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这代人不比上代人,或者说到代沟,但究竟什么是代沟,又是什么导致了一代与另一代的不同?
看过《美国众神》,不得不感慨尼尔盖曼精准的洞察力。
尼尔盖曼把当代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融入了奇幻小说当中,他在解释当代人类面对的代纪问题时,将它巧妙的转化为”神”这一主题,新观念和旧观念对应了两种不同派别的神,他们分别是”新神”和”旧神”。
这部小说中同样还探讨了另一个我们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即信仰。
美国作为多民族国家,除传统的基督教外,同时包含更多其他类型的宗教,这种历史的渊源为小说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素材。
宗教涉及的母题离不开”信仰”,信仰的主体即”神”,这就是《美国众神》的故事基础。
在这部小说中,以北欧之神”奥丁”为代表的”旧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没落,以”世界”先生为代表的”新神”却异军突起,前者代表”传统”,后者代表”现代”。
从这些神的名字也区分得出来这种新旧的差别:先来看旧神☞【星期三先生】奥丁,北欧神话中的至高神,被视作诸神之王,也是死者之王、战神、权力之神、魔法之神。
【疯子斯文尼】爱尔兰的民间小妖精leprechaun,在爱尔兰民间传说中,leprechaun是个一身绿装的小矮妖。
【伏尔甘】天神朱庇特之子,是罗马神话中的火神,在希腊神话中的对应人物是赫菲斯托斯。
【琴泽诺博格】斯拉夫的“邪恶之神”,拥有一个巨大的锤子,对于砸碎头颅这件事有着渴望,是旧神阵营中最初较不情愿加入这场战役的人物。
……再来看新神☞【世界先生】世界先生是新神阵营的核心人物,居于领袖地位的他观察着旧神们的一举一动,准备与星期三先生展开最终的大战【科技小子】科技小子向大众传播有关科技的一切并渴望得到权力,个性冲动、暴力的他喜欢挑衅男主角影子。
【媒体女神】媒体女神是新神中形象人物,可以化身成多位经典名人,在资讯化的时代中因为受到现代人们的崇拜越来越壮大。
”旧神”产生于冷兵器时代,因此,这些神源自宗教和神话,”新神”产生于信息化时代,因此,这些神源自科技、娱乐。
新神和旧神水火不容,即将展开一场大战,这代表现代社会新旧观念的冲突。
第一季讲述的就是两方阵营开战前的造势。
说到这里,我们得先停顿片刻,重新审视一下”神”这个概念。
在尼尔盖曼的小说中,旧神理所应当,但”新神”能叫”神吗?
如果”神”代表着一种信仰,那么,象征科技和娱乐的新神,难道代表现代人信仰区块链和娱乐节目?
这是这部小说有意思的地方,我们以往都说,我们要有信仰,指的是传统宗教,在小说中对应了旧神。
我们从来不曾说,信仰可以是科技和娱乐,相反,我们还会抨击迷信科技和沉迷媒介。
那么,究竟科技和媒介能不能算作一种信仰?
这是这部小说要探讨的问题。
说道信仰,除了信仰”新神”和”旧神”的命题外,还涉及另一个命题,那就是”没有信仰的人”。
今天,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当代中国人没有信仰,指的就是这层意思。
在小说中,我们也看到了对这个问题的阐述。
女主角劳拉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女人,她怂恿丈夫影子抢劫赌场,途中出了差错,影子被捕入狱。
丈夫服刑期间,劳拉与邻居罗比劈腿,影子出狱前夕劳拉乘罗比的车外出,车上劳拉为罗比吹箫,期间迎面遇上一辆汽车,两人的车子侧翻二人当场死亡。
劳拉死后,死神找上门来,把她带往天国,死神要取出劳拉的心脏,放在一端放有羽毛的秤上称重,劳拉自知生前所作所为,不让死神取走自己的心脏。
这时,死神愤怒的讲道,说劳拉是个生前没有信仰的人,死后灵魂将化为乌有,永世不得重生。
劳拉这时才发现形式不妙,即将陷入万劫不复,恰在这个时候,一道光闪过,她的灵魂再次回归肉体得以复活。
这并不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得到了死神的宽恕,而是机缘巧合下一枚神奇硬币帮她在死神面前侥幸逃脱。
重生后的劳拉发现,昔日背弃的丈夫影子竟然是她的天命之人,她决定悔改,并踏上了救赎之路。
《美国众神》围绕新旧神展开,但并没有忽视凡人,没信仰的劳拉和一无所有的影子是这部剧的另一看点,这二人性格迥异,一位如同火,一位如同冰,前者没有信仰,后者信仰幻灭,在故事的推进中,后者逐渐形成了信仰,同时也成了前者的信仰。
当然,有关新旧观念的冲突问题,还得你自己去找寻答案,目前第一季已结束,第二季今年3月上映,让我们共同期待。
《美国众神》第一季,以神为主与现代文明社会相结合,瑞奇·惠特尔 (Ricky Whittle )饰演的男主影因牢狱之灾刚出狱不久,遇到伊恩·麦柯肖恩 (Ian McShane )饰演的“星期三”;拉开神与神的战争的序幕。
星期三&影子 剧中一切都是围绕影子展开,不过剧中的看点就是位于神殿深处的一群裸体男女进行交互,也是香艳的场景,现代与古代的交融。
神欲望集合体 还有剧中也伴有血腥的场面,尺度也是可圈可点,旧神vs新神的战斗,都会让人类遭殃,不过血腥场面不及史诗题材剧《斯巴达克斯》,尺度方面相差不了多少,一切都是围绕众神、现代社会所展开的,同样由Starz出品,只能算是较好的吧,也不能算是火爆的剧。
神大概是最古老的kol。
