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我是植物人

我是植物人,Vegetate

主演:李乃文,冯波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0

《我是植物人》剧照

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1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2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3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4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5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6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13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14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15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16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17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18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19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20

《我是植物人》剧情介绍

我是植物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因一场意外,俐俐(冯波 饰)身受重伤,手术过后更成了没有意识的植物人。虽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奇迹般苏醒,但是却全然忘记自己的身份和来历。 偶然机缘,她邂逅了报社记者刘聪(李乃文 饰),两人相知相恋,俐俐也进入了药品生产巨头方臣药业供职,一切似乎重新开始。为了追查一起医疗事故,刘聪不断跟进,进而得知那个可爱的女孩小芸很有可能因为使用了方臣生产的麻醉剂而成为了植物人。他的深入调查引起轩然大波,也令方臣坐立不安,急于除之而后快。另一方面,为了协助调查而不断从公司获取资料的俐俐也引起高层的主意,安全和事业危在旦夕。在这一过程中,她也渐渐找到自己失落已久的身份……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马洛谋杀俱乐部第二季大明诡事录最后一个女神城市的主宰一起同过窗第三季远方冰雪公主十三个原因第二季四大名捕斗将军绿翼第二季女人裙下怒火保镖旅游旺季黑白道恒久定律乘风不协和音火刑警VS冰检察官我们的四十年阳光总在风雨后祈祷者果戈里·起点森林之子毛克利百年乡情第二季老外地陷美国众神第一季反斗狂奔盗钥匙的方法东北奇缘危险孵化

《我是植物人》长篇影评

 1 ) 我们都是植物人

——观《我是植物人》有感序言:其实,我们都是植物人。

这是一部标准的批判现实作品,假药祸害无辜者,当事人自食苦果。

片中有许多活生生的东西,办假证、上版面、记者被殴打,母亲改信基督……应有尽有。

男主角还感慨说,终于有人把我写的东西当真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讽刺,告诉我们这个社会中的许多荒谬。

我们每天看着假的东西、用着假的东西,却习以为常,佯装不知,谁敢担保,我们不是下一个卧倒在床上的植物人。

观看过程中,开始觉得可能是要反映社会冷漠,一个植物人居然无人过问。

然后又觉得可能是男主角帮助女主角找回记忆,一起完成件大事。

越到后面就越接近真相,这才明白女主角可以是任何人。

任何没有真正苏醒的人...从法律角度的分析影片中的方臣药厂违反了多项法律法规,比如《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三条规定,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五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影片中有方臣药厂生产新药,的情节。

根据药品管理第二十九条规定:研制新药,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如实报送研制方法、质量指标、药理及毒理实验结果等有关资料和样品,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

完成临床试验并通过审批的新药,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发给新药证书。

很明显,现实与规定相违背。

药厂如报送有关资料,进行临床试验,而质量不合格的药品为何有新药证书,这不仅与药品生产企业的违法行为有关,还与监督方面的漏洞有很大的关联。

影片中的中介公司,正是扮演了这之中造假证明的角色,其中一句台词,深深的讽刺了监管的现实:“他们有关系,先批下来再补...”第八十二条 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许可证或者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吊销卖方、出租方、出借方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即便是以上这些环节都被药厂蒙混过关,如果有关部门能尽职尽责,加强后续监管,认真进行跟踪检查,并在生产、流通、使用环节层层严格把关,就很可能不会出现如此恶果。

最后,违反法律的人,为此付出了代价,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受到了惩罚。

除了制造假药这条主线,影片中还反映了其他的问题:记者的话语权,我们国家新闻出版物的言论导向;“朱俐”轻松的办得假证并顺利上岗;药厂雇凶对刘聪进行威胁报复人身伤害;受害者问路无门被迫私了;医生医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还有维权律师用带着伤疤的脸所说的那句:“...问题非常敏感...所有的结果背后,都有代价...”这是一句多么无奈的真理啊。

现实链接看完这部影片,尤其是其中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郑筱萸案作出判决的片段,我很自然的想到了2006年震惊全国的“齐二药”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齐二药”事件之后,我国加大了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增加了检查的力度。

但是,令人困惑的是,此类事件依然层出不穷,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国家的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到底是怎么了?

