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戏还是没的说,可惜剧情多少还是太薄弱了。
比起叶问的立意低了些,无非就是一个想要平淡生活的人被卷进各种漩涡之中,然后啪啪啪,哒哒哒,就结束了的故事。
类似这样的情节太多太多了,所以审美很乏力,倘若比叶问先到来,起码还能再上去两分,可惜叶问在那里,后面再抄就真的让人。。。
很乏味的同时又坚持了一下看了下去期待惊喜,结果当然是啥也没有。
武戏刚猛文戏生涩——《叶问外传:张天志》
今天介绍一部中国香港动作电影《叶问外传:张天志》。
片名IP Man Side Story: Cheung Tin Chi / Master Z: Ip Man Legacy (2018),别名张天志 / 张天志传 / 叶问外传 / 叶问系列之张天志。
多年前说好的《叶问》电影宇宙迟迟不见动静,现在终于出了一部《叶问外传:张天志》,将《叶问3》中表现抢眼的张天志拉出来单独拍了一部外传,总算给《叶问》电影宇宙充实了一些内容。
《叶问3》中张天志和叶问闭门比武失败后,关闭了自己的武馆,带着儿子开了一家杂货铺,准备过过普通人的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一身功夫的人走到哪里都会遇到麻烦。
正是能力与大责任越大,或许有些麻烦事在普通人看来忍一忍就算过去了,而在这些功夫大家眼中,都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关乎尊严的大事。
平静日子没过多久的张天志,很快就卷入了一场关系复杂的黑恶势力争斗中。
先说影片的优点吧。
影片结构比较完成,该填的坑都填起来了,全片完成度较高。
主打动作戏的动作电影最关键的就是打戏。
本片的导演是袁和平,主演是全国武英级运动员张晋、WWE重量级冠军戴夫·巴蒂斯塔、功夫女星杨紫琼、拳霸托尼·贾、苦力强释彦能。
光看这个阵容就知道,动作戏不会差。
在片中有多段打戏,室内室外、墙上地上,到处战斗。
专业动作演员奉献的打戏干净利落,一招一式都清晰明白,很有老派港片的感觉。
张晋打得很好,动作很干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动作戏缺少个人标签,不够标志性,没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动作。
成龙有喜剧动作,李连杰有太极,甄子丹有甄三脚,托尼·贾有凌厉泰拳,而张晋缺少属于个人的动作,咏春也有叶问在前,没能抢得名号。
甄子丹的叶问咏春更偏向于防守反击,体现以柔克刚以阴克阳的感觉,张晋的张天志永远则偏重于进攻,动作更加刚猛凌厉,如果不是那些近身短打动作,还真看不出是咏春。
作为《叶问》电影宇宙的一支,外传肯定也会维护功夫的武林至尊地位。
真的在实战中,讲究的是一力顶十技,在绝对力量面前,技巧不名一文。
社会新闻常有某某格斗家轻松打败某某武学大师,光练招式不练力量,一切都是白给。
不管招式练得多么花里胡哨,在WWE世界重量级冠军面前,都是一巴掌拍死的事。
另外,导演演员们过分关注动作戏了,在影片文戏方面就略为欠缺。
为了强行推动剧情,演员们的台词显得好生硬。
正常对话哪会充满说教感和喜剧感,台词有些违和。
原本张天志亦正亦邪,正义感并不强烈,他是一名武痴,只要证明自己是正宗,同时可以赚到大把的钱就行。
到了外传中,原本那个亦正亦邪的张天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街头义警。
张天志这个角色在《叶问3》一直痴迷于证明自己是正宗咏春,到了外传中,他变得不那么在乎咏春还是咏秋,只要能把敌人打趴就行。
其实吧,作为习武之刃根本不需要执着于自己的咏春正宗不正宗,真正的武学大家都是开宗立派,自创武功。
张天志其实可以眼界更高一些,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派功夫。
剧情方面不值得过多讨论,动作导演拍出的影片基本就是按照热血漫画的套路来,在现实世界中根本无法发生。
比如如同游戏闯关一般的情节设置,完全都是按照服务主角的套路来;比如警察敢公然对抗白人上司,这样的情节除了让人一时爽快一下,没什么意义;比如大慈善家欧文·戴维森的毒品生意做到这么大了,身边没有小弟没有枪,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武戏刚猛文戏生涩,角色突变略显违和。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想了一下还是给出了四星,真的非常喜欢张晋,从杀破狼二就迷上他了,但不得不说叶问这个ip咏春是一大看点,而这部电影张天志从一开始就舍弃了咏春到最后才重新拾起,所以在我观影的时候,感觉打戏虽然帅但是觉着总少了点什么,不过我还是被张晋广告牌上那一场追逐戏,和杨紫琼和张晋推杯的桥段给惊艳到了,而到最后张晋重拾咏春重头戏。。。。。。
虽说我是张晋的铁粉,但不得不承认个人还是觉得甄子丹打的咏春更好看,可能是先入为主吧。。
但总的来说还是挺棒的,尤其到最后张天志觉醒,我特害怕张天志像叶问一样起身一通爱国嘴炮的时候,张天志却轻蔑的笑着说了一句:“我不是来逞英雄的,我是来揍你的”让我一下子笑了出来,不由得拍手叫好。
对嘛,这才符合张天志的人设,爱国嘴炮套在叶问那样一身正气的角色上才没有违和感,张天志相比叶问来说更像个小人物更来的真实,所以说真的爱了。
另外想单独说一下没想到邪气的托尼贾还能这么帅呀,以前看托尼贾都是正面形象,而且人设上感觉跟成龙一样,有点千篇一律,这次突然从那个冷酷杀手的模样,打戏少了份力道但凛厉了不少,托尼贾的服装设计师和武术指导我个人要给满分的。
家人喜欢看动作片,特意买了电影院的大屏幕,一起看,全程看的津津有味。
用一个小故事说起,引出剧中的主要人物,情节紧凑,没有太复杂的人物关系,对于我们这些不想太过于用脑的人来说,很适合。
打戏精彩,动作设计真实又合情理,动作干脆利落,爆点多,看的过瘾。
小人物,三观正,热爱国家,抵抗不公和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真诚待人,虽因自己儿子安全有过懦弱,但这样显得人物更为真实。
为了朋友,为了正义,为了国家人民,虽危险丛丛,但不畏惧,让观众热血沸腾。
当然,一部剧有好有坏,配音有点让人出戏,个人风头太突出,不过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了。
张晋是真帅!
