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一部黎巴嫩电影---《焦糖》.导演、编剧以及主演都由纳迪·拉巴基(Nadine Labaki)担任,真是美女加才女,千载难逢的组合。
影片把镜头放在一个理发店里。
几个女人的故事,伴着淡淡吟唱的音乐,丝丝苦涩的甜蜜味道 。
这是部不折不扣的女人编、女人导、女人演给女人看的片子。
在理发店工作的女子拉亚里爱上一个有妇之夫,和他躲进废旧的修车场、天桥下幽会。
为了证明什么,她闪烁着慌乱的神色四处找酒店订双人间。
最后抱着玫瑰茉莉,巧克力蛋糕在猥琐的目光注视下走进一家小旅馆。
她用力地将脏乱的卫生间擦到雪白锃亮,抖落床垫的陈灰,打扫干净一切,还有她自己,放上鲜花,打开蛋糕,插上蜡烛,等那个男人的电话。
就在等到睡着时,短信来了,说他无法从他妻子身边脱身。
好在姐妹们来了,哭诉,骂自己蠢蛋,然后几个女人在楼上男女的欢爱声传来的时候终于忍俊不禁大笑起来。
姐妹们约来了男人的妻子,这时片头渐进镜头特写的焦糖终于出现了,原来它还有一个作用是用来去腿毛的。
于是焦糖成了发泄怨气的工具,狠狠的抹下,狠狠地揭去,带着嫉妒的力气。
然而美满是别人的,结婚纪念日是别人的.拉亚里在女人家里给她修完脚后,接过酬劳,在女人骄傲的神色下走出他的家门,终于捂着嘴哭了,也终于明白了那男人是别人的。
尼斯瑞是拉亚里的好友之一,她要面临的是即将到来的婚礼。
令她担忧的不仅仅是古板的未婚夫以及他的家人,还有自己不是处女的事。
她给自己胡乱诹了个“蓬皮杜”的姓氏,在女友的鼓励陪伴下去了医院做修补手术,走进手术室的时候留了个坚实的背影和一句话“如果蓬皮杜先生打来电话就说我去裁缝那了!
” 酷酷的瑞玛是个女同性恋者。
有棱角的轮廓,似乎总不笑的脸,耳机永远挂在耳朵上。
一边淡淡地拒绝对她示好的男孩,一边对一个一头乌发的女人露出温暖柔和但暧昧的笑容。
理发店的老主顾詹美尔是个无法面对衰老的女人,她一次次的试镜,做明星的梦,被人提醒白色裙子后的血迹时妩媚地问“女孩们,你们谁有卫生巾?
”如果你以为她只是爱秀那就错了,因为在剧尾会惊异的发现这个女人一个人坐在卫生间,拿出一小瓶血倒在卫生纸上,扔进垃圾桶的最显眼的地方,再拿出一个干净的卫生巾打开,卷好,塞进桶底。
一脸的落寞。
原来如此,衰老比出糗更可怕. 住在理发店隔壁的女裁缝师罗丝终年照顾着神智错乱的疯姐姐,却在晚年迎来了自己的爱情,一个愿意为她把已经剪好的裤子再剪一次的老绅士。
她染了自己长年疏于打理的头发,涂了蓝色的眼影,红色的唇膏,又在疯姐姐的捶门,吵闹中狠狠地一一抹去。
迟迟等不来她的老绅士穿着只及脚踝的裤子无奈离去,孤单的背影伴着缓缓的吟唱让我鼻子酸了一下,当爱情来临时,不是两情相悦就可以在一起。
罗丝再年轻二十岁会接受这段爱情的吧,那时她还会想陪伴姐姐孤独到老吗?
她们相伴太久了,久到害怕生活改变了。
他们太老了,老到只有力气爱,没有力气在一起了。
影片在尼斯瑞的婚礼上结束,一片温馨,祥和。
拉亚里挤在争先恐后的女人堆里接花球的时候,一只鸽子飞过,花球没接到,倒正好用脸接住了鸽子屎,众人的哄笑声中,鸽子远远飞去了...最后的结局总是好的,我喜欢看这样祥和的结局,哪怕不如悲剧有感染力.影片对于宗教信仰,观念方面的阐述在我看来也是不重要的,一些穆斯林世界禁忌的东西,比如同性恋,婚外恋,婚前性行为,任何一个都可以单拎出来作为一个话题,在这里只是点到为止.点到为止最好,太深的挖掘反而带来无穷的压抑.淡淡的,或许这才是现实.粉身碎骨不管不顾的爱恨情愁那是文学作品虚构出来的.现实里我们要保全自己,有时还要保全他人.有欺骗,有隐瞒,有违心,有遗憾,有不甘,有痛苦,却也有了安全,平静的生活。
这样挺好的,如果再加点感激的心,简直就是完美了...
