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昊然、陈都灵主演的影片《双生》,目前评分已经从上映之初的3.9降至3.6分,超8成观众给出差评。
受口碑影响,《双生》的票房也后继无力。
上映第一天时单日票房近千万,截至目前总票房却只有1647万,即第二天、第三天单日平均票房只有300来万,跌了约三分之二。
今天的实时票房,更是只有42万。
总结一下豆瓣网友对《双生》的差评,基本可以归纳为剧情烂、演技尬、摄影差、剪辑乱,用一位观众的来说就是“此片满足了我对烂片的所有想象……”
而观众的反馈传到《双生》导演金振成耳中时,他发表了一篇微博长文,从剧情、后期制作等方面给出了回应。
先来说剧情。
金振成不仅是《双生》的导演,同时也是编剧。
据他讲,《双生》原本是“一对同卵双胞胎男孩认识了一对同卵双胞胎女孩的故事”。
也就是说,刘昊然和陈都灵在片中都是一人分饰两角。
陈都灵扮演的是“涛和烙”,刘昊然扮演的是“李品和李德”。
而现在上映的《双生》,不仅删去了“李德”的戏份,将两个人融合成了一个人。
更甚者,连陈都灵角色的“真相”可能都不是原来的设定。
因为有知情人透露,女主部分戏份是后来补拍的。
因为这样的删减,导致人物变化脱层、缺乏逻辑。
比如原本率直可爱、聪明的男主,后面成为一个“涛没有你坚强,更需要保护”的“渣男”。
而在原本的剧情中,“李品”坠楼后身亡,活下来的是“李德”,所以人物的分裂性应该也不存在。
所以金振成说“假如其中一名男子双胞胎被剪辑掉了的话,这部电影的基本设定大概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变成了另外一部电影,当然感情线也会变得生涩与奇怪。
”
在映版未出现的刘昊然剧照再来说后期。
影视剧杀青后,剪辑、配乐、配音等环节都属于后期制作部分。
早期的电影中,剪辑工作通常由导演本人来完成,因为作为影片的调度掌控者,导演比其他人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剪辑,可以拯救一部平庸的片子,也可以毁掉一部不错的作品。
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在自己的书中,曾记述过自己当初向陈翼青导演“偷师”学剪辑的往事。
据李翰祥讲,陈翼青剪辑“比北京八大祥的伙计量布还正确”,不看帧数不拉尺子,就凭手感,但却“准而又准”。
但是金振成作为《双生》的导演,却从来没有参与过在映版的后期制作,甚至没有看过最终版本。
(即在映版)
那为什么没有参与后期呢?
原因是“闹僵了”!
在这篇长文中,金振成“控诉”自己的电话被出品人金世镐拉黑,社交软件被屏蔽,当初约定的劳务报酬也未结清,属于“被欠薪”状态。
文章结尾,金振成除了表示自己的作品被改得面目全非,感觉心如死灰外,也替刘昊然、陈都灵两位演员惋惜,觉得出品方辜负了两个人的刻苦付出。
金振成的这篇文章,也反证了当初刘昊然入戏太深并因此生病的说法。
不然,就从目前在映版中来看,可能谁都觉得昊然弟弟夸大其实了。
只有真的分别扮演过两个性格完全不同,有大量内心戏的角色,才会被角色的情感反侵,一时不能出戏。
但金振成所讲的这些内情,已经无法补救《双生》的口碑。
毕竟,对于走进影院的观众来说,在映版就是“最终成品”,片方的乌龙乱账跟他们无关,最多就是同情一下刘昊然和陈都灵了。
原本一星,看完导演微博改成两星。
由于具体的原版的电影我并没有看到,所以不能由着自己的揣测去评价。
谨对我刚刚看完的这部电影,它最终呈现在我面前的样子,最多也只能达到这个分数。
很失望,电影行业确实不易,但是如此不诚信,败坏道德的事情发生实在令人不齿。
我为这部电影贡献的票房,也不能被导演,为这部电影付出心血的人共享,这实在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本影评不涉及剧透,但也不推荐各位影迷去看了,确实浪费时间,并且给不到导演应有的尊重,如果我提前知道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会花钱走进影院看这部电影的。
再次提出,演员和幕后人员真的好惨,不要背锅,制片方的问题,希望法律可以多多保障大家的权益,很可惜的事情。
推荐电影微米是认真的有人不喜欢刘昊然吗哈啰?
