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刚看完,来水一发。
深作健太是哪来的神经病233333,为什么要有人花钱拍这种东西啊喂!
导演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开局还有点像样,越往后越莫名其妙。
整个大框架就出了问题。
为啥几十个学生就能跟政府军打个五五开!
学生岛的粮食从哪来?
武器从哪来?
电从哪来?
男主一脸弱受样完全没有领导者气质,还有劝降你舌头不捋直了好好说话,瞎扯些什么云里雾里的玩意?
导演难道想用这种幼稚到瞎的东西反战或者成年人反思么?
不带智商看其实还蛮欢乐的。
放弃思考吧!
哒哒哒哒哒哒哒,砰砰砰砰砰砰砰,血浆乱蹦就完事了,爆炸就完事了。
枪战还能看看,感谢KMplayer,文戏四倍速美滋滋。
最后几人逃出升天,bgm音量加大。
唔他们相聚了。
唔他们会心一笑。
唔他们上车走了。
唔男主开始没人能懂的总结。
开着小车,眺望远方。
女朋友坐在旁边微笑。
后面是完全不知道哪来的小孩。
男主表情突然喜感,你是谁派来的的表情包!
小车行向远方。
镜头缓慢上抬,蓝天!
白云!
ed响起!
()*%#@)(%*(U$#^)
我真的不懂哎,这片为啥有5.3分!!!
4分不能再多了吧,富春山居图才2.9,后者表示宝宝委屈,人家起码特效很带感的好嘛!!
本片优点,一代男主很帅,前田爱也很好看(一代老师的女儿),是我喜欢的类型√。
前田爱
日本导演深作欣二的作品《大逃杀Ⅱ》,感觉第二部比第一部还更压抑。
第二部依旧秉承第一部的风格:血腥、暴力。
该片更是反映出日本民族的压抑心理以及似乎更加讽刺政府。
但第二部似乎不如第一部能体现人性的另外一面。
结尾时七原秋也等人说的话以及开着车驶向远方的感觉怎么看怎么象电影《终结者1》结尾时一样。
让人难以琢磨这群孩子的未来。
虽然继任导演深作欣二之子深作健太称该片不会再有续集,但我还是有所怀疑。
也许不出续集也会出个所谓的“前传”。
逃杀2里那个教师换了个运动服清爽打扮(他已经醒悟之后)拿着橄榄球出现在出口处。
然后在他爆炸前,年轻人往出口去,他跳进去水池爆炸的镜头,他的脸部好象变得充满生机和阳光,让我突然感动了下。
比大逃杀一最后那个北野武演的老师死亡有一种不同效果。
逃杀里的部分坏人(俩个老师)似乎都有让人值得理解,动容的温情的一面。
(始终关注生命的意义)
在看到七原拿着枪如同丐帮帮主传授打狗棒般向小男孩嘱咐那把AK-47的重要性时,第二部彻底在我心中沦为续集狗血样本。。。。
我不知道世界上的恐怖分子们是否有如男主角般的惨痛身世才沦落如此,但是小深作的美化足以让本拉登感激涕零。
相比大逃杀,这部电影差太多了。
演员演技浮夸,白发男表达愤怒全靠瞪眼和咆哮,RIKI老师就像个精神有问题的病人,开场被选中参加游戏的学生输出基本全靠吼。
剧情主线模糊,我现在也说不出这部电影讲了个什么故事。
是讲学生上岛击杀七原秋也?
是讲青年对大人的反抗?
是讲恐怖主义的诞生?
人物动机不明,七原秋也组建反BR法团队的原因是什么?
白发男决定倒戈七原秋也的原因是什么?
七原秋也结尾的发言又是什么?
