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第二部质感一下就上来了,这也是生化正式进入有钱时代反派博士的塑造成功生化剧组挺会选角啊,第二部代表的吉尔,包括这部的克莱尔,都很像游戏里的这一代也贡献了几个名场面,满天丧尸乌鸦、丧尸集装箱(话说这么个集装箱是咋冒出上百丧尸的,又是经典的无底洞箱子吗)。
还有第一次看时一堆死去的克隆爱丽丝的震撼,这个开头悬念拉满了的,可能不少人都以为自己资源错了放到第一部去了。
当然还有队长的最帅一刻。
不过最后让队长跟爱丽丝亲一下是挺莫名其妙的,俩人并不般配,也不像假警察那样一起经历过生死这一部爱丽丝的动作确实帅,其实整个生化系列尤其前期,演员能力和技术不足,靠剪辑的打斗场面都挺一般的我还是不喜欢一个丧尸片搞出超能力,强化下肉体,或者变异成怪兽我都能理解,但搞出念力是不就有点偏题了我发现生化剧组是偏爱女战神,爱丽丝吉尔克莱尔包括后面艾达王都出场了,男主却基本都是辅助,也就第四部克里斯才靠颜值和角色名抢点戏
生化危机3:灭绝 (2007)7.52007 / 美国 法国 澳大利亚 德国 英国 / 动作 科幻 恐怖 / 拉塞尔·穆卡希 / 米拉·乔沃维奇 奥德·菲尔到了这一步,生化危机我看完之后只能够用,说特别爽来看,因为这部电影里面有那个出现了大面积的上司被击杀,还有人类用车碾压上市,好像碾压蚂蚁一样,真的是场景看的特别解压,真的是看这一部生化危机看得我整个人很澎湃一把,我希望以后的丧尸电影能够学习这一步一样大面积的搞大场面,这样才好看
今天是英国首映,上座率……应该有一半以上吧。
其实不怪导演,僵尸题材的影片拍得太多,观众都已经麻木了,从28 weeks later到28 weeks later,从land of dead到house of dead,雷同的剧情,相似的音效,不同的只是僵尸越来越强大,主人公越来越英雄,而且双方怎么也死不了,死不完。
拿这部来说吧,女主角Alice的超能力真是amazing!
那么一群黑压压的僵尸乌鸦,居然在她意念的小宇宙爆发下,一扫而光!!
怎一个帅气了得!
虽然这桥段让我想起了x战警,但是密密麻麻的乌鸦特效作的还是不错看的。
博士居然变成了超级无敌不死僵尸,伤口会自动愈合,浑身肌肉囊肿流脓,张牙舞爪的触角,在一次次的you cannot kill me的叫嚣中,最后被激光网一片片的肢解掉了。
虽然反面人物很强大,但是情节比较老套。
我纳闷的是,这个重要人物居然这么死掉了,有点可惜。
整个片子的似乎都在沙漠取景,或是人为造出沙漠连边的景象。
地球在导演的想像中又一次被毫不留情的毁掉,没有尽头的黄沙,光秃秃的太阳,锈迹斑斑的汽车,所有人都是疲惫不堪,劳于奔命,城市变成了一堆堆破铜烂铁,掩盖在连绵的黄沙之中。
女主角Milla真是很有个性的演员,第5元素里面塑造的形象至今让我念念不忘。
当她偶尔温柔一下的时候,omg,红发的丽露又回来了!
顺便提一下,她的皮肤处理得很好,细腻柔和,自然的古铜金。
有关打斗的镜头,我就没有发言权了,我胆小的要死,一到血腥恐怖镜头就拿衣服蒙住脸,只敢享受音效了。
但是生化危机作为僵尸片的代表作(我是这么认为),还是不可错过。
虽然它有点往连续剧的方向发展……很多片子都或多或少的借鉴过它的元素,比如28周后,里面那个有着抗病毒血液的kid。
其实我觉得像这种纯粹视觉冲击而没有太多剧情的片子,还是电影院看的比较过瘾。
第4集小小预告一下啦,要回到大本营了!
