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迷城

迷城,Distant Thunder

主演:霍思燕,郭晓然,葛思然,唐以诺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0

《迷城》剧照

迷城 剧照 NO.1迷城 剧照 NO.2迷城 剧照 NO.3迷城 剧照 NO.4迷城 剧照 NO.5迷城 剧照 NO.6迷城 剧照 NO.13迷城 剧照 NO.14迷城 剧照 NO.15迷城 剧照 NO.16迷城 剧照 NO.17迷城 剧照 NO.18迷城 剧照 NO.19迷城 剧照 NO.20

《迷城》剧情介绍

迷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历史系大二学生赵坡(郭晓然 饰)是一个出身贫寒的男孩,他诚实善良、内向羞涩,周围的同学除了高干军队子弟就是来自富商海归的家庭,与他们比起来,赵坡俨然是一只寒酸可怜的丑小鸭。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发廊洗头妹甘秀(霍思燕 饰),这是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纯女孩,为了养活智障的弟弟辛苦赚钱。某天,赵坡带着甘秀和同乡何昌兴(赵志刚 饰)、杜永庆(唐以诺 饰)外出游玩。但是却目睹两名同乡兽性大发,玷污了甘秀。在此之后,甘秀从赵坡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他四处寻找,似乎进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世界…… 本片荣获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新人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发现女巫第一季兔八哥之兔子快跑寂静之地暗潮汹涌裸山机动奥特曼第二季最高利益戈梅拉岛逆光龙年档案TEN:姬密特攻纠缠商业大时代世界奇妙物语2023秋季特别篇画皮青衣科学救援组我的男孩我是女生,也是男生地下室居民忧郁临沧的诱惑迷惘之城:好莱坞奈何Boss独宠我赛马娘芦毛灰姑娘温良之心雪山奇迹恐惧有限公司蓝色的眼泪地狱花园榫卯

《迷城》长篇影评

 1 ) 殷琪

震撼挺大的,在同情赵波之余我很想揍他,深度的自卑已让他人格扭曲,姑且我就认为他有精神病吧理解他了。

不管是幻想还是现实我都看到了他的懦弱,殷琪是影片的亮点,在影片中并没有因为赵波的社会地位,样貌等嫌弃他,并给了他很多帮助。

我看到她品质的闪光点,这才是现在大学生应该培养的。

偶像………

 2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迷城”

《迷城》作为章家瑞导演2010年的新作,于10月22日全国公映。

这部影片給所有熟悉章家瑞的观众们带去的第一感觉几乎是一样的——很难相信这样一部具有强烈实验风格的作品会出自章导之手。

因为本片无论在叙事结构、中心主题以及影像风格上来说,参照章家瑞的过往作品《婼玛的十七岁》《红河》《芳香之旅》《花腰新娘》等,都是一次极大的颠覆。

在影片《迷城》中,章家瑞一改往日影片温暖、舒缓、唯美的基调,继而采用多层推理的悬疑结构和强烈的主视角纪实性影像风格,为观众演绎了一幕令人深感不安和发人深醒的悲剧故事。

本片不但直击了当下社会的隐痛,同时也具有某种超越文本范围之内的思考,继而体现出了章家瑞作为一个导演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冷静的思考,以及其独特的人文情怀。

影片《迷城》原名《远雷》,故事来源于章家瑞导演身边一个真实的案例,讲述了一位大学生与一位洗发妹之间短暂而凄厉的爱情悲剧。

影片中男主人公坡坡(郭晓然饰演)是一个从农村考入城市的大学生。

作为一个基本的人的个体,坡坡也有着身边所有青年人一样的向往,向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女人、美好的爱情。

然而,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将原本平等的个体相互割裂,没有了交集。

而尊严在当下似乎只是一种对财富和地位的标榜。

于是,纵使你拥有一个高傲的灵魂、善良的内心,在迷失了坐标的城市里都是虚无。

因为身份的差异、家境的贫穷而被周遭同学取笑、抛弃、冷落的挫败感,就像一枚扎入肉体的铁钉,想拔却拔不出来。

于是,当童年的伤痕记忆在这现实的世界里被催化后,坡坡内心深处人格的分裂与变异似乎是唯一的方向。

   女主人公甘秀(霍思燕饰演)身上有着太多的思考。

一个面容美丽的女子只因出身在农村,在城市里从事着看上去不大体面的工作——洗发妹,继而遭受到种种的歧视与偏见。

但是,何所谓体面?

迫于生活的重负,在没有选择的城市里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应有的财富,能否被视为不体面?

很显然,导演在这里借女主人的身份向所有的观众抛出了一个思考,那就是在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和财富的攫取过程中,公众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标准是什么?