没有当然没有!
好吧,有的。
首先直男不太喜欢这一卦“小白脸”系男生,再加上可能喜欢硬汉挂的女生不爱这一卦。
但是!
但是!
刘昊然绝对是年轻小生里面路人缘最好的小鲜肉之一了好吗?
小编身边的女生朋友,大部分说起刘昊然都是不说特别狂热的喜欢,起码也是有好感的。
女生里的好感度可见一斑。
小编就不说了,有段时间天天念叨着刘昊然,差点没把身边朋友烦死。
路人缘这种东西,首先和长相还是要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即使都是帅哥美女,也有的人天生长相就比较讨喜,有的人则给人感觉比较高冷不接地气。
昊然弟弟无疑从长相上就已经非常讨喜了。
但是只靠脸可不行,更重要的是,他在同龄小生里是有实绩,成绩相当能打的。
说电影有《唐人街探案》,说电视剧有《最好的我们》、《琅琊榜2》,什么拿出来都比同龄小生超前一大步。
但是嘞,今天小编看了一部昊然弟弟19岁的时候,也就是三年前的2016年拍摄的,到2019年才上映的电影,才深觉,演员红了以后,有自主选择权选择一部好电影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港真,幸好这已经是过去的黑历史了,要不然,即使昊然弟弟相当是小编的菜,如果他现在拍摄的作品是这个水平,小编绝对是爱不下去的啊!
《双生》
《双生》。
好一部超级大烂片啊……因为当时《双生》的档期和《阿拉丁》正撞了,小编看了看昊然弟弟那张大帅脸之后还是……选择了《阿拉丁》2333因为本能的觉得《阿拉丁》肯定看阵容还是相对靠谱一点。
感谢《阿拉丁》让小编没有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要不然只会是DOUBLE KILL。
结果,《阿拉丁》现在的豆瓣评分是7.8分,在同类电影里算是一个比较亮眼的成绩了。
而《双生》……嗯……3.6分,已经可以和载入影史的烂片《富春山居图》正面刚一波了。
小伙伴们必须要相信一点……这个评分,是小编看完电影之后痛彻心扉之下才想起来去豆瓣上看一看的。
也就是说,看之前小编不知道这个评分,要不然的话,管什么刘昊然张昊然李昊然,都雨我无瓜好吗,谁要看啊,浪费时间的说。
但是没办法,错误已经酿成,看都看过了,不得不和你们说一说。
怎么讲嘞……这部片子烂到小编真的连剧情简介都懒得讲诶怎么办……好吧不行还是要硬着头皮说……
影片开端,就是刘昊然扮演的李品在网友巍巍(看的时候一秒穿越到《镇魂》)的介绍下,得到了一份高薪兼职——一个月薪酬10万。
嗯,10万……小编很想问一句是不是日元或者韩元……
于是一头长卷发扎成小辫的非主流刘昊然,哦不对是李品,拿着写有地址的纸条,在街头一阵猛跑后终于来到了一幢华丽、神秘,带着浓郁岁月味道,但还是很非主流的豪宅里,开始了被包养,哦不对,画画工作的日子。
先是一位板着脸、口气冷淡,拽得二五八万的女管家登场。
然后女管家将李品带到了坐在一辆奇怪轮椅上的清秀女孩——涛面前。
不要问小编问什么一个女孩子叫涛,连姓都没有。
小编不知道。
从涛口中,李品得知自己的工作就是为涛画像,并且角色扮演对方的男友一个月。
这一个月内,他得叫“路海”这个名字。
有一港一啊这张还是很帅的,清纯少年抽烟任何时候都带感在与涛相处中,李品发现这个女生情绪很不稳定,加上涛讲述的父母出车祸身亡和姐姐烙的往事,(对这家人的名字都让人懵逼……烙,烙啥?
