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一部剧, 非得死个人。
好好的心情突然就被恶心了。
马路抢包被捅刀子,送不了医院的极low情节真的大写的服气!
从来不写评论的人,特意上来看看评分,前天看9.4。
今天直接7.8。
我放心了。
编剧真的闲,现在的孩子谁还不知道社会的现实?
命运的坎坷?
有必要?
图大家倒个胃口呗。
目的达到了,你真棒👏🏻
看完十五集我真的要气死了,这完全就是为虐而虐了吧! 钦哥死得莫名其妙!!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像我一样为了看钦哥和安然的爱情才开始追剧的。
钦哥和安然be,观众已经够难受了,但青春有点遗憾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还不够,编剧还要安排狗哥和安然的爱情线!尽管狗哥很惨很好,可这也太狗血了。
这也忍了吧,毕竟大家都有重头再来的自由。
终于钦哥也有了昕姐,相互扶持地打拼小日子。
可钦哥还没走运几天呢,为什么编剧要莫名其妙地把钦哥写死啊!他已经够惨了!好气啊!
看完第15集,感觉编剧里则林的真实想法是,这部剧真名应该叫《曾许人间第一流》,什么风犬少年,甜椒cp,这都太小儿科,太俗了,我要写的可是命运对刘闻钦们的不公(见编剧自己的微博),前面那些倒是可以拿来作为对比,增加戏剧落差感和冲突(安然狗哥听恋恋风尘,刘闻钦血泊中倒地)。
请您删掉第15集,重新拍一部您想要的,用刘闻钦(您兄弟周游)做主角,不要拿马田娇娇和安然涂俊,拿所有创作者努力(当然包括你自己)得来的原本9.5分佳作来祭奠,谢谢!
(第15集播出后,本剧b站评分从9.4降到7.6)如果现实中有剧情那样的刘闻钦,他值得同情,但不值得成为主角。
因为命运给过他机会,打篮球的机会,安然的爱慕,昕姐的相守,可是他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打野球怎么就受伤了呢,选拔怎么就落选了呢,彩票怎么就丢了呢,小面钱怎么就要不回呢?
他争取过“第一流”吗?
他在安然面前退却了,为了一条项链的脆弱自尊心放弃了大学的机会,放弃了青春的爱情,为了小面钱抛弃了昕姐,小面钱那么重要吗?
不,他对命运的怨怼才是心结。
所以他的死有什么价值?
诫告马田和狗哥,珍惜生命,远离狭隘的三观。
作为观众,他的死我一点都不意难平。
真正应该拥有故事,却被你当工具来用的主角——狗哥,幼年离母,少年丧父,心爱的女孩喜欢大哥,他穷,却坦荡义气善良热情,和屠夫一样(感谢彭昱畅和黄觉在有限的戏份中塑造出的人格魅力)。
他看到安然家的别墅,也大大方方送得出猪肝,只是四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若有所思:我们再这样混下去,是不是就没人喜欢我们了?
父亲死后他也没有自暴自弃,只是想着继承父亲的猪肉摊,但是意识到屠夫更希望他拿奖上大学以后,也能燃起生活的斗志,马拉松夺冠,努力从学渣成为大学生。
编剧你觉得这太顺利是吧?
不值得为他大书特书是吧?
屠夫去世和马拉松是名义主角狗哥在16集中唯一的主线剧情了。
可是这样的人,即便马拉松没有夺冠,没能考上大学,继承屠夫的猪肉摊,努力生活,也比你意难平的刘闻钦值得尊重一万倍!
我们的芸芸众生,努力生活的烟火百姓,为什么不值得书写和尊重?!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观众说,刘闻钦就和昕姐在成都好好地开个面馆多好,因为他的死没有意义,是自找的!
屠夫死了为什么大家一边调侃寄刀片一边打高分?
因为演员让大家共情了!
因为屠夫是为了给张嬢嬢和儿子这个新家庭多打拼点!
屠夫死前也没有抱怨命运不公!
大家信服这样活生生的人,为善良普通人的意外而难过,都是朴素的情感。
剧的主旨本来是爱与成长,结果走着走着突然给刘闻钦走死了,有必要吗?
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个本应是配角的人物,他的强行悲壮含恨离世,都彻底让主线180度大转弯,掉头冲悬崖底下去了。
所以说到底,观众的低分,是打给编剧第15集走偏的价值观。
用大白话和直观体验来说就是:洒狗血。
我这个没什么水平的观众再给编剧讲个故事,你知道大象席地而坐为什么拿奖吗?
