非常自信从容的,这也是第一集出场时,大家对他的认知——一个丰神俊朗、才学卓绝的美食品鉴家。
然后便是辞官和抗婚,辞官之前,百里弘毅走到天堂施工现场,看到本该用柳木的斗拱用了松木,把松木一扔,转身向里走去找负责官员的样子,真的是贵气自持,挺拔俊秀,带些许凛冽,这种由内而外的意气风发,须生活环境和自身能力的双重优越方能滋养出来的,简单说,三品官家的学霸儿子英年早仕,然后他还对这些不屑一顾,方能如此。
我们可以看出在才学上,百里弘毅是精益求精的人,但是在仕途,是无可无不可的,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说辞就辞,想来是对老子的无用之用颇多赞同,不囿于一技一处,孔子亦有相近说法——君子不器,拿来表示百里弘毅也很合适,真君子体用兼备,才不是依凭单一才艺傍身的庸人。
可以说在未遭变故前,我们才学卓绝的百里二郎,心下无尘,潇洒任诞。
是一个快乐而充满魅力的小孩子。
这个小孩子,最大的烦恼,是不想当官,不想结婚,但是又是一个善良而原则性强的小孩子,要辞官了,也要把看出来的用料问题指出来,要退婚,也要和未婚妻强调是自身不想结婚,而不是针对于她。
在之后他对待不良井的孩子和为不良井的民众求情的时候,我们知道,他的善良,没有随着变故消失,而随着他自身的成长,更加有力量。
《风起洛阳》剧情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在百里弘毅这个人物早期,便已经为人物形象和技能甚至性格,埋下很多伏笔,这使得在之后的剧情铺展中,我们看到这个人物自然、饱满,而显得剧情走向虽跌宕起伏亦水到渠成。
比如早期无论是对于美食还是百工的态度,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聪慧、专注、求知欲强并且非常善于思考的人,他因为一贯的聪明敏锐,所以后来在巽山公府方可一眼便看出蛇盘锁的不对,并记住方位;所以才能由铜钱的重量,推测出临川别业只是障眼法;所以才能根据搭档一句琼锅糖很苦而推测出一旁的人身份不对,如此种种,既体现人物魅力,又不显突兀,所以真的要给编剧的设计和演员的表演喝一声彩。
稚子无畏在百里弘毅的早期,我们其实可以看出很多的爱,和无畏。
看百里延对百里弘毅的态度,目前还不知道百里家的老大经历了什么,去了哪里,但是看百里延宛如把百里弘毅当独苗对待那个殷殷的样子,其实很感动人的。
我们可以看出百里弘毅对自己的阿爷,真的是说顶撞便顶撞,遇强则强,毫无惧色,养过孩子都知道,这种心思单纯如水,每天跟爹妈梗着小脖子较劲的娃,都是自幼大量的理解和自由喂出来的。
又兼从对话中可以看出,百里延自身也是醉心“百工”、自小也玩各种鲁班锁等小玩具的人,这就又多了一层“理解”在,且和老爹同专业的百里弘毅在专业上造诣又那么深,百里延应该也是从百里弘毅小时候,便时时充满自豪感吧,这个孩子,是他的自豪,即便他沉下脸来,扬起巴掌,这也是他重于性命的珍宝。
小百里对他爸爸的呵斥和巴掌毫无惧色,可是当百里延放下巴掌,讲讲自己的殷切心意,再给他个苍老落寞的背影看,便秒变心疼老父亲的乖宝宝。
这些细节都在表现出百里弘毅与父亲深厚的感情和自身性格的强硬无畏。
这种骨子里的无畏,也表现在很多应激反应里,比如百里延被害现场,被高秉烛用刀架着脖子那里,他拼命挣扎和质问,只有伤心和愤怒,而毫无惧色,这些细节,都在表现出,百里弘毅到底是怎样的人,这样的人,才会面对日后的凶险处境,无畏前行,机敏应变。
百里弘毅性格中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原则性强,也许是“百工”精神浸润到骨子里,丁是丁卯是卯,这样的人,对对错,对真相,要比别人执着好多倍,这执着是他的勇气,也是他的伤怀,说起来,这对父子真的是相互信任,百里延说“若不是你从工部辞官,这修建的速度,岂会如此缓慢”,百里弘毅质问宋凉“工部尚书百里延一生清正廉洁、兢兢业业,你们为什么要杀他?