角色扁平,观影结束,我只记住了白发男、喜欢白发男的女生,突然变成了恐怖分子的七原秋也,还有表情浮夸的老师,其他角色没有给我留下任何印象。
相比第一部中精彩的群像:精神高度紧张只想快点结束好完成学业的学霸男,残忍不择手段不想坐以待毙的光子,即使在游戏中仍然不放弃跑步练习的千草,内心善良只是想见喜欢的女孩子一面的杉村,因为互相猜忌自相残杀而造成全员死亡悲剧的灯塔小组,以及只是为了参加杀人游戏的疯狂转校生,还有不甘坐以待毙破解项圈密码的技术组等,第二部的任务塑造逊色太多。
整部电影唯一让人感觉到创新的地方可能就是项圈配对,一方死亡或者超过固定距离就会爆炸的设定。
但这也在学生组到达小岛后被秋也团队拯救而丧失作用,所以,这样的设定并没有什么用。
总的来说,这就是一部打着《大逃杀》的名义,但却用蹩脚的叙事方式讲述小孩对抗大人世界的莫名其妙的战争片。
“日本赤军”成立于1969年9月,主要活动在1970年代,以“为解放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而浴血奋战”相号召的日本左翼极端组织。
与意大利红色旅、爱尔兰共和军等恐怖组织齐名。
成员多为1960年代日本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学生运动中最极端激进的分子,包括其中的“日本红卫兵”。
其中骨干成员30多人,普通成员100多人,头目为重信房子和冈本公三。
本部设在叙利亚控制的黎巴嫩地区,如贝卡山谷;其他成员分散于叙利亚、利比亚、欧洲和东南亚等地。
与中东地区恐怖主义组织“法塔赫革命委员会”等和国际头号杀手卡洛斯有密切联系。
该组织的纲领是建立世界革命的根据地,实行武装斗争,打破对中国的反动包围圈,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和一切革命的和正义的斗争。
他们曾策划、实施了政治性质的“兴亚观音像”(由南京大屠杀时指挥日本军队占领南京的指挥官松井石根所建)和“殉国七士碑”(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慰灵碑)爆破案。
他们主张以城市游击战为主要斗争方式,相信实现革命的途径就是进行恐怖主义暴力活动。
由于目标是崇高的,所以任何恐怖主义行动,无论多么残忍、鲜血淋淋,也无论是何人受害,都无可非议。
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运动失败以后,该组织制造了一系列劫持、谋杀、袭击等恐怖事件。
如:1970年9月劫持日本航空公司淀号民航客机;1972年5月袭击以色列特拉维夫路德机场,杀害无辜旅客数十人(作案人奥平刚、安田安之、冈本公三,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便骄傲地宣布为这一事件负责);1973年7月劫持日本航空公司波音747客机一架(作案人丸冈修等);1974年2月突袭新加坡的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办事处,同时占领日本驻科威特大使馆;1974年9月攻击法国驻荷兰海牙领事馆。
1975年8月突袭美国领事馆和瑞典大使馆,扣押包括50名外交官在内的52名人质,迫使日本政府释放5名在押赤军分子;1977年9月劫持日本航空公司民航客机到孟加拉,要挟日本政府释放5名在押同伙,并索取600万美元赎金。
1988年4月,攻击美国在那不勒斯的劳军联合组织的俱乐部,造成5人死亡。
由于国际社会和日本政府加强了反恐怖主义斗争,该组织自1980年代以后活动较少。
而丸冈修1987年11月在东京成田国际机场、泉水博1988年3月在马尼拉相继被捕,更使该组织元气大伤。
2001年,已经落网的日本激进组织赤军女首领重信房子宣布,解散赤军组织。
她在一封致支持者的信中写道,“在过去的特殊时代和情况下,赤军所做的代表了人们的需求,但是现在,我将解散日本赤军组织,在法律之内继续奋斗。
” 【附1】据称,日本赤军可分为“赤军派”、“联合赤军”和“日本赤军”三派。
联合赤军在1972年2月29日的包围战中,被日本警方歼灭,幸存者加入了日本赤军。
日本赤军又称“阿拉伯赤军”。
【附2】《大逃杀1》剧情的直接来源——“浅间山庄”事件:1972年在日本发生的“浅间山庄”事件,是一出革命者内部残酷斗争的日本浓缩版,14名联合赤军(含一位怀孕8个月的女赤军)被自己的同志残酷地杀死。
一开始重信房子们还在为日本国内终于开始了“武装斗争”而欢欣鼓舞,而几小时后越洋电话里的哭泣则把她们带入了绝望的深渊:“那不是斗争,那是肃反整风,不止一个,死了十几个,惠美子也死了。
”自己人为什么要杀自己人?
