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罗的个人秀,西恩潘和布鲁斯威利斯演自己,纯属客串并非多么有意思的情节,却挺合我胃口,可惜在这个丑闻铺天盖地,明星私处都大肆曝光的年代,感觉电影里揭示的都是些老掉牙小儿科的所谓内幕,并没有多少猛料,不过指望尚身在好莱坞的这帮人抖好莱坞的老底,也不现实也算是参加了这片子去年在戛纳的闭幕红毯,所以加半星,如今真正看了电影,看到结尾处不禁会心一笑
where you stand at these things,or who you may be standing next to...,may not seem lik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but is really matters.
片名起的很好,what just happened?偏偏翻译成中文倒失去了本来的无奈。
ben是个一个成功的制片商,在圈子里独享盛名,片约接连不断,更有想出位的美女自愿潜规则,看似辉煌的职业,却实际上无奈而又繁琐,夹杂在太多硬实力之间,协调着各类难于磨合的矛盾,象一个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着别人的戾气,然后持之以恒为了生计奔波。
好莱坞只是生活的缩影,ben忙碌的一天,尽是在处理“能不能杀死狗的结尾”或者“能不能留胡子的演员”这类的事情,周旋在艺术与金钱之间,各方都不能得罪,但是往往金钱是强势的一方,而艺术的忍让又是多么的艰难,生活不易。
结果,由于别人的坚持,ben的事业直线下滑,象海报上那个无奈的眼神一样,还想问问发生了什么事?
第一次在豆瓣上写影评。
一名工科女硕士,内心其实是一个小文青,限于知识贫乏,常常压制自己的一些感想,但看完这部电影,不写一些感觉对不住那两个小时的时光。
还望各位读者不要见笑。
从Ben身上读出了生命中的种种无奈,读出了一个人暮年的不甘。
总有一些人,不那么受时光偏爱;总有那一段日子,一切仿佛都在跟你作对。
以往我们所感知到的,都是熬过去这一段黑暗就会迎来一个艳阳天。
相比于年轻时候所承受的贫穷、质疑、轻视,感觉人生到达顶点之后一切慢慢的颓落显得更加可怕。
时光教会了BEN坚强勇敢的面对这一切。
面对偏执的明星,一声sorry;面对和自己前妻通奸的伙伴,一声OK;被投资商留在机场,”I AM IN PARIS",也许这就是大家所说的黑色幽默。
一分压抑一分无奈还有八分对于生命的心疼。
BEN没有怪罪任何一个人,对女儿的关心,对前妻的爱心,对导演和投资商的耐心,也许这就是真正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犹豫,也不要愤慨”。
片子里人谈不上谁对谁错,每个人都忠于生活或忠于理想,假如命运不公,无需怪罪他人、无需怪罪环境,像BEN一样倔强又从容的继续,即便前方没有更好的明天。
罗伯特·德尼罗、肖恩·潘、布鲁斯·威利斯,冲着这三个名字看的,结果除了罗伯特·德尼罗是绝对主角,另两个只是配角,而且还是演自己的配角。
不过片子还是很有意思的,就是叙述上偏平淡了点,看到当中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这时候一定要耐心看下去,因为越到后面就越有看头。
片中人的一些对话听似嚼蜡,过后却颇有玩味,一些细节也很好的为电影所要表达的提供了注解。
比如,Ben一直都做瑜伽,但听到主动要求潜规则的女学生说她是老人杀手时,Ben突然染起头发来,可见他不想被人说老,也因为前妻的新欢是他认为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开始怀疑自己已经失去了魅力。
又比如,《猛烈》为什么去参赛的是戛纳电影节,而不是其他两大电影节,我想除了名气响之外,戛纳偏向艺术、深刻、独特的口味或许也是考虑的一方面,这与那个导演在放电影前说的那段讽刺的话不谋而合,有意思的是,此片(《即时发生》)正是08年第61届戛纳电影节的闭幕影片。
