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部全片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电影,是种怎样的体验?
1947年,还是黑白片的《湖上艳尸》使用了这种极端的手法。
而结果证明,即使故事曲折离奇,而看不见主角的观众,仍然很难被带入角色之中。
相比而言,后来的《女巫布莱尔》《科落弗档案》等片,采用的DV伪纪录方式,切换于主客观视角之间,则相对合理可信,如同身临其境。
第一人称视角的电影与游戏之间区别,在于观众无法掌握主动性。
而被动接受的,无论剧情或价值观,往往不是自己所期待。
过于合拍的视角,如囚牢般限定所看内容,反而产生了间离。
但这样的问题,可以说被《硬核亨利》解决了。
大量分切,变换场景,运用go pro拍摄难以置信的动作戏,安置在一个不会说话的主角身上。
观众和片中人物同样,在懵懂无知的情况下开始亡命之旅。
失去记忆、半人半机械的亨利,像个初生婴儿,是一个还不具备丰富主观思想的角色。
他和观众都只有唯一一个动机:营救爱人。
亨利被动获得的信息、被指派的任务,正是观众所急需知道和去做的。
第一人称的摄影机和观众的目光,从此达到了一致。
更不必说全片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毫不吝啬的血浆,趣味十足的配角。
跟着《硬核亨利》的魔鬼步伐,飞上十四斤的农药,干下这碗肾上腺素,瞬间爆炸,根本停不下来。
这是一部富有娱乐性的电影,早在公布预告时就成功引起注意。
2015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它被评为午夜疯狂单元的人民选择奖。
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具体年份的近未来时间,“你”醒来在一间实验室式的高科技白色空间。
“你”的妻子告诉你,你名叫亨利,失去了记忆。
随后,安装语言装置时,一个名叫阿肯的反派出现,肆意破坏杀戮,并扬言自己已经占有“你”的妻子。
在接下来的所有时间,“你”将为了妻子,展开一场复仇行动。
起初的场景竟是一架飞机之上,降落到地面的亨利发现四处都是阿肯的手下。
俄罗斯的公路、街道、巴士、酒吧、大楼,都变成了逃亡和对战,随时拉响警报的游戏空间。
一个神秘线人不时出现,他打扮迥异,似乎拥有回春能力、不死之身。
跟随着这个似友非友的NPC,我们的主角终于了解到自己是身份,线人和阿肯以及妻子的关系。
《硬核亨利》的剧情被许多媒体评论所诟病,其间自然有不少逻辑问题。
比如反派阿肯的心理动机究竟是什么,他类似万磁王的能力又是从何而来?
为什么亨利是选中之人,他的被选中又是怎样迅速合理连接了其他角色?
但由于拍摄手法和故事节奏所致,全片有一种“没时间解释了,快上车”的气氛,简单粗暴却不乏激情愉快。
为了存活,打倒眼前的敌人才是首要。
导演也做过如下阐述: “我不想解释阿肯怎样得到的超能力,因为我厌倦了好莱坞总是一样的套路。
如何保持观众的兴趣,同时不做过度的解释,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平衡。
这不是一部关于故事的作品,而是一部关于怎样讲故事的电影。
” 但实际上,这个故事并不单薄。
作为科幻片,它重提机器人或曰人工智能,在拥有情感之后会怎样的老命题。
甚至一直是在询问“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的哲学意义,并在不同的剧情节点,不断更新着对自己的认知。
可被复制的身份,一如《黑客帝国》或《月球》般虚妄。
话说回来,科学家吉米在某种意义上才算是亨利的打造者,亲生父亲。
阿肯和亨利所欲求的“妻子”之间的不伦关系,在亨利的眼中则是篡权夺位的乱臣贼子,一部科幻机械动作版《哈姆雷特》呼之欲出。
片中亨利对于各路人的态度也比较混乱,一会儿与吉米合作,一会儿又被阿肯利用,和吉米互掐。
被动的他(或我们观众),就是这个虚拟世界大阴谋中的独行者。
