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
地狱···这是同一个地方···有些不忍看下去··强迫自己···那些眼神····承受着多么大的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那么小···就已经领略到这个世界有多么的残忍··是谁说,他们是花朵···他们是未来···是谁说,这个世界充满了美好···这个世界充满爱····他们希望自己有一个不好不坏的身体··身体太好 容易被看上··有可能加速自己的死亡···好吧··对他们来说 也许是解脱···身体不好的话··得了病··就会被装进垃圾袋 当做垃圾一样丢弃···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有影子 就会有黑暗··可是他们的阳光呢,他们只看到了一片又一片的黑暗···在黑暗中摸索··只为了苟且的活着··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反映现实,揭露黑暗的片子,可是,开始看了之后,我却开始后悔。
观看过程中一直想着,怎么还不结束,忍耐了数次,还是有点不甘心没看到结局,于是就靠着那点不甘心一直看到了最后。
说到底,这部片子也只是让我对人性更加失望而已,还只是暂时的。
人类从来都是大自然中最残忍的生物。
看着那些像物品一样麻木,像物品一样被对待被交易的孩子们,只会让我们更加确信这一点而已。
可是,除了失望,恶心,唾弃等等之外,其他的却什么都没有了。
不要说什么认清现实之类的话,再怎么冠冕堂皇,看完之后,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不能做,看过就算,回头就忘,不过是进一步凸显人类的悲哀。
我们都是小人物,每天最大的烦恼,不过是考试没考好,上班被老板骂,回家跟父母吵,然后看看爱情片,吃吃爱情餐,这一生也就如此了。
至于什么社会的黑暗,人性的泯灭,不过是闲暇之余用来调剂生活的调味品,偶尔翻看一下,哦,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悲哀的孩子存在,还有这么恶心的大人存在,还有这么黑暗的社会存在。
然后关上电脑,盖上被子,睡觉,起床,明天生活继续照常延续,老板、父母、爱情,以及偶尔的调剂品。
这就是生活,小人物的生活,大部分人的生活。
作为一个小人物,看这部片子,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错误。
我应该直接路过,无视。
而不是路过,驻足,观看之后继续路过,无视。
什么都没改变,只不多让自己对自我的麻木感到了一点悲哀,当然,这也不过是暂时的。
关上电脑,睡觉,起床,明天我就忘了。
无论是悲哀,还是麻木。
拐卖什么的也有,但是至少不若如此嚣张,如此“普遍”吧,而且这种事情,真的不是说认识到了就有能力去改变。。。。
如果想要去改变这种事情,代价将会是牺牲自己的一生,这只有很少的人能有这样伟大的觉悟,而且最后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只能说,将这样的片子推荐给别人看,让更多人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多少也算是做点潜移默化的贡献吧┐(─__─)┌
这部电影我给了三星的评价,本来想给四星,但是还是决定给三星。
之前《致命id》本来我想给五星,但是阴差阳错给了四星,虽然后来修改成了五星力荐,但总觉得缺少了刚看完就去评价的奇妙的感受。
这部电影之所以少给一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剧情上的疏漏。
最大的疏漏出现在泰国福利院的几个人带着警察去那个污秽的儿童卖春地。
其中的一个曾经也是童妓的姑娘大声的喊着“你们不要小看泰国”,这样的情节让我想起了自卑的人在不断的告诉自己很强大。
泰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既有悠闲的生活,又有地下泰拳比赛和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当自我认同优越的日本和更多的外国人来到这里时,这里便成为了天堂一般的存在。
男主演最后也是一个恋童癖的设置让我惊喜,电影最后似乎重现了那个得艾滋病最后被烧死的小女孩和另外一个小女孩没有被抓走之前的生活,树木是那么的苍翠,而河水和笑声是那么的清澈。
end
圣经旧约里关于以色列王大卫的记载中,有一段说到大卫看中了军官乌利亚的老婆拔士巴,他趁乌利亚上前线的时候,让拔士巴怀了身孕。
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大卫故意让忠心耿耿的乌利亚死在了战场上,并顺理成章地把拔士巴接进了宫。
于是,先知拿单去见大卫,跟他说了一个故事:一个有着许多牛羊的富户,一个只有一只小母羊羔的穷人,然而富户不舍得宰杀自己的牛羊宴请宾客,反而夺去了穷人的羊羔宰杀烹制。
大卫愤怒地打断先知:这人真该死,他毫无怜悯之心。
拿单平静地回敬道:你就是那人!
