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大块头有大智慧

大隻佬,大只佬,Running on Karma

主演:刘德华,张柏芝,张兆辉,汤宝如,秦煌,黄华和,元彬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中国大陆语言:粤语,英语,印地语年份:2003

《大块头有大智慧》剧照

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2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3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4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5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6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3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4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5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6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7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8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9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20

《大块头有大智慧》剧情介绍

大块头有大智慧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大隻佬(刘德华 饰)在跳艳舞时与前来扫黄的警花李凤仪(张柏芝 饰)相遇,同时,重案组亦在附近调查一起印度人杀人案。大隻佬逃跑时与逃走的印度逃犯不期而遇,最后逃犯逃走了,大隻佬被当成了嫌犯抓回了警局。其实大隻佬以前是大陆一名武僧,因好友小翠惨死,悲伤过度在树下不慎打死小鸟,对着小鸟坐禅7天7夜因而获得能看到因果的能力——看到结果时,便能看到因由。他看到了小翠的死是因果,他打死小鸟是因果,因无法平静接受这一切,他还俗了。 这次,他看到了李凤仪,看到了日军在杀人,便知她罪业太重,会遭遇横祸。为了帮助这位心地善良的警花,他开始暗中帮助她,帮她屡破奇案,救她于危难,希望能帮她洗刷罪业……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魔游纪Ⅱ烈风峡谷公路怪物人生闹剧勇者义彦与魔王城纸年古墓丽影2白猩猩历险记追捕圣诞老人机动奥特曼第二季猎犬喜悦之泪22/7维瓦后遗症真假哥窑瓶白夜破晓托雷复活她女王的教室月升王国黑色嘉年华功夫熊猫3万视瞩目湾区儿女狼人庄园深爱顽皮鬼5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屏住呼吸暴走财神3

《大块头有大智慧》长篇影评

 1 ) 说点戏内戏外

作为金像奖最佳影片,相对而言它不怎么知名。

刘德华以此作获得影帝殊誉,更是甚少提起。

我们说起华仔的影视作品,远的你会想到《旺角卡门》,《天若有情》,近的有《无间道》,《桃姐》,《解救吾先生》…但很少有人直接会说这部片的名字。

戏内的晦涩,难以解读,戏外的喧嚣,流言蜚语,它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充满了争议。

本片开头完全是一副B级cult片的模样:饱满健硕的肌肉猛男,风骚放浪的牛郎热舞,另一边则是残暴可怖的凶杀现场,一个能把四肢容纳进小盒子里的印度疑凶,匪夷所思的登场。

以现在的眼光看,刘德华这一身妆容假到近乎浮夸,造型和他前几年《瘦身男女》的肥膘并无太大的差别,只不过这回贴的是隆鼓的肌肉。

配上当时红到发紫的张柏芝饰演卧底女警察,导演杜琪峰执筒,按照当下的说法,这绝对是大流量明星阵容。

刘张两人自从《老鼠爱上猫》以后再度合作,一对欢喜冤家,热热闹闹的爱情喜剧片似乎就在眼前。

但剧情随着印度疑凶被捕以后,开始愈发难以捉摸。

开头的凶杀是噱头,两人的爱情终究只是朦胧萌芽的状态,难以逃脱的宿命论开始浮现眼前。

结合电影英文名更容易理解一些,「Running on Karma」,接受因果,慈仁着力当下。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相随”,越到后面越有说教的意味,昔日的大块头也不过是皮囊一副。

内心说,感悟说,轮回说,纷然而至,原来这是一部佛学哲理系的电影。

我向来对此类题材感到迷糊,人人皆有自家解说,各家影评长篇大论一大堆,翻了几篇,看不懂就算了。

那说点电影外的花絮。

本片获得第23届香港金像奖13项提名,并将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最佳影片囊入名下。

其中最大争议发生在最佳男主角上,当年呼声最高的还有另一部经典电影《无间道2》里的角色,扮演冷面老大的吴镇宇。

吴镇宇和刘德华年龄相仿,星路可是差着十万八千里。

一个专演风流帅哥,浪子英雄,一个是反派地痞专业户,不是神经兮兮就是飞扬跋扈。

《无间道2》可以说是吴镇宇的专秀场,即使剧情远不如第一部,但凭借一己之力他使得电影熠熠生辉。

当时这部片刚杀青,就得知必然入围最佳男主角,可以说风头正健。

吴镇宇对自己获得金像奖男主角可谓势在必得,记得当年采访他的时候,他还半开玩笑的说已经把获奖致辞想好了,对着镜头自信满满的预测,“当然是我了!

也该轮到我了!

”加上前两年自己的《爆裂刑警》与刘德华《暗战》对争惜败,更是耿耿于怀。

早年他和好友黄子华出演栋笃笑《须根show》里,还借机揶揄过刘德华和金像奖。

【台上嘉宾一旦宣布: “得奖者是吴镇宇!

”的时候,我想我首先不能露出太兴奋的表情。

因为我首先一定要露出一个“不敢相信”的表情,方便啊,方便我看四周,一看到镜头一拍拍到你,那镜头一拍到你掩面,掩面之后你要垂头,垂头垂到最低最低,因为根据生物学家讲,这样头部会充血,接着眼睛就会有充血,然后眼睛就会有血丝,之后泪水分泌,接着你再抬起头就会很似性感的:“Yes,Yes!

Thank you,Thank you!