相比之下,甄子丹在3、4中那种宗师气质魅力都没这么大。
张天志是真倒霉,从叶问3开始就是,每次助人为乐都会被关起来,连个落脚的地方都不好找。
托尼贾银幕上是不是就没打赢过张晋?
打的好Hige,就连柳岩都在打。
电影还是得导演来拍。
动作比主宇宙的夸张,有些明显的威亚。
被张晋圈粉是在杀破狼2。
还记得看过杀破狼后发现吴京很帅,于是来看他在2里面耍帅,结果发现张晋比吴京还帅,三节套一穿,谁也不是对手。
黑道少爷好中二,不像正常人的脑回路。
杨紫琼好惨,像洗白被各方找麻烦。
终于有毒品直接急性毒死人的了,这是我第一次在影视作品里面见。
前言:我很多游戏电影评论下方有人问我“你行你上啊”,对此我的统一回复是“很遗憾,这些电影(游戏)编剧没有请我,否则它们的剧本至少能看上去像是人写出来的。
如果有合作意向请豆邮联系我,只要你出的起钱。
”并且本文后半截附有对剧本的详细修改建议,诸位读者可以和原剧本比对一下。
看完张天志,我心里简直一肚子气,就像我玩通刺客信条大革命一样。
我最讨厌的就是,好题材,烂作品。
烂材料,炖一锅烂菜,不可惜。
用上等食材,做出大排档的菜,可惜。
不仅可惜,还得骂。
为什么说是好材料?
张天志这个人有故事,而且可以写出非常出彩的故事。
叶问系列总体来说剧情中规中矩,因为白痴老板黄百鸣的原因,叶伟信发挥碍手碍脚。
但是有两人物非常好,一个是第一部“我是个翻译,我不是走狗!
”的李钊,第二个就是第三部的张天志了。
张天志出彩,就在于这个人没有正义感。
纵观叶问3,他人生最重要的是他儿子,第二重要的是钱。
正义?
不存在的。
揍放火烧学校的小混混,痛扁马鲸笙,说到底,都是为了他儿子罢了。
这个人简直比好好先生叶问有趣太多了!
这种反英雄人物在我国功夫片也算是比较少见,如果加以包装,那绝对有爆点。
结果,袁和平不负众望玩失手了。
我一次次容忍八爷拍烂片,《苏乞儿》我告诉自己只不过是剧本差了点而已,《奇门遁甲》那都是徐老怪的锅。
但这次我累了,我不想找了。
我要骂人。
我上来先说打戏。
本次打戏特点是:1很多。
2.很没逻辑。
3.不亮眼。
4.威亚过分。
首先打戏数目,冠绝叶问系列,一个是甄子丹拍第一部的时候都比现在张晋大,身体不如以前。
另一方面大概是八爷当导演,对文戏不感兴趣,肆无忌惮拍打戏。
但是这并不是好事。
其实叶问每一部恒定群戏打戏两场,切磋一场,boss战一场,很有讲究的。
首先就是为打而打。
托尼贾的问题最为严重。
看完我楞是没弄明白,托尼贾到底是杀手委托人元华的保镖,还是一个杀手,还是二者兼而有之?
他到底为什么要在张天志逃跑途中打张天志?
你倒是交代一下啊?
一句话都没有,你当是《杀破狼1》的吴京啊?
人家吴京还有一句台词呢。
《杀破狼1&2》里都有一个话很少的杀手(第一部吴京第二部张弛),但是我们看完都很清楚,这是个狠角色,虽然没什么台词,但是身份,实力都交代得很清楚。
至于这次的托尼贾,定位就很诡异了,看完只能用莫名其妙来形容。
没有逻辑还体现在打戏缺乏前戏。
于承惠说过“打戏是一种抒情的手段”。
打斗其实是个很讲仪式感的事情。
先塑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剑拔弩张之式,突然一粒火星点燃火药,那才过瘾。
比方说,《叶问1》里著名的一打十,叶问如果没有看到廖师傅被人开枪打死,那他一打十就是吃饱了撑着。
《一代宗师》,如果宫保森没有问叶师傅“拳有南北,国有南北吗?
”那两个人掰饼就是神经病。
讲到掰饼,《张天志》中有个类似的片段,曹雁君(杨紫琼饰)找张天志赔罪,二话不说两个人就开始推酒杯。
你们俩倒是先说几句话啊?