当时的重信和奥平无法解释这个问题。
事实上,赤军的成员大部分是死于战友们的猜疑之手。
“浅间山庄”事件对日本赤军的打击不亚于尼克松华消息消息的打击。
当时,阻止成田机场建设的居民与左翼青年联合起来同日本警察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对峙,近25000名反对者在机场附近挖掘地下壕道,修建简易碉堡。
突然晴天霹雳,世界革命的领袖毛主席将与西方帝国主义头子尼克松握手,当年的参加者今天回忆时,仍然无法忘记收音机中传来这一消息的巨大震惊。
而这一消息传来时,正是“浅间山庄”抵抗最激烈之时,日本警方充分利用这一消息,把一位叫吉野雅邦的赤军成员的母亲找来现场喊话:“时代已经变了,美国总统同毛主席握手了,毛主席交给你们的任务完成了。
孩子,回家吧。
”绝望的儿子遂向母亲开炮。
以“浅间山庄”事件分野,轰轰烈烈的日本左翼运动自此进入低潮,当年最激进热烈的日本左翼青年不少在这一时期相继自杀。
【附3】领导人重信房子 从上世纪70年代过来的人,大都知道这个传奇般的名字,和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一群恐怖主义者。
与今天的国际恐怖主义分子相比,他们大都没有宗教色彩,有的只是纯真的政治信仰。
成员大多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教育,他们是一群本该成为社会精英的人。
重信房子1945年9月3日出生在东京,父亲重信末夫是日本战前有名的右翼暗杀团体“血盟团”的成员,参加过暗杀犬养毅首相的“5。
15”事件。
重信房子从小就长得讨人喜欢,“血盟团”的头目井上日昭非常喜欢她,常常抱着她玩。
2000年6月6日被东京地方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的奥姆真理教头目之一井上嘉浩就是这个井上日昭的孙子。
在战后的困难时期,重信末夫开了一家小烟酒铺谋生。
重信末夫基本上是一位政治煽动家,不太会做买卖,所以重信房子小时候是很贫困的。
她家离朝鲜人住宅区很近,从小就耳闻日本人对朝鲜人的歧视。
而重信末夫则不歧视朝鲜人,因此一次在被街头小痞子敲诈的时候,是朝鲜人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从此,小小年纪的重信房子就成了大亚细亚主义者了。
重信房子很尊敬她的父亲,而她的父亲也从小就培养她做一个革命家。
重信房子曾在自传《我的爱,我的革命》中说父亲是她革命的精神支柱。
由于家庭不宽裕,高中毕业以后,重信房子进入一家食品公司工作。
但她同时考入有名的明治大学文学系二部,白天工作,晚上学习。
重信房子20岁时开始参加学生运动,一开始只是采用和平手段的抗议。
但是她父亲对她说:“不流血的革命是不会成功的。
”并且教育她说:“跳出民族主义的圈子,成为国际主义者。
”从此重信房子才走上了暴力革命的道路,坚信“武装斗争是最大的宣传”,并且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日本,去往当时反美斗争的最前线中东。
罗德机场袭击事件以后,重信末夫还写过一首诗送给女儿,内有“大义不孝,大义灭亲,尽天命”等字。
重信房子是个天才的领导者,参加学生运动后,很快就成了学生领袖。
甚至,她在2000年被捕入狱后,还在被关押的警视厅女犯关押所里组织了“犯人联合会”和警察对着干。
重信房子和“赤军派”的思想受日本历史上“亚细亚主义”思潮影响很深。
他们认为应该通过日本的革命,形成一个作为世界革命司令部的党和军队,最后与美帝国主义进行“环太平洋革命战争”。