每次读到这一段,我总忍不住疑心英明的大卫为何如此迟钝,在一个虚拟的故事里能够明察秋毫,却毫不省察自己身上同样的问题。
然而事实却常常如此,我们往往也是在兜了一大圈后,在他者的故事里翻然醒悟。
大卫是这样,南部也是这样。
在《黑暗中的孩子》里,南部以一个低调的驻外记者的身份出场,骑着摩托车四处打听关于泰国儿童人体器官移植的消息。
他的姿态卑微而不张扬,不似“爱之家”中的几个志愿者那般义愤填膺,面对人口贩子的枪口时还会跪地道歉求饶。
但他还是努力尽到新闻记者报道真相的本分,即便面对殴打和威胁;看到无辜的小女孩被人口贩子牵引着送到医院,他也会忍不住为她落泪。
然而电影的最后,在NGO志愿者和警察的交战中,满怀同情地想去救助孩子的南部,突然一下子看到了自己的真相:他也是一个娈童者,他和他所痛恶的那些人口贩卖者、皮条客、器官交易者,根本上是一样的。
其实,南部一直没有回避他内心隐秘的事实。
在南部死后,他的同事在他房间里发现一堵被遮盖的墙上,发现了许多关于娈童者被捕入狱的报道,而在一片新闻纸中间,是一面镜子——那是南部直视自身的忏悔,提醒自己是娈童者鸡奸者中的一员。
但在他心里,或许还是觉得自己比起那些不择手段地逼迫儿童性交易并还把他们活生生地送上器官移植手术台的人来说,还是要正义一些;然而到最后,他忽然意识到:他是黑暗的一部分,并不比那些人更高尚。
电影在宣传之初,打出了“每个人都必须直视这片黑暗”的标语。
虽然影片没有惨绝人寰的性交易和器官交易的袒露镜头;但风格却是直率的,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让人感受到几乎窒息的愤怒、震惊和厌恶,而南部的真相和墙上的镜子更把对人心灵的撞击推向了顶点。
这片黑暗不仅仅是那些虐童娈童的事实,更直指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那才是罪恶滋生的地方。
就像影片的一个面目狰狞的皮条客指责的,正是南部这些人的龌龊欲望造成了孩子们被迫卖淫,那些活体器官也正是贩卖给发达国家的孩子。
而一个志愿者也抱怨说,日本对泰国孩子的境遇非常冷漠,整个亚洲都很冷漠……导演想告诉日本人:这不是发生在遥远异国与我们无关的可怕故事,我们也是加害者。
其实,整部电影就是先知拿单的隐喻。
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从“那人”的罪责中逃脱。
纵然我们总以为我们所犯的罪,或者比别人轻些;我们的品行操守,或者比别人高些。
南部的上吊自杀,让我想起卖主的犹大,最后也是在自责和懊悔中上吊。
南部和犹大一样,都看清了罪的事实,却没有力量改变和超越。
同样的无奈也发生在那个皮条客身上:在他还是小孩的时候,也曾受到侵犯欺凌,成年后却开始欺压其他的儿童。
他内心憎恶那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嫖客,表面上却又点头哈腰地恭迎他们:他被迫陷在一个丑陋的报复轮回之中。
甚至那些微笑着的志愿者,最后不得已也拿起了枪,像恐怖分子一样破坏集会、射杀警察——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和平和友善的方法能够解救那些受虐的孩子们。
尽管这些孩子最后获释,然而罪恶并没有真的消失,伤痛也无法抚平,忧伤痛悔的心依旧没有出路……没有一个人能够成为另一个人的真正帮助,因为我们都是“那人”,我们需要的是那可以超越人性丑恶的绝对美善和恩典。
这绝对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但对于只喜欢看偶像剧的人来说,还是不要看它了吧,看看有些评论,什么看得吐了,什么看不下去一类的话,要不就是在无病呻吟,装腔作势,要不就是你们确实是幸福的一代,还是不要到这阳光下来吧。