祭祀是直播live,牺牲是一键三连,庙、寺、堂是各大网站平台,是祈祷的神坛。
神的背后也许也有kol机构,一手操纵神的诞生,传播,在人世间生长然后从中获益。
神需要信仰,需要关注,需要被记忆,然后神才是神。
新神和旧神也会有明争暗斗。
大家为了被记住使出浑身手段。
神收割信仰之力后,也许可以收获无上神力,也许什么都没有;也许带给教徒一切,也许什么都没有。
kol收割注意力后也许也差不多。
旧神影响信徒直接方式大多只是简单且模糊的inspiration,而kol对自己的欲望表达却明确得多。
也许Jesus是最成功的kol之一。
那如今最成功的kol是谁呢?
收割了谁,带走了什么,又带给信徒们什么呢?
命运究竟被什么决定。
随机性,或者叫做运气。
爱因斯坦认为,随机性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一种我们尚未了解的变量——隐变量,如果我们搞清了隐变量,就可以计算出每一次事件的随机结果,换而言之,宇宙并不存在真正的随机,一切都已经写好剧本,没有什么是不确定的。
一切真正高级和深刻的智慧,都是为了要解答这个问题而存在。
信者得救,信(believe)就是愿力,愿力就是神的养分,神依赖人类的祈祷而活,人依赖神的决定而活,这种双重的相互依赖性,证明了人与神,只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
这是这部剧最最精华的部分,这是关于神,关于我,关于一切宇宙万物的解释和答案——上溯空性,下及万有,我空怖灭“生命不是物质宇宙的一部份,恰恰相反,物质宇宙是生命的一部分”
资料来源:Reddit:American Gods, by YES-TO附上原文链接:https://www.reddit.com/r/americangods/comments/6e464n/compiled_david_bowie_references_from_medias/1.“Oh, you pretty thing you."来自David Bowie - 'Oh, You Pretty Things'. 原词: Oh, you pretty things. Don't you know you're driving your Mamas and Papas insane?...2."You've got your transmission and your live wire."来自David Bowie - 'Rebel Rebel'. 原词: You've got your transmission and your live wire. You got your cue line and a handful of ludes...3."... but your circuit's dead."来自David Bowie - 'Space Oddity'. 原词: Your circuit's dead, there's something wrong. Can you hear me, Major Tom?...4."Take a look at you, beating up the wrong guy."来自David Bowie - 'Life on Mars?'. 原词: Take a look at the lawman beating up the wrong guy...5."There is a terror in knowing what Mr. World is about."来自Queen ft. David Bowie - 'Under Pressure'. 原词: It's the terror of knowing what the world is about...6."And then you came along, putting out fire with gasoline."来自David Bowie - 'Cat People'. 原词: And I've been putting out fire with gasoline...7."I was there when the Martians invaded in 1938."台词来源:1938年的一场有关无线电传播外星人入侵地球的闹剧,据称当时听众认为这是真实的,引起了社会大规模的恐慌8."Now there are starmen waiting in the sky."来自David Bowie - 'Starman'. 原词: There's a starman waiting in the sky...
音效和光影的运用极为到位 剧情也呈上乘 虽然为了还原原著设定导致前几集节奏比较拖沓 影响看剧感受 但随着剧情发展 这部剧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受 越看越有趣 且能让人与编剧想表达的那种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或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形成强烈共鸣 会让人在看完以后有所思考 带着一颗渴望的心去看这一部剧 真的很有感觉 能将这样一ip复原成这样 实在难得 大爱!
作为无神论者,我非常喜欢这部《美国众神》,觉得里面的角色或正或邪或善或恶都有其迷人之处。
一个一个小故事,慢慢穿起了主线。
特别喜欢示巴女王和爱尔兰矮妖的故事,如果女王是恶,那么毁灭她神庙的难道是正义或善吗?