”但很可惜我当日做不到这些表演给大家看,因为得奖者是刘德华。

】最终他在此与金像奖影帝失之交臂,四次提名都铩羽而归。

吴镇宇之前已经拿过金马影帝,金像男配,这个原本认为囊中之物的本土最重的奖杯,始终没有办法拿回家。

他在颁奖典礼后愤愤的留下一句重话,“香港的娱乐圈,讲运气、讲人脉、讲观众缘,但是不讲实力,实力是放在很后面的”,也成为当年娱乐圈茶余饭后的谈资。

错过了最好的表演年华,遇到如今青黄不接的电影市场,好剧本一本难求。

而昔日的好友刘青云后来居上,这十年间不声不响的拿了三个影帝(金像2金马1),此情此景,想必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

 2 ) 关于杜氏因果律的一些思考

一、理论框架初探《盲探》的一些地方让我想起了《大块头有大智慧》,抽时间看了一遍无删减版的《大只佬》,初时只是觉得一般,睡了一觉后突然对其中宣扬的“杜氏因果律”感兴趣了,当然,那不一定是杜琪峰们的独创,而只是我对宗教中传统因果理论不了解的原因。

在我看来,“杜氏因果律”的独特之处,是突破了对因果对象的限定,不再是“前世因后世果”的关系,而是不相干的人承受别人种下的因,李凤仪不是日本兵的后世,但以她被砍头的果对应了日本兵杀人的因。

围绕《大只佬》的讨论中,一位网友贡献了另一个理论要点:时间维度上的突破,以往是“之前”的因,影响“之后”的果。

这位网友宣称也可能是后期的事影响之前。

可以是文革时的某件事种下的因,导致了清朝时的某件果。

这不一定是杜氏因果理论的意思,但很有启发性。

它告诉我们,不一定是先因后果,跳出时间维度来看不存在先后。

依照这两条“定律”,我们似乎可以窥得一些真相的面貌,或者说构造一个以细密错杂的因果关系织就的世界模型。

从四维的高度观察这个世界,可以看作一大块无数粒子组成的海洋,其坐标轴是(地点,时间)。

这片四维海洋看似平静,各个粒子之间存在平衡。

如果其中一个A粒子跃动,也就是出现了因,那么从维持平衡的需要,在这片海洋的某一处(暂且理解为粒子的某对角线),另一个B粒子就要发生反向运动,以“抵消”或“平衡”,这种抵消需要达到相应的幅度。

——这一现象,似乎就是常说的前世因果的一个抽象。

这个A粒子的坐标可以是(1937年,南京),B粒子的坐标可以是(2003年,香港),A粒子是一位以杀人为乐的日本兵,B粒子则是乐观善良的李凤仪,日本兵的屠戮,在四维海洋中是一次粗暴的粒子运动,导致李凤仪必须通过多次运动以抵消其冲量(前期的救人等事迹,即老和尚所谓化解),但仿佛遭受了一记重拳的人,虽然连退几步依旧无法卸力,她最终被重拳的冲击击倒(被杀)。

为了守恒,维持平衡,对不相干时空的人承受了结果。

因与果,不一定是像杀人与被杀这样剧烈的,也不一定是先因后果,可能你在这个时空的一次偷情,导致另一名法国剑客的一次失恋。

世界模型中的无数粒子在这样相互地影响,或剧烈或细微的、永久地颤动着,而从高处俯瞰,整个世界模型还是波澜不惊的大海。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因果,又异于日常生活中的直观因果。

马加爵杀人了,并接受了死刑的惩罚,按照“杜氏因果律”,在几十年后会有人因此而遭受果。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马加爵杀人这个因导致的果?

现实意义的因果关系来看,应该是他颠沛流离直至被执行死刑;宗教意义的因果关系来看,则是若干年后不相干的一个人被锤死。

二、不相干影响的原因何以某一时空的事件,会引发另一时空的对应事件?

人们会觉得李凤仪的遭遇不公平。

而从常理的角度观察世界模型,无法理解两个相隔遥远的粒子之间的直接影响,即便是波动等形式,一般也是由近及远地先影响附近粒子。

可以尝试这样理解,整个四维世界模型是套精密的机械设备,两颗相距遥远的粒子之间可能有对应的连接。

(何况,在那种视角来看,时间、空间都是呆板的线条,说不定从更高维度来看,两个不同时空的人重叠在同一个坐标上。

)凑近这座模型,你会看到原本混沌的一大片,实际上是编织细密的锦缎,编织的线,则是这种关联。

又或者,不是两个粒子之间的联系造成了双方的因果,而是双方的因果建立起了两者的联系,这种因果、这种联系,将所有蠢蠢欲动的粒子束缚在四维世界模型的黑色海洋中。

这是理论的基本概念,一对一的远方作用的因果关系。

对这一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充,可以考虑粒子的多向度影响,即一个因造就多个果,一个粒子的跃动引发多个粒子的对应动作;还可以考虑因果或者说粒子作用的传递性,即双方的活动并不是封闭地发生与完结,而是A粒子影响了B,B再作用于C。

把多向度和传递性结合,似乎可以导出“不相干影响”另一种解释。

A粒子的一次激烈的主动动作,直接导致附近粒子的反应动作,这些粒子做出的反应可能是不同方向的。

然后再进一步波及到其他粒子,最终传递到B粒子。

照理说,通过多次的向量分解和能量损耗,到B粒子这里时,影响已经不大了。

但存在两种极端情况,A和B之间传递过程较少,缺乏分解和损耗,导致B受到猛烈冲击和强烈反应;另一种极端情况,被分解的多个向量通过传递,最终全部又汇集到了B粒子,使其感受到与A粒子始发动作一样程度的冲击与反应。

这就是明显的因果。

前面这个推导中,隐含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所谓的跨越时空的因果影响,实际上可能并未跨越,而是通过由近及远的影响完成传递。

文革时天津张某杀人,引发了南京孙某对其的报复,报复过程中的误伤和情感纠葛,分别引出另一系列复仇和情怨,情怨的影响延续到90年代,与复仇线的后续交结,最终导致广州王某的被杀。

