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好莱坞动作巨星尼古拉斯•凯奇多产的一年。
除了暑期档曾引进国内的《灵魂战车》,他还主演了《预见未来》、《国家宝藏2》(预计12月份北美上映)。
不过这一年对他来说也是评论不佳的一年。
继去年主演的《异教徒》得到了“金酸梅奖”最差影片和最差男主角提名后,《灵魂战车》的恶评再一次让人质疑他的选片能力。
所幸,在《灵魂战车》之后上映的《预见未来》同前两部影片相比,质量多少有点回升,也让喜欢他的影迷们多多少少地看到了他翻身的希望。
《预见未来》跟《灵魂战车》同属科幻类的商业大片。
尼古拉斯•凯奇在片中饰演了一个能够预知未来、具有特异功能的人。
这个名叫克瑞斯的家伙平时是一个隐姓埋名,但是技术高超的魔术师。
因为一次恐怖分子的活动,而被美国联邦调查局女探员注意到,并要求他用特异功能帮助政府阻止恐怖分子引爆核弹。
由于克瑞斯从小就一直在逃避政府和科研部门的追逐,受够了小时候特异功能带给他的异样眼光和各种测试,所以他拒绝合作,直到他预见了恐怖活动对他心爱的人和城市的伤害……整部影片情节比较简单,发生的主要事件都是男主人公对还未发生的未来的预见。
但影片的节奏却异常紧凑。
90分钟时长的片子看完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影片中,由于克瑞斯只能预知两分钟之内将要发生的事情,所以,电影中经常出现尼古拉斯•凯奇看着腕表计算时间的镜头,无形中给影片带来一种紧张的气氛。
而对未来无限种选择的可能,也让影片科幻的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
电影中让人记忆深刻的一个场景是克瑞斯遇到女主角时预见的各种搭讪方式。
影片在现实与推测之间反复切换,并将各种推测巧妙地进行拼接,看上去玄妙又有趣。
与《灵魂战车》相似,尼古拉斯•凯奇在《预见未来》中依然一枝独秀。
虽然有不少人继续批评他在片中“耍酷”,但是,沉郁的面部表情倒是蛮符合《预见未来》中男主角的性格。
与《灵魂战车》中男主角敢于担当的英雄形象不同,《预见未来》中的克瑞斯一开始本能地逃避命运的安排,不愿承担更大的责任,即使是被迫要接受重任,他依然选择逃避,直至他在对未来的推测中预见了自己逃避所带来的恶果。
这倒让人想起了《蜘蛛侠》中的一句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从这个角度上看,《预见未来》应该更注重刻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但是,影片的致命之处就在于,由于过度强调科幻色彩和叙事节奏而使人物的塑造太过单薄。
这也使得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角色平面化,缺乏立体感。
好莱坞大片历来在讲故事上颇下工夫。
我们已经熟悉并习惯了这类大片故事开始时的平淡,推进过程的漫长和最后高潮的激烈。
而《预见未来》显然与这类大片有区别:电影去掉了“故事开始时的平淡”,更像一部剪辑不完整的作品,没有太多情节的推进和发展,很快就呈现高潮,并且影片结尾戛然而止。
这也成为很多影迷诟病此片的原因之一。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快节奏的呈现倒是更适合“快餐时代”人们对娱乐片的需求,毕竟很多观众已经不胜其烦于好多大片冗长的开头,耐着性子入戏。
(宗小皮)
最近接连看了2个尼古拉斯凯奇的片子,另一个是《火柴男人》。
好电影要想功成名就不仅要有好剧本,好演员,更要有好的机遇。
如果这些不是全具备,仅仅具备其中几条还是能够成为一部供消谴的好片子。
这个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场面就是尼古拉斯凯奇带领全副武装的FBI,靠着可预见未来的特异功能,指哪打哪,恐怖分子就像预先摆设好的肉靶子被打的一塌糊涂,真是够酷。
看完之后我始终在想的事情就是:人类始终在研究超级计算机,现在也有意向生物处理器方面展开研究,我觉得人类的大脑就够研究上几百年了。
就像片子中的凯奇短短的时间就对未来尝试了无数种可能,不断的分身尝试未来的情形,在计算机中模拟的话就是一堆的 if,else if;case if …… 并且还是多线程,集群并发性计算。
如果真把人脑的功能发挥到如此效果,恐怕地球上所有用电的服务器处理器资源加起来也没这个牛。
以前看过科幻世界上的一个小说,名字忘了,讲的也是预见未来。
其中一个理论:如果你可以预见到2分钟后的未来,那么就可以在预见的未来中,继续预见下2分钟未来。
有点拗口,像嵌套循环。
最后小说中的主角小孩就是这样陷入嵌套循环给累死了。
事后想想如果大脑能重启,那个小孩兴许就能得救了,我们管理的近百个 CPU的服务器被死循环搞死的时候都这么救的。
看过《记忆裂痕》后看到影评里面说没有《预见未来》好看,于是找来看一下,观剧过程中一直在注意哪里是预测到的哪里又是真实发生的,结果看到最后竟然剧中的大半部分全是预测的,突然间就感觉没劲了。
在最后的时候既然自己能做到逐层检查,为什么还要让大家分开呢,多死了一个队友。
女警察的目的不是找犯罪分子吗,她又怎么确定绑架莉斯的人与藏匿核弹的人是一伙的呢?