女人要对自己狠一点。
很多人都这样讲。
就像去体毛,只是刮掉的话,那么一个月不到,体毛会再次有碍观瞻。
只有用焦糖,黏黏的烫烫的焦糖像沥青那样狠狠的将体毛连根拔起,经历过这一毛将焉附的切肤之痛,才可以得到摸起来仿佛光滑许多的肌肤。
自古以来,女人追求美的节奏都很奇怪,但千变万变,不外乎就是某种程度上的自残。
拔体毛。
裹小脚,穿让人窒息的束胸衣,演变至今,就是愈演愈烈的整容,直接在脸上身上动刀。
不对自己狠心的女人,就是懒女人。
但有一条至理名言已摆在那里很久,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所以,因为对自己不够狠的懒女人,不值得同情。
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
说这个话地古人一定是个大男子主义的拥蹇者。
受那么多刑,不是为取悦自己,而是为了男人。
那么不对自己狠代表对自己的男人不够倾心。
所以,为了证明自己的痴情,无数女人对自残般的装扮投以了热切又期盼的目光,甚至是食砒霜,只为让自己看起来更白一些。。。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
爱情中,你情我愿由不得他人来指手画脚。
只是,希望当爱情真的来临的时候,女人,你依旧可以看到自己的位置。
狠心,不是狠心让自己背后忍痛只为博风流才子一见倾心,而是狠心让自己在周围蜚短流长的泥沼中,紧握自己想要的未来。
美不美,在于你是否觉得你本来就很美。
好片儿是不受地域限制的,因为人性大同……那些欣喜那些悲伤那些小幸福那些生活的枝微末节……无以言表的轻描淡写,美得叫人心碎PS.相当喜欢片子跳跃式的点到为止的手法绝不拖泥带水,却不影响剧情推进,反而留给观者更多意味深长的空间岁月神偷真算不上什么:)
故事发生在黎巴嫩的一家美容院,围绕着五名女性的日常生活展开。
拉亚里、尼斯瑞和瑞玛在同一家美容院工作,詹美尔则是她们的常客,而美容院附近的一名女裁缝师罗丝和她年老的痴呆的姐姐莉莉一起住。
她们年龄不同,性格不同,人生际遇不同,她们有各自独特的故事。
拉亚里因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而陷入困苦,而且不得不面对他不知情的妻子;尼斯瑞婚礼在即,却决定到医院做个处女膜修复手术;瑞玛是个女同性恋,对一个美貌的顾客颇有好感;曾经是演员的詹美尔难以接受自己一日一日的衰老;而年老的罗丝因为要照顾姐姐而放弃爱情。
一段段故事交织在一起,像焦糖一样,既甜蜜缠绵,又丝丝苦涩……
今天把黎巴嫩影片《焦糖》(Caramel)看完了,很美丽的纯女性题材电影。
这部影片的女主角也是本片导演和编剧,故事基本围绕几个女人经常聚集的美容院展开。
Layale、Nisrine、Rima同在美容院工作,Layale是一个有妇之夫的情人,每天都在等待那个男人的召唤,然后匆忙赴约;Nisrine婚期将至,未婚夫出于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她去参加对方家庭聚会时都不得不在自己清凉的裙装外套上一件中规中矩的衬衣,而偏偏马上面临新婚之夜的她并不是处女,她不知如何不让未婚夫发现这个秘密;酷酷的Rima是位女同志,似乎从不会有百转柔情。
过气演员Jamale成天奔忙于到处试镜,是美容院的常客,对于试镜时的苛刻她含泪做出自己最灿烂的笑脸,让人辛酸,她看着同去试镜的年轻演员时的眼神透出一种凄凉。
女裁缝Rose一直与自己半疯的老姐姐Lili在一起生活,Lili一直在等待幻想中的男人的信,每天在街上把所有纸张都捡回来,Rose已经习惯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偶尔到美容院送衣服,从不愿让姑娘们替自己修饰一下。
Layale去赴约的时候时常会碰到街区的一个骑警,匆忙赴约的她从来记不起系安全带,这位骑警也从来不忍心真的给她开罚单,他已经偷偷爱上这个时常对他恶作剧地做鬼脸的美丽女孩,而并不知情的Layale仍旧每天死死守着电话等待下一次约会。
男人越来越少地约会她,她有时把不知从何而来的男人的妻子、女儿的照片拿出来看,那上面是像安琪儿的女孩和满脸幸福的妈妈,当时的感觉该是心如刀割吧!