从剧情来说,虽然大家看了都觉得压抑,剧里有人跳楼,有人饮弹,可是你知道吗,这些都不是主线,主线是四个遭遇不同命运的人(我们每个人),经历各种操蛋的人生,最终还是一起上了前往满洲里的大巴,去看那头大象。
没有正确价值观的人就不要强拗什么文艺。
人生的奥义让你思考完了就是一坨那啥。
——————之前发布的评论引来了很多网友交流,其中微博博主跳舞的小球球把剧情核心分析得很透彻,经其同意引用如下:跳舞的小球球: 我就觉得这故事的中心原来在大兴村四兄弟,以他们为圆心展开的亲情友情邻里情,因为爱情线和友情线,安然马田慢慢加入,安然和狗哥有强联系,马田和娇娇有强联系。
刘闻钦这条线本来作为老狗的大哥关系加入我觉得也没问题,他可以促使老狗成长,但似乎编剧把刘闻钦的强联系做在了安然身上。
但爱与成长似乎是大兴村的主题,却不是属于刘闻钦的主题,这个人物身上更多的是青春的自我和矛盾,至死也没有和自己和解的执拗。
他和老狗挺对照的,同样的境遇,他在暗处以卵击石,老狗在明处用极大的善良和爱去理解承担。
人物的不同结局,不是命运是否公平,只是人物不同选择。
(给老狗做对照组就行了)编剧对于那种孤勇无畏且孤芳自赏的青春可能比较迷恋,有种对于少年梦的情结。
(就挺个人英雄主义直男的…[允悲])然而最扯的是,对于几处重要的大冲突大变故,其实编剧并没有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剧本掌控能力,导致情节依然陷于一种少年意淫的中二虚拟氛围中,观众质疑真实合理性。
(即能力不够不要硬上)——————所以如果不在最后做“刘闻钦饮恨去世”这样的“升华”,仍然还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可惜,可惜,不知编剧到底出于何种意难平,要亲手毁坏它。
编剧如此这般摧毁作品,不正如刘闻钦去打野球,为了小面钱去追小混混……呵呵,一时间竟然有点可怜他了,——“曾许人间第一流,自毁前程叹天命”@里则林各位看官,当初只为追剧,没想到艺术皆人生,希望反照我们自己,谢谢大家共同的思考。
那些疯狂没发生在你们身上,那些勇敢没发生在你们身上,那些人没出现在你的生命里。
所以你理所应当地觉得没有人会愿意去追逐狂风,觉得剧中的人用力过度,觉得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学生,甚至觉得如此真实性格的孩子是导演在侮辱这个群体。
写下这些是因为一条剧评内容“不要来恶心我们健全正常的清华学子”
所以这部剧真的不是面向你们正常健全的清华学子的,你们共鸣不了,你们的生活跟这些一点关系都没有,你们家庭健全生活美满学业有成,这些内容当让会让你们觉得恶心。
但是这些就是大部分高中生会体会到的,不是所有学生都在尖子班,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就如剧中的大人们也能平静地接受这一切“随缘上个大学,我家龟儿子就不一定随缘了”,在你们清华学子的生活中是不会有这些对话的。
还有一些nt评论不知道是哪个兵种,居然觉得三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勾肩搭背很不可思议,我的老天,是学生时代要多被人排挤才会觉得这些事情不可思议啊???
吸引我看这部剧的确是因为B站的推送,是因为马田的那句话:
“她在我心里是最美的,是最特别的”。
很多人觉得学霸马田喜欢上大力娇很维和,但是这种事情不是很频繁地发生在每个人身边吗?
你觉得维和只是放在你身上维和,你觉得维和只是你喜欢的学霸没有这样对你,你觉得维和只是身为学霸的你那个时候没有马田的勇气面对自己的喜欢。
这部剧现目前给4星,剧评真的很有共鸣,不仅是课堂上还是生活里,老狗不是纯粹的坏,只是并不出众的他想在这个平凡的生活里找到一些存在感,突然都能带入鸣人了,剧里(好像是看了老妈回来之后)说了一句“我们要是一直这么不努力,以后是不是就没人喜欢我们了”,老狗是知道的,知道以后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
所以后面肯定有励志向的发展,很期待,然后蹲一个OP的画面绿色的湿地那里是哪😂?