费解。。。。
虽然它的情节也有冲突之处,虽然它的逻辑也有冲突之处,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导演将人生的最大哲理描绘在大庭广众眼前:“关于未来,每次你看着它,它都会变化,因为你看着它,而正因为如此,其他的一切都起了变化”。
一切都是变数,往往这一秒钟的某个小事件会给下N个小时的事态发展带来惊人的与预料值的差异,这就是有名的“蝴蝶效应”,爱因斯坦也曾为这个混沌问题所懊恼过。
我们不要去刻意相信“命运”和“缘分”,因为上帝也无法知道你的“两分钟以后”会发生什么......
以时间之名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
日夜更替,于是有了时间。
从小,挂在嘴上的话就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的运动的刻度概念就是时间。
我如此理解。
“看见的,熄灭了/消失的,记住了”王菲轻轻的唱。
已经是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能够如尼古拉斯凯奇一样《预见未来》,结果又是如何。
太多太多的人用一辈子在想时间的问题了。
于是有了太多的影片,比如,多啦A梦带着22世纪的科技来纠正一个男孩的成长,科技之间的差距便有了故事。
却无论做如何更改,现实依然有铁定的法则。
而,在《雷霆万钧》里,每一个微小的细节的更改,都会引起跨越世纪的蝴蝶效应,可怕的时间波一点点的将世界更改为振翅后的模样。
怀念《终结者II》里,跨越时空的T800在完成史命后毅然踏入熔炉路内最后扬起的大拇指。
那一刻我眼圈红了,NO FATE刻在了我的心上,或者我只是为了那句“未来会如何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已经上路”的台词而感动。
而几年后,《终结者III》里,一个故事结束了,历史还是没有被更改。
比较类似的是,《十二只猴子》,可是,施瓦辛格当选了州长。
人们还是在虚幻里喜欢悲剧,现实里喜欢喜剧,我想。
如果可以预见未来、控制时间,你更愿意拯救世界还是热爱自己。
太多太多关于时间的话题。
比如《时空线索》,在有冷气和漏水的电影院里,当丹泽尔·华盛顿以自己的死亡成就了一个本已不存在的感情,时间,或者在另一个空间依然按照法定的原则前行,于是我选择失语。
昨天下班的时候,搭了一把领导的车。
浅浅的聊了一阵儿,言语之间,领导表露出了对我的关心及体谅。
既然说到体谅了,便不仅是上级对下级的姿态,而是长辈对晚辈的警示及教育。
很多时候领导交代的同样的事情,常常会比旁人说更让我接受,也许是很多天来对自己的一个反思使然,更也许是领导的个人魅力及风格,心仪之。
常常会用很酸的字记录自己。
想了个比方,被人抽了个耳光气愤不已,却不知自己是否曾经踩了别人的脚尖,仅此而已。
很多天以来,我不再妄自菲薄,却微笑的拒绝了朋友的好意。
实在想安心的做一些事情,比如看碟和出游。
淘宝上买了个酒壶,没有想象中的适用,但终究价格实在是便宜。
用来装保佳适。
只是表露出某种姿态。
最近看的碟,赞许一句的,也还是《预见未来》。
看的碟越来越多,口味越来越刁。
繁琐的记住一大串导演和演员的名字。
基于非感兴趣的导演不看非有特点的演员的影片不观的看碟理念,导致J某天评价我是一个狂热的品质分子。
说这话是缘于她得知我花了120大洋买了个魔方,虽然这个魔方镌刻着世界上号称的最好魔方品牌的logo-“RUBIK'S CUBE”。
想来,买这么个昂贵的魔方不是我疯狂,而是我一向的观点,如果我能够承担,为什么不买最好的品质。
数独和魔方-最近世界特别流行的两大智力游戏,也许是。
数千年前,中国的九连环、华容道和七巧板作为古典智慧的三绝风靡一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已然在在历史的尘埃里湮没不见。
能够看见的,只是地摊上廉价的、粗糙的儿童玩具。
想起类似的是,5月号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说,美国飞行纪念馆里赫然陈列着中国古代的火箭和风筝,并且标注着这是世上最早的飞行器。
