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日剧,节奏缓慢,是我喜欢的味口。
45岁了,竟然喜欢看《爱情是什么》这种电影,也是浪漫恋爱脑无疑了。
三十多岁,身体成熟,一个人是很孤单的,对与男女之事,一点点好感就会当成是爱,这是爱吗?
不过是两个异性,互相不反感,两个人的寂寞而已。
你寂寞我也孤单,你再主动一些,就以为起化学反应,爱情来了。
比如最近因疫情,一个人封控在家半个月,认识不熟悉的两年的网友每晚陪我聊天,隔着一千公里,之前工作忙,经常没空理他,这次有时间了,正好无聊,一聊能聊三个小时。
聊的小鹿乱撞。
以为自己四十岁又遇到了爱情。
看了爱情是什么,我觉得和他们好像啊。
不过是孤单而已,解封后我有我的工作家庭,他有他要走的路。
根本不是一路人,可是大晚上聊天,却能聊的那么旖旎。
甚至白天一直在想他,想他有时候很甜,有时候很失落。
就像一个梦。
早晚会醒。
他很普通,一开始不烦他,是因为感觉说话有礼貌,有趣,纯情的小男生,终归是我入戏了。
毕竟我已经45岁,抽离的相当快。
估计我对于他,只是他成熟路上的小路标而已,看了一眼就过去了。
这篇影评为他而写。
抱歉,这不算是影评,是我看这部片子想到的而已。
爱情是什么,电影名字很俗气,但电影拍的真好。
小的时候,我觉得爱情是想他想的吃不下饭....现在觉的爱情就是一场遇见,华丽的脑子想好多,有些就是自己意淫出的东西。
凌晨一点,罗里吧嗦说梦话一样,想到什么写什么了。
我竟然又想他了....
「原作是100%纯度的爱情小说」“最初接触这部小说,是因为刚工作的电影公司里和我同期的一个女孩推荐我读的。
”负责《爱情是什么》电影企划案的制作人:前原美野里*1(下文中简称前原P),在回忆与2003年出版的小说《爱情是什么》的第一次相遇时这样说道。
“虽然原本就喜欢角田光代的小说,但是《爱情是什么》这部作品一直没有读。
读完之后,我记得我马上对那个同期的女孩说:‘这本书要是拍成电影的话绝对很有趣!
’。
近年以来,角田女士的小说,或以社会派关心的内容为主题,或是以母亲为主人公的情况居多。
我想,也许现在的角田粉丝们,反而会觉得这部描写青年人的恋爱的小说很新鲜吧。
读者阅读以主人公=光子(Teruko)的第一人称视点来写的小说,也并不一定百分之百的能与之共情。
且,明明光子的恋情如此苦涩,却让人感到有微妙的轻盈感,可以说,光子有一种谜一样的魅力。
同样作为女性的我认为光子很可爱,她可以喜欢一个人到如此地步,某种程度长我甚至对她产生了羡慕之情。
”对原作小说入迷了的前原P所拥的这样强烈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她自己说的“之后,我短暂的离开了电影业界一段时间”,的这段曲折经历而消失。
终于在2017年,她正式开始了将这部小说电影化的工作。
「今泉力哉导演角田光代的合作」2016年开始,前原P和脚本家=泽井香织*2一起,很快就开始了“剧本创作”的工作。
对于角田对主人公光子的人物描写,观众看的时候会因太过心痛,往往很容易产生一种抵抗感。
所以两人在对这些地方的处理上面绞尽了脑汁。
“我们想要避免,观众因为太心痛了所以不能共鸣的情况,能够让这部作品给主流观众看到。
所以会对原作处理的分寸感到难以把握。
中途开始,今泉导演也开始参与剧本的创作,从那时开始,到最后拍摄用的剧本稿成型为止,又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前原P)关于启用了,以独特的视点来看待恋爱,并拥有很多狂热粉丝的今泉导演这件事,前原P揭秘了自己的想法。
“实际上,在正式启动这个电影的策划案之前,今泉导演的名字就已经在我脑中了。
我在偷偷制作的企划书上面写下了,‘今泉力哉导演角田光代的合作’这样的文字。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今泉导演的作品,这也是我找今泉导演合作的很主要的原因。
无论是《こっぴどい猫》还是《春眠寂茶》,虽然都是爱情电影,但是它们都蕴含着作为恋爱观察者的今泉导演的独特的作者特性。
今泉导演的风格和角田作家的原作小说一定很匹配,我就这样含混的考虑着。
很快,前原P把原作小说和企划案记到了今泉导演的家里,就收到了来自导演的,“务必见一面吧”的联络。
被原作感动了的导演如实告诉了前原P,“读到原作小说的这里,我哭了”之类的点,可以说也很厉害。
没能成功融入在中目黑开的华丽的派对,因此闷闷不乐的守(Mamoru)对光子说“山田小姐,让我来…”,然后又带有迫使意味的想和光子发生关系,结果却没能顺利做下去。
“导演对我说‘看到这里我哭了。
’我想,导演果然拥有那种感性啊。
单纯作为人来说,是很有魅力的。
因为我完全被原作迷倒的缘故,所以无论如何,我也想同样对原作着迷的今泉导演来拍摄这部电影。
就在那刻,我又一次确信了,除了今泉导演以外没有其他人能拍的想法。
”「实力派齐聚一堂。
实现了奢侈的演员阵容」伴随着剧本的创作,演员阵容也渐渐的定了下来。
女主人公光子的形象,是“光靠可爱的话无法站住脚”的。
因此,要由能展现复杂的女主人公形象的实力派女演员来饰演。
“岸井雪乃女士虽然是童颜,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但是看了她出演的其他电影作品之后,就能明白她的演技是无可挑剔的。
我想,要是她的话,就能够表演出,单纯,一根筋,某些地方又很粘人的那种人物性格。
今泉导演和岸井女士,我从以前就开始很喜欢。
她也是我曾试想过的,一起制作电影的那种女演员,所以最后就决定了。
”(前原P)开拍前一个月左右,演员岸井和导演的碰头会上,剧组成员们都对岸井理解原作小说的水平表示出惊讶。
“她在自己心中已经塑造出了一个特别具体的光子的形象,并和导演进行了一番热烈的讨论。
我能体会到,她是多么真诚的面对这部作品,所以很高兴。
而且无论如何,她是真的很可爱。
她也知道自己是被大家爱着的,因此拍摄的过程变得越来越愉快。
”关于饰演守的成田凌,则是由以前和成田凌有来往的导演进行邀请的。
“从原作小说里的人物形象来看,成田来饰演守的话是不是过于帅气了?