烙饼吗??
)李品怀疑是烙的去世,让涛承受了巨大悲痛刺激,因而出现了第二重人格。
然后李品就一边表忠心会陪着涛一边发现了啊原来之前和我聊天介绍工作的巍巍就是烙啊然后本来李品以为烙是涛的二重人格没想到烙还真的没死嘿!
李品就说要见见烙,然后涛就发狂了,然后李品就懵逼了但是仍然想见烙,然后涛就放大招了。
卧槽,原来涛和烙是连体双胞胎!
不要问为什么连体双胞胎可以坐这种有靠背的椅子,不知道。
然后涛和烙就一起问李品哎呀你到底爱谁,李品选了涛,自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结果没想到卧槽这简直是生死拷问啊搞了半天李品选谁谁就能获得分体手术的心脏,你们城里人真的太会玩了这种大事交给外人决定刘昊然魅力真的那么大吗??
然后李品就在两姐妹你争我抢中被挤的摔下楼了,地上全是血……然而没死。
搞了半天李品就是当年姐妹两小时候遇见的小伙伴路海,然后两姐妹都喜欢他,就时隔多年还没放过人家把人家坑过来玩爱情游戏了。
结尾就是摔了这么一大跤的李品屁事儿没有的和做完手术获得心脏的涛相亲相爱了。
港真……你们还需要具体的槽点分析吗?
都说到这份上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啊,盘就对了。
如果你较真起来让小编给你总结电影中的所有槽点……小编今天应该要加班到秃头了。
哪里有什么槽点总结啊,明明就每分钟都是槽点,答应小编,要么就自己去看吧,哈。
其实小编感到有点可惜的是,如果只看故事架构,说实话这个故事本身不算是那种烂透了的故事。
比起《人间喜剧》那种剧本或者说故事本身已经烂透了就不回来的烂家伙比起来,《双生》的原故事,说好算不上,但是也没有那么烂。
港真,换成一个好导演,再把女主换了(陈都灵演技差到难以忍受只不过剧情的烂掩盖了她演技的烂而已,强烈建议她换路线,她演冷艳挂明显好过演清纯挂),照这样的话,8分以上即使有困难,拍成部7分的悬疑浪漫电影,应该还是有可能的。
比如说,要是现在这个故事让韩国一些比较擅长这个题材的优秀电影拍,很可能就会是完全不同的样子。
港真小编完全不会因为这部片子减少对昊然弟弟的爱(?
)因为这是他未成名没有什么选择权的时候接的烂片,小伙伴们应该也能看到刘昊然之后选择作品的时候已经很爱惜羽毛了基本没有不靠谱的。
但是有了这部《双生》,终究还是把他的作品评论分向下拉了一大截。
这么一想,刘昊然恐成最大受害者。
哎,这种烂片,什么时候能不荼毒市场啊。
第一次写点啥。
这几个星期昊然弟弟(侄侄)圈粉了,收看他全部作品和一些综艺节目,大晚上居然在油管上看到了这部悄默生息电影,狂喜。
让老公先睡,我接着熬夜看完电影。
每看十分钟,都忍不住要拿手机翻看豆瓣,但咬牙忍住了,怕错过想象中的伏笔和不存在的反转剧情。
结果,结果, sh*t!!!
实在想不通为毛昊然弟弟如此糟蹋自己,急急忙忙看了豆瓣,才明白个中缘由。
昊然弟弟是我见过最帅气阳光的小眼睛男生。
我们正在努力生宝宝,希望宝宝将来如果是男生的话,也会是个漂亮小眼睛男生(我老公小眼睛😏)余淮的角色非常适合他,温暖阳光。
看见他接了耿耿最后一通电话,在医院抱头痛苦的时候,真心心疼在他还很稚嫩的时候生活给了余淮太多沉重的包袱。
他那是应该觉得这么些年的沉重负担有委屈有心酸有不得已有孤单有无助,但同时也是感到幸福的,因为有耿耿依然在,终于不再“耿耿于怀”了。
我们普通人谁不是负重佝偻前行,咬牙尽量让背脊挺直一点儿呢?