想去。
扣一分是因为配音…川普没什么,就是配音和周围声燥好像不在一个频道,有时候觉得不知道是哪发出来的声音。
以上,乖宝宝们弃剧吧,你们的一帆风顺和四平八稳在这里都看不到,没有共鸣的。
点开之前完全没想到这么好看。
首先对于我这个方言爱好者来说,重庆口音大大大加分(我是东北人,方言标不标准这个不在我的判断力之内,只是觉得超级有趣,这几天自己说话都是这个腔调)。
其次演员的选择、人物的设定、剧情的铺陈、台词场景运镜服化道,包括画面色调都好喜欢。
本1984年生,刚好是02、03年上高三的人觉得剧中的一切都令人怀念。
《当代歌坛》《灌篮高手》《将爱情进行到底》、还有手机短信输入姓名算缘分、把圣诞节看成第一重大节日、收发贺卡看成第一重大活动、吃大餐要去必胜客、18岁生日收到当时喜欢的人送的钻石耳钉(我根本没有耳洞你说他傻不傻)……一幕幕dejavu唤醒了好多尘封的记忆(笑)。
而且,当时校园中所谓的“坏学生”真的就是那么狂,比现在的学生更狂再正常不过了。
因为只有在过去那个信息闭塞、大家都生活在属于各自的小框框里的时代,老狗这样家庭的孩子才会不知天高地厚,才狂得起来。
虽然我的高中大家都在忙着学习没空搞这些有的没的,但是初中普通班那边像老狗这样的同学非常常见,甚至还要更猖狂一点。
他们只有在闯了大祸,亲眼目睹过双亲为了自己给别人下跪求原谅之后,才有可能彻底收敛。
我小时候也练过一段时间田径,跑过一阵体校,认识好多体育生。
读高中时他们来学校找我玩,班里同学们也是叽叽喳喳的谈论我为什么会和这群不良少年混在一起。
但其实他们内面都和老狗、钦哥一样,是很可爱的人。
虽然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我们在一起聊天时聊的都是学习和音乐,当然也有关于未来的梦想。
不过,上大学之后有次回家和家人出去吃饭,发现当年初中的校霸在店里当服务生,也是有点唏嘘。
不小心扯远了。
其实我是来安利这部剧的。
总之先聊一下对角色们的感觉,重庆上下半城的少男少女们——【下半城】
老狗:八岁时爸妈离婚,妈妈和有钱人再婚组建新家庭,对他几乎不闻不问。
爸爸经营猪肉铺维持生计,举止粗鲁,却能和邻里相处融洽,还经常不留姓名的悄悄给孩子缺爹少妈的困难家庭送免费猪肉。
老狗和爸爸一样,讲义气,有人情味,表达感情却很笨拙(比如喜欢的女生过生日他真的送了一袋猪肝给人家补血)。
和爸爸日常互相抬杠,偶尔乖巧一下爸爸表示非常不习惯,但能瞬间反应过来自己儿子可能是有了喜欢的人并感慨臭小子长大了,是个嘴硬心软的好爸爸。
可是大老远跑去成都看妈妈,却被拒之门外。
大嘴:妈妈开出租车,没出现爸爸,目测也是单亲。
妈妈工作虽忙,但日常对儿子的关心和照顾都十分周到,态度也平和,不会把他当小孩子过度保护或颐指气使。
所以大嘴是这群朋友中心思最细腻考虑问题最周全的人。
明明成绩很好,却一直为了讲义气故意考低分陪兄弟垫底。
第六集大嘴抢过出租车师傅的对讲器和妈妈告状这段也是笑死。
咪咪:父母都是高龄,老来得子格外的溺爱,比起其他伙伴咪咪显得有点呆萌,是大嘴的忠实信者。
喜欢隔壁班女同学陈圆圆并契而不舍地(用大嘴写的泡妞秘笈)表白了N年,还在高三的圣诞节,收获了傲娇圆圆的夕阳武士式嫌弃。
娇娇:爸妈经营面馆,妈妈虽然泼辣能干但是对待女儿好温柔好少女心。
娇娇是个相对来说无忧无虑,没有任何阴影,率真勇敢善良可爱的,温暖的女孩。
妈妈看出女儿在吃老狗和安然的飞醋,用自己和哥哥过去的案例解释给女儿听,然而娇娇并没听懂妈妈在说什么。
还化身正义的伙伴给大舅妈通风报信(这段还是笑死)。
令人艳羡的恩爱夫妻😂四个死党之外还有下半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老狗的“大哥”,刘闻钦。
单亲、父亲体弱多病、看病吃药都要花很多钱,生活捉襟见肘。
剧中采取了倒叙的方式讲述了钦哥和安然的故事。
在我看来简直和《古惑仔》或一些武侠小说差不多精彩——
