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演出好,分镜好,美术好,场景好,作画好,音效好,但就是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
前十五分钟还挺好,气氛感情很到位,有些演出很贴合那个年龄的孩子。
还有音效真的非常好听,可以完完全全把人带入到那个台风天或者下雨天的环境。
(以下剧透)但是我认为这故事讲太烂的,先不扯什么科学原理,是因为一些操作实在太让人迷惑,不是指意识流的东西,而是人物的反应和做出的决定,比如空莫名其妙的吻,你们才见过几面就亲
空你这是干哈,突然接近女孩子你以为不会被打吗?
诶还真的没有;空要死了要跳海,琉花你作为不明真相的人好歹也挽留一下吧???
你腿是瘸了吗???
遇到这些怪事你都不觉得好奇吗,吃陨石是为什么,吃了会怎样,没吃又会怎样,问一下会死吗???
吃下了石头你一点都不带慌的,实属牛比;空让你帮海,琉花你帮了吗?
你都不知道怎么帮吧,海要吃陨石你不给,非得跟人抢,完了肚子痛了就塞别人吃,我,啊???????
;
唉,好,讲宇宙,讲孕育生命的是吧,那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学生来承受这一切,让未成年人孕育生命你是疯了吗?????
;最后设计让黑皮阿婆年轻时也遭遇这种事,糙,女主母亲的故事都没补完,就一个传奇饲养员一句话带过,哈???
传奇在哪里,我拳头硬了。
总之,海兽之子啥都好,就是不知道在讲什么。
是一部少有的能把人看生气的动画电影。
海和空,都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是它浓烈炽热而又干净剔透的画风和色彩。
大海真的好美丽呀,这部动画中的每一帧都漂亮的能拿来当壁纸,甚至拿来做海报,都不为过。
影片中我们跟着琉花,看到了自然的梦幻和神秘。
无论是天空、陆地还是大海,都和生命紧紧相连,有着美丽的因缘。
就,真的好美,动画好牛逼!!
艺术观感极佳。
看完没看影评之前,我也看得出来影片要讲什么,讲生命在海里起源,讲宇宙和人一体,讲一些神秘主义,讲盲目迷信科学的失败。
好了,但是就故事的观感上来说,就还是很差。
非常差。
看了几个高分影评,我觉得讲的对,本身讲的那些我也看懂了。
尤其是在庆典那段大量的碉炸天的画面简直就不是暗喻而是明明白白告诉你它电影就是要讲宇宙,讲起源,讲生命,人们追求的执念,其实都是虚妄。
如果这都看不懂,不要紧,旁白会告诉你,会清楚直白的告诉你这个片子在讲什么。
我本来想打四星,但是故事真的对不起,要不就不要讲故事了吧,做艺术片那肯定5星好评啊!
但是并不,并没有,在此之外电影一定要讲女孩的故事,讲她的社团,讲水族馆,还要顺带diss一下日本海军。
然后故事结尾的莫名其妙,海军和科学家只交代了一个场景,女孩被找到,最后在妈妈产房感受了一波海洋中孕育的生命。
要说这个动画的叙事水平,基本上等同于新海诚那部《追逐星星的孩子》。
动画的画面没的说,也不扯那些没用的,说说觉得别扭的叙事。
1、女孩的故事做切入。
可以,这个切入点也没问题。
开头一次水族馆了之后,有多长时间在讲社团的乱七八糟的事情的?
这段时间的分配真的掌握好了么?
不是说不能去讲,而是故事有主次轻重吧,这一大段的展示无非是讲女孩和前辈的矛盾,啥矛盾要你这么细致的刻画,和主题关系大么?
说女孩不善言辞不被理解,那你就把她不善言辞的地方表现出来啊。
比如平时就话少啊或者啥,一次社团活动,最开始给人的观感就是女孩的单纯的一次挫折啊,哪里看出来她平时就不善言辞不善表达自己的情感了?
靠她爹后来的台词说明么?
那你能一句台词说明的东西你前面花那么长时间展现社团活动的意义呢?
总之就是在开篇的节奏上就莫名其妙。
观感上就是,前面看了一堆啥乱七八糟没有太大信息量的东西。
你哪怕是前面稍微渲染一下有庆典这个事?
但我印象中前面讲的是科学家去研究鲸鱼歌声吧。
鲸鱼歌声和庆典的联系是后面才出来吧。
那你这个庆典的庞大主题出现的也太晚了吧?
海和空两个角色出现的也很晚。
2、庆典的展现形式。
就宇宙来的陨石,象征性的卵子和精子,在海里结合。
有个影评讲将这一段的时候说非常波澜壮阔,但是钥匙是空,受体是海。
总之跟女主也没太大关系。
女主呢,是个中转,她的任务是见证这一切。
这怎么说呢,就算不用女权的视角来批判这整个流程,也还是逻辑乱七八糟啊。
女孩是中转,还要见证,要将这个故事传承,用歌谣的方法,但歌谣呢又被说有着言语上的信息递损……emmmmm,你在逗我?
鲸类的歌声被科学证实是可以直接传递图像信息的,那人类你一说不善言辞,二说语言有递损,那敢情情感的传达就全靠猜呗。
是,有一些情感不是只能靠语言表达的,要去感受,但是你不能因为这个就放弃表达了啊,这是什么逻辑悖论,“反正消息情报传达用语言的话有递损,那么我就不说了”……emmmmm,你在逗我?