,我最初是这样想的。
加之,因为守这个人物身上存在着很渣的一面(笑),那真的能请成田凌来出演吗?
,也有过这样想法。
但是他还是欣然答应了,且电影完成后我更加觉得,成田是无论什么样的角色都能饰演的演员。
只是他不管穿什么衣服都很帅气,所以为了打造出守的感觉,在发型和服饰上让剧组的工作人员辛苦了一番。
”“演员之间的平衡感也很重要”,所以叶子和仲原的cp,就邀请了深川麻衣和若叶龙也来出演。
在今泉的《面包,巴士和第二次初恋》里第一次出演电影,且第一次饰演主角的深川麻衣,这次在《爱情是什么》里,则颠覆了一直以来的那种温柔的公众形象。
对于“正因为有了这种颠覆,电影才有意思。
”的意见,今泉导演或前原P,以及深川自己都表示赞同。
并且,希望大家能够注意到,在本作里,演绎了自由奔放走的叶子的深川麻衣,她的演技能力已达到了新境地。
比起原作来说,占据了更多戏份的仲原,是在剧本创作上变更最多的一个角色。
“电影里,和光子形成了更加深刻对比的仲原,因能让观众产生很多共鸣,所以显得特别重要。
若叶的演技真的非常棒,为我们演出了一心一意的仲原的形象。
”除此之外,最难决定演员人选的角色就是堇(SUMIRE)。
“堇在故事的后半部分登场,是威胁光子地位的存在。
电影里,堇登场的时候带来的冲击力是十分重要的”,她是被很平庸的守暗恋着的,有着超强个性的年长一点的女性。
而有着无可否认的演技实力的江口德子,出演了这个难以塑造的角色,她看似轻松飘逸的演绎了堇,演技也的到了好评,这一点不容忽视。
【室内场景多采用了体现紧迫感的长镜头】2018年6月中旬,在紧迫的日程中,剧组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拍摄。
这次的拍摄是以东京都为中心,涉及关东圈近郊的全外景拍摄。
今泉导演基本上是一边和演员们聊着天,一边拍摄的风格。
“因为我明确的说了,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说不明白。
如果拍摄很明显的和我本来的意图产生了分歧,我也会说出来。
所以基本上是大家一边讨论一边进行拍摄的感觉。
”(今泉导演)一般来说电影在“箱子里”(室内摄影)的情况占很多,因而场地的选择也成为了一个关键点。
无论是光子的房间,还是守的房间,都是借用了实际存在的公寓的房间作为场地。
挤在狭小的室内房间的剧组人员们,因为夏天的热气而经常在出汗。
在这样的情况下,多用长镜头表现的,光子和守的关系变得紧张的场景渐渐拍完了。
“两个人一起出现的场景,就是在‘互飙演技’。
这些场景里导演基本是不切镜头的,因为一直拍下去的话,就能很好的体现出两个人之间紧迫的人物关系。
两个人在室内的场景,到了后半的时候,是一口气拍完的。
从卿卿我我的蜜月时期的场景,到守突然生气,将光子一个人甩下的场景,都是同一天拍的,这对于两位演员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
因此,如果不是因为两个人演技都很好,是不可能完成的。
”(前原P)就这样唐突结束的,两人甜蜜的日常。
虽然猛地一看是突然到来的分别,但那说不定是日常生活里的细节反复堆积的结果?。
将这样的描写,若无其事的插入进故事,只有电影能很好地做到。
“守外出的时间里,光子把洗好的衣服给叠起来,并买了一个土锅。
这样的场景,在原作里确实是没有。
即使不是这样非常容易明白的理由,在那些让人想到‘总觉得这样的话不行呢’的时刻里,压倒守的最后一根稻草掉了下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家多多少少都是明白这种感觉的。
之所以这么说,本来两个人并没有在交往,所以他们之间这种不成熟的关系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电影的拍摄并不是按照剧情的顺序排的。
守和光子在别人的结婚典礼后的二次会上相遇的场景,其实是在第一天拍的。
电影海报上刊登出来的,守背着光子,洋溢着幸福的镜头,是“二次会结束后回家路上,两个人喝醉了的场景里面的。
它虽然是象征他们幸福回忆的一个镜头,但最后关头,我犹豫着要不要把它放到电影里,结果还是没有用。
”虚幻而美丽的时间被剪切下来,成为了一个珍贵的镜头。
【光子和堇之间奇妙的相似性】单手拿着罐装啤酒,孤单的走着的光子所经过的道路,叶子住着的旧宅邸,光子用rap骂着堇的时候阔步走过的住宅街,堇邀请光子参加的聚会的会场,这些也全都是在东京都内拍的。
让中目黑,高井户之类的具体的地名原封登场,是忠于原作,也是剧组的用心之处。
“东京,不就是各个地方出身的人们所聚集的地方吗。
我想,在东京生活下去,不仅限于谈恋爱,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的想要寻求一些人和人之间的温情。
既然从2019年开始,我的创作就以那种像空气一样稀薄的东西为题材,我就一定要在电影里做出来。
在中目黑的聚会上,堇到底和谁最要好呢?
