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错乱的一代

ディストラクション・ベイビーズ,失序男孩(台),喧嘩の凡て,All About Fighting,Destruction Babies

主演:柳乐优弥,菅田将晖,小松菜奈,村上虹郎,绪方义博,池松壮亮,岩濑亮,北村匠海,三浦诚己,冈山天音,郑龙进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6

《错乱的一代》剧照

错乱的一代 剧照 NO.1错乱的一代 剧照 NO.2错乱的一代 剧照 NO.3错乱的一代 剧照 NO.4错乱的一代 剧照 NO.5错乱的一代 剧照 NO.6错乱的一代 剧照 NO.13错乱的一代 剧照 NO.14错乱的一代 剧照 NO.15错乱的一代 剧照 NO.16错乱的一代 剧照 NO.17错乱的一代 剧照 NO.18错乱的一代 剧照 NO.19错乱的一代 剧照 NO.20

《错乱的一代》剧情介绍

错乱的一代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爱媛县松山市西部的小港口城市三津滨,失去了父母的内芦原泰良(柳乐优弥 饰)和弟弟将太(村上虹郎 饰)相依为命。对泰良来说,人生仿佛没有任何指望,只有全速奔走直至毁灭而已。在造船厂工作的泰良在一次暴力冲突后,决然地离开了港口。他辗转来到松山市区,一脸戾气的青年随时处于搏杀的状态,凡是看不过眼的人他都敢于挥拳相向,甚至被揍也全部畏惧。在这一过程中,小混混北原裕也(菅田将晖 饰)被泰良狼一般的行径所感染,于是热情过度地跟在了泰良的后边。无差别的殴斗,即使惹上黑社会也在所不惜。这是一段奔向灭亡的危险之旅……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荣获2016年电影旬报十佳影片第四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江南丧尸杀手一班北之樱守茅山天师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地狱男爵:歪曲人野良猫诱惑交易初恋无罪魔法学校第一季月之阴面有了?!犯罪心理:演变第十七季蓝色女孩的愿望武痴跨越生死线F1:狂飙飞车三个火枪手:达达尼昂汉口码头没关系,是爱情啊神话惊天岳雷易舍难分米小圈上学记榴莲小姐臭鼬不痛的死法唐伯虎点秋香2之四大才子第一神拳是谁来敲门

《错乱的一代》长篇影评

 1 ) 年轻导演的合格卷

不知为何,看完我竟然能理解这种青年一代无因的暴力。

当面对社会的绝望时,或许会选择这种寻求平静的方式。

柳叶优弥没几句台词却演的真好,菅田将晖这个角色不过不失,村上虹郎本身就长了一张全是戏的脸。

电影的节奏把握的很好,在缓慢的推进中一点点感受到这种恐怖。

主题曲是向井秀德,果然声音响起,我就回到了number girl时代,很棒。

 2 ) 暴力无美学

原来的豆瓣账号密码居然忘了,微博关联个小号重新写影评。

《错乱的一代》作为2016年《电影旬报》年度十佳之一,撇开强大的卡司阵容不说,光是迷失青年的题材本身就赚足了眼球。

但看了下豆瓣上评分也就6.8,远远不如榜上另一位商业大片《你的名字》。

看完电影后完全能理解了,这必定又一部评论两极分化的电影。

《错乱》将近三分之二的内容是殴打场面,长镜头拉的人昏昏欲睡,男一整场电影就没有几句台词。

然而会看电影的人还是能感受到影片魅力的。

男一活脱脱一个疯子,一个毁天毁地的暴力狂。

在实施暴力时,似乎也在渴望承受暴力。

完全不计后果放纵自己内心最原始的丑恶。

这是否也是一种自我毁灭?