然后是陨石传递,空给了女孩,让女孩给海。
女孩怕伤害海不愿意给,但是也控制不住整个生命诞生的流程,最后女孩意识到完成使命还是要靠海,所以又把陨石给了海,然后海就消失了。
……就消失了。
消失了。
失了。
了。
……emmmmm,你在逗我?
说女孩及母亲一族是有个传承,但是传承就是歌谣,其他啥都不说要自己领会。
说空和海是带着使命,又要找见证人,然后拉女孩一起,是谁谁不懵逼?
再有陨石象征精子所以只能是空和海才能有用么?
那陨石是外来的,空和海是海里的啊,你大海不是象征卵子象征子宫么?
所以这个性别设置有何意义?
女孩中间得到了陨石的传递,但又要给海,只能做个被迫的观测者,或许她自己也没想到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自己不是天选之子呢!
好了,我知道这里电影一定是在告诉我“命运弄人”这个道理。
可谢谢您了。
作为叙事作品的基础就应该让观众有一个心理投射,你把女主设置为主人公,让人有种她要干大事的期待,到最后告诉观众,她,观测者。
你们观众,观测者,大家都是观测者呢。
……emmmmm,得了,最后我还以为女孩长大了自己有了宝宝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还给自己的宝宝唱摇篮曲,结果,是女孩的妈妈生宝宝,女孩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观测者了。
得,那你就不要一开始讲女孩啊,别一开始讲女孩的社团啊啥的,你让她从始至终都作为观测者不好么?
3、科学家和被diss的日本海军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世界上还有许多无知的人类。
行,我知道。
那你就不要整的好像你们是去展开一场大战一样去渲染故事情节好么?
还有最后莫名其妙交代的那个场景,就是搁浅的船只和死亡海员的坟墓啥的。
OK,我知道你要讲生命的死亡和新生了。
但是真的就莫名其妙。
还有科学家吉姆和他的助手,我甚至觉得简化为一个角色更好一些。
助手,就是为了解释各种逻辑不通的剧情而存在的,旁白背景板。
啥故事都是说出来了,只有结果,没有经过。
说实在的编剧法上最忌讳就是这个。
不过好的,至少略好于《大鱼海棠》的PPT说明吧。
毕竟画面简直不知道比那个ppt高到哪里去了。
最后,这个是个改编电影。
确实原著的体量庞大要改编成电影比较难,但正是因为这样,要不,你就着重刻画庆典,讲迷信科学的“愚昧”和神秘主义,去整偏艺术片风格的电影,弱化女主的存在,就不要老想着用旁白去讲故事,去解释一些有的没的。
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得了,绝对比现在好,大家一定会不明觉厉,直呼牛逼。
要不,你就老老实实讲故事,讲神秘主义讲庆典,讲这些只是人不知道的自然和宇宙,但被无知自私的人类妄图用“科学”去利用。
学宫崎骏,讲好人和自然的故事。
这样庞大叙事观也不缺,精美画面也不缺,人们看个浅显易懂,也绝对5星好评,我想这样票房也不会差到哪去。
可惜了,现在就是两边不靠。
“星辰万千,海为胞宫。
宇宙是一个生命体,有大海的星球便是子宫,陨石是精子,受精是庆典。
" 在有海的星球里,每当有陨石滑落进大海便象征着庆典的开始,庆典是一场海的狂欢,是一个受孕过程,每一次庆典代表着生命新的轮回。
大海为卵细胞,陨石为精子,两者受孕需要经过一定路程和养分,而这养分就是在海里长大的“空”和“海”,而空和海的职责在于将精子与卵细胞激活,并把精子也就是陨石带到庆典中央,与象征着卵子的大海,象征大海的鲸鱼结合,并成为其养分,这样就算一次生命的轮回完成。
每一次庆典都会邀请嘉宾进行旁观,而这一次邀请的嘉宾就是琉花。
1.《无极》是因为一个馒头引发了一系列的情仇血案,《海兽之子》也是因为一块石头引发了波及全球的灵魂风暴;2.《无极》因为拍摄选景在国内当时做到极致漂亮唯美而惊诧四方,《海兽之子》直接用严谨的科学考据和逼真的自然界素材,以可怕的制作力打造了让人瞠目结舌的海洋世界;3.《无极》当年因为以其不讲人话让全国观众大呼烧脑看不明白,《海兽之子》干脆放弃叙事,用片尾最宏大的技术奇观营造了让所有人都会Mindfuck的灵魂飞升;4.《无极》女主当众脱衣露骨地戏耍了银幕内外的观众,《海兽之子》更进一步,干脆通过太空直播精卵结合展现生命宇宙的交合缠绵;5.《无极》扒开华丽外衣最根本就是个破事水,《海兽之子》更甚,炫技两小时,最后告诉你俺就是讲述自闭少女解开心结的阳光正能量故事6.《无极》当年票房口碑总体是失败的,《海兽之子》作为四度工作室数年磨一剑的大制作,在日本市场同样掀不起个水花。
Q.E.D
【写在前面】各位家长最好不要带孩子看!!!
