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最喜欢的TVB风港影,听了整整近2小时的粤语,好带感。
见到从小喜欢的港影里的每一个角色,时光像退回到我小时候,满满的回忆杀。
不可否认,该片的上映就是贩卖怀旧情。
但我,照单全收。
记得读书时,我们老师组织讨论过一个话题,程序的非正义会不会影响结果正义。
这片子男主的结局,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可惜的是,现实中往往难以两全其美。
像英国佬这样玩弄各种、蔑视践踏他人生命的祸害,这样的结局怎么可能叫他痛彻觉醒?
……结尾,理想化。
6月18日,星期六 前段时间在豆瓣关注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名字叫做《每天记录三件幸福的事》。
有人写了:淋了一场小雨,摘了一枝槐花,见了一个想见的人。
有人写了:盖了晒过太阳的被子,吃了心心念念的美食,做了一个奇奇怪怪的梦。
也有人写了:大排档点的炒米粉老板多送了一份酸豆角,酸酸辣辣的好喜欢、巷口的榕树上掉下来一条写满爱情祝福的彩带又被我挂上去了,像是拯救了一份爱情呢、删了一个讨厌的同事的微信,太解气了。
我也附庸风雅的写一下今天的三件属于我的小确幸,1、编了上面九件让人幸福的事儿(哈哈)。
2、收到一条来自850公里外的小伙伴的祝福,内容是多喝水,别中暑,记得吃早餐,和好好上班(眯眯眼)。
3、收到基友送的降暑加湿器(虽然是我舔着个大脸要的)。
然后开始看今天的电影《边缘行者》。
这部电影是今年四月份上映的,虽然已经在视频平台上线却还没有从院线撤档,应该也能算的上是新鲜出炉了吧。
看完之后我是实实在在的长出了一口气,盘算了一下日子,即便2022年只是堪堪过了一半,但是让我评选年度最烂电影的话,我一定给《边缘行者》投一票,2.5亿投资,港片顶流明星请来一箩筐,能拍的这么烂,我也是服,真服!
打分4分(忍不住想吐口水)。
先说演员,任贤齐、任达华、洪金宝、谭耀文、方中信、曾江、张兆辉等等。
几个电影巨星加上一堆TVB老戏骨,爱奇艺出品加发行,钞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啊。
可是这些花大价钱请来的大咖却很难让我给个高分,首先两个演员和角色不匹配,一个是主角任贤齐,打从我认识他开始,我就没有一次认可过他的演技,他的面部表情让我严重的缺乏认同感,即没深度,又没层次。
另一个是出演过古惑仔的林晓峰,他那双小眼睛和宽脸型完全没有办法去和谭耀文演对手戏,我建议大哥你安安稳稳的做个丑角也挺好的。
其次是配角镜头和台词占比非常平均,都像赶场子一样,风风火火的上场,着急慌忙的嗝屁。
没什么展示演技的空间,别说让我去品演技了,想混个眼熟都困难。
给个6分吧。
然后说槽点最多的剧情。
这部电影像是个流水线拼接产品一样,单从剧情上我就看到了诸如《新世界》《古惑仔》《追龙》《龙城岁月》《无间道》等的影子,或者说都不是影子了,直接有血有肉的搬过来用了。
比如一开始的房内互砍出门点烟,最后的知道兄弟是卧底还要替兄弟掩护,这就是妥妥的《新世界》的调调了,兄弟争夺话事人这是照搬杜琪峰的《黑社会》,谭耀文和任贤齐对刚时候警察来了那句就这几个人也敢来城寨,这就是翻版《追龙》了,还有黑白间谍,警察上线被撞死等等不用想就是《无间道》了吧。
此外还有对感情完全不做铺垫产生的割裂感,结局赶时间一样的一通乱剪,怎么看怎么不舒服,至于分数我最多给3分。
视听语言的话,先说镜头,首先是两个特别写意的镜头,非常棒,第一个是暴力拆迁那段,表面是楼房的崩塌,实际是任贤齐的黑社会观念崩塌。
另一个是扳倒大人物们时候的大远景成片高楼崩塌,指代的应该是旧制度的结束。
其次是政府高层会谈和社团竞选话事人时候的平行蒙太奇,将黑道和白道进行混剪给人那种黑白类同的感觉特别棒。
再说就是动作指导,讲真的我都不能想象导演是成家班出身的,这打斗动作也太烂了,没有拳拳到肉的写实效果就算了,连起码的连贯性都掌握不好,挫爆了。
给个5分吧。
2.5亿投资的话,大概需要5—6亿票房回本吧,查了一下票房,看见1.66亿我就放心了,如果这种烂片都不赔钱,电影行业也就可以到此为止了吧。
(还有很多要说的,可是字数有点超标,到此为止,睡!