相较男一,男二的行为似乎好理解多了。

和现实里许多迷失的小年轻一样,他走上暴力之路的起因就是对暴力的崇拜。

暴力带给他快感,满足他欲望。

然而这些必不能持久,清醒之后看见新闻,对自己的行为只有懊恼和畏缩。

胆小才是他的本质。

没有研究过 “暴力美学”一词是从何而来的,但这几年关于这一题材的电影确实风靡。

电影主角往往以“正义”的名义挥舞拳头,血腥的部分因电影技术美化从而削弱了其侵害性的一面。

然而,冠以正义的头衔的主角实质上仍是施暴者,再炫目的武打场面也仍是残酷的暴力。

感谢《错乱》的导演点醒了观众,暴力是无美学的。

用豆瓣上一篇热门影评的题目做总结吧:但凡暴力,皆无赢家。

关于主演还有点小感想•柳乐优弥不愧是戛纳影帝,为电影事业的付出也是真儿真儿的。

片子里的殴打镜头太逼真了,那清脆的拳头声听得我得都肉疼死了,实在怀疑是否就是实打实的挨了胖揍。

影帝颜值也是一流,电影最后邪魅一笑骚气的哦你国百花影帝能有人家十分之一不?

•菅田将晖16年也是红惨了吧,之前一直没有get到他的帅点。

但看了《错乱》好像知道他的魅力在哪儿了。

苏打小哥是个不落俗套很有意思的演员,戏路也很宽。

神经质的街头混混,还是文艺的小模特,各样角色信手拈来,真实不造作。

新更:•注意到了一个小细节。

男二在商场里随意殴打群众时,几个围观的青年是满脸笑意的。

或许他们也是下一个男二?

 3 ) 笔记与随感

永不放弃的弱者,真的可以进化成强者吗?

只有痛才能让你真切地感到在你在活着。

不管你是否停止打生活,生活都不会停止打你的。

作为一个“人”应该知道,现代社会的道德秩序商业秩序一切秩序都已经腐烂到根儿了。

人要是没有道德和动物有什么区别?

被大他者洗脑的人如是说。

对,你是和那些动物有区别,区别在于,你只是比那些动物更“恶”,更会伪装了而已。

他们在采访中在网络上一副无辜正义姿态仅凭表象把罪恶推诿到某一个人身上,把他当做一个垃圾站,殊不知人类社会本身就是大垃圾场。

孤儿作恶就谴责之,但平时谁也没关注过孤儿的精神状况,政府,学校,老师,同学,朋友,养父,谁尽到责任了?

片中明明白白地交代了男主变成暴力野兽的原因,只不过故意不一开始就交代,而是通过结尾他弟的处于成长转折期的经历交代的——被别人欺负,于是想报复,想变强,想打赢,想发泄愤怒,以至于暴力可能演变为纯粹的快感和生命的意义。

泰良一无所有,没什么可失去的,所以可以尽情毁灭自己和他者,尽情挑战强者。

裕也则相反,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他很怕受伤,很怕死,一旦危及到自己的性命,他就觉得“不好玩了”。

其实,人不该死吗?

人就是该死,地球已经人满为患了,人类把其他生物都快玩完了。

但真的开启这暴力机器时,受害者和旁观者在心理上都是无法承受的,尤其是恃强凌弱之时。

所谓人道主义很多时候只是人本主义罢了。

而那些无反击之力的路人,则是比动物更“坏”。

他们是弱者,被虚伪的秩序圈养的羔羊,他们同时也是前面提到的那些比动物更“恶”的乌合之众。

谁说弱者就无辜?

男主这种人在战争时代很有用,而战争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用来重建权力秩序的。

他作为一个和平时代的孤零零的无权无势没爹没妈的青少年个体,只能从与另一个或几个个体打架开始去破坏现有的腐朽秩序(虽然他自己仅仅意识到暴力让他感到快乐,意识不到这快乐的深层原因)。

一个人往上爬时必须做一些与他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的事情,这就是道德政治的虚伪性,而他撕破一切虚伪 一切假象,把自己暴露在炽热的如鲜血一般的真相面前。

那些路人都没有准备好迎接他的拳头 ,他们藏在平静的生活中,假装意识不到这个世界无时无刻都在发生权力更替,从宏观到微观,从权贵阶层到平民阶层;拳头,以及象征意义上的拳头,永远是缺席的在场,泰良所做的是让它们真真切切地在场,被感知,通过有力的痛苦和快乐。