一个纪念日前夕,Layale想为两个人订一个房间,在这个阿拉伯国家,她不得不用假名字,并假称是给自己和丈夫订房间,无奈四处碰壁,因为必须出示身份证,后来好不容易混进一家小旅馆,里面大概是流莺经常出没的地方,她非但要面对旅馆中人的暧昧眼光,还要对旅馆房间做大扫除。
等一切准备停当,蛋糕摆上桌,自己梳洗完毕,涂好漂亮的指甲油,就开始漫长的等待……经过分分秒秒的煎熬,等到的是男人发来的信息,他与妻女在一起无法脱身。
Layale面对满屋的气球、鲜花,心灰意冷。
这时,房间门被敲响,门口是三个女伴,Rima问:蛋糕还有吗?
Nisrine向女伴们也诉说了自己的担忧,三个女伴自告奋勇陪Nisrine去做了修复手术,做好手术后,Nisrine捧着鲜花,四个女人凯旋而归。
Rose店里自从来了一位老绅士改衣服,她的状态就变了,她甚至破天荒去到美容院任姑娘们给她染了一头漂亮的红发准备去赴约。
在家化妆的时候,Lili一直在旁边絮絮叨叨,令Rose意识到她无法抛下头脑不清的姐姐去开始新生活,她含泪擦去所有妆容。
Nisrine的婚礼马上就到了,四个女人聚在美容院装扮自己,从来不穿裙子的Rima被准新娘要求在婚礼上必须穿上漂亮的裙子,她被按在椅子上像被上刑一样地,一边是Jamale给她修指甲,一边是Layale用焦糖给她褪腿毛,只听她很夸张的一声声惨叫,这时门外邀Layale赴约的汽车喇叭声和电话铃声同时响起,屋内的几个女人却只管自己说笑,不再理会。
同要去参加婚礼的警察终于有机会来找到Layale帮他修饰,Layale帮他用焦糖修掉散乱的眉毛,然后帮他把胡子剃掉了,走出美容院时的警察神采奕奕,满怀希望。
婚礼上,从来都是酷酷的Rima出人意表,突然提出要求送新人一个礼物,她唱起了一首祝福的歌曲,新娘脸上是那么快乐的笑容,而另几个女人,也无不都是一脸阳光。
影片结尾,那个只喜欢去找Rima洗头而没有勇气剪去一头长发的女孩,终于剪了一个漂亮的短发,走在街上,看到橱窗中的自己,她脸上是极之灿烂美丽的笑容;Rose陪着Lili上街,一路帮她把纸片捡起来,脚步却也是尘埃落定之后的轻松。
生活总是这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苦痛,但只要心中希望还在,温情还在,我们总可以品尝到丝丝甜味,就像焦糖的滋味。
很有阿尔莫多瓦《回归》的味道 细腻刻画了4个女人的生活和情感姿态~发现最近的好多片子4个女人中就有一个les 像这片里的Rima 美剧《女人帮》里的catlin 《心倾何处》里的Spencer(Ashley应该是个BI)等等 同性恋的角色像是一种调味剂 又像是某种社会挑战 宣誓着女人不仅在社会地位上的进步姿态 甚至在性别取向向也开始逐渐抛离了男人角色~
原来焦糖还有这个作用,哈我还是头次知道总体来讲,是满温馨的一部作品。
爱情之于女人,一向是千焦百媚的,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女人们本身。
就好像焦糖,甜中带点苦涩,焦香中带着细腻的韧劲,那么柔软,那么诱惑人。
女人总是把爱情当作终身的事业,呵呵,这么说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在爱情里学着去感受,去体会,去哭泣,去放弃,百转千回。
是爱情让我们成长,不管我们怎么被伤害,怎么害怕,怎么心碎,怎么难过,怎么悔恨,怎么不甘心。
我们都还是怀抱着希望,因为爱情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甜美,那么的愉悦,那么的牵肠挂肚,那么的让人无法割舍。
还没有在爱情中腐坏的那一切,就让我继续记忆吧,还没有好好感受个够,就让我怀抱着这些小情绪和期许,好好等待下一次爱情的到来。
这个片子放了一个多月。
文艺片向来是准备好心情再看的。
本来以为是法语片,结果用力听了半天,除了招呼是标准的Bonjour,其他完全没对应上法语字幕。
应该算黎巴嫩语吧……(如果有的话...)本来以为会是一部艰涩的电影,在下部的时候,却总是时不时的看着然后苦苦的笑。
有些人认为片中的焦糖暗示一种甜蜜或者苦涩的味道,但是看过之后觉得,就象片中用来褪毛,焦糖暗示了一种向往生活的手段。
无论用什么方式,让自己看起来年轻,漂亮,富有活力,从而成为对方眼中的完美。
或许伴随着一阵阵的痛,但总归还是可以触及。
很好的片子,很舒服,又有一点点的沉。