这种思想的狂热信奉者,在一个最适合其孵化的年代终于制造了惊人的影响力。
上个世纪60年代,是一个激动的年代。
欧洲国家在亚非拉的殖民地纷纷独立,国际共运的发展,原来大多是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成就,使得一代人的思想变得左倾激进,而美国在一个落后小国越南进行的那场不得人心的战争,使得“反美反帝”成为全世界青年人的口号。
重信房子在2002年2月出版的《决定将你生在苹果树下》中这样概括当年的日本青年:“他们有共同的回忆与怀念,共同的愤慨与激情,反对越南战争,反对王子野战医院为美帝服务,突入防卫厅,反对学费上涨。
” 日本赤军就是这种从“反美反帝”的学生运动走向恐怖主义的典型。
1970年在日本反对“日美安保条约”运动中站在前面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其最激进的武斗派中一部分人从1969年起就主张要建立自己的武装,这就是“赤军”。
但是他们在大菩萨山口设立用来训练袭击首相官邸的秘密基地被警察破获,武装部队被一网打尽。
残余人员纷纷逃往海外,建立“国际根据地”。
这部分人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田宫高磨为首的劫持了日航飞机投奔朝鲜;另一部分则是重信房子等前往中东,投奔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组成“赤军派阿拉伯委员会”,又称“阿拉伯赤军”,后改名“日本赤军”。
继续留在日本活动的一部分赤军派则于1971年和一个叫做“日本共产党神奈川县党任委员会革命左派”的一个小组织合并,成立了“联合赤军”。
所以在谈到赤军时经常要注意,总共有三个“赤军”:“赤军派”、“联合赤军”、“日本赤军”。
1972年2月29日联合赤军在“浅间山庄”进行“肃反整风”时被警察包围,没有参加肃反的漏网者后来也有不少出国参加了“日本赤军”。
1972年5月30日,奥平刚士、冈本公三、安田安之等人用捷克制V-58冲锋枪和手榴弹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罗德空港(现称本。
古里安空港)向普通旅客发动突然攻击,死伤100人,其中24人死亡。
直到今天,日本京都大学西部讲堂的屋顶上还有当时纪念那次恐怖袭击而画上去的日本赤军标志:猎户座的三颗星。
因为参加袭击的奥平刚士、安田安之是京都大学的学生。
当年日本众多大学中,京都大学始终是反对日本政府、追求个性自由与独立的旗帜。
而保留那个特殊的纪念符号,则是京大后辈们用这种方法表示对学长们的敬意,那个西部讲堂后来被称为日本赤军的“靖国神社”。
特拉维夫袭击事件的领导者奥平就是重信房子的丈夫。
奥平和安田当场自杀,冈本被捕。
当时日本人参加巴勒斯坦斗争是非常秘密的活动,为了不让以色列人拿到自己的指纹,奥平和安田都用手捏住了手榴弹而把手指炸得粉碎。
冈本自杀未遂,被以色列人抓住时高呼:“我们是日本赤军”。
从此,人们把他们称为JRA。
这几位日本赤军分子,在西方世界,是恐怖分子,在阿拉伯世界,则是英雄。
那年出生的阿拉伯男孩,据说有相当多人的名字叫“OKUDAIRA”,就为了纪念那位为阿拉伯人牺牲了的日本人奥平刚士。
阿拉伯人也没有忘记被捕的冈本公三。
马以谈判,无论是秘密的还是公开的,巴勒斯坦人要求以色列人释放的名单中,第一名始终是“冈本公三”。
直到1985年,冈本公三才根据《日内瓦条约》作为交换战俘而被以色列释放。
但是冈本公三同时还是日本警察当局和国际刑警组织的通缉犯,所以在1997年黎巴嫩当局逮捕冈本公三等3名日本赤军成员时,当时仅有人口400万的小国黎巴嫩,居然有250名律师自愿免费为他们辩护。