三聚氰胺,麦乐鸡中的橡胶成分,地沟油,砒霜矿泉水,毒奶粉,假鸡蛋...面对这些经常出现在电脑屏幕和各类报刊上的字眼,我们甚至麻木了。

每一天,我们醒来,就要接受这些东西的考验,教人如何不担心。

是我们的法律出现问题了吗?

这似乎并没有说服力。

在我国也有类似英美国家的立法,《药品安全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等。

甚至,我国在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之后,还专门成立了“中国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稽核组”。

那么究竟为何药品食品安全监管这么难,前途如此险恶,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认为,这不仅有关我们的法律,文化,也和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三十年来市场经济的飞速建设,除了GDP数字美丽的增长,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不可小视的。

除此之外,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讲所谓的“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甚至老人跌倒都不敢扶了,不塞红包都不敢上手术台了...我们五千年文明的传统美徳都是怎么了?

我们的良心怎么了?

最后,不得不说那些无良企业声声念念的企业伦理真是叫人恶心,安经理漫不经心地说道:“我只是让你准备一下资料,并不用真的一个个的去核实...”这样的社会情况,是我们民族的责任,值得每一个人反思。

推人及己影片中刘聪感慨颇深地说了一段话:“...我上大学那会,也想当一个特别负责任的新闻工作者,揭露真相,维护正义,可是毕业以后,不是一样成了狗仔队了么...其实,我们都是植物人”。

作为一名法学学生,我不禁反思自己,今后,我会做些什么事情,我那些美好的愿景,真诚的希翼都能实现吗?

大学入学之初,吴邲光老师在迎新会上说过,我们学习法律,一定要严谨,除此之外,还要成为一个有良心的法律人。

我当时想,法律人的良心体现在哪里呢?

通过四年的学习,我渐渐发现,有时候我们所学的自认为复杂深刻的法律在现实中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从“苏丹红”、“三聚氰胺”到“钱云会”、“小悦悦”...孙继秋老师曾经对我们说,做法律的学生不能死读书,要到社会中实践,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我相信,社会中的法律比书本上要生动的多,但绝对也是复杂多样的。

但是,不管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法制环境,我们都应该保守自己的信念,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向庆梅老师在课程之初就教给我们一句名言: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我们只是小小的平凡的个体,但是古语有云: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

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正能量像植物人一样沉睡,我们要醒着,做善良和公正的事情。

正如影片中俐俐在知道真相之后悔恨地说:“那时候大家都这么干,钱很好赚,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也许这三年就是对我那时候的报应”。

所以,最后她才是真正的苏醒了,或者说她的良心苏醒了。

我依然相信: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

它虽然是世俗的,但是它是我们的信念。

 2 ) 这是部没拍痛快的电影

这是一部没有什么漂亮主角人物的电影。

开始的镜头切换下,熟悉的北京一号线场景在上班高峰期的簇拥中迎面扑来。

憔悴的女主角从出场便带上了一种悲情的色彩,当然,直至收尾,也如此一贯。

  剧情的铺张,颇有三流城市言情路线之嫌,不过也就是爱情遭到背叛—小三登场—结束工作—出现事故—意外邂逅男主角,然后两个不搭的欢喜冤家开始一段啼笑姻缘,主线应该是这样走下来的,波澜不惊一番,最后大功告成功德圆满,平平稳稳,也不会侵害到观众的情绪,没有什么意外而已。

可是,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片,按照导演的路子,这样就不值得他大费周章,也不值得观众们有所期待了。