)
废话很多。。。
可忽略。。。。
12点起,陪着小妹妹打了四个小时王者,然后边喝着酒边看完这部电影。
刚看30分钟就微信二十几年的兄弟,说最近港片终于出了两部好片,一部智齿,一部就是边缘行者。
可惜人到中年的习性,就是把智齿排第一,最重视的排在最后。
看了十几段影评,好多都是否定,于是忍不住上来叨逼几句。
废话很多,不想看的自动忽略就好。
有人说这部透支着港片情怀,我真的很想说你不懂,又想说你很懂。。。。
我个人感觉。。。
没有35以上的年龄很难懂导演想表达什么,说剪切也好,导演不行也好,你们都对。。。。
前面太长了,却是古惑仔粉丝都想看的东西,多十分钟没人嫌多。。。。
后面的不顺。。。。
只是因为,人到中年,不管曾有过几度辉煌。。。
最终如果价值观不足以支撑你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不如。。。
人生很苦,太多的东西想要珍惜,却如男主一般,再努力。。。
都如沙漏。。。。
人生或许可以暂时很甜,那也只因为气运,等到还账的时候,你都不清楚什么才是自己。
这部电影应该拍三小时,后半段一般观影者开喷,可以理解。
但是作为一个喝多了的中年人,我想说,这就是人生。。。。
前半生想表达的很多很多,就像一个年轻人。
到了中段,中年危机,青春不在,不可能再像20出头一样,一周只睡30小时不到的去加班。
即便从打工仔当上老板,可是又能如何呢?
几百万几千万的往兜里装,以为自己像个人了。
殊不知,才刚刚碰到阶级的边缘。。。
到了后段,就如一个中年人看着自己衰老的肌肤,日益迟钝的反射神经,明白所剩的时间不多,只能去抓重点。。。。。
可是现实就是。。。。
你不得不承认,哪怕你是对的,但是依旧获得不了世人的认可。
就算你再努力,钱和价值观,你只能选一样。。。。
导演乱拼西凑的想要表达。。。
就如一个曾达高峰至今跌落谷底,至今仍有一战的中年人一样。。。
发现前半段走太细,后面只能抓住重点仓促应对。。。
却难避免惨淡收场。。。
我懂你的悲哀。。。
就如所有中年人的被一般,觉得自己是个人,却难以跨越阶级的桎梏。。。
智商也好,能力也好,也只能在午夜回味自己曾有过的梦想。。。
《边缘行者》由黄明升执导,任贤齐、任达华等人主演,本片一开始就是浓浓的港味,套路化的剧情,电影整体像大杂烩,剧情十分潦草,后期任贤齐上位后就很顺利的把对手一个个踩在脚下,没有很好的体现出这其中的艰辛,一下子简单带过就把限制任达华的对手给搞定了,就太扯了。
港片的时代何时才能归来,看来是很困难得了
电影《边缘行者》上映12天,目前票房是6282万,加上最近几部有竞争力的大片退出五一档期,《边缘行者》有望在疫情下成为票房长尾,破1亿没问题,争取2亿。
首先要注意这部电影的第一出品方是爱奇艺,虽然是全港片演员阵容,输出的内容价值绝对是为了能在内地电影院出现,赶在最近疫情好转,有影院开放赶紧去看了,客观的说,评分至少要在6.5分。
阿骆最大的前期贡献就是替老大坐牢三年,新联盛就继承了英美的民主制度,在黑社会组织也要搞五年一次换届提名选举,昌哥帮英国人贩毒带来社团兴盛,任期已满,有希望登上话事人地位的三个顺位候选人在社团退休大佬和黑警英国人支持下内斗全部挂了,就给任贤齐扮演的阿骆扫清了障碍。
任贤齐最出名的还是唱心太软,虽然他还演过《楚留香》等影视剧,给我至今没留下印象!
