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 宫崎葵, 才有的兴趣去看。
(优酷上的翻译 实在不怎么样)这样的日式青春让我想起的是 岩井俊二的燕尾蝶。
太黑了 这个色调都夹杂着黑色。
剧调很低沉,台词不多。
故事的轮廓 总是要很久以后才有个大概。
Kita是个让我看不懂的 角色。
宫崎葵那不笑的脸 背后隐藏着什么 很想知道。
有些影片里总不缺疯子的角色,如《害虫》里的Shuzo疯子是没有行动轨迹的 ,也许其实他没疯,只是做了些正常人不敢做的事。
Kita和Shuzo一起的时候笑得最开心。
我不知道 Natsuko的扶持为什么还是不能留住Kita为什么Kira没有在等等 老师已经在路上了她 选择 跟陌生人走了。
只留下 那颗没有毒的 苹果。
被放大的背景乐,导演特意的捕捉镜头。
“一个奇怪的梦,黑夜的天空中没有星星和月亮,所有的垃圾都围绕着我。
”然后是黑夜下的海声,邪恶的声音。
第一次觉得海有这样的声音。
这就是黑色青春吗?
我没有经历过的青春。
盐田明彦的《害虫》是我在18年最喜欢的电影,它隔着遥远的时空向我印证了在阅读《人间失格》时体验到的私人感受的真实性与共通性。
它展现了一个人深陷“家庭-人际-社会”戕害机制泥沼中被攫住喉舌,又因自身懦弱而无力自救,最终被流放至社会边缘沦为“害虫”的悲剧过程。
与太宰治作为作家带有自省意识在私人回忆叙述中沉沦于眼望自我堕向无可救药深渊中表现出的心不由己的精神阳痿有着本质不同的是,《害虫》中的少女幸子对幸福抱有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的单纯幻想,但对世界的认识又深受局限,于是当种种不幸发生在她身上时,她只能遵循着“动物/昆虫”应激的本能作出逃避或自残,渐渐养成本质上为懦弱的“习性”,当她面临男友稍显过界的质问时下意识地做出自保的退让,这种超龄成长的故作成熟显示出了一种卑微灵魂撑起巨大脆弱外壳却不住颤巍随时坍塌的悲剧美感。
“懦弱的人连幸福都害怕”,这句来自常被人指责为“无病呻吟”的《人间失格》的告白,恰恰为《害虫》作出了最精妙的注解,并且两者交汇道出了“无病”背后真切的痛感。
葵在《害虫》中演的是一个问题少女,很压抑的一个人。
几乎通片地板着个脸,这个形象和长大后的样子(特别是NANA里的那个)实在对不起来。
只有在偶尔的两个镜头中才能看到葵笑起来的样子,还是笑着漂亮啊。
优显然就是一副没长开的样子,一脸奶胖,似乎能从两个滚圆的脸蛋上掐下几两肉来。
两个人似乎都叫 Aoi,只是翻成中文又有点区别,两个孩子。
这片子真是挺灰的,葵生活在单亲家庭,而且恰恰又是这么一个连自己都顾不上的母亲,葵逃课,交边缘朋友,干边缘事,最后走向堕落。
想起来当时的花也生在一个单亲家庭,只是家长们其实都还不错,花的年龄也大些,而且性格又更加开朗。
开朗的女儿是碰不上一个自杀的母亲的。
优在片里是个大配角,一心想把葵拉回正常轨道的善良女孩。
只是有点纳闷葵为什么不真的敞开心扉去接受优。
可能是认为优太优秀了,家庭很完美,自己永远都赶不上。
不过其实葵对谁都没有真的敞开心扉,就算那两个边缘朋友也只是一起打闹玩耍的玩伴,真要谈到自己,却是从来都没有过的。
或许葵一心想去寻找美好,只是什么都找不到。
http://imapollo.blogbus.com/logs/8294352.html
迷上了看小葵的电影,从《NANA》,从《只想说爱你》… 但看了《害虫》后,我才惊讶,这样一个年纪的女孩居然能把主人公的迷惘,恐惧,迷失在生活中的感情表现的这么真实动人。
很喜欢影片里小葵闭上眼睛一路触摸着书架上每本书走过去,不经意间手指下意识碰到其中一本书便拿下来抱在胸前的那种感觉… 我想其实每个人都有这种想要脱离真实世界,闭上眼睛用自己的感觉去寻找自己想要去得到的那份东西吧…因为当我睁开眼睛时,我就真的不知道在这么多本“书”中,我到底想要去看,想要去读,想要去得到些什么了… 如果真的迷失自我了,该怎样回到过去呢?