  当时一边观片一边感慨,前一天还在嘀咕某奖落定之后的轩然,今儿就看到这片,算不算是一番应景呢。

看大家的影评里提及到的现实题材,围绕了药品这行内幕的种种料,其实只要跟医院打上交道,不为自己钱包叫屈的人应该没有吧。

今天某某新闻曝光药品暴利的事件,明天某某网站发布药品不良反应致伤致残的新闻,这都已经不算什么新鲜的事儿了,是的,我们有了知情权,可是,我们也只是平民百姓,我们会生病会打针会吃药,活在这个可能买到假鸡蛋假大米有毒奶粉等等的现实里,能维护我们权利的不是我们自己,这只能是作为一番饭后茶聊,又不是什么代表大会。

(达官贵人们就不生病不住院不吃粮食不食人间烟火吗。

)   而在这片子里,我关注的并不是这个话题,讨论下去也没有实际意义,隔靴挠痒。

  我想到的是,我们还有没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呢。

男主角刘聪在揭露事实内幕时先是遇到了不被发稿的阻拦,然后他执着的转向了网络,代价就是遭到了毒手暗算送上了病床。

  是的,电影创作可以只是提炼于生活然后进行了放大和表演,有失真成分。

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这种类似的事情难道真的就不存在吗。

电影里男主角回家掏钥匙开门的那一幕,坐在后面的有人小声说了句,“这就要被打了。

”这已经像潜规则一样得到了大家的认同,那就是,敢说话的人一定要挨打。

  谁让你出头的,不就是个笔杆子写字的你玩什么命儿跟人家死磕,你没背景没靠山没金山银山就是贱命一条凭什么跟已经默认的体系抗衡?

螳螂挡车之力罢了。

可是时代如果是一只一直在滚动前行的轮子,这个轮子也是碾碎了大片大片历史而来的,而没有哪一段历史的转折不是在血腥中的,勇者可畏。

  当然,我也只是受着这几天一些道听途说的新闻事件影响把情绪带进了观影中,然后又私人情绪的表达感受,这些都不重要,我也能把话说出来,虽然不甚痛快,就像这片进行的情节也让人觉得不甚痛快一样,还缺些什么,也是没有一个更生猛的切入点吧。

毕竟还是想让大家看到的是温暖的一幕,譬如只为了转正抢头条才敢于揭露事实的娱记男主角,最后摆正自己,告别八卦,正式的开始社会版,变成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这不是我会主动观看的类型。

但是有些地方很真实,虽然还不够一刀见血的那种给力。

  我只是觉得,拍这片的人一定也是没有痛快。

 3 ) 《我是植物人》让人变聪明

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人讲故事的诚意快速衰减,特别是那些片子进入所谓主流商业院线的导演们,玩大场面、大明星,可是,不要说进入观众内心层面,连最起码讲一个完整、通顺的故事都做不到。

编剧在导演面前沦为记录员,负责记录导演、制片人的想法,编剧甚至无法进入主创阵容,何其荒谬。

也许在观众看来,中国电影票房高速增长,影院建设方兴未艾、芝麻开花节节高,然而,时下商业电影圈忽视剧本已成顽疾。

《我是植物人》的成功就在于,它认真地讲了一个故事,用心讲了一个故事。

关注社会现实已经让《我是植物人》显得非常突出,它的剧本甚至让人尊敬,因为在大明星加大导演无敌的年代,一个苦哈哈的制片人自己写剧本,不用大明星,照样把故事讲得津津有味。

我们太久没有看到批判现实的电影了,可是,批判现实一直是中国电影的传统。

人们从电影中看到社会的映像,自己的映像,进而对其行动做出规定,尽量少做不好的事,尽量让自己变得聪明。

世界上有两种电影,让人变傻的和让人变聪明的。

《我是植物人》属于后者,它在娱乐观众的同时,让观众了解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不易了解的事物,进而让观众思考。

因而,这类电影在过分强调娱乐、票房为王的年代,与诸多大片格格不入,但鹤立鸡群。

 4 ) 《我是植物人》对药学人的启发

刚刚不小心瞟到一眼别人的评论!!