孤胆英雄的快感,当然是观众愿意体验的。
断片式的思绪,成全了第一人称视角的缝合。
而吸引人们继续战斗下去的,是本片了不起的场面调度。
没有刻意而为的长镜头,紧锣密鼓的剪刀手,将无用的冗余去除,留下的都是爆点。
这让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游戏,而成了游戏精彩场面剪辑,或可比作跳过CG的超高速通关录像。
歌剧爱好者吉米在这些场景的串联作用上意义重大,一个奇迹般的科学设定,使得他能够拥有不同的外形。
乞丐、瘾君子、游击队员、大兵、朋克、绅士……他不仅丰富了人物与场景的视觉元素,也让那段逃离实验室的高潮戏趣味十足。
这一角色最后甚至有了悲壮味道,才更坚定了亨利的复仇决心。
颇为邪典的《硬核亨利》,相当聪明地把情色元素软性地结合于剧情。
且不说那一段红色霓虹,恶趣味十足的妓院戏。
“妻子”艾斯特尔的出场即惊艳四座,几次楚楚可怜的再相逢梨花带雨,也让我们的英雄欲罢不能。
所有一切都不重要,与“妻子”回归于那个二人世界白色小屋,才是所有战斗的意义。
这自然是更多地服务于直男观众,动机才能真正成立。
就像在亨利第一次几乎没电的时候,妄想中被美丽的艾斯特尔吸吮手指的香艳画面。
愈发高速的视觉经验和渴望,在被游戏培养、被VR领路的今日,保证亨利们勇往直前。
而硬核,Hardcore,在英文中,既是音乐流派,又有色情意味的这个词汇,则完成对作品风格的塑造。
83年生人,初执导筒的俄罗斯影人伊利亚·奈舒勒,本身是一支摇滚乐队的主唱吉他手。
纽大退学的他认为待在学校里没有什么用,叛逆不经的性格和经历,展现在他之前拍摄的MV以及这部《硬核亨利》中,八成也会延续在将来的作品中。
不晕镜头的游戏玩家、商业片观众、午夜场爱好者,显然会继续津津乐道于这位新一代暴力美学缔造者。
战斗民族出手啦<图片1>硬核Henry来了!
这部4月8日于北美开画的,战斗民族出品的第一人称视角,90分钟动作冒险电影,可谓是游戏一代才能创作出的作品。
影片的灵感,来自于俄罗斯导演的原创音乐录影带,大受欢迎后,他找到了投资方,衍生成了90分钟的动作电影,还请来了沙尔托·科普雷和蒂姆·罗斯助阵,据说这是史上第一部,整部电影使用第一人称视角的动作大片。
电影全片充满了:突突突,突突突...制作团队在拍摄的过程中,一直在解决各种各样的拍摄难题。
这部90分钟的电影,拍摄了120天左右。
动作演员不是头戴着装配了GoPro的装置,就是嘴里咬着GoPro,做各种冒险动作,真的是很辛苦。
GoPro,我咬!
<图片2>又见华谊兄弟投资这部电影,已经不是第一次,小玄儿在北美院线的独立影片前,看到华谊兄弟的大LOGO出现在片头了。
影片除了加拿大的VVS Films制作公司,又见美国STX Entertainment 的联合发行和华谊的标志。
这一切都源于2015年初,华谊美国项目公司宣布与罗伯特·西蒙的新电视电影工作室:STX娱乐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以总投资额5000万美元,预计在2017年底前,也就是未来的两年内,双方联合投资、拍摄、发行合作不少于18部影片。
不得不说,这个公司选片的品味都很个色,主要以惊悚片为主,小众博眼球系列。
2015年乔尔·埃哲顿自编自导的《礼物》,2016年惊悚片《灵偶契约》,这部《硬核大战》也是其中之一。
小玄儿看到《灵偶契约》已于4月1日,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了。
相信未来更多小众电影中,会继续见到STX和华谊的身影。
《硬核大战》还在2015年多伦多电影节的午夜疯狂展映单元,一举拿下了人民选择奖,颇受年轻人的追捧。
只不过这部R级的影片,应该跟《死侍》一样,很难在国内上映了。
<图片3>第一人称视角镜头首先,所谓的第一人称视角,意味着什么?
观众角度的第一人称意味着:“Henry”就是“你”!
也就是说观众就是男主角,男主角就是观众。
并且,男主角将从头到尾都没有脸!
因为作为观众,我们在屏幕上所见的,只有Henry的两只手,以及偶尔下坠或者倒地才会进入视线的双脚!