虽然渡边步是个子供向导演,但是考虑到未成年三观不成熟,这个真的不太适合孩子看。
仔细思考了下,以一个剧情片的角度,女主的三观和行为非常不提倡。
晚上改了评分,从五星改到了四星。
————————分割线————————《海兽之子》一部一定会口碑两极分化的影片,推荐喜欢星空海洋幻想的观众去看,喜欢看剧情片动作片的观众以及有深海恐惧的人还是算了。
已经超越了青春爱情动画片的范畴,划时代的试听效果,文艺片的极致浪漫。
影片中后部非常明显的炫技环节但是还是有被深深震撼到。
上一部让我前半无聊到吐槽,后半头皮发麻大脑缺氧的电影还是《2001:太空漫游》愿意打到8分以上给更多观众看到他的机会。
不过推荐他并不代表我赞同女主的三观(我要有这种孩子分分钟心梗)
(剧透预警!!!
)关于星空和海洋的梦真的是宇宙的终极浪漫。
星空与海洋的交媾诞生了物质与生命。
海与空是倒退的生命状态,生命的尽头就是生命的起点,这个构思真的太妙了。
个人感觉最高潮的部分是女主和男主争夺陨石的那一部分。
一开始琉花抢下海快要吞下的陨石,是因为认为他吞下陨石就会和空一样,永远地消失。
但是他们当缠绕着通过了漫长的阴道,他守护的海成为了婴儿。
她终于意识到海和空的消逝是生命的轮回,是宇宙与海洋交媾诞生的全新生命。
从她把陨石还给海,她就从个人的情感私欲里超脱出来,凌驾于宇宙之上,以一个高维生物的身份见证生命的诞生。
从这一刻起,这部影片赋予了宇宙生命以全新的意义。
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哈喽大家好,我是B站上的一个影视类up主,主要是深度解读一些文艺向或有深度的剧情类电影的,最近看了《海兽之子》,感觉肯定好多人没看懂,所以屁颠儿屁颠儿的来给大家答疑解惑来了。
不想看文字的同学可以来B站看我的视频版解读,欢迎大家关注。
再说看不懂《海兽之子》你就来打我!
-- 小明陪你看懂《海兽之子》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这部动画电影的观影门槛极高,其中涵盖了物理学、哲学、神学、数学、天文学、生物学、生理学、气象学、语言学、文学的相关知识,诺兰的《信条》和《星际穿越》在这方面都相形见绌。
我看遍了全网的影评,有几位大神的文章极具引导性,但是里面到处都是专业名词,看完后只能说不明觉厉,别担心,我这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打开这幅神奇的画卷。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你可以先了解以下几个知识,这样观影门槛将大幅降低。
这部影片的世界观是建立在一个叫做“胚种论”的假说上的,简单来讲就是地球最初的生命不是自然形成,而是由携带着原始生命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后带来的,这个理论并不是主流理论,所以很多人没听说过。
也许你会问彗星上的生命又是哪里来的?
影片给出的答案是高维空间的高等生命,这又涉及另一个假说,我就不展开了,影片里的这段台词就暗示了他们的存在。
胚种论另一个知识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卵子受精的过程,这个我在解读部分细讲。
接下来的内容,希望你是在影院看过之后再来看的,我会把影片中的诸多细节一一给大家解读出来。
既然是一部电影,我们就要以电影的角度来欣赏他。
电影的开始,琉花与同学发生摩擦,与母亲疏于交流,但其实她的内心是在乎这些人的,琉花在面对这些困境时候,并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而是认为自己不被人理解,这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少女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接下来提到了鲸歌,提到人类的语言其实并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转化成语言的同时信息会有损耗,但鲸歌可以,这时,琉花的这个人物的任务就明确了,她的成长就是学会向别人袒露内心。
本以为已经结束的暑假又开始了。
向日葵是琉花暑假的象征在这场成长的冒险中,充当领路人的空和海,从小被儒艮养育,他们的困境是不知道从何而来,要去何方,他们追寻的是自己存在的意义。
所以他们跟随吉姆离开了大海。
他们受到鲸歌的指引,直到空找到了陨石,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万千星辰,海为胞宫,人为乳房,空为乐园”,科学调查后说明空和海都是人类,所以他们是“乳房”,是陨石的营养液,要将陨石带到胞宫之中。
也因此,空和海死后均化成了养料,滋养了万物。
空和海其实就是高维生命投下的众多“海兽之子”之一,蒂蒂说自己儿时也曾遇到过可以佐证,同时也说明蒂蒂也曾经和琉花一样,成为庆典的宾客。
蒂蒂的佐证我们再说一下几条暗线。
一个是琉花的妈妈,说到这我不得不提一句,一定要去电影院看,我曾看过几个版本的字幕,只有电影院版本的字幕是最通顺的,这直接影响到了这条暗线的表达。
琉花妈妈的性格像琉花一样,蜷缩在自己的空间,拒绝沟通,而琉花的爸爸无法接纳这样的加奈子,最终离开了母女二人,从种种细节来看,琉花一早出门时刚收拾好的空酒罐,打完人回来就又多了两个,一上午就喝了至少两罐,这都是非常细致的试听语言,说明了母亲酗酒的状态。
琉花出门前
琉花回家后琉花和母亲的矛盾也源自彼此封闭的内心。
直到最后,琉花爸爸和妈妈间一段对话,妈妈把啤酒换成了水果,暗示了内心的成长,虽然他们的成长过程被略过了,但最终又成为了一家人并有了新的宝宝。
拿走啤酒
换成水果
爸爸把装满酒瓶的垃圾拿走关于之前发生了什么,我不认可妈妈也是被选中的客人的这个说法,因为导演在访谈中明确表述这个客人不是可传承的宿命,而是任何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有可能被选中的。
从细节来看,加奈子被称为传说中的饲养员,他更大的可能是患上了抑郁症,比如产后抑郁或者因饲养的海兽死亡而引起的抑郁,没有明确交代说明这个并不重要。