在我还在青春的看了这部电影。
因为我那时年少轻狂。
对任何慢节奏都会嫌罗嗦。
所以我几乎是忘记了。
或者根本就没看完。
再遇到。
想到「是那部啊!
讲了什么来着...?
」当我的青春彻彻底底的结束了之后、才变得静下心来是不是为时已晚?
「Let`s Make Our Way」这是校园文化祭的时候大合唱身后的那条横幅。
寓意很深、因此变得无法忽略。
不知道你是如何的度过了你的学生时代?
而我...大概曾经就是那只「害虫」。
这一切都是有根源的。
幸子没有父亲、所以用「父爱情结」来解释她与老师的相恋。
老师被迫离开,到了很远很远的那里。
幸子穿着裙子给在冰雪世界的老师写着信。
同学们都嘲笑着她。
背地里讲着关于她的悄悄话。
夏子 在正常学生的轨迹里每天和喜欢议论别人的女孩子一起讨论作业、上学放学。
在正常学生轨迹里生活的同学们认为幸子是怪胎。
我的学生时代、也是别人议论的那个角色。
「她、上课时看与课本无关的书被老师发现了!
」「她、上课时和别人说话被老师骂了!
」「她、每天都不写作业!
」「她、是不是跟那个男孩子谈恋爱了!
」......被别人孤立着。
所以讨厌学校。
讨厌学校。
所以逃学了。
在学校外面,幸子遇见了坏孩子。
他在她眼前示范着如何用不辛苦的方式得到钱。
青春、是没有思维的。
单纯或是懒得去思考、怎么形容都可以。
和坏同伴做坏事也并不会觉得那是坏事。
更不会发觉自己是多么的坏、或是多么的特立独行。
夏子 每天和女同学一起上学。
她隔壁的幸子从来不和她们一起。
她走向另一个方向。
她自己的方向。
她的坏同伴为了活着而无可奈何的继续坏下去。
可是...他不能让幸子和他一样的坏下去。
幸子说「我也想试着劫车抢钱」的时候、他怎么也不能让幸子也怎么毁坏自己。
坏同伴、因为私藏了黑帮交易的毒品而被打死。
幸子最好的那个伙伴依照着他人生的那个悲剧、走到了尽头。
夏子在这个时候出现、和幸子成为朋友。
我并不认为夏子是伪善的人。
在那个时候。
她每天和幸子在一起。
一起上学放学。
她鼓励幸子成为文化祭的钢琴演奏。
直到她暗恋的那个男孩变成了幸子的恋人。
她暗恋着那男孩、可那男孩却拜托她去和幸子表白。
因为和幸子是朋友、因为幸子和她是朋友。
夏子这样去做了、夏子的被拜托也成功了。
看着幸子和自己暗恋的人在一起、夏子她嫉妒了。
夏子在这时也没有表现出「伪善」。
正巧遇到幸子母亲的恋人企图强暴幸子的夏子、保护了幸子。
在此时她却成了看热闹的围观者。
她把这件事告诉了那男孩。
我猜。
却还在别人用怪异眼神注视着幸子的时候、握紧了幸子的手。
男孩质问着幸子「我听说你妈妈带来的男人......」的时候、幸子明白了她与夏子所谓的「友情」。
她去学校的理由再次丢失。
她再次被伤害。
她用了少年最年少无知、胆大妄为的报复方式烧了夏子的家。
看着被大火吞噬着的那个地方、她哭了起来。
用最单纯少女的眼泪来陪葬她丢失的友情。
然后她去了老师的那个方向。
一路上、愿意带她一程的人,大家都没有彼此防备。
离开了那个她最阴暗的家、那个学校,其他无论任何方向都是光明的避风堂。
可是...她再一次逃避了。
当老师马上就要找到她时,她逃避了。
或许是担心老师要把她送回去。
因为老师不也是由于无法接受现实的舆论而离开吗?