,或许大家会有这种感觉。
那么,拥有能让自己从心里感到安心的朋友的人,又到底有多少呢。
在堇招待光子的这个场景里,或许隐藏着这样的关键点。
尽管堇是自己的情敌,但是光子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办法讨厌她。
关于光子和堇之间奇妙的相似性,今泉导演也曾经提到过。
“在我读小说的时候,我时不时感到两个人很相似的。
小说里,在最初两个人见面的场景里,堇没有觉得光子是非常有魅力的人,之后也没有持续的交往下去。
在电影拍摄期间,两人角色间却有渐渐的变得亲近的感觉。
”象征着二者变亲近的一场戏就是光子,守,堇,仲原四个人一起去河口湖的旅行。
在别墅里住了一夜后,那个光子和堇醒来的清晨,先是堇,然后是光子,她们二人并排站起来,在二楼望着在楼下熟睡的守。
“原本,这个场景里设定的是光子一个人望着守。
但是根据当时堇和光子的关系的发展来看,我最终在现场决定,还是先由堇来盯着守。
毕竟前一天的晚上,有一个光子和堇一起讨论关于守的事情的场景。
我想,堇应该是第一个注意到光子对守的感情的人。
”因为那种空气感,那种距离感,在那场夜戏里很好的表现了出来,所以在拍摄现场,我说着‘可以请两个人并排着望着(守)吗’,突然的改变了拍摄的方法。
”(今泉导演)【三条单恋剧情的走向是电影的原创】这部电影在十分尊重原作小说的同时,也有今泉导演特有的原创故事情节的展开。
特别是,原作中没有的叶子和仲原的再会场景,也给三条单恋剧情的走向制造出了绝妙的对比。
“在剪辑的时候,关于究竟用哪一个场景让电影完结这件事,也和大家进行了很多的商量。
为了凸显出光子作出的决定,还是不要让它和仲原做出决断的场景分开的好,之类的。
加之,在那个地方,通过让仲原和叶子的再会的场面,让观众多少感到一点点的希望。
反之,光子这条线的走向是给人‘怎么往那边发展了!
’的感觉。
”(前原P)“对于每个人物各自单恋的结果,还是不要交织在一起的好”,今泉导演这样讲到。
“一直被追的那一方,突然间不被追了,就会变得十分在意,这种事情也是现实中常有的。
一直执着于守的光子,她和守的关系其实是不会变的,并且她还通过守的男性朋友交往,还期望能够保持这样的单恋关系。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讽刺啊。
叶子和仲原虽然也没有复合,但是看起来能变得幸福的样子?
以这样不明快的结尾来结束电影,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实际上,关于这个再会的场景,导演说“(给海外的电影节)制作英文字幕的时候,因为微妙的语感传达不出来,所以辛苦了一番。
” “叶子有一句日语的台词是,‘搜索了[NAKAHARA SEI],就<译者注:なんか>,搜出来了。
’但是那个‘就’的意思并不能传达到观众那里。
因为其实我想要避开,叶子在网络上使劲儿的检索了仲原青的这种感觉(笑)。
同样是英语字幕的问题,这部电影里经常出现‘喜欢’<译者注:好き>这个词汇,也因为它产生了很多的烦恼。
英语字幕里是用love好呢,还是like好呢。
在光子和守的一起躺在床上的时候,光子进行了一番‘轻飘飘的告白’,但是到了英语那里,就变得十分的强硬。
光子明明不是能那么强硬的说出自己告白的人…(笑)。
”【戳中了作品核心的,光子的旁白】这部作品的核心可以说是,“想要被喜欢的人同化”这种光子所拥有的一种特殊的情感。
在电影结尾处,光子在一句旁白里说道,“怎么回事呢,我怎么现在还不是田中守。
”前原P说,“这样带有冲击性的台词,是赶在all rush*3的时候,根据导演的提议而加进去的。
”“想要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人本身,这种有点过头了的情感,在大年夜的时候,光子和仲原一起吃饭的场景里也出现了。
因此,这种情感确实是存在在作品主题里的。
但是,让这句台词作为旁白,和最后的最后,成为了大象饲养员的光子的场面一起出现,确实是最后关键时刻导演想出来的主意。
这是把最初用岸井的声音录下来的,‘怎么回事呢,我到现在都还不是田中守的恋人’,这句旁白的一部分剪掉后,抓住间隙以这种形式急忙的插入进去的。
”“这次的作品,我觉得或许可以用我的电影的影像表现出一个,“走到哪里算哪里”那样的女主人公形象”,今泉导演这样回顾道。
“就像在电影《蓝色茉莉》里,也有一个最后主人公一个人在公园里自言自语的场景吧。
那个场景其实一开始就在我的脑海里了。
”译者注:*1:前原美野里,电影制作,发行为主业的Animo produce(东京)公司的职员。
长崎市出身,高中(长崎县长崎东高)毕业后,升入山梨大学。
大学时代,作为志愿者参与了多部电影的现场拍摄。
这个时期,在看到黑木和雄导演拍摄的战争电影《雾岛美丽的夏天》这部电影后,产生了想要参与电影制作的想法。
大学毕业后,2008年进入了制作独立电影的电影公司。
看到《爱情是什么》的小说后,开始想要把它电影化,提出了企划案。
但那之后,有一段时间离开了电影业界。
2014年进入了现在的电影公司Animo produce(东京),重新开始把企划案具体化。
*2:泽井香织,1978年,出生于东京。
从武藏野美术大学造型学部影像学科毕业后,经历了社会人的阶段,重新进入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影像研究科电影剧本专业,硕士课程修了。
参与了坪田义史导演的《贝壳收藏家》(2016),生野慈朗《食女》(2018)等电影的剧本创作。
*3:All-rush,电影专用术语,动漫制作里也经常用的术语。
将剪辑好的胶片检查后试着放映一遍。
(对照着剧本,粗剪辑的胶片叫做all-rush print)
2020年4月23日(*本文内容根据at9film相关文章整理,仅翻译了电影相关的部分)Q:是如何决定要拍这部电影的?
