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之前,曾有人对我吐嘈说,这不是《东方快车杀人案》吗?
不仅像东方快车,还很像无人生还呢。
但我该怎么形容这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呢?
核心,这个故事的内核完全不一样,这是一个更复杂,更现实、更可怕的故事。
不怕剧透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没看过片的人请万万不要。
接下来是一些看剧过程中的随想和粗浅的梳理,谈不上分析。
首先,我很喜欢故事一开始展开的方式:借由一名富有洞察力且对事件有关注的记者开口,详细交待了参与人物及十年隐情这明暗两条线。
记者视角的好处在于,由于他的职业,这样的详尽很合理,视角够客观,显得切入很自然。
接着来梳理一下第一集上半部分所呈现出来的角色特点:警官(何赫):富有洞察力,遇事冷静,感觉背后有点故事;记者(梁夏):投机取巧,脸皮超厚,对信息极敏感,小聪明不断,对世事有种旁观的冷静;打工妹(周新雪):有点神经质,气质有点哀婉,职业可能是服务业;恶霸(王超):典型恶霸,品德败坏,骄横跋扈,毫无道德;小卖部老板(死者老赵):油腻的和事佬;护工大姐(秋红):温和稳重慈祥,但有点苦相;法医(刘惜之):职场女强人,骄傲自负;研究生(韩家斌):感觉有点心虚的样子,懦弱,目的不明;老师(吴健):道貌岸然,虚伪势力,官僚主义,毫无师德。
光是讲明这些内容就用掉了第一集一半的时间,如果你觉得这部电影铺陈太长、推理过程太过简单无趣,这是正常的,因为警官最后解迷的时间只有十分钟的样子……只有耐心看到最后一刻的人才知道:作为三部曲中第一集,这绝不是完整的真相,它的铺陈之所以那么长,是因为要展开的是整整三集的故事,现在刚刚切入而已——结尾就是一个巨大反转的开始。
第一集呈现了两个故事:(一)同龄人之间的校园暴力,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受害女孩徐囡囡悲剧的造成原因有:留守家庭的冷漠相待:父亲的漠视、母亲的远离;谣言的传播:参与者不详;同龄人长期的欺凌:恶霸;从众者随波逐流的附和:研究生;朋友的沉默:打工妹;师长的视而不见甚至刻意隐瞒:老师;旁观者的冷漠:死者老赵;真相的掩盖:法医、老师;不负责任的舆论:记者。
(二)火车凶杀案凶手:1人,护工(实际死者母亲)有无同谋者:无作案手法:将八人凑到一起,先后在食物(火腿肠)和水中下毒,以抽签的方式进行,导致七人昏迷,一人死亡作案动机:为女儿复仇,用抽签的方法纪念当年女儿之死从剧情来看,我想大家都发现了问题:可以说第一集除了护工、恶霸和老师,其它几个角色几乎没有真正开始展现内核!
徐囡囡的故事令有隐情;死者老赵同案件的联系几乎没交待;研究生和打工妹在当年事件中的角色扑朔迷离;老师极有可能隐瞒了不止这一件事;法医隐瞒的尸体上的真相是什么;真正的护工在哪里?
(这个大概不重要)如果说十年前的案件将是此次谋杀作案动机的关键,那么回到火车谋杀,现在还需要关注的是:凶手是有几个人、都是谁?
谁是知情人,谁是同谋者?
死者真正的死因、凶手的作案手法?
——十年前的故事,显然比谁是凶手这件事更吸引我,我觉得那桩陈年往事只显露出了冰山一角,很有可能最后的真相是更加残酷与骇人的情况。
比起现在谁是凶手,我更想知道当年那个可怜的女孩究竟经历了什么。
整理了一下目前观影存疑点,看看有多少会是接下来的伏笔:警官为何从刑警成为乘警;警官和法医都曾提及记者:“还没被开除”;三名列车乘警,只有警官一人被提及了全名;老师对韩的评价:表面看着斯文,内心不可告人;打工妹的职业;研究生和打工妹的过往;两瓶不一样的酒、其中一瓶是餐车上买的,另一瓶是恶霸带来的“上好的酒”;致幻药为什么让所有人都看到一样的人;研究生为什么私藏证物(尤其这证物明显并非出自他),为什么隐瞒车顶的发现;藏有奇怪东西的地方是记者的床上方;死者的网友,女性;记者提到老师的“其它脏事”;研究生避开了当年打人的过程,只说了自己抬徐囡囡去医务室;研究生突然推理非常牵强;记者不知死者死因;原本真的秋姓护工呢?