江湖中某少女遇到危险,少年以一敌众英雄救美;少女摘下面纱(nonono是口罩),少年从此挪不开眼神;少女为了少年屡次破戒(逃学去看他比赛);少年为了迎合少女的世界一时糊涂自毁前程(打黑球赚钱导致受伤影响了大学保送,失去了唯一上大学的机会)。
即使自己流血流汗与大学失之交臂,但是能给心爱的女孩子买一条钻石项链,看到她的笑容也是值得。
然而自己付出沉重代价换来的项链,却是和女孩常去的高级餐厅举办的抽奖活动五等奖奖品一样的、对女孩来说平平无奇的一件小玩意。
坐在不习惯的餐厅,看着餐盘里吃不惯的海鲜,拿着用不惯的刀叉,少年手足无措,终于落荒而逃。
对他来说,自己和女孩的差距就好像被滚滚长江分隔成截然不同两个世界的重庆,自己奋斗的终点甚至远远不及对方的起点,为了女孩的未来,自己除了放弃别无选择。
【上半城】
安然:
正统白富美,家教严格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容姿端丽的大小姐,象牙塔中长大,美好的化身。
家住在下半城不曾存在的“城堡”,父母都是体面人,周围朋友也都是家境优渥的孩子。
至于老狗钦哥的世界,安然一无所知,也从未想到过自己吃一顿饭需要的几百块,钦哥要攒一年,自己随随便便买的一双一两千块的鞋,钦哥根本想都不敢想。
这样一个“温室花朵”,让大家低估了她愿意为爱情所付出的勇气。
她可以为了见喜欢的男生一面逃课翻墙,为了找到躲着自己的他特意转学到他的学校,为了保护他挡在混混的棍棒之下,为了吸引他的目光穿上过于成熟的连衣裙高跟鞋。
为了他勇敢的表白自己的心意和对世俗的不屑。
烧烤摊这一幕拍得太美了。
三人各怀心事,谁都不忍心戳破,因为知道即使拼命伸长手臂也不可能够到对方。
只能一边承受恋爱的煎熬,一边给自己洗脑,这是没办法的事,这是为了她好。
正如BGM《一生所爱》歌词:相亲,竟不可接近,或我应该相信,是缘分。
马田:和安然一样,正统高富帅。
成绩优异行为端正为人稳重,理想的校园男友。
陪好朋友安然一起转学来下半城的学校,没想到第一天就遇到了让自己心动的女生。
我觉得马田娇娇这条线是全剧最甜的部分了,每次镜头转向他俩我都要身体蜷缩到一起脸皱成一团手紧紧按住胸口。
编剧真的好懂女生。
先欣赏一波马田看向娇娇时藏不住喜欢的眼神。
马田和安然不同的是,作为一名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他是有自觉的(笑),但还是被娇哥浑身散发的“正道之光”深深吸引(笑)。
好好好你最厉害~~即使知道娇娇的少女情怀大半都集中在狗哥身上,还是坚持缓缓的、一点一滴的向娇娇渗透他的心意。
日常投食。
日常摸头杀。
日常隔空表白。
学她的方式吃面。
偷偷写几十张匿名表白贺卡塞进她书桌。
日常散发魅力。
啊~~~“我都係咁觉得”这句一出真的加倍散发他那该死的魅力喔~~~(本人也是粤语爱好者)明明都是些小事,为什么那么令人心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恋爱真的只可能存活在校园里。
除了因为小朋友们对恋爱这回事毫无杂念,只遵从自己的心意之外,每一天的朝夕相处,每一个小细节小奇迹的分享,都可以让两个人共同度过的一分一秒都染上粉红的玫瑰色。
真心希望这两个人可以暂时远离俗世,尽一切可能的甜下去。
我觉得这是一部可以反复回味的剧。
最初看觉得笑点密集,配合口音能让我笑好久。
再品味关于恋爱的部分、关于友情的部分、关于亲情的部分、几乎都在展示人性美好的一面,全程暖意融融。
关掉视频才开始琢磨,为什么安然和钦哥明明那么相爱却无论如何都走不到一起,为什么大家明明那么热衷白马王子灰姑娘、千金小姐穷小子的爱情故事,可现实中却鲜有两个世界的人终于幸福的一起走到最后的实例呢。
人和人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想不明白,算了,原来自己作为旁观者其实也和剧中人一样无可奈何。
看这部剧,看这部剧好像再一步步的弥补我青春的遗憾,诠释青春的另一种可能。
老狗这群人真的不存在吗?