🎥今泉导演:是制作人联系我的。
我之前没读过原作。
读了之后觉得“虽然(原作)非常有趣,但(拍电影)好像很难”,同时又觉得“想要拍摄”。
Q:觉得哪部分比较困难?
🎥今泉导演:只有在小说里才能描写出来的趣味很多。
另外,如果我没拍好的话,(光子)就会变成“只是一个在爱情中感到痛苦的女人”,这点比较困难。
但我觉得,根据演员不同,好像可以挽回小说的阴暗面。
Q:您觉得岸井刚好符合光子这个角色吗?
🎥今泉导演:为了不让原作的优点消失,在年龄上费了些心思。
如果光子看起来像20岁出头的年纪,人们就会觉得“在这个年纪会有很多盲目的单恋”。
我对岸井说过:“如果你能看起来不那么年轻的话,就可以让你演”。
Q:看过电影后,有人说“不明白片名的意义”。
🎥今泉导演:原作标题的意义应该更接近"爱情是什么"的语气,而不是“爱情是什么啊?
”的提问。
因为爱情既可以是全部,又可以不是全部,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但对光子而言,爱情是默默无言的样子,似乎很难。
真正的爱情就像打开大门就会跑过来的孩子一样,没有任何的条件和要求。
果然单恋是最接近爱情的。
Q:电影里的光子非常可爱。
🖋角田编剧:按照小说来演的话,可能会变得比较阴暗,多亏了演员们强烈的清新感。
特别是光子用rap唱出对堇姐的嫉妒这段令我印象深刻。
虽然小说里展示了光子的阴暗面,但电影里突出的是精神品质。
我也不知不觉代入了感情。
Q:您怎么看自己写出的人物们?
🖋角田编剧:光子和守两个人我都讨厌。
特别是守,真的是令人反感的家伙。
但因为电影里成田凌演得很好,把守脆弱的样子都很好地描绘出来了,(守这个角色)就不只有坏的一面了。
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
Q:会被光子的哪一点所吸引?
👩🏻岸井雪乃:(刚开始看到这个角色)我觉得光子丢下一切向守奔去很奇怪,和我很不同。
但和成田凌一起练习剧本后,渐渐感受到了光子对守的单纯真挚的心,觉得光子很可爱。
如果喜欢的感情是100%,对于一般人而言,工作、朋友、家人占60%。
对光子而言,爱情占100%。
我喜欢她这一点,很羡慕她这么单纯真挚的精神。
Q:觉得守这种人怎么样?
👩🏻岸井雪乃:哦,挺讨厌的。
个人来讲,我希望对方能说清楚。
虽然光子什么事都帮守去做是不对的,但守也利用了这点。
两个人都要清醒一点。
Q:虽然守确实是坏男人,但听到的别人说讨厌他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成田凌:个人而言,守的性格和爱情观并不会让我觉得别扭。
我认为守是正常的。
他的言行里有热情的一面。
即使是很过分话,也不怎么会让人察觉,存在这样若有似无的界限。
Q:成田凌的守是怎样的?
👨🏻成田凌:因为守完全没有理性,如果一般人这样说话,肯定会觉得受伤,会感到不愉快。
但从结果上看,如果守说了同样的话,也无法讨厌他。
如果我有一场戏没演好,就会(让守这个角色)变成讨厌的家伙,所以为了保持平衡,我思考了一番才进行了表演。
Q:对光子态度暧昧的守在想什么?
👨🏻成田凌:用一句话来讲就是“容易(ラク)”。
但因为守给出了确定的结论,她似乎也成长了一些。
这时守对光子也产生了爱情。
所以最后做了这样的决定,完全不爱她的话也不会回答她。
Q:对成田凌而言,《爱情是什么》是怎样的作品?
👨🏻成田凌:是一部不同于“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种关系的恋爱电影。
虽然有深有同感的部分,也有没能产生共鸣的部分。
在最近看的电影里是最有趣的一部。
▪️幕后花絮:
1⃣️ 番茄酱售后服务:守用手指蘸番茄酱喂正在做料理的光子吃,这段戏是成田凌的即兴表演。
成田凌因为和岸井有身高差,被导演要求“把下巴搭在光子的肩膀上”,然后他悄悄靠过去喂了番茄酱。
2⃣️ 在床上,守反问光子:“现在说什么?