画面上已经转到tokyo街头,日本已经被僵尸洗劫一空,破烂不堪(僵尸在这集应该会更强大,因为实验室里的僵尸又被博士改造升级)。
小日本发明了生化危机游戏,终于要自食其果了hoho。
把老窝端掉,应该会是最后一集了吧。
我tou!!!
一部电影想要叫好叫座还真tmd不好弄粗略看了看首页上豆油们的评论:alice是superwoman,不尊重原游戏。。。
晕死,都是些啥想法,有时候大家看电影思想是不是太bt(跳跃性思维,不是变态,我怕有些豆油网盲不懂,他们太tm想让变态这个词往自己头上套。
特此解释,老网民可跳过这句)我也是玩生化过来的,就差生5没玩了^_^,对于尊不尊重原游戏的问题,我觉得一开始就对游戏改编了,只是主要的故事大纲取材与生化的剧情而已,玩友们何必死盯着游戏捏,这是一部游戏改编的电影,请注意:这是游戏“改编”的电影,所以不能用游戏剧情的框框架架来约束电影,要是只是3d画面变成真人画面的生化电影,而剧情和游戏一样,大家会觉得好看么第三部的剧情已经开始创新而且还不错,因为:够简单。
火爆华丽的动作和枪战,超凡的视觉特效,简单的剧情,它完全摆脱了第二部的剧情繁琐问题,而第二部我也觉得是最不好看的,商业片有的时候并不需要什么对人性,生命那些比较哲学东东的思考用《恐怖中心》的一句话评论来总结这部电影:无休无止的惊险动作场面,超凡的视觉特效,足够让你战栗的血浆……第三集影片完全弥补了《生化危机2:启示录》的所有缺陷。
——《恐怖中心》
华丽的赤手空拳功夫型主角Alice再次带着她的super power登场。
这集除了腐尸,没有追迹者。
不过有游戏里的乌鸦、腐狗和2代BOSS--731活体变态博士第二形态。
故事先由Alice误入德州变态杀人家族的骗局展开,无奈主角武器被缴光,于是太极、摔角、刘翔冲刺及俄罗斯马戏团荡秋千一系列连招后,德州家族统统成了dog food。
主角在小腐狗们满意地摇着尾巴中慢条斯理地装备好了她最擅长的武器--一双快速庄稼收割刀后离去。
然后无端端跑出一队生还人马,满大街飑车漂移并浪费着蓄电池找烟抽。
可惜不巧被路旁乌鸦盯上了,心想:丫这么狂,收拾你。
遂号召出了一个乌鸦师,分八个团,一团两排电线杆站好队列开始猛攻。
哗``原来天下乌鸦真是一般黑啊-_-# 就在这群平民崩溃的边缘,Alice出现了,经典地X-men暴风女神眼光一亮,意念大法发作,不用像诸葛亮那样看天象都立即借来了东风,轰一下,数千万军的乌鸦立即在火团中变成了北京烤鸦-_ -|||(想当年玩生化2,警局二楼走廊三只乌鸦我都要开7发子弹才能过。
)打理完残局,Alice说自己有比游戏里的人物还变态的超能力(假设这帮人都看了美剧hero),要玩独行侠,却又声不吭地赖着这堆人到了赌城。
打开一节车厢,里面如马蜂窝一样涌出几百具腐尸(火车要是有这密集度,咱国家就不担心春运了),Alice暗想:不好!
被放牛娃领进了鬼子埋伏圈!
赶紧掏出庄稼收割刀,以国家优秀青年割秧队队长的身手一路奔杀,颇有PS3神作游戏《Heavenly Sword》女主角风范。
正杀得兴致,卫星放了个木马,停止了Alice的super power running进程,还好我们的主角意念强大,在没有更新最新版的病毒特征码情况下,还能远程烧了黑客端口CPU。
然后一阵冷笑:“哼-_,- 叫你丫机箱不装风扇!
”接着猛杀进野外白帐篷找到了黑客博士。
博士见形势不秒,上了飞机开溜。
Alice在楼顶眺望:“呵小样电脑不咋地,这飞机还不错。
咱干脆打劫它吧!