“我们这儿18岁就要挑神轿了,要是惹事就得赶他走了。

”仪式上的暴力是被正当化的,是成年的标志,个人自发的暴力却是“不听话不懂事”。

又是秩序的强力。

将太的损友的侮辱他哥的话语,攻击的点,一个是“你哥爱打架“,一个”你哥打输了“。

爱打架,打赢了,在道德系统中是耻辱,打输了呢,在自然系统中是耻辱,总之,和打架沾边的都是耻辱。

人类的价值体系已经混乱到一定地步了。

最后的组合段胆儿很肥了,把抬神轿的祭祀活动的暴力场面与男主袭击并利用警察自己的枪杀死警察(进阶到打大boss了)的暴力场面平行并列 ,二者相互钳合,染指,置换:祭神活动中的暴力的神圣性合理性正当性被剥夺了——你们和那个臭名昭著的小畜生没什么区别;而泰良这个came from nowhere go to nowhere的实行无差别暴力的小畜生,则被赋予了神的光芒——神赐暴力,暴力是原始图腾,行进的圣者,人类历史就是暴力史,人类永远不可能脱离暴力而存在,只能想方设法处理好与其的关系——在他们的理想中。

 4 ) 但凡暴力,皆无赢家。

12.13 午后无聊,写点什么。

无因的暴力,无差别的攻击,没有理由,不分昼夜,不计后果。

电影呈现的是个体行为,反映的是群体心理。

对周遭发生的一切,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无意义,索性朝着无所谓的路径走,抱着“不如自毁,又能怎样?

”的心情活着,正是如此,又让每次的暴力再次提醒自己: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

重复下去,妄图把这样的事情当做答案,当做出口。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变成暴力狂,因为我们还有自制,又或者说,我们的人生还可以继续拖泥带水,有人也说,是因为还能找到希望,能找到理想,找到爱。

但无论眼前自我经历的世界如何,我相信这些负面的情绪和冲动永远都还是会存在的,隐藏或者爆发,总是不可忽视。

话说回来,尽管都把暴力变作了唯一手段,但是实施者的心理是有本质区别的。

柳乐优弥的暴力是在否认“存在有价值”/"存在需要价值”的观念,他说:“只要乐在其中就好。

”可以看得出来,他已经放弃了,放弃了任意渴望,任意需求,不考虑值得与否,不在乎自己行为的意义,我认为,这种才是真正的无差别的暴力,无差别在于:自己与他人的界限消失了,实施暴力,亦承受暴力,既是在攻击别人,也是在攻击自己,丝毫没有“事已至此”的崩溃感,全不在乎。

菅田将晖的暴力是常见的。

浮躁气盛,想找到虚荣,找到存在感,就像很多社会青年,校园欺凌者一样,而随机的暴力是他们可以想到最快达成这一目的的方式,他们并不介意错误,只介意快感与否,其实可以回头,所以区别于前者,这种行为并不彻底。

实际上,他仍旧是在寻找可能性,寻找价值,是和大部分的我们一样,是容易感到愤怒,感到害怕,也自卑,脆弱,甚或还有一点绝望的人。

得不到自己想要,时常也会备受打压,虚荣的念头从来放不下,夹在进退之间,引人发笑,引自己可怜。

随着事态的发展,他开始变得自暴自弃,在激烈的摇摆里徒增了一份压迫感,要对抗他人,又要对抗自己。

而但凡带有目的的暴力都无法长久维持,他会质疑,过后便是解脱,或者崩溃。

小松菜奈的暴力是矛盾的,她被卷入进来,是受害者,但两次最终导致死亡的最后一击都由她发出。

(村民和菅田将晖的死)导演这一安排是个高招,余味无尽,受害者也是加害者,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运转,这就是生活为我们所有人安排的矛盾,在这个象征意义上,我们也就是她。

善恶共存一身,我们皆有无数个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另外一个人,有没有被激发,被激发的可能性从1到99是多少,则是另外的问题了,什么问题呢?