”的场景:守一边故意用腿踢了踢光子,一边低声说话,这个是成田凌的点子。
3⃣️ 一起沐浴的场景有即兴发挥。
导演:“没想到两人会面对面。
”成田凌:“虽然忠实于剧本也很好,但能有新鲜感就更好了。
”4⃣️ 平时今泉导演对演员们的表演指导比较多,但因为岸井演的光子太有趣了,今泉导演就完全不干预她的表演,把角色交给她了。
5⃣️ 岸井:“原作里光子虽然非常爱守,但总有种始终与他相距一两步的感觉。
我担心现场和睦的气氛会在表演中显露出来,所以故意与成田凌保持了一定距离。
”6⃣️ 根据原作改编剧本花了1年半到2年的时间。
7⃣️ 今泉导演以前就知道岸井,看到她的时候就觉得光子这个角色很适合她。
Cr:at9film (엣나인필름)https://post.naver.com/viewer/postView.nhn?volumeNo=28062067&memberNo=3932043、https://post.naver.com/viewer/postView.nhn?volumeNo=28062081&memberNo=3932043、https://post.naver.com/viewer/postView.nhn?volumeNo=28062055&memberNo=3932043&vType=VERTICAL、https://post.naver.com/viewer/postView.nhn?volumeNo=28061983&memberNo=3932043
打分不客觀於是自己決定不予顯示。
僅僅前二十分鐘裡,テルちゃん等待的傻樣子、點整瓶燒酒被拒絕的傻樣子、明明鬱悶卻還是因為守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就又變得開心得不得了的傻樣子,就足夠讓我膝蓋痛外加十足十有被戳破心事的羞恥感——無謂的愛慕和傻氣都要溢出螢幕。
為他一句話哭,一句話笑,一句話認真,一句話撒謊,一句話蹺班,甚至一句話人生軌跡都改變,可是他不會知道,他甚至不想知道。
不愛是根本不在意。
看他喜歡其他人,在其他人面前困窘發傻,卻還是執著把他往喜歡的人面前推,以期對方感激——怎麼可能。
在守說不要再見面的時候找完美藉口,「都不是戀人說什麼不要再見」。
可以想見的無聊後果——他在另一段戀愛裡當殉道者,她在另一段戀愛裡當指揮者。
對不愛的人,才耍得出小聰明,而往往只有小聰明最有用,對無用的人最有用。
「然而最後,我還是沒有變成田中守。
」我記得你說討厭吃湯葉,要去做大象飼養員,你說的每一件事我都記得、都照做,可它們還是沒有把我變成你,去解決你為什麼不愛我的問題。
守和テルコ,他們不是葉子和仲原,不是葉子的雙親,不是菫和她的前男友,一段關係裡有一段關係的不平等,誰先失守誰就要付出代價。
好在我已經習慣,不願吃的東西也能眼含熱淚說好吃,不願出席的場合也能捧起酒杯插科打諢,不願做的犧牲也變甘之如飴。
誰叫你曾經吻過我、給我擁抱,說「你也是很有魅力的」——再扭曲也變稀鬆平常。
給今泉監督起立鼓掌,謝謝他拍這部電影。
另外為雪乃ちゃん的演技已經變這麼好而感到驚訝,她看愛的人眼睛裡有光。
有一种爱情,叫千年备胎,被人招之则来,挥之即去。
还有一种爱情,更可怕,别人挥之还不去。
今年东京国际电影节上,就有一部电影,讲述了这种病态的“爱”——《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什么》都市白领小照(岸井雪乃 饰)在朋友的朋友婚礼上认识了瘦瘦高高,有点驼背的阿守(成田凌 饰)。
从此为他付出了所有时间、精力。
开篇即是阿守生病了,让她方便的话帮忙带一份晚餐来。
她就千里迢迢赶到他家,帮他做饭、打扫卫生。
“山田,你不用做这些的。
”阿守说。
“山田,你不用做这些的。
”“顺手的事。
”小照说。
“顺手的事。
”直到阿守把她推出家门。
“我要睡觉了,谢谢你山田”我以为阿守是心疼他这个女朋友,看到这里才知道,原来阿守是不想她介入自己的生活。
后面也一再表明阿守的这种心理。
即使他已经和小照同吃同住,一旦发现小照帮他整理了袜子,马上就冷下脸来,把她赶出门。
头也不回地把小照孤零零地扔在街角。
被阿守赶出门,拎着大包小包的小照但话说回来,阿守只是不想让小照介入他的生活,和她再亲密也留有一定的距离,称不上“渣男”。
毕竟,阿守从来没对小照说过,我喜欢你。
在他的理解里,他和小照只是一起玩得比较开心的伙伴罢了。
但在小照眼里,可不是这样。
小照一开始就认定了“阿守叫她是喜欢她”,由这个错误点出发,才会“过线”,才会生出这么多希望和失望来。
不管前一晚自己感到多么屈辱,只要第二天的电话一来,她就立马抛下手头的工作跑出去......为此接连放弃了两份工作。
对于小照来说,有情饮水饱。
甚至到最后,为了能继续留在阿守身边,而对阿守掩盖喜欢他的事实,和别的男生暧昧。
小照挽着别的男人回头看阿守这是深爱么?
这是病!
跳出常规思维,你会发现,这部电影中的感情真实到令人心惊!
曾经,你是小照么?
恐怕很多人都会承人,是。
“我对阿守的,那份夺目的执着,究竟是什么呢?
”
小照“这着实算不上是喜欢,也绝对不是爱了。
”
阿守小照并不糊涂,相反,她很敏感。
在阿守第一次赶她出门时,她就表现出了沮丧。
被阿守第二次赶出门后,她一个人凄凉地站立在街角,看着阿守头也不回地远去。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破口大骂,同时对小照怒其不争。
这是一种病,一种情感疾病。
有意思的是,电影中用另外两对恋人多角度呈现了这种疾病。
阿守与堇姐,仲原和叶子。
他们的关系,和小照与阿守一样。
前者永远被招之则来,挥之不去,后者永远有恃无恐。
(从左到右)叶子、小照、阿守更有意思的是,叶子的父母,也是这样一种强烈不对等的屈辱关系。
“我妈妈就是以前说的妾,爸爸对我来说就是小时候偶尔来家里的叔叔而已。
”
叶子“那家伙很淡然地给我妈妈看他自己孩子运动会的照片,他根本看不起我妈妈啊。
”
“对啊,他根本就看不起我妈妈啊”可悲的是,叶子继承了父亲对待感情的方式,变成了下一个“施暴者”。
而阿守对待堇姐的方式,完全就是第二个小照!