第二条暗线是关于傲慢的人类的,海洋学家吉姆为了科学研究鲸歌和庆典,而背后的军方和商人却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海洋资源。
军人和商人分别代表着权利和金钱,也代表了世界上大部分人,你我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着这种傲慢,沉醉于对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的感叹和赞美中,缺少对于自然万物以及对神的敬畏之心。
权力
金钱而吉姆代表着信仰科学的人,他们探寻宇宙的本质,但却一直被暗物质蒙蔽着双眼,人类目光是有极限的,所见所听只能得其万之一二,这正说明了目前人类科学的局限性。
这里暗含柏拉图著名的“洞穴之喻”的哲学思想,因为不影响理解,所以感兴趣的同学自行查阅即可。
洞穴之喻第三条暗线是蒂蒂的,蒂蒂一直在追逐着鲸歌,以帮助庆典的完成,直到最后,她暗示了她曾经也是受邀的宾客,蒂蒂弹奏的乐器是一种日本口弦琴,是日本北海道原住民阿伊努族的传统乐器,加上她奇特的相貌,印证了她的原始身份。
Mukkuri她的台词及其晦涩难懂,其实就是紧扣语言无法完全的表达她的想法的这个命题,所以她用音乐来传达,对于外族的我们而言更难听懂,原因只是我们不懂解读,如同鲸歌,至少,这音乐里已经表达了她的全部内容。
蒂蒂的一生都在为庆典服务,海上的业务她从不拒绝,她也从中推断出了高维生命的存在,有着同样语言体系的助手安格勒,可能也是曾经的宾客,比如,他就告诉琉花要“当心点海”,所以他至少是知道海和空的身份的。
好了,关于剧情部分,我就梳理到这里,接下来,我将真正的开始解读这部电影了。
我先问一句,为什么电影被称之为第七艺术?
因为他不应该仅仅是被用于娱乐消费的内容,他不是只用来不停抖包袱的容器,也不是只为了呈现视觉奇观的屏幕,他可以表达更多。
这部影片看似是琉花的暑假冒险之旅,实则是人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哲学三问。
影片中第一个哲学思想是“发光是希望别人来找到他”,这源自著名哲学家乔治·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思想,这是一个唯心论思想,这对于像我们一样以唯物主义为主流的社会来讲,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乔治·贝克莱片中以海洋学家吉姆的立场给出了答案,我们要像柏拉图“洞穴之喻”中的人一样,走出洞穴,用开放的心态面对我们身处的宇宙,才能更加接近真相。
而那句“发光是希望别人来找到他”,正是人类不停地寻找外星生命行为的心理解读,我们在浩瀚而黑暗的宇宙中倍感孤独,不停地点亮自己来寻找同类。
旅行者1号携带者人类的信息飞出太阳系,这就是人类向宇宙发出的光第二个哲学思想是琉花的那句“我即宇宙?
”,琉花在庆典中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创造了一个宇宙,另一个是赋予他生命,那她创造的宇宙到底在哪里,我们不知道,但这正应了佛教中的那句话,“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空和海兄弟俩哲学三问的答案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来,琉花因观察了宇宙的创生以及生命的诞生之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也得到了答案,至于“要到哪里去”,在片尾似乎也得到了答案,那首歌谣是外婆唱给妈妈听,后又由妈妈唱给她听,这是一种传承,而她似乎也找到了应该传承的东西,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翻译错误,应该是外婆观众姥爷们,你们的哲学三问有答案了吗?
以上是隐藏在影片中的哲学命题探讨,影片中藏着的细节我也在之前的解读中提到了,下面我补充其他一些细节。
1. 关于一些动物 植物的隐喻。
座头鲸是庆典中卵细胞的容器,网上说在《圣经·旧约》中先知约拿被鲸鱼吞进肚子里最终生还,因此鲸鱼在这里隐喻重生。
《圣经》中的记载我没有仔细核实,但是这和片中的场景极为相似,另外鲸鱼也是地球上非常古老的胎生生物,作为容器也是非常合适。
约拿被鲸鱼吞掉最终生还鲸鱼腹部的花纹是一个拥有多个乳房的女神,充满了母性,暗示他的使命就是孕育。
腹部的花纹影片中多次出现的花是朱槿花,注意观察,不同时间花的样子也不同,在庆典到来之际,花朵盛开,雌蕊奔放的向上伸展,雄蕊缠绕在雌蕊上,具有极强的性繁殖和生命力的暗示。
而在商人和军人最后发现助手那艘船的时候,朱槿花也散落在金钱之上,暗示了生命的地位。
朱槿花
海马是一种雄性代孕的动物,出现在庆典中,正是琉花与海空使命的一种暗示。
雄性海马不是“生育”而是“代孕”2. 两颗流星为什么只有一颗陨石。
我猜很多人认为两颗流星是指代海和空,但其实不是,庆典在时间长河中是发生过多次,蒂蒂就是佐证,那另一个陨石到底去了哪里,一种可能是化为了灰烬,但在片头的新闻中美国曼哈顿出现了身上具有同样花纹的鲸鱼,我猜测,另一个陨石陨落在了地球的其他区域,准备着另一个庆典。
曼哈顿出现鲸鱼的新闻,应该与琉花处的鲸鱼不是同一只3. 蒂蒂和助手船的名字他们两个人的船都有着相同的名字,在巴厘岛的语言中,他的意思是“二元对立”,即凡事都有两面性,点出了影片对于死亡与新生的思考。
在鲸鱼肚子里的那片沙滩上,沙滩也同样是死与生的分界,对于陆上生物来讲来到陆地意味着生存,进入海洋就面临死亡,而对于海洋生物来讲恰恰相反。
死与生的二元对立关系,却因视角的不同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Rwa Bhineda意为二元对立
鲸鱼肚中的那片沙滩,琉花也分不清海究竟是哪边4. 赤潮
赤潮现象在琉花和海找到空的那天傍晚,大海变成了红色,这是一种赤潮现象,晚上潮水发出蓝色的光芒,这些都是一些藻类、浮游生物以及细菌的作用。
影片里大海就是子宫的化身,赤潮正是月经的象征,别以为我是胡说八道,来,上证据。
赤潮当天,吉姆汇报时背后有一张月相图,当天的月相是朔的前一天,应该是农历的月底,而庆典发生在满月,你算算,如果赤潮当天是月经第一天的话,庆典当天是不是正好是排卵期?