怎么一句"我请你"“我不喝酒”就比划起来了?
观众还没反应过来呢。
至少也应该这样,曹雁君点名要张天志陪酒,张天志过来感觉莫名其妙。
曹雁君语言上戏弄张天志,张天志也置若罔闻,最后曹雁君要张天志喝,张天志不喝,然后两人一番比试。
这样才是正常的打戏逻辑。
说到不亮眼,大概是《叶问》系列珠玉在前吧。
张天志基本没用咏春功夫,虽然如同正传的他一样狠劲十足,但缺乏特色。
还有拳法风格太单一。
功夫片是拍给不懂功夫的人看的。
这次所有人用的拳法都是大开大合的拳法,除了老外。
比方说托尼贾和张天志,两个人的拳都很硬,打起来反而显得平平淡淡。
同样是这两个人,在《杀破狼2》中就火花四射,托尼贾用的拳刚烈凶猛,一个肘击,膝顶就让人残废。
而张晋用的八卦掌潇洒,柔中带刚,尤其是大决战中化解托尼贾的几个攻势并且反击设计得很巧妙。
这次设计最好的是张天志大战曹雁君。
一方面另一边赵金虎也在和曹雁君的保镖对打,两边镜头转换得到位。
因为杨紫琼是女性,虽然打得也是洪拳一类的拳法,但是却别有一番风味,是电影中不可多得的打斗亮点。
再加上场景没设计好。
武戏的场景狠重要。
举个例子,《叶问3》打戏场景非常好。
一个是电梯打戏。
叶问一方面要护住老婆,一方面要在狭隘的空间击败对手。
前者是“游戏目标”,后者是“地形”,一下就和普通打戏区分出来了。
一个是大战泰森。
泰森的打戏是办公室。
一个是三分钟限时,一个是办公室环境。
关键是办公室的沙袋是点睛之笔。
一方面泰森在沙袋周围穿梭,仿佛坦克的体型异常敏捷,同时中间有一拳击中沙袋,把沙袋几乎打飞起来,更凸显其凶悍。
这就是场景设计的妙处。
《张天志》这次场景,BOSS战显得无趣,前面有有些过火。
所谓过火,就是两场威亚过分的打戏,招牌街和天台。
威亚过不过分,得看故事环境。
武侠片,爱怎么用怎么用,观众都可以理解。
但是你拍现代片,比如碟中谍,两个人吊威亚飞来飞去,那就诡异了。
比如招牌街,几个人在招牌上腾挪盘转,跳来跳去,竟然没丝毫恐惧!
你们的设定只是会武功的普通人,不是杂技演员吧!
一个人在高处什么反应?你看《我是谁》,成龙在天台边缘走路那叫一个小心。
《叶问3》中火烧学校,叶问跳上石栏台阶,脚步也是小心谨慎。
咋你张天志是马戏团出生吗?
至少要设计一些几个人晃晃悠悠,跳过去紧紧抓住脚下的招牌之类的,如履平地不太合适。
天台,武痴林(大误)战张天志。
也是,你平常坐在天台边就和人打起来了?
还在危险地方跳来跳去,还管这叫切磋?
释延能你是从《奇门遁甲》片场来的吗?
说到BOSS战,则是无趣。
一是场景无趣,劈里啪啦,各种砸桌子,玻璃,再说小体型打大块头《叶问3》已经干过了。
二是反转无趣,张天志一用咏春,顿时小宇宙爆发,扭转败局。
让我想到了《精武风云陈真》。
反转太刻意了,太不合理。
同样对比《叶问3》,叶问发现弗兰奇拳头过于牛逼,于是决定攻下路,于是绊倒弗兰奇稍微取得一丝优势,虽然由于防御力太弱导致还是被弗兰奇破解,于是利用肘部瓦解弗兰奇凶猛的拳头攻势,并用标指干扰对方,终于拖住三分钟。
《精武英雄》藤田刚防御力过于凶悍,但是陈真发现只要对他同一个地方施展多次攻击,就能让他受伤,于是疯狂攻击其额头,破了其“机器人”一般的气功。
面对强大的敌人,运用智力发现其弱点并击败,这种反转才叫合理。
至于靠爆发小宇宙,走马灯回忆,那都是下乘套路。
再说文戏吧。
文戏,一个字,蠢。
不是剧情蠢,是拍得蠢。
镜头直接一黑,下一个场景比比皆是,毫无过渡。
一回忆,直接开始放《叶问3》片段。
袁和平大导演,咱能不像个中学微电影一样的生硬剪辑吗?
同样的内容,让叶伟信拍,表现力就能强很多。
我以《叶问3》为例子,文戏一处好,一处坏。
坏的是医院中,丹哥哭戏,因为丹哥哭戏水平实在有限,所以对着丹哥脸拍实在是太为难他了,实在是不感人。
好的是打木人桩。
张永成说想看叶问再一次打木人桩,全程没有拍到丹哥的脸。
但是他一开始打得狠慢,中间突然顿了一下。
然后又开始,越打越快。
中间顿一下是神来之笔。
因为叶问心中悲痛,他顿一下其实是早已泪流满面。
然后强忍悲痛继续打桩。
这就是好的文戏,遗憾的是《张天志》里一场都没有。
其实编剧还是给张天志设计了一些这种亮点,奈何袁和平实在是不会拍。
编剧的得与失虽然大家都说平庸,但我个人认为编剧有一些值得称赞的想法。
一个是整体架构还凑合,明暗线都有。
二是前半截张天志还是张天志。
三是个别配角有亮点。
先说一。
大家都看出来了,明是张天志讨生活,暗是张天志想割舍咏春放不下。
这个想法很好,就是袁和平你拍得太生硬了.......咱能不能不要每次一回忆咏春就开始剪辑《叶问3》啊?
