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命运速递》之前,最常听到被提及的关于本片的两个标签,一个是姜文的御用编剧首部导演作品,另外一个就是first电影节黑马。
也许是受舆论的话题引导,最初对于本片的想象大概会是个极具商业风格的电影,万万没想到,看完下来感受到的是一股子莫名的文艺范,有趣又讨人喜欢。
《命运速递》与其他的片子比起来,最特别的应该就是结构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靠着各种闪回,让大家从第一个事件开始,不断的转动视角,事件背后的一个个的人从此走散,然后换个地方又再相遇,领取了新的关系及下一个目的地。
非线性叙事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就是昆汀,最初的《低俗小说》让他在电影界的地位稳固。
我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要说是《杀死比尔》,每一个情节和场景的编织自然又随意,很像是随手拈来的拼接,可其中所蕴含的画面剪辑智慧,又值得细细品读很久。
从国产片来说,大家熟悉的非线性结构,不得不提到《心迷宫》,这也是《命运速递》刚刚开始之后我最早联想到的一部影片。
比起《心迷宫》一个又一个尸体以及死亡所带来的阴翳气氛,《命运速递》则用搞笑轻快的人物对话来开场,女主角和周小铁的人物状态在闪回当中,像是欣赏一朵盛开的花蕾一样一层层的去了解去展现。
故事就这样的开始了。
一个要债小工北漂所接的第一个任务。
一个欠债要女朋友去用美人计勾引老板的屌丝。
一个不得志又不愿放弃的女演员。
通过这样的视角去了解故事,感受是具备层次的,先是意外,随后是趣味、命运的必然和无常。
看过影片之后,对于男女主角两个人的印象可以说是最深刻。
女主人公一直怀揣着明星梦,一次次的跑剧组,然后机会仍旧寥寥无几,本以为能拥有幸福的爱情,哪知道男朋友还身背债务要她去施美人计。
有几个场景,让人忽然对这个女人充满了同情。
一个是在西餐厅,坐在导演的对面,她说,导演关于这个角色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她转身到背包里找笔记本,导演却制止了她。
他只想和她回家彼此更深入的了解,她满怀期待的那张脸,在镜头前如同一朵忽然被抽去了灵魂的牵牛花。
第二个是她在家中痛哭,流着泪说,我有什么好骗的他为什么要骗我。
那样的表情,是所有女孩儿成长路上都要经历的一次痛楚,自那之后,女孩们学会坚强,学会了自己疗伤,学会了未来的苦难吃也要自己扛。
第三个是她拎着那皮包里的钱,拿出一张付给出租司机说不用找了,然后把钱放在了周小铁的面前。
所有贪婪的女人都会明白那样的感觉吧,就是我辛辛苦苦渴望不可得的东西忽然从天而降,只敢轻轻的品尝,只要一口就足够,过一次说不用找了的瘾,然后把它交给真正需要它的人。
扮演该角色的吕晓霖,在去年的《白夜追凶》当中的出演终于大放光彩,不得志的女演员,总会被人们所欣赏。
周小铁看似是个没头没脑的河南小混混,随身带着爸爸给他的礼物,腰里别着妈妈的骨灰,再坏的人,心里都有柔软的地方。
最后一把刀子向他捅过来,又是那骨灰救了他一命。
不知道导演在这里所表达的,会不会是心中挚爱是我永恒的铠甲。
周小铁的扮演者赵炳锐,在当年度的first电影节也获得了最佳男演员的殊荣。
特别的电影值得被记住,特别的演员也一样。
最近在看《创造101》,马东在节目里说,被需要的,应当是最与众不同的,只有那样,才有需要ta的价值。
我想,用来形容《命运速递》再合适不过。
导演通过不同寻常的叙事手法,巧妙的将几个小人物的故事和命运串联起来,没有平铺直述,而是通过先放梗,再解梗的手法,一环套一环,让故事情节更紧凑,更吸引,由此可见导演不同寻常的功力!
没有大手笔的拍摄投入,也没有好莱坞的大场面,但并不影响这部片子的出色程度,因为不寻常的拍摄手法的紧凑的故事情节足以让它成功!