没人认出现在自称是护工不是当年的护工,甚至按研究生的说法,当时老师也在医务室,为什么连他都没认出她不是护工呢;报道发表的时间在徐囡囡死去好多天以后,何以遗物会出现这张报纸;警官推断护工是囡囡母亲的过程特别快;八个人中只有打工妹上车的原因没有交待(只说了别人给订的票);有针孔的矿泉水瓶属于法医,这水是护工递给她的。
其它值得一提的地方:剧本很精炼,角色的设置、场景的排布都很干净,几乎没有多余的场景和多余的台词;就算是以一部完整电影的标准来衡量,它的角色性格描写都是很棒的:每个特点都跃然纸上,方法自然不突兀,巧妙而富有层次感。
虽然“有鬼”部分的惊吓有些刻意,但针对十年前案件的悬念却设置得非常引人入胜;演员的演技都太在线了,特别是老师,脸上每一根皱纹都抖动着写满“虚伪官僚”;徐囡囡的演员,我在宣传上看到过,觉得并不好看,然而电影里才发觉这女孩通身都是透屏而出的干净灵气,实在太好看了。
无言以对的台词:打与被打没有区别,学校声誉高于一切,真是目瞪狗die,厉害厉害。
瑕疵:全片的特效;一开始记者说“车厢有不干净的东西“这一点略刻意,记者搭讪警官时打工妹的奇怪表情和台词:“你说什么?!
”有点突兀;研究生与警官独处时,时有时无的手套。
一些不负责任的猜测:片头的两名列车工人与此事无关,;本片除了校园暴力,可能还涉及女童性侵,受害人可能是周新雪或者徐囡囡,周新雪的可能性更大;老赵可能吸du;韩家斌在当年担当的角色不止是施暴从旁者那么简单,周新雪也不仅是沉默者这么简单;记者写到的四角恋可能有一半确有其事,这几个孩子中间确有感情纠葛;凶手不止一个人,目前排除死者老赵和法医。
(猜测完毕,坐等三部结束被打脸)最后,不妄自猜测死者与作案手法,因为剧并没有完全展开,可能会有更多人死在这场谋杀中,所以以上只是一些梳理和个人猜测,期待接下来的两集,预感将是比第一集更扣人心弦十倍的故事。
怎么说呢,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被全盘照搬,只是换了个背景而已,另外在腾讯网站所有评论内容里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字样的评论都被删除了,很好很强大 ,看过东方快车谋杀案的人都应该认为这个列车上的警察有问题,刑警不做跑去做乘警,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内疚?
复仇?
这部电影现在就差一个波洛了,没准这个警察担当了两个角色--一个是波洛一个是复仇者,对了,这个电影可以改个名字---复仇者联盟,正好也是三部曲,配合近期上映的漫威复仇三,蹭热度绝对大火
校园霸凌的事件,在很多的报道消息中都屡见不鲜,受害方往往都是看起来弱小,经常被孤立起来的群体,他们或遭受殴打或辱骂,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都受到了巨大的创伤,而受害方的家人也无法幸免。
面对自己的孩子受到严重伤害时,父母会与校方交涉,幸运的,可以在悲剧再度发生前得到公正的处理,但不幸的话,可能已迟了一步,导致了不堪设想的后果,让人追悔莫及。
《罪途》说的是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在途中受阻而被迫停驶了,车上的乘客只有寥寥几人,但他们似乎都有某种关系,而其中一名身份为记者的乘客深感事情的诡异,因为他知道,这些聚集在火车上的乘客们都与十年前的校园霸凌案件有关,似乎是某种力量引导着他们来到这里!
正当乘警检查各乘客的状况时,竟发现其中一位已经全身冰冷,而当时在火车上的乘客都有犯罪的嫌疑。
乘警要求乘客们离开犯案现场,并展开一系列的问询,而从那位记者提供的资料可知,这些乘客们都与十年前的霸凌案件有关,而且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应该为当时受害的少女负上一定的罪责。
乘警通过搜集到的线索进行抽丝剥茧,最终认定其中一名乘客为凶手,她表面是当年的校园医务室的助理,但真正的身份是受害少女的母亲,为了替女儿报仇,才犯下了这场谋杀案!