这么一剪辑,毫无灵气,就只有蠢了。
剧中表现仿佛张天志一用咏春就战斗力倍增,其实表现得有问题。
实际上是因为张天志曾经太执着“正宗咏春”,现在又固执的“完全舍弃咏春”,是心走歪了,影响了发挥。
如果他和赵金虎切磋,他回忆起当初失败的经历,一时分心,被赵金虎打败,可能效果更好。
咏春是他心中过不去的坎,也不能描写成他内置的外挂,那样就俗了。
二,张天志人物设定。
之所以我说,前半截的张天志才是张天志,是因为后半截张天志都在演叶问。
坏人追杀美女,关我P事,但是你敢弄坏我儿子玩具,你死定了!
这才是张天志啊!有正义感的张天志那不是张天志。
什么时候人设开始崩了呢?
酒吧当服务员的时候,他为了尊严弄坏洋人的表。
张天志在乎尊严?
笑话。
《叶问3》,本来想租房子,被房主知道他是拉车的之后,一顿冷嘲热讽,他一句话都没说。
黑市打拳,被马鲸笙嘲讽,他只是默默开价“这些我全要。
”只要能赚钱,我做什么不可以?
该低头低的起头,该骄傲时盛气凌人,这才是张天志。
这样的人,你让他痛骂洋人,打击毒品,把握方向错了,这是叶问干的事。
他可以打击毒品,可以揍洋人,但他绝对不能因为正义。
他是因为复仇。
他店铺被人烧了,儿子受了严重心里创伤,他需要复仇。
电影中表现得太委婉了。
烧了烟馆怎么够?
不把姓曹的废了怎么出的了儿子这口恶气?
最后却成了和君姐讨价还价,可惜啊可惜,我认为真正的张天志一定会让姓曹的生不如死。
如果我是编剧,我一定把整部剧的主题定位黑吃黑,以牙还牙。
你敢惹我,我就让你完蛋。
你搞我儿子,我不仅要毁了你的生意,我还要毁了你。
你杀我兄弟,我也要让你完蛋。
编剧最后还是太喜欢“爱国情怀”这种东西,却忽略了张天志骨子里的这股黑暗气质,才是他的魅力所在。
而且张天志在《叶问3》还有一个特点,小心谨慎。
打田师傅,先把门拉了起来,防止被人发现。
收拾马鲸笙和他的混混,先客客气气找马鲸笙,再把他揍一顿。
这样的张天志,绝对不会傻愣愣的去打BOSS,然后等着香港警察爱国情怀爆发。
(话说这部电影的警察异常准时)他可能会想办法让洋鬼子警察发现大boss没有利用价值了,从而黑吃黑,放弃boss。
这时他才会完成他最终的复仇。
而电影的结局,恐怕可笑都不能概述。
因为敢在那个年代当街打洋人,还把洋警察铐回警局?该行为仿佛叶师傅当街暴揍日本兵!
我们回归一下《叶问1》,叶问打败了十个日本兵,回来的路上,遇到日本人的卡车还是不得不回避。
显然叶师傅在擂台上可以暴揍日本人,但是台下,他是被侵略国家中的渺小平民。
戏说也不能够扯淡啊!
就算是王胖子的《追龙》,跛豪去杀洋鬼子,那也是偷偷干的活,准备不声不响弄死洋警察,也不能光天化日干这活吧?
而且你指望那几个香港警察爱国情怀爆发?
可能吗,一腔爱国热血当警察这么多年也给磨没了。
就算他们真这么敢做,那几个洋警察估计也毫发无损。
三说到演员,我最想提巴蒂斯塔。
可惜了,体育界出身的演员,巴蒂斯塔表现让人惋惜。
比起演技糟糕的泰森,喜剧专精的道恩强森,巴蒂斯塔更能演一些复杂的角色。
比如说这次的大BOSS,非常亮眼(如果能处理得更好)。
一方面,他对待小朋友温柔礼貌,在大家眼里是个好厨师,是个慈善家。
另一方面,他是个心狠手辣的毒贩。
这种BOSS背景在叶问系列非常有创新。
也只有第一部的三浦将军,脸上没有写着反派两个字了。
第二部的拳王,那就是个傻冒。
第三部的泰森,基本没有文戏背景。
完全应该给巴蒂斯塔更多的戏份让他发挥,而不是只让他挥一挥拳头。
我一直在想。
他杀赵金虎的时候,先解开赵金虎的手铐,然后两人公用晚餐时,赵金虎突然发难,巴蒂斯塔游刃有余地化解攻势,然后这个时候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他一拳一拳把赵金虎打死。
就像《刃牙2》多里安打加藤一样,会不会更加残酷且优雅?
而且他的身份揭露太早了,应该等赵金虎被抓时上餐桌才发现,这样更震撼。
如果增加戏份,并且把BOSS战做得更好一些,这个角色绝对能在功夫片历史上留下一笔。
可惜了。
其次我对马鲸笙的角色感到很奇怪。
这和叶问3里是同一个人吗?