显然不是,相比起来,似乎女王的恶之中人性人类的情感还更真实些。
饱受争议的男主老婆,我却很喜欢,她和善和正义都不搭界,为何原作者编剧都如此偏爱她,给了她神力?
爱尔兰矮妖最后也救了她,虽然后面直接导致自己的死亡。
我觉得是她因为死亡而激发出的人的求生欲让这个形象充满人性。
鲁迅说过“ “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在蓬勃的生机面前,道德有时是如此苍白。
这部真的是拍给无神论者的看的,我想了想,有神论者,道德至上者可能很难接受其中核心逻辑-人创造了神。
剧情看蒙逼了,讲的啥呀,逛了知乎后才懂。
都是些西方世界被遗忘的神,作为没有信仰的东方观众,自然是看不懂咯。
这部美剧改编自同名小说,貌似原著是有现实含义的,而本剧也符合部分史实。
看看美国的神仙打架还是不错的,哈哈。
头回在影视作品中看见基佬同性恋/性器官。
我是被一个全身中箭的动图吸引来看剧的~
人,为什么会有信仰?
人,为什么需要信仰?
古希腊罗马埃及北欧的神话甚至非洲大陆的神话你都看过了吗亲?
如果你能搞清楚拿着人的心脏在天平上用羽毛称重的那位是古埃及的阿努比斯,那么恭喜你,这部影片你不会看得太迷惑。
豆瓣评分没有上8个人感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一开始大家对情节里的神话隐喻没有头绪,而之所以这部美剧还是吸引了这么多人看,跟大尺度或者也可以说是大脑洞的情节不无关系,一定要注意,这部剧没有18岁绝对不能看无删节版。
本剧讲的是在今天美国的土地上,一个刑满释放的犯人被卷入美国新神和旧神的战争。
旧神就是奥丁,上帝,死神,火神等等流传千百年的神灵们,新神是电视,网络,电子产品等等,它们争夺的对象就是人们的信仰。
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精神生活很大一部分是要用来敬神,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神,看护我们的精神世界,消弥我们对未知的恐惧,为我们的行为划下道德底线,而在新世界,我们渐渐成为无神论者,我们只相信新媒体,电子产品,我们相信大大小小的屏幕展现给我们的世界,它们成了我们的信仰,似乎一切都走进了科学。
旧神在美国大地流浪着,不同人种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不同肤色性格的耶稣们,偷渡者的耶稣被仇杀者的枪打死在边境线上,女神的神庙被1515毁灭殆尽……新旧神的兴衰史同时也是人类的发展史或者自我发现史……我们从用鲜血和生命祭祀,变成用食物和财产供奉,现在是用时间和价值观献祭着,神们得到养料不断成长或者是被遗忘而消亡……这是一部当代神话,用美国人的迷惘,颓废,性和肉体来演绎,但愿你看到的不只是视觉刺激和噱头,还能感受到光怪陆离之下的忧虑和拷问……最后,奥丁问那个男人,你相信吗?
……你相信了吗?
……
虽然美国众神电视剧没看下去,不妨碍放张图最近的自我定位是河神。
存档一下当河神的心得体会。
我对河神的最初印象,是从小学课本里讲西门豹的故事里来的。
西门豹到任一方,听说当地头目和巫师勾结,打着向河伯献祭的幌子,往河里扔美少女,收敛钱财,弄得民不聊生。
西门豹就顺着这个话语构造,把头目和巫婆丢进河里,说,谁还想去探望河伯,现在站出来,不要怂。
由此立了下马威。
河伯嘛,就是这么一个仿佛沉默着没有出场,却又发挥了巨大功能的存在。
除了河伯以外,河神的种类似乎非常宽泛。
洛神赋里那个美丽的小姐姐是伏羲家的千金。
大大小小的龙王庙算是大海的分支机构(小白龙从海里被贬到陆地上,只好变成了个马,这算不算农耕文明本土化驯服海洋文明的表现?
)。
还有个流沙河的沙僧,别名是黄婆和土母,性别特征非常不明显,好歹也是前任的卷帘大将,当了一段河神以后,继续回去当金身罗汉了。
这就是我一直很喜欢的多神文化氛围所特有的宽松气质。
作为一个中下层神级的统称,河神在起源处无论出身,既有灵兽鬼怪的自我奋斗,又有血统和资历的继承编排;在道德面貌上混沌一片,既是哺育者,又是惩罚者,收了香火贡品又不办事的话可以理直气壮地被嫌弃,有个朴素的绩效主义职业操守;在归宿上令人遐想,一条河的河神最后去了哪呢?