从“杜氏因果律”来看,似乎是天津张某种下的因,隔着时空造成了广州王某的果,但实际上过程中有着更易解释的传递。

这样的解释,似乎可以建立起世俗理解的直观因果与宗教意义上的跨世因果之间的桥梁。

三、涅槃狭义的因果律,使得对人类(哦,可能还包括动物)的行为活动被机械划分为了两元:主动的因和被动的果。

基于此,杜琪峰借电影教育大家要放下执着、不要种恶果。

不主动跃动,但也会被其他粒子的因所牵制、被动地发生“果”。

当跟其他粒子完全没有因果,也就跟这个四维世界断绝了关系,这时这颗粒子会与周遭粒子完全没有干系,脱离束缚,像一颗气泡,飘飘升空,涅槃。

因此古老传说中,经常说到某人成仙成佛,是经过了几世的修行。

前几世中,不断地还债,被动地跟随对应粒子的因、去发生自己的果,逐步完结与其他粒子的关系;同时当然要注意不要种下因(此处与佛教对世俗的教诲似有出入,佛教还是教育俗人们多做善事,种下善因;但真要脱离需要任何因也不再种),杜绝再与其他粒子主动产生联系的可能。

到了最后一世,他偿还了残存的因果,孑然一身,飘然脱离了人间,站在俯视四维世界的角度,成为了佛,或者说骇客帝国中醒来的人,或者说站在缸子外面看着缸中大脑的人。

原文地址:http://www.douban.com/note/286735427/

 3 ) 了因和孙果

他看明白了因果,他法号了因。

文师傅说了因自有分寸,因为他看明白了因果。

他已经成“仙”了。

可是,“只羡鸳鸯不羡仙”。

——文师傅,是谁救了她两次?

——是你。

——是我?

还是那女孩自己?

——你为什么要出手救她?

——因为我看到她善良。

……了因喜欢上了李凤仪。

五年前,一个逃犯杀了他心爱的女人,一只小鸟的死却让他平静下来,他开天眼,“大彻大悟”:那只小鸟替那个逃犯顶了罪。

他已经不适合当和尚了。

那个逃犯叫孙果;五年后,还是那个孙果,杀了另一个他心爱的女人,他恼羞成怒:孙果应该死,李凤仪就是他的“因”。

就在这时,他问自己:了因又会是谁的“因”?

如此因果,万劫不复。

佛只着力一件事:当下种的因。

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大只佬要是个大块头。

PS:黄耀明的声音实在很销魂。

 4 ) 二零零八年七月

我和圆圆一起看的第一部电影。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拍得真是好看。

海报也十足漂亮,充满力量和速度,而且整个结构是一个十字架。

电影结尾孙果问:现在是几时?

大只佬说:二零零八年,大概是七月了。

我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热爱这个炎热的七月。

 5 ) 李凤仪种善因=孙果得善果≠孙果种恶果=李凤仪得恶果

事情经过自己去看电影,很概况的说:李凤仪种善因去找孙果,结果孙果却种恶果杀了李凤仪(李得恶果),最后孙果却因为李凤仪对大只佬的感悟得了善果(没有被大只佬一棒子打死)。

反正因果关系在孙果和李凤仪身上是完全反过来了,孙果种恶因却得了善果,李凤仪种了善因却得了恶果。

这里肯定有人跳出来说李凤仪因着的是日本兵的恶因,但我们知道大部分在中国参与屠杀的日本小兵都没有受到除了良心以外(如果他们还有良心的话)的一些实质性的惩罚!

所有这么大的恶居然选了个香港女警察来受还真是天马行空啊!

虽然不懂为什么,但是还是看明白了整个电影想要表达的禅意,在所有讲宗教的片子里,这是最打动我的一部(插曲是亮点)!

当年整个电影的噱头集中在瘦身男女里还没看够的刘德华肌肉装,这一部来得更裸露(反正是假的),只是最后那个瘦下来的裸屁屁是不是刘天王本人的尚未可知,。

七年之后重新再看一遍大只佬,比第一遍多懂了很多,曾经就很感动我的那首插曲身外情再想起时,我早已泪流满面。

看完整部电影,找遍了各大视频网站,只在土豆上搜到了这么一个国语版的身外情(林夕的粤语填词也很好,可是我看的电影是国语版的,同样的国语歌词更能触发我对电影的回味),看来一部讲禅讲佛的电影在大陆的市场实在有限,这里是土豆的链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MF1L18grqE/),先打开音乐再来慢慢写我的感想吧!

感动归感动,感悟的层次上只能算朦胧,也许还不及大只佬第一次脱掉袈裟不当和尚的时候,因为我不象他能看到因。

恕我愚钝,要问一个和李凤仪一样的问题:有因必有果,你觉得公道吗?

大只佬说他知道是公道的,但再也做不了和尚,我觉得既然这么说,就说明那时的他看穿因果法则对宏观的世间万象似乎是公道的,但对某个受大恶果的人恐怕他是接受不了的。

所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看起来好像很公平。

但是,注意这句话是省略了主语的,并不是我们以为的你种善因你就得善果,省略的主语是你种的善因别人得到善果,同样你种的恶因别人得到恶果,当然别人种的善因可能你得到善果,但也有可能你得到别人种的恶果,如此正负抵消,从非常宏观的角度上来讲好像是很公道,可是对于个体而言呢,我觉得对李凤仪就不公平。

恕我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教育,基本上不相信前世今生,就算日本兵是前世吧,大只佬都知道日本兵不是李凤仪,李凤仪不是那个日本兵,前世今生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为什么这些恶业要今世这个善良的人来受呢。

如果硬是要反驳说两人不是前世今生,只是简单的种恶因和得恶果的关系,就李凤仪的性格特点来说这一世她一定没有干过什么十恶不赦的恶事来积攒这么重的恶业吧。

而恰恰是这么一个善良的人被选中受日本兵屠杀之恶,请问这种随机的中彩票一般的机制又有几分合理性呢?