所以黎巴嫩政府只好将其余4名赤军成员驱逐出境,而同意冈本公三的政治避难。
现在是一群阿拉伯和日本的青年志愿者在贝鲁特照顾着他的生活。
特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这次对特拉维夫机场的袭击,使得阿拉伯世界对日本人的感觉变得很好。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日本虽然是西方阵营中的一员,但因日本国民对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和友好而被撤下敌对国名单,据说赤军的这次行动有很大功劳。
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他们所憎恶的“日本资本主义”延命,这倒是那些勇士们始料未及的。
同样以给初生婴儿取名方式纪念这次恐怖袭击的,还有重信房子。
重信房子在丈夫奥平刚士死后,继续投身阿拉伯民族解放斗争事业,并与一位阿拉伯人结婚,诞有二女。
为纪念献身阿拉伯解放事业的奥平,她为其中一个女儿起名重信五月——袭击事件发生在5月。
重信房子被捕后,重信五月也开始在公共场合频频露面,容貌、气质酷肖其母的重信五月是同志社大学的博士。
有趣的是,当年日本赤军在特拉维夫的袭击事件,居然为20年后成功拯救日本人质埋下伏笔。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萨达姆使用“人质盾牌”战术,将西方国家侨民拘禁于重要战略据点周围以对抗多国联军的轰炸。
当时在阿拉伯世界颇有口碑的西德前总理勃兰特,访问伊拉克后带走了德国人质。
日本政府也想照此输,但苦于和萨达姆接不上头,后来还是辗转通过重信房子从中斡旋,由前首相中曾根访问伊拉克才带回被拘的日本人质。
从1980年代后期到2000年,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赤军成员纷纷被捕,组织处于毁灭状态。
特别进入90年代后,苏联崩溃使得阿拉伯人没有了后盾。
在有关中东总是的交涉中,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贝克指名要求阿拉伯国家“不要保护日本赤军”。
因此从90年代中期开始,重信房子只好潜回日本直到2000年11月被捕,2001年4月,重信房子在狱中宣布解散日本赤军。
重信房子被捕时持有的是两本别人名字的护照,根据护照中的全部出入境记录,从1997年12月到被捕为止的3年中,有8次出国,其中7次是前往北京和上海等地,在中国的滞留时间长达20多个月。
中国以外,只有1998年12月去往越南胡志明市一次,那次也是经中国回国,但没有发现有从中国再转其他国家。
重信房子的被捕,据说就是从香港飞北京时,在北京被CIA人员认出,通知了日本警察当局。
这次日本法庭对重信房子的完善主要是使用伪造护照和在“海牙事件”中所起的作用。
重信房子违反《护照法》毋庸置疑,但对“海牙事件”有关的审判就不那么容易。
最后法庭判决:“虽然共谋的详细内容,时期和场所无法断定,但是可以认定被告通过阿拉伯国家的协作组织和实行者进行了共谋”。
这是一个宣告了一个时代结束的判决,一个宣告了用冲锋枪和手榴弹来实行恐怖以实现理想的方法失败的判决。
对赤军以及全球在翼革命风潮最彻底的打击,也许来自中国的改革开放。
这些人是为了梦想而放弃世俗生活的理想主义小集团,他们的支持者是普通日本人。
当中国社会——他们奋斗的目标大白于日本社会,下层日本国民放弃了对赤军的支持,他们也同时失去了外部的精神激励源泉。