但最后他们在晚秋高地再次重逢并决定携手共度一生时,他的笑容让我心里如释重负,暖暖的,毕竟这也是我们对生活的期待。
琅琊榜2里面,平旌就像当年金陵城里明亮如火的少年,虽然他和苏哥哥都经历了人生从明亮到晦暗再到明亮的过程,幸运的是,他比苏哥哥的生活好幸福很多。
尤其是后期他表现出了虽然是逼不得已急急忙忙长大的,但他继承父亲和哥哥果敢,睿智和胸怀气度!
在诸多角色中,我还是偏爱余淮,也许因为“最好的我们”让我想起了似乎快要忘记了高中同学老师和那些迷茫苦涩高中时光。
幸而,他们虽然曾经走失过,但最终因为爱找到彼此,并终生不再放手!
春夏秋冬,朝朝暮暮,因为有你,我才一直是最好的我,陪着最好的你!
《北京爱情故事》:家境一般,为喜欢的女孩打黑工攒路费。
《唐人街探案1》:幼年父亲重罪入狱,母亲下落不明;高考落榜,想去泰国散散心结果却阴差阳错卷入大案。
《最好的我们》:家境一般;高考失利;母亲重疾,父亲多病;十年没有耿耿(当然耿耿也是)。
《双生》:剧情待定……总结来看,刘昊然同学主演的角色的共同点就是:悲情男主!
但是却永远阳光外露。
或许这就是让很多人喜欢他的理由,他仿佛就是每个人身边都有的高大阳光男孩的化身,随时准备开启中央空调温暖人心。
当然也有缺点,但似乎也是那么实诚的缺点,实诚到几乎每个人都有——偶尔的小脾气、固执和自大。
目前他的角色还是集中于学生上,刚刚好发挥年龄优势,正应了那句“在最好的时光遇见”。
随着年龄增长,刘昊然同学大概也会逐渐尝试不同戏路。
最后,真心希望这次不要再是苦情男主了!
首先,我要夸一下陈都灵的颜值,小姐姐的颜值真的惊艳到我了!
有几次淡妆看起来都像是素颜,真是太可了至于剧情,男主角为什么最后选了涛而不是烙呢?
男主说是因为涛比较脆弱,需要他的陪伴,可明明是烙和男主志气相投,同样喜欢画画,再两人聊天的时候,两人也更容易开一些暧昧的玩笑,可或许聊天中那个玩世不恭,甚至有些油嘴滑舌的并不是真的男主,而是男主对自己的伪装。
而在涛面前,男主流露出自己细腻,责任心的一面,或许这才是男主内心的样子所以,对男主来说,涛是那个让他找回自我的人,让他体会到自己能给别人带来的安全感因此男主选择了涛电影中还有些小细节处理不到位,不知道是剪辑原因还是导演疏忽了最后导演想要通过影片表达什么呢双生不是讲两姐妹的事吗,可是影片中关于两姐妹的相爱相杀并没有多深刻的刻画,而且整个影片表达出来的主题十分不明确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冒犯,请多见谅
今天看了《双生》,我很喜欢这一部电影。
更准确的来说我喜欢这种风格。
可惜的是,他剪辑有点问题。
不明白为什么上映时影片才86分钟。
是我看过时长最短的电影了我觉得电影拍的非常好。
这个伏笔埋得非常的深刻。
比如那些儿时的回忆。
涛和烙的妈妈不让她们照镜子。
因为她们是连体婴。
她妈妈怕吓到她们。
以及那些,涛为什么一直坐在轮椅上?
为什么有时轮椅会失控?
烙又在哪里?
他们要做什么手术?
路海又是谁?
李品又是谁?