一开始火烧张天志家,“对付这种人必须有部署”你也忒礼貌了吧!
张天志上次还把你鼻子打歪了呢!
你不骂他句“张天志,让你TM上次和老子做对, 冚家富贵吧你!
”对得起你混混身份吗?
你这语气跟完全不认识张天志似的!
而且明明一两句就可以交代他被费兰奇开除之后怎么混饭吃的,偏偏没有,和叶问3完全割裂了。
这才是和正传衔接的正确方法,而不是疯狂剪辑《叶问3》画面。
最后说一下音乐吧。
音乐:几乎没有存在感。
首先电影制作组非常抠门,没有给张天志写首主题曲。
还直接套叶师傅的主题曲,过分了!
这是让张天志一辈子活在叶问的阴影中吗?
其次,很致命的一点,打戏配乐太稀薄。
叶问系列打戏让人热血沸腾,川井宪次的配乐功不可没,不信诸位可以回头听一听叶问系列经典几段打戏的配乐,光是音乐,就能够让人回味叶师傅的每一个动作。
到了张天志,打戏几乎就是拳脚的声音,气氛烘托上就差了一大截。
我对剧本的整体修改意见前三分之一不用变动。
巴蒂斯塔线变动:保留餐厅部分给张天志儿子蛋糕,刚开头餐厅晚上关门片段。
删去第一次马尾和马鲸笙见面片段。
第一次展露毒贩身份直接放在诱捕赵金虎吃牛排时。
(增加人物反转产生的震撼感)和赵金虎的对决,应该改为先解开其手铐,请他吃牛排。
然后开始用留声机放音乐。
赵金虎这时才进攻,然后被巴蒂斯塔打死。
(用优雅的音乐反衬其残暴)杀了赵金虎之后一定要在让他服务张天志父子吃顿饭,最好他在后厨刚打死人就上来继续做菜(突出衣冠禽兽的本质)赵金虎变动:加强搞笑担当部分。
刚开头那杯和头酒一定要自己尝了顿时吐出来。
人物设定:曾经是一个武术家,但是为了家庭放下武术开酒馆,但是内心却放不下,一直想和人比划比划。
(要和张天志对比,突出张天志的内心结局一定是放下武术)他老婆死时一定要突出他伤心难受,不要上来就打,表现出“虽然我退出武林就是为了避免麻烦,但是麻烦终究还是找上了我”(暗示张天志:一朝是武术家,这辈子都没法退出江湖)同时要突出他和张天志儿子关系不错(增加张天志为赵金虎复仇的动机)张天志变动:被叶问打败的事一定要小道消息传得人尽皆知。
让他儿子很没面子。
一方面他要放下咏春重新思考武术,一方面他又要在他儿子树立面子,突出人物内心矛盾。
在酒吧被洋人侮辱时一定要非常谦和地把表捡起来。
然后因此被赵金虎表扬,表示很多人刚来都咽不下气,想不到你这么能忍。
然后两个人开始天台交心。
切磋武艺的结局改成张天志败了。
因为张天志在防御的过程中想到当年败于叶问的经历,一时耻辱涌上心头,分心被打败。
托尼贾身份变动:身份是一个随心所欲,喜欢挑战的杀手。
刚开头,元华拿枪指着张天志,他应该不动,元华说:你不是我保镖,上啊!
托尼贾说:你比划不过人家,又不是人家暗算你,关我什么事!
中间,张天志火灾逃跑。
托尼贾先是利落的干掉了追张天志的人,然后开始打张天志,表示:我想试试你的拳!两人酣战之际,一个飞刀飞向托尼贾,被张天志打飞,托尼贾表示:这个恩我会还你的。
然后请看下半部分。
后半截重大变动:自从两个人从长乐会馆出来后,咽不下这口气,毕竟姓曹的只断了一条胳膊。
于是两人商量要弄死姓曹的。
于是他们有一次乘这家伙外出把他抓了起来。
张天志先是在他身上烙了印(他儿子火灾时被砸伤的痕迹)然后赵金虎在他嘴里塞毒品弄死了他。
两个人把他尸体藏了起来。
但是不幸的是第二天赵金虎因为在报纸上打击毒品,被巴蒂斯塔发现陷害而死,张天志儿子问张天志:赵叔叔什么时候能过来玩,张天志不知如何回答。
张天志决心为赵金虎复仇。
此时君姐也发现弟弟失踪了,到处寻找。
张天志为了安慰儿子,带儿子去吃西餐,正好是刚杀完人的巴蒂斯塔服侍,张天志凭借当多年打手的直觉,发现巴蒂斯塔身上有血腥味,而且不是动物的,同时也发现他手上的黑蝙蝠手环没了。
张天志发现了他才是大BOSS。
张天志决定挑起君姐和巴蒂斯塔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他把杀姓曹的事情嫁祸巴蒂斯塔,暗指:因为姓曹的被发现了,坏了规矩,所以贩毒首脑决定做了他。
张天志假装前来哀悼,但透露巴蒂斯塔和这事脱不了关系。
另一方面,因为巴蒂斯塔的生意是块肥肉,有人雇佣托尼贾刺杀巴蒂斯塔,托尼贾没成功,但是留下了长乐帮的标记(张天志拜托的)巴蒂斯塔怒不可遏,表示要铲平长乐帮。
君姐表示亲弟弟死了,拼了长乐帮也要为弟弟复仇。
警察开始大规模查封长乐帮的生意。
而长乐帮乘机火烧了巴蒂斯塔的西餐厅。
两方面拼了一波之后各有损伤,洋警察表示巴蒂斯塔你这样子我们罩不住你,你还是尽快把你的破事搞定。
此时长乐帮内部有人搭线巴蒂斯塔,表示大姐头这么搞我们也不愿意,只要你把大姐头做了,我们愿意停战。
(其实是君姐授意的)巴蒂斯塔决定找君姐谈一谈。
于是他在杀赵金虎的地方再次设下宴席,并且调动人马埋伏。
谁知君姐没有来,来的是张天志和托尼贾。
托尼贾清理杂兵。
两个人开始BOSS战。
张天志一开始不敌。
但是无意之间又使出咏春的功夫。
最后张天志混用野路子和咏春(不是只用咏春)和巴蒂斯塔打了个半斤八两(不是大获全胜)两个人都鼻青脸肿。
这个时候警察来了。
警察表示:巴蒂斯塔你被捕了。
巴蒂斯塔感到莫名其妙,然后被乱枪射中。
原来君姐那边贿赂香港警察+威胁(不是洋人),把巴蒂斯塔给抓了,这个警察最多不过是离职,但是拿到一大笔钱还是很爽的(参考跛豪相关情节)巴蒂斯塔奄奄一息表示:张天志你既然都安排了,为什么还要过来讨打?