对于我这个从小受唯物主义科学观毒害的人来说,感觉质量守恒公理可以拿来比喻因果法则,说因果公道,就像说整个宇宙的质量守恒一样,总有施与和获得的两方,一正一负,正正负负,最后加和起来归零,无得无失,多公道!

但对于对于宇宙内的任何一个质点来说,质量可不是守恒而是有得有失的,只不过这个质点失去的就会被另一个质点得到。

自问如果我是这世的施与者,(质量)公道在我有知的时间内加和是个负数,我能象李凤仪那样吗,当然做不到,就算不会象杨大侠一样大开杀戒托几个垫背,但也会愤愤不平骂天道不公老天负我,从此对世道不公横眉冷对,既然我受得,别人受又有何不妥呢,这就是我自省能达到的觉悟了。

因为这样,李凤仪的善良才会这么感人。

这是个大善的人,虽然当年还青涩的张柏芝在一开始表演还略带浮夸,但这个角色还算诠释的让人怜爱(一直觉得只有率真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好演员,就算张柏芝最开始演技不怎么样也好,一个最率真的笑容是赢得这个角色的关键)。

李凤仪有多善良呢:她看到重案组把气撒在大只佬身上,不惜得罪上司仗义相救。

上司百般刁难,她还替整个重案组的人的生命安全担忧(其实她不知道大只佬看到要死的人是她自己)。

还有就算知道自己无论如何要死了,也只是想再帮大只佬一把。

其实在路口分别的时候,大只佬的感情已经表露的很明显,但李凤仪只要他给了自己一分钟牵手走过十字路口,这时歌曲响起 “十字路口,把我送到彼岸还要多久。

放下温柔,沦为点头的朋友。

要忍住泪水一滴不流,怕变成下辈子的伤口”,这个女人选择自己去承受残酷的命运,而不是依靠能预知因果的大只佬,她知道这样会拖累他,会变成他下辈子的伤口,所以宁愿忍住眼泪离开。

很多人说爱不是占有是高尚的,我觉得即便是这样高尚的不占有的爱也无法比拟这样忍住不爱的大善。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演员来说恶总比善难演,刘天王靠这部片子得奖的估计不是对善良的大只佬的诠释,而是短短几分钟的心中恶念的那个乞丐装的演绎,眼神太凶狠以至于有好多镜头我没认出来和善念的大只佬是同一个人。

与之对比强烈的是恶念领悟以后,同样是乞丐装,对着真正的孙果张开手臂说跟我走吧,简直像是模仿星爷演喜剧。

看来恶好装,善难演呀!

能装善良的才是演技派吧!

即使因果法则没有想得很明白,但是总还是得到一些体会:万物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就像好像一直都听说也觉得人总是有得有失的,老说一个人一直太顺了就有一个大坎在前头等着。

也就是有钱人为什么要行善散财,还有为什么胸大的常常无脑,红颜常常薄命的道理了。

所以佛要点化的就是人的执念:不要太执着地去一味追求一样好的东西,就好比是一个磁体,只有中性的时候是最稳定的。

好像磁场理论也能解释得通这个现象:种善因丢出去一个负能量的善果反而得到正的能量,种恶因当然得到负的能量,而丢出去的恶果却是个正能量(就像常常说吃亏是福了,因为你得了个人人都不想要的恶果所以集聚自身正能量),得到善果其实是欠了东西得到负能量,而得恶果确是积德得了正能量。

因此种善因得正能量容易吸引负能量的善果,而种恶果的负能量则会吸引带有正能量的恶果。

看起来说得过去,那怎么解释李凤仪的死:我不相信她的负能量是她自己种恶果得来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她受了一个大善因,如果电影时间够的话,我愿意看到李凤仪攒着日本兵恶业的原因,比如说李凤仪小时候被日本兵的后人舍命相救过。

但是这里就有主动和被动的区别,种恶因是主动的,得善果却是一个被动,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我还是想不通这个恶业这么传递合理不合理!

何况如果做善事不再是自发而变得有目的性(为了让自己多得善果,或者是积小善因得大善果),这样的善又还算是善吗。

而且人多数是愿意接受善果,却避免恶果的,这样本能的的选择结果是偏向负能量,也就是得了善果同时能量变负导致以后更容易得恶果,正验证了一句谚语,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所以得善果到底还是不是好事呢,真是个辩证的问题呀?

哎,我又被执念所控了!!

我觉得佛家的行善理论有一个基础是人性本善(相信人性本善的人估计都是抱着美好希望的,现实的人的说法大都是人心险恶,活的越久也越倾向相信后者),而认为世间的悲苦除了喜恶贪嗔的欲念所致以外,很多归咎在姻缘即会上而不是因为出现了人性中恶相,这是和很多宗教里都讲的人有原罪不一样,佛家相信人都善,有的只是执念(我觉得恶和欲是有本质区别得,不知道真正佛学里是什么说法)。

这恐怕是佛是以慈悲宽容的态度在看待世人吧,宁愿以自身来承受恶果来感化世人。

虽然佛不计较,但是普通人恐怕都达不到这种境界,虽然知道以恶对恶会陷入恶性循环,但如果总是以德报怨,形成正循环固然是最好的社会结果,可是这样那些行恶之人没有得到惩罚,这对行善的人算公平吗,行恶之人能被感化了固然是好,可如果恶念太深难道只能等天来收拾吗!

就像日本兵的恶业居然传到香港女警察李凤仪身上来受,这样还算是老天公平的收拾了那个日本兵吗!