看了电影,我反而觉得导演为了市场有些情节和镜头已经非常含蓄了,只是最后江口洋介原来也是恋童癖那段,虽然早已隐隐猜到一些,但还是觉得震撼,但这个设计正好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佩服导演和编剧的魄力,敢于在主角身上表现出非常黑暗的一面,另外,宫崎葵的表演再次令人惊讶,虽然她早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啦,但在这个略显模式化的角色上面却能表现出一点点不一样,后面的镜头让人的心随着她的一举一动而被触动着,奇怪这么瘦弱的身体怎么可能有那么巨大的力量呢。。。
这样一个燥热的地方,疾病罪恶横行,与日本完全不同的地域。
或许,不将它以日本执导关注的电影形式拍出,这只是我对于东南亚一个模糊的概念死亡,只是这样一瞬间,被带入医院的阿兰雅我们只是关注到她最后平安之时,那座普通的医院却是她的墓地,在笼子里度完余生,直至虫子爬满身体的另一个女孩。
因愧疚而自杀的南部浩行让我们知晓他的死亡的只是那一根绳子映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当地负责将被出卖的孩子从家中接走的男子,在所有人被捕之后,他望着这个曾令他作呕的地方笑了,仅为嘴角抽动,那一抹冷淡的笑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人心对于正义及恶丑的认知的
又一次看电影忽略了片头。
所以单纯把「闇の子供たち」当成一部拯救儿童的片子来看了。
其实,暗藏玄机,在苦苦等待了2小时又6分钟之后,小小地豁然开朗。
正义,有的时候只是为了自己灵魂的慰藉。
题材在预告里面就给出了“触目惊心”的表述。
贩卖人口,儿童卖春,把得了艾滋病的孩子装进垃圾袋,非法器官移植。
里面有些场景还蛮恶心的,只是因为是孩子,所以感觉恶心。
嫖客甲乙丙丁选角也很关键,好在里面这些人长得也够恶心。
所以这片子,还是能够能够用“触目惊心”来形容的。
但是看多了这些场景,我只感觉放在「闇の子供たち」着实无意义。
江口洋介在里面又是日语又是泰语的,穿插些英语,还真忙乎。
顺便说一下,2小时06分的时候,演技爆发。
看到牵着孩子在阴暗的道路上走向HOTEL。
「手を放して」,其实这个小孩有点小寒冷。
当然不寒冷,自然也就成不了主角的心魔。
宫崎葵那角色实在是不喜欢。
可能我天生就不喜欢电视剧里特别正义的角色,正义到犯傻。
当片尾桑田佳佑的歌声响起时,我意识到影片已经结束了。
桑田佳佑,让我没有选择关闭暴风影音。
歌曲结束,一边看电影一边抄的笔记也完成得差不多了。
被期末的这几个星期折磨得疲态尽现,没那个看书的心情了,就把几天后要考的一堆复习资料扔扔得远远的。
在这个冷得直打哆嗦的夜晚,终于将这部撂在硬盘里几天的电影解决。
然后,便哆嗦得更加厉害。
我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它。
也许本身很多词都是为此而造,例如“惨绝人寰”,“人间地狱”,“人性泯灭”,“衣冠禽兽”......但是言表不出。
落幕之后坐在屏幕跟前静默,我像泰国人低声问好时那样合起了手掌。
这不是一部被艺术渲染过的电影,或许比较而言它更具纪实性。
我们是跟着南部浩行的一步步深入的调查和博明的照相机碰触到事实和真相的。
因此,没那个必要过多去谈及演员跟他们的表演。
诚然,它的卡司真的很强大,老牌帅哥江口洋介,近年来大红大紫的宫崎葵,被无数大牌导演争夺的妻夫木聪,还有总是阴魂不散的佐藤浩市...但在震人的惊心动魄的事实面前,他们都归于次位。
孩子们呆滞的眼神映衬下,这几个大人沉重的目光只凸显得苍白。
现实才是最好的演出!