<图片4>观众从男主角的视角看世界,在昏迷中醒来,被性感女医师救助,改造成高科技的义肢身体,看起来就像《攻壳机动队》那样,不过不是100%的机械身体,只是手脚被换,身体也需要充电。
听起来有些衰,不过战斗能力还是数一数二的。
<图片5>其次,这位Henry同时也是没有对白的。
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来的及安装语言系统,影片中他90%都是动作戏,需要有沟通的时候,比如和女友对话,和同伴打招呼,他只会用点头和手势,来表达自己在想什么,观感来说,还挺酷的!
<图片6>不过,他的对手戏演员有话要说。
这位当年因《第九区》“大虾”一角而成名的沙尔托·科普雷,接下这部影片还真的是他的品味。
不过《第十区》遥遥无期,他开始尝试其他作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这部《硬核大战》里,他说他的表演,全部是对着镜头完成的,摄影机镜头或者GoPro镜头。
在这部电影中,你会看到沙尔托·科普雷一如既往的疯狂演技。
之后愈演愈烈,开始一人饰演多个角色,嗨爆全场,是影片中和Henry并肩战斗的,可视的角色。
<图片7>之后,再来说说Henry的第一人称视角动作戏,开始的身体机能预设,像是带着观众进行一段前情提要,铺垫Henry的身世和现状,以及接下来女朋友被大反派“阿肯”抓走,还不停的派军队来追杀他,企图夺取他身上的技术资料,用于制造更庞大的义肢军队。
于是,在影片剩下的80分钟里,Henry为了救出女友,穿越莫斯科,从地上到地下、从街头到酒吧、从城市到郊外,战斗能力也是逐渐升级,从巷战到追车,再到飞机大炮,Henry单挑和群战的能力简直逆天。
影片中更多的展示了不同武器的应用,第一人称视角,让观众体验了精准爆头,真人CS一般的攻坚战,手雷丢出完美抛物线,更不用说,那些高空攀爬,失重下坠的刺激观感。
而影片血腥的程度也是R级里,非人类的级别,因为Henry很多对手也是半机械人,他常常需要把敌人开膛破肚,找出心脏后吃掉,开玩笑,找出心脏后,拔掉电池。
而他自己也常常需要充电或者更换电池,所以他不是撕别人,就是撕自己。
<图片8>剧情和镜头一样剧烈转换(以下内容涉及剧透)光是打打杀杀的荷尔蒙暴力打斗,肯定是撑不下90分钟的,影片必须还有剧情和故事,于是开篇就变成了科幻、爱情加犯罪。
而大反派之所以屡攻不下,是因为他也有“特异功能”——隔空取物。
这位名叫“阿肯”的金发小哥,简直就是俄罗斯版“万磁王”,伸手敌人就飞远的节奏,也是醉了。
任何近身攻击都不起作用,还一直使用“坏人”最喜欢的招数,欺负男主角的“女人”。
而剧情不满足于,只是Henry追着反派打,很快给他加入了一个伙伴,毕竟Henry需要充电的说。
于是沙尔托·科普雷,简称“沙托”饰演的Jimmy就登场了。
开始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不过很快就会发现,这个Jimmy总会在莫名其妙的地方突然出现,之前受伤的地方,似乎也没有大碍。
他一边帮助Henry明了当下的处境,一边给他治疗和充电。
<图片9>竟然还制造出不少喜剧效果,比如郑重的交给Henry一把钳子(用来夹碎坏蛋心脏后面的电池),一部手机(GPS定位坏蛋),和一个任务(杀死谁都杀不死的反派)。
就这样,Henry一手地图,一手钳子,就踏上了打怪兽的道路。
<图片10>男主其实还挺帅的,就是没机会露脸。
<图片11>几次大战之后,Henry来到了Jimmy的基地,发现原来Jimmy曾是大反派手下的科研人员,失败之后变成了残疾,还惨遭丢弃。
Jimmy这才将自己的意识,放到不同的身体里,进行他的复仇大计,而他的本体,只是一个瘫坐在轮椅上,带着头盔的残疾人。
两人争执之后,面对共同的敌人,还是统一了战线,决心一起消灭反派头目,于是影片最后的“狂欢”开始了。
基地作战,之后回到敌人的总部大楼,和更多与自己相同的机器人血拼,Henry此时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被女朋友救助的士兵,而是这个邪恶工厂生产出来的杀人机器。
<图片12>漂亮女人都会骗人Henry一直打坏人的节奏,还不够男人,因为有软肋被抓在坏人的手里。
不过这个唯一的牵绊,如果是假的呢?