根据月相变化以及表格中2月有29天来看,基本上可以推断出故事发生在2015年
当天月相为“朔”的前一天,农历的月底
祭典发生在满月,恰好是排卵期5. 为什么有大量的深海鱼类死亡很多人又解读了,“这些鱼象征着精子”,那我只能说象征精子的东西也太多了吧,陨石是精子,海是精子,有的没的都是精子。
这些鱼明确说是深海鱼,为什么没有浅海鱼?
答案是陨石陨落后,鱼类都成群结队的追逐陨石,空就是随着鱼群找到的陨石,这些深海鱼类也是一样,从深海里追逐着陨石,但随着上浮,海水压力降低,身体内外压失衡导致死亡,最终被海浪推到了沙滩上。
只有深海鱼类大量死亡最后,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祭典全过程。
鲸鱼身上的生命女神拥有众多的眼睛,眼睛激活四散开来
意为高维生物的眼睛陨石展开,疑似打开高维空间,空间迅速扩张,将三维万物分解成宇宙的基础元素,最终汇聚成卡拉比丘流形
弦理论中的卡拉比-丘流形
这是科学家描绘的版本这个是弦理论中的6维空间,极其微小,大量存在于我们周围,我们所学到的基本粒子比如电子、中子、质子、夸克等都是弦在这个卡拉比丘流形中振动产生。
这里卡拉比丘流形极度坍缩,最终爆炸,如同我们所知的奇点爆炸一样,因而一个新的宇宙诞生。
新生的宇宙迅速的被暗物质所填充。
暗物质填充接下来我推测是星体间相互碰撞,一颗小型星体撞击大的恒星导致恒星死亡形成类星体,然后展示了蝴蝶星云,这两个星体的中心应该都是已经死亡或濒临死亡的巨大恒星,可能代表着星体的演进
星体碰撞
类星体,中心极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前景出现各种远古时期的低等生命,预示着生命的大量形成,这就是胚种论中最初生命的来源。
而整个宇宙就是琉花的身体。
蝴蝶星云和低等生命
整个宇宙容纳在琉花的身体里此时画面呈现的是卵子受精的过程,代表高等生命的孕育过程,相对比的是刚才低等生命的无性繁殖。
无数精子冲向卵子琉花周围的火焰是保护精子的外壳-糖蛋白,他可以抑制顶体酶释放
红色火焰像是精子的外壳-糖蛋白这时,海来到身边,开始抢夺陨石,抢夺过程中,他们也在奔向卵子,脱离糖蛋白后,黄色的顶体酶喷涌而出,帮助他们突破卵子的外壳-透明带,抵达卵子内部。
顶体酶释放
突破透明带,进入卵子内部此时卵子迅速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生成第二极体,渴望精子带来另一半DNA完成受精,周围众多的眼睛可能就是高维生命正在观察,眼看受精就要失败,急得那是抓耳挠腮。
代表高维生命的眼睛很是焦急琉花此时终于认清海的使命,放弃争夺,卵子成功受精,完成生命的大和谐。
最终一起落入大海,下坠之时,琉花紧紧抱住海的躯壳,保护着海,而海又变身成空反过来保护着琉花。
三人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空反过来保护着琉花也许你刚刚打开电梯,但我的实况解说已经结束。
此等意识流,像极了《2001太空漫游》的那段奇妙之旅,看不看得懂都没关系,记住,语言以及我们的视觉听觉都限制了我们的思考,去feel,你才能真的学废。
好了,今天的解读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等等,当我本以为我真的看懂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脑海里仍然存在着很多疑问。
片尾的椅子是什么意思?
我对“我即宇宙”的解释真的通顺吗?
琉花的妈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第二颗陨石到底去了哪里?
深海鱼类的死亡真的是我以为的那样吗?
片尾椅子最后一张是有一朵朱槿花的带着这么多问题,我翻开了《海兽之子》的原著漫画,本想着快速翻看只求找到答案的我却对这部漫画欲罢不能!