剧中的黑色幽默给整部影片锦上添花,总而言之,此片确实是目前中国电影商业气息泛滥潮流中的一股清流,小成本,大收获!
让我们看到了原来小成本电影也有春天!
多线叙事的结构构架起整体 只讲述了一天发生的事 各种闪回 插叙 倒叙 男主的表演加分 河南话很好听 国内的小众电影 也算心水之作 眼前一亮 几位主演的表演也可圈可点 人性中的弱点与血性皆暴露无疑。
黑色幽默元素参杂其中 幽默中又有一丝戏谑意味 算是为影片又增添了一份亮点。
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总体完成度较高 充满诚意。
看完电影,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觉得很不错。
国产片就不要去学好莱坞大片,你也学不会。
玩玩黑色幽默,调侃一下北漂、调侃一下命运,在外漂泊的人看了有那么一点感觉。
剩下的我不想写什么,大家去看吧,支持国产片!
剩下的我不想写什么,大家去看吧,支持国产片!
剩下的我不想写什么,大家去看吧,支持国产片!
剩下的我不想写什么,大家去看吧,支持国产片!
剩下的我不想写什么,大家去看吧,支持国产片!
我喜欢的一幅海报 《命运速递》的故事性很强,其精彩程度已超越了我的预期,挺好!
导演李非,非常有诚意的一个人。
当他的才华和努力相遇,亦让我们有幸遇见了这部堪称优秀的作品。
影片采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发生在24小时之内,由一个黑帮小弟“北上讨债记”而引发的各行业、各阶层人物纠缠交错的人间悲喜剧。
本片的线索不少,叙事结构却清晰明了,毫无混乱、错杂的感觉。
某些场景,看似有荒诞之处,又像是真实存在着的现象。
看似有灰暗的基调,实际上也能让人感受到色彩的存在;看似幽默,有时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调侃;看似无奈,却又透射着某种希望。
琴初九、方南、万玉城、花梨,富裕也好,贫穷也罢,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的挣扎和无奈,困顿和仿徨。
但是,他们会试图寻找一个突破口。
反倒是其他一些角色,譬如其中一个送快递的同性恋小哥,显得纯粹而坦然。
至于周小铁,他鲜明的个性给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职业讨债人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人物,为了给母亲买块墓地他重操旧业。
他看似是黑帮小弟,实际上却具有某种正义感。
爱憎分明,不乏真诚。
两位男主
看过《白夜追凶》的人,对吕晓霖的印象肯定深刻吧将这一角色演活了的赵炳锐,凭借这部电影获得“第九届FRIST青年电影节”最佳演员奖,实至名归。
其他演员的表演也很出彩,分别在各自的角色里,演绎着不同的人生。
影片的最后,在命运的速递线上,有的人看似找到了一个出口;影片之外,有的人,还要继续寻找下去。
我们,看过了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姜文的《让子弹飞》,不妨在接下来的5月25号,去感受一下这部类型有相似之处,却又不同于其他影片的佳作吧。
耳目一新,值得期待。
FIRST青年电影展 才是真正在做电影的啊http://www.firstfilm.org.cn/render/index本片场景:天台-富豪家-员工家-出租车-隧道-西餐厅-烧烤摊-陕西面馆本片人物:老板-嫂子-保镖-员工-女朋友-出租车司机-拾荒者-乐队-快递三人组-面馆老板-导演-讨债人-未出场的男主妈妈场景简单,出场人物少,但是在简单的场景里,这些人物不断出现,共同构成了命运,简单的说是高级版的疯狂的石头,可是本片故事更简单,却讲的更高级有趣。
这就是一个要债的故事。
能把这么简单的故事拍的这么有意思,导演很厉害。
亮点很多,每个人物都很出彩,即使一句台词都没有的拾荒者,也是重要的一环,能让人记住。
男主周小铁也很有吸引力,基本上打开几分钟后,就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想知道他的故事。
相同的人物,在这些简单的场景了不断转换,从每个人的视角讲述同一个故事,就会发现,十分无趣和简单的故事,当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就会变的十分有意思。
还有物品也是如此,贯穿全片的哑铃就是。
可是把这些放在一起就可以描述命运了吗?