36年以后,狱中的重信房子能够心平气和地思考了,她终于知道了她们选择的是一种错误的方法。
在宣布解散赤军的同时,她还向所有受过赤军伤害的人谢罪。
她说:“谢罪并不是后悔,而是期待在要求一个更好的日本的时候能够吸收这些教训。
”
其实个人感觉比《逆战》还要奇葩,步枪不用换子弹,一直可以突突到死,子弹也打不穿木板,主角躲在后面毫无压力。
每次主角要抒情和煽情的时候,敌人就攻不进来了,枪声也没有了。
这个班的学生号称社会上的乐瑟,但是一旦遇到意外,好像很弱的样子,完全没有混迹社会的淡定。
而且男男女女打扮正常,肥猪流的女生在一开始就爆头而死了,其他人最多染染发而已,这尼玛什么逻辑。
奇葩的女主,之前发言很少,很酷,老爹要死了也还在弹琴,最后被突突死的时候才开始思考人生,思考社会,觉得此生无余恨。
男主从来就是歇斯底里,参加游戏要吼着,上岛了吼,被抓了还要吼,和游击队领导人打架也要吼,撤退的时候也要吼,良心发现回来了还是要吼。
游击队领导人也超奇葩,带着一堆少年,占领了一个小岛,居然在只有轻武器的情况下,向全世界开战。
然后意淫阿富汗的蓝天白云。
有事没事就摆出一副大便干燥的表情,然后用一堆简陋到爆的通讯设备向全世界广播BALABALA。。。
最后号称特种部队的人来剿灭他们的时候,不是用空军把他们轰至渣,而是派一点人上岛去搞基,虽然号称特种部队,但是被少年打的体无完肤,甚至连闪光震撼弹也没有。
最奇葩的就是他们的老师,一开始穿件傻逼的黑皮衣,表现出毫无人性的样子,然后因为嗑药过多,顺利地被游击队领导人洗脑,开始反抗领导。
最后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穿着一身亮色的运动服,拿着橄榄球毫无压力地穿越了火线。
本来呆在基地啥事没有,偏偏要过来秀项链,最后以优美的姿势爆头而死。
在学生们从地道撤退的时候,男主决定要回去反攻大陆。
这时候,一个屌丝鼓起勇气向白富美表白,白富美为了不陪屌丝一起去死,略施小计就使屌丝跪舔了。
最后屌丝战死沙场,白富美在阿富汗度假的时候看到男主和游击队领导人一起归来,里面没有屌丝的影子,居然一句也没问,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大人们的目的是干死这群少年,但是他们的选择依然是派一堆人过去,而不是炮火抹平。
虽然少年们的掩体毫无防御力可言。
然后大人们上岛也没有任何重武器,只有步枪和少年们对撸。
没有受过任何训练的学生们也可以把他们打出翔来。
好歹这么大一个岛,游击队们不利用地形和敌人周旋,反而在贫民窟的棚户区里死斗。
一大堆炸药之前不像之前用来炸学生那样用来炸敌人,反而用来自爆。
最后的最后,影片用字幕交代游击队领导人生死不明,然后不到1分钟之后就忽自己的老脸,男主和游击队领导人携手出现。
然后一直也没有出现过的游击队压寨夫人也出现了,和领导人一起开着车驶向远方。
这真是一部有爱的电影啊
话说7原和典子逃出日本本土,流亡海外孤岛后,夜观AV,终于大彻大悟领悟到了人类起源的真谛,于是创立了一个极端宗教组织。
诶,至于这个组织是叫做丐帮,还是神龙教?
这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日本城镇执法大队发现欸这个逃犯竟然敢在这日本领土里搭建违章建筑啊!
这还得了,于是派出拆迁大队进行和平谈判。
谁料七原这厮冥顽不灵啊,竟然和国家政府机构抗争,还叫嚣着“这是钓鱼岛不是尖阁列岛”,试图分裂日本国土。
嘿,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政府机构从精神病医院中招募了42名士兵踏上了收复失地之战......
