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气息、沉重的话题,洋溢的介绍、吸引人的标题与副标题:奇迹:给总统的信〔后面字幕给的副标题〕,看到前面小半部分想打4星,然而看完后觉得打3星都勉强了,为什么?
因为这片最后成了缝合怪,四不像!
为什么说四不像?
一是从片子观感来看,前半部分似乎讲天才少年的懵懂爱情,后面转为家庭的爱与谅解、释怀。
前半部与后半部似乎是2部不同的电影,没有什么联系、交叉,极其割裂,尤其接近结尾机场相见一幕有点无厘头了。
二是片名加副标题(前文说了)并没有在片子故事中占主体,尤其副标题片子只是体现“写给了总统”,尴尬,以及最后字幕之前把这个站的大概来源介绍出来,有点牵强附会。
单就修车站来说,也是如偶像剧一样一笔带过,随便用镐“挖”点烂石头,转身就修成了。
诛心点说,算是用总统作噱头吧。
——有关电影的结构,再说哈,蒙太奇的方式用得不错。
粗略二刷后,发现片子对“姐姐”角色的交代在捧花拍照时即已留下伏笔——摄像师提醒把花拿在胸前;主角出现这种情况起于其父亲帮捡回奖杯,主角臆想成姐姐捡的。
三星嫌少,四星不到。
这是一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住在这个村子里面的人真的是很辛苦很坚强,每天都要从黑暗的隧道走过去、走在无法避开火车的桥上(只有桥的中间有一个小小的避开火车的平台),在隧道和桥上行走,随时有可能会被火车撞到。
通过这个真实的事件,虽然影片中没有说,但是我们能看到,当时的负责部门确实是很奇怪的,这个村子当时没有公路,但是通了铁路。
人们去临近的车站很远又危险,那为什么不建一个小火车站呢?
电影看下来整体节奏有点偏慢,很多时候画面没什么声音,就是在等待另一个人说话,这种时候就会有点出神,就没有时刻保持在剧情里面。
但这部电影的设计、完成度都还是很高的,很好地讲述了两元火车站建站的始末。
男女主的爱情部分讲得比较少,每次都是稍微提到了一点,然后又去讲别的了。
我觉得本片在讲述<姐姐、父亲、女朋友、自己内心的追求>这几块上整体时间和内容的分配还是要再取舍一下。
确实有很多剧情都像是比较孤立的片段,这些片段看着挺好的,但不放好像也不影响。
最神奇的是好几次女朋友都是突然出现,然后突然离开,有点不明所以。
本片讲述最完整的应该算是姐姐这一条线,也是最让人动情的一条线。
我觉得父亲线和女友线如果也能让人动情,那就更好了。
这也让我对电影有所思考,要想拍一部比较高分的电影,确实不容易。
电影对80年代复古的环境让我看了还是挺怀念的,在小小的林荫道上骑着自行车,后座带着一个女生,两边还有小小的草莓棚。
还有约会时穿的服装,录像带,磁带录音机。
这些都能让我回想起小时候的经历。
看完,我觉得内容和片名《奇迹》的联系不是很大,算不上是奇迹,但是只要有信念去做,那你想做的事情一定能做成。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韩剧天使】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林允儿是韩国影视女演员、女子演唱团体少女时代成员。
现主要以演员的身份活跃于娱乐圈。
她在17岁时从少女时代出道后就爆火。
在今年,她又凭借她主演的电影,入围第58届百想艺术大赏最佳女主角。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部电影:《奇迹》
这是一部以真实故事为基础的虚构电影。
以20世纪80年代为背景。
林允儿所饰演的角色罗熙,是一个阳光温暖热情的千金小姐。
整个故事围绕男主俊京(朴正民 饰)所展开。
俊京出生在一个连路都很难找到的庆尚北道的乡下。
俊京从小就是数学天才,每一次重要考试他都迟到,然而只考试五分钟就能考第一。
小时候,他和姐姐宝京(李秀卿 饰)一起长大。
可是姐姐为了保护弟弟不被火车撞到,她反而牺牲了。
因为姐姐的死,让他耿耿于怀。