答案可能很明显: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不公平的。

电影里还有一种暴力,它始终隐形,其实却穿插着整部影片,稍微在电影结尾里以明显的形态出现过,你我都熟悉,这些言语,这样的眼光,看似无用,实则凶猛无比。

而我们好像也并没有因此做过些什么反抗的事情,仍旧一如既往地活着罢了。

所以,没必要去夸赞这部影片,也没必要去讨厌它,这样也是为了避免过于去感叹什么,在这里也不想再去细究的这几种暴力爆发的种种前因,关于家庭,关于无法选择,关于这社会,关于冷漠,关于种种令人为难又已有些熟视无睹的现象,关于一些会被和谐的词语,关于更大的暴力...诸如此类,很多很多。

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错乱的一代,的确是挺错乱而且麻烦的,但其实每一代也都是废柴的一代,因此,每一代也都热衷于嘲笑下一代(虽然,我无法否认有些问题可能越来越严重了)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其实也是一种暴力吧,我们同样不能去否认它,漠视它的存在,甚至像某些人一样去美化它,因为但凡暴力,皆无赢家。

分割线-再写点题外话,在短评内看到一些人讨论演技,之前我对柳乐的印象还停留在《无人知晓》,中间隔了一部《绷带俱乐部》,然后就是这部了,演的还不赖,但不知道为什么给我的感觉有点像谭耀文,哈哈。

其实,我挺想新井浩文演这个角色的,一直觉得他潜力很大,却又无法更进一步,有点可惜。

 5 ) 撬起青春的暴力

从暴力说起看这部电影一开始是极度不适,这种不适在于常识被冒犯,被冒犯的点一是在于主角暴力的畅通无阻,二是这种暴力的无因,一般而言,人们想看到的是暴力被阻止,惩罚,而一切事物应该有一个源头,能够得到解释。

暴力稍微抽象了一下,便觉得主人公对暴力的痴迷也不太难理解了。

你喜欢看电影,她喜欢种花,主人公刚好嗜好的就是打架,对他而言殴打别人与被人殴打的过程就像培土,浇水,而打败他人就像看见花开一样满足。

如果你问一个人,你为啥喜欢看电影,种花啊,他也许能说出两三点,但是深层的原因,谁也说不全,家庭影响啊,个人性格啊,这些怎么说的清呢?

只不过电影音乐文学,这些爱好无伤大雅,甚至是优雅,为社会规则所认同。

暴力行为则破坏了基本的社会准则,侵犯了他人的基本权益,但是这只是“它不能”成为爱好的原因,而不是“不会”成为爱好的理由。

当然,放在这部电影里,暴力行为显然没有止步在爱好的层面,而成为了某种生命意义追寻的实验。

如果对于某些人,生命的意义就是暴力呢,他们将何去何从?

暴力的畅通至于,为什么导演要让主角的暴力这样畅通无阻呢。

如果把它看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不幸,就很好理解了。

走在路上,忽然被陨石砸中,开车被撞,甚至是莫名其妙染上疫病,这些不幸我们能去阻止吗吗?

显然不能。

同样,主角童年被母亲抛弃,父亲早死,这些不幸也不是他能控制的。

导演似乎通过主角的拳头,在使得不幸具象化。

不幸或者生活的暴烈本身就像一只无来由的充满愤怒与力量的拳头,你以为它很遥远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和主角的暴力相比,两位配角,北原和那奈的暴力都不带有享受过程的纯粹性,更衬托出了泰良暴力的自然而然。

暴力的传染暴力并不遥远,大部分人以为自己不会成为施暴者,那是“以为”,既然这种基因在作为人类缩影的一个人身上出现了,就可能在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身上出现。

北原如此,那奈也是如此,暴力仿佛鼠疫一样使他们的病态得以展现。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而放在这部电影里,泰良的拳头就是北原的杠杆,撬起的是他内心的欲望与虚妄。

北原本来胆小怕事,卑琐无聊,但是可以利用泰良的强大让他看到了一种征服的可能。

但凡有目的的事物,总会遭遇失去目的时的惶惑与目的无法达成的痛苦,因而终会终止,我想这也是导演让那奈杀死他的原因吧。

那奈则是另一面镜子,从被害到施害,如此水到渠成。

尽管一开始我们就知道,“这不是个好女人”,毕竟是个偷东西的陪酒女郎,但她伸手杀死路边的农夫的时候,还是让人悚然一惊,正如北原说,她分明是个“帮凶”。

这样的人少吗?

表面看,她是迫于北原和泰良的淫威。

我的解读是,弱者只有通过残害更弱的人,才能找到对自身力量的信心,才有后来她的反抗。

我认为,大部分人都经历过“北原时刻”和“那奈时刻”,权利在握时,面对残弱时,我们是否把握住自己的良心与道德?