莫名其妙的人物,学生大喊大叫花里胡哨,看gps的军官被入侵后也是大喊大叫像个傻逼一样,哇哇哇啊阿啊是这部傻逼电影最多的东西,莫名其妙的人物镜头特写表情装逼,浮夸的演技,乱七八糟的枪火大战,给你的感觉就是日了狗 一样,真的五星的话可以我给半星给我的网速下的快他妈的,第一部起码可以2星
大逃杀二 镇魂歌解决某人大概一年前就跟我推荐过这个 还说怕我受不了那么血腥恩 也不知道是因为第一部与第二部有一定差距还是我恐怖片看多了有点麻木,反正我没觉得哪血腥。
怎么说呢,我觉得我要是先看第一部再看这个,肯定会愤怒……现在直接看这个,恩,也是很迷茫……政治老师说了,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先说点好的吧还记得《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的青猫,慢慢腐烂的茧之王。
那么忧郁,沉静,绝望,变态的少年。
忍成修吾。
拥有如此安静神秘的面孔的他,很容易让人认为是青春偶像类型的演员。
现在看了他两部电影,我也渐渐不这么想了。
而星野这么复杂的人,岩井交给他来演,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由星野到青猫的蜕变,是莉莉周整部电影的成功之处。
“于是死去了的是优等生、乖宝宝,活下来的是高傲、残酷的茧之王。
”而这么深刻的面孔,在大逃杀里,我也只是觉得眼熟而已,总觉得在看得为数不多的几部日本电影里,碰到同一个帅哥的几率不大。
直到最后看到演员表时,才醒悟,哦,怪不得,真的是他啊。
染了嫩黄的头发,脱掉学生气的制服,一套迷彩,也穿得那么有感觉。
结尾在那个貌似阿富汗的地方,从车上跳下来,那一身标准的混搭风格,将屏幕前的我震撼得已经顾不上去想这个状况下他去哪弄得这么一套衣服。
当然莫名其妙的地方不只这一处。
他可以算作主角中唯一没受伤的一个吧,看来他的帅气已经让子弹们改道了,要不然那两个人怎么会凭着两把枪在几百人的包围下从孤岛突围呢。
他身边的前任主角七原秋也虽然也很帅但也没那么幸运,背后还是中了一枪,不过,主角嘛,还是跟没事儿人似的很多人都批评忍成的表演太过狂躁,从头到尾都是愤怒的吼叫。
其实电影还是要忠于漫画的,而漫画中的热血男主角吼几下也是可以原谅的吧。
于是我们看到的就是,从穿上迷彩服开始,他就一直在队伍最前方表达愤怒,旁边总得有两个龙套拉着他,好像生怕我们不知道他是主角。
最郁闷的是,主角同学在战场上竟举着枪怒吼,混乱中射死了一个女生…… 唉 替她喊冤呐我们可以原谅还没成熟的小男生,但是一路经历了那么多的七原秋也,也是同样的不冷静,实在不该。
一开始,他把自己裹在黑色的斗篷里,旁边是一片温暖的烛光,那场景也是很让人心疼得的。
但脱掉斗篷,一身白色的类似于连衣裙的衣服实在让人汗颜,在模仿本拉登么?