至少在我身边,真真正正的存在过这么一群人的。
我曾感觉他们讨厌,也曾感觉他们很酷。
最后越长越大,和他们单方面的和解了,因为我觉得都是一群可爱的人啊。
小学鸡吵架这种事情谁没经历过呢?
好朋友有了更亲密的人,谁没嫉妒过呢?
被表白时,谁没像圆圆一样沾沾自喜的小得意过呢?
谁还没有一个卖烧烤的大哥了?
(这个真没有,我太馋了!
)喜剧虽然浮夸,但一幕又一幕似曾相识的情景、情绪谁能否定它呢?
没经历过的事情不等于不存在,请理性对待。
看完15集,立刻打开了豆瓣,果然评论有人问我脸疼吗。
首先,我的脸好着呢,感谢关心。
其次,这种事情,真的没有人遇到过吗?
并不是。
我周围的亲戚朋友,家里有男孩子的,偶尔也会听到哪个孩子不听话出去和人打架。
打到住院,或者打到别人住院。
我并不是说这种行为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但这种事情确实每分每秒都有人在经历。
我看到刘闻钦的死也很难受,也在骂编剧。
弹幕说只有刘闻钦在剧中真正的生活。
我无比认同。
我在前几集的剧评中还在羡慕的烧烤大哥,在15集的时候猝不及防的下线了,就好像我对青春的那点叛逆的渴望突然消失了一样。
写到最后有些胡言乱语,懂的人自然懂。
前面几集好看的是真好看,但是到后面有的剧情傻逼也是真傻逼。
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这剧绝了,亏我还想过这算是中国版的请回答1988……谁知道越到后面越恶心人,首先是马田被陷害,他爸妈第一时间竟然不是担心自己儿子是不是被下药或者有没有传染了什么病,,反而不让他去上学???
再就是嘴哥考上清华大学,他们三个全都考上大学……嘴哥就当他本来学习就很好再加上聪明吧,那狗哥和咪哥,两个垫底的人在短短一两个月,竟然过了本科线??
让人家好好学习也没过的人怎么活???
还是重庆的本科线真的太低??
算了,电视剧,看看而已。
🙃还有就是钦哥的死。
来黑成都的吗?
成都这么多小瘪三半夜拿着刀乱捅?
怕了怕了,不敢去了。
白瞎了我对这部剧的期望。
我总觉得现在豆瓣的人想的都太多了,一个人评价一部剧需要什么?
需要好听的音乐?
需要演员很高的演技?
需要上升到某一个艺术高度?
我觉得不。
我们不是文豪也不是什么研究电影几十年的大专家,我们只是一个普通观众。
我们能随着剧里的人笑,随着剧里人剧哭。
可以觉得温暖,也可以让你觉得可惜。
并且不会让你出戏我觉得这就够了。
所以总体来说我认为他这是一部好剧,当然所有人的意见不一。
而且我也仅仅认为他是一部好剧而已。
可能不值9分但也绝不止7点几分。
他的重庆话会让你融入剧情但也会让你出戏。
他的演员很敢演但是有时候却有太过了。
他的剧情很多样,但也离不开俗套。
他的人物形象很明确,但有时候却有些模棱两可。
所以总体来说值得一看,且可期待。
老狗:“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我们都在生命里孤独地过冬”
童年老狗 幼年老成把喜欢的安然,推向安然喜欢的钦哥,这样的行为,是我们多少人干过的蠢事?