看完后让我糊涂但是一点是“一代”,如果错乱可以解释为本该追寻理想的年纪,却在追寻暴力与欲望,但是这个“一代”似乎缺乏具体的历史背景。

 6 ) 错乱一代

8.0分。

似乎每个人心中都有那种最原始的暴力倾向,只是趋于文明的共识,将那一面邪恶的念想隐藏;片中的两位人物:胆小者与偷盗者,一男一女,都在那暴力的安全庇护下,都将原本的善面撕下,换上自我内心最丑恶的一面,尽情享受这种无边的安全感下暴力所带来的片刻忘我快感,将最深的黑暗与残忍挥洒的淋漓尽致。

而男主只是那暴力的始作俑者,或者说是一种暴力的权力象征,冷静的旁观者,纯粹地崇尚暴力;无爱可依的弟弟明显又在追逐、寻找着这种暴力权力。

此所谓错乱一代,年轻一代,茫然一代。

 7 ) 改变了动作片的划时代电影

真利子哲也这部作品前一个小时一直有动作,而且打斗场面之间几乎没有多余的人物介绍和故事情节。

长镜头加持下的打斗极具写实风格,暴力美学也极具个人特点。

几个主演在他的指导下也几乎榨干了情绪。

如果不是摄影和美术你几乎不会相信这是一部拍摄于21世纪的电影,因为它的主题实在太过了简单粗暴。

如此强悍的动作片风格之作很有可能在今后几十年里全球范围内也难以找到对手。

 8 ) 何为暴力

几天之前,日本《电影旬报》公布了2016年十佳名单,其中探讨暴力的《错乱的一代》不仅排名第四,而且还拿到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新人男女演员三项个人奖。

某种程度上说,《错乱的一代》与15年旬报十佳第一位的《恋人们》形成了互文关系——前者是从施暴者角度冷眼观察暴力的生成,后者的其中一个故事则是从受害者角度寻求情感共鸣。

《错乱的一代》能够受到重视,一方面透露了旬报十佳的评选倾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日本社会存在的诸种问题和电影制作者对暴力问题的认知和体察。

大概是因为片中拳头过于显眼的原因,《错乱的一代》最先让我想起的是日本的“拳击电影”,比如北野武的《坏孩子的天空》,比如14年安藤樱主演的《百元之恋》,这些电影让人感觉每个日本年轻人似乎都在从拳击当中寻求热血、认同和成就感,他们训练中不断遭遇痛苦,有的坚持、有的放弃;就算坚持下来,最终也会失败,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

但拳击仍然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抑或让他们接受了真正的“洗礼”,成为他们迈向成熟和社会的第一步,而这也让“拳击影片”本身带上一丝“生存还是毁灭”的哲学思辨,带上了一种“直面惨淡人生”的存在主义气息。

《错乱的一代》正像是用拳头进行的一场社会学实验,让体育项目从竞技场下放到真实社会当中,以一种类似公路片的形式,通过到处施展暴力的个体把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联系起来,看看他们面对“无差别暴力”会作何反应。

大卫·柯南伯格曾经专用“暴力史”为他的一部电影命名,讨论暴力的类型、成因和转化的种种问题。

话虽如此,《暴力史》一片的格局倒不宏大,不过是讲了一个隐居多年的杀手重新操起暴力大开杀戒的故事。

《错乱的一代》同样从多个层面对暴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片中,暴力的传染性、诱发性和暴力的不断放大在芦原泰良(柳乐优弥饰)、北原裕也(菅田将晖饰)和那奈(小松菜奈饰)三个角色的交流中显露无疑。

语言暴力则将性格沉稳的弟弟(村上虹郎饰)将太逐步推向暴力边缘,哪怕是朋友之间也不能避免。

媒体将暴力带来的仇恨一股脑推给死者,隐藏和纵容了暴力的存在和滋长,这与《出租车司机》异曲同工。

最终我们发现,整个故事中堪称“终极暴力成果”的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芦原泰良,也不是抢尽一切风头、比柳乐优弥更加暴戾的北原裕也,而是看上去最弱势、最受欺负的的那奈,她不仅杀了人,而且一杀就是两个。

直到结束,影片还是没有揭示暴力产生的根本原因。

是生理的快感?