如果当所谓的“精英意识”成为衡量的唯一标准并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那么在这个单一的价值评判体系中,生活在权贵阶层之下的人们是否还能获得应有的尊重与自我尊重?

我想这是在当下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应该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影片中甘秀是骄傲的,因为她不愿意为了体面而让坡坡在众人面前将自己伪装成大学生,因为她那颗简单而强悍的内心告诉自己这是一种冒犯,有损她的尊严。

然而在旁人看来,生活在底层的洗发妹又有何样的尊严可谈?

坡坡是懦弱的,因为周围无处不在的繁荣幻象和那颗极力向上攀附的内心蒙蔽了原本清澈的眸子,并最终让自己迷失在了这片钢筋水泥的森林之中。

于是当一个人格挫败的大学生遇到一个内心强悍的洗发妹,他们之间会产生怎样的错位?

因为开始的开始,你和我都一样。

但是后来的后来,你和我再也不一样——因为财富、因为权利、因为贪婪。

而那句“人人生而平等”的口号只不过是对现实的一次戏虐罢了。

正是影片所表达的强烈命题感,使得《迷城》在观众中产生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反应——漠然抑或感动,而这也正体现出了当下国人的两种生存心态。

于是当影片落幕的时候,你或许会无动于衷,继续为了生计默默地奔走工作;或许你会驻足思索,去审视和寻找内心深处的那座迷城。

   影片《迷城》在公映之前就已获得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单元最佳导演、最佳新人男演员奖等多个奖项。

但是影片在上映之后的票房却并不理想,成为了又一部叫好不叫座的电影。

而这也正折射出了当下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浮躁与虚荣。

因为在主张娱乐和消费的这个时代,银幕上充斥着各种依靠金钱、明星、炒作和低级笑料所堆砌而出的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而这不也恰恰是一座座看不见的迷城么?

面对这样的局面,导演章家瑞在公映前也道出了自己的所言:“其实,我股子里还是想拍一些文艺电影,表达情感、表达命运、表达爱,我之前的那几部电影也都没有偏离这种基调。

但是说实话,《迷城》为什么从开始的一个纯粹的文艺电影、艺术电影,变成了最后宣传中的惊悚悬疑类型电影?

其实也是我内心的一种挣扎矛盾,因为毕竟我还是去要面对这个市场。

所以我当然希望《迷城》的票房能有一个好的收获,这样能够对投资方有一个交代。

但是如果因为《迷城》里所包含的人性的表达和文艺的气质影响了这个片子的票房,我只能说跟投资方说抱歉了。

但是我自己是问心无愧的,因为我尽了我的全力了,因为即便是做商业电影,我也绝对不会放弃我的基本底线。

”     昨天,我们将农村从城市分离出去,拉开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在城市里去寻找所谓的体面和尊严。

今天,我们都在城市里游走,在贪婪与虚荣的表象下戴着伪善的面具舞蹈。

我们可以相拥,却最终迷失在寻觅的路上。

 3 ) 加油《迷城》

我看电影,尤其文艺片比较喜欢倒叙风格,百看不厌。

我以为大概是因为岁月或时光不能倒流,所以潜意识中人对过去总有依恋。

无论面对自己、他人还是社会,人的思维、兴趣都很容易搜索其中的过去。

如果我对这个世界缺失信仰,那么过去就是心中飘摇不灭的慰藉。

当然,我不能把个人的喜欢当影片《迷城》欠缺的理由,但,如果这部电影倒叙展开,紧张、悬悚的色彩会浓一些。

我修改的方案是: 故事背景,江边发现一具女尸,警察由此展开调查,并很快找到发廊,发廊老板把最后跟这女人接触的赵波供出来。

所以影片一开始,是警察询问着处于精神恍惚和内心斗争中的赵波,故事在赵波不流畅的讲述中展开…… 这个修改有两个好处, 第一,可以弥补配角警察的无能。

江边发现女尸,报纸不登,警察不调查,或调查无果都是不应该的。

知道这个女的不是他杀,而是失足落水。

可她是谁?

在哪里工作生活?

为什么会出现在江边?

为什么会失足落水?

跟她最后在一起的人是谁?