原本以为这位母亲已经承认了一切,可以就此完结时,却被曾为法医的乘客告知,当初判断为凶器的饮用水并没有被遇害乘客饮用,也就表示,那位母亲说了谎。
乘警开始重新思考整件事情,逐渐的,新的矛头指向了另一位乘客:专业是心理学的一位学生,而根据法医道出当年的真相得知,少女遇害前曾遭到过侵犯,并且这件事情与当时的这位学生脱不了关系。
含恨之下,这位学生说出了当年发生的事情真相,原来侵犯少女的真正施害者就是如今被谋杀的乘客,看来他是罪有应得。
学生承认自己才是凶手,但奇怪的是,他的证词却无法对上死者的死因,这就意味着他是为了顶替那位母亲才这样做,而如今,整件事情又回到了原地。
究竟是谁杀害了那位乘客,又是运用了什么方法?
一切越发显得扑朔迷离,似乎背后的真相并非如此简单。
故事的结局又会如何发展,不禁令人期待。
虽然电影的制作是网大的规格走向,但就故事题材已经值得我们考究,本片以悬疑侦破为线,逐步揭开了校园暴力,儿童性侵的背后故事,让人不得不感慨这就是现实,现实就是如此,随着媒体多方面的报道,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了校园背景下的丑恶嘴脸,丧心病狂的施暴者,这是国家所不能容忍的,此片带着浓浓的讽刺与反讽刺的意味儿,逐渐将悬疑题材转换成为了教育与讽刺题材的电影,虽然有点儿尴尬,但也值得我们深思了。
就悬疑来说,真的,有点瑕疵,但就体现出来的社会背景,社会问题来说,此片也值得我们观看。
说实在的看完之后有点沉重,无论是校园霸凌还是儿童性侵。
八个人,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对小女孩的死负有一定的责任。
更让人沉重的是,受害者最后居然会变成施暴者,诸如周新雪,她的遭遇让人心疼,但是她却给了徐囡囡沉重的一击。
这是不是一种恶性循环呢。
电影结尾的美好结局在我看来就好像是童话故事的结尾,实在不能让人轻松。
当年校园霸凌的主导者依旧逍遥法外,而且毫无悔改。
当年恋童癖的老赵虽然死了,可是这些年他的罪行罄竹难书,而且这样子的群体千千万。
当年的法医和教导主任拼命掩盖事实的真相,以至于这样子的问题永远不能浮出水面,所以暴行才会屡屡发生。
这八个人,每个人都展现着人性最丑恶的一面,而这些所有的罪恶都施加在一个小女孩的身上,这大概就是悲剧所在吧。
掩饰,遮盖,永远是犯罪的温床,然而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在做着这样子的事情,可悲又可叹。
在这样子的一个时代里面,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大概就是,以后对孩子加强性教育以及告诉他们遇到欺凌必须要站出来和反抗吧。
抑或是,其实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这大概是我悲观的想法了。
关于观看罪途之观后感简单回顾罪途三部曲,005年,一列绿皮火车因暴雨引发泥石流而被停在半路。
一节车厢中的八名乘客,全部陷入了不明原因的昏迷当中。
调查结果则更让人心惊,其中一位乘客已经成为了冰冷的尸体;上集的最后,乘警发现自己的物证有误,而且其他几位乘客各执一词,使得案件更加扑朔迷离。
在调查陷入僵局之时,一桩十年前的校园暴力案件浮出水面, 当年的真相被人掩盖,真正的犯人又会是谁?