用词好犀利啊我做不到哈哈哈只能说点自己的感受。

在大五上学期最后一节专业课老师给我们看了这个电影,作为少见的医药题材电影而且是能够真正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我觉得他为药物现代评价和实验室管理规范的更加严谨和重视起到了一定作用。

这个电影主要讲述了因使用了缺少生产前临床试验而存在安全性问题的麻醉药的女主在新闻记者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起诉药企,最后发现通过这一药物审批的人竟是自己的故事。

药品安全对于这个社会是一个非常受重视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药学人,一定要恪守药德,在关乎到千万家使用者幸福的药品生产问题面前一定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坚决守好严格生产底线。

说回电影,前期有些平铺直叙后面开始揭发药企恶行以及屠龙少年女主发现自己竟然是最终的那条恶龙的时候,才进去高潮部分,看的虽然很爽,但是剧情还是有些套路化了。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像《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一样是由真人真事改编,但是这个剧情实在是简单哈哈哈,并不是很出彩。

总而言之,在我未来的大约40 年的药学生涯里,我会记得这部电影,记住宫老师对于药物警戒的教育。

 5 ) 亲情

电影感觉不错,很吸引人;但更令我震撼的是故事情节:一个人的失踪竟然可以这样了无痕迹;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从2012年毕业之后发生的许多事;毕业之后没找到工作,本来学习不好学校也一般,再加上得了肺炎,找了几个工作都没干多长时间;到了13年,原来打工攒下的一些钱也逐渐花完了,身体和生活每况愈下,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跌落到人生最低谷;可是同学圈里还在整天攀比,谁谁找到了央企的工作,谁谁工资涨到了6k,谁谁娶了漂亮媳妇。。。。。。

父母也是整天在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怎么孝顺;那段日子真的感觉low到了极点;终于有一天,实在感觉不堪其扰,就把手机停机,换了新的QQ,断了和以前同学所有的联系方式;有一段日子,反正也没钱找地方玩,就在大街上、郊外游荡;住的地方附近有一条大河,淹死过很多人,我有时候烦透了就跳进去洗澡,想着也许淹死了就一了百了了,可是命不该绝,啥事都没发生,我仍然是半死不活的整天游荡;有时候我就会想,也许我某天死了都不会有人知道;其实真要死了,也没什么值得遗憾的,父母有养老金,不愁吃穿,兄弟姐妹也都结婚了,过得也都不错;就这样郁闷的到了2014,仍然没和任何亲戚朋友有过任何联系;打一些散工,没事时闲逛;有时实在无聊了,偶尔也翻起上学时学过的一些技术,后来发现竟然有能用得上的,于是报了培训班深入学习;也许是因为经历过绝望的日子,所以对学习上的苦和累都不在意,过了一段时间,竟然发现比其他同学和同行都进步的快;然后就是越来越好;前一段时间看周迅的《撒娇女人最好命》,里面提到一个新闻,单身的主人疾病去世一个月无人知道,养的猫把主人尸体蚕食;我苦笑了,我想说单身真的不算什么,和所有熟人都失去联系才是真正的孤独;刚才看到林俐恢复记忆找到亲生母亲时,母亲的癫狂,让我感触很深,差点哭出来;立刻给父母打了电话,报了平安;告诉他们虽然现在仍然单身一人,但是温饱不愁,工资也越来越高,相信未来会越过越好的;以后不会再让父母担心了;有些事不习惯通过电话说的,就写在QQ空间,即使再忙,也要每天更新QQ空间,让父母知道我安好;

 6 ) 可以媲美日系推理的国产社会推理杰作

今天早上在CCTV6看的,在现今的中国电影圈子里难得一见的关注社会问题的电影,而且仅就情节来说也很有推理的感觉,电影情节是一个失忆的植物人和同情他的作者调查医药行业黑幕的故事,情节虽不算很悬疑,但找寻记忆的情节一直都是整部电影的主线,因此绝对可以拿来当推理来看,很有一点社会版的《异邦骑士》的意思。

