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角色友崎君
弱キャラ友崎くん,弱角友崎同学,The Low Tier,Bottom-tier Character Tomozaki
导演:柳伸亮,松本佳久,神原敏昭,加藤显,佐土原武之
主演:佐藤元,金元寿子,长谷川育美,茅野爱衣,前川凉子,稗田宁宁,岛崎信长,冈本信彦,水野骏太郎,日高里菜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1
简介:友崎文也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游戏玩家,现实中则是孤僻的高中生。断言“人生就是垃圾游戏”的他,遇到了完美的学园女主角·日南葵。「你要认真地面对『人生』这一游戏!」人生究竟是垃圾游戏还是神作?在日南的指导下,弱小角色高中生的人生攻略就此开幕!详细 >
早饭番~雀食让我有几天想努力把各种面具戴好来着。。
整体还行吧,算是个脱宅番或者是社交番?
加油吧,去攻略,去享受你的人生
太不现实了,作为校园题材
技巧(套路)地,又是真诚地在讲道理。事实上,不是因为弱势所以玩不好“人生”,而是因为躲藏于自己脱离现实环境的想象中心安理得所以才弱势。说友崎“本就是现充”的,何不先学习一下他的态度和付诸实践的勇气?不过葵这方法论感觉挺扯的。就结尾讲一堆道理想要升华,还不如再次面向风香时的觉悟,搞得不上不下的。
还不错啊,画风可以 剧情也没什么问题把。第十一集满分。
第一集这两个人是在搞辩论赛吗,还是让人极其不适的辩论,真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人能如此自信且毫不怀疑地说自己是”现充“。另外,日本人对”现充“的定义真是狭隘,交了女朋友就是”现充“?实在既好笑又可怜。
这番的现实意义很棒,给otaku的脱宅指导手册,真是良心作。第11集很棒,往深入讨论了,遵循本心vs使用技巧达成目标,摘下面具vs戴上现充的面具,做自己vs朝向目标提升自己,这其中的界限的把控,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思考过的问题吧。
Funimation的英文配音动画新番。感觉第一集就被教育了。所以,开始练习人生这个游戏(就是开始拿空余时间学习而已)。所以没有继续往下看,至今还在读一本无聊的技术类的书。下个星期作为奖赏可能会继续看动画。人生这个游戏实在是很难,因为没有电子游戏里面频繁的刺激和满足,只有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再坚持一下的隐忍中努力坚持,希望下次能赢。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人物不公平,因为我们都在独行。作为中年大叔,只有听见另一个同龄大叔抱怨"难道不是所有人都在找空余时间锻炼健康饮食才能保证没有赘肉吗"才发现其实大家都在偷偷努力,可能我们只知道自己的努力而不知道其实别人也都在同样努力着,才觉得不公平吧。
超出预期,没有落了谈恋爱的俗套真好。
其实画得挺好看的,但是第一集实在劝退。用二次元的形式强化世俗对现充的定义。隐含着每个阿宅内心其实还是充满着对成为现充的渴望,但他们必须要靠现充来帮助。而帮助他的现充女主是真的自己想要这样吗,反而充满着因为这样在社会上会被认为是成功的所以我要这样做。而现充就是可以天然地对阿宅采取高高在上的态度。对于所谓成功的标准又回到了传统的老路上,并劝告大家都向着这个标准努力,只有一种成功。强调了人的标准化,个体消失了。不去探究男主之所以阴暗的原因,全都归结于他个人没有为了成功而努力,这真的是正确的价值观吗。而且为什么要把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用利己主义的算计表现出来,很奇怪。看了一下第二集,男主说话什么的明明都很正常,说真的根本都不需要那样的攻略,日常氛围也已经很好了,直接青春校园不好吗,偏要搞现充阿宅二元对立
似乎又是个宅男yy番,现实只会是:女生看见你个邋遢样,不好意思认错人了,谁还跟你多废话帮你整成个现充呢?
努力?
日南葵太合我心意啦!
【A+】看完之后,不禁感叹Pro.9和柳伸亮的功力之深。尤其跟三年前的《龙王的工作》相比,完全不像是同一个制作组/监督做出来的。可以明显感知到创作思维上的改变:不再迎合商业主流宣扬卖点而制造的清汤寡水,而是在[游戏 人生]的叙事根基下写作真切的校园日常和角色本真。节奏和语气上的收放相当扎实,短短几集将友崎的宅味和日南“白给女主”的特质剃除干净,完全平等的理解空间和关系构建(看似摆明恋爱脑实则不然的菊池)。e4e8和总结回的感性高光也是同理,视点、情节与调度为角色打通决择勇气与笨拙本心的展现,但从不回避他人/自我的矛盾和笨拙。感性的力量倾刻化为真挚的话语/举动,繁杂笨拙的言语也能扭转为鲜活的本真证明(毕竟有叙事空间和动作的衔接补足)。毫不幼稚怯懦的创作,对于Pro.9和柳伸亮已是最好的礼赞。
不要小看现充啊
前几集:宅男变形记;第10集:日本俗气年轻人现状;第11集:这个作者其实门儿清??感觉6.7分有点低了,看完11集最后几分钟觉得最起码7分
浅显的说教和所谓的人生相谈并不是很吸引人,中期还不错,但也就这样了,消磨消磨时间。
挺好看的啊
标签化人物,略显老套的剧情(没错真是字里行间都写着school days),脱离现实的女主设定,还有经费短缺的画面和galgame感过于浓重的前半段,实在无法认同友崎文也的成长,也让最后一集满功率输出的论段显得如此的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