”so,一队人马又走上了打劫飞机的道路。
在Carlos的中东恐怖份子自爆袭击下,百万腐尸乖乖让出了道(明白了吧?
一个恐怖份子能顶1000只腐尸,所以现在美国都大力打击恐怖份子)。
平民们也终于扬眉吐气升级为土匪,抢了别人飞机逃跑了。
Alice没有跑,因为她和柯南都知道:真相只有一个!
猛地,发现了731部队垃圾场,Alice这下气坏了:居然敢用姑奶奶的body来堆万人坑?
复仇之火再度燃烧,决定要生化博士吃不了兜着走。
再说生化博士屡战屡败,还被抢了私人飞机,心里也是个火,于是丧失理智,磕了几瓶敌敌畏,猛然变异。
最终,Alice与博士贰形态相遇了。
刀肉相拼不相上下,两人战入了高速激光火腿肠生产线,一面火腿肠激光从后扫来,博士被割成了罐头肉。
关键时刻,人造人克隆版--假·Alice按下了生产线停止按钮,把真·Alice救出了鬼门关。
(游戏里最终武器不都是火箭筒么-_-||怎么电影里就变成了火腿肠激光切割机呢?
)片尾,镜头往外拉,Alice和Copy Alice两个人在偌大的matrix世界里遥望着自己的N-copy玻璃球,两人不停地按着ctrl+c,ctrl+v,组建着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生化超能力团队。
她们心里都只有一个共同地目标:到日本去演《真·Alice无双》。
囧 对于生化危机已经不知道咋说了,人家寂静岭也是恐怖游戏翻电影,怎么就不会那么囧呢。
看了好多网友的评论,都对3很失望,可我却还到处跟别人说3还不错难道是我的欣赏水平下降了?
也不然吧。
最近很忙,真的是不想看那些废脑子的片子,生化3节凑还算顺畅,而且终于看到了游戏的影子,因为只是当年玩过游戏2,所以看出的相似的地方也是游戏2里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博士将病毒注射到自己体内,虽然他注射的并不是T病毒,而是他自己研制的新病毒还有一些室内的场景,感觉都有游戏2中的影子还有“克莱尔”搜索救援队,头头是《死神来了》中那个女演员,喜欢克莱尔也是取自游戏2中女主角的名字乌鸦那场,感觉有点仿希区柯克《鸟》的意思,放眼望去都是乌鸦了,密密麻麻的,数量营造的恐怖感,女主角感到现场也是因为她知道那乌鸦就是她看到的那只吃僵尸肉的乌鸦传染出来的吧所以她必须救他们最后只是觉得杀死博士的过程过于简单了,不知道续集里他还会不会复活啊有一点看不明白,就是那些转移到地底下的高层,他们的动机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杀死可以杀掉僵尸的战士?
也许是没看过1的缘故吧,但3的情节感觉跟2也衔接的不是很紧密不过总之,还不错
第三部熟悉重复的场景,让我刚开始还怀疑自己看错电影了,红裙是爱丽丝经典装扮,也是最好看的。
“谁来救救我们”的那段,真是让人愤怒,爱丽丝好心去救人,却被搜身抢走武器,更丧心病狂的是把人双手拷住丢进洞里,放出丧尸犬,看到这里我真是快气死。
回想起第一部,爱丽丝为了躲一条丧尸犬逃进房间,扭头一看,一群丧尸犬口涎欲滴,给我吓得一激灵。
扶起摔倒老人反遭讹诈是常见新闻,最让我心寒的是曾经有个孕妇在公交车上谎称身体不舒服,诱骗女孩送她回家,结果她老公强奸了女孩,她是为了满足丈夫的性欲才行骗,要当妈妈的人,怎么能如此狠毒?