”看到这里真的太伤了,慧极如百里弘毅,他可以用自己的智勇去侦破父亲被害真相,却永远也无法理解,好人,为什么会被害,这种不甘不平,会伴随他很久很久,从“为什么偏偏是阿爷被害”,到“真的偏偏是阿爷”,需要无数次伤心,才可以想通,然后去长成一块旧伤疤。
前十二集中,我们可以看出,百里弘毅聪慧多才、机敏无畏、重情重义,在这样的大框架下,又有一些可爱的小细节、比如不离手的鲁班锁,当他被阿爷打了一巴掌后,气鼓鼓的拼鲁班锁,一边拼一边回忆,一会想起阿爷骂他,一会想起阿爷担心无人庇护他,心中拉扯,脸上更加气鼓鼓,要说这一段王一博演得真是太好了,真实生动,会让观众不自觉的喜欢这个小公子,当然越是喜欢,越会在之后的剧情中心疼他,简直不能自拔。
对了,着重说下百里弘毅“打架”。
官方简介百里弘毅武力值三颗星,大家还是不信,纷纷调侃“会走就值两颗星了”。
剧情走到十二集,百里弘毅亲身涉险好多次,大家还是在调侃他的“勇敢”。
可是,诸位,那是唐朝啊。
在尚武的唐朝,一个世家公子,擅长骑射,身强体健,是很正常的事情吧。
何况我们百里小公子,才不会让自己去当人群中的弱鸡。
我们斯文归斯文,举止有度归有度,但是,我们不弱!
非但不弱,我们武力值不够智商凑,临阵反应加持下,可以完美涉险又脱险。
在当阳酒肆,凶徒刺向告密者父女的危急时刻,百里弘毅一大勺热汤泼过去,解了父女的燃眉之急。
临危不乱方显真正的智力和勇气。
而唯有这样的智力和勇气,才可能在之后去侦破自己父亲的死因。
比较明显的例子还有在不良井下,和炼铜场的凶徒们打斗,杠杆、滑轮理论应用得淋漓尽致,包括用弓攻击那里,任何意见物品,在他手里都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看客可能忘了小百里墨家传人的身份,但是他自己,可不会忘了他读那些书,作为好事之徒,我找了两张战国时代兵器图,大家看看和小百里的攻击原理是否有些类似呢。
剧情走到12集,百里弘毅似乎拨开了眼前的第一层迷雾,我们也看着他从无忧无虑的小公子,渐渐成长得更加坚毅和沉稳,接下来生活还要给他什么样的甜或酸,我们一起期待吧。
看了20集来的重评了,以前2分重评给5分了!
太好看了!
黄轩伱和窕娘彪戏这断看哭了!
太好看了!
虽然王一博演得有时表情太僵不太好看都但都乎略了,整个剧,真的好看,入坑不亏!!!!!!!!!!!!!!!!!!!!!!!!!!!!!!!!!!!!!!!!!!!!!!!!!!!!!!!!!!!!!!!!!!!!!!!!!!!!!!!!!!!!!!!!!!!!!!!!!!!!!!!!!!!!!!!!!!!!!!!!
我个人很喜欢王一博和悬疑,对此剧期待很大,所以从第一分钟就开始带着挑剔的目光俯瞰全剧,内心逐个评价关于主演、场景、妆造、武戏、配乐……前半集过后发现都还不错就逐渐入戏跟着剧情走了,想观察一下最重要的剧情,试试看这部剧能不能让我沉浸,结果没有让我失望。
第一集结尾殓尸人自爆的精彩结尾彻底让我服气,这剧可看。
殓尸人眼神戏好强;也喜欢女内卫的角色;王一博百里弘毅不止让剧中的神都少女痴笑还有我,第一集末和殓尸人的对手戏居然没被主导谈话节奏,观察细致入微,这场戏我最喜欢,直接把小二郎从饕客到智绝的形象生动刻画了,王一博看似浅浅的表情却演绎的很实;看到圣人是咏梅真的出乎我意料,又惊讶又觉合适;场景精细又弘大到可以说不愧是洛阳,整部剧色调符合题材的同时也符合洛阳古都底色,我洛阳十三朝古都终于有比得上长安的剧了;一开始出场整个西市的人都妆造给力各自营生,我直呼好热闹哇想赶集了,不禁想象历史上的宋朝夜市;必须要夸夸武打戏指导,不是普通古装剧千篇一律的劣质软刀划拉一下就敷衍了的,很有设计,印象最深的是百里弘毅急中生智泼烫汤和女内卫利用竹竿击人;配乐也是我特别想夸的点,BGM全程沉浸式,配合剧的快节奏毫不突兀地变化多端,无比契合背景,悬疑的地方也不至于过分吓人……总而言之,看到我目前看的地方都是,精彩,力荐!
(之后补充一句:我晕 这些个布景 这些个拍摄手法 这些个画面 这些个质感 我真的会赞叹一些镜头美学 啊啊 不行了 我真的太喜欢了 真的很方便我联想到千年前的大唐 武周 呜呜呜 我真的太感谢风起洛阳了 越长大越爱家乡 我终于在影视剧里见到繁华的洛阳城了 听说这剧还和洛阳当地文旅局有联动 真好 有空来看看牡丹花吧 李杜也曾举杯会洛阳 )
刚开始是冲着王一博百里弘毅,美食,考究中华民族文化去的!