没有娇柔造作的人造灯光,没有粉墨登场的演员和精心搭制的布景,一切触手可及的真实,就这样赤裸裸地摆在面前。
阳光,素颜,扬尘,淡淡的青灰色调和肮脏的土黄...黑色的垃圾袋,栅栏铁门,泪光,血,肥硕油光的成年男性肉体和幼童褐色纤细的手腕...只要一闭上眼睛,这些个过滤后的东西还残留在脑子里飞快地旋转。
我为人木讷不善言语,却总是喜欢用最笨拙的词去形容所见所感的东西。
那么,以上这些个便是我对这部片子的所感。
很多电影中都会出现运用消失的声音来增加震撼的效果。
当声音消失的时候,四周显得空旷,空间似乎变大了,人心便开始惶惶。
过去猥亵的经历敲击着南部的时候,声音就隐退了,他的心跳和博明的相机声敲击着我。
周围像尘土一样萦绕繁杂的声音消失,剩下的是南部清晰有力而发闷的心跳...... 砰!
砰!
砰!
砰!
砰!
砰!
砰!
砰!
砰!
…… 相机的快门声也被放大了数倍,如同躲在它背后的懦弱而谨慎的主人,似乎也借机在高悬着的心底嘶喊:“我拍到她了!
我拍到她的脸了!
我把她的眼睛拍下来了!
” 我被这两种声音包围着,整部片子都被这两种声音包围着。
还有哭声吗?
有,但为数不多。
深处险境的孩子们是哭不出来的,见到的也只是无声无息的泪线。
他们面对镜头的目光呆滞,俨然已是没有魂魄的“死尸”了。
即便是那个刚被“享受”完的男孩,两股间淌出了一道触目惊心的鲜红,而汗津津的饱含苦痛的脸上又不由强颜欢笑。
从本性上讲,人本身就是一种野蛮,可怕的动物。
这个世界无论开化到何种程度总有愚昧的角落存在,人类无论进化到何种程度最原始的贪婪和恐惧也不会消失。
吉普赛有谚语曰,“让我站立着下葬,……因为我一生都跪着生活。
” 但泰国这些卖淫的和被贩卖脏器的孩子的死亡绝对没有尊严可言。
一旦得了艾滋就会被像垃圾一样被装进黑色的塑料袋抛弃。
即便命硬如那个挣扎而出的女孩,还是会被无知恐惧的村民活活烧死。
惨烈的哭声比耀眼的火光更加猛烈~!