不是所有善举都被回报以善意,防人之心不可无,在某些人的眼里,你的善良等于好欺负,你的隐忍等于无底线,所以套用一句俗烂的话,“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印象比较深刻的几句台词,大意如下,它们本能上是动物,消除本能,不再是人类,可以成为军备力量。
操纵传染性如此之高的病毒,实在是妄想,滥用科技,贱视生命的人,终将自食恶果。
还有那句,“博士,求你了,不要”,玻璃外看着同事被丧尸撕咬的冷酷表情,真令人难忘,太变态了。
乌鸦多的地方,似乎是死尸比较多,厄运与不详的象征,爱丽丝终于和车队重逢了,我一直好奇他们第二部明明一起逃出来,怎么又分开行动了,在对话里释疑。
还有那个脑电波抵御伤害的片段,地下城的人开会应该用的是全息影像吧,科幻感十足。
奥德·菲尔挺帅的,第三部有点平庸,不够精彩。
从几年前丧尸游荡的地下实验室开始,到拉昆市因为病毒的蔓延而被核弹毁灭,再到整个世界的沦陷,我们知道了这一切灾难的源头在于那支被人恶意摔碎的蓝色试管。
由此,一个悲剧性的蝴蝶效应在生化研究中再现。
于是,《生化危机》电影系列完成了一起惨绝人寰的灾难从起因到蔓延,再到爆发的故事的讲述,也完成了有史以来游戏改编电影的第一个三部曲。
三部《生化危机》,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而且,每一部的结尾都巧妙的连接了下一部电影,而在下一部的开始又承接了上一部的结局。
三部电影有着同一个编剧,三个不同的导演,这也形成了三部电影各不相同的风格,画面的主色调也不尽相同。
第一部压抑的地下实验室里故事充满了悬疑、惊悚,说其为恐怖片并不为过;第二部病毒蔓延到了地面上的城市,紧张的逃亡过程加上大量的爆炸与打斗让这部电影成了一部动作品;第三部荒凉的沙漠,令人绝望的充斥着丧尸的世界,一部灾难片。
从票房上讲,《生化危机》系列是成功的,平均不过5000万美元的投资换来的是每部在全球范围超过1亿1千万美元的票房成绩,而且,每一部的票房都要比前一部的票房高,无论在北美还是世界范围。
系列的第三部电影在全球取得了1亿4000万美元的票房,超过了系列的第二部《生化危机2:启示录》。
由此可见,《生化危机》系列是有史以来游戏改编电影最成功的范例。
如果有人想拿《古墓丽影》电影版说事,请先看看其每部平均过亿的投资。
回到现在最新的第三部《生化危机》电影,个人感觉第三部电影是整个系列中最好看的,因为电影不仅有超越前两部更大的场面,更绚的特效,更为凶险的环境,而且,也比前两部电影显得更为人性。
至少,艾丽丝几次伤感流泪的镜头可以说明这个超强的女战士不只是第二部中面无表情的杀人机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有爱有恨的女人。
这也为这个以动作特效为主的灾难片带来些感人的因素。
另外,还有为了救小孩而牺牲的护士贝蒂,为了所剩无几的人们逃亡而作为清道夫牺牲的卡洛斯等等都为这部影片增色不少。
电影给我印象较深的有几个片段,第一个就是开场时克隆艾丽丝准备逃出实验室那一段,在走廊里,她听到了街上的喧闹,仿佛外界仍是一个车水马龙充满生机的世界,在她被射杀后,我们跟着镜头看到了一条艾丽丝沟,很震撼,再往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已经近于毁灭的世界。
也许对于那个克隆人来说,死亡是最好的归宿,因为外面的世界已经使人绝望;另一个就是在大群乌鸦袭击车队前,艾丽丝独自走在沙漠以及车队在黄沙的世界中逃亡时,都充满了世界末日的荒凉与绝望。
夕阳,沙漠,一个人,那种怕自己给他人带来不幸的自责感和独处的孤独感在沙砾的随风游走中展现。