于是,执着的俊京带领着村民给自己的村子修火车站。
俊京建车站不仅是为了死去的姐姐,还有为了不再因为火车而牺牲的其他村民。
不得不说,韩国人把基层铁路建设以这样的形式写进电影里,“简单粗暴”的让更多人看到。
该电影共有三条线,除了俊京带领村民建车站外。
第二个就是男女主角爱情线,国会议员的女儿罗熙喜欢上山里来的“土包子”俊京。
罗熙对俊京一见钟情的爱情,让她对他不离不弃。
罗熙家境好,一心搞爱情,为俊京的前途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影片前期是爱情故事,本以为这仅仅只是个爱情故事,但转折点发生在父子之间的矛盾。
男主与父亲和姐姐之间的情感纠葛是第三条线,也是影片的高潮部分。
这部电影还可以总结为:爱情为虚,亲情为实。
俊京从小时候就认为是自己害死了他的妈妈和姐姐,自责、不敢面对父亲。
他的父亲也从不和儿子提起这两件事。
可就是因为他们选择避而不谈,父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
看似一切都是因为没有车站所引发的悲剧,实际还是因为俊京的父亲。
老婆生小儿子时,丈夫因为工作没有回家。
下班后他回到家时,老婆因难产而亡。
小儿子拿了奖杯想见父亲时,父亲又因为工作就让女儿接弟弟回家。
而撞上姐姐的那辆火车,正是他开的……
俊京的父亲在老婆和女儿死后,曾想过自杀。
但是,在编剧又将姐姐死后的“魂魄”融入电影中,让儿子的一声父亲叫醒了他。
在弟弟的想象下,姐姐死后的“魂魄”始终没有离开,姐姐依然陪着弟弟长大,鼓励着弟弟。
当父亲和儿子说出了真相,儿子最终没有埋怨父亲。
这份笨拙的父爱,到电影的最后才展现的淋漓尽致。
总之,人都会犯错,有时候一个错误的决定会让自己后悔一生。
但是,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生活。
要放下悲伤和悔恨,和自己和解,然后带着爱和希望,要勇敢的走下去!
众所周知,韩国人擅长拍催泪片,他们总能把平淡温情拍得细腻动人。
虽然很套路但是很感人。
一部电影,穿越、回魂,亲情和爱情线互相交错。
影片名为《奇迹》,确实有许多个奇迹。
姐姐的出现是“奇迹”,弟弟的出国留学是“奇迹”,站台的修成也是个“奇迹”。
总的来说,电影的前半段搞笑,后半段感人,情感上也能让观众共情。
一砖一瓦,自己动手建立起来的小小车站。
承载的是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爱能支撑人走下去,也能让人变得更好。
(9.0分)很推荐这部电影的,前半段爱有多么热烈,后半段爱就有多深沉。
分三个部分说吧:1、爱情:一个富家女和一个乡村穷小子的故事,虽然整体爱情线讲的缘由不清,但我认为,是一个一封想要“好好寄出”的信为开始,一封“还未寄出”的信为升华,一封“思念不绝”的信为永恒的爱情故事,爱情就不过多赘述啦。
2、父子情:“我想建好这座两元站,就是为了父亲的认可,哪怕一句夸奖,可他历来对我只有闪躲和不直视的眼神”俊京的眼里,父亲是无法原谅他的,是他导致了两场事故,他对两元站的执着更像是对母亲和姐姐离开的赎罪。
“我不敢直视你,我怕你知道我爱你,然后又失去你”俊京父亲爱的深沉,爱的浓郁,寂然10多年的父爱,是恐惧亲人离散的惘然,只敢偷偷地爱着儿子,怕他出事,怕再也无人可爱。
在他缓缓讲出两个事件的缘由时,父子间的相互原谅,爱的迸发而出,是伴随着酒气,伴随着眼泪,伴随着满夜繁星,溢出屏幕的。
3、姐弟情:姐姐因为弟弟的第一次获奖的奖杯,不慎坠河而亡,从此在弟弟心中,以一种幻影的形式陪伴着成长。
姐弟情很真切,很纯真,即便姐姐已离去,但打打闹闹仍然可见,坚持听光秀的录音带仍然可爱,最后一个送弟弟离开故土仍然可视。
最后化光而去的,可能不只有姐姐的幻影,也有着弟弟对父亲的多年误解,对母亲和姐姐的常年愧疚,也有着终于让村里人有了二元站的豁然。