且不说达芬奇曾经用智慧的大脑描述了多少未曾实现的草图,但,现有中国词典类工具书,都不约而同的将风筝称之为“玩具”,这就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了。
我常常在审视着这个昂贵的魔方的时候,想起受到yr姐姐倍崇推荐的《超级立方体》三部曲。
一个荒诞故事的系列,故事背景却有根有据。
刻划了人性的种种劣迹和伟大。
《超级立方体》实在是一套难得的好系列。
类似逃出生天的迷茫和无助,整个故事充满荒诞、死亡和诡异,唯一被人忽视的反而是他科幻片的本质。
在一个个独立而有联系的立方体里,人如蝼蚁般的四处探求生的希望,或者终于绝望,或者以极大的代价获得另一个机会,仅此。
一个庞大的游戏。
模型,基于魔方。
很多年前郑渊洁写过一个童话叫《魔方大厦》,具体情节淡忘了,但中国童话毕竟还是邪不胜正的。
而一瞬间长大的时候,也常常就是读懂童话背后的黑幽默和潜规则。
比较喜欢的一个场景是《骇客帝国》里面,塞佛(叛徒)与Smith谈判的场景--醇美的红酒和鲜嫩的小牛排。
赛佛在了解了真相后自然知道人类灭亡的后果还是选择叛变,但我一直想,若是我,我会如何选择。
纵然屈原大夫之“众人皆醉我独醒”令人折服,但他还是以投江的方式屈服了。
我喜欢的一个作家余杰也多次深刻的表述了这个思想,但,他的笔触越来越柔软,直至无法继续触及深刻的本质,如一个高手过招最后真气耗竭有形无实。
历史太遥远,真相太遥远,本质太遥远。
纵然知道自己的真实处境并企图不服天命,但抗争和改变的力度,实在是太渺小太微薄。
《预言未来》里凯奇可以预言三分钟后的世界,只有三分钟。
除了邂逅他的真命天女他可以预知直到死亡。
情节来说,实在不如《死神来了》系列有更大的感观冲击,但披上了反恐和和谐社会的外衣,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就和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了。
所有问题还是归结到服还是不服命运,命运能被更改还是不能被更改。
这是所有类似影片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且是可以大作文章的部分。
所以,我会提到魔方。
魔方是个典型的三维坐标,若是x、y轴可以定平面的某一个点,z轴的介入则可以定空间的某一个点,那么再增加一个轴线,那可能便是时间轴,便能定位时间中的某一个点,这是普遍的某种假想。
电影往往没有更多时间去解释为何能够预言未来,或者如何能够控制时间,只是作为一种道具,一种前提。
但是,聪明者,不需这种道具也能预知未来,或者猜测,抑或是作分析与预测。
经济模型里,常常采用线性回归加以解释,但干扰元素实在太多,驾驭该能力者太少,自知不善其利。
在复杂的评判过程中,也许自然的较早的被淘汰。
尼古拉斯.凯奇的这部《后来》算是他今年的强档娱乐大片了。
看之前我听说了不少负面的评论,比如他表演一贯耍酷啦,比如情节上特别虎头蛇尾啦等等。
不过我对于娱乐片的一贯观点是故事不要刻意拔高,观众不要要求太多——一言以概之,看电影要懂得自己去看的是什么,只要表演吻合片中人物性格特色,节奏掌握得好,不沉闷,视觉效果棒,故事前后自圆其说没有硬伤,这样的动作娱乐大片就基本达到要求了。
如此想来,这部《后来》的故事竟然有很多让人惊喜的细节。
尽管情节说的是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Christ能够看到与自身相关的两分钟之内将要发生的事情,貌似时间旅行类科幻题材;可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对博弈论的一个视觉展示。
Christ做的与一个研究博弈论的经济学家做的也差不多:在限定条件之下,推导出未来发生的无限可能,然后比较这些可能的结果得出最优结论。
不过Chris不用像经济学家那样用电脑啊或者通过原始的数学公式手算,他是内在能力,生出来就能看见。
所以影片开始Chris在赌场逃离警卫追踪一节真是精彩得让人拍手称快!