圣诞节的夜晚,打碎橱窗玻璃,只为穿上圣诞老人的套装完成钦哥对安然未履行的诺言。
老狗说“心若老了,年轻都是假象”,可他能做的只是用自己并不成熟的心,去承受生命孤独的寒冬。
安然已经看出了装扮下的人是狗哥 他却踉跄着离开毕业晚宴后,老狗带着已逝的老汉儿“屠夫”和好兄弟“钦哥”上路了,像安然送给他的影片《阿甘正传》里的阿甘一样跑了起来。
狗哥跑在公路上,田野里,山河之间。
在路上,完成了和屠夫、钦哥的告别,原谅了儿时离自己而去的生母,获得了自己的开释:“飞翔是为了落地,漂泊是为了停靠,长路漫漫地奔跑,无非是为了最后可以心无旁骛地驻足,然后凝望着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再也没有一丝惶恐与不安。
”
狗哥选择像阿甘一样上路 身上带着屠夫和钦哥的照片刘闻钦:“生活啥子时候给过我十八岁。
”
刘闻钦怒吼出“生活啥子时候给过我十八岁”只是因为年轻时喜欢上一个遥远的人,刘闻钦的生命轨迹转了一个大弯。
本可以走体育道路的他选择去打野球挣钱,赌上了自己前途,买来的小小的礼物,却只是安然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不起眼的事物。
十八岁的刘闻钦没资格抱怨,这样的生活他只能接受别无选择,他也清楚的知道,河虾和海虾是无法生活在一起的。
安然是有资格憧憬爱情的,而刘闻钦只能想方设法在生活中苟存。
被捕时闪烁的警灯让钦哥再次清醒他坚决的推开了李安然退学出来混社会,烧烤摊被砸,夺路而逃之中他对安然吼出了那句“生活啥子时候给过我十八岁”。
愤怒和无奈从他猩红的眼里迸射出来。
从拘留所出来后,他去了另一个城市打拼,和昕姐开起了小面馆,苦中作乐经营起一个温馨的二人世界。
当我们都以为他的生活将要归于平静,却因为追一笔被抢的小面钱,死于乱刀之下。
刘闻钦发誓要过最好的生活 面前的江对岸是繁华的市中心有人说一笔小钱而已,不追也罢。
可对于刘闻钦来说,那是昕姐的心酸汗水:“(面馆)刚开张的时候,我每天在店里头,昕姐去拿面,每次回来都气喘吁吁的。
后来我才晓得,公交车到站后还有一段路,她为了省两三块钱摩的的钱,都是跑回来的”。
钱是小钱,可那是两人奋力支撑起小家的象征。
钱可以不追,可生活的希望呢?
“在世间难逃命运”,《一生所爱》是刘闻钦专属的BGM。
命运没想跟刘闻钦开玩笑,命运让他死。
李安然:“长江一直是长江,我李安然一直是李安然。
”
刘闻钦说啥子都在变化 李安然说长江和我都不会变李安然是有底气说出这句话的。
当曲、楚玛尔河、沱沱河等一条条水流,从青海高原不停向下输血,流域所经之处降雨充沛,长江可一年四季奔流欢唱。
2003 年的李安然,住在高级住宅区的别墅里,可以一掷千金买一双球鞋作为礼物送人,可以一餐必胜客吃掉300元。
她善良、乖巧、美丽,也愚蠢的让人生气。
好友马田好意的提醒她不要给刘闻钦太大压力,可她仍然不以为意,这样的喜欢间接刺伤了刘闻钦本就敏感的心。
李安然没有错,她生在温暖富足的家庭里,心中理所当然的有一个相对美好的世界。
她也理所当然的觉得 17、8 岁的青春少年,就该坐在教室里,满面阳光,接受教育,未来一片光明。
李安然拉住要去打架的刘闻钦 想让他离开现在的生活长江不变的流淌,可李安然不会一直是李安然。
在和狗哥众人的相处中,李安然也逐渐成熟。
在听到刘闻钦的死讯后,她的第一反应是强忍着要夺眶而出的泪水,说要坚强一点,替狗哥抗下悲伤,可当告别马田,走在回家路上的时候,却无法忍住心中巨大的悲伤,虽然拼命的压抑却还是哭出声来。
她也只是个 17 岁的少女,无法接受命运夺走她曾无比喜欢的人的现实。
面对巨大的悲伤李安然首先想到的是要成为狗哥的支柱李安然是勇敢的,也是执着的。
她能够接受狗哥对她“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祝福,也敢于在天台上面对众人,对狗哥大声告白,倾诉自己十七十八岁时真心实意的喜欢,也借此和狗哥挥手告别,和青春挥手告别。
马田:“因为我是无所不能的马田啊。
”
在经历了钦哥的死亡后马田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安然一样,生于富庶之家的马田,却有着异于同龄人的少年老成,这样的成熟和老狗或刘闻钦被命运捶的血流满面而得来的成熟不同。
马田性格敏感,另外从句中的剧情来看,不难想象他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有求于他父亲的人。
长期对各种人的观察,让他更能够理解和体谅他人。
他早早就嗅查出安然的行为会给刘闻钦带来莫大的压力,也让他能够在和老狗接触过后放下成见和老狗成为好友。
马田和狗哥并肩坐在河堤上马田善良不设防的性格也让他吃到了苦头,遭人设局陷害后,面对众人的不信任,他选择了离家出走。