经过曲折的调查,为了找出车上的凶手,何赫不得不请刘惜之进行尸检,经过一番排查,他们发现了死者真正的死因。
很像《蛮荒故事》里面情节,一行人被幕后操控集中在一节火车,这些人都是十年前案件的相关人员,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当然,没有国外那么极端,全部被当事人已飞机失事带走。
女孩妈妈想通过这个方式得知当然真相,找出真凶,还女儿清白。
故事的第一层真相揭开,原来世上没有一桩独立的悲剧——无辜女孩的死亡,早在她的家庭内部就已经开场。
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电影中看得出来女孩父亲生意失败整日酗酒不务正业,家暴就开始了,这时候女性、儿童变成了弱势群体不被社会接纳,孩子母亲离婚离开了这个悲伤的家庭,而这个小女孩为此也开始了无尽的折磨,小女孩每次被欺凌后都是选择默默忍受,校园暴力、校园霸陵事件不断上演,因为她抱有希望,读完书就可以见到妈妈可以离开这里,看到这里,内心产生悲凉,因为家庭的支离破碎、父亲没尽责,孩子只能自己独自承受苦难,最后在冰冷的手术台上结束似水年华。
不会读书成为学校欺负他人的坏同学,家庭教育不行,欺凌女孩的同学不以为然,觉得自己是在替天行道——“她家里乱,反正大家都讨厌她,我不打别人也会打”;而追随他的小跟班呢,学习成绩好,却因为坏同学没有被查处被曝光,是因为“如果不跟着他,我也会被欺负”;徇私的校长是为了“保全学校的声誉”,典型的官僚主义,只管面子却不愿意关注事件走向孩子受到的伤害,包庇纵容,只会让孩子受到伤害更为严重;隐瞒真相的法医是因为“我以为这都是细节,无所谓的”,职业操守没有坚持,隐瞒的却是一个骇人听闻真相;沉默的证人是因为“害怕被卷入麻烦”——人人都有苦衷,没有一个人敢说出真相:第二阶段,小女孩子母亲承认自己犯罪,当然他有动机,却在保护其他人,韩斌 研究生在帮助警察查案的同时也在干扰办案,他渴望得到救赎想为过去的自己赎罪,也在替秋红顶罪。
女法医开始帮助警察 这时也回忆着不光彩的过去隐瞒了事情的真相。
第三阶段,故事的高潮,原来十年前的案件没有那么简单,周新雪被商店老板(死者)长达三年的性侵,始终没有被发现,而她却选择了让自己好友来替代自己,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老赵 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这就是小女孩被长期殴打积攒的伤痛导致内脏出血,被送往手术麻醉过敏死亡。
而死亡前24小时被老赵性侵,遭受的欺凌,却被校方隐瞒。
《白夜行》里有句名台词,“我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我的世界没有太阳”,同样小孩子童年遭受的伤害将伴随一生。
最后,电影结束,老赵死于过敏。
而这我们看到校园暴力、家庭失和、学校失责、社会暴力、性侵未成年人,这些种种,愿未来法治更加健全,惩治世间罪恶。
算不上完美制作的一部剧。
老套的开场设定,最多五毛的特效,演员勉强及格的表现,所以当一开头我心里无法避免的产生了“啊,又是一部国产恐怖片”的想法。
当然我被打了脸,但是却很高兴。
我很坦白的说,虽然爱好悬疑,但是很遗憾没有足以撑死推理的智商,有的只是直觉,在完全搞不清楚线索的情况下,开场十五分钟我就猜到了凶手,神经质的周新雪和看似最和善的护工(小小骄傲一下)。
话题扯回来。
十年前徐囡囡的悲剧,死因是不幸的麻醉药过敏,事实上却是无数施暴者,旁观者放下的闸刀,深入社会骨髓的是名为冷漠的毒。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我总能看到这句话“当雪崩来临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是自己的责任”,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寻找借口,我是一个十分善于从别人角度思考问题的人,也同时善于为自己寻找借口。
站在剧中每个人的角度我也许都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徐囡囡的母亲知道身无分文的自己只会让女儿受苦,抱着侥幸心理,囡囡的父亲会对女儿好,去了别的城市;老师觉得比起个别的学生集体利益更重要,更何况丑事说出去谁面子上都不好看,更不用说活人要比死人强;法医觉得那些细节说出去,会让死者死后都被人嘲笑;恶霸从来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道德感,再加上流言给的正当理由更加肆无忌惮;懦弱而胆怯的跟班,即使知道一切的真相依旧选择沉默;而周新雪她错吗?
当然,她将处于悬崖边上的徐囡囡拉入深渊。
可又真的能完全怪她吗?
她同样是受害者,就像落入深水的溺水者,只会抓住能抓住的一切沉入水底。
至于最恶者已经死去。
在未受到应有的惩罚的情况下简单死去。
至恶者成了受害者,受害者又成了施暴者。
兜兜转转下,沉默的车厢里,所有雪花都成了冰,刺穿每个人的心。
ps.没有爱情,没有明星,没有大投资,这部迷你剧却做到我一直期待的事情,认真去讲一个故事,认真去解剖这个社会。
pps.写到最后突然想到给我同样感觉的电影《我是植物人》卖一波安利(ღ˘⌣˘ღ)提了不相干的东西,别打我。
【顶锅盖跑】
这部剧虽是低成本,但能深深地打动人心,在一个封闭的车厢里,一个母亲让各身份的人,离职教导主任~她女儿同学~法医~学校小卖部老板等等聚在一起,实际上他们是以被邀请去某个地方,母亲为了让女儿瞑目调查真相,用化学物品致昏所有人,杀掉老赵,让其他人在醉的情况下说出真话,她女儿被同学欺凌,被老赵侵害,侵害过程被同学看到尔不管不顾,法医和教导主任为了学校名族隐瞒真相,母亲和同学都想替人顶罪,她女儿是被她女同学带进老赵屋里的,她母亲也是为了保护他女同学,她母亲把她同学当成她“女儿”,现在看来,每个人都是有罪的,都是帮凶,可每个人又看起来不是凶手!