或许是不想老师再为她受牵连。
或许是她想再逃跑到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去。
逃避整个世界。
「Let`s Make Our Way」。
大概因为我的青春时代有很多与她相似的地方。
所以我并没有觉得电影是在讲述一个少女的歧途。
相反的更像是「像我一样的不良少女」的不被人知道的平淡的青春。
当很少伴音的这部电影在幸子制作汽油弹想要烧掉夏子的家的时候,响起了激烈的摇滚伴奏。
就更叫我联系起了我的青春。
很多东西一去不返。
很多东西只剩下了触景生情。
而...却绝对没有因此而感到遗憾和悔恨。
因为...那是属于我自己的路。
青春的路。
看害虫之前还没有完整的看过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于是在看到一个评论“这完全就和莉莉周一样嘛”时感到很莫名其妙又大概的看过莉莉周的剧情“剧情完全不一样啊 哪里一样了!
“我心想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同时也看到了很多豆瓣的影评里许许多多很棒很棒的句子 虽然还是有些说这片子很压抑、无聊、看不下去之类的觉得也没什么 毕竟这部分人不算少也不算多 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很正常当时没有写影评 现在才来补。。
很抱歉。。
看完后 说实话没有太大的感觉 是过了一段时间后 才慢慢开始内心翻滚的即使有些喘不过气 却莫名的很透心的感觉像是站在黑色的天空下 很恐惧却不想逃跑 使劲向前跑意料之外 自己很喜欢这类残酷青春的片子毕竟这样的生活只能在电影里我才能看到没有勇气这样去生活后来终于看了莉莉周 之前是看了一半 没有静下心来就没看了 看完后才总算了解当时呢条评论的想法了”它们给我的感觉一样 或是可以说‘简直一模一样’ “都是残酷青春这类的电影 感觉一样也很正常吧 说是抄袭莉莉周什么的 毕竟 残酷青春大抵的感受也就这样吧 也不能再创新出什么东西来却还是 希望能在未来看到 能够让我眼睛一亮的 这种类型的片子
在《害虫》这部电影里导演用自己的风格讲述了一个苦闷的故事,通常而言,讲好一个故事,可以设置一个激烈的矛盾冲突再配上煽情的音乐、忧郁的画面,甚至是一段激烈的争吵,这样就会令人记忆深刻了。
导演却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沉默,电影中一半多的时间是没有任何对话,没有配乐,只有女主幸子冷漠的脸和坚毅的眼神。
虽然导演在尽量避免任何多余的对话和配乐,却尤其的放大了背景音,例如风的声音,远处过车的声音,在这巨大的外景音的挟裹下,更突显幸子那一个人的淡薄与柔弱,更多的时候是幸子的一个眼神往往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孤独的幸子
其实我对导演盐田不算喜欢,在他另一部电影《金丝雀》里,感觉他过于做作,而且太讨巧,直到看到这部《害虫》恰巧击中了心灵。
其实看电影讲究一个心情和外部环境,我一直觉得持续的台风过境和连绵的阴雨加深了我对电影的感受。
在电影中导演借幸子说出了“人类都是恶毒的”这一事实,至少对于幸子周围的人来说都是,而她又何尝不是别人眼中的“害虫”呢?
幸子周围的人都是哪些呢?
敏感的单身母亲,有企图的中年大叔,在背后传播流言蜚语的同学,甚至母亲新认识的男朋友都企图强暴她。
幸子也曾遇到好人,喜欢的少年,但少年很穷,所以一直以犯罪的方式弄钱,后来被打死在废弃的荒地里;好朋友夏子,一直对她很友善,所以她被夏子感动了,但后来因为一个男生的感情问题,夏子出于嫉妒,把她差点被强暴的消息传播出去,幸子再一次离开了校园。
幸子唯有在这个穷少年面前才有交流的冲动
爱过又被伤害的夏子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对她精神支持的老师,但由于流言,老师辞职去了遥远的北方。
幸子最终决定找老师,各种舟车劳顿之后到了北方,在约好的餐厅却迟迟等不到老师的现身,老师的车在路上坏了,正焦急着,老师终于蹭了一辆车赶过去,而幸子被“恶人”给骗走了,恶人的车和老师的车擦肩而过,幸子似乎有所感觉的回头和疑惑,但还是向着前方走了,既然青春是悲惨的,那么何不跟着恶人走了呢?