末日,应该就是这样的景象吧。
电影和游戏情节的不同是很多游戏迷所不满的一点,特别是这一部,游戏的故事依然在小范围内进行,而较新的四代和五代似乎已经脱离了T病毒这一线索。
作为游戏改编的电影,《生化危机》沿用了游戏中大的背景,部分主要人物,而在剧情上另谋道路,讲述了和游戏不一样的故事。
虽然和游戏不同,但个人认为这也正是这系列电影的成功所在,特别是现在的第三部,从剧情上讲,电影不再取材游戏,而完全采取原创,虽然借鉴了若干电影中的场景,但已经基本脱离了游戏剧情的限制,所以,《生化危机》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游戏改编电影了,而是一个成功的科幻电影系列,而且,也会作为同类影片的代表在将来不断被提及。
商业片的拍摄是为了赚钱,这一点不假,但我们依然可以在生化系列中解读到一些对现世的批判与折射。
片中的世界,及其庞大甚至有能力将在把一个城市毁灭后压制住社会的舆论的保护伞公司影射着现实生活中美国军方和微软的结合体。
而且,毁灭世界的T病毒极有可能在某个科学狂人的手中诞生。
要知道,现在的生化科技的发达程度对于作为局外人的我们来说已经无法想象了。
片中沙漠化的大环境正是这个世界真实的写照。
而对于片名的灭绝,所指代的不仅仅是人类的灭绝,更是所有生物的灭绝。
也许你不知道世界上正有大量的我们知道以及我们还没来得起发现的物种正在因为人类的行动而灭绝。
人类的科技的确成就了人类,但也足以毁灭人类。
影片有一个富有悬念的结局,也许承接了下一部生化危机电影,也许已经是真正的完结。
当然,你可以说商家总是会食言的。
但是,也许第三部已经是整个系列的终结篇。
试想当世界大部分已经毁灭,即使我们有艾丽丝,有很多的艾丽丝,那还有什么用呢?
仅存的若干幸存者在遍布丧尸的世界里四处逃命,这样的世界已经无法拯救了。
也许,在银幕上没有展现的无数个艾丽丝睁开眼睛的那一瞬,至少意味着希望。
《机械公敌》告诉我们一个机器与人矛盾的未来;《未来水世界》呈现了一个在温室效应影响下百十来年后的世界,而《生化危机》展现给我们的,是被黄沙覆盖着的破败凄惨的人类文明。
谁能肯定这样的未来一定不会真的到来?
而且,我们能否幸运的拥有电影里那个无所畏惧的正义的英雄?
在“灭绝”之后,我希望看到更多《生化危机》的电影,但永远不希望看到生化危机的世界。
■附《生化危机》电影系列票房:《生化危机3:灭绝》2007北美票房:5000万美元($50,648,679)海外票房:9680万美元($96,798,004) 全球票房:1亿4700万美元($147,446,683)《生化危机2:启示录》2004北美票房:5100万美元($51,201,453)海外票房:7800万美元($78,193,382) 全球票房:1亿2900万美元($129,394,835)《生化危机》2002北美票房:4000万美元($40,119,709)海外票房:6000万美元($62,321,369) 全球票房:1亿美元($102,441,078)
第三部是沙漠系列。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开场女主好像去一个废弃车站,里头有一些幸存者领头的是一个老太太,然后幸存者们开始对女主动手动脚,两男将女主按墙上,结果可想而知,女主杀光了所有人。
中途好像有僵尸助攻,记不太清了不过我能记清老太的脸,还有伤疤和皱纹,幸存者们在此安居,死了多少同伴,当然肯定也有欺骗和背叛,但这个灭绝的时代,谁有资格进行道义上的审判?
幸存者是被生化危机爆发后的环境选择下来的,傻白甜如果没有光环只能给僵尸做粮食,存活下来的人,是罪恶的吗如果不是,女主算不算凶手?