《边缘行者》这个名字很装,有时卧底的无间生活,但任贤齐的社团地位有些立不住,做生意不行,打架也不行,等候选人内斗死了,还刻意装酷,本来你以为阿骆黑化与英国人贩毒就结束了,结果他还要卧底一锅端港英余孽,结尾法庭演讲很煽情,但不感人,普通话的重音把握不到火候!
电影和戏剧台词还是有区别的,这个看剧本估计效果好一些,电影化就需要情绪营造和衔接过渡,影片把一个历史警匪片大锅烩,人物枝蔓凌乱,主角刻画很生硬,分为上下集可能效果更好。
人物太多,两个小时场景转换太快不自然,有点放PPT的感觉。
导演和编剧都很有野心,但这个成品真对不住这么牛逼的演员阵容,不过有港片情怀的人,在疫情放开期间光顾一下电影院,仍旧是值得的,目前票价不贵!
两星送给以此片为代表的陆资背景的“假港片”和“假港剧”。
整个观影过程坐立难安,与痔疮无关,烂片比有痔在肛还要难受!
这片子能看到《英雄本色》、《古惑仔》、《无间道》和《黑社会》的影子,直白来说就是主创人员拍拍屁股把自认为观众能喜欢的情节拼凑出来,再直白点说就是根本不是拍给香港观众看的,而是直奔内地人钱包,精准无误的贩卖情怀割韭菜。
直到张国荣的《当年情》非常突兀的出来的时候,基本坐实这一点!
演员阵容很豪华,几乎是港片次一线和二线咖全员上阵,这些人基本都是近十年积极活跃在“贩卖情怀圈钱港片”里的面孔,不能说暮气昭昭,简直是死气沉沉,偶尔的扭捏作态甚是尴尬。
唯一亮点就是任达华虽老但依然有型,说是其个人时装秀都不为过。
反观任贤齐,其实更适合拍文艺小品和杜琪峰。
至于其他一众角色,完全是拿工资摆pose背台词领盒饭走人。
最后要说的是:欠港片的电影票大陆观众十年前就还完了。
港片这个历史名词应该在那个时候就彻底消失了!
它能活到现在靠的就是不停的透支过去的荣耀,不停的割情怀的韭菜,实在无耻!
一个电影故事都讲不好,你拍它干嘛呢?
浪费一帮好演员!
把每个人都拍成精神病了 正常人干不出这些情节 没一个人能说通的为了那点政治正确 给所有角色线往上靠还能再明显点吗?
生怕跑那个题是吧 怕大陆过审问题 走海外线上流媒体 也不至于回不了本吧 好片子不怕没观众实在不想说啥了 字数不够不让发出来真的 多花点钱 雇点编剧 写个剧本出来很难吗?
2022年了 投资人长点心吧
曾几何时,香港电影辉煌无限,被称作是“东方好莱坞”,尤其是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香港为华语电影留下了太多的经典回忆。
即便是在香港电影势微的当下,一众香港电影人还是为香港电影复兴大任赴汤蹈火,所以今年我们看到了古天乐主演的科幻巨制《明日战记》和刘青云主演的警匪大片《神探大战》。
从这两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香港电影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严重危机,也可以明显看到香港老一辈电影人的倔强。
在当下以数十亿票房论英雄的年代,《明日战记》和《神探大战》两部影片明显处于下风,甚至两部影片票房之和仅是开心麻花出品的喜剧电影《独行月球》的一半!