看了才知道,当抱怨命运时,命运是给了我们选择的。
只是被别人推着走了太久,会以为现在就是命运,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
另一方面,做出选择,改变现状,是会疼的。
画面镜头调色配乐也很专业,明显不是胡乱拍能拍出来的。
唯一快进的地方大概是女朋友哭诉命运的片段,我觉得换做别人也是这种哭诉,所以当知道这段是在说什么,就跳过了。
中国电影希望啊这是姜文推荐的电影,电影爱好者小崔力挺的first。
在中国,有一个另类的导演。
他特立独行、不可一世,曾经拍摄过一部抗日电影,跳过审查环节直接送去戛纳评奖,虽然斩获评委会大奖,但受到了电影局“五年内不能担任导演”的处罚。
“刑满释放”后,他厚积薄发,拍摄出了著名的《太阳照常升起》,再次靠实力成为导演界翘楚。
他就是姜文,一个眼光独到的“疯子”。
2015年FIRST影展上,任影展评委主席姜文在看完一部片的首映过后拍着桌子说——“这是我这几年看过最有劲儿的电影!
”到底是什么片子能得到鬼才姜文的盛赞?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部“有劲儿”的国产片——《命运速递》
《命运速递》是一部多线叙事环形结构的黑色犯罪喜剧,少见的国产类型片,由李非自编自导。
讲述了一名黑帮小弟来北京讨债,引发的一系列连锁事件,进而牵连出众多小人物的命运。
幽默、黑色、嬉笑、荒诞。
说起这部电影导演的名字,李非,想必大家都十分陌生。
但要说到他的两部编剧作品,名气可都不小。
2014年,李非为导演王小帅创作了电影《闯入者》的剧本。
凭借这部电影,李非提名了第51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而后,又作为姜文的御用编剧,参与了备受瞩目的《邪不压正》,直接出圈。
影片男主赵铭岳,身上透露着一股子“痞帅”的魅力,更是凭借此片摘下了“FIRST影帝”的桂冠。
而女主吕晓霖,看到她也一定不会陌生。
她是《白夜追凶》里的高冷女法医;是《沉默的真相》里酷飒女刑警;也是《白色月光》里一眼看穿婚姻谎言真相的摄影师;
拍此片的时候她的知名度并不高,现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剧抛脸”,堪称“职场女性收割机”。
本片最大的亮点,就是“玩”出了新意。
就算是导演的处女作,导演也没太大顾虑,玩的十分“嗨”。
首先是玩结构,影片三条叙述线,齐头并进。
第一条线,不得志的北漂小演员琴初九(吕晓霖 饰)。
她是个有实力没运气的小演员,为了自己的梦想,还坚持着在娱乐圈边缘游走。
因为有几分姿色,还常常被想要试戏的导演口头骚扰。
这些委屈都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她的男友方南已经不支持她的演员梦了,原因很简单,“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而且干等着机会来,根本赚不了多少钱。
这让初九觉得很崩溃,这天两人又因为这事吵了一架,闹得不欢而散。
带着低落的的心情,初九像往常一样去见导演,没想到这个导演也和其他不怀好心的人一样,一见面就直奔主题,初九佯装听不懂的样子,其实整个人已经如坐针毡。
就这个时候,邻桌的一个糙汉子听不下去了,直接搬来板凳加入了这桌,怒怼导演,替初九解了围。
口头怼还不解气,还跟进厕所,胖揍了导演一顿。
回来后,这个男人便跟初九聊上了。
第二条线就此展开。
这个瘦黑的男人叫周小铁(赵铭岳 饰),拿着一把漆黑褪色的哑铃,操着一口方言,做着替别人讨债、收高利贷的工作。
他只身来到北京,是奉一直想把黑帮事业扩展到一线城市的四哥的命令。
找到欠债人,讨回多年前的一笔债务,然后他好拿着这笔钱给母亲买块墓地好好安葬他。
但他却出师不利,找到了欠债人家门口,却死活敲不开门,因为声音太大扰了民,还被邻居威胁要报警。
去公司也没见到人,还被从天而降的一只高跟鞋给开了瓢。
真的是要多惨有多惨。
晚上来到这里想要借酒消愁,就碰到了初九,正在初九都替他着急的时候,周小铁拿出了照片。
诶,这照片上的欠债人不就是自己的男友方南吗?