欢迎关注大魔王追剧(TV19lou)公号以往提到网络大电影,我们只能想到粗制滥造和抄袭山寨。
但现在情况变了。
网大无论题材还是尺度,都惊艳了我好几次。
从科幻题材里的国产之光《孤岛终结》,到日系小清新的音乐青春片《哀乐女子天团》,还有神台Netflix都一眼相中买下的犯罪片《杀无赦》三部曲......
最近,又有一部国产犯罪悬疑网大,看得小魔女相当鸡冻——罪途
体量接近英美迷你剧的“三集片”。
分为《罪途1之死亡列车》、《罪途2之救赎代价》、《罪途3之正义规则》,三部曲,每部约70分钟。
一开场以为是恐怖惊悚片。
诡异少女站在黑暗的火车车厢里,随着她的回眸车窗上流淌了满满的血色。
但很快你会觉得,这个故事很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
深夜,雨越下越大,山体滑坡,火车停驶,被困在荒无人烟的郊外。
在这样一个封闭空间里,发生了一桩命案。
那是一节卧铺车厢,车上的乘客只有8个人。
乘警巡查时,意外发现,他们所有人,都陷入了莫名的昏迷。
当乘警试图逐一叫醒他们时,才发现其中一人已然死亡。
其中一个男乘客却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地说:“这节车厢不干净,这样下去,还会再死人!
”
可怕的是,每个人似乎都在印证他的话。
大家莫名共享着同一个幻觉和梦境——有人看见一名穿着校服扎着马尾的少女,就站在餐厅里。
有人看见她蓦然回首,眼神哀怨,流血不止。
有人看见血色浸满车厢,惊恐地说,她追着我打,我的胳膊折了,腿也折了,哪儿哪儿都烂了。
就在乘警准备等候天亮交给警方时,那位男乘客说,这是一个诡局。
所有这些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是被叫来的。
而他们,都与10年前的同一桩案件有关。
在那宗案件里,13岁的少女徐囡囡由于遭受校园暴力,被殴打送进医院。
原本她的伤势并不严重,没想到手术中,她出现麻醉剂过敏,当场死亡。
一脸官腔的退休教导主任吴健,正是当年徐囡囡的老师。
戒毒所护工秋红,曾在学校担任护工。
一脸痞样的网店店主王超,是殴打徐囡囡的主犯。
而当年同样欺负过徐囡囡的犯罪心理学研究生韩家斌,对她怀着某些特殊的情愫。
美容院美容师周新雪,是当时徐囡囡的好朋友。
医药代表刘惜之,在徐囡囡死后曾对她进行法医鉴定工作。
看上去狡猾的记者梁夏,十年前以莫须有的八卦谣言,报道过这起案件。
而肥头大耳的生意人老赵,是当时校外杂货铺的老板。
随着乘警的调查,越来越多疑点展现在我们面前。
每个人看起来藏着秘密。
为什么刚上车时,所有人都假装互不相识?
教导主任为什么向法医打着暗号?
什么事情需要她闭嘴?
犯罪学研究生为什么主动帮助查案?
又偷偷藏匿下可疑的针筒?
记者和研究生偷偷传递着什么信息?
烟、酒、火腿肠、矿泉水......车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关键信息。
而每个信息,都可能立马让案件出现天翻地覆的反转。
小魔女一度以为,接下来剧情走向也会和《东方快车谋杀案》一样。
破解当下命案的同时,还原十年前的真相。
意外的是,在“人人都是共犯”的理念下,《罪途》却讲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是的,犯罪推理外表之下,这部电影的格局远远大过悬疑惊悚。
电影的真正内核,是一个《熔炉》式的故事。
从校园霸凌,到家庭暴力,再到儿童性侵,故事背后的社会黑暗,逐步挖深。
而更可怕的,是这些可见的罪恶周围,弥漫着无形的集体无意识。
甚至,人们依然对自己的冷漠无动于衷,站在道德制高点,相信自己并没有错。
压下事件是为了学校的声誉,
添油加醋是为了引发对事件的关注,
修改死亡鉴定,是为了保护未成年加害者的未来......