举着火把,对着摄像机那一大段冗长的说教,牵强的揭示着主题。
日本人很喜欢拍这种,随便捏造一场战争然后再让孩子们为了自由和正义而战的电影和动慢,其中也是充满了影射的痕迹。
这种电影的难处就是如何让人明白大家为什么而打仗,到底要“保护”什么。
可是要让人真正明白主角们心里到底为什么那么想战斗,怎么也得高达那样一百集才能说得清楚。
说清楚之后,屏幕前的观众和战火中的主角才能产生共鸣。
短短的一百分钟显然不够,于是我们只有木然的看着他们用大段的台词讲这个世界现在是怎样怎样的,我们要战斗,不断的战斗下去。
勇气可嘉,就是原因不明……看到最后也没弄懂这个国家跟孩子们较什么劲。
而作为大反派的竹内老师,结尾时,穿着鲜艳的橄榄球服,拿着那个球突然出现在主角们面前,深情地说着,好想跟你们打一场比赛啊,然后深情地飞了出去并自我了结。
说是同归于尽吧,人家还没带炸弹,唉,真是神奇。
而北野武老人家的女儿也是很不幸,同样的回忆画面在脑海中一遍遍的回放着,仿佛在提醒我们伟大的北野武也是演过这部电影的同样很扯的角色还有很多,那个“为了寻找本我”而从安全地带回到战场最终丧生的同学,让我想起来他是不是《花与爱丽丝》那个说单口相声的同学。
恩,龙套是伟大的,这种有个性的龙套更伟大。
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演员们都太美型了,即使身在战场,发型也都一丝不乱,皮肤都白里透红。
就算剧情很扯,看着这么多帅哥美女扛枪开战也算是享受吧……毕竟是上一部的导演深作欣二的儿子深作建太续拍。
子承父业,狗尾续貂。
虽是第一部的延续,内容却改变了不少,七原秋叶的几段独白挺不错的,最后依然是个光明的结局,和平是个遥远的梦,我们却永远都不能放弃这个梦想。
没有第一部好看。
哦……逃杀模式分岔,吸引力也分岔了。片尾明确挑明电影意义是认为观众智商不够吗?画蛇添足。或者可以转换另一种教化方式,不需那么直白。逃杀变成对杀,对杀主要在枪战,嗒嗒嗒哒哒哒……没有其他。
看了大逃杀1才看的2,和1比差距有点大。转校生临死前应该明白他女朋友当初的举动了吧,呵呵
太狗血了 不如不续。
美化本拉登,抵制美国加一分~!!!
不如第一部,第二部拍的很奇怪,不知道在说什么。
当时看的时候没觉得吓人觉得抑郁了。可惜结尾的不够满意
完全变成战争片好么。。。不过看完才发现原来那首经典的歌曲竟然是大逃杀2的片尾曲。。。
比起大逃杀,少了震撼和反思,这个续集比较失败,不过我还是收藏了一部。这无关影片质量,只是为了满足我的全套收集欲望
儿子不如老子,拍的真心糟。
路弯弯,无深山 。
大逃杀2真的没有1好~~
所有此类影片只有第一步是最好看的 Saw 心慌方都是如此
没有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思想内涵花钱不少但战争场面拍得一塌糊涂的狗尾续貂之作。
没有足够清晰的人物刻画,只有大概五个人左右能给人留下印象;新规则也看不出有什么意义,联动项圈徒增伤亡率;而影片主题也不知所云,只有配乐和血腥度让人感觉到这似乎是大逃杀的续集。PS:最后的结局难道是在中东乜?新老主角二人组难道是带着MM们去开合法后宫乜?
不要以为大吼大叫泼一堆番茄汁面部拼命抽筋我就认不出来是狗尾巴==
完全冲着前作来的...而且是和朋友一起连着1看的....怎么说呢....很失望....
如果能够打零星我肯定会打的。总结起来就七个字评价:勒是么逼东西啊!
少年们和大人们的战争,是善与恶的战争。岛国和强国之间的关系是附属、奴役和强制的关系。成人世界里,没有单纯的美好品质,只剩下利益追逐。影片用大段的对话搭建两者之间的对立,不可调和的矛盾。少年们被大人制造的谎言蒙蔽,直到亲眼所见,他们才醒过来。少年们携手对抗强权,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画面。感叹深作欣二站在年轻人的视角,保持着热血不愿低头。在废墟里点蜡烛这种和剧情背景相违背的设置也是有的,有些段落节制点紧凑点会更好。PS.不知道结尾阿富汗的影像资料的播放是不是深作欣二导演的意愿,但这个结尾设置无疑将大段的战斗场面直接粉碎,点出创作者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