而且在结尾部分还有一个不算新鲜但极有讽刺的逆转,几乎把社会批判性强化到了最大,绝对不输给像《虚线的恶意》或是《白色巨塔》这样的社会派杰作。

导演选取了一个极为敏感的视角就是前几年泛滥的假药问题(现在依然很严重),学医的童鞋都知道,现在中国的医疗体系最大特点就是“以药养医”,医生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出自药品提成上的,因此也造成了现在药品行业的恶性竞争和造假成风的现象。

当然医疗纠纷其实中国现如今社会问题的缩影而已,作者也没有停留在这些表面的东西上,假证、狗仔、买凶杀人、报社与企业沆瀣一气,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统统都被导演呈现在了荧幕上,特别是结尾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所说的“我们都是植物人”这句话很能反映当下在这种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上普通人的麻木和对现实的妥协。

虽说跟作者电影相比这样的电影显得颇为匠气,但依然必须佩服导演敢于关注现实生活的勇气,毕竟这在现在中国电影语境下难能可贵,作为推理电影来说绝对可以算是杰作甚至神作。

最后还应该感谢郑筱萸(话说此人还是我老乡来着),假如不是因为他的落马,这样的电影估计不太可能跟我们见面的。

(不过结尾那个郑筱萸被公开审判的画面还是笑喷了)

 7 ) 现实主义有时也需要商业化的包装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我是植物人》的影评,但又不知该如何下笔,因为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时光和豆瓣已有很多,而且都写得很好,很专业。

可以看出很多作者都是电影专业人士。

所以,我就不敢班门弄斧的分析电影本身了,就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淡淡个人的一些看法。

应该说,这部电影给了我意外的惊喜,让我看到了中国还有真正的电影,觉得中国电影还大有希望。

但同时也有些许遗憾,如果不是条件限制,它本可以更好一些,观众更多一些,影响更大一些,甚至成为引领风气的开山之笔。

《我是植物人》首先有着非常扎实的剧本基础,故事悬念迭起、丝丝入扣,每每出乎观众意料,但细想又在情理之中,人物塑造立体丰满,对白机智幽默,演员的表演自然到位、张弛有度。

这些都是这部电影远胜当下所谓大片和山寨喜剧的过人之处。

其实我倒不认为题材尖锐是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我更喜欢这部电影的真实,不管是剧情的发展,还是人物的性格,包括对白和细节,都符合我们日常生活的常识和逻辑,就像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非常亲切和自然。

不像时下的很多大片,情节怪诞,漏洞百出,剧情的推进基本靠巧合,人物都像外星人,从来没有正常人的思维。

所以,在当前这样烂片扎堆的情况下,《我是植物人》更显得难能可贵。

但是,主要是由于资金不足,或者其他的原因,影片似乎类型片的元素还不够多。

从我的观影体验来说,惊悚悬疑的气氛还不够浓,还不够紧张刺激,还没有足够的视听冲击,还不够“好看”。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是艺术电影,过于商业化会损害电影的批判性。

可我觉得,一部再好的作品,如果看的人太少,引不起足够的观注,那么哪怕再深刻,影响力终究有限。

所以,应该在影片中更多加入惊悚类型片的元素,力求把电影拍的好看刺激,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哪怕稍微影响一点艺术性,思想性,我觉得在当前现实主义电影不景气的情况下,都是值得的。

爱之深、责之切。

也许这是我对这部的苛责。

但我真的希望这样的电影,能有更多的观众,能有更大的反响。

Ps:由于最近才知道这部电影,没能去影院支持它,甚撼。

 8 ) 《我是植物人》:批判现实,勇气可嘉!