小tips:有人知道二元站前面石阶上刻的是什么字不,木有弹幕,表示很急。
昨天晚上看了一部韩国电影《奇迹》:女主是林允儿,非常漂亮,照片如图。
这部电影内容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因为村庄偏僻,男主家和村里人需要穿越隧道,但是隧道没有报警机制,导致男主姐姐去世,男主伴随心目中的姐姐长大。
男主从小天赋异禀,在数学上有很高的悟性,高中遇到了林允儿,在林允儿的帮助下,男主终于在村口建立了一个简易车站。
男主与林允儿也有情人终成眷属。
电影把姐姐的去世偷偷藏起来,让观众误以为姐姐还活着,我是在林允儿到男主家做客的时候看出来的,因为男主说话的时候姐姐在,但是女主说话的时候姐姐就不在,这个细节拍的不错,当然也是一个老梗,没啥新意。
韩国电影很厉害的地方是唯美做到很好,常常把真人电影拍得跟动漫似的,反观日本电影可以看出动漫做的很唯美就是那种理想化的美,但是真人电影就有点诡异也就是不自然,除了一部,那部电影忘了名字,内容大概是男主小时候救了一只猫,这只猫后来变成人来报答男主,那部电影非常美,就是那种童话美,超越了现实的美,也不诡异,其他很多日本电影看起来有点诡异,不知道怎么回事。
韩国拍恋爱电影确实是有一套,水准很高。
美国电影拍恋爱总是少不了各种亲热镜头,我觉得有点过了。
我国拍恋爱电影我最喜欢的是一部翻拍电影《不能说的秘密》,周杰伦演的,很好看,我看了很多遍,当然美国拍过,韩国也翻拍过,不过我觉得还是我们拍的好看。
不幸的背后,往往会有奇迹发生。
一个连道路都没有的小小村落,也能诞生出天才的少年。
都说父子之间没有隔夜仇,只是错在不会表达,那些无法回应的关爱和赞赏,正是少年最大的渴望。
俊京幻想里的姐姐,注定是藏在心内最大的秘密。
不单是源自愧疚,更是孤独灵魂的拯救。
简易车站、光秀的爱、考试第一、保送美国……看似不可能发生的种种,都会在命运的牵引下,纷至沓来。
对感情一塌糊涂的家伙,也知道萤火虫可以点缀黑夜。
严肃沉闷的父亲,终于卸下防备在汽车上扭捏起来。
人呐,何时都不会被定义,未来的模样,都是不经意间的盛绽。
铁轨延展着希望,在梦想的起点停靠,沿路斩断危险的曾经,驶向温暖的天堂。
话说世界上有没有话比较少的校长?
姐姐深爱着弟弟,为了守护他10多年没去投胎;弟弟深爱着姐姐,一直不愿意离开姐姐去世的故土;当弟弟哭着奔赴未来,向姐姐道别,姐姐微笑着化作一速光,我终于忍不住哭了。
--ps:男主家的风水,允儿危矣(允儿演的很卖力,但是悲催的没啥存在感)
因为允儿的颜值去年就在想着看这个电影,但是没发兴起来,直到这个周日看完,电影还意外的好看,让人很有共鸣。
如今来美国刨去上个月回国的时间,已有两年整,电影最后的镜头,往美国的航班通过洛杉矶去纽约,想想两年前自己第一次到纽约,或是四年前暑假第一次到美国洛杉矶,是否也一样怀揣着未来的无限憧憬。
我不懂韩语,也不算去过韩国,只是在上个月从日本回国时在韩国转机,在飞机座位靠背的广告屏上看到了允儿的广告,我知道这是在韩国了。
电影里的一些镜头允儿都好可爱,带男主来到自己卧室,往床上一躺,然后男主一脸不知所措的样子简直就是我本人。
他俩刚认识时允儿出口就是一句是不是喜欢她真的笑死,想起初中时我和喜欢的女生说话总是脸红,然后她直接就是问我是不是喜欢她,这么多年过去,我依然木讷迟钝,那些美好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了。
电影的数学天才和宇宙理想虽然俗套但也特别真实,特别是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数学是最不受限制又最具有无限空间的科目。
而宇宙也从来都是引人入胜,使我学习过流形上的微积分,广义相对论。
好想回到中学本科时那样可以把大量时间分散地无目的地利用的时候。
其实现在的时间依然不少,在既定的工作之外学习一些其他东西也不难,希望能在智力走下坡之前再锻炼锻炼吧。
当男主趴在桌子哭,镜头一转确是父亲把他被选中去美国留学的消息奔走相告。