和日本相比,突然感觉中国的青春(憋在校园里苦闷的刷题)虽然无聊但却温暖,至少不会有那种漂泊感吧。
欢迎关注微 信公号:麦田影剧
这就是她的青春,所谓青春的轮廓变得模糊。
只有13岁,还是个孩子,只能沉默,显得如此压抑,突兀而不协调。
假如这个世界还有一点点的温暖和快乐的话,仿佛与她无关。
于她而言家,学校甚至其他地方其实并无区别,于是便选择了在大街上肆意徜徉。
如她在剧中的心理独白一样,努力让自己平静,说不舒服是肯定的,但是我现在还不想潜逃。
是潜逃,是不安与无法承受,再最后有可能是死去。
与神经大叔和小混混在一起的时光里,她曾露出像孩子一样的笑容。
在跟老师在一起的时候她曾那么平静,真正的平静。
当这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女生或许有那么一段时间曾真诚的关注尝试帮助她的时候,她会很想说谢谢,虽然与之代替的是沉默和些许的不习惯。
但是,这里的四季变化太过明显,会不会感觉到寒冷?但是,有一个巨大的事实,那就是,一切都是短暂的虚假的。
朋友的死亡,老师辞去工作到别的地方,伪善者的背叛,新一轮的流言,仿佛预示着无止境.......妈妈,还会获得幸福吗?
答案应该是不可能,她,早已明白一切,完全的看清了,用她13岁的眼睛。
让巨大的破坏欲尽情嘶吼,获得某种解脱。
大概快要窒息死了,一个会做“这世界上所有的垃圾都围绕着我”的这种奇怪梦的女生,一个记录每天的梦快要死了的女生。
所有一切都在心的最内部撕裂,无意义的重组,直至无希望。
到那个时候不管上车或者留下都已经不重要了。
“怎么了”“没什么”这是最后的对话,她的眼睛那么的坚毅。
好看,让人心疼。
时常再想以后的以后再见到她会是什么样子。
但是我很清楚的记得一句话“如果谁说这个世界是美好的,那大概是最不真实的谎言了”。
再见,没有青春的孩子。
这是盐田明彦在01年的电影,获得了2002年日本电影专业大奖的最佳影片奖,而盐田明彦本人也凭借此片赢得了最佳导演奖,也让女主角宫崎葵问鼎法国南特电影节影后。
不过,最初打算看这部电影是冲着宫崎去的,小妮子是目前最欣赏的日本新一代女优,整体感觉是优质,无论是演技还是个人生活。
初次见她还是那部自在票房上大放异彩的《NANA1》,虽然那时完全被MIKA的大琦娜娜迷的不行,而AOI的可爱的小松奈奈总觉得没劲了点,就是日本最传统的卡哇依女生,不够漂亮,傻乎乎的嗲声嗲气,可是后来知道AOI因为拒绝床戏而拒拍《NANA2》时,真想给小妮子拍手叫好,难得在现如今日本女优写真到处飞的时候,还得有一个如此洁身自好,不拿身体做戏的姑娘,还有去年的婚讯,着实让人佩服小妮子敢作敢为的真性情。
而《NANA2》中市川由衣无论从外型还是演技上带来的失望,着实让笔者体会到AOI是如何的难能可贵,并且对MIKA的大琦娜娜也没了感觉,反而正式爱上了这个长相平凡,眼睛明亮的姑娘,后来又看了她的《现在只想爱你》,《初恋》,甚至连《初雪》这样冲着人气和票房,没什么内容的片子都看了。
还是喜欢她多演些文艺点的片子,太票房和俗烂的片子对她多少有些浪费资源。
也很高兴在电影开始没多久,惊喜的发现了一直欣赏的另一个女优——苍井优。
认识她是由岩井俊二开始,《花与爱丽斯》,《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还有后来的《蜂蜜与四叶草》,《彩虹女神》,到最近热播的日剧《料理仙姬》,她都是干净简单的美丽,带着babyfat的脸,微翘的嘴唇,眼角的泪痣,始终那么清新可人。
虽然YUI在里面的戏份不多,也没什么发挥的余地,可还是很高兴的看到两个演技派小姑娘间的轧戏。
起初不太明白电影的名字,后来查了一下,“害虫”,意指引发周遭不幸且自身不幸连连的女主人公。
不过看完片子反而觉得“害虫”不应单指KITA,她并没有带给周遭人多少不行,相反,她的不幸和绝望都来源于她周围的世界,和老师的感情,缺失的家庭温暖,朋友的死亡,和小男友的分手,差点被妈妈的男友的强暴。
这些不幸都不是她引发的,而是被强加的。
本身是自闭沉默的孩子,缺乏感情连接,又怎么会自找麻烦的把那些有的没的都往自己身边招?