当下的中国电影究竟是在进步还是退步,如果从商业片领域审视,答案无疑是前者,一部部高投入、全明星的华语大片,掀起着一浪高过一浪的观影热潮,刷新着以亿元为单位的票房纪录,这都是前所未见的繁荣胜景。

但如果从内地传统的故事片领域审视,答案无疑是后者,中国电影讲故事的能力越来越差,创造的经典角色越来越少,而且在严格审查的“和谐”之下,批判、反思现实的电影几近绝迹,只剩下白领爱情片和恶搞喜剧片在粉饰现实、麻醉观众。

因而,能看到《我是植物人》这样一部直面社会问题、揭示残酷现实,曝光医药行业内幕,而且故事又讲得生动鲜活、悬念丛生、引人入胜的影片,编剧和导演的诚意与水准无疑是值得让人挑大指称赞的了。

毒奶粉、毒大米、地沟油、苏丹红、暴力拆迁……一个个爆炸性新闻反映着国人“险象环生”的日常生活,《我是植物人》则一举踢爆医药行业的黑幕,让人痛感我们原来生活在如此缺乏管制、弄虚作假的医药卫生环境中。

2007年,许多人都注意到了“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被判处死刑”这条轰动一时的新闻,很少有人知道新闻背后令人震惊的事实。

《我是植物人》告诉观众,曾经有一年我国审批通过的药物高达2万多种,这也就意味着,药监局每个工作日的每12分钟,就会有一种新药获得通过,如此“高效”的审批速度,无疑令“监管”形同虚设,新药的药效和安全性失去保证,病人最终成为承受一切错误的“买单者”。

《我是植物人》将焦点对准片中一家虚构的大型医药企业“方臣药业”,进一步揭示了以医药公司为中心的弄虚作假的链条。

仅仅因为研发新药费钱耗时,方臣药业就抛弃道德操守,伪造临床试验报告和医生证明,导致麻醉剂因非他命屡屡将患者变成植物人,片中那个受害者小女孩一家的悲惨遭遇,令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因为每个观众都会深刻意识到,不彻底根除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发生在小女孩身上遭遇,同样也会发生在自己和亲人们的身上。

然而,格外吊诡的是,公理不彰的现实令是非颠倒、正邪异位。

小女孩一家人求告无门,生活每况愈下,而大医药公司却趾高气昂,拒不认错。

主持正义的男女主角要像地下党一样跟律师暗中接头,像“碟中谍”一样偷查医药公司的内部档案,仿佛他们才是在做见不得光的事情。

医药公司却可以一手遮天,用巨额广告费让男主角采写的曝光稿无法上版,甚至雇佣流氓打手对男主角进行血腥报复。

导演在设计这些剧情时刻意营造出一种荒诞感,从而突出了现实的残酷。

而“我是植物人”的片名更是对国人生存境遇和面对乱象无动于衷的冷漠心态所表达的无奈和嘲讽。

片中男女主角为了揭露医药公司的黑幕,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男主角的手落下残疾,女主角则用身陷囹圄的代价让医药公司彻底垮台,在我们这个“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社会中,他们的勇气和责任感都让人可敬可佩,也同时让人对影片的编剧和导演心生敬意。

在商业娱乐片大行其道的浮躁环境中,能用十足的诚意、专业的态度打造出这部细节真实、发人深省的影片,追求心灵触动而不是简单提供感官刺激,不惧可能遇到的“审查”问题,更不惧肯定会碰上的票房冷遇,这份勇于批判现实的责任感,在当下内地影坛显得格外罕见,所提供的独特观影体验对观众来说也是格外难得的。

虽然《我是植物人》不乏深刻内涵和残酷现实,但表现形式却一点也不刻板沉闷,没有一开始就摆出一脸批判的严肃架势,而是用女主角的身份悬念和男主角作为狗仔的娱乐桥段来启动剧情,充分调动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再逐步切入医药行业黑幕的主题,开始营造矛盾冲突和起伏剧情,最终女主角身份悬念的揭示同医药行业的黑幕曝光巧妙融合,推动剧情达到高潮,显示出编剧和导演编织故事的独到创意。