简直就是当时我考入清华时那种场面,后面去美国反而没有这么印象深刻,可能因为高考是真正的考试吧。
只是来美国并没有允儿这样的神仙女友来送(别做梦了.jpg),男主这么长时间不联系她她居然还来也是够坚持的。
后来看了介绍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居然真的有这么危险走火车轨道的,但是落后的乡村交通不便也是事实,走过许多大城市后才发现我家乡余姚有多小,左右和杭州宁波两个大城市相邻,后来一查高铁北站也只是2010年才建成,大多数人也很少有机会去大城市。
我考到镇海中学时第一次要开高速去宁波,爸妈紧张的样子简直就是电影里男主爸爸开车去首尔的样子。
今天是我室友搬走的第一天,虽然平时和这个乌克兰女孩交流也不多,但她走后屋子还是格外的空旷。
她走的最后一天也还是冒冒失失地错过本来要去华盛顿的火车,就像以前也错过去加拿大的飞机。
这是两年以来我送走的第三个(长住的)室友了,不久也会有新室友搬来,生活的篇章继续向前。
我之前的评论:“情节过多,导致最后的情绪总觉得差了一口气,稍显平淡了。
人物都蛮可爱。
”今天有一些新的感悟。
看电影时在期待着“奇迹”,尤其前期情节多虽轻松有笑点但也还是平平淡淡。
结果建成简易车站、姐弟情、父子互相的和解,情节设置都不是可以用“奇迹”来形容的。
以至于看完很模糊“奇迹”是指什么。
把父子情感宣泄当成了影片最终的主题,那么前期很多情节人物找不到关联而觉得“过多”。
奇迹是指俊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俊京因为心结认为自己不配拥有梦想,虽然他喜欢宇宙有梦想。
老师“伯乐”的指引,给了俊京实现梦想的道路。
罗熙“缪斯”的帮助,让俊京第一次动摇了,去靠近自己的梦想。
村民和记者帮助建成和报道简易车站,让父亲明白了儿子的心,促成了父子和解,父亲儿子各自的和解和放下。
两元站,也给俊京去考试争取了时间。
各种,都让本来能力“天才”的俊京,心理上准备好了,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考试时的紧张,也一反以往不在乎的态度。
去和姐姐告别,终于迈开了离开和姐姐一起的故乡的脚步。
去勇敢地奔向喜欢的女孩表达自己的喜欢,以前总是会回避躲闪的。
一个一个看起来不重要的“过多”的人物情节,都促成了这个“奇迹”。
影片平淡地展开,就像生活一样的平淡。
是一部牵着我的情绪走的片子,该笑的地方都成功把我逗笑了,该哭的地方也都让我泪如雨下了。
电影有很多部,但母题其实就那几个,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好的就是把一件很“小”的事情写出新意,男主与姐姐、女友、父亲的三条线交叉进行,把人物塑造得很好。
而且看完电影之后的感觉就是整体节奏很好,虽然剧情线是比较平缓的,没有特别强烈的矛盾冲突,但看的过程中并不会感到无聊或者看不下去。
因为我发现人物的台词好像偏短,很少有一大段很长很长的台词,因此镜头的切换会频繁一些,但是在该缓的时候就会缓,比如在男主和父亲吃饭那里,有一个很长的两人的近景镜头,两个人就一直吃饭没有对话,父子关系不融洽的信息一下子就传递出来了。
在情绪传递方面,作为观众真的是一边哭一边笑。
男主被平A直接骗出大(进门向女友父亲坦白一切)、和父亲喝酒转杯子、汽车上睡觉这些地方真的笑死;在得知姐姐其实去世了那里和父亲向儿子吐露心声那里我又爆哭。
欢笑与感伤穿插,不至于让悲伤的情绪泛滥,并起到调和的作用。
虽然可能有些片面,但我一直觉得情绪就是评价一部电影的唯一标准,如果它能够把观众带入到它所表达的情绪氛围中,它就已经成功了,其他的手法、技巧都不那么重要了,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我觉得这部片子做到了。
By the way ,李星民(剧中的父亲)的演技绝了!