被堇姐无视、随意驱使,阿守觍着笑脸迎合讨好的样子,全程被小照看在眼里。
不知小照有否从阿守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与其说阿守是个受虐狂,不如说他是向往成为堇。
神经大条、不把别人放在眼里、非常自我的堇,身上有阿守没有的男性气质。
堇阿守害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骨子里,他胆小、懦弱,同时又拒绝背负责任,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
堇看得很深刻,她说:“虽然他为我做了很多,但其实很自我。
交往前很关心对方,但一旦正式交往,肯定以自我为中心。
”
堇姐那么,小照何尝不是这类自私的人呢?
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小照和阿守的这种病态的感情,根本不是纯洁美好的爱情,而是一种自怜。
他们内心都有深深的自卑和不满足,通过索取别人的感情来填补内心的漏洞。
“这些东西,我早就已经不在乎了。
”爱情是给予,是给对方带去满足。
而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不顾对方的不适,沉浸在自我牺牲里。
自我牺牲,亦是一种强加。
小照质问叶子:“你有感到寂寞的时候吗?
”目色悲恸。
“我在问你有感到寂寞的时候吗?
”叶子一愣:“当然有啊,你以为我是什么人。
”
“你以为我是什么人”同样寂寞,叶子选择攻击,小照选择自虐。
本质上都是一种极端的自私。
我想起了日本劳动省的一项调查,称近年来日本“草食男”兴起。
所谓“草食”,即对社交没有兴趣,工作上没有上进心,觉得恋爱婚姻不过如此。
喜欢独处,远离亲密关系。
来自百度学术究其原因,与日本泡沫经济后持续二十多年的经济低迷期有关,“草食男”们正成长于这个时期。
经济衰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形成了这种“草食”性格。
我们常常能在日本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男生:
2019年日剧《我,到点下班》中的吾妻彻很丧,得过且过,性格孤僻,毫无朝气。
吾妻总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爱情是什么》这部电影虽然着眼于两性关系,但对日本青年男女的状态也做了细致入微的呈现。
无论是小照的“只要别人喜欢自己,自己就会喜欢别人”的饥不择食,还是阿守迷恋堇姐背后,对强者的崇拜和深深的自卑,都是时代的造物。
两小时的细细铺陈,不紧不慢地将人物的情感粘连雕琢得入木三分,背后人物内心的匮乏清晰可见。
小照和阿守话说回来,中国当下的年轻人何尝没有几分“草食系”的影子?
这,又是另外一话了。
(首发于 今日头条号:天涯小鸟movie)
她认为他的手很好看。
她为了等他的电话,会在公司加无意义的班。
她在饭后收到他的电话后,会说谎骗他自己什么都没吃,只为了跟他吃一顿饭。
她会跟身边的好友和同事讨论他。
她会主动为他做家务、收拾房子,不管他需不需要。
她会盯着手机,希望他能快点找她。
她为了能随传随到,为他辞职,放弃找工作。
她会凌晨两点下楼帮他买啤酒。
她想跟他结婚。
她一想到自己会出现在他的未来里,就会幸福到哭出来。
她会把他的梦想变成自己的梦想。
她想活成他。
她想成为他。
她说她很爱他。
他会找她一起吃饭。
他会每天都找她聊天。
他会跟她聊天到通宵。
他生病时会打电话给她。
他会跟她接吻。
他会跟她上床。
他会跟她说他的梦想,尽管那只有三分钟热度。
他会在她面前坦白自己的弱点。
但是他不爱她。
他在看到她正一点一滴渗入他的生活时,会把她赶出家门。
他喜欢的女孩不理他,他会找她寻求慰藉。
他在听到她表白时,会瞬间清醒,本来想上的床就此取消。
他跟她说以后都不要见面了,但又利用她,只为了能约到他喜欢的女孩。
傻子都知道他不爱她。
找她,只是因为他寂寞,闲得慌。
爱情是什么,这个话题太宏大。
爱情是陪伴,是信任,是扶持,是成长,是占有……这些在长度为两个小时的电影里不可能完全表达出来。
但这部电影是一块照妖镜,列出的种种反例都能像一盆盆冷水,把人泼醒。
人总会在某个瞬间对另一个人顿生好感。
可能是他说话的声音,可能是他的眼睛,可能是因为他的坦白。
她本来只是喜欢他的手,后来喜欢他整个人,从此陷得太深,丢了魂,找不回来了。
喜欢变成爱,爱变成执念,再也不愿意放手。
看着女主,我无数次庆幸世界上有种名为“自尊”的东西。
再喜欢一个人,一旦要赔上自尊,即使感情再冲昏头脑,也会自动退缩,无法为一个人付出自己的全部,无法围着一个人来转。
我的骄傲,不可救药。
感谢在这个世界里,爱情并非必需品,世界很大。
爱情是什么?
反正不是恋爱脑。
迄今为止看过爱情片里最喜欢的一个,这不比《花束般的恋爱》好看多了,《花束》终究还是美化了现实,错付才是人间的常态。
女主在田中守给她下面,说以后不要再见面那一段的表现简直是冷静到令人难以置信,但是这理智和克制的开玩笑背后确实女主更疯狂和糊涂的依恋。
爱情是什么?