这一连串问题都应该有答案。

如果没有答案,影片也应该让没有答案有理可寻。

否则中国活出精来的人能看懂,有些人包括外国人还是看不懂。

另外,赵波报案中一些反常表现,比如人明明死了,还坚持昨天、前天这女人跟自己说什么……这能带来的后果逻辑上说,只会让警察动摇甚至推翻赵波提供的嫌疑人线索,不应该像影片暗指的那样,警察再按赵波臆想的线索去“调查”他人,如果是一般性调查,也不会害赵波他表叔和乡亲丢掉工作。

一部上乘的电影,任何一个配角的质量都要精良。

第二,通过他人问询一步步逼出真相,比赵波自己觉醒自然一些,而且对刻画人物心灵冲突有帮助。

不然,按影片表现的那样,精神恍惚的赵波挨表叔和乡亲一顿打就清醒了,这样的情节粗鲁了,貌似还给一些歧视他人的人找到借口。

影片余下内容基本没什么需要修改,演员表现都比较自然,男主角有点张国荣的味道。

女主角稍洋气了些。

另外情节交代太多太充分,影响了想象空间。

镜头少了点表达人物心理的力度。

《迷城》这个主题貌似不该是一个人的迷乱或迷狂,或似乎可以换个题目。

但总的来说,比我近段时间看到国内几个大牌导演拍的作品更有魅力。

为此,我希望导演们加油!!!

 4 ) 《迷城》:关注中国底层民众的身份焦虑

作者:韩浩月来源:新浪《迷城》是2010年国产电影的一部意外之作,这意外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导演章家瑞的风格大变,与章家瑞在《花腰新娘》、《芳香之旅》、《红河》等片中流露出的文艺气质相比,《迷城》的商业成分让电影充满节奏感。

二是《迷城》对于人性心理的挖掘十分深邃,让人惊异它居然能够过审并且公映。

自小有着心理创伤的大学生,爱上了发廊的洗头妹,由于深深存在的自卑感以及对洗头妹的不信任,大学生与洗头妹之死沾染上了摆脱不掉的关系,在幻象中,大学生得以与洗头妹相亲相爱,而现实的结局是,由于精神疾病的存在,他不得不被迫退学。

——《迷城》的故事很简单,但它有一个迷人的结构,相对于《罗生门》、《禁闭岛》而言,《迷城》化繁就简,即制造了悬念,又能让观众很容易看得懂,向希区柯克经典电影《精神病患者》的致敬,使得《迷城》在富有娱乐效果的同时,也容易给观众带来很多思索点。

在影片类型上,恐怖、惊悚、文艺、爱情,这四种元素于《迷城》中得到了良好的融合,章家瑞在该片中体现了他对节奏的良好掌控力。

影片开头15分钟所展现的校园生活以及社会景象,很是有点贾樟柯早期文艺电影的味道,在观众准备保持这样平缓的情绪继续看下去的时候,故事却异峰突起,变得曲折迷离、辛辣诱人,这一点,和史蒂芬·金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平静中酝酿紧张气氛,然后用魔鬼般的手指弹奏起观者内心紧张的琴弦。

《迷城》留给观众联系现实、思考社会的窗口也有不少,通过它可以讨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家庭暴力问题,底层民众的生存问题等等,但我认为,《迷城》最大的一个话题应该是作为现代人几乎每个人都存在的“身份焦虑”问题。

“身份焦虑”问题曾困惑西方国家数个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这个问题也来到了中国。

在曾出版《身份的焦虑》一书的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看来,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得到了充分满足之后,“身份焦虑”便会滋生,它不放过任何人,在现代社会,无论富人、穷人还是中产阶级,都摆脱不了“身份焦虑”的困扰。

《迷城》呈现了中国底层民众的“身份焦虑”,出身贫寒的大学生时时不忘提醒自己,不要对富家女动心,洗头妹通过坚持不隐瞒自己在发廊打工的工作,强调职业与自尊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两个民工对于女大学生的仰视与渴望,更是已经在中国底层社会延续了二三十年至今仍然占据主流的价值观体现……就业、赚钱、过上更好一点的生活,这是《迷城》主人公的梦想,而他们只能把这个梦想寄托在飘向夜空的灯笼身上,这让人心酸。

一桩没有发生的强奸案,牵扯出一个青年的心理成长史,而这个成长史,亦可视作反观这个时代背面的一片镜子,这片镜子折射的景象虽然是碎片式的,但片片能刺痛每位观众。

这就是《迷城》,我愿意把它当作2010年度可以入选十佳影片行列的作品推荐给大家。

和影片一样优秀的是片中两位主演霍思燕和郭晓然的表现,他们饰演的发廊妹和贫困大学生,是这个时代沉默群体的代表,他们的痛与恨,与每一位对社会抱有关切之心的人丝丝相连。

 5 ) 像宽容草根一样宽容口水电影

电影反映了很多中国的现实问题:底层的突破,底层的互害,对底层的廉价同情,寒门大学生的自卑和性压抑,对精神病人的关爱。

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一种现象:一旦突破不了自己原本的阶层,命运不仅仅是一次轮回,可能会带着你进一步下坠。

立意不错,又兼具悬疑的商业片气质,再加上有“精神病”这个大杀器在,应该可以把故事编圆了。

可惜编剧的功力不够,把反转的情节往“精神病的幻听幻想”上一推了事,让观众仿佛吃了一个半生不熟的鸡蛋——吃下去死不了人,但总感觉怪怪的。

霍思燕是挺漂亮的,不过在这个不甘心被摁在地下的草根女孩角色里,似乎还是脱不了“绿茶”的气质。

郭晓然胜在他的眼神有那么一点点精神病人的感觉。

一部口水电影,对它可以宽容一点。

 6 ) 心中的“迷城”

看完这部影片,我觉得心里有泪,我们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也经历了大学的生活,现在成为了行色匆匆中路人的一员,可我们走出自己的“迷城”了吗?