男主角李乃文和女主角冯波在片中的表演也格外出彩。

李乃文将身为娱记狗仔的机智调皮,帮助女主角的古道热肠以及勇揭黑幕的义无反顾表现得淋漓尽致,自如的生活化表演让角色显得格外生动鲜活。

冯波则把失忆者的痛苦无助和孤独感刻画得十分到位,最后真想大白之时内心翻江倒海般的矛盾冲突,更是通过全情投入的剧烈情绪和肢体语言展现出来,对观众的情感形成强大的冲击力。

要说《我是植物人》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摄影师玩风格玩得收不住,产生了“过犹不及”的效果。

本片运用手提摄影营造的纪录片般的真实感十分契合影片的风格,一些刻意模糊焦点的镜头也同女主角从植物人状态苏醒过来的视角十分吻合,还有一些镜头的巧妙构图也体现出摄影师的艺术构思。

但是,摄影师把模糊焦点的镜头当做影片在摄影上鲜明特点大量使用,就有些无厘头了,比方说男女主角在一起吃饭聊天时,镜头拍到他们面部有时候也是虚的,这就完全谈不上有什么合理性可言。

而且这些显得十分刺眼的虚镜头,很容易造成视觉上的不适感,从而产生出将沉浸在剧情中的观众屡屡拉出戏的负面影响。

(文/列文)

 9 ) 我是在讲故事

这样一部小成本电影吸引我的原因,首当其冲的是李乃文,很多人,甚至一位对电影很痴迷的朋友都不熟悉的演员,而我对他的首次印象来自于电视剧《动什么,别动感情》,严格意义来说,我是很喜欢他的范儿,比如这部电影中,当女主角在医院拦住他的车时,他摇下车窗的那句“怎么着”还没出口,我已经在心里出口了,他那种比较哏,又有些垮的风格恰巧横跨了京津两地,是我很喜欢的戏剧特质,而这即是他的风格也是他的限定,老实说,在这部电影里,他所饰演的狗仔队记者基本上对他来说游刃有余,事实上,他也中规中矩的完成了任务,其实电影给予他发挥的空间也不多,通看下来,女主角才是重中之重。

这部电影是绝对的现实主义题材,一点不娱乐,但是难得的是还不算沉闷,不过开头的代入感还是有些差,镜头也不够细致,倒是两位主演的演技比较细腻,真实,与这部电影的主体风格非常相符。

故事在最后设了一个局,算是电影的一个高潮,并使它多少带一点悬疑的色彩,因为车祸事故成为植物人的女主角,在意外的刺激下苏醒后,带着不知道我是谁的精神缺失重新回到生活的轨道,当她无意中得知使自己真正长睡不醒的并非车祸世故,而是医疗世故,以及见到使用了此种麻醉剂产生同样后果的小女孩后,开始了所谓的正义讨伐之路,结果真相总是在意料之外。

电影的前期铺垫上有比较让人产生质疑的地方,比如三年的无诊费安置,比如假学历证明的轻易通过,在电影中都被一笔带过,当然整部电影本来就有匠心的成份,否则也不会呈现这样的一个故事,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技巧性的运用,确实使作品好看了,但是也不免削弱部分现实性。

比之表层的维权,打假等主旋律的传达,我更欣赏这部电影中一些深刻的人文诉求。

李乃文的刘聪,为了一个北京户口,想要写一篇有重量的新闻,重量开始为了私我,后来演变成了切实的正义,为此,他险些失去双手。

冯波的朱俐,为了在这个城市生存的像别人一样,就去做了与别人一样的事,这就是当下都市人的现状,更确切的说是北漂的生活景观,是这个时代,这个城市的顽疾,而谁让这一切变成了如此自然不言而喻。

朋友跟我说,作为一部电视电影,主旋律是必然的,而电影更有着一个升华的结尾,事实上从整部电影中也不难看出其中的主题,但是我还是从中解读出了一些暗藏于下的涌动。

我不能说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但是确实是一部有诚意,认真的电影,它就是在好好的讲一个故事,一个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故事,有反思,但是没有强烈的教化,这样就很值得肯定了。