断然是当下观影群体和观影口味的变化,但依旧难以掩盖香港电影的危局。
其实说起来,同是在今年上映的另一部香港电影《边缘行者》要更惨,这部集十多位老戏骨、情怀、正宗港味于一体的影片,最终票房仅有1.66亿,豆瓣参考评分5分。
《边缘行者》的导演黄明升,出身于成家班,是香港著名的武术指导,曾经参与过成龙的多部经典影片,本次在他的这部影片中集结了任达华、任贤齐、谭耀文、方中信、张兆辉、洪金宝、曾江、关礼杰、林晓峰和陈国坤等十多位香港电影的老面孔。
影片故事设定在97前夕,香港的大社团新联盛面临着话事人换届,而英国的鬼佬们则居心叵测,不仅试图控制社团做非法交易,更是不断设计陷害华人警察,而新联盛的新话事人阿骆则进行绝地反击。
其实这部充满情怀的影片,并未有明显创新的部分,类似片中卧底、黑警、话事人竞争、洗白和从政拉票的情节,我们会发现在很多的香港老电影中都有,尤其是当一曲《当年情》唱响的时候,情怀会一涌而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部影片更像是很多香港老电影的集合体。
像是这种以情怀为卖点的电影,大部分时候的观影群体很受限制,对于很多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是不太感冒的,这也是造成商业表现不佳的主因。
虽然导演黄明升拥有丰富的动作指导经验,但是作为一部成片的导演来说,显然没有他在动作指导领域那般得心应手,在这部《边缘行者》中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到,在剧情的处理上显然缺乏一定的掌控力,导致影片的实际观感像是在看TVB的剧集。
任贤齐在片中出演的阿骆属于是核心人物,有关这个角色的设定,首先他是警方卧底,然后他是社团人物,他游走于黑白之间,这个角色与《无间道》中的梁朝伟很像,只不过后来的绝地反击让阿骆这个角色显得复杂了一些,但是人物转变的太快。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不客气的说,除了可以一睹老一辈香港演员们的风采和拉起一部分人的情怀之外,剩下的部分就显得无力了。
【END】
没写过影评,电影看的也不多,演技我就不说了。
抖音上是歌曲小裁缝,这个就是电影小裁缝。
本来任贤齐黑化的时候,我还有点期待,这是要《新世界》的节奏?
结果我还是太年轻了、太稚嫩了,多了不说了,太震撼我的心灵了,脑子都是乱的,毕竟谁被雷劈了以后,都是意识不清醒的。
当爱国主义教育片看吧,太感人了。
反正看完 脑海中浮现出星爷《济公》里的一句台词-鸡也有爱国的。
港片没法再看了,太烂了,苦了钱了,好像写作文的大纲,往进套就行了[破涕为笑][破涕为笑]全程尿点,还非要用当年情的配乐,兄弟情都没看到,强行回忆感动,可惜了当年情的配乐了,任贤齐的根本撑不起来这么重的角色,看的又尴尬又无聊。。。。。。。。。。。。。。。。。。。。。。。。。。。。。。。。。。。。。。。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作为一个香港电影迷,我觉得这部还挺好的啊,看着很热闹啊,为什么分这么低呢,看这种商业电影需要容忍度,不能指望每部黑帮片都像杜琪峰拍的那么好
任贤齐老了,个个都老了。
2022.06.12咪咕视频,免费看的。投屏内斗,香港片,社团乱。任贤奇 任达华,枪战。一般般。
要我说最大的惊喜还是任达华,很有老戏骨的风范,看的他的戏不多,但是感觉他演戏很有感觉
近距离枪战 分不清自己是正义还是背叛者