心理的需求?

而片名中“错乱”的成因,到底是原始暴力的表象,还是社会问题的表征?

导演真利子哲都没有回答,像是拷问般一股脑地把问题统统抛给了观众。

对于这样一部存在巨大阐释空间的影片,观众的观影感受必然也会存在巨大差异,但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错乱的一代》不仅是在讨论暴力,而且是在用更加纯粹的方式。

全片除了暴力的宣泄和展现之外基本再无其他:芦原泰良在街头像幽灵一般毫无来由地寻找着一个又一个对手,他们看上去都很高大,有一些甚至把柳乐优弥揍在地上爬不起来,但他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再次找上门去斗殴,最终获得“胜利”,以至被人呼为“武神”和“暴力的结晶”。

纯暴力的展现对导演功力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因为但凡有一丁点虚假,观者就会跳出情境,没法感受暴力带来的疼痛和不适,甚至是麻木后的产生的刺激和快感。

但这部电影,无论打斗场面的剪辑、演员玩世不恭的演法、以假乱真的音效和化妆都极为连贯,骨肉交错的声音往往让人不寒而栗。

与此同时,影片以中景和远景居多;长镜头或鬼魅地跟随主角,或在一旁静观,体现出导演不试图介入任何人内心的态度。

可以说,正是这种不带入情感的讲述方式为观众留下了动用理性的空间,使得探讨暴力变为可能,甚至让全片呈现出一种与北野武、吴宇森、昆汀·塔伦蒂诺都不相同的硬朗纯粹的“暴力美学”。

最终,《错乱的一代》中悬置的态度和议题似乎全都得到了解答,只是答案并不在影片里,而是在观众心中交错的厌恶与爽快之间。

如芥川龙之介所言,“使复杂的人生简单化除了暴力就别无他法。

”——错乱大概就始与此。

 9 ) 暴力

前半篇差点看睡着,直到车戏那部分才看懂。

个人感觉本片讲的是1.暴力的传染性,男主的暴力影响了混混男和小偷女,让他们也变得暴力。

2.人性的冷漠,混混男在广场打女人时几乎没人出手帮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是在拍视频上传看热闹,网上键盘侠。

3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社会状态,欺压弱小然后受责难时一副受害者的姿态。

4.人都有潜在的暴力欲望,平时只是被法律道德等约束,一旦遇到完全超脱于体制之外的事物(男主),就会一触既燃

 10 ) 生而具有的暴力灵魂

很少看日本影视作品,但也知道日本影视作品中暴力的常态化。

电影围绕少年们展开。

主角仿佛有干架饥渴症,需要从暴力中获得自我认同,以暴力收获了俘虏。

从主角无休止地打架到他身边的人也被激发了内心阴鸷的暴力因子,可以说暴力是会传染的,也可以说是暴力是被他人逼发的。

拍摄暴力的镜头大多用旁观者的角度,更体现人性的冷漠与懦弱,何况角色们渐渐堕入暴力的过程也是人性丧失乃至泯灭的过程。

主角更像一个游戏中不死的boss,打遍天下无敌手,已经有些抽象了。

主角的弟弟才更真实,主讲人也说到主角像他弟弟飘忽于躯体之外的暴力灵魂。

整部片在原始暴力也就是肢体暴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暴力因素,如性暴力和网络暴力,但网络暴力片段的添加显得略微生硬。

从始至终沉默的暴力没有压抑感,反而升腾起些许快感。

这大概是导演的功力所在,但也是危险所在。

(毕竟这部电影在日本被分级了)影片中的音效大多采用自然声,更真实更可怖,让观众有一种毛骨悚然的后怕。

为数不多的穿插在影片中的重金属音乐也昭显着这些少年们躁动狂妄的心跟灵魂。

我给8分,为这部电影所诠释的人们内心潜在的暴力、冷酷、狂妄、极端、偏执、彷徨的因子。

《错乱的一代》短评

我是谁?我在哪?结束了?影帝???苏打???

6分钟前
  • 四月一日
  • 较差

真·演员

7分钟前
  • 艾茉茉
  • 力荐

啊?噢——嗯!啊?