果然一部2个小时的动画电影去容纳这么庞大的世界观是有些强人锁男。
原著漫画远比动画版黑暗的多,祭典的发生频率也远超我的想象。
在漫画中,我们的宇宙就像是被包裹在一个人体之中,这样,琉花看到的宇宙在她身体里就说的通了。
宇宙中,有海洋的星球都是子宫,而这些星球上都大量存在着像海和空一样的使者,他们像卵巢中某些细胞和分泌物一样,周而复始的诞生与死亡,只为等待着精子的到来。
同时精子和精子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其实就是使者间的竞争,想到这里,第二颗陨石的另一种可能性就是没能抵达祭典。
神学意味很强
漫画中也对琉花和加奈子的身世有了说明,加奈子生于海女一族,海女就是指不带辅助呼吸装置、只身潜入海底捕捞龙虾、扇贝等海产品的女性。
现在在日韩都还有这种职业。
而加奈子一族都具有与海对话的能力,直到生育后丧失,加奈子非常抵触自己的身世,与当时在附近考察的安海正明私奔,最终有了琉花。
在电影里,这一段不单单是略掉了,更是进行了改编,但基本上合情合理。
海女
深海鱼类的死亡跟我猜的差不多,只不过这些鱼类不是追逐陨石,而是想要吃掉发光的空,就像空死亡的时候沙滩上的动物一样。
片尾的椅子是有一个传说,在某座岛上,海岸边摆放椅子来方便他们祖先的灵魂回来,而祖先们也会在椅子上留下点什么来作为回来的证明。
所以结尾的最后一个场景里椅子上多了一朵朱槿花。
还有更多精彩的故事留在漫画里,感兴趣的小伙伴儿可以去探索。
整体而言,虽然在电影化的过程中让内容的表达有些晦涩,但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如果能摘得奥斯卡最佳动画,我一点儿也不意外,至少比另一部《某某之子》是强多了。
别忘了点赞关注加分享,我是小明,我们下期再见
画风唯美清新,但是故事后半部分讲得稀碎。
看到后半程我时不时“啊?
”“啊?
”“啊?
”,不夸张真的嘴巴张老大,脑子里一直风暴“这是在干什么?
”“这到底在干吗?
”一鲸落万物生,大概就是个“天人合一”的意思,万物都是由相同的物质组成存在的,所以我活在宇宙里,宇宙即我。
海洋诞生出演化的生物,细胞不断分化,地球生命的起源是陨石砸向地表,带来微生物,根据宇宙大爆炸不断膨胀的假说,电影里这个设想挺合理,就是追求画面唯美,摸不着头脑的一通炫技。
海和空是宇宙诞生的载体?
琉花是桥梁?
她们三的关系我是没看明白,后面琉花和奶奶相遇,又透露出祭典的事隔几十年就有发生,嘶,感情这宇宙几十年换新?
还是就指一头鲸的死亡时间。
不过这里有条弹幕我真的笑发财,那个奶奶在用风的语言传递讯息,“又在这弹牙呢?
”网友别太离谱哈哈哈哈哈。
里面关于语言的台词,看得出这电影想表达的内核很深刻,人类的语言只是把从古至今的信息翻译了一部分,海水和风的信息我们无法获取,看到海用手往水里一伸就知道空在哪,这种与万物联结的能力好羡慕,但他注定献祭,也不是那么羡慕。
环保部分,很明显,就不细说了。
琉花最后面不在上面奔跑飞起来了,她走在地面,孩子不再只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终于看到了眼前的生活。
好好开展我的故事吧,这也是宇宙的一部分。
有些感想,没啥道理。
大鱼海洋与大鱼海棠有很多参考点可以把《海兽之子》和《大鱼海棠》联系起来——虽然后者比前者差很多,而且越多对比只会越发现《大鱼海棠》离一流作品是多么遥远。
比如说,抛开美术风格和技术差距不谈,两个都是日本人做的配乐(虽然风格不一样),都有民俗和神怪的内容(虽然文化背景不一样),都是大海和大鱼,以及都多多少少可以扯上庄子。
《大鱼海棠》对庄子的利用是明显而浅薄的,就一句话:“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这句话在影片的各种宣传片和海报中频频出现,但实际上影片的所谓“世界观”和故事情节跟北冥、鲲和鹏都没啥关系,只是主角被生硬地配了个名字叫“鲲”。
同样的文化符号简单拼凑还包括《山海经》中的生物、客家土楼的建筑等等。
这些元素堆叠起来,让人以为《大鱼海棠》想要讲一个中国的关于生命和轮回的故事,结果它只是一个互联网的神怪和中二的爱情故事。
当然新海诚的故事也大抵如此,而且在新海诚努力产出的影响下,很多人也非常喜闻乐见这种故事。
对于这样的故事而言,还需要什么“世界观”呢?