这简直就是一博弈论机器人那!
尼古拉斯.凯奇在类似片段中的表演说“耍酷”也好,说“到位”也罢,按照故事情节,如果这样的提前最优选择是可能的,那生活就是这样神奇这样酷的,所以影院里观众才一边大笑一边骂着:这小子真是走了狗屎运!
后来电影在现实与推测之中反复跳跃,如果站在博弈论的角度看,整个故事就是在讨论可能性与选择的关系,那就完全合理完全正常了。
比较吸引我的一个细节是Julian Moore饰演的FBI侦探与Jessica Biel饰演的Chris女朋友Liz谈话,要她回旅馆房间后给Chris下药,但不能一进屋立刻下药,而是等待两分钟后再行动。
我反复思量这个安排是否合理:Liz一进门Chris来迎接他,从这时起他就能看见之后两分钟内发生的一切可能,所以不能在两分钟内下药;可是随着时间发展,Chris应该也能顺延看见三分钟、四分钟之后的一切可能啊。
电影中暗示的解释是Liz与Chris见面后,Chris进入卫生间刮胡子,所以他是只能看见与他自身活动相关物理空间内的未来可能的,Liz两分钟后下药的事因为发生在另一个房间,所以他看不到。
尽管这个解释还不十分完美,比如,假设Chris和Liz在旅馆门口谈话一分钟才进入卫生间,而Liz刚好在2分59秒下药,那在一分钟这一时刻Chris还是能看到Liz下药的举动的;再比如,后面Chris进入仓库推断一切可能从而找出最优行进路线的时候,他的“可视范围”是不受物理范围限制的。
这个细节上的偏颇是影片理论体系的一处硬伤,其目的性只是为了表现Liz对Chris的感情,其实可以删除,不过加入倒也不影响影片整体的博弈体系。
对于很多人讨厌的虎头蛇尾的结尾,我个人竟是非常喜欢其中的某个元素的。
Chris运用自己的超能力,在每个两分钟时段都做着一切最优化选择来实现一个最完美最正确的未来,可最后竟然发现每一步的完美走入的仍然是灭亡的结局。
这种博弈论中阶段性正确与整体正确的悖论再一次通过具体的故事被视觉化——人在对未来做推测的过程中每次都是竭尽所能选择最优行动方案的,但由于“幸运”这个因素的扰乱,即使每一步都做到最优,最后可能还是负负得正选了最错的一条路。
其实如果故事减少动作片元素而把力量都放到这个悖论上来,深度也可以上去,有趣性也能增加不少。
不过还是那句话,对于娱乐片要有娱乐片的标准,如果你接受了《后来》这个故事的前提限定,不上来就因为“一个小人物被FBI找来拯救世界”这样荒谬的情节所吓跑,那么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值得玩味值得体会的地方的。
部分内容刊登在《电影世界》杂志,如转载请注明。
大概是从看了他的变脸以后,我称他为我的偶像,恩恩,肌肉男,硬汉派…尤其喜欢他的那双眼睛,淡淡的忧郁让人着迷 不过人不能不服老,觉得从国家宝藏开始,他的情况大不如从前,两个字,老了… 惋惜他没有一个过硬的银幕形象,没有一个能够不光买弄肌肉和年轻的好形象… 看过让他亲吻奥斯卡的远离拉斯维加斯,感觉一般般…如果能有一个角色,一个能让他表现出男人随着岁月逐渐增加的那种成熟魅力的角色就好了… 新电影是他自己制片,感觉出他最近的电影虽然仍离不开肌肉和动作,但统统在往一种玄妙的主题上靠拢,比如宗教,比如魔鬼和诅咒,再比如这部的超能力… 虽然他仍是主角,但一改往日绝对英雄的形象,反而增加了一丝人类在面对未知,欲望,和命运时的无奈,妥协,与牺牲…于是很难再去定义这是一部什么题材的电影,动作,玄幻,惊悚…哪种都不算,哪种又都沾一点…也许这也算一种风格吧. 