第三条线,就这么开始了……方南,一个小职员,准确地说就是个受气包。
老板遇难了,他冲在前面;老板老婆想跳楼,他也第一时间去救;
但就是这样,也没得到老板的赏识,老板总是一副他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但想借钱却免谈的姿态。
那方南为什么会欠债?
几年前,有个老朋友找上了方南,说有个煤窑生意,只要投资必定利滚利。
需要多少?
十万块。
但方南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所以就向朋友借了十万,投资了煤窑。
结果一年后,老朋友说煤窑倒了,再也没联系上对方。
还不上钱的方南抓狂了,只好跟债主拖,拖着拖着就拖来了周小铁。
无奈之下,有人给他指了条财路。
老板老婆,一个整天怀疑老公有二心的女人,为了找到老公出轨的证据,他雇了方南去找证据。
如果事成,她就会给方南一笔钱。
方南想了个歪招,让正愁没出演机会的初九去色诱老板,然后再拿着证据交给老板老婆,就能还债了。
初九起初并不乐意,但意外得知方南欠下巨债,就答应了下来,两人精心设计了一场与老板的邂逅,明知道是演的,方南在旁边看着,内心五味杂陈。
就在初九演的越来越入戏,马上假戏真做的时候,绕了北京城一圈的周小铁终于找到了方南……三条线在这一点开始汇合,后面的故事,导演玩的更加“嗨”,一定不要错过。
《命运速递》最大的看点是多线性的叙事结构,片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故事情节环环交织。
剪辑上利用插叙、倒叙以及闪回的手法,解构结构。
在周小铁寻找方南讨债这一猫鼠游戏的过程中,穷困潦倒的北漂,梦想破灭的女演员,四处骗炮的导演,冷血无情的老板,独守豪宅的怨妇。
没有叱咤风云的主角,而是通过几个深陷泥潭的普通人,串联起整个荒诞的故事,让人有一种难得的真实感。
大家各有各的困境,各有各的心酸。
它也教会了我们,在逆境中该如何面对。
咬牙挺住,及时行乐,用力去爱。
管他明天是死是活,此时此刻才是你我最该珍视的时刻。
我很喜欢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的一段话,愿与君共勉:我只愿生活在此时此刻,无所谓去哪,无所谓见谁。
那些我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我从未谋面的故乡。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编辑 ✎南瓜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扫码下载南瓜APP即可亲自观影体会
回望久远之前的第9届FIRST青年电影展,当年有两部非常类型化倾向的独立电影被认为具有可以被市场转化的前景。
一部是于前两年上映的《黑处有什么》(票房成绩760万),另一个则是摘下影帝的《命运速递》。
如今,后者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5月25日上映的《命运速递》是导演李非的处女作。
作为导演,他还算是个新人;而作为编剧,一直擅于写悬疑故事的他则已有了不少代表作。
由他编剧、王小帅执导的《闯入者》,之前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
由他参与编剧的姜文的最新电影——《邪不压正》,也即将在7月上映。
《命运速递》故事虽简单,叙事的线索却错综复杂。
在仅有的几个固定场景中,李非打乱了剧情发展的线性时间脉络。
一个个碎片纷至沓来,交到观众手中,需要大家动用脑力将其拼图,才能得知原貌。
娄烨导演之前在FIRST的活动中亦谈及,“《命运速递》从电影语言和导演的角度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你能看到作者的高兴劲儿,自由和兴奋。