既没人知道,也没人特别惦记,毕竟献祭的人们关心的也只是自己的现世安稳罢了。
古希腊罗马神话好歹也是多神特征明显,但好像就是没有类似的宽松气质。
神们的出身偏向单纯的世代谱系;道德面貌上总感觉荒唐事儿偏多,本我脸和超我脸都很难看,在归宿上仿佛打算世世代代存在下去,一点儿也不给新来的世代腾位置,活该天天有存在焦虑和终于被革命下去(这一大句全程在心虚,对希腊罗马神话存在一知半解偏见的可能性很高,但又不愿意认真看看唉)。
这就是我能成为河神的原因,因为它的门槛完全不算高。
只要身处“不完成献祭份额就会发脾气”这样的人生境遇,你也是个河神。
父母之于子女,领导之于下属,机构对于成员,都有个河神面相。
毕竟嘛,所谓神的必要性,不就是源自“扁平化的个体需要一个更高权利层级的存在凝聚成功能单位”这件事。
金字塔的经典性也在于具象化了这种由扁平大众到立体阶梯的社会属性。
再或者,凡是心里闪过“你能你上,不能别哔哔”的人,都是个河神候选人。
但是,河神的操作难点在于,既然是一个小流域的存在,完全打不出“全知全能全善”这种脱离肉身的极限招牌,因此,与献祭者的距离感很难拿捏。
拿父母举个例子。
一方面,凡是对子女的献祭频率和献祭质量有所要求的父母都算得上身处河神位;但是呢,血缘的不可分割性意味着,父母不太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河神,因为能下重手把不献祭的子民们哗啦啦淹掉的父母估计也是少数(因此我常年热爱哪吒,以及哪吒反面的夏侯惇)。
以亲子关系为模板的其他权力关系也因此存在这个问题。
作为惩罚者的这个面相什么时候拿出来,以及拿出来以后又如何,反正我这个河神还在为这个有点闹心。
大概是这个原因,才有那么多失控的咆哮的河,而被淹没又褪去之后的土地上所长出的新生,稚嫩地不保有此前残暴的回忆。
这和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还不太一样。
雪是出世的。
洪水是入世的。
而传说中的“水利万物而不争”,我总怀疑,这样的水里面,确实是不需要,也实在是没有河神的吧。
仔细想的话,河与神的存在,都是基于需要而成立的。
一条不被需要的河,里面也没有河神呢。
surprise me god
看前面几集还行,后面磨磨唧唧的,主演黑哥一直不在线,往后越来越不知道要讲什么了。看来靠露是撑不住剧情的。
一般般
没有内核,而且too aggressive
第8集全程高能,季末飙车也是爽
故弄玄虚的地方太多了,第一集让人看不懂的剧不是好剧。大概不会再追下去。
现在果真是电视剧的黄金时代。信仰来自于膜拜和牺牲,那么没有崇拜和牺牲后我们需要什么精神力量走下去。
装逼到最后一集有意思吗不?强烈建议从最后一集开始看,前面的都忘了吧……
首集很恶心,后面慢慢好看了。但拖沓感还是重。最后一集,新神怕旧神不是没有原因的。
总算是开战了!
3.5分,第一季就是一部超长预告片,看完了发现,正片没开始呢😓实在佩服美国人啥都敢演的勇气。全裸镜头非常多。神马神不神的,该骂骂,该打打,该诋毁诋毁。
诡异的画风及配乐穿插着黄暴及超现实场景 第一集看完犹如跟男主角一起作了一场令人无法理解的梦
不禁让人联想到《传教士》,同样的虚张声势,同样的满怀期待但大失所望,HBO放弃得很明智。配乐像极了《汉尼拔》,诡异又带点空灵,片头很棒,剧情却大杂烩一般,对非原著党而言很是混乱,缓慢又凌乱,古装吉莲·安德森真是太美了,性感撩人。
太拖拉 看到E4看不下去了
两集,纯猎奇,纯坑爹。
什么 玩意?
虽然感觉有点厉害但还是更想重新看一下书
两年前看到卡司就知道McShane一定会非常适合这个角色,那种大度、亲切略带嘲讽地启蒙晚辈的雍容气质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制,朽木后终于再次找到一个如鱼得水的角色;我还是更希望看到一部现实主义手法拍摄的尼尔盖曼
凡有原著要熬几集是必须。三集后开始精彩,把相信和执念玩出花,画面冷峻又浓烈,导演在水果硬糖时的质感这里翻滚好几倍。劳拉线棒,男主大概要下季才炸裂。四月姐最后一集真的美。期待开战的下一季。
剧情太慢了,原著是如此。到最后一集才显出旧神的威力。新旧两代神,新人类对旧文明,信用卡互联网大数据对抗仪式感爆棚的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