电影的男主角被赋予了预知未来的能力,不过只有两分钟,而且只能是关于自己的…但是自古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男主角在苦心等到那个命运中的女人后,却能预知对方很长的未来…于是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就是,男主角努力发挥这种能力去解救被恐怖分子劫持并将要充当炮灰的女朋友的性命,而FBI利用这个过程去找到被偷运到LA的核弹… 恩恩,就是这样,于是你就看到貌似救美和救国行动都取得成功的时候,核弹却在这群人的眼皮底下爆炸了…死光光的结局可一点都不好玩… 而后当你由不解进而转到愤怒的时候,镜头一转,回到了男女主人公相拥汽车旅馆床上的画面…恍然大悟,原来从女主角在男主角的耳边喃喃的说出”命运”两个字的时候,(注意,女主角之前可是一直宣称自己不相信命运的)接下来的所有剧情发展其实是男主人公预测出的内容,当然,他也预测到了他们的死亡… 影片的结局是,男主人公改变心意决定主动帮助FBI做这项工作,但前提是他们要负责保护自己的女朋友远离”战场”不受到任何伤害…换句话说,他为了爱情,决定接受命运的挑战… 电影说起来还真有点玄,不过看的时候,一头雾水,非要等到结束了,才能明白主旨. 其实类似题材的电影还是挺多了,蝴蝶效应,12只猴子等等,不过最终的结局都是告诉观众,人不可能改变什么,一切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而这部电影到是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悬念,男主角究竟是生是死,事情究竟怎样解决,一切都是未知数…换句话说,无论是否可以预知未来,命运的真谛,却依旧是未知,命运终究,其实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结局还有点意思,情节上比较老套,当然更经不起推敲。
可能由于投资限制,在特效的制作和大场面上也比较差。
印象深刻的是男女主人公在餐馆的结识、结伴而行那段戏,凯奇还是迷人的温情男人啊。
《预见未来》。
8分。
李·塔玛霍瑞导演,尼古拉斯·凯奇、朱莉安·摩尔、杰西卡·贝尔主演作品。
终于刷到了一部尼古拉斯·凯奇能看的片子,自从2009年以后,凯奇大叔就没有拍过一部合格的电影。
想想这是可怕。
凯奇饰演的克里斯有着可以预见未来两分钟的超能力,这令他十分痛苦,从小被当做试验品表演和研究,成年后只能隐姓埋名搞魔术表演去赌场小赢几把赚点小钱。
直到他遇到了他的理想情人,他不仅具有了预见更长时间的超能力,也终于被朱莉安·摩尔饰演的特工找到要求他协助寻找恐怖组织预谋炸毁洛杉矶的核弹。
影片的叙事手法耐人寻味,闪回,制造反转。
有点意思。
设定和剧情都比较赞。
回想起前不久那个鬼面还是鬼头骑士,那个开着献祭的骷髅兵,这个电影就是一次回复性的飞跃啊!介绍链接及海报如下:说几个印象比较深的地方:首先是科幻元素的设定,再怎么提倡乎略硬伤看艺术,但硬伤始终定看了不爽的。
而这部电影中的设定除了主角几近蛮不讲理的预知以外,全都很赞。
凯哥饰演的主角,拥有二分钟的预知能力,预知身边妁事情二分钟,而且看到的是多可能性未来。
这个设定就很赞,很附合进化论,高预判力突变种嘛。
同时避开了预见自己预见这种循环性予盾。
这种超能力者隐藏在赌城拉市的某一马戏团当演员,很真实呀。
然后,从一开始便闪现的女主角,能够被提前若干天预知到,也很合理嘛,天使一般比较耀眼的。