张天志:因为我只是想单纯揍你而已。
张天志头也不回走了。
巴蒂斯塔倒下。
然后张天志遇到托尼贾,原来托尼贾这桩买卖被张天志抢了人头,虽说钱也能拿到,但是心中有些不服气。
托尼贾:你的恩我报完了。
张天志:要不要喝一杯?托尼贾:你这种人太狡猾了,我宁愿只和你做拳头上的朋友。
张天志:那我们下次再打过。
尾声:君姐先斩后奏弄死巴蒂斯塔,洋人警察也没有方法。
君姐和洋人警察谈好毒品生意,表示长乐帮会继续接管毒品生意。
君姐又一次在书房写字,张天志拜访。
君姐:我花了三年的时间想洗白长乐帮,到头来还是一脚踏了回去。
张天志:踏入了这个江湖,就再也出不去了。
君姐:我爹当年就是因为这东西(毒品)死的,想不到到头来还是得继续做这肮脏生意。
张天志:在这洋人当道的年代,你不做,有的是人来做。
如果必须有人干这活,我希望是你。
君姐:你帮了我这么大忙,想要什么?
张天志:毒品不准踏入酒吧街。
君姐:我答应你。
张天志没有告诉君姐真相,但是显然,装糊涂对两个人都好。
(张天志家中)张天志的生日,柳岩给张天志送了一个新的木人桩,算是给他赔罪。
张天志看到木人桩,百感交集。
咏春是他内心的心魔,他曾经一回忆咏春,就想到当年被叶问击败的经历。
他一度想割舍,但是打起拳来又忍不住用。
他对着木桩打了一套拳,一套混杂的拳法。
儿子:爸爸,这和你平常教我的不一样啊。
张天志:阿峰,以前爸爸总是教你“正宗咏春”,爸爸以前交错了,今天爸爸打的才是咏春。
这是属于我自己的拳,是不是咏春,又有什么关系呢?
做人,我可以为了金钱低头,为了儿子折腰。
但是拳,我爱怎么打怎么打。
因为我是张天志。
(完)总结:袁和平,我求您不要再拍电影了。
张晋好不容易熬出头当上男主角,估计又得回去演配角了。
张晋即使一个幸运的演员,也是不幸的。
幸运的是他在功夫片日薄西山的今天恐怕抓住了救命稻草,能够从替身走向男一号。
不幸的是在我国电影剧情总体惨不忍睹,尤其是功夫片剧情惨不忍睹的今天,即使混到男一号,怕是也也拿不到好的资源,很有可能继续演大反派配角。
我们国家有很多优秀的武打演员,但是却没有那么多配得上他们的导演和编剧。
PS:“对功夫片的剧情有什么要求?
”“看剧情片的出门左拐”可笑之极。
照这个理论,我们应该无条件支持所有特效烂片,因为它们包含着特效制作人员无数的心血,看特效片谁讲究剧情?