说到那个导演,我认为他是整部片子里最大的亮点,这个忠于自我、坚定执着、对电影艺术充满无比热爱、激情和追求的导演虽然装扮另类,行事特立独行,骨子里却是个性情中人,但我怎么也没想到他居然在电影之外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骗局,骗了包括制片人、投资人在内的所有人,也骗了看电影的我,比起那部只看了结尾的电影,这出剧才是真正的出人意表、惊心动魄,真正的配得上“猛烈”二字。
我不禁为导演的精心策划鼓掌叫好,也为他的一意孤行感到由衷的钦佩,他是个真正纯粹的艺术家。
而焦点争论的结尾,比起看似温情却平淡仓促的改版,显然保守争议和诟病的原版也就是最终版更现实、更合逻辑也更震撼人心。
当然,导演早就料到了会让很多人因接受不了而抨击谩骂,so what,艺术从来不可能讨好所有人,却自有识货者懂得欣赏和钟爱,如带头起立击掌赞叹的那位仁兄,又如不屑问卷调查、在投资人面前为导演说好话争取、最后即使发现被戏弄了也毫不生气反而更加赞赏的Ben。
这不禁令人想起当年冯小刚讽刺张艺谋关于游走商业和艺术之间的想法时所说的话:“想左右逢源太过理想主义了,可能会两边不讨好,全世界的军队里也没有‘海军航空陆战队’这么一兵种,不如铁了心商业,要么就铁了心艺术。
”可惜,冯小刚只会说别人,却不反思自己,凭着一股子优越感就向《老男孩》开大炮,自己欣赏不来,觉得“特别变态,特脏”,让他“本能拒绝”,就继而质疑、否定戛纳评委的艺术观。
影片说的是老生常谈的中年危机,事业江河日下,家庭四分五裂,身边的人总有找不完的麻烦,最亲近的人总有令他忧心却不为他所知的秘密,但因为Ben好莱坞制片人的职业身份,使得影片同时又透过Ben的状况百出展现了好莱坞圈内的众生相。
比起幕前的花团锦簇星光闪耀,幕后的故事更加精彩纷呈,这位表面风光、内心苍凉的制片人终日在演员、导演、投资人、经纪人之间焦头烂额的斡旋着,连心平气和处理私人问题的时间都少得可怜。
如此承受重压疲于奔命狼狈不堪说到底还不是为了生计,Ben何尝不知既然在这个圈子就要遵守这个圈子的游戏规则,自杀者就是他的前车之鉴啊。
没有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只是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威利斯那纠缠几天的胡子终于啼笑皆非的剃了一半,但至少电影得以开拍;《猛烈》因为导演的妥协而得以上映戛纳,却因为导演的欺骗而被报复晾在了机场,只能游览戛纳美丽的风光聊以自慰。
名气响人气旺的时候有的是人贴上来巴结讨好,想怎么耍个性耍大牌都行,一旦失势,人气滑落,就没好脸色看,其实想通了也就这么回事,甭怪他人势利眼,个个都现实的毫无人情味,谁叫你选择了这个圈子呢,不落井下石已是庆幸,雪中送炭更是妄想,这就是名利场的人情世故。
就好像喜欢的大床上睡了别的男人,喜欢的沙发变成了厌恶的大红色,觉得恶心难受吧,可认清了彼此间已离婚的事实也就释然了,该放下的就该及早放下,再自寻烦恼也只是误人误己而已。
btw,“Keep up the good work.”被译成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真够有才的。
先来一个“好”。
拍手!!
电影从一个制片人主观的角度出发,我们光听名字——好莱坞制片,瓦!
好大的职称,而且电影开始就是主人公在给《名利场》杂志拍封面。
本看似风光的背后却是一大堆烦人的事情,第一任妻子,第二任妻子,他的大女儿和沾花惹草的同样是制片人的杰克好上,新片的试映不好,导演和老板纠缠不清,影星威利斯不愿踢掉胡子,想和妻子和好,妻子却和别的男子过夜……反正他没有闲下来过,整天有一堆的事情等他办,最后吃力不讨好,还没老板甩在了戛纳。
别看本在妻子面前好像和你有主动,妻子却暗暗和别的男人xx,别看他在实习生面前大喊“怎么有人擅自跑进我办公室”“定一个毯子要提前3个月?