凭借先知的能力,凯哥的俊脸以及一片痴心,自然爱情甜如蜜啦。
然后是冲突设定,恐怖份子又偷原子弹啦,还是十颗。
反恐这边没有办法了,却好运地掌握了这位先知,要请他出山对付原子弹。
话说先知一般比较喜欢归隐,但原子弹落在旁边的话怎么也不会好过的呀。
不过极积响应政府号召的话本电影就成了拆弹技术片了。
凯哥刚过上幸福生活,主观上当然不愿意掺和军方那堆破事。
之后接下来的电影后半段就只能说是"GOD BLESS ANMERICAN"了,为了安排凯哥回心转意帮助军方,整个电影的后半部份都是预视了。
先知到自己不配合没有好结果的凯哥终于走上正途,加入了反恐的阵营之中。
再往后说到电影的效果,处理得不错,主角逃跑中利用自己制造的事故冲散众追兵,自己游走于事故之中的感觉很棒。
最终的反恐围缫与人质夺还,反恐部队一下子展示出了部队中编制先知的优势,利用分身画面表达主角预视多重未来的手法也很优秀。
凯哥狠多电影里面都表现了那种莫名痴情的,大爱无声的,无辜的爱情。
这部电影里面也是,一个只有两分钟预视的先知,预视了N天看到了自己的梦中人,除了义无反顾的爱还能有什么?整部电影展现出来的感情也很炽烈,很动人。
但是,电影的后半段都是一个超长的预视而已呀!对电影中的现实来说,女主角妹妹的遭遇就是,一段美好的爱情摆在眼前,一夜情之后男人摆出身负救世重任的姿态,甩下一句承诺离她而去呀!继"天使之城"后的又一出悲剧呀!
从这部片开始对凯奇另眼相看的,之前对他感觉一般的,这部片让我开始有一点点喜欢他了!
哎,唯一记住的是那个赌场的追逐戏。冲这个,给四星,似乎还是对别的片子不公平,想了下,还是三星。
有点意思,起码6.9分算是凯奇近年来分数最高一部片了吧。。。不过凯奇这个发型真是。。。惨不忍睹
老凯奇,让我对你怎么办才好?
这是我看过拍得最好的“拥有预知能力”的电影!!!!!!!!!
这是凯奇近年最好的一部电影了,来人啊,撒花
妄想症男人一夜情之后发了一个英雄梦而已。。多重影分身
目前为止,菲利普·迪克小说里改编最烂的一部,吴宇森的[记忆裂痕]比它好太多了。顺便吐槽一下摩尔阿姨接科幻片的运气,[盲流感]也那么的无聊~~
有人强烈推荐给我,看过我只觉得Jessica Biel还挺美的唷,另外凯奇的头发令人无法容忍,递归是虾米,俺不懂的说!
他最近很疲软
2年了 我家大叔终于拍了一部不是烂片的片……小小的5星力荐如何能表达我雀跃的心情啊……
Nicolas Cage 咋演了那么多烂片啊,剧情也太扯了吧
感觉尼古拉斯·凯奇自从战争之王后便开始从一线往二线慢慢过渡.....
最近很喜欢凯奇。
穿越场景还是挺酷的
电影里凯奇说的台词太美了,丝毫不逊色于小波和朱生豪。Who the hell are you? - I'm her future.(我是她的未来) | There's an Italian painter named Carlotti, and he defined beauty. He said […] That's you. You're beautiful. 这样的台词再伴着一朵火烧出的玫瑰花,简直浪漫到爆炸
尼古拉斯的不能错过
凯奇的这片有点烂.....太刻意了吧?BTW:我就是看不得特警队员就这样一个个的倒下...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12DEC
我这两颗星,都是为了朱利安 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