这就是什么世界都能观,它是神魔两界,还是阴阳两界,还是古今穿越,能扯多大扯多大,反正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就对了。
庄子还是山海经,借来装个门面就扔了。
《海兽之子》跟庄子的联系,是内涵层面的。
作品本身没有任何提到庄子的地方,一些民俗的东西也是太平洋上的,而不是中国大陆的。
当然也没什么证据表明漫画原作者和动画制作团队参考过庄子。
在《海兽之子》的高潮部分,主角中学生琉花在“海兽之子”两兄弟空和海的引导下,见证了海洋深处的神秘仪式。
在仪式中,大海和宇宙(对应两兄弟海和空)合而为一,大海孕育星辰,星辰化为众生,万物都在一个生生不息的轮回中融为一体。
这大概就是“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齐物论》)
大海孕育星辰,星辰化为众生而琉花在这个过程,感受到自己也是这个宇宙大轮回的一份子,她参与这个轮回,这个轮回也通过她显现,她就获得了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还是《齐物论》)的境界。
经历过这些,她就发现,以前自己那些生活的难题和不如意,算个屁呀。
海里漂来五个字,全都不是事。
漫画原作者五十岚大介为电影重新上映(从今年情人节延期到了11月)写的寄语里说:“《海兽之子》的世界观对于中国的各位来说一定也有共通的部分。
”有网友说:
我确实直呼内行。
使徒与启示少男少女的相遇,孤独的青春,问题家庭,痛并成长着……都是经典的日系青春动漫主题。
《海兽之子》故事的开头,是琉花和同学之间的小摩擦,青春疼痛的解决、主角的成长,是在经历上述奇幻的、充满哲学意味的冒险之后,才得以完成。
类似的还有一个经典,《新世纪福音战士》。
不过《新世纪福音战士》是以“掉书袋”方式组合了复杂的宗教、哲学的文化符号,并且极度渲染阴暗恐怖的末世气氛和心理的压抑感,很有90年代中后期日本典型的“世纪末颓废”内味,也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峰。
《海兽之子》没有那么阴森沉重,还是营造了一个日常感的世界和清新的大自然。
动画和现实的江之岛堤岸日暮(两个相反的方向)中学生琉花跟同学的冲突,跟父母的隔阂,是你我都可能经历过的;碇真嗣的内心世界,则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纯粹化和极端化(中二化)的,从观众的立场来说,也能够理解,但不太会有切身体验。
如果说琉花在大海的仪式里获得一种三观的启示,那么引领琉花来见证启示的兄弟俩就是使徒了。
这俩使徒当然比《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使徒温和可爱多了。
大海里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但《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人类补完”,就是全人类的彻底消灭,所有人都还原并且融合成两个终极实体:物质和心灵,或者只有一个终极实体:心灵。
可见,《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世界观真的是,硬核又极端。
《海兽之子》里也有这种略带惊悚感的画面技术与自然2004年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第二部《INNOCENCE》被多少人奉为神作,豆瓣高分9.1。
华丽的3D电脑背景和2D人物结合,在技术层面无疑有着里程碑意义。
当然受技术所限,今天看起来《INNOCENCE》的电脑效果依然惊艳却也略显生硬和粗糙,考虑到作品所呈现的神秘诡异的赛博朋克世界,也可以说是糙得有味道吧。
现在的技术水平日臻完善,成就了诸如新海诚作品里的照片般的唯美画面。
《海兽之子》在技术上同样卓越,既有水彩画似的风格和贴近原作漫画的笔触,又有自然逼真的光影,影片后半一些宏大抽象的场面,比原作漫画更为精美且富有冲击力。
我感兴趣的是,《INNOCENCE》和《海兽之子》,在“世界观”的层面,其实是对立的两极。
跟《新世纪福音战士》类似,《INNOCENCE》也因其繁多的符号和复杂的内涵备受追捧。
《INNOCENCE》开头字幕的部分,从一个受精卵分裂开始,随即变成了电子化的神经和器官,最后组合成了一个少女型机器人;此外,《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Shell)的世界里还有人体的机械化改造,以及脑机互联(影响了《黑客帝国》)等等。
所有这些都在构造一个彻底技术化的,而且是人本身彻底技术化的世界:经过机械化改造的身体完全失去了自然属性,支配身体的灵魂也完全数据化,意识可以经由网络上传下载。
在彻底技术化的世界,要如何理解人,特别是理解人的意识/灵魂(Ghost),是故事里的人物一直面对的难题。
与彻底技术化的世界相对,《海兽之子》呈现的是知识无法穷尽、技术无法征服的大自然。
故事里青年学者安格拉说人类对宇宙和自身的认知都非常有限,而且或许理解宇宙并不需要穷尽所有知识,最后他放弃并且阻止了对“海兽之子”兄弟的研究和追捕。
对技术化图景的想象和批判,是20世纪以来重要的哲学主题和舆论话题,对于今天的都市小资产阶级而言,多多少少可以算是常识。
顺着“技术批判论”这条线,很容易走向极端的动保、环保,正如当今传媒中频频出现的各路牛鬼蛇神。
而《海兽之子》并不极端。
在大海的仪式之后,镰仓还是那个日常的镰仓,人们依然捕鱼、工作、生活。
知识无法穷尽、技术无法征服的大自然,只是一个参照、一个告诫,不是对生活的另一种压迫和扭曲。
另外,如果说彻底的技术化会让人的存在本身无处安放,那么与之相反的庄子式的世界,那个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人的存在,其实也同样是无处安放的。
技术的虚无主义和自然的虚无主义,都是虚无主义。
大海的仪式只是让琉花以新的视角来理解自己的生活。
而如果一个人始终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那结果只能是他完全剥离了自己的生活。
无论怎样,对于既没有生活在彻底技术化的世界,也没有生活在神秘大自然中的人们,生活的问题还是摆在眼前,生而为人还需要继续思考和回应。
番外:打雷要下雨雷欧
海兽之子看下来,就像看了一场蓝色的视觉盛宴。
把人与自然与宇宙的关系,这么宏大意象的主题,放到了一部动漫里面,让人非常震撼!