难道我以为是讲一个人格分裂的故事结果是讲一个连体婴儿的故事涛一直坐在轮椅上,因为她们是连体婴,那个轮椅是相连的。
而烙一直藏在轮椅的后面。
她们的手术,是分离手术。
可是只有一个心脏,两个人只能活一个。
在我的猜测,李品和路海应该是两个人。
因为影片中出现这样一幕。
刘浩然打字的时候,有一幕是用九键,有一幕用26键。
这可能暗示刘昊然演绎的角色可能也是两个人有一个是摔死的。
一个活了下来。
不知道为什么剪辑最后会剪成一个了影片的前半段非常的好,各个伏笔埋得很好但后面感觉看的不怎么懂。
也有许多伏笔没怎么揭开。
比如李品和路海我看了导演的微博。
这个作品失踪了一段时间。
被制片人弄走了还拉黑了导演。
等到上映时,导演也表示大吃一惊可惜影片中有些内容都被删掉了。
只剩下了这86分钟。
如果剪辑时没有出现这些问题,我相信是个不错的电影。
涛和烙,两个角色。
分的非常明显。
觉得陈都灵演的很不错。
刘昊然演的也很好。
在电影《双生》上映的第二天,韩国导演金振成在看到剧透评论时,完全懵了。
由金振成执导,刘昊然、陈都灵领衔主演的都市悬疑片《双生》在上映后遭遇了惨败:上映五天,票房1660万,豆瓣评分3.6。
而对于导演来说,远隔重洋透露过来的剧情令人感到迷惑:原本由刘昊然出演的双胞胎兄弟戏份被直接剪成一个人,情感线的设定被完全打破,整部影片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模样。
“我觉得最无法理解的是这么巨大的变动,竟然在事前没有征求我的任何意见。
”在《双生》的后期剪辑过程中,作为导演,金振成没有获得最终剪辑权,没有收到自己应有的劳务报酬,甚至在影片上映后都看不到,自己的片子究竟被剪成了什么样子。
换角、补拍、挤压三年,自行后期,在时局和资本的两重挤压之下,金振成一开始就丢失了导演的最终剪辑权,这或许是他唯一能够维护作品的机会。
若是再退一步,像其他导演那样愤而放弃署名,那么连追讨自己辛苦钱的机会也要失去。
没人会甘愿放弃自己的作品,但当它已经被涂抹得面目全非之时,这究竟还算不算自己的作品?
最终剪辑权:权力的游戏最终剪辑权,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权力的斗争。
在好莱坞,制片人中心制树大根深,最终剪辑权早已牢牢握在制片人手中,如果有导演能够掌握住最终剪辑权,那证明导演本身已经是一块金字招牌。
当年吴宇森闯荡好莱坞,成为五位握有最终剪辑权的导演之一,是华语圈子迄今为止还津津乐道的事实。
当制片方紧握住最终剪辑权时,大多会从纯粹的商业利益方面来考虑。
在电影上院线时,时长越贴合观众传统的观影习惯,票房往往更卖座;二则是内容,在艺术影片中,越个人化和晦涩的情节,越容易遭到“剪刀手”。
当一旦影片打入国际市场,影片在发行方手中,会剪出许多个长短不一的版本,影片的内容完整性,自然也不再是导演能掌控的了。
导演和片方对于影片剪辑权的争夺,从电影艺术诞生之初就已经开始。
1927年,《大都会》在德国柏林首映,时长153分钟。
正是由于各地发行商纷纷自行剪辑,导致该片一直难以还原本来面目,直到2001年才有修复版本面世,同时有四分之一的内容已经确定难以找回。
最惨的自然是美国影史上赫赫有名的《美国往事》。
当时早已拍出《黄金三镖客》《偷自行车的人》等多部知名影片的赛尔乔·莱昂内,为《美国往事》找投资长达11年,拍摄出的影片长达251分钟,但后来在美国上映后,影片大段闪回场景被删除,导致本片票房口碑全部失利。
多年后,导演剪辑版本流出,才使得这部经典影片重见天日。
事实证明,即便你是大牌导演,也很难永远避开与片方的剪辑权官司。
尤其在好莱坞影片系列化、投资人越来越不敢冒险的今天,导演剪辑权已经越发难成为导演的特权。
早在多年以前的异形就是个例子:在拍摄《异形3》时,大卫·芬奇在拍摄时完全没有片场的控制权,在拍摄期间就不断与制片方发生摩擦,甚至连导演剪辑版也没有参与制作就退出了。
大卫芬奇不仅不承认这部影片是自己的作品,并且一度扬言:“许多人都讨厌《异形3》,但没人比我更讨厌它。
”
如今风行十年的漫威系列自然也跑不了。