哈哈又是集所有人之力托举男的
要不是字幕显示确实有这么个民建小站的存在,真是要骂编剧,怎么能编出这么个一直拿人命来碾压的铁路。即使这样,父亲驾车导致躲避的女儿掉河丧命的情节依然难以接受。自己生活在这个村庄,不是在开车时会比其他司机都更加注意把车速降到最低通行的吗?表演没得说,那些太煽情的镜头都懒得欣赏,快进了。男女主的人设还是在我的野蛮女友框架下,可惜了演员,没创意
来看允儿的,“姐姐”也演的特别好,百想最佳女配角当之无愧。
7.5分。真的是青春的故事,看得心里都亮起了阳光啊~~~林允儿的青春感太强大了,相比之下,反倒是姐姐和家庭的部分受到了一定影响,煽情略显刻意了点。不过后半段到姐姐主场后也有提升,在光里那段颇为感人。但这也造成了故事前后略显割裂。整体来说瑕不掩瑜,能看看这种片子,心情也会好起来吧~~~
温情的日系慢节奏情感韩剧。🚉是心中的驿站,通往外界桥梁,是小镇人们的悲欢离合。美中不足的是搞笑与泪目共存,节奏跳脱比较严重。姐姐与女友的定位出现偏差。俊京的长相也是太过着急。父亲背负的秘密与姐姐的“存在”是本片的亮点。
韩国电影题材真是丰富,这才是电影森林该有的样子,而不应该尽是意识形态,主旋律。
烂剧
除了村民一起修火车站这段儿真实事件值得感动一下 其余全部拼凑+YY 而且是相当严重的妄想症 比如白富美青睐贫困学习机器 比如通过考试去NASA 简直是YY无下限 真不愧是大寒冥国
韩国人的想象里,自己总是那么强大
名为《奇迹》的电影 → 中国香港 / 导演:成龙「奇迹 奇蹟 (1989)」;日本 / 导演:是枝裕和「奇迹 奇跡 (2011)」;加拿大 / 导演:丹尼尔·格洛「奇迹 Miraculum (2014)」;意大利 / 德国 / 导演:阿莉切·罗尔瓦赫尔「奇迹 Le meraviglie (2014)」;美国 / 中国香港 / 加拿大 / 导演:斯蒂芬·卓博斯基「奇迹男孩 Wonder (2017) / 又名:奇迹」;韩国 / 导演:李章焄《奇迹 기적 (2021)》;中国大陆 / 导演:文牧野《奇迹 (2022)》;……
庆尚北道的乡下没有车站,就像我的身边没有你的陪伴,幼年的记忆残骸在我的心间不停翻涌,可怖的生死瞬间让人无从思考,留下不远离去的魂灵陪着我成长。二十多年的时光,不过一个转身便能跨越的距离,当一意孤行的父亲不愿再失去唯一的挚爱,那辆不曾停靠的列车也终让我的心中燃起了一缕火光,原来一切都没那么复杂、晦涩。家人的爱永远都在只是不愿表露,恋人的爱热情似火只是难以言喻,原来属于人间的奇迹时刻,不过是意料中的和解,留下来的才是最真挚的情感。
挺俗套的电影里李星民还是贡献出影帝级别的表演,好多地方感觉就像能看到我爸一样。姐姐真好看,让林允儿都黯然失色那种好看。
真的背景事件拍得梦幻单调,假的剧情冲突设计得唐突牵强,但执此一念和欲迎还拒的两段亲情足够真挚感人,毕竟一辈子也就是在放手与拥抱的交互中,停停走走地驶过一站又一站嘛。李星民真是我心中的首席阿泽西,他肩膀发抖时我后槽牙都咬碎了,更别说心了。
励志?爱情?玄幻?亲情?哪哪都有,哪哪都差一点。
剧情好支离破碎啊.
小清新。不过,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东亚农村社会的狭隘、封闭、短视,就这部电影来说,再加上韩国片片的那种叫人讶异的调调,至少我看不下去……
我的眼泪不值钱
三亿年前的套路,而且居然没有歌颂全领袖的伟大功绩,算尼玛什么奇迹
允儿这张脸演高中生一点都不违和啊。就是剧情太普通的亲情片,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家人最后总是会互相原谅。
【2.5】剧作是散架无力状的,村庄的车站需求与国家资源调配上的矛盾、父子交流上的矛盾实际上电影都交代得很清楚,但角色的行为让人感觉矛盾完全不足以发展成为必须爆发出来的冲突,整个故事缺少了一两处催化矛盾的暴戾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