”电影讲述了被要债组织派出去的周小铁,找方南要债,并与债主方南、方南女友初九、其老板万玉城、老板现任妻子、老板的胖保安等人在一天之内,命运以巧合的方式交织在一起。
其中也包括他们的前史和一些远在另一个时空的配角,比如顾长卫导演客串的那位运筹帷幄的黑社会大哥。
听了这样的形容后,你可能会想到《心迷宫》、《疯狂的石头》,或者还会想到以昆汀、盖·里奇、诺兰导演为代表的一些电影作品。
但是,将影片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之后,这张由观众完成的北京都市拼图,其实还是稍显刻意、乏味。
这部作品的无趣,一方面源自事件本身庸俗化倾向,包括事件连带效应部分的处理不够圆融。
而更大的原因则在于,创作者给这部玩结构的片子灌入了过多的话题与噱头,想说的太多,反而压垮了它。
它来源于点子,在这个点子繁衍的过程中,又塞入太多杂质,以至于连最初的点子都打了折扣。
导演李非对这部作品抱以的所谓更大野心,将诸多元素和主题混搭,过犹不及,乃至过火。
不过,这部电影也谈不上糟糕,作为一部通过院线走进了大众视野的独立影片,导演至少提出了自己对于当下社会的思考。
无论是对于电影市场,还是对于观众,我们都需要这类作品的存在。
描绘一线城市令人倍感疲惫的生活,是电影众多分支主题的汇总。
人物被一个个谜团所指引,做出荒诞的行为,归根结底是因为这群生活在北京的人们,生活环境出了问题。
本质上,《命运速递》和之前上映的《路过未来》,讲述的是同一件事——荒诞的疲劳感,张牙舞爪地侵占着一线城市人们的生活空间,消磨着底层的未来。
电影对日常生活中的荒诞感描摹的最精准的一场,是初到北京一天的周小铁(一位要账的混混)被快递三人组解救后迅速地偶然碰见落魄贫寒的方南(欠债人),并与其在破旧面馆“小黄河”间的聊天戏。
方南告诉混混,自己欠债而导致他来讨债的原因,不过是一个愚不可及的骗局,为了赚“从没见过的一百万”,轻信朋友,结果到头来无论是借钱的十万,还是一百万都从没见着,而自己的父亲则在打麻将中突然去世。
然而,周小铁并没有心去听他的这番苦情牌,他催促欠债人还钱,“这都几点了,我来北京一天了,我可疲惫啊!
”此时,方南爆发,喊着“我来北京五年了,我可疲惫五年了兄弟!
”
电影之后还安排了一段与其进行互文,具有同样内核的桥段。
初九色诱富翁后,醉酒进入豪华别墅。
她除了慨叹这房子有多么富余空间上的“大”,还在其中与即将发现自己的富翁妻子进行了一场捉迷藏,并最终从窗口摔落。
李非将人物间的贫富对比,置入豪宅这个空间中,用一场捉迷藏就表现了坐而不视的富翁、自乱阵脚的妻子和贫寒的闯入者女演员三者对待事物的价值差异。
这几场戏几乎凝聚了电影想要表达的,生活在一线城市里的人的疲惫。
李非导演企图对现实中一线城市(比如北京)里,不同阶层人物的生存现状与价值差异进行一种展现与对撞。
可惜,虽有很大的野心,但《命运速递》还是吃起来很“腻”。
想要再现生活的荒诞,最忌讳的便是生拉硬扯。
复杂的叙事线索支撑起了电影的结构,但随着影片逐渐柳暗花明,曾经保有的神秘感在这一刻也所剩无几。
最后,那个被丑化的、刻板形象下的同性恋快递小哥,以一种闹剧的表现形式强行做身份反转时,只能令人感慨收尾崩坏。
还想通过《命运速递》,说几句关于独立电影上院线的题外话。
FIRST青年电影展是如今中国小成本电影(尤其是一些处女作)的福地,但并不代表这些带有FIRST标签的电影容易被观众看到。
创办十余年来,FIRST系的电影除了少数作品能登陆院线,大部分影迷依旧没有能观看的渠道。
《命运速递》是一部2015年在FIRST首映的电影,却直到今年才上映。
距离我上一次看它,也已经过去了两年。
即便这部电影尽显商业性质和娱乐气息,是华语独立电影中少有的可以被市场转化的作品,之后依然难逃被冷遇的命运。
没有大明星,没有话题热度的独立电影,该如何选择用更好的方式进行市场转化?