我想可能古人是在世间看到了太多好人不得好报,坏人逍遥自在的例子,无法解释老天在一世之内能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所以有了前世今生的说法,我们无法追溯到自己的前世后世去求个公平,所以只求在这一世向老天求一个公允,祈求老天爷能开眼,千万别跟我乱开玩笑,真是承受不起呀!

 6 ) 刘德华·大只佬:了因寻果,你,就是我

1. 这里说的是《大只佬》2.大只佬对因果的追寻过程:1)有因必有果:李凤仪:我前世是日本兵?

杀了许多人,今世就要还。

我要被人打死。

大只佬:不是前世今生。

那个日本兵不是李凤仪。

李凤仪不是那个日本兵。

只是日本兵杀了人,李凤仪就要死。

李:我不明白。

大:这就是因果法则。

李:你觉得这样公道吗大只佬说,我打死那只小鸟,我看到了公道,可我再也做不了和尚。

为什么??

因为他心中不安:天上天下,因果罗网,无人能藏,无处可躲。

与其身出家而无法了因,不若重入三丈红尘,寻个果(孙果--寻果,谋杀发生后没找到他)。

小鸟之死,是孙果肇端,又何尝不是大只佬心中嗔念所结。

佛教的世界观是最不可思议的,认为阿赖耶识中(心中)含藏无量种子。

众生之间,因果罗网环环相扣。

他人看似和你没有干系,却都是各自心中阿赖耶识的映像。

所以你一个人何止承受日本兵的恶行,你也承担了所有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善恶。

大只佬看到了这些,他有无力承担又不得不承担之感。

什么才是大丈夫?

承担当下即是。

2)寻果了因:大只佬终于肯承担,当下,就了了因果。

2008年,在大山中第一次找到了孙果。

孙果逃避罪恶,又造下更多罪恶,是个可怜悯的;世人,也是可怜悯的。

大只佬在山洞中遇到了他心中的孙果(和他长得一样,但请注意看河边的孙果,那个孙果是另一个人扮演,表示那才是真的孙果。

),心中的孙果就是大只佬的嗔念,从同伴被害到李凤仪被害,心中的孙果一直埋在大只佬的心里。

大只佬打“孙果”,“孙果”也用同样招式打他;“孙果”流血,大只佬也流血。

“你是我心中的佛”“……”(“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阴符经·先秦)天地人都在心中。

佛是你心中的佛,杀手是你心中的杀手。

)“如是因。

如是果”(法华经云。

如是相。

如是性。

如是体。

如是力。

如是作。

如是因。

如是缘。

如是果。

如是报。

如是本末究竟等。

) “佛只着力一件事,当下种的因”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的因果,如此就改变了。

你心中平等的承担起世界,世界也就平了。

图片:结尾杨花飞扬大只佬形销影只,不是身材的巨汉,却成了心地上的大丈夫。

图片:老刘抽烟了达之后,一切无碍,何况抽烟,一笑。

图片:李凤仪手握杨花“希望以后不会再有人杀人”前行,精进,善因。

总有一天。

不会再有人杀人。

PS:说日本兵的场景有老太太拾酒瓶,是说这个谁扔下的又是谁拾起答:杨花飞扬来源:http://hi.baidu.com/bensenlee

 7 ) just have a little faith

看到影片最后一点,我被雷到了。

--现在是几时?

--差不多是2008年7月吧今天是2008年6月29日。。。。。。。

呃。。。。。。。。

2004年23届金像奖的最佳影片。

刘德华的最佳男主角。

记得第一次看这个片子。

和老妈一起看。

没有看懂。

因为看得是普通话删节篇。

看完之后,我和老妈同时说这演得是个啥啊。

今天再次翻出来,看迅雷的白话未删节版。

终于看懂了。

有因就有果。

所有的果都有因,所有的因都会导致一定的果。

然后影片回到了很多此类影片的主旋律,原谅。

当片末,两个刘德华遇见,最后大只佬不还手了,看着对方说,我明白了。

这个时候我怎么突然就想起了大话西游里周星驰和蓝洁瑛关在白骨洞里,周星驰说的那句冤冤相报何时了。

只是,这又什么好删的。

点解要删呢。

政治,色情,暴力都不涉及。

难道是宗教?

这么大的一个民族没有宗教信仰也挺让人匪夷所思。

是不是我们都知道我们是怎么来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做什么的,我们为什么会死,死后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活着的时候的所作所为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为什么会做一些事情,为什么不做,做了会发生什么,不做又会如何。

相信。

很多人选择信自己。

当一个民族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任何事情,不相信任何人,那是不是这个民族会越来越孤独。

你信什么?

你信谁?

谁是你的神?

 8 ) 由《大只佬》得二三感悟

从几个重要情节谈谈我对因果的感悟。

先说了因为何还俗。

我的理解是那天了因在树下看见因果,但也仅仅停留在看到因果,不懂得因果如何运作。

他深知小鸟难逃一死,但从感情上无法接受这种果,小鸟被自己乱棍打死。

这一点从他和李凤仪的对话中也得到印证。

他只知看到日本兵杀人李凤仪就得死,李凤仪说她不明白,大只佬只是一句这就是因果法则。

他无法解释。

李凤仪又问你觉得这公道吗,大只佬说他看到因果,知道这是公道,但是没法再做和尚。

什么意思?