是那些自私冷漠的人们自己,为了世间的所谓道德,自身的欲望和悲戚,而不惜去伤害别人,即使这个女孩只有13岁。
从道德伦理的角度,也许KITA和小学老师的感情连系是有错的,可是从KITA的角度出发,她只是一个缺乏父爱和关心的小少女,面对冰冷的家庭氛围中,身边是屡次寂寞的自未遂的妈妈,母女之间也没什么言语和情感的交流,这样的KITA怎会不需要人照顾?
当KITA用脚趾开启唱片机,安静的坐在椅子上,身后是最爱的老师,温柔的用毛巾擦干KITA的头发,这样的气氛是寂静沉默的暧昧。
不甚合适的一对很容易就会在可怕的流言和成年人自身道德规范的强劲攻势下土崩瓦解。
老师离开,KITA也不再去上学。
爱还在。
一、黑夜偶遇少年一个夜晚偶遇帮助自己吓退跟踪自己的中年大叔,靠交通事故欺诈钱财的少年,开始有温暖的感觉,终于有人可以分享寂寞。
寂寞的人在一起,往往言语甚少,只是沉默。
一个眼神,一个浅笑,你懂,我懂。
是否我们很久以前就认识,幸好为时不晚,感谢那个夜晚,还有那个变态大叔,我是否也应该谢谢他?
天亮我们已经是朋友,同是缺失,同样渴望,除非相互依靠才得安眠。
直子说,“我们如同无人岛上的光屁股孩子,饿的时候吃香蕉,寂寞的时候相抱而眠。
” 可是,我们毕竟不是木月和直子,我们相互依靠,可一旦有人离开,生者还可继续,如同在行进中与同伴走失的迷途虫豸。
那些体温的碎片依然让我相信你是可以信任和依赖的朋友,只有你会担心我是否真的会被撞死,阻止我的任性而为,在无数逃离校园的日子里,陪伴我寂寞受伤的心。
还有精神异常的SHUZO叔叔,三个人的世界可以如此简单而美好,我们都有孩童般的笑声和欢颜,垃圾环绕的破屋成为爱的集聚地。
二、最爱的老师老师果然还是惧畏人言的啊,我不是很懂,也许真的是因为太年轻,没有什么可失去,才这样肆意妄为,任性的喜欢上老师,明知这样是不对的,但我从未将它看作一个错误,只是我喜欢的人恰恰是自己的老师而已。
真不明白为什么在人们眼中是这样罪大恶极,连老师自己都认为自己错了吗?
老师,我要从新上学了,因为陪伴我沿街游荡的少年死去了。
三、妈妈不能再快乐了自从爸爸离开后,妈妈就没有笑容了。
深夜脑袋撞墙的声音,隐忍的哭泣声,我们变成了没有语言的母女。
可是我知道,她很寂寞。
终于又看到妈妈的笑容了。
一切如此简单,只需要一个男人。
可是这个外貌和善的男人,竟然企图强暴我,幸亏被下学的NATSUKO及时发现,可是妈妈,你什么也没说,只是哭泣,只是哭泣,我知道,你又陷入了绝望的泥沼。
可我已经不知道怎样爱你了,我想,你也是吧。
妈妈,请原谅我竟然和SHUZO一起烧了我们的家。
请相信,当房子逐渐从我眼前燃起时,我是那样的害怕。
我不知道你是否会原谅我,此时我只想逃走,远离,流浪。
四、NATSUKO,谢谢你在我被流言蜚语逼得无处可退时,在老师离开了我时,在妈妈被寂寞打败时,我只是忍,只要沉默就好。
谢谢你,NATSUKO,在一切都试图吞没我时,一直这样的陪着我,及时我冷漠,不言不语,似乎我们不再是最好的朋友,可是你还是相信我,鼓励我,保护我,在和HANASHITA的交往中一直力挺我。
可是,你也是喜欢他的吧。
为什么在他牵着我离开时,我竟没有留意到身后的你寂寞的表情?