在成都,在大力娇的陪伴下,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工作,也经历了钦哥的死亡,弥留之际钦哥问他,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可到底什么才是第一流。
马田在钦哥不甘的疑问中一夜长大,他收起了任性,背负起钦哥已死的秘密,不再作黎耀辉,又作回了那个善良,温柔的马田。
钦哥在马田怀中死去昕姐:“所以,活得长活的短,好像也没有恁个重要了。
”
昕姐独自一人撑起了小面馆昕姐不是主线角色,却让我感触极深。
小刘小面馆刚开张的时候,昕姐扶持着钦哥走向了正轨,心疼两三块钱的辛苦钱,不肯坐摩的。
她热情的接纳了逃家的马田和大力娇,本不富余的她还拿出钱来让大力娇去小生意。
和钦哥一样,昕姐善良温暖,又拼命的活着。
经历了钦哥离世的昕姐笑眯眯的看着老狗众人钦哥死后,昕姐自己一个人把“小刘重庆小面”撑了起来,笑眯眯的看着来访的老狗众人,好像释怀了切肤之痛。
和马田单独聊天的时候,她袒露了自己的心声:“我心里面很难过,都不晓得该咋个活。
但是想一想,好像也没得啥子遗憾。
钦哥在的时候,我们都努力的过上了最幸福最美好的生活,没有辜负过,也没有伤害过。
所以,活得长,活得短,好像也没有恁个重要了。
”大力娇、咪咪、嘴哥:“长大好不容易哦”
大兴村四大天王:大力娇 老狗 咪咪 嘴哥古灵精怪的大力娇、憨厚可乐的咪咪、聪明早熟的嘴哥,三人都是剧中缺一不可的角色。
和狗哥一起,四个人一起在大兴村长大,互相扶持互相鼓励。
在狗哥茫然无助的时候,给了狗哥最珍贵的陪伴。
在马田和安然进入了他们的生活后,也敞开胸怀拥抱彼此。
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之下,完成了各自的成长。
另外:《阿甘正传》和《春光乍泄》这两部影片也贯穿了《风犬少年的天空》这部剧的始终,《风犬》中处处细节再响亮不优秀的电影致敬。
大力娇和马田的爱情曲折里,一直提到黎耀辉与何宝荣,但马田最后找回了自己还是让我十分庆幸。
我感受到更强烈的是《风犬》对《阿甘正传》的敬意。
安然送给狗哥的礼物,就是这部电影的碟片。
狗哥在历经挫折后,像阿甘一样跑了起来。
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失去了挚爱的母亲和好友布巴,挚爱的珍妮也离他而去。
而狗哥失去了老汉儿和钦哥,安然也将远渡重洋,他便决定出去像阿甘一样跑一跑。
电影《阿甘正传》中,当镜头开始追随阿甘背影时,音乐《running on empty》开始响起:“Looking out at the road rushing under my wheelsLooking back at the years gone by like so many summer fieldsIn sixty-five I was seventeen and running up one-o-oneI don't know where I'm running now, I'm just running on”歌词里那句“六五年,我十七岁,我开始跑起来”也巧妙地和狗哥跑起来的情节巧妙结合了起来,而狗哥出发时穿的正是屠夫生前送给他的那双阿甘鞋。
从这些巧妙地细节里,都可以看出编剧对《阿甘正传的》的致敬。
最后:像狂风一样自在呼啸,像野狗一样疯狂撕咬,是不是少年该有的样子。
我们在几个人的身上多多少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吧,狗哥的懵懂,马田的敏感,安然的善良,钦哥的无奈,昕姐的坚韧。
而对于我们看完这部片子后对青春的怀念,或是对生活的唏嘘,《风犬》在最后的片尾曲里给了答案:好好的 别回头看了过去过去了至少我们相遇了说好的 会再见到的一直想念着在心里最柔软的角落我不觉得《风犬》是一部青春喜剧片,我理解它更像是一部描写了几个少年少女成长史的青春片,可它同时也用几个角色残酷的命运告诉我们,青春无比珍贵,甚至有人不曾拥有。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安然不会一直喜欢刘闻钦,高中时候的小女孩儿喜欢模样还不错的小混混不是新鲜事,她或许很多年以后跟同样优雅的朋友一起谈起这段过往会笑自己当时傻里傻气的,也就是当个笑话过去了。
她会转头看向窗外,愣几秒神,这是她向青春的纪念。
安然以为自己能陪刘闻钦过苦日子是安然的一时热血,年少时她满心以为自己只要爱谁就能跟着他浪迹天涯。
但刘闻钦不允许。
正如刘闻钦所说,生活没有给他十八岁,他要比安然考虑更多。
他不能让安然光明的人生为他停下脚步,他连自己都不保证未来在哪里过什么样的生活,又如何去给一个天之骄女保障。
更重要的是,刘闻钦也知道,安然不会一直喜欢他。
刘闻钦问安然:我五年后还住在这里呢?