 10 ) 无言的答案

这个故事残酷的让人害怕,又温暖的让人心碎。

残疾的右手、沉眠的三年、逝去的生命,是浑浑噩噩如同植物人一般在这个黑暗淤泥般的时代活着还是绽放自己微小的光,转做社会新闻的八卦记者,锒铛入狱的受害人,维权律师眼角长长的疤痕,在无声的告诉你,他们的答案。

喜欢中间有段剧情,还在失忆的林俐喝醉了,和微醺的刘聪两人在街头,刘聪为了安慰林俐,又唱又跳,街道上闪烁着万家灯火,照在两人身上,路上行人匆忙。

喜欢这个导演,无论是把万箭穿心活成万丈光芒的李宝莉还是从植物人中苏醒找回真我的林俐,他都向我们讲述了小人物的平凡与不平凡,无论是贱贱还是刘聪,他们都看似品性不端,身上却有着最美好最珍贵的品德。

他所描绘的,是平凡而不甘的我们。

《我是植物人》短评

医药

8分钟前
  • mmhh
  • 推荐

给我一种拍了前面10分钟之后换摄影师的感觉,而且真的成本低啊

12分钟前
  • 一匹讲故事的马
  • 还行

作茧自缚

13分钟前
  • 加菲猫
  • 还行

硕果仅存的现实题材,有批判有讽刺,如果最后不是正义战胜邪恶,就五星了。现世报,泱泱大国,普世造假,假数据,假批文,假文凭,假手机,顺带抨击八卦、媒体的软骨头,举世偷抢拐骗,看得触目惊心。我们都曾天真单纯有理想,但酱缸社会把我们变成了麻木的植物人。这片表明电影界还有一点良心,请呵护

18分钟前
  • 慕鸥
  • 推荐

我眼中2010年最好的国产电影

19分钟前
  • 怀山鹿
  • 力荐

剧本很好啊,就是镜头语言电视化的让人无法接受。

20分钟前
  • 多宝
  • 还行

11/28 电影频道 挺好的一个题材,整个故事也挺顺。

25分钟前
  • 白白的小尾巴
  • 推荐

昨晚在AV6看的,一个有现实意义的故事会故事

29分钟前
  • 大獨家
  • 还行

虽还是有些许粉饰,但不乏真实!!!

34分钟前
  • 批评叉
  • 推荐

像西红柿一样的电影!味道好极了,营养极其丰富!

36分钟前
  • 小葵
  • 力荐

情绪带不进去。配音也不好

39分钟前
  • 粉团子君
  • 还行

一个好本子 就这样 被摄像毁掉了 真冤枉

42分钟前
  • 无忧无忧
  • 还行

演员不错,但维权这东西在中国只能是童话。

46分钟前
  • vince
  • 还行

2011。“那时大家都这么干,钱很好赚,我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中国就是这么一个混沌的国度,现在更是已经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以为自己的行为正名了。难得的现实主义题材。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年代。

48分钟前
  • zci
  • 推荐

看完热搜,紧接着看了这部片子,两部片子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这个片子在剪辑和调度上还是比较糙的。但在更多环节上还是完胜热搜的。

50分钟前
  • ┢落┦
  • 还行

关注医药行业黑幕的现实角度值得赞赏,但剧本有些单薄,在主要人物关系上处理也相对简单,矛盾不够突出。

52分钟前
  • 摩西不夜奔
  • 还行

没有石老师说的那么好

54分钟前
  • 吉光片羽
  • 还行

以为是爱情电影,最后发现是揭露假药的,台词也太那个啥了吧。。。。

57分钟前
  • 图啦啦
  • 较差

很好

58分钟前
  • 闪通
  • 力荐

不好……演技不好剧情不好

59分钟前
  • 我子琦啦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