比如每个从死亡状态醒来的人,都会被植入同样的记忆?
一个女朋友的牵绊,让他们唯命是从,于是Henry怒了。
最后的厮杀变成了暴走模式,在大反派落马后,Henry登上机升级,面对这个欺骗他的“女朋友”,分分钟踹飞。
而这个漂亮的小妞,还说了一句最不该说的话:“听从你的内心!
”,于是Henry就把机舱门关上了,当然“女朋友”在门外。
小玄儿清晰的听到,电影院最后一排的男生,笑得很邪恶。
<图片13>这部制作周期只有120天的电影,真的是分分钟打破传统的电影拍摄方式,镜头的切换和角度,都是没有先例可循的,晕眩感十足,要不是中间出去休息了几分钟,呕吐电影院也是可能的。
导演:伊利亚·奈舒勒说,在拍摄电影的120天里,开始爱上了导演这个角色,相信制片公司也是抱着给年轻人自由尝试的空间,而冒险之作了这部影片。
该片仍以7.1分高居IMDb,观众口碑不错,不过专业置评的Metascore就只有51分了。
影片彩蛋,昆汀电影里的御用演员:蒂姆·罗斯,最后出现了几分钟,饰演男主角回忆中的“父亲”。
“父亲一席话,照我去战斗。
”,Henry最终打败了坏蛋和女蛇精,也是醉了。
午夜场时分,想过瘾的朋友,表错过这部电影,让我们一起静待资源。
<图片14> 2016年4月18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https://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新老电影混剪系列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
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看过的一定都深有同感,头疼有没有,眩晕有没有,是不是感觉画面要是再来一个360度后空翻,就能吐出来……这就是俄国人的威力,看来俄国导演伊利亚·奈舒勒在指导《硬核亨利》之前一定是个《使命召唤》系列迷,剧情的结构发展正好就是一集优秀的使命召唤系列,从主角的诞生之后一直做任务,最后击杀BOSS,这是每一部使命召唤游戏的模版……令人庆幸的是导演没把视觉拉往太空,要不那种失重的画面感,可能多伦多电影节的评委都会吐。
俄国的电影若是在如今这样类似洪水猛兽般的大环境中,真的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工业国家工业性质太强,在电影艺术这个层次上难以给人留下好印象,但最近两部俄国电影有点有让我大开眼界的感觉一部就是《硬核亨利》另一部是《穿越火线》,前者作为一部动作商业片,我认为算得上成功.后者得着重来说说,《穿越火线》这个一听就好似三流山寨片名字的感觉,但其内容是很严肃的,描述了2008年8月8日至18日俄罗斯跟格鲁吉亚之间关于南奥塞梯的一场现代化战争,这可能是两国历史上很严重的一个节点,但俄国的导演并没有像美国那样用弹片血浆来装饰整场战斗,而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看待战争,以一个母亲寻子的经历来描述战争,现代化的飞机,导弹,坦克,这些本应是战争主宰的东西,却成了一个寻子故事的装饰品。
由此看来,俄罗斯的电影不但不狭隘,而且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没有按步旧搬目前电影商业话趋势的成熟模式,而是另辟蹊径,剑走偏锋,这对于电影市场来说是一种新鲜的血液,对于电影界来说是一种新鲜的模式。
不得不说,战斗民族,除了战斗搞艺术也是认真的!