是我太自私吗,活在自己的世界太久,渐渐看不到爱的光亮?
NATSUKO,谢谢你在众人异样的眼光中牵起我的手,穿过那阴暗窒息的走廊,也谢谢你总是试图留在我身边,陪我一起面对那些质问和疑惑。
NATSUKO,对不起,我总不能给你的关切和爱以回应,我想把一切埋藏。
可是我们的友谊,你会一直坚持是吗?
即使对方是如此被动的我。
五、HANASHITA,我原以为你会是不同的你果然觉察到了我的躲藏,也许我是在害怕你会有和他们一样的疑问,害怕我不是如你想象的美好。
你是单纯的少年,我以为你会帮我忘记,你会给我新的希望,连你的吻都那么青涩稚嫩,少女梦幻的单纯悸动。
HANASHITA,对不起,也许我从未爱过你,喜欢倒是有一些的。
要不你看,在那么的无力承担面前,我竟这般想逃,想见老师,也许他是唯一会无限包容爱护我,而没有这些那些要求规定的人,他是像父亲一样的爱人。
可是他却没能及时来见我,所以我选择了跟另一个陌生男人走,即使那是另一处没有希望的深渊,却是我绝望的归途。
至此,我的故事也算讲完了。
余下的时光,已没有物事可以纪念,只是我会不断吟唱,婉转低回,填满所有虚妄和空无,直至破灭。
P.S:影评?
随笔?
抱歉,我也不知道。
第一次知道宫崎葵,是与雅人叔共演的《丈夫得了忧郁症》,里面那个扎着两个小辫、整天迷糊的妻子和那个囧萌的蜥蜴一样让我心生欢喜。
于是,开始去了解这个叫做宫崎葵的姑娘。
她的演艺经历令人嫉妒,一帆风顺地不可思议。
16岁便获得了法国南特三大陆电影节影后,随后,是一连串的日剧学院赏最佳女主角、日刊体育电影赏影后。
这是个怎么样的姑娘?
我感到疑惑和好奇。
然后,我看了《害虫》。
然后,我明白了这个姑娘辉煌的理由。
《害虫》是部压抑的片子,很黑暗,一开始像是默片,没有对白,只有人物彼此交流的眼神和风吹过街道的声音。
宫崎葵饰演的少女幸子不去上学,却和靠小偷小摸赚钱的隆夫、精神脆弱的中年人久藏成了朋友。
我始终记得幸子和久藏在大马路上踢易拉罐的样子,幸子的笑声透过屏幕传到我的耳朵里,那是属于十六岁少女的笑声,是真正纯洁的没有担忧的笑声。
而这样的笑容,却是在空无一人的大马路上,和流浪汉踢易拉罐,这样的青春,是和同龄人格格不入的青春。
幸子为什么不去上学?