2022-4-4,博纳国际影城(方庄店)。因为疫情再一次肆虐,2022年的清明节档几乎无片可看,还好这部小齐的新片有点映,索性趁着放假提前看了吧。影片怎么评价呢,拼接感太强,能看到多部经典电影的影子:《古惑仔》、《无间道》、《英雄本色》、《我在黑社会的日子》等等,但是没能把自己的特点深入挖掘,反正就是能几乎能猜到谁是卧底,谁是反派,谁会变成反派,谁会领盒饭...多演30分钟,挖掘一下人物特点就好了,比如为什么阿骆与林耀昌兄弟情深,已经感情好到发现小弟是卧底都假装不知道的阶段,仅凭开片的一个谈判,完全无法令人信服,又比如阿骆忽然转变思路,决心当话事人,这个转变有些令人无法理解。题外话,影片中的男性身材保持的都不错啊,除了洪金宝,哈哈。看在影片无惧疫情的勇气上,加1星。
古惑仔+无间道+黑社会+寒战,牛逼死了。
走进影院看网大
挺纯粹的港片,一票型男集合,导演感觉是个小年轻,手法稚嫩,没用好这些大佬,任贤齐没那股劲儿,华哥感觉在这里很傻,总之,演员没问题,编剧问题很大,关礼杰打了个酱油,好像还看见陈芷菁了,这片子没有大场面、没有大悬念,很平,但为了情怀我愿意给5颗星,7.1后都是中式正步了,港片,且看且珍惜。
很复古的风格,从故事逻辑的类型化,到拍摄画面人物关系各种台词以及《当年情》的配乐,恍惚让人以为下看一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港片;但是优缺点都很明显,人物的演绎、台词以及配乐都好,但是剧情节奏很碎、塞得东西太多、角色又很脸谱,大概率这片的口碑会非常两极分化。另外,任贤齐是好久没演戏了吧,怎么装逼的场面都不丝滑呢
五十多了,不容易,没啥事就歇着吧
五一来电影院看了部烂片。逻辑都没有,不合理,没有意义的剧情太多了,只有主演任贤齐最不会演戏。以后有任贤齐的剧就可以直接不看了
香港可不可以不要再拍这种片子,无间道已经是天花板了,再拍类似的,真没啥意思。
看到小齐就开心,角色都坏不起来。
为了坐上这把龙头椅,竟将兄弟送上黄泉。哪怕算准命中杀破狼,仍不知时代的斗数。官商警黑可以无耻勾结,兄弟义气竟能凭空消散。在人鬼难测的世道,居黑白难辨的江湖,谁能入命宫,谁是护身符,什么水能金盆洗手,什么运能洗白命数。卧底太久,已分不清自己是贼是兵,身居高位,早分不清自己是官是匪。
几乎包含了所有犯罪片的套路和剧情———《黑社会》+《古惑仔》+《扫毒》+《新世界》+《黑金》+《局内人》+《寒战》+《无间道》,虽然每一部分都不是创新,但融合在一起,就是创新,即使整个影片的气质比不上以上那些任何一部经典,但就冲这份野心,就值五星。
悲凉啊,这才几年,香港影人最擅长的警匪片已经滑落到如此水准了,乱,各种乱,逻辑也乱,就说一点,泰国人跑到香港找香港黑帮买DP,这不跟中国孩子跑巴西学乒乓球一样吗?
港片还是拍回了卧底 上位以后转污点证人还是被搞入狱。 而背后的大手还是港英时期的英国人。 味道是对的 可惜太过于老套 以至于下一步要怎么演都有大致脉络
也不知道是糊弄事儿还是内地市场限制太多, 港片最擅长的卧底题材拍成这样也不容易啊。“编不下去就安排一场打戏”这种港片老槽点在本片里已经不算缺点了,主角竟然从卧底到被诬陷,再到成为老大最后完全洗白无缝链接,网络爽文都不敢这么写啊。而且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两个卧底相遇之后,在没弄清对方底细情况下,主动承认自己是警察的,编导但凡多看点内地谍战剧(看个《风声》就够了),也不会搞出这种剧情。任贤齐在片中的表现就跟木头一样,我印象中他在其他电影里不是这样啊。最后,看一帮5、60岁的老港片演员,在片中还演古惑仔,一时间不知该吐槽还是该伤心。
不喜欢配音。故事缺少铺垫去表明男主揭露真相的危险性,所以在后来男主成为老大之后揪出幕后黑手的过程都像开挂一样,难以令人信服。之前搞内讧,自相残杀,男主老大只开了几枪就结束了这个局面,后来才进入最重要的的查案模式,篇幅分配不合理,前面节奏也有点慢。以为反派有多厉害呢,但男主很容易的就绑来了英国人,并且胁迫他合作,既然这么简单,为什么之前不去做呢?看出来了导演很喜欢《当年情》,但是也不能这么突兀的放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