1. 影片从头到尾都是第一人称主观镜头,使用了GoProHERO3黑色旗舰版,一款极限运动自拍摄像机来拍摄。
2。
影片在2015年多伦多电影节首映,是电影节人气最早的电影之一。
狮门、环球以及STX娱乐展开争夺,STX以100万美元拿下该片。
片名从原先的《硬核》改成了《硬核亨利》。
3. 影片中主角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
4. 影片中一场特技戏是高速公路追车,还有爆炸穿插其中。
整场戏不过三分钟,却拍了四天半。
5. 电影拍摄完却没有钱做后期,导演不得已在网站上发起了一项众筹,将筹到的钱拿去做音效和CG特效 。
6. 在影片中扮演一名猛女飞车党的达雅·查库莎,她同时也是为该片配乐的作曲家。
俄罗斯导演Ilya Naishuller为了众筹拍摄第一视角枪战电影《Hardcore》的资金而拍摄发布的一段预告视频,截止到前年11月他已经收到了28000美元的投资,并用那笔钱进行了后续拍摄。
在不久前的多伦多电影节上,Ilya Naishuller带着《Hardcore》亮相,被评为一大“guilty pleasure”:蠢但爽爆!全片都是游戏式第一视角,主角“你”被老婆改造成半机器人,大开杀戒。
电影男主角为《第九区》硬汉男星沙尔托·科普雷,他也曾在短片版《hardcore》里出演队友一角。
先说亮点:2小时的一部电影 眼睛里看的最多的就是左手的外漏机械骨骼 和右手的蟒蛇纹身整个片子 男主演只出现一次,帅比的一笑还是在镜子反光上出现的 一用超能力就狂喷血的大反派也是每出必亮。
第一视角的电影以前也看过 我个人表示 确实晕,同样晕的朋友可以分次看完(能有效缓解)不难看出伊利亚·奈舒勒(本片导演)是非常热爱电影,思想不被传统拍摄手法束缚的一位大神剧情方面:第一次观影会以为女主确实是自己老婆(你想多了)台词及女主表情都透着对男主的爱,没办反 谁让“人生在世,全靠演技” 呢?
男二杰夫一次次的死亡 又突如其来的出现也着实让我摸不着头脑,直到结尾临死的杰夫道出了所有的真相杰夫把男主真正当做朋友是什么原因?
当然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儿了,杰夫不服输 不甘愿死在毫无意义的软弱中,那么他就在反抗 一直不断地反抗,而男主从小同样不服输,被打的满地找牙也会再次站起来,直到把那些欺负他的人也打得满地找牙,性格相似目标相同的人难免成为朋友。
那么再看第二遍梳理剧情就会发现,从一开始女主角的音爆反击到摩托卡车追逐战 都是反派们套路好的,也不知道演示了几次 有多少改造完的弱逼被处理掉(穿插的高空坠落其实是不确定因素,不然女主也不会不知道早些按下降落伞按钮)落地后的女主还假惺惺的让男主反抗 知道结局再看女主之前的表现确实是套路太多,反派们精心计算的结果。
杰夫的各种造型:嬉皮士 嗑药后狂干妓女的嫖客(战斗力也是真强) 莫西干头飞车党 二战军官 IT宅男 FBI特工 乞丐 丛林狙击手 西装男神
临死前还被宠幸一番的保镖乙结尾:不得不说硬核亨利算是水准很高的一部一人称的电影,算是电影界的一股清流啦,导演采访实录: 我很满意,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傅园慧表情既视感)1分33秒 杰夫的声音说了一句:亨利宝贝儿你好,如果你听到了,还有一件事儿要你做呢!!!
(这是你妹的杰夫没死么?
好大的悬念好么)笑点很多 ,枪战 近战营造的非常非常棒!
强力推荐观看!!!
电影看完,得吐一个月,不是因为不好看,是太晕了。
看完之后,居然还能走直线也是奇迹。
头嗡嗡响,不敢打Taxi,怕给司机吐车上。
认真的说,如果你晕车,你觉绝对不能看!
不要看!
不准看!
会要命的,真怕你爬都爬不出影院!
如果你受不了血腥,你也一定不要看!
不能看!
求你别看!
怕你一年都做噩梦!
如果你是文艺咖,喜欢看剧情,掏心窝子说,请别看,一定别看,千万别看!
否则你头晕心也晕!
这部戏几乎算是没剧情,逻辑也是硬伤,以上三种情况以外的人,为了您的健康,也请谨慎观影。
整部电影从始至终以GoGro第一视角拍摄,而电影百分之九十的部分都在跳飞机,炸坦克,飙车,爬桥,巷战,爆头,挖心,斩首,杀人,杀人,杀人,杀人,绝对的CS实镜版!
效果确实也是酷毙刺激爽死!
拍摄难度挺大!