因为她和小学班主任无疾而终的恋爱在学校传得沸沸扬扬,走在学校的走廊上,有的只是无处不在的指指点点。
幸子只有16岁,她承受不起这样的指手画脚。
在学校里,她感受到的只有孤独,漫无天日的孤独。
她的无助,找不到可以发泄的出口。
在家里,她一个人修坏掉的灯泡,吃冰箱里的小罐酸奶。
她的父亲从未露面,而她的母亲,自杀未遂,消极堕落,每晚深夜里用拳头砸地板。
幸子是病态的,她是一个性格畸形的少女。
而她又是渴求关爱的。
这让我想到了松子的一生,也是那么的渴求爱,乃至于以飞蛾的身体扑向了熊熊燃烧的火焰。
和学校男生轻轻的一吻,是幸子内心尚未泯灭的对爱的追求,用一双纤细的手弹奏班级合唱的曲目,是幸子挣扎着回归正常生活的试探。
尽管幸子对于学校的同学依旧是板着一张木然的脸,而谁都能看出,幸子木然的背后是她原本冰雪的初融。
生活总是捉弄人,重新上学的幸子回家之后看见了家中站着母亲不久前结识的男子,手里拿着绳索和胶布。
他想要幸子,想要幸子年轻而鲜活的肉体。
住在附近的同学夏子撞见幸子不堪的一幕,然后第二天,全校人都知道了幸子在家中的遭遇。
流言蜚语再一次像蝗虫一下铺天盖地地袭来,连那个喜欢幸子的男孩都在空荡的教室里质问幸子事情的真实。
幸子没有回答,也没有否认。
她只做了一件事情,和流浪汉一起用4瓶装满汽油的燃烧弹烧毁了夏子的家。
警笛响起的时候。
幸子搭上了一辆陌生的卡车,她要去找她的小学班主任绪方,她要去找那个她可以借以求生的浮板。
卡车与消防车背道而驰,幸子抱着一个鲜红的苹果坐在咖啡厅里等绪方来。
影片的最后,幸子被一个陌生人带走,车子和绪方擦肩而过。
全剧终。
宫崎葵演得很好,完全超过了一个16岁少女所该具有的演戏才能。
烧毁夏子房子的那一场戏,幸子一开始是笑着的,她递给流浪汉一瓶又一瓶燃烧弹,她用她最纯真最善良最灿烂的笑容鼓励着流浪汉,她知道流浪汉精神不正常,而她却乐意流浪汉这样的不正常。
笑着笑着,幸子脸上出现了惊恐,她连退几步,捂着脸哭泣。
镜头切换,是夏子家燃起的熊熊大火。
盐田明彦拍了一部《害虫》,成就了16岁的宫崎葵。
可以说,宫崎葵在里面的演绎展现了青春淋漓的残酷,还原了一个走投无路绝望的幸子。
我们经常怀念青春,经常去看那些青春电影,在漆黑一片的电影院里泪流满面。
而其实,大多数人的青春波澜不惊,平淡得容不起咀嚼其中滋味。
那些始终没有得到过的东西,才是最珍贵最情愿用余生去追求的。
比如女生飞扬的裙摆,比如球场上挥汗的少年,比如疼得让人流泪的蜕变。
有些事情,现在想来云淡风轻,而放在当时,却像是世界的终结。
影片里,幸子坐上陌生人的车,不知道车子终将开往何方。
我们每个人身边何尝没有过这样的幸子,他们或许是毕业照上那一个无名的面容,或许是校园暴力里的一个无辜受害者,或许是街角踢着易拉罐的野孩子,只是希望在看过影片《害虫》之后,所有的幸子都能够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就像宫崎葵笑起来的阳光。
除了那段激扬的鼓声,剩下孤独,残酷……
恶之花
画虎不成,虎头蛇尾,浪费时间
很有诗意的镜头和节奏。盐田果然是延续了日活青春片的优良传统。
所谓害虫,既是aoi(葵),又是aoi(苍井),慢慢的节奏,日本人的风格。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夏子。
拍这种全程窒息没有一点希望的电影的人都该死啊,看完真压抑
呃……把田边误认为丰川叔偶该死 囧 帮小葵擦干头发那里好温馨~还放着草叔作词的【归路】呢 >< 不忍看小葵被摧残,不过北这个边缘少女有点不讨喜……怯生生的,敢做不敢当,还莫名抢了小优的意中人神马的 =A= 不过双AOI果然无敌,彼此都能演具有攻击性的狠角色。结尾居然有伊势谷叔 囧
闷到睡着完全不记得讲的是什么= = 有空再看过吧。。
莫名其妙那么多长镜头又没表达出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怎样。。。。。看得好累
哇我竟然忍受着把它看完了
忍不住的要偏爱这类青春残酷电影,因为青春真的很残酷,它在你身上打下烙印甚至摧毁你的人格然后一去不复返,而你仍然会以美好的伤感姿态去想起它
看不懂。
非常独特
悲伤的宫崎葵,阳光的苍井优。
少女一步步走象堕落,碍
原來就是這種風格的片子。潛意識中的記憶。今天下午台北陽光燦爛。在掛著米色窗簾的DVD區看完。猥瑣的中年男子形象都快成了日本電影的母題。
越走越远
葵姐醒事的时候苍井优还有点儿二昏二昏的。。。。。没耐心的人不要看。。。。。
不是一般的压抑
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