btw:最后剪了短发的女顾客漂亮极了,羞答答又兴奋表情让我想起了年轻时候的赵雅芝。
我宁愿她也是同性恋,宁愿她只属于女人。
在歌剧院式的西班牙文化部电影院看《焦糖》。
二楼正中的座位。
大红帷幕天蓝穹顶,两侧有探出的看台。
开头的零场景,镜头在焦糖上方推进,金黄色甜蜜的糖稀,凄然的阿拉伯音乐。
一眼便知会是喜欢的电影。
最喜欢的一个桥段,是Layal在焦糖色夕照的百叶窗前,接情人的电话,一边拨动百叶窗帘向外张望(海报取景也正源于这个镜头),美妙的眼波流转腰肢细柔,一个恋爱中女子的风情万千。
这一切都被马路对面窗内暗恋Layal的俊俏警察看在眼里。
交替镜头,使得看上去像她与他的对答。
暗恋的百转千回欲语还休,全在这一接一应之中。
宛转如柔珠落盘的钢琴,敲得人心端不住地软。
几欲落泪。
La mujer quien me mira y no me ve. 那个望着我却视我不见的女子。
爱情的盲区与时差。
甜蜜,苦涩,温暖,粘稠,缓滞,焦糖色的人生。
⭐ ◀ ▶ ⭐ ⭐ ⭐【娜丁·拉巴基】導演處女作 ~沒什麼特別之處,以黎巴嫩的貝魯特為背景,圍繞著5位(身處同一屋檐的四位發廊女工和一位年歲已高、以針線為伴的女裁縫)不同年齡、不同意義、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傳統的各懷惆悵心事的「女性」為中心;電影沒有直截了當地表現「女性」周遭面臨的社會環境環境,而是選擇間接的聚焦以瑣碎日常的「發廊」來切入、匯聚和窺探角色多維、不易的內心世界;電影沒有一個主要的敘事脈絡驅動,多條隨意的情節線編織,其力量來自於它紮根於現實」的深刻洞察;橫亙於不同命運軌跡之間的鴻溝,以溫情、真摯的目光向「女性」與「男性」關系進行審視,充滿溫情的不乏對「女性群體」的深切同情的一種觀察;身處社會的隱形羅網中各自為營的「女性群像」,飽含著相似的情感困惑、浪漫關系、對衰老的恐懼和對命運不確定性的隱隱憂慮將她們聯系其中,共同編織著對往昔的溫柔懷想,各自承載著不同的期許與哀愁;濃郁、粘稠的「焦糖」成為電影如斜陽一般的主色調;溫馨、親切、內斂的對女性角色給予極大的尊重,以「友情」、「親情」、「愛情」來表現「女性」的「自主」與「自我」,頗具溫馨、私密的美感!
【娜丁·拉巴基】獻給「貝魯特」,其中蘊含的更是對多元「女性身份」深切關懷的象征!
娜丁·拉巴基 ★ 女 🔥 33 N 🔴 2007 🔵 法國 🟣 2024 ▲ 7月 🟣 ➊ 🟣 24🟣 線上 觀影 🟣 網絡資源下載 🟢 55 inch🟣 Ⅰ ≈ 96分鐘🟣 原聲音軌 ★ 中文字幕 🍁 ★ ★ ★ 6 7 🍁
这个电影纯粹给女人看的吧,我看没啥好看的,很没意思~
有些地方没字幕···这可是法语···简直不知道在说啥呀······感觉故事有点碎,比较平淡没什么高潮~~~不过也可能是因为我快进着看的所以才这样觉得~~~唯一比较好的就是人美画面色调不错~~~
基督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交汇之城贝鲁特,是中东地区最西化的城市,但影片中的女人们,为爱情、婚姻、性取向、年龄等问题仍然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阿莫多瓦?西班牙?伊朗?黎巴嫩!
Nadine Labaki+Fatmeh Safa
场景很美,说的是女性活的自我一点,男人才会爱你吗?
只愿有人读懂你那风情万种
淡淡的味道
一个关于愿望、希望、渴望和寂寞的故事,不过,如果可以有一个肩膀可以靠着哭泣是比任何现有的食物安慰更适合疗伤的。几个开理发店的女人,为了生活为了爱情,细看能看出很多哲理和人生的意义,和焦糖一样甜蜜充满着苦涩。甜而不腻,哀而不伤。
用焦糖代替wax脱毛,一定很痛。
听着OST打算写点东西,结果憋了半小时什么都没憋出来。就放弃了。太郁闷了。我已经丧失了最后那一点文学基础了。最后那幕,老裁缝拉着她半疯的姐姐,我的眼泪就使劲的掉。在你孤单的圣诞夜,是谁陪在你身边。在你暮暮之年,又是谁还拉着你的手。我们都很坚强。
不知道在说啥……
我觉得值一个CC
太美了~
其实还算蛮细腻的女性故事,三星半,最唏嘘的是女裁缝的故事,最后短发的镜中人笑得梨花带雨
法国女性的爱情.
最痛心的是 lily的故事
2008-12-27
好吧,我不是很喜欢了
很喜欢得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