脑洞大开也是够了。
创意视角也没的说,但还是更像是一场有情节设置的游戏,不像是电影。
当然也可以说,这是导演的一次尝试,一次开拓。
剧情,是硬伤,我感觉所有的场景,都是为第一人称服务,像跳飞机,飚车,进色情场所,很多设定都是为了让我们借henry的眼睛,去过把瘾。
所以剧情就有点硬掰,无逻辑,疯狂。
Jimmy的戏份是唯一的剧情担当。
让jimmy的真身是“霍金”,还调侃了他的性能力持续,这个很有意思。
让吉米拥有“乾坤大挪移”神功,拥有不同身份的复制版本,随便死着玩,这个脑洞开的有趣。
最后的结尾也是很幽默,来个大反转,让人忍不住发笑,荒谬。
其实Jimmy也不过是Akan设置的角色,来陪自己演一场大戏,让剧情更复杂,以让henry经历更高难度的考验和磨练。
只可惜,最后一切努力都化为乌有。
不过,为了第一视角的观感,还是推荐要去看,算是一部奇片,去影院里过把过山车的瘾。
这部影片也是我们电影课上老师给我们播放的,整个影片以第一人称视角为主,画面比较暴力,血腥,整体视觉代入感很强,剧情就像打游戏一样,捡装备,遇到新的发布任务的人,一直反复,直到最后主角打爆邪恶的坏人阿康,影片结束。
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电影,都比较晕。
总的来说也还行,适合玩游戏的人观看。
在说说我的体验之前,先放两张截屏,来看看电影里最吸引人的部分。
第一位的观影感受是——刺激。
没有比在三伏天蹲在空调房吃冰镇西瓜更爽的事,也没有比端坐着看《硬核亨利》更刺激的事。
第一人称拍摄,这是前无来者、开创新世界的动作片表现手法,最大的效益就是,看得爽。
主角不露脸、不说话,看着他在废弃的破楼里跑位、扔雷甚至dropshoot,就好像自己在玩一局紧张刺激的fps,给自己附加一点“i am Soap”“i am Ghost”“i am Yuri”,all i need is my gun,where is the army?
gogogo rush B!
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点拒绝3D晕眩症人群的因素,这部影片对这个人群实在是不怎么友好。
(不过忍着晕眩看完之后还吐槽,啊,我好晕,什么破电影之类的人也是很棒棒哦)主角从陌生的培养舱中醒来,观众随之得到的水中模糊的视角带来了诸多的疑惑,引人思索的剧情就从这个神秘又高级的手术台开始了。
一个温柔体贴又深情的美女告诉你,我是你的妻子,我爱你,外面是什么等会告诉你。
然后就出现了大boss,boss上来把你们的老窝搞个稀巴烂,还给你秀了一手原力!
观众还在期待的时候,你老婆拉着你就溜了!
从飞机上信仰之跃之后,你个改造人和神奇的老婆都没啥事,观众应该已经开始好奇你们的神秘飞机和你老婆的体质,还有这三人奇怪的关系。
然而你老婆觉得这不重要,她对你非常有信心!
勇敢的少年啊,去创造奇迹吧!
单挑一群大兵之后,老婆消失了,但是你不着急,观众也被突然出现的另一个帅比惊着了。
从车上下来啪啪啪啪几枪干掉了剩下的大兵,出场骚包程度仅次于《赤焰战场》中老男神布鲁斯的漂移下车开枪。
这是本片中最令人惊艳的角色。
然后就是一路突突突,杀杀杀,干掉小boss再直捣黄龙杀掉大boss救回美丽的老婆!
xd剧情肯定是这样没错了,观众看到这里也深信不疑。
高潮就在这里开始了。
而吉米是本片高潮中最重要也最吸引眼球的角色。
他带领主角杀出新手村,不断调整升级,理所当然地带着男主角做系列任务,男主的精神状态也很好,深信不疑自己复活的使命就是去杀掉那个金发帅哥boss,抢回老婆。
(在这个升级过程中,可以看出亨利在改造之前应该是个战士,或者说士兵,他从一开始被一群雇佣兵打得无法还手,逐渐变得职业化、机械化,杀人行云流水,对枪械的熟练度一直是满级,对脸上爆掉的人头也是淡定得不行。
)所以他理所当然地跟着好几个吉米杀来杀去,也不怀疑每一个吉米到底是谁,这一段,足以看出主角设定的不足之处。
没有脸,观众不能直观感受主角情绪、内心、思想;不说话,人物肖像在一味地跑酷杀人中逐渐淡化,观众渐渐失去对主角的好奇和进一步期待。
但是,这就是个嗨片,谁管那么多呢?