由于漫威宇宙画风的统一,导演在拍摄时所能发挥的空间并不多。
《雷神2》的导演阿兰·泰勒“在拍摄时拥有绝对的自由”,但事实上,在拍摄后“制片方将影片剪辑得面目全非”,使得阿兰·泰勒表示从此以后再也不想拍漫威电影了。
当然,如果制片方非常善于销售DVD和蓝光碟,那么导演剪辑版则又成为了盈利的好商品。
为了增加销量,导演剪辑版、导演评论音轨、拍摄花絮,都会成为电影的附加产物。
但对于有的导演来说,这无异于画蛇添足。
《异形》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就曾经表示,异形的公映版本就是他最满意的版本,而导演剪辑版“根本没有诞生的必要”。
放弃署名:导演最后的抗争在国内,由于DVD和蓝光影片发行市场萎缩接近于无,网络平台又处在蓬勃发展期,导演的影片通常在公映后就已经成为定局,所谓的导演剪辑版,大多无法见光,所以导演只能把所有精力放在和制片方的谈判上。
在中国商业化逐渐完善的情况下,制片人中心制和导演中心制不断进行拉锯,在前几年也多有出现导演和制片方诉诸法庭的情况。
2011年,《肩上蝶》导演张之亮,因为公映版比电影节放映版少30分钟,实在无法忍受,一怒之下宣布退出影片所有的宣传工作。
在双方拉锯战下,片方最后还是同意,公映版本使用由导演剪辑的120分钟版本,但也干脆利落地放下话来:这部影片会承担更大的票房压力。
也有不那么幸运的导演。
同年的《假装情侣》,导演刘奋斗最终就没有争夺到影片的最终剪辑权,在双方因为时长和补拍镜头产生分歧后,刘奋斗的署名方式是“前期导演”。
当时卷在漩涡中的刘奋斗说:“到目前为止,中国任何一个电影公司和导演都没有电影的最终剪辑权,只有电影局有。
制片方和导演在争那个实际上他们都没有的东西。
”这一点,恰好在几年之后的《浮城谜事》和娄烨身上验证了。
在《浮城谜事》上映41天前,娄烨突然接到广电总局的意见,建议修改男主角用锤子连砸十几下杀死拾荒者的镜头。
但是娄烨导演坚决拒绝了这一修改。
后来,虽然影片只用了淡出处理,但娄烨仍然放弃了公映版本的导演署名,以此来抗议对导演创作权力的干涉。
由此,娄烨也成为了大陆第一位放弃署名权的导演。
当一部影片的商业化压力极大,导演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就越发地微不足道。
即便是娄烨自己,后来也曾公开表示,他之所以能把导演剪辑权坚持在自己手里,是因为他的影片投资回报压力并不大,一旦投资特别大的话,决定权也自然不会落在导演手里。
如果无力坚持自己的影片剪辑权力,导演放弃署名权,就成为了一种行为上的控诉。
事实上这对影片的发行也极为不利,如徐浩峰的《刀背藏身》,就迄今还未上映。
在此前导演和片方因为最终剪辑权闹上法庭时,法庭给出的判决即认定:通常情况下,导演聘用合同不能由单方任意解除,这既是对导演权利的必要保护,同时也是对投资方利益的必要保护。
一旦允许任何一方单方任意解除合同,都势必造成合同履行的极度不稳定,并进而造成双方利益的损害。
目前,作品著作权归制片人所有,导演享有可转让的法定署名权利。
随着中国影片商业化日益成熟,制片人中心制和导演中心制的冲突日益强烈。
同时,越来越多的知名导演开始涉及制片人领域,身兼大导演和制片人两职的电影人,就成了为这座天平的重要砝码。
像贾樟柯就不认同制片人拥有最终剪辑权的制度。
他曾坦言,好莱坞制片人掌握最终剪辑权的确很普遍,但这是建立在他们的制片人专业程度很高的基础上,事实上在中国,制片人对艺术规律的理解还是难以和导演比肩。
而目前由于中国电影行业不成熟,还未出台详细的制片人制度。
许多制片人和导演的建议都是,希望导演和片方能在事前的合约里,写明剪辑权的问题,以免后续发生争议。
但将这一权利落实在纸面上,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有导演在被问及这一问题时,立刻道出了自己心中的困惑:“都说资本寒冬,有时候连找到投资都费劲,在一开始就说,我要导演剪辑权,万一片方不想给,导致整个项目都被搁置了,又该怎么办?