这是现在急需思考的问题。
上映难产、发行困局、关注稀少,这是目前新独立电影们面临的“三座大山”。
这些也几乎已是独立电影界老生常谈的话题。
不少独立电影只能通过影展或内部传播的渠道,进行“地下观看”。
所谓的“三无”,几乎成了这批作品的标配。
就算不谈审查,上院线也还是遥遥无期的一件事。
即便最终折腾到上了院线,还是很可能难逃个位数排片、个位数上座的尴尬情形。
毕竟,大部分独立电影,并没有毕赣的《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那样可以在业界受到“穷追猛捧”的运气,不少媒体会因为缺乏话题度、娱乐性,而将其忽视。
如何改变这样的情形呢?
首先,必须更正的一个观念是:并不是唯“类型片”才能卖的好,口碑路线才是独立电影最大的营销光环。
在中国,独立电影在质量上大多参差不齐。
根据导演与其团队的水准,它既可能是《八月》——爆到直接拿下金马奖最佳影片的超级黑马,也可能是连豆瓣评分都没有的“无人知晓”。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旦在口碑与话题度上获得很大的关注,一部独立电影便有突围成功的可能性。
比如开头提到的同属FIRST的《心迷宫》(以及忻钰坤导演的最新作品《暴裂无声》),它们同样在类型片框架内还加入社会探讨,在多线叙事的结构上进行圆融的“花活”,达成了近几年中国大陆悬疑电影最高的完成度,令绝大多数观众都能接受并喜欢。
《心迷宫》市场化的奇迹是,它以的170万投资,最终收获了几倍的票房成绩,并将话题热度一直延续到了导演的第二部作品《暴裂无声》中,带来了联动效应。
去年,将目光投向藏民朝圣的纪录片风格剧情片《冈仁波齐》等不少具有话题度的新独立电影,同样获得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与许多同样低成本的独立电影不同,它们走向了市场,并得到了大家应有的喝彩。
张扬导演的《冈仁波齐》看似沉闷,实则用有限的信息量精准地抛出了被一线城市观众关注的话题,引发了传播狂潮;反观他同时套拍的悬疑冒险片《皮绳上的魂》,虽然质量比《冈仁波齐》还高上一筹,却无法勾起观众关注的兴趣。
两者最终的票房成绩与开拍时的市场预测完全相反。
换言之,是否投靠类型片,并不意味着电影票房就能有差别,而这目前还是市场的一个误区。
当然,话题度并非完全靠紧密的计算便能得来,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从本质而言,提高电影制作的水准和质量,是其中可控的因素。
而唯有如此,更多的小众电影才能受到观众的重视,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力量。
其次,每个国家都存在独立电影,相比中国,美国独立电影的发行更具有借鉴意义。
从威尼斯与多伦多启航,随即进入“颁奖季”大量的奖项,借此衡量独立电影中翘楚的水准优劣,并以评奖期同步配合的发行来保证电影的票房与关注度。
虽然每年都有对颁奖季质疑的声音,但至少,这个体系基本维持了媒体-评论家,消费者-观众与电影发行被纳入在一个良性机制中。
不说几十年来的其他例子,光是去年的《伯德小姐》《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便足以例证。
它们不仅能够在美国受到欢迎,也能受到其他国家影迷巨量的关注。
同时,美国还有完善的艺术院线和成熟的艺术电影发行体系,用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可控发行成本,规划了不少独立电影的上映,以此提供“长线”、“维稳”式的发行策略。
美国独立电影的成功为中国独立电影的发行树立了典范。
中国目前的独立电影,很多则因为缺乏匹配的策划、宣传如散沙而导致关注引燃速较慢,一来二去便错过了票房的关键节点。
尽管其中不乏获奖佳作,但由于欠缺这类配套的精准式宣发,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将奖项转化成知名度。
目前,全艺联(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与完成两千多场放映的大象点映,在影迷群体中的逐步扩张和良好运行,显然提供了中国新独立电影发行的一缕曙光。
《三块广告牌》、《第三度嫌疑人》、《路过未来》等电影的专线配套发行,虽还是个起点,却也已经开始做出成绩。
这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与美国的艺术院线有着殊途同归的意义。
但是,仅靠全国艺术院线的支持或靠谱的宣发,还是远远不够。
中国的独立电影需要更完善的体系予以支撑,建立一套完整并可良性循环的“宣发上映-媒体关注-电影评论-观众发酵-票房收益-网络发行-口碑延续至导演下一部电影/其他同类独立电影”的独立电影生态链。
在我看来,今年的《暴裂无声》、《地球最后的夜晚》就是这样的例子。
这需要整个行业共同的努力,而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大,“小片出奇迹”的例子越来越多,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独立电影的受众面也会越来越大。
首发于 幕味儿/风影电影
影片讲述了三个陌生人因为10万元钱在一天中所发生的事情。
本片为黑色喜剧,看到了在钱的面前人性丑恶的一面,在工作中社会对人不公平的一面,也看到了在爱情下人类默默奉献的一面。
男主角因为10万元让自己的女友去勾引有钱人,借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女主角明明演技非常好,但是得不到好的工作机会。
本片告诉我们不要去想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想尽办法但最后还是什么也没得到。
影片结尾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小惊喜也大家带来欢乐。
影片采用了倒叙及插叙的手法讲述了整个故事,手法新颖,值得大家观看!!