拍摄都是实景,非常壮观,把大唐的繁华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且服道化,作揖的礼仪,婚礼的礼仪都是根据历史有据可依!
运镜,人物的特征也非常的饱满!
剧情也非常严谨节奏非常快,就是说你不可以快进也不能离开屏幕,不然你不知道它发生了什么!
演员不开口,你也看不懂,接下去会发生什么!
看这部剧不仅要智商在线,你还得知道历史,因为剧情里除了圣人,三个主角其他人都有可能是反派!
每个人都想争皇位,随时都有危险!
最给力的是演员的演技和人物特征很饱满!
三大主角都是原声演绎,轩哥一如既往的稳,宋女主也不错!
然后从16年的《人间至味是清欢》王一博原声演绎的翟至味到《风起洛阳》原声演绎百里弘毅,感受到王一博原声台词的功底的进步之迅猛,演技的爆发力属实震撼到我!
共情了!
火速的看完了六集.感觉演员的表演都很在线.王一博的表演有了很大进步.宋轶也是.宋茜和黄轩也如此.个人感觉从剧本题材角度来看是很有吸引力了.演员阵容也很不错.让更多人了解河南洛阳.我很喜欢.感觉很不错.道具环境以及布置都很用心.道具组有心了.画面感也不错爱爱了.我一定会追着剧.对历史就一些了解吧
看了两集总结了几点一时剧情紧凑,不拖泥带水二是演员演技都在线,角色智商也高,没有把观众当傻子看,这点还让我挺感动的三是故事挺好看的,让人有想看下去的欲望还有场景盛大,有电影质感,武打流畅而且转镜牛逼,还有就是有钱,背景绝了,服装我不知道还不还原但是很喜欢,有钱就是好啊,群演的造型也很有心,总之我特别特别期待,希望不要后面垮了,好不容易等到有剧可追,而且各方面都兼顾到的好剧,十二月就看风起洛阳啦,加油加油加油!!!
编剧不太行啊,感觉为了紧凑而紧凑,事情是交代了,但剧情各种bug ,导致人物行为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让人很不相信,分镜也有点乱,台词感觉没有深究过,尤其是武思月,第二集大理寺提走南市刺案罪犯活口,按设定是大理寺主管,武思月独自一人莽撞去大理寺要人,高公向武思月讲明情况,提醒别越了界,各部门各司其职,结果武思月下一句台词居然是“高公为何再三阻拦我查案”,这搞得武思月这个人像是出门不带脑子或是不带耳朵,是觉得大理寺不会做事吗?
还有第三集,发现罪犯可能混进她闺中密友的婚礼,武思月带了一个人(好像是)就去查了,结果没看到她怎么查,查了哪些的时候就发生凶手杀了百里家主,凶手没抓到,然后又误会男主是凶手……于公于私不应该是加派人手外围布控、内部警戒,再彻查宴客名册吗?
还有婚礼上柳七娘和武思月见面说的居然是“你今日来参加婚礼,为何不提前告知我?
”这真的是闺中密友吗,即使公务繁忙无法参加,那正常不是应该会托人带话送礼之类的吗?
我直接失去原本的期待。
创作团队不愧疚吗,改编上细节和逻辑都编不明白,有点粗糙,可惜了好演员、道服化。
12月10日,整体还行,如果剧本能再严谨点话,会是一部上八分的剧。
又看了两集,发现还是有不合理的剧情,一是百里延被杀,大理寺没查出死因,人都快合棺了,结果他儿子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再顺由男主查出是中了沙尺蛇毒……这有点牵强了吧,大理寺整天叫着破案,连验尸都查不出线索。
二是大理寺因为疑犯高秉烛封了不良井,井内描绘得多么惨,结果男主报了仇光明正大回去,向死去朋友的家属报喜认错,被井里的人辱骂赶出……拜托,封井不就是因为男主吗,另一方面又这么恨他,这会人出现在你们的地盘,那抓了报官不就普天同庆了吗,这段有点理想主义硬煽情哈哈。
再者不良井的设定不是罪人之后贱籍人士吗(印象),这种环境下没有穷凶极恶的人?
题外话,长安十二时辰看了好几遍,虽说后面剧情有点拉,但能看出导演想讲的内容很多,剧情和逻辑也很严谨,如果能抽去一些支线做番外,强调主线剧情的话,观影体验会更好。
个人感觉像是剧情到高潮点了,下集要揭谜了!
结果后面讲了很多支线人物故事,再回过头来讲主线高潮点的时候又感觉冲击力不强了。
个人观影感受,不喜勿喷,你杠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