”他同样要看老板的脸色;导演不停的告诉他剧情不能改,后来改了以为可以松气了,最后首映改的更让老板气氛;明星也不好惹,他们为了胡子对本大发脾气,对和前妻睡觉的男人,他不能说些什么……其实人就是这样的,看似风光的表面,总有被人牵住的绳索。
你的头上总归会有人压着你,我们一般人更加如此了,起码本还开着卡宴不是。
导演用客观的镜头讲着忙碌的人们。
good movie,good acting,good story,but sad lives!
f++k it!!!
罗伯特德尼罗、布鲁斯威利斯,揭露好莱坞内幕的题材——这就是我看这部片子的全部理由——很俗,也正是影片所讽刺的。
中年危机的题材年年有,本片的特色是这个中年人的身份——好莱坞知名制片人。
由于职业较为特殊,困扰德尼罗饰演的男主角的事情显得荒谬可笑,比如布鲁斯威利斯究竟刮不刮胡子,电影结尾该不该射杀小狗。
剩下就没啥新鲜之处了,失败婚姻、问题子女、挠头工作,焦头烂额。
话说德尼罗和西恩潘的关系果然不错,前者在奥斯卡上为后者颁奖,后者在电影里干脆把老婆借给了人家。
影片打的是揭露好莱坞内幕的卖点,也涉及了发行方干扰后期剪辑,明星权力过大,业内性关系混乱等问题,但都并不新鲜,讨论也远够不上深入。
大概作者只想以轻松的口吻调侃,但对不起,这种调侃缺乏幽默,没什么好笑,只是最后那个《名利场》的拍照还值得回味一小下。
总之,本片再一次证明了大牌多的电影并非可看性就会强。
唯一令俺欣慰的是,德尼罗在这片子里还显得比较年轻
觉得这部片子烂的人,就是片中觉得片子烂的人最后片中的片子还是按他的意思放了出来,而且还故意让结尾更夸张.再从海报上来看,片里片外都是想让闲人闭嘴,并且教人随大流.不随或没随成,就是BEN的下场.面对没变的结局,在红地毯时亮相的狗会想说什么?我喜欢这风格的电影,BRAVO5星鼓掌!
一个制片人的故事,为了工作与生活而烦恼,两任前妻,三个子女,第二任前妻还和同事搞不清,大女儿被经纪人骗。
工作上为了小狗被射死,演员剃不剃胡子而奔走,一大堆芝麻绿豆的事搅在一起,弄的主角晕头转向,也许这就是生活,我们也会时不时问一句What Just Happened?
看过了.不知道在拍什么,罗伯特德尼罗也在里面参合什么热闹
没意思~
boring...
单论电影不足三星,论电影背后的故事或花絮彩蛋奇闻异事来说,真羡慕有这种满屏口水口无遮拦摔摔打打的桥段,电影就是电影,谁才是主角谁才是核心,谁也不能阻碍我表达的权利……我特么就是要射杀那只狗子,那是什么片子呢?!
第2100部,献给德尼罗
电影改成:狗主人死了,狗来舔手,赚人眼泪。学的应该是鲍嘉的《夜困摩天岭》
没到中年..果然看不懂这种中年危机的东西...无聊死了.
老罗带你看电影幕后,可以看作为电影中的电影
好好好制片人都干这些吊事情fine
大胡子多性感.
一次玩票
就是觉得太吵了
movie producer为中心的衰版entourage。以前觉得是个四星才重看的,囧
最后笑死我了,倒霉的制片人碰上了个恨狗的导演,哈哈
everywhere! 哈哈哈
学producing的看完想哭吧
浪费时间
true stories, exciting life!
搞艺术的都是疯子
= =penn叔完全就是客串么。片中一中一青两位女演员最近经常看见。 a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