他不明白也不能理解为何公道如此无情。

他和李一样不明白,他也认为不公平,为什么杀身之祸会一次又一次地降临在一个善良女孩的身上。

但是他能看见因果,现实也一次次印证因果强大的联系,他不愿相信但是目之所见让他不得不信。

再有就是大只佬说“不是前世今生,那个日本兵不是李凤仪,李凤仪不是日本兵。

”该怎么理解。

我看到网上有很多不同的解释。

有一条获赞很多的这样说:日本兵结下恶因,就会有人得到恶果,可能是下一世的日本兵,也有可能是张三李四。

类似的说法还有:佛说众生平等所以谁得恶果都一样。

我不认同这种观点。

我们所谓的“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只是看到一世的结果。

但是业报不仅有“现报”还有“生报”、“后报”。

佛说: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你看到一个人这一世作下恶业无数却又得了善果,因此就咒骂因果的不公。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住相,起码算是我执。

孰知他的恶业要在下一世才能因缘成熟结出恶果。

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这句话真正的理解应当是说因果关系是深层次的,不浮于表面。

正如李凤仪说的“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你上一世的容貌、名誉、钱财、记忆都不会伴你到下一世,但唯有业力会跟随你。

从李凤仪的角度看,日本兵和李凤仪毫无关联,但是她却承载着日本兵的业力。

所以说,不是前世今生,李凤仪和日本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除了李凤仪无法选择的业力。

在这件事上,她是被迫的,如果有机会选择她一定不会选择作为日本兵转世。

还有就是为什么大只佬再度出家。

关键所在当然是他和自己心魔的对话。

如是因,如是果。

昨日因,今日果。

佛只看重一件事:当下种的因。

我还是不完全明白话中的深意。

比较浅显的解释,他明白了有因必有果,无论你是否抗拒,就像李凤仪身后的日本兵,不论你如何救她,日本兵还在。

相较于阻止恶果的显现,不如去结下善因。

因为没有恶因也就不会有恶果。

这也是电影想要表达的,李凤仪最后说希望再也不要有人杀人也就是不要再结下恶因的意思了。

佛说因果不虚,我还不是虔诚的佛弟子,也不能像大只佬一样看到因果。

只能说如果因果不虚,我可以试着理解它。

就像电影没让我笃信佛教但是却给了我更多人生的启发。

如果因果不虚,有因必有果,那么我们这一生就是因果的集合,也就是命运。

我们这一生都是被降生时带来的业力推着往前走,如同大海上的帆船,一生都在命运这股风的力量下随波逐流。

哇,巨大的无力感扑面而来。

就这一点,我最喜欢的西方哲学家叔本华也有类似的说法,他的确很喜欢印度古书《吠陀》,但我相信这个思考力超群的天才是不会人云亦云的。

我直接引用他的原话:“在这世上存在三种力:精明、力量和时运。

我相信时运至为重要。

这是因为我们的一生可比之于一条船的航程。

时运-顺运或者逆运-扮演着风的角色,它可以迅速推进我们的航程,它可以迅速推进我们的航程,也可以把我们抛老远的距离。

对此,我们的努力和奋斗作用不大。

也就是说,我们的努力和奋斗只是发挥桨橹的作用:在竭尽全力挥舞桨橹数小时之后,终于向前走了一程,这时突如其来的一阵强风,一下子就能使我们倒退同样的距离。

如果风向顺利,我们不需划桨,也会前行。

”叔本华和印度的智慧在这里碰撞,他们一致认为人生中我们能够掌控的部分极少。

泰伦提乌斯说过:人生就像掷骰子游戏,掷出的骰子如果不合你的意愿,那你就只能凭借技巧,去改进命运所摊派的骰子。

——《阿尔德菲》这正是叔本华的意思:命运洗牌和发牌,我们只能出牌。

那么究竟如何出牌呢?

叔本华没有具体的告诉我。

而佛说结善因。

全篇没有看懂的一个地方就是李凤仪究竟是谁杀的,但好在不重要。

写完以上内容感觉到有好多需要继续学习的的东西,继续阅读吧。

 9 ) 【大块头有大智慧】——一部充满佛学隐喻的杜琪峰电影

看了很多豆瓣的影评,对剧情的理解和解释都很不到位,这也是我第二遍观影此片,才有所感悟。

影片的影像风格仍然是很“银河映像”,很出色,这是一大看点。

但是此片的“主角”既不是影像风格,也不是剧情或者表演,而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

本片隐喻众多,很多线索稍纵即逝,同时影片在主题表达上又有矛盾和分裂,更是加深了观影者对影片的理解难度,即便多看几次都很容易让人感到云里雾里,产生很多疑惑,这是此片最大的缺陷。

不过,你能看懂了本片最重要的六个隐喻,就看懂了本片。

第一个出现的隐喻:警犬背后出现了追打小狗的小孩的幻影,警犬最终被李凤仪(张柏芝饰)的子弹误击而死。

编剧这里有意让幻影中出现了小孩打狗的情境而不是别的,而警犬在现实中被击毙,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小孩前世打狗,今生作为狗被打死”。

这儿说明了自我是存在轮回的,并且是“恶有恶报”。

第二个出现的隐喻:幻影中似乎是古代的两师兄在打斗,其中印度人为了救一只断腿的甲虫被同门杀死。

而现实里,同门反过来又被印度人杀死。

李凤仪问女教师为什么要帮助印度人,她答到:“明明只认识了一天,却就是感觉很熟悉,就是很想帮他…”这说明了,他们之间是存在前世今生的联系的,她就是断腿甲壳虫的化身,今生报恩,在现实里她也是因为救印度人而断了一条手臂。

这儿再次说明了自我是会轮回的,并且对应了“善有善报”。

第三个出现的隐喻:李凤仪背后反复出现的正在砍头行凶的侵华日本士兵幻影到底与她有没有关系?