我相信,没有看过的潜在观众,在被其中一段剪辑视频吸引而来或者是被几句简单的剧情介绍吸引之后,是不会介意这点瑕疵的。
接着讲吉米,从最初出场的干练杀手形象,到后面的流浪汉吉米、瘾君子吉米、胆小科学家吉米、嬉皮士吉米(我最爱这一个 ,“higher self,ego?
”)、狙击手吉米、瘫痪的吉米(本我)、绅士吉米、莫西干吉米、上校吉米,一共十个吉米,每一个性格和外形都截然不同。
这是最出彩的人设,也是演技最吸引人的一位( Sharlto Copley )。
随着剧情推进,一个个吉米相继出场,就像一个个任务的高级npc,每一次吉米出现,都让我眼前一亮,并且惊喜有余。
在这个十分硬盒的电影中,刨除亨利的“show”,吉米应该是最棒的亮点,观看时应多注意这位强大的镜头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个吉米自称是“吉米叔叔”,而上校吉米称本我为“my father”,虽然所有的吉米都是由一个意识操纵,但是,他们舞台剧式的表演和分工,似乎展现出Jimmy这个科学家孤独而坚韧,悲惨又乐观的内心世界。
狙击手吉米在自杀前的一分钟,向亨利半开玩笑式地说明他的性取向像箭一样直:)跟大多数套路一样,在通往boss关卡的电梯里,吉米领了便当,并且揭示了主角的存在是真实的。
“those memories ,they are real.They are you.Trust them.”做完最后的战前动员,主角闪亮登场,用新一代的电池供能,打爆了上百个新代半机械士兵,还靠着两针肾上腺素,把站起来的士兵又打了一遍。
这一段的打戏说实话,吸引力下降了,作为替代的是,主角的内心世界,逐渐显露出来。
boss发动暴血技能,原力操控,主角只能感叹:斗宗强者,恐怖如斯。
(这一段女主和boss的表演都很值得一提)躺在血泊中,在悲伤的bgm中被艾斯黛儿背叛,boss告诉你真相,并且发动嘲讽技能,“you...little...pussy”这让男主回忆起了真实的记忆,他的父亲(蒂姆罗斯的绿色制服总让我想起他在《无敌浩克》中扮演的那个自大狂军士)发动技能“军师的轻语”,主角get拳刺,偷袭成功,打败boss。
在直升机里,面对女主的魅惑,使用“坚定”,保持清醒,击杀女主。
可以说,这是一部让人看得过瘾的爽片。
一切对拍摄手法和剧情的批评都是不值得的,尤其是拍摄手法。
看这个就图个痛快嘛。
很难找到既客观又贴切的字眼儿来形容《硬核亨利》,自从导演伊利亚·奈舒勒 (Ilya Naishuller)使用GoPro拍摄的短片“Bad Motherfucker”在网络上成为热议以来,这部“movie”就令人充满了期待。
毕竟彻头彻尾得使用第一人称角拍一部电影都是用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让人们更加好奇的是导演伊利亚·奈舒勒如何使用如此疯狂的手法讲述这个疯狂的故事。
《硬核亨利》的故事很简单,也无需复杂。
这是一个我们在电脑游戏中常见的复仇者的故事。
不客观地来说就是《马斯克·佩恩》与《杀手代号47》的杂交品种。
男主角,女主角,大反派,男二号甚至打酱油的客串角色们都出色的完成了各自的任务。
尤其是扮演关键角色的沙尔托·科普雷 (Sharlto Copley),现如今经常出现在商业大制作影片中的他这一次回归独立之作可谓过足了戏瘾——这也得益于伊利亚·奈舒勒异想天开却又充满恶趣味的剧情设定。
从头至尾的主观镜头来自于 GoProHERO3黑色旗舰版,这款推出已经有些年头的极限运动摄影机贡献了极其逼真和写实的运动镜头,但这也必然让习惯了在座椅上安安稳稳欣赏电影的观众们感到了一些不适。