没有人知道。
是明知自己没有陷入爱情,却享受依恋的自私的田中守。
是在爱情中不断付出,宁愿说谎也要赖在守身边,过度解读臆想未来,假装自己拥有爱情的山田光子。
是觉得自己把喜欢的人逼成了一个贪得无厌冷酷的“皇帝”于是决定离开的仲原。
是明明不甚在意仲原却又会在网上搜寻他的消息的叶子。
还是大大咧咧假装糊涂总是给守和光子制造机会的瑾?
其实这种所谓类似的p友关系只有两种,一种就是两者都没有类似爱情的元素,纯身体的碰撞。
另一种则是一方有爱,另一方享受陪伴。
而第二种的关系终结,必将伴随着一方的崩溃。
这种崩溃有时来自被掠夺的一方,有时也来自良心发现的掠夺者。
但是说真的,爱和不爱,其实人是很容易就能感受到的。
如果说掠夺者还可以以“不关心”为借口假装不知道对方的爱恋,那么被掠夺者,则早就能感受到爱情的缺失。
爱到最后,这种不健康的关系只会演变为一方对另一方的压榨和被压榨者对于畸形爱恋的自我感动。
影片中还有一段挺触动我的,仲原在决定放弃喜欢叶子的时候,他说自己是残忍的,满足皇帝所有要求的臣子。
不管他放弃的原因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叶子,他都想到了:这种畸形的关系是对双方的不友好。
不是只有被掠夺者是痛苦寂寞的,这段关系里的掠夺者,由于很难下定决心放弃这种压榨别人的快感,也很难重新建立一种健康的关系。
这段关系里的两个人,都不圆满,这段关系里的两个人,谁都得不到爱情。
瑾是全剧里最洒脱的人,不喜欢不对等不透明的关系,不利用喜欢自己的人,也会因为自己喜欢的人的自私而及时止损。
田中守是全剧里最自私的人,心安理得地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切。
光子是全剧里最卑微的人,明明在找叶子对峙时满腹委屈,却还是在得到“被掠夺者也会寂寞”的答案之后继续投身于自娱自乐的爱情幻想中。
仲原和叶子的关系则有些微妙,如果说光子在乎仲原,仲原一离开,光子就为了别人换了发型。
如果说光子不在乎仲原,她去搜索了仲原的消息,再加上光子妈妈说的,光子是一个很别扭的人,也许光子是有一点爱仲原的,有爱但是不多。
一个真正爱人的人,是不会让对方等太久的。
在这个快餐恋爱盛行,人人都在寻求短暂陪伴的时代里,爱情是什么?
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有人觉着是陪伴,有人觉得是心动,有人觉得是付出,有人觉得是灵魂的共振,有人觉得是一瞬,有人觉得得永恒,有人觉得是结婚,有人觉得是性爱…然而对爱情理解不同的人经常相遇又匹配,于是“只要当事人觉得可以就好了”成为了没有遇到志同道合的恋爱者的遮羞布。
真的当事人觉得没问题就好了吗?
两个人一起寂寞又怎么会比一个人寂寞强呢?
两人相爱的前提,到底需不需要对爱情的认同保持一致呢?
如果需要认同的话,真正相爱的人,又怎么会仅仅以p友的形式相处呢?
对于真正喜欢的人,哪怕只剩不到一天,也不要只做p友。
最后夸夸剧组的服化道,光子长着很年轻的脸,却总能从她的穿搭中看出她的保守、年龄感和笨拙。
而瑾,明明长相绝对算不上年轻漂亮,可是穿搭有朝气有性格,让人很容易明白她的魅力所在。
每个人的性格都与整体形象相得益彰,让人感觉真实得像是在现实世界认识他们。
这真的是一部很好看的爱情电影,集中讲奔三的人之间微妙的关系,没有了《下辈子我再好好过》里悄悄安插的爱情爽线,也去掉了《下辈子》里对p友关系描写的矫揉造作,这部电影对于非正统p友关系的刻画和探讨最贴近于现实。
可能这部电影的女主一直走下去的话会是《被嫌弃的光子的一生》吧。
希望这部电影能火出它应有的热度。
(这标题好想送给我妈)被海报骗了以为是个happy ending,以为女主山田会从爱到迷失自我、到被抛弃后找回自我、最终和男主守终成眷属,多好的结局,结果是我俗套了。
从旁观者看来女主就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她可以为她喜欢的人做一切事情,男主守说想要喝酒,她可以凌晨两点立马出去买酒,男主说去动物园,她宁可翘班也要陪他去,最后工作都不做了,完全以另一个人为生活中心。
写到这,在现实生活中我唯一能想到的人就是我妈,基本上她的生活里我占了最大的比重,放在母爱上,还觉得挺正常可以理解,但是放在爱情中,就觉得不对劲。
但从最后的结局来看,女主的“自我”实际上正是通过在不断的付出中得以实现的,她越是付出越能强化自己存在的意义。
这种行为看起来极其无私不求回报,但实际上是获得了自我存在的意义,所以她才会这么做。
从男主守来看,成田只是一个任意索取的对象。
而他喜欢的是一个身份完全不搭边的堇姐,并且以女主对待他的方式对待堇姐。
就是女主成田舔守,守舔堇姐。
但是堇姐很清醒,她说“我不喜欢那种类型,虽然他为我做了很多,但其实很自我”,这句话一下子戳到了我。
同样的话守也曾对女主说过,“我最怕你这一点,说你是对人过度关心好,还是反向自以为是好”。
想起《爱的艺术》里弗罗伊有一段谈到“无私”,他说“无私本质上是自私的理论”,无私是缺乏自爱的病症,当时看有点不理解所以印象很深。
他大概讲的正是 某些行为看起来无私,但实际最终是以利己为目的的。
女主可以在其他一切被她称为“无所谓”的事情上失败,而只在为喜欢的人付出这一件事上获得自我价值,所以说无私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自私。
一个只讲无私付出的人是不会让周围人感觉到爱的,女主过度付出但守并没爱过她,甚至很残忍(女主的行为在我看来等同于精神自虐)。
成田替守打理好家里的一切,守看到后当着成田的面把抽屉里整齐摆放的袜子弄乱,过于无私的爱会让对方压抑,让对方觉得总要回报点什么才对得起ta。
看到有评论说,在一段关系中究竟是予求予取的一方还是言听计从的一方更有控制权,也许后者真正达到了一种隐性控制,所以真正残酷的不是守,而是成田自己。
剧里面另一个重要的角色仲原青和成田是一种类型的人,他自己也讲了“正真残酷的不是皇帝,而是让皇帝为所欲为的愚忠臣民”。
弗罗伊回答的正解是,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才能让身边的人感觉到爱。
大概爱这种能力是会传染的吧。
这个结尾还是略显俗套。
「25岁以后的恋爱,不是从“我喜欢你,请和我交往”开始的,而是两个人不知不觉就在一起了。
」自然接近也自然消灭,瞬间喜欢也“停止喜欢”。
爱是凌晨两点去买对方想喝的啤酒,爱是希望在对方33岁成为职棒选手或大象饲养员的人生规划里有自己的存在,爱是喜欢的类型因某个人而重新定义,爱是希望对方感到寂寞的时候第一个打电话给自己,爱是“一瞬の梦”,爱是卑微的,单方面的,又得不到回应的东西。
为什么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心甘情愿不顾一切地去爱呢?