在影片中,“大只佬”(刘德华饰)对李凤仪说:“不是前世今生。

那个日本兵不是李凤仪。

李凤仪不是那个日本兵。

只是日本兵杀了人,李凤仪就要死。

”这里是什么意思…这时影片最关键的一个隐喻出现了:在大只佬对李凤仪说出以上对话时,导演有意给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镜头:一个拾荒的老太婆推着拾荒车出现了,她拾起路边的一个空瓶子,仅此而已。

结合大只佬的话,这个镜头究竟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有人扔下了这个瓶子,拾荒老太婆拾到了这个瓶子,这就是因果,但是两者之间之前并不认识,并无关系。

这里也就说明了,其实李凤仪与日本兵之间并无关联,只是日本兵曾经干下的恶事,影响到了现在的李凤仪,造成了她的死亡宿命。

影片中大只佬的师傅多次提到李凤仪的前世是日本兵,罪孽深重,所以难逃一劫,这其实是师傅没悟透,也可能是编剧故意在混淆视听。

第四个出现的隐喻:大只佬与像孙果一样装束的另一个“自己”对决,最终大只佬战胜了“自己”,并且放过了“自己”,结果当他晕倒的时候,这个像孙果一样装束的“自己”,反过来也选择放过了他,这里是本片第二个最关键的隐喻:大只佬最终战胜了自己的心魔和恶念,从“因”上终止了“恶”的延续和轮回,也就是对应的是“冤冤相报,何时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实里最后大只佬选择不杀死孙果。

第五个出现的隐喻:大只佬在“悟前”见到李凤仪的头颅时态度是悲愤交加,“悟后”再见到李凤仪的头颅时态度是理解与释然。

见到同一事物,态度与感受前后截然不同,这表达了人自身“心念”的重要性,理解变了,感受就变了,不过“境由心生”罢了。

第六个出现的隐喻:电影结尾,大只佬身上的肌肉突然没了,他重新穿上僧服,点上一支烟,潇洒离去。

大只佬的肌肉为啥突然就没了,变成普通人,这里暗示的其实是:就像济公,虽然喝酒吃肉,但是内心已经修出了佛性,当一个人内心足够强大,就不再需要强壮的皮囊来伪装自己。

此时的僧人“了因”比满是肌肉的大只佬更加“强壮”。

第一个和第二个隐喻说明了“自我”会轮回、会承受自己前世犯下的罪孽,这与第三个隐喻想要表达的本片最主要主题其实是相互矛盾的。

因为女主李凤仪之死并不是因为她在前世的作恶,而是世上的因果律:种因与食果说的从来不是一个人,如果你是位善良的人总做善事,却不知道自己的善果在哪?

或者你总做恶事却从没有食过恶果,反而觉得自己很幸运。

那么,这部电影能够给你答案:我们口中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虽然不假,但是这里掺杂了人们“付出必求回报”的太多私欲,而电影里阐述的道理,是一种大爱,种因与食果说的从来不是一个人,你做的每一件善事,自己未必能有回报,但在人间已经结下善果,总有人会食到,而你做的每一件坏事,也未必一定会影响到自己,但你一定会影响到别人。

所以,李凤仪在自己明知会死的情况下,选择了主动寻找孙果(以暴露逃逸杀人犯孙果的踪迹),主动迎向死亡,种下善果,以惠及他人…这是大爱。

李凤仪与大只佬在夜市餐桌上的对话就表明了,她只用了很短暂的时间就悟透了大只佬长期没能悟透的道理。

很难想象一度以拍黑帮片闻名的杜琪峰大佬,居然能拍出这么有佛性的一部电影。

 10 ) 大陆版和香港版之不同!

港版片长106分钟! 大陆版的片长85分钟,大陆版剪了大约20分钟,还不包括大量被改了的对白。

不同的情节太多,不能尽录,这里只讲关键情节: PS:香港片名是大支佬即大块头的意思 大支佬为什么知道李凤仪会死?

大支佬可以看到一些东西:在人或者动物临死之前,他可以看到他们前世的业。

见到那条警犬跑过,他就看到一个小孩子打死一只小狗。

警犬果然被李凤仪失手打死了。

第一次见到李凤仪,他就看到一个日本兵在屠杀中国人,把头砍下来提在手上狂笑。

所以他知道仪一定会死。

当时他只是把脸转过去对自己说:“看不到,看不到。

”直到后来仪在警察局为了保他挺身而出,他看着包扎好的手才想起小翠,决定帮她,但“只此一次。

” 但是后来每次救了她都还是看到那个日本兵。

他才明白自己做什么都没用。

而大陆版只是把大块头救仪的行为解释为:她象小翠。

李凤仪为什么相信大支佬?

她和大支佬在停尸间看尸体的时候,大支佬看到了死者的前世:他和那个逃跑的印度人在前世就是师兄弟,决斗的时候,两败俱伤,师弟求饶,师兄手下留情,没有杀他。

师兄回身看到一只甲虫在水里挣扎,他伸手捞上来,救了甲虫一命。

这时师弟从身后偷袭杀死了师兄。

甲虫飞起来,一只前脚断在师兄手里。

所以大支佬预言,有人会帮凶手逃走,而这个人断了一只手。

李凤仪见到那个女老师时,她的手还没断。

但是后来她亲眼看到她的手断了,而且女老师承认她原来并不认得这个印度人,但是见到他好象已经认识很久了,很想帮他,即使断了手,也一点都不后悔。

这时李凤仪才相信大支佬的话。

而大陆的情节没有讲到大支佬的预言被证实。

(在她家里的那句“我去找医生” 只有大陆版才听得到,原版中她只是想逃命。

) 大支佬悟到了什么?

李凤仪死后,大支佬追野人到山洞,野人说(大意):“如果你想知道我为什么会杀了你的朋友,还割下她的头,就先告诉我你是谁。

……小鸟死了,该死!

小翠死了,该死!

孙果打死小翠,也该死!

我见到你朋友的前生杀了很多人,她也该死。

我本来可以让她死得快一点,但是我觉得她死得不够痛苦,我就用一块尖利的石头把她的头割下来,她看着我的眼神很奇怪,见到你我才知道,原来她认识我,因为我就是你。

我杀了孙果。

替天行道,痛快!!