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在故事上还是在影像表现方面,《硬核亨利》=《谍影重重》+《使命召唤》+《暴力街区》+罗伯特·罗德里格兹(Robert Rodriguez)的断肢和血浆。
毕竟在现如今各个媒体平台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是时代里,游戏中的电影代入感和电影中的游戏互动感相互结合已并非什么新鲜事,更不是什么坏事。
《硬核亨利》当然不能与我们传统意义这种的“电影”相提并论,这样绝非公平,也毫无意义。
《硬核亨利》就像一瓶超市中常见的并不难买到烈性伏特加,也许它没有多么醇厚的后味和回香,但当你一饮而尽时那份入喉的猛烈和粗暴是独一无二的。
<图片1>
感觉看了一部动作版a片,笑。全程嗑药状,有爽到,剧情不做要求,我觉得可以了。但比较失望的是,第一pov视角发挥并不好,不像真实人眼视角的感受,只像游戏视角,快速打斗近距离看更是一片混乱;第二主角身体本身的力量没发挥出来,几乎全篇枪战,空手比例可以多点嘛
20160530 头晕,tm的太晕了
纯主观镜头,很有勇气的方式。设计比较用心,许多段落非常精彩。剧情居然也不错,说得过去的一个设计。瘫痪的科学家也很有意思。许多特效也很真,尺度较大。一开始看了不到20分钟,想吐。歇了一会,又看了二十分钟,想吐。后来隔了好多天,又一次性看完后半段,居然不想吐了。
故事还挺一般的。
完全第一视角,没有太多剧情,跟玩CS一样。
神马鬼~!!
非常炫酷,很帅的一部!cs等打枪游戏经典的第一视角、爆头运用到电影中相对很新鲜,难度应该不小,男性观众应该看得过瘾!镜头比较晃,全程高能,暴力血腥,对背叛零容忍,毫不留情!女主有点模仿大表姐
hardcore
很新颖的血浆电影,第一视觉看跑酷和打斗有意思。OST也比较燃。当得起片名
【5.2】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不适...想法很不错,但执行很有问题。太晃,断碎的剪辑和大音量的配乐完全破坏了伪纪录片本该有的优势。一连串超级吵的配乐大大削弱了本该用音效来突出的镜头张力和氛围感。我依然认为每一部伪纪录片都应向《科洛夫档案》和《折磨》学习。
第一人称疯狂跑酷科幻动作片
电影一路高能的爆头从头到尾,一刻不停,虽说视角独特,但杀到最后实在是让人审美疲劳。而且老套的剧情更是乏善可陈,唯独那个CS的拍摄手法是记忆点,也真的是让导演过足了瘾了。
第一人称视角看的我眼睛晕,好像是第一次看全程第一视角的电影吧,不是游戏玩家,如果是游戏玩家肯定爱死了,更喜欢导演的新作《小人物》并且期待导演的新片。因为有个漂亮老婆所以动机很合理 哈哈哈哈 最终BOSS戏加分
第一人称视角太棒,剧情全程高能,各种黑色幽默用的很好,就是最后剧情不太甜
赚的是辛苦钱,不是创意钱,如果是创意那得去找毕格罗大姐交税
如果你能忍受瞎比剧情和镜头眩晕这他妈绝对是一部一百星的片!!!!!!!!!!!!!!!!!!!!!!!!!
大概看了30分钟左右,觉得头晕,肠胃在酝酿和翻涌,10分钟后终于忍不住跑进厕所呕吐,喷出一堆黄色的液体。看了看吐出来的粘稠物,里面有昨天晚饭还没消化完的菜叶,刚刚吃下的面包已呈糊状,和一些混杂在胃液里白白的原味酸奶(我还闻到了酸奶味)
如果能接受第一人称视角带来的冲击和眩晕,这绝对是神作!配乐很棒,游戏般的观影体验,每个镜头都不忍错过。
操!晕死洒家了!
射击与打怪游戏的电影版,让观众跟随主角的视角,去体验暴力与血腥的快感。故事可说是比游戏的设置还要弱,不停地去打那些不断复活的机器人,真是无聊。也许游戏迷会喜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