”-FIN-公众号:导演帮(daoyanbangwx)
和我妈一起去看的 没什么想看的电影因为刘昊然选了这个看 尴尬得我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简直要用脚趾抠出一座城堡 故弄玄虚 整得像个恐怖片 狗血到我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做烂片 剪成这样不管你本来想表达什么对得起买票去电影院原速看完的观众吗 如果不是粉丝不建议看 我不是粉丝 看这个之前没看过刘昊然演的任何一个角色 但是这个电影让我对他费心营销的一点点少的可怜的滤镜彻底破碎
看完电影后,我觉得这部电影想说的东西没有说清楚。
在网上查了才知道是几年前的作品因为种种原因压到现在才上,还被删改了很多。
导演自己也表示男主其实也是双胞胎,电影里剪了这一段就会让感情戏变得摸不着头脑。
如果男主也是双胞胎的话,其实很多东西就解释得通了,比如一开始的梦境里两个人打斗,中间男主的幻想和梦境,还有输入法不一样,性格不一样……被剪了以后看得乱七八糟。
下面是几年前的一条三国联动新闻:
zz
本来很想吐槽这片剪辑的,但想到导演在微博上说这电影制片人跑路,剧情乱改,刘昊然直接被删掉一个角色,突然觉得这种情况下还能剪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我是不是该夸赞下剪辑师??
我觉得还可以,支持昊然迪迪
压了好久好不容易才上映,却又是被不负责任的剪辑过了。无论如何,能看看18岁的弟弟还是很好的
真的……太难看了些 简直不知道在讲什么 但是为了hrgg的评分 闭着眼打五星
前面打断节奏太慢了,主线抓的也不好。不过作为一个新题材的电影其实很有看点。女主演姐姐演得超级带感,妹妹很白莲,男主的内心戏还是略微不够,结局在我看来,稀烂,破坏了对一部悬疑片该有的尊重!
骗骗小盆友的爱情烂片,除了男女主颜值好看,其他基本没有可取之处。
❤❤❤❤
我的妈呀,好久没看过这么烂的片了
我不管四星都给昊然弟弟的颜!!!
看完结局我一脸懵,为什么刘昊然不选择妹妹啊?妹妹会弹琴会画画,多才多艺,姐姐感觉就会哭唧唧。难道符合直男审美这么重要嘛,烟熏妆注定得不到垂爱?(重点错)但是十八岁的刘昊然真滴软软嫩嫩,我也想掏十万给他当我男朋友(此话重点更错!)
敢于尝试加分,缺点在于前期设定生硬,后期结局太虐。中间铺排还是可以的,适合拍恐怖片。
我觉得还不错
为了刘昊然而看的
什么玩意儿?
电影说不上好看,但是实在是不忍心给昊然和自己的青春差评
不知道如果不被乱改剧情这片子会怎么样,反正现在看起来并不好看,难为我看在刘昊然的份上看完了整部片子,难熬的82分钟。。三星给刘昊然,背锅了。。
烙………涛…………郭敬明都不敢这么取名字………
还行,因为剧情简单(看到一半我就猜到结局)所以悬疑也没那么津津有味了。陈都灵太瘦了吧
这是什么超级大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