你想不想试试?

想不想要我的头?

”大支佬火起,两人打在一处,当大支佬要下手杀那个野人的一霎那,他自语“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他倒下的时候,野人又揪住他的头发要杀他,他看着野人,安详地笑着。

野人放开了手,两人在佛前打坐。

“你是我心中的佛,昨日因今日果,佛只看重一件事:今日种的因。

” 心魔二字在海外版没有出现过,应该是悟出来的。

结尾: 大支佬在深山五年,身体已经不再健硕,他终於等到孙果,带他回来。

在警局,他换上僧服。

在满天柳絮中抽着烟向远处走去。

至於李凤仪杀父之仇在海外版也没有出现过,也许是误传。

影片前面大支佬看到的业影已经预示了仪的惨死。

仪用自己的生命点醒了大支佬,但如果不是大支佬当初救了仪,也不会有醒悟的机缘。

大支佬三次除衫,第一次是因为看到因果,知道不能改变今日果,又不能放下对孙果的恨,所以放弃当和尚;第二次是因为悟到可以通过今日的因改变明日果而重披袈裟;第三次他已经大彻大悟,化解了因果,身体只是臭皮囊,也无需拘泥于烟酒之戒律。

此时其实穿什么已经无所谓了

《大块头有大智慧》短评

我的爹呀,脑袋那里真的吓个半死,整个片子感觉super诡异,我也不懂到底想讲个啥,还有就是谁想的这个名字,太误导人了……

10分钟前
  • Carmen
  • 较差

真不知道是这么具惊悚感的电影,独自一人在家,晚上又要开灯睡了……

15分钟前
  • 常减常肥的温绮
  • 推荐

特地重新看了一遍 确实跟我以前看到的版本不一样 可是也没感觉好在哪啊 一般般啊

20分钟前
  • 空城
  • 还行

张柏芝很好看

21分钟前
  • 孙道德
  • 较差

本来是个烂港片,后半段太神奇了,哈哈~

25分钟前
  • 杨子虚
  • 还行

时隔近十年 看了6个版本 终于叫我看到全本了 怨念被满足了

27分钟前
  • Ivo
  • 还行

唉,杜琪峰依旧在故弄玄虚

28分钟前
  • Reynard
  • 还行

2008.4.23 脚伤养病悠闲时光

29分钟前
  • 黑糖
  • 较差

真是痛恨删减版,弄得人搞不清楚怎么会得那么多奖P.S. 黄耀明的主题歌真是不错

30分钟前
  • 绿腰
  • 还行

银河想走向奇诡CULT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剪得情节支离破碎,丧失多少杜氏的自然流畅。其中的禅意试图将片子提到一个高度,但太廉价的叙事实在无力支撑。发现天台捉贼的一幕与《盲探》捉镪水佬差不多,银河的剧本是在卖萌吗?

33分钟前
  • 白圣杰
  • 较差

一直对违和的假肌肉造型抵触就没有看这部,如今看完很惊讶,居然是讲轮回因果的。银河映像的质感,写实硬派的摄影,片尾的山西实景眼前一亮,重案组苦大仇深+用力过猛的表演风格,张柏芝反倒自然得体,最后的头堪称惊悚了,甚至超过咒怨,刘德华的假肌肉在当年是个宣传噱头观感很差。前中期一直以为是爱情探案动作大杂烩,叙事混乱逻辑断裂,到最后终于用因果论串起来了,只是因果讲的也不好,仅仅触及恶因可以用善果来了结的浅显道理。韦家辉自己在制作特辑里讲了李凤仪前世是日本兵,轮回到这一世来了结因果的,无需对这一点过度解读。只是对于当世之人,善未必有善报,恶未必有恶果,所以佛家为了自圆其说就解释成佛只看因,果自有报,只是时候未到。

36分钟前
  • 某骑士的鬼魂
  • 还行

剪刀手谋杀好片子。多年后我才看了港版的《大只佬》,对此片立刻改观。因果已然注定,重要的是你现在所要种的因。

41分钟前
  • 夜FLYER殤翔37與江浪夜翔
  • 推荐

看不求懂。2021.9.17 看懂了。

44分钟前
  • joker
  • 还行

杜琪峰、韦家辉、游乃海银河三巨头的创作,风格明显。被低估的电影,其实这部电影很有内涵,强调因果,宿命论,带有对轮回的思考,就是比较隐晦,有几个镜头倒是惊悚。宗教学意义远大于其商业意义。7.7

49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没什么晦涩的嘛。。

54分钟前
  • Travis
  • 较差

另类禅意电影,每个人都要死而且无法选择怎么死,寿终正寝那不过是YY。公平吗?探讨这自然规律公平与否纯属扯淡。所谓公道,所谓命运不是人力可强。然而提前看见别人的命运,还是自己喜欢的善良女孩,难怪纠结。本片有传道、因果、善念、爱情、魔障及超脱多方面传达,悟吧。

59分钟前
  • 甲癸丙
  • 还行

8.3 之前没有,之后也不会有,属于银河映像的imagination

1小时前
  • 蓝莓布加洛舞
  • 推荐

当年看刘德华那造型,确实有点被吓到了,可怕恶心,张柏芝一直那么美。

1小时前
  • 梦梦梦梦
  • 还行

看完了,是部令人费解的电影。看的一头雾水,不知道是杜琪峰故弄玄虚,还是剪辑在装神弄鬼,估计编剧也没有闲着在整蛊我。这部电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看来还需要看看第二遍……

1小时前
  • 李杰西Jessie
  • 推荐

因为看的大陆版,完全没有看懂

1小时前
  • Virgohi21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