功夫片本质是商业片,是剧情片,功夫和特效一样,本质是吸引观众去看,它就像华丽的外壳,并不能提高电影的内涵。
上个世纪最好的功夫片是什么,我想有争议,但一定会提到《精武英雄》和《黄飞鸿》。
但是我们记住的远远不只是里面的功夫桥段。
“我们的功夫再好,也敌不过洋枪”怕是这一句台词,就胜过黄飞鸿里最精彩的武打。
如今功夫的吸引力大不如特效,普通观众更会青睐好莱坞特效大片。
如果功夫片不能把故事拍好,根本不会有普通观众去看。
我们功夫片爱好者愿意捧场,普通观众也不乐意。
请诸位功夫片导演切记。
虽然大概知道叶问系列不是打东洋人就是打西洋人,但是这次剧情的脑瘫程度还是大踏步地赶上了战狼2。
这里就简单地概括一下剧情,吐槽一下弱智之处。
起因是黑帮小头目【臭弟弟】因为【嗑药妹】在自己店里抽大烟赊账太多于是把她打了一顿叫她姐姐【富婆姐】去还钱,富婆姐过来把钱还了之后臭弟弟又坐地起价说嗑药妹赊账还产生了很多利息,如果还不上钱就不许走。
然后富婆姐因为臭弟弟的无理要求开始奋起反抗,臭弟弟惹到了路过的张天志被揍了一顿,然后警察介入。
香港警察介入之后因为臭弟弟花钱贿赂了他们的上司英国警察,直接把当街斗殴的臭弟弟放走了,而富婆身为资产阶级警察也惹不起就直接把她也放了,最后只留下路过躺枪的张天志做笔录。
事后被揍一顿的臭弟弟气不过,于是企图用汽油弹放火烧死张天志,结果张天志凭逃离火灾现场还解决了臭弟弟留下负责补刀的杀手。
逃出火场的张天志刚好遇到了那天自己揍臭弟弟时救的富婆,于是顺利地住进了她家,到她哥【霸道总裁】开的酒吧夜总会去打工。
由于家被烧儿子还差点死于火灾,张天志也一气之下查了臭弟弟的水表,虽然没抓到臭弟弟但也烧了他一个鸦片仓库。
鸦片被烧的臭弟弟又想报复,但是被希望可以洗白黑道生意的姐姐【洗白姐】阻拦,姐姐表示不希望自己人再冒那么大风险去做可能坐牢的违法勾当......黑道想洗白这本身可以理解,但是往往因为电影过于夸张的剧情显得匪夷所思,毕竟这臭弟弟可是有【无论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干了什么坏事,被多少人目击,都能把自己放出来的英国警察】罩着啊。
现实中这么港英时期哪有这么屌的警察给黑道当保护伞?
白色恐怖时期的民国台湾都没这么屌炸天。
后来洗白姐试图加入合法的商会组织还因为自己的黑道历史被台下一众商会会员给喷了出来......话说臭弟弟这种干坏事都不怕被人发现的智障都能混得如鱼得水,你们这些守法商人敢喷这个帮派的真正头目是要上天啊?
总之接下来就是张天志跟自己的老板霸道总裁用功夫装逼,臭弟弟不服洗白姐企图继续搞事之类的剧情。
洗白姐虽然一次又一次地跟臭弟弟讲不要搞事,但是每次臭弟弟登场看起来都是有钱有枪有小弟的状态......连一个臭弟弟都管不住洗白姐还想洗白生意,对此我也只能呵呵了。
果不其然,被烧了鸦片仓库的臭弟弟还在贩毒,而且因为不爽张天志到洗白姐那里去告状,于是派手下绑架了嗑药妹给她喂了剂量足以致死的白粉。
大概逻辑就是因为富婆和霸道总裁收留了张天志,所有臭弟弟就要去搞他们的妹妹嗑药妹来报复。
嗑药妹死后臭弟弟带着手下要去洗白姐那里篡位,结果小弟们都被上门找洗白姐理论的张天志和霸道总裁给无双割草了。
小弟被割完草,洗白姐为了保护臭弟弟又跟张天志打了起来,混战中臭弟弟捡起手枪用自己的人体描边枪法疯狂作死。
本来保护弟弟的洗白姐也看不下去了,直接手起刀落剁下臭弟弟的一只胳膊作为给张天志和霸道总裁的交代。
水了这么久的剧情还没拖够一个半小时的平均电影时长,于是自臭弟弟的合作伙伴【毁灭者】因为毒品生意被妨碍,让警察去把霸道总裁抓了起来送给毁灭者活活打死,引出了最终的复仇之战。
复仇之战里张天志顿悟咏春拳法的更高境界,用各种能把牛顿气活的操作战胜了体重超过自己一倍的毁灭者,但是还没干掉对手警察又又又又又来拉偏架了。
然后因为被围观群众呛了两句,原本在英国上司面前唯唯诺诺的香港警察就直接把英国警察给逮捕了......整体观后感:好久没看这种在打戏里插弱智剧情的电影了。
香港电影里有不少坏英国人,作为统治阶级,他们的坏往往表现在种族上的歧视,待遇上的不平等。
可是本片的英国人坏的不一样,同是统治阶级,他们的坏表现在阳奉阴违,贪污腐败。
本片最坏的外国人表面上是一名服务大众的西餐厅厨师,甚至是一名富豪慈善家,实际上是一个私下勾结警察,腐化中国人的毒枭。
他最大的恶不是压迫人,而是藐视正义,阴险狡诈。
本片展现了社会上的三帮人:以杨紫琼为代表的老派香港黑帮势力长乐帮,以金吧和张天志为代表的底层中国大众,还有以厨师为代表的勾结警察的英国人。
作为一个社会底层没有背景的普通中国民众,张天志被长乐的地头蛇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奋起反抗,可是到了最后他发现长乐也有长乐的苦衷。
一心致力于从黑道转入白道的长乐大姐,因为自己黑社会的背景,并不被上流社会所认可。
她愤而离开香港,临走前怒斥这些社会名流在白社会做的事情其实和自己在黑社会做的事情并没有两样。
出于自己内心的正义,她最后买通了杀手去做掉最邪恶的幕后黑手,在这一点上她和张天志的想法是相同的。
另一面,长乐的败家弟弟稀里糊涂地就卖起了毒品,其实只是被洋人利用了而已。
不仅被利用杀死了自己的同胞,还被利用去迷惑更多的中国劳苦大众。
所以和长乐的争斗,无论谁胜谁败,说到底都是中国人受害,因为挑起这一切争端的幕后是外国人的阴谋。