无意挑战底线,只是生化危机这类电影,包括很热的行尸走肉,里面的危机把一些底线的话题推到我们面前,我们看爽了特效和剧情,但有时候让我更爽的,是里面赤裸裸的人性没有任何东西阻碍,仿佛回到远古的非洲大草原上,适者生存。
看这部的时候我总是想起我年少时看的一部末日爽文:一个来自外星球的女主降落在丧尸横行的地球上拯救地球的故事。
这一部开始,生化危机开始变得有点莫名其妙起来,剧情的设计也让人很难有迅速的代入。
这部开始设定为爱丽丝是主要研究方向,保护伞以她为样本开始制造生化人进行实验,有着密密麻麻的生化人尸体。
从这里开始就奇怪,变成保护伞公司在哪里都能在地下建个试验机构,然后用投影开会,领导干部发现博士有问题也不及时处决,还等着他把病毒打在自己身体里;拿丧尸做实验一把枪都不带,一点防护措施不做,没从内部沦陷真是主角光环。
爱丽丝也从第二部结尾被小队救出来开始变成独行侠,听到广播就去救人,一点防备心里都没有,还在已经被改造过了,很强。
说道改造就更生气了,前两部好歹还是人和丧尸对打,稍微有点离谱的但也是强悍的人能做出来的,这一部直接改造成机器人了,用卫星上的芯片控制,还能控火,我直接好家伙,成玄幻片了。
还有一个挺离谱的,就是那个牛仔被咬了,不说,哎,我就是不说,然后女朋友为了保护他活生生被丧尸鸟弄死了。
我寻思着你反正也感染了,保护下女朋友不行。
果然关键时刻尸变,把小姑年给咬了。
不过说归说,第三部还是有可取的地方。
首先就是车队的出现,开展了末世世界下的一种新形态,有能力的保护弱小的。
白皇后也是真的很可爱,比红皇后多了一点小朋友的感觉。
爱丽丝最后和教授的决战也是相当精彩,密密麻麻的克隆人也是蛮震撼的。
当然,第三部虽然在名场面方面比不得第一二部,但在倒下的车座里拿出一根烟然后英勇就义还是很帅的。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发现了俄罗斯电影的美。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我觉得报看,难以忍受的沉闷,和看安哲老塔不是一个感觉,不是360度运镜就是大师吧😅一部让我中途不停看表的电影
#BJIFF2024#听沙丹忽悠 有点冲动的选了这个片子 大家都在不明所以的刷豆瓣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终究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过于平缓意识流虽充斥氛围意境但故事性缺失的片子,虽然vanlife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但毕竟看无依之地的时候我也睡着了!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余味很足的慢电影。调度稍许机械和刻板,一些灵光闪现的瞬间还是证明了作者的潜力。母题像苏联刚刚解体之后的,模仿痕迹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北影节 保利天安门风光不算优美,女主不算惊艳,节奏不算紧张很舒缓的一部行走电影,表意引而不发,再拍出两个小时也很容易。
广袤的大地上,一对父女开着一辆破旧的电影放映车似乎没有方向的前进着。单身父亲和女儿的对话不多,可是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叛逆,她看到自己的生长 也发现了身体的成熟,也发觉父亲对野女人的性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电影、电影院),大家静静的看着电影里的故事,好像有一世我们也是这样生活着。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一开始不知道这片要干啥(没看过介绍),只是觉得给这掌机的话我可太high了。看明白这两人干啥之后更是…不就放个盗版露天电影,怎么酷得像2077里的游民+超梦黑客,就逛个大西伯利亚,怎么酷得像辐射荒原+极乐迪斯科😆要说这片有啥很高的艺术成就吗也没,但4月这俩电影节看的所有含迷影元素的电影里这部最酷了没有之一,可谓十分罕有地同时集齐我想看+我想拍+我想玩的内容,看得我全程内心不停敲碗大喊aaaa🥲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比较闷一些,主要是人物的情感转变略显突兀,意识流类。运镜很美,环境契合了整片的基调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BJIFF14 英嘉(🐳💗)
这两个长镜头通过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轨迹上进行变焦横摇来控制了主体物的隐藏和再现 以此实现了时间的压缩 空间中的位移。此外影片在为数不多几段描写少女个人的部分使用了手持拍摄 摇晃 倾斜的 体现着焦虑不安的跟随视角与绝大部分时间里用来描绘压抑死寂与沉闷的 只有变焦和横摇的长镜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体现了少女心理与环境的巨大冲突
【BJIFF】第四场,坚决下周来北京要提前保证充足睡眠。这部真的很喜欢,好喜欢结尾的音乐(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吗?)。静态的诗歌。
#2024北影节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