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妮的婚途
Yuni,尤妮,俞妮的婚途(港/澳)
导演:卡米拉·安迪妮
主演:阿拉温达·基拉纳,阿斯马拉·阿比盖尔,塞卡尔·萨里,Marissa Anita,迪马斯·阿迪亚,凯文·阿迪洛瓦,鲁克曼·罗萨迪,Neneng Wulandari,Boah Sartika,Nazla Thoyib,Anne Yasmin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尼西亚语言:印度尼西亚语年份:2021
简介:尤妮是一个印度尼西亚少女,她意识到当她的梦想变大时,她周围的世界就会变小。她即将完成高中学业,有一个远大的梦想,她认为一切都是可能的。然后有一天她被一个她几乎不认识的男人求婚了。她拒绝了这个建议,但第二个建议来了。尤尼仍然相信她的梦想,家人也是。但是这次出了点事。一个神话,关于你不能拒绝两个以上的建议;否则你永远..详细 >
啊这 《过去,如今和之后》之前。
色彩斑澜(紫)的青春片,女性意识的觉醒牵引出印尼社会的种种现状。但结尾奥菲利亚式悲剧的心理动因没有讲清,显得突兀。Sapardi Djoko Damono的几首诗倒是亮点。(诗人2020年去世)
她最后选择了自己
SIFF 比预期好很多
不会觉得这是个印尼高中女生的故事,这种挣扎比想象的普遍的多
课间互动还挺可爱的,一面是仍然在发挥作用的种种传统,另一面是越来越蓬勃的消费和青年文化。小雨的戏挺好
#TIFF Digital#看了此片才知道,印尼女人的婚姻实属不幸。连去个大学也是困难重重。不过片子太流水了。
像《乐土》,但糟糕得多。所有身份只为情节(议题)服务,灾难级的议题填鸭,前半段是无害的女性成长cliché,后半段的走向直接把人看傻了(如此单薄功利的性少数形象呈现居然能在LB拿下4.1高分,匪夷所思),花了一个小时呈现一个女性有多么聪明自立,而她能选择的抗争方式(除了那场破处戏)却只有自毁?前面的铺垫有让人觉得她会是一个因为梦想破灭就投降于编剧意志的人吗?这故事到底想讲什么?自立的女性/female gaze最终会被父权社会吞噬?自立的女性才不会同意。或许,这应该被叫做Sundance gaze。
【HKIFF46】除了讲女性故事,也涉及了酷儿议题
#2022台北電影節
68/100。#Philadelphia#MeToo浪潮早已刮入第三世界国家,本片与金豹奖《复仇后酬劳入账》都不约而同将目光对准了印度尼西亚的女性,讲述她们不为人知的故事。而本片相对于金豹来说似乎更接近于普通观众的接受维度,用一个女高中生在自我进步与情感婚姻纠缠的漩涡中走向悲剧的故事,尖锐地点明了这个国家中女性身不由己的悲惨命运,利用大量原本代表雍容典雅的紫色反衬出现实的无奈,具有一定的力道。然而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导演过于想要表达出这样的事实,于是将各种矛盾冲突毫无逻辑地杂糅在本片中,使得全片的情节表达有些混乱与无序,观众们只能浅薄了解到这种悲伤,却无法达到更深的共情,更多地只是能赚赚那些欧美国家左派人士的些许眼泪吧。 @2021-10-31 13:27:01 @2021-12-23 01:35:01
男生那种紧张悸动蛮好,想要拍女性的处境艰难结果也没有很深入,结局像吃了个蚊子……三分
不乏动人的段落,但是太单薄了。
完全用非常表面的、西方的视角看自己的文化…… 这始终是很可疑的。紫色作为大篇幅的符号,却并没有作用于塑造人物。
及格吧,有些地方浅尝辄止,整体来说还是有点老套的故事,但还是令人不寒而栗,影厅里的观众一直惊讶地倒吸冷气。
太致郁了这个片子……缺失的性教育,糟糕的社会环境,宗教对女性的压迫,在很多“闲笔”中展现得淋漓尽致。Girls help girls 是唯一的光,虽然这光的力量如此微弱😭
上海电影节的第一部片子。作为一个讲女性不公平遭遇的片,上来给了人家半裸镜头真的出乎意料,然后以为她要冲破桎梏选择读书,但是她选择做一个同妻,而且还自杀?那为什么要同意求婚??
前面的青春片镜头不够印尼特色,放在哪里都是这么拍。结尾动机不够,人物形象闪光点没烘托出来。
看的过程一直在试图理解片中的印尼环境:教义是宽松还是严酷,传统婚姻模式是形式还是压迫。其实这种矛盾本身就形成了年轻女性面对困境,既要求她们遵循传统进入这种社会体系,又要适应当代生活好好学习甚至迅速成长。对于这样一个有主见(比如疯狂热爱紫色)的主角而言,看似无征兆的结局就是她选择的反抗。
TIFF 21‘ 站台大奖,无感,卖惨流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