表达这点上采用了比较意识流的手法叙述,剧情故事较弱,但是强烈的壮阔了画面的精美绚丽。
画面探讨了大海和宇宙之间,人是显得多么渺小,可也息息相关,生命物种之间都存在食物链,大家共同生存和繁衍。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到最后都没有看懂,但这个不重要。
当你身在这蔚蓝的绚丽之中,你感受到的可能就是最真实的作者想表达的一种内心对世界,对任何未知领域的无限渴望和追逐。
这个夏天的暑假对于琉花来说,真的很长很充实。
与空和海神秘的相遇,奇妙的海底漫游,也让她经历了相遇和分离,窥探到了生命万物的意义,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旅程。
琉花的配音演员是芦田菜奈,萌萌的,特别可爱。
这部剧整体的画风对景物和街道都非常美,有几幕琉花的镜头很像穿越时空的少女。
但是到了人物的脸部特写时,特别是眼睛和睫毛部分又很像出自另外一位动画师之手,非常漫画感,这个挺有记忆点的~一定答应我要看到最后结束,因为你可以听到八爷的歌,而且歌结束后还会有一点小彩蛋~最后再夸一下海兽之子的画风,喜欢海洋和蓝色的人,一定不能错过!
阿瑟·克拉克和金城哲夫的孩子
何これ?
故事自女主进入鱼肚子开始意识流后和我的一个梦境残片越看越接近,我感觉我的灵魂一定比我的脑子看懂了,于是我的眼泪忍不住了,也是奇了。
看完陷入沉思,看到能和mother媲美的电影
一场梦境一般的盛大奇观之旅,故事内核还挺有哲学意味的。人和地球和宇宙的关系,可能和海洋与人与海洋生物的关系一样。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生命的意义在这广袤的宇宙中都是互相牵系的。画风有意思,像是画本风格,柔和中带着一点粗粝,似梦幻似真实,很符合故事内核。
不好评价,这绝对是目前我看过最精细的作画,听说是用了什么新技术,但是这也不过是经费带来的,这是只要有钱就会达到,随之而来的意识流并没有让影片得到提升,反而是不明所以的意识流和一直解释的话语带来的视听方面的双重强暴,既然技术已经让画面的精细度足够的高了,为什么不选择去相信画面的说服力,而一直选择中二的解释,实在是没必要
虽然不费吹灰之力的海洋版人类补完计划主题没啥意思,但配乐好听,画面好看,鲸鱼(我知道鲸鲨不是鲸但包括鲸鲨)爱好者看得很过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女孩子暑假期间要警惕来路不明的外国朋友,不管黑人白人,以带你游泳为噱头,让你怀孕,最后把你扔海里就玩消失,只有你爸妈会把你捞上来。
很无聊的故事
渡辺歩是作畫監督/子供向劇場版出身,作畫方面的技藝和眼光無可挑剔。但在美術風格的統一性、視聽語言的結合方面,只靠作畫技藝是不夠的。他的美學和對宇宙幽秘恐怖的思考,也和五十嵐大介完全不在一個層次。其實也不能說這部片素質很差,只能說五十嵐大介太天才了,一個普通優秀的人想強行攀上天才的領域,結局就是這樣……
我喜欢大海!!!!远比人类更喜欢大海!!!!!
后悔观影之前看了豆瓣影评,带着满分的期待去的,看完后好失望。深海和天人合一都是极好的题材,但讲成海尔兄弟来给大家科普宇宙生命大道理+女主第一人称青春疼痛文学就是监督的锅了。当然视觉和久石让大佬的bgm好得没话说,对大海的表现各种鸟肌,有3D IMAX绝对要看。最后高潮部分用力过度有炫技嫌疑。
画面太美了。看得头疼。
典型过头世界系,4度努力炫技
画面好美,技术力的表现让人震撼,好几个运镜真的太厉害了,但是故事真的是有点太装神弄鬼了,说白了就是女主角的青春物语加上海洋之子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同时还要提点一些边角料意义不明的配角,整个故事的前三分之二意义不明装神弄鬼,最后结局部分的奇观确实很震撼,导演可能也想从这部分把故事的世界观铺开,结果看得人一头雾水,好像懂了你在说啥,但是又觉得不知道你还想表达什么。
画面绝美,是有些想不明白的问题,但是以前看电影都是这种风格,为啥现在评论都觉得这种故弄玄虚呢,一点儿脑子不爱动了,都什么人啊。
今天新闻:日本政府决定将核污水流入大海
给人的印象是识字率低
意味不明、でもすごく綺麗。空和海第一次同框出现时,我的脑海中闪过四个大字:海尔兄弟!
这个电影对本深海/宇宙/巨物恐惧症er而言是异常恐怖的超体验(而且还是巨幕),里面有我害怕的所有元素……画面和配乐无可挑剔,极致的绚丽和诡异,夺人心魄,从空消失开始冲击感不断叠加,简直连呼吸也要被掐了!正因为如此,生命祭典我怂到捂着眼看,座位也从4排挪到5再到6到最后一排还是觉得太近了!!剧情虽然没hold住但可以从琉花一句“原来我的身体就是宇宙”来看待这场宏大的诞生始末,想要传递的深度和哲思感觉还是得从原著了解。#如果知道电影里会有俯视构图-人在海面漂-鱼在海中显形张嘴这一幕,我应该不会独自去看了,这短短几十秒差点没把我当场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