罪恶就在眼前,而人们熟视无睹。
最终,这具冰冷的尸体,源于共同的原罪,冷漠。
其实看完全片,还是能够发现不少bug的。
它不能达到“改变国家的电影”那样的高度,但敢于拍这样的题材,这份勇气和抱负,已经相当值得感动和钦佩了。
作为观众,小魔女只想说,你敢拍,我就敢看!
为这样的网大打call!
每 晚 一 张【 晚 安 · 男 神 】
今日男神:吴镇宇☆ 关注置顶一下,大魔王天天换花样宠你 ☆大魔王私人微信号:dmw19lou 微博:大魔王追剧大魔王最新动态,将在朋友圈和微博更新
开往省会的K24路列车,因为山体滑坡,停止在了轨道上。
此时,卧铺车厢里有八名乘客同时昏迷,而其中一名再也没有醒来。
乘警何赫在调查中发现,这八人全部与十年前一起少女意外死亡的案件有关。
更令人不安的是,醒来的所有人,都在幻觉中,看到了少女的身影...... 十年前的案件,没 有凶手,只有罪人。
而十年之后的今日,是赎罪者的忏悔,是迟来的正义判决,还是死去少女的鬼局?横跨十年的两个真相,都将在火车上揭开。
恨比爱漫长,那些心里过不去的罪恶在岁月里沉淀,最终爆发在惊天阴谋下!
真的从1中很难看出来什么,后几集很精彩!
愿人生善良,愿岁月不可欺!
愿我们都能被自己救赎
还可以,只是细节上有点儿粗糙,社会时代属性有点儿bug。
bug很多,细节禁不起推敲,导演编剧野心很大最终玩成了四不像。不过演周新雪的小姐姐实在是360度无死角的长在了我的审美点上啊!
拍的不错,封闭空间中发生的杀人案件,容易拍的好看也容易拍的难看。两条线并行,现在的火车杀人案和十年前的徐囡囡死亡事件,两边的真相都一步步被揭开,讲故事的节奏,配乐,调色,演员演技都不拖后腿。作为一部网大的第一部,结束的也很巧妙,以为水落石出,其实还有太多谜题未解。
挺无聊的
目前感觉还不错,暴风雪山庄模式,瞬间想到东方快车谋杀加无人生还,这种模式开头容易,越往下越复杂,把事情编圆了很难办到,看看它后面能不能有所突破
第一集故弄玄虚,列车的特效太假了,只看剧情倒是可以看下去。
国产网片的崛起。
国产推理剧不以票房为目的,以公益为主题,踏踏实实的拍还是能拍出好片的。推理五分,情节氛围六分,主题满分!预防对未成年人的犯罪,杜绝校园暴力,预防性侵未成年人是国产片的先河。演员全剧演技在线,青年演员和老演员对戏也不落下风很精彩!第一部扯到鬼怪很出戏而且俗套!
剧情不错
看了内部首映,为了结局时候电影院的一片哭声,也要给个5星。不是说它完美,是因为它够努力。
以网大标准来说绝对超出预期,复仇、旧案疑云、孤岛模式、校园暴力以及性侵,可以说是buff叠满了,开头疑似东方列车模式只不过是障眼法罢了。
演技要吐槽,剧情没完先不吐槽。
有点“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味道,还相应的融入一些灵异惊悚画面,加大了可看性。
叙事是有问题的。比如:有个人昏迷那么久,起初却不交待
您一个记者,既鬼鬼祟祟又光明正大地扒栏杆偷听剩下所有旅客聊天,像话吗。而且用激怒别人撬开别人的嘴??没被打死都算你运气好。年轻小姑娘地演技果然是垫底的哟。有些地方的固定机位看起来确实非常省钱,有网络大电影的风格。十四岁以下的小鬼(间接)打死一个人才记过转学而已,真厉害。而且加害者之一还能辅助调查,帮忙记个案件笔记听个案件分析啥的而且还有洗白的趋势。这是什么世道啊。
开头不错哦
我是有多无聊!看到腾讯推了就看了,killing time
喜欢此类题材的电影,虽然故事的细节做得并不到位,是对国内密室杀人题材的延伸。
怎么就光死了一个人啊
抓住开头,最好也抓住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