最大的看点在于非线性叙事, 剧本很扎实 ,但也因为剪辑点过多而导致某些细节不连贯,个别桥段有很强的设计感。
赵炳锐和吕晓霖的表演都蛮喜欢的,另外配乐也挺有特点。
综合来看,这是一次有灵气,且成功的类型片尝试,真正意义上把叙事做到了有趣。
导演对为什么叫《命运速递》这个名字有一个解释,“命运速递,这个是拒绝不了的。
每个人拿到速递时,他不知道他即将打开的是好命还是坏命,然而他不得不打开。
”对这部电影,他的这个解释倒贴合他的叙事技法,每个人都遭遇到不曾料到的命运转折,完全不在自己的预料中。
借鉴网络,不妥私信删!
刚开始觉得挺好的非线性叙事,可是二十分钟以后就开始有点腻了,那么简单的一个故事硬是玩出这样一个繁杂但无新意的结构,结果是故事和结构都没有硬起来。
时间线玩得好,不只是多线叙事,关键是对时间的切割男一确实起范儿,新人演员
一个简单的故事拆解后重组,交叉叙述,FIRST的《疯狂的石头》。导演是诺兰粉,爱玩结构但是剧情处理和演员调控有硬伤。进击一线城市的心理困惑和障碍,通过一个环亦非环的还债案埋在低处。
看豆瓣页面的情况这片子估计还是会上映的,哎哟他一上映我更加想念那个拍《疯狂的石头》的宁浩了。导演对类型片元素实在太执了,在《闯入者》里面就可以感受到这种元素和电影的脱节,演员确实很帅,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啊!
人人皆要考验通过
以后看到小成本/非线性/新锐导演/大腕夸上天,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不是不够努力,或许真的才华有限。最后以彩蛋形式对同性恋人群的嘲弄收尾,低级透顶。
本来就对拼接型无感但也还算有趣 质感尚可;美人计 落魄职员与老板十万情仇 抢劫速递 锤头小哥 冷落妻子 某些人发现了好 某些人赚到了钱。
有意思,学得挺好啊!
刻意拍乱的感觉?看开头猜到结尾系列?我能说我唯一觉得惊喜是顾长卫出来了么?
玩结构需要灵性和天分
女主演技不错,仅此一分
片子四星,一颗星是对处女作的鼓励,会持续关注这个导演,未来大有可为
非常有昆汀的感觉,叙事,内容,配乐。爽
三观呢?直男没药医
《命运速递》远比片名要精彩,故事、叙事、表演都很不错,每个人物都很有特点,里头的黑色幽默很有意思,是一部很逗的电影。
挺不错的
还不错吧,几个人的故事齐头并进,共同演绎这人间的悲喜。
基本功一塌糊涂还想玩儿叙事结构。片尾那个快递员同性恋的角色设置完全是直男癌的刻板印象“同性恋=性别认识错乱”;另外把同性恋角色当作小丑卖傻还被男主打了一顿逗观众嘲笑,这种做法落后十多年吧。
天啊,就凭最后这个傻逼镜头就能给一星。。。。
哑铃大耳窿拉轰出场,然后变成了狗血爱情片,又亲子又撒骨灰的,剧情牵强得可以。但摄影和叙事上确实还有点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