张天志反对外国人的理由主要是两点。
第一是因为他们卖白粉,而白粉不仅让人意志消沉,浑浑噩噩,还能害死人命,娜娜就是这样死的;第二是因为这些外国人目无法纪,贪污腐败,使正义无法得到伸张。
而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他既没有能力改变什么,也没有想法做点什么,他就只能单纯地去揍那个洋人厨子,出一出心里的恶气。
看到这里,也许我们都明白了,以前恨洋人是因为他们不公平,看不起我们。
现在这些外国人让人不满的地方是他们腐化人,不公义。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砖家电影”,欢迎关注!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影片《叶问外传:张天志》的话,那就是:有诚意,无新意。
先说最重要的武戏,算起来,整部电影里,大大小小的动作场面差不多有十余处,这个比例已然不低,但有新意的,恐怕只有张天志和曹雁君在酒吧里的推杯换盏之战。
杨紫琼的风采仍然依稀可见而分量最重的正邪对决,也因为《叶问2》的珠玉在前而显得相形见绌。
可以说,《叶问外传:张天志》结尾一战所能展现的,《叶问2》都已经涵盖了:在那场经典的中西对决中,叶问战胜西洋拳王所使用的诀窍包括:攻下盘、肘击、打弱点、打伤口……而且,无论是动作的编排、镜头的剪辑,抑或是情绪的渲染,《张天志》都离《叶问2》相去甚远。
肘击
打弱点
打伤口
攻下盘
《叶问2》的两场擂台戏堪称功夫片经典当然,这里有很多的客观原因:《叶问》与《张天志》、正传与番外篇、甄子丹与张晋……无论是投资成本,还是演员的咖位,这两者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所以,纵然袁八爷诚意十足,而张晋、杨紫琼、托尼贾、释彦能等一干动作明星也卖足了力气,但影片整体还是太趋于平庸。
事实上,和所有港片的通病一样,作为近20年来最大的华语功夫IP,叶问题材已经被过度消费了。
在众多粗制滥造的跟风之作中,只有杜宇航和樊少皇主演的《叶问前传》算是真正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至少,从动作层面上来说,它拍出了一些罕见的新意。
由叶准(叶问之子)参演的《叶问前传》在动作方面可圈可点接下来说文戏。
首先是导演。
作为武术指导,在全世界范围内,袁和平都是超一流的;但作为导演,八爷就要相对逊色很多了。
无论是剧本、选角、台词,还是选景、摄影、服装,《张天志》明显都是但求无过不求无功,典型的流水作业,处处都透露着一股浓厚的守旧气息。
在制作方面,《张天志》鲜有亮点接着是主题,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叶问》系列电影所能凸显的主题不外乎两个:一是华夷之争,一个门派之斗(内外)。
尤其是前者,几乎贯穿了整套《叶问》系列电影,相信不少观众都已经患上严重的审美疲劳。
更要命的是:在剧情的编排上,《张天志》明显要生硬得多——很多桥段看起来更像是TVB剧集级的制作。
诚然,在功夫片日渐式微的华语影坛,张晋是个难得的有巨星潜质的好苗子——作为全国武术冠军(国家英武级运动员),张晋的身手自然不在话下,最重要的是颜值也在线,但他最致命的问题是成名太晚了——像李连杰、赵文卓、吴京这些功夫巨星都是年少成名;而甄子丹大叔虽然也一直半红不黑地厮混了N多年,但架不住人家出道早,所以才能够熬到《杀破狼》和《叶问》,并最终在成李二人半退隐之际一举奠定“宇宙最强”的地位。
李连杰凭借《少林寺》红遍全球时尚不过20
被徐克赏识的赵文卓参演《方世玉》时也才21
《太极宗师》大热时吴京也才24(又是袁和平!)
甄子丹21岁就被袁和平挖掘,但也曾以配角或二线厮混多年而张晋想要实现自己在功夫片领域的突破,还缺乏一部重量级的作品。
而眼下的内地电影市场,各类题材的电影惊喜不断,唯有功夫片仍然持续低迷。
或许,正如开创叶问系列的“武甄(子丹)文叶(伟信)”组合一样,张晋是时候找个强有力的帮手了,否则的话,张晋的练级之路,恐怕将要愈行愈远了。
砖家电影
虽然影片中的打斗场面让人感到震撼,但是对于最后的结尾有些遗憾,哪就是托尼·贾饰演的冷血杀手没能和张天志一同联手对抗欧文·戴维森,而是用暗杀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斗争,感觉影片也是留下是个伏笔,很有可能还会制作续集。
剧中的被权利压制的警察也算是反点,他们的身不由己的懦弱与强硬、果断的张天志形成一个对比,这样也更加凸显他的一身正气。
在整体观看完整部影片后对于张晋饰演的张天志很喜欢的那种冷酷、刚毅的角色,而充斥整部影片的打斗场面更是直呼精彩。
摘取赫尔豪森职业生涯里最高光且最悲壮的生前一年时光,演绎他彪炳的人生。触觉敏锐、眼光超前、胆识过人、临危不惧,如果有幸不被日本赤军的衍生恐怖组织、德国红军派暗杀,他生命的延续,目测将会成为柏林墙倒塌后德国的伟大政治家。赫尔豪森、CIA和红军派的三线叙事并最终闭环,清晰交代了暗杀事件的来龙去脉,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的佳作。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