饲养爱,如同饲养一只象,如此庞大,又如此令人绝望,不知道会得到什么,还是忍不住地不断付出。
PS.孤独是什么,爱是什么,今泉力哉一次次地在年轻人心上划刀子😭PPS.这部和《夜以继日》《你的鸟儿会唱歌》被摄影师滨田英明列为2018年邦画TOP3,大概是年轻人爱的迷失三部曲了~
所有的人物关系似乎都表明爱情是一场关于自私的上位者对弱势一方的pua史,而堇姐的出现则说明了二者在不同的情感关系中会发生转换。
有趣的是片中多次出现了堇对女主意味深长的凝视,这里的视线关系不妨做一下多余的假想:或许堇在过往的情感关系中也是处于弱势的一方,对女主的好感来源于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借而把对过去的自己的怜爱投射在了她身上。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自己也从下位者成为了上位者。
如果可以做这种过分的猜测,则再次表明了爱情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情结,也即爱情的不存在。
细想还蛮恐怖的(联系夜以继日)此外,看了在街上和爱情是什么,发现今泉力哉很喜欢在影像的主群体刻画外加入几条支线。
本片中女主辞职前出现的即将结婚的员工跟女主说到在当今时代结婚也不意味着稳定,和后来女主在澡堂遇到的稍年长的同事说起自己离婚的事情,(前面还给到了她骑着自行车离开的中景,车上有着给小孩子的座位),似乎又是在暗示这是同一个人的不同阶段的人生(此处也是主观的猜测)。
BIFF14。感觉导演在安哲、塔可夫斯基和特吕弗里腌了七天七夜。虽然只呈现了一种凝滞的状态,但胜在动作完整情绪饱满,还是很好看的。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这两个长镜头通过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轨迹上进行变焦横摇来控制了主体物的隐藏和再现 以此实现了时间的压缩 空间中的位移。此外影片在为数不多几段描写少女个人的部分使用了手持拍摄 摇晃 倾斜的 体现着焦虑不安的跟随视角与绝大部分时间里用来描绘压抑死寂与沉闷的 只有变焦和横摇的长镜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体现了少女心理与环境的巨大冲突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余味很足的慢电影。调度稍许机械和刻板,一些灵光闪现的瞬间还是证明了作者的潜力。母题像苏联刚刚解体之后的,模仿痕迹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好的意境只是一部好电影的一半,一定还需要有好的故事。2024北影节看了2/3逃跑打卡。
北影节打卡。可能是我格局太小以至于欣赏无能,第一次在北影节的影院里睡得很香。
7.3 还真是大师式电影,摄影美轮美奂,文本语焉不详,缺乏讲故事的激情让观众难以进一步接近人物。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很独特的公路片,辽阔国土之下,父女关系的疏远,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显得如此逼仄;两人仿佛在轮流争夺车的使用权一般的生活,父亲以父亲之名,始终对女儿颐指气使;万花筒小夜灯、形形色色的过客的拍立得,发圈,使女儿无声的抗争。冲动的导火索是父亲在女儿丢在一边,毫无顾忌地向过客宣泄欲望,既自轻父亲的形象,也无父亲的担当。太多镜头与调度都令人不明觉厉,开头的横摇,女儿的突兀入场;稳定的拧焦;场内场外的声音空间……女儿对背影的执着,否认了人直面彼此的可能性
几个感悟:1、被夸奖像老塔、安哲等的片子要慎看,2、穿得太有时装杂志品味的人物大概率没有真实生活,3、剧本的孱弱并不是人物不说话、长镜头和胶片颗粒感能挽救的。4、没话说就请拍短点。#BJIFF2024
慢节奏
#2024北影节第一站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这是一部深入探讨人性复杂面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感受到人性的冲突与挣扎。影片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紧张的情节安排,生动地展现了冲动背后的心理变化和道德抉择。影片的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镜头语言和音效,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同时,影片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冲动与理性、自由与责任等议题的深刻思考。《冲动》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引发观众深思的人性探索片。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加珍惜和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