12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GTA真人版,无来由的暴力

14分钟前
  • Moviegoer
  • 较差

四星半,今年至今看过最好的日片,上一次看到节奏控制这么自如自我的是《冰冷热带鱼》。观影感受被真利子哲也完全牵制,一开始对拳拳到肉的暴力长镜头频频皱眉,然后渐渐也感到了愉悦和快感。柳乐优弥憋着一口气终于吐出来,小松菜奈也不再花瓶

19分钟前
  • jj73浅之
  • 力荐

戾气和狂躁感把控得恰到好处,打斗戏摈弃了刻意的音效却愈发凸显残酷。不仅牵引出暴力的多重源头,而且延展出了暴力的多个层面。但浮夸点说,错乱的一代活在错乱的时代,不是每天都在进行无差别暴力攻击以及被攻击么。柳乐优弥真好~

24分钟前
  • 斯 琰 🌈 🍭
  • 推荐

摄影机位于看客的视角将打戏记录,将无因的暴力放大,劫持戏后,电影进入了论证暴力如何传染的任务之中,僵直的走向传递出些许说教。结尾双线并行,流畅地将暴力的源头指向社会。

26分钟前
  • 红与橙
  • 推荐

这个片子真的有线吗…………北村感觉那会儿特别幼,到了20岁突然就不一样了

27分钟前
  • カルロス三郎太
  • 较差

影帝最後的回眸一笑真是驚艷到了 非常挑戰演技的角色… 對女人和弱小的人施暴還是看得心裡不舒服 轉折也來得太突然 最後幾段訪問把視角放大到整個社會 但還是沒有解釋暴力的根源… 結尾的祭典算是一種模糊的象徵 映後談導演說這部影片想講的就是什麼是暴力 那剩下的就要靠我自己悟的了嗎…

29分钟前
  • Ryûhei
  • 还行

柳乐优弥被打倒在一个昏暗逼仄的巷子里,迟迟不肯起来,却是一副被干后无比享受的状态,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爱打架的男孩们。

31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4.5。無差別暴力,像是自毀型的個人恐怖主義。潛藏的暴力因子不經察覺就在敏感的青少年中甦醒並擴散,狂暴又冷靜地。電影完全著力與暴力本身,更引人思考暴力的實質與動因。柳樂優彌的表演太震撼。看完有種無力虛脫感。hkaff

33分钟前
  • -煊野-
  • 力荐

出一拳,吃一拳,一样疼。

38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柳乐优弥完全靠眼神和肢体塑造了角色本身,电影很有寓意,只是这样从头打到尾看的太心酸!三星半

43分钟前
  • モチダンゴ
  • 还行

这个控制节奏真牛叉,年度日本电影,充满精气神、不一样的电影,对日本新一代影人刮目相看了,80后导演、90后主演的“无因的暴力”,电影感极好,不敢再说影帝柳乐优弥长残了;极端狂暴错乱却克制冷静,公牛式击打,拳拳到肉,像听一张死金又听一盘硬核说唱,再听一盘极端朋克。未成年慎看,小心学坏。

4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柳乐优弥牛逼了,苏打的人设真的是好渣好渣好渣。。。小松菜奈还是别演戏了,这个社会上只有一个比一个更变态的。

47分钟前
  • 尤里卡
  • 推荐

虽然拳拳到肉的烂仔交很有质感,但同一天空下的四条线始终连不到一起,这种无缘由的暴力也是喜欢不上。

50分钟前
  • 潮牛丸王子
  • 较差

比较low的就死了

52分钟前
  • Lightning
  • 还行

想到《大象》,但对此类电影都无感。

55分钟前
  • 托尔
  • 较差

用相对出离的视角来讲一个愤怒失序的狂人故事,某几段打斗会联想到国内气功大师和她的弟子们。无意交待动机也没什么台词,事件就这样发生着,观众藉此见片中众生相,导演见观众。#见面会一直在盯导演眉毛,的确是没有了吧O_o#

56分钟前
  • 胡说树
  • 还行

十几年前最早接触的日本电影都是这个味道,对我来说这样的片子才是日本电影的样子:情绪是为故事服务的,不是漫无章法的堆砌。推特叠加的部分有点谄媚,应该再平铺一点就好了。

60分钟前
  • 初初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