学生时代的感情和经济条件的关联并不紧密,女孩儿喜欢上一个男孩儿可能仅仅因为他看起来挺酷的。
但几年之后,酷又能当钱给安然买她喜欢的裙子吗?
答案是不能,就像你问安然和刘闻钦最后能不能在一起。
但安然将永远地留在刘闻钦心里,无论他将来跟谁谈恋爱,跟谁结婚生子共度余生。
刘闻钦会有跟世俗一样的选择。
他或许做生意成功了,阶级跨越,尝到了超越自己当时所能想象的终点的滋味。
也可能他没成功,依然是沉浮在人海里的普通人,勉强糊口,孩子上学都要发愁。
不管怎样,他都不会再去找安然了。
不管怎样,他心里都会有安然。
刘闻钦从小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东西,因为他没得到过,他最多能得到的也就是普通的还不错的。
安然是那个好,安然是极好,特别好。
她明媚,家世不凡使她气质卓越,学习成绩优异,未来不用想都知道是怎样的坦途。
有一天,从来不知道好为何物的刘闻钦,被极好选择了,坚定的。
刘闻钦觉得,这一定是他今生所拥有的最好了,不会再有更好。
他那时甚至是愿意为此冒险付出一切的。
刘闻钦视安然为白玫瑰,他将永远供养,小心呵护,却永不采摘的白玫瑰。
喜欢钦哥。也喜欢那句“不是所有无辜都能被证明,但有的人应该选择相信而不是指责”。
剧情开始挺好的,圣诞节那期太狗血了。为了对方转学,那么喜欢,这才没多久,对方死了,反应那么平淡?而且人家都有女朋友去成都了,想写你们在一起,也没必要把人家写死。就更不真实了。
钦哥只想好好生活,我只想好好看剧,认真生活的人应该得到爱,去你妈的!
我反对一些装疯卖傻做作夸张的搞笑戏份,这就是为搞笑而搞笑。真正的幽默是有生活智慧的,是高级的。想无厘头,可以啊,别扯上真实青春来回跳反。剧情非常老套,中 韩拼凑,表面是0几年的故事,实际没啥关系。
我错了,我就不该对张一白有哪怕一丢丢期待。
没必要真的没必要,老狗爹死的就够牵强了为什么还安排刘闻钦去死😓
请看完后面几集再打分好吗?
河里的虾和海里的虾
看了半集 略尬……
严重怀疑导演没上过高中,辣鸡剧本耽误了一批年轻演员。
额。。。4集弃。这个表演风格夸张度直追堺雅人。不先适应接受这种赶超日剧的夸张度,很难进入到剧情里。好的一点是城市感,市井气息呈现的不错。但剧情细节方面就太差了。
编剧就蛮无语的,不会真以为自己的剧没啥瑕疵吧。也就是b站第一部剧大家都很温柔很包容,加上青春滤镜,弹幕里的兄弟们说话又有趣又好听,就真的很容易看下去。说什么钦哥就是个线索,完成任务就下线了,那就让他看开着面馆做个普通人就好了呀,没必要快结局了给观众喂💩吧!!! 而且原型活的好好的!大无语事件!!!!!!!!!!!!!!!!
这配音也太尴尬了吧,对不上嘴,打斗声音也都是配的很随便……
最后几集崩的也太厉害了
往下给老狗扔糖那段也太甜了,女主是什么绝世小甜饼啊!!!!!
非常分裂的剧,有很好的地方,但是也有极度糟糕的地方,主角们本身的人设做得很好,时代的代入感也很能勾起观者的回忆,但是从头到尾张一白式直白的狗血情节还是让人看到反胃,尤其是围绕在刘闻钦相关的部分简直就是土味快手剧场,整个剧几乎所有的快乐和感伤都没有什么让人回味的空间,所有的热血和感动真的是靠演员们的青春感一点点撑起来的。
除了马田的演技和台词功力实在有些出戏外 其余都还挺好
我都没去过重庆,为啥看这剧这么有共鸣啊?!
一部可以让你在一集里面又哭又笑好几遍的猛剧 不狗血 但是一定够沙雕
重庆话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