最后的那面镜子和满墙的报道揭示的是更深意义的真实。
那彰显出的是南部自我赎罪的过程。
暴力也好,卖淫也好,生割脏器也好,这部片子还没有拍出最直接最惊人的画面,特别是无论戏里戏外的人都感到恶心到暴的口交镜头,大都利用视觉死角处理过。
即便如此也足够震慑观众,达到最初的目的了。
阪本顺治说,这部电影并不是刻画可怜的泰国孩子们,它的目的在于揭露日本等先进国家的恋童者门的丑恶嘴脸和造成这些丑恶现象的社会实质。
得为这份自我反思的勇敢鼓掌,抛开国家,剩下的就只有真相。
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直面的黑暗。
新年的第一个凌晨 看这个片子 耳边还没散去晚上跨年演唱会的热闹和倒数过后人们的欢呼眼前是被烧死的孩子 被扔进垃圾堆的孩子 被送进医院活生生给人做心脏移植的孩子 被强迫接受各色人种猥亵的孩子多么大的反差我们这一代 优生优育的一代 看到这些 除了会张大嘴巴表示惊讶 还能说什么 有些事情 可能是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的吧 即使再唏嘘 也就那么几个小时 唏嘘过后 幸福生活继续 没有任何改变喜欢宫崎葵在里边坚定的眼神 执着 不顾一切 虽然亲一个艾滋病孩子应该不会被传染 但亲一个满脸疱疹的艾滋病孩子 估计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吧 她果然还是演这种比较黑暗题材电影的料 几年前的害虫里的眼神 又出来了 江口洋介 果然帅哥就是帅哥 老了一样好看 只是没想到心里最深的阴影 居然是自己其实也是曾经猥亵过孩子的 唉 怪不得一开始看到卖花的女孩的时候 反应会那么强烈 最后再亲眼看到那孩子被送向手术台 不自杀几乎是不可能的吧妻夫木聪 演的是那个摄影记者么 多水嫩的孩子啊 呵呵 倒是很可爱的孩子们的演技 没法去苛求 总有演得不对的时候 但已经很不错 尤其女孩子的眼神 那种绝望的眼神 看着同伴在自己面前死去却无能为力的眼神 无比真实 看着也会觉得心就跟着就纠紧了不会写什么很文艺化很感性的影评 只是随手写写自己的看法如果没看 个人推荐有空可以看看 看看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 有一群人 他们是怎样艰难的生存着能活着 其实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了最后 新年快乐 给自己 给所有人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样的题材,实在可以也应该拍得更加自省更加深刻 结尾落入日本电影的俗套
我重口味,kj&GJ就算恋童癖我也觉得很正常,孩子是无辜的。
旁观视角,两线并行,注意南部的暗线伏笔
基本的电影逻辑都没有了。电影拍了一大半突然想起还有妻夫木聪这角色是吧,虽然这角色本来就可有可无;全部人物忙活一大圈,捣毁黑窝点全靠无间道社工突然掏枪打警察;江口洋介这角色还设计反转有必要吗。全片最大问题就是想到哪剪到哪,根本不顾及前后逻辑,很多支线说断就断。有这题材您去拍纪录片吧,拍什么剧情片
力荐,是因为想给5星,但是太残忍了,不很推荐,如果你不能承受太残忍的叙事。
偶像派都该拍这种题材去
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直面残酷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
叙述总是怪怪的,几个演员的人设有bug,环节上也如此。故事中的伏笔写了一堆,最后暗线却没有拨明。看这部电影,一个字,累。
看人..
真实的可怕的猥琐的黑暗的人性。
童妓.人口贩卖.器官贩卖.
题材很不错,但4星已经极限了!
正因为知道了黑暗,所以才能继续在追求光明的路上前行
十分的题材,只拍出来五分
幸好在我们这个人权强国没有也不会发生这种事。当然,作为泰国的友好邻邦,我们也绝不会允许这种假艺术之名而行破坏中泰传统友谊之实的影片得以拍摄。
对于赤裸裸的东西我总是很着迷。
太过于残忍的题材 导演很有勇气 但情节上还是有些零碎 对孩子的挖掘也不够 结局有些突兀 以镜子暴露南部曾经的嫖客身份结尾很不对调 个人觉得如果可以多挖掘一些孩子的部分会更有震撼力 还有 看了这个很沉重 不敢去东南亚了 有些赤裸裸的黑暗 可以直接把人击碎
没有过多的渲染和电影技巧,更多的直白的视角显得这一切更加真实,此片没有说是真实故事改编,但我们心里都清楚这电影中的一切可能随时都在发生,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挽救这一个孩子立刻还会有下一个”,我们冷眼旁观后产生所谓的悲愤之余,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感觉还缺少一点什么……故事本身是相当震撼……演员阵容也很强大,但是离期待中还有一小点不知名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