看到主人公的悲剧,我们想到自己了吗?

对社会地位、财富的渴望、向往,我们做了什么?

攀附权贵,趋炎附势,在浮躁的社会中追慕虚荣,我们真正满足过吗。

真正的社会底层的群体有人正视他们吗?

每个人都有体面活下去的尊严,没必要看别人的脸色,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不要像男主人公迷失在这钢筋水泥铸成的冰冷城市,迷失在社会中。

我不认同给这部电影贴上灵异片的标签。

那些幻觉是主人公精神的写照。

也就是我有篇短评提的,“主人公的悲剧是偶然,也是必然的”。

为什么?

有童年心理创伤经历,并且从未抚平伤疤,在一些情景下会有创伤情景的复现,成长环境缺乏亲情,社会地位边缘化,贫穷,但他也有对感情的需要,在灯红酒绿的城市中如何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甚至满足自己卑微的虚荣心。

为什么我不认同是灵异片?

有几个片段:甘秀都死后一周了, 为什么坡坡在避雨的屋舍里又见到甘秀?

为什么带着甘秀去报警?

我不认为是灵魂使然。

因为用心理学完全能解释,甘秀的死,特别像他妈妈一样溺亡,对坡坡是巨大的心理创伤,产生了选择性遗忘,忘记了他打了甘秀,忘记了甘秀的死,他启用了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幻想甘秀还活着,幻想能与她延伸感情,幻想甘秀要让他报警,其实这都是坡坡的心理需要,但终究要回到冰冷的现实。

其实男主人公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如果幼时创伤处理好,不被其影响,形成健全人格,能按自己的本心做事,勇敢面对,可能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因为创伤经历,在自己心爱的女人被侮辱时无法直面解决。

为什么会出手打了甘秀?

有内心创伤、有社会角色的作用。

为什么和甘秀走在一起,甘秀是“发廊妹”,坡坡是“大学生”,是地位的反差,给了他自尊,给了他安全感。

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我审视了自己,我走出“迷城”了吗?

在这个强者为尊的社会,我是按照本心的轨迹在行走吗?

 7 ) 《迷城》:娱乐与艺术兼备的诚意小片(霍思燕标准宅男女神)

看到《迷城》上映时在影院打出的海报,我不禁出离愤怒了!

为了突出惊悚元素吸引观众,海报被设计成鬼魂浮现的灵异样式,而且由于面色苍白的幽灵并未出现在影片中,制作海报时找不到现成素材,只能用PS往上生拼硬凑,所以有了这般粗制烂造、山寨到极点的效果,真不知有多少观众会被这样的海报吸引进影院,对这样一部多年难得一见的娱乐与艺术兼备的诚意之作来说绝对是一种玷污。

《迷城》虽然有惊悚成分,但并不存在真正的鬼怪,吸引观众的也绝不是什么神神鬼鬼、一惊一乍的东西,而是用生动的故事、出众的悬念、深刻的现实意义以及演员精彩的表演,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和灵魂,沉浸在剧情中任由心情被酸甜苦辣搅拌,引人深思的剧情张力一次次冲击着心灵,独特的观影体验必将成为让人终生难忘的记忆。

故事:悬念重重,是非难辨《迷城》从一对身处底层的贫穷大学生赵坡和发廊妹甘秀之间似有似无、温馨轻柔的恋情展开,青涩的情感悸动打动人心,让人很快就能进入剧情,接着在层层铺排中引入强奸谋杀的罪案情节,氛围也变得格外惊悚迷离,到底是谁杀了甘秀?

赵坡眼中看到的一切哪些是虚幻、哪些是真实?

形成一张悬念的大网将观众笼罩其中,令人生出无数种遐想和猜测。

而且本片中的悬念相对于其他悬念片来说是相当高级的悬念,其他悬念片无非是设个局让观众猜,猜中了算你本事,猜不中算我英雄。

但本片的悬念则实现了同观众的心灵和情感的互动,成为拷问观众灵魂的一种工具。

你是否相信赵坡的两个民工朋友强奸了甘秀,恰恰折射出你心底的价值观取向和社会判断标准。

等到真相大白之后,让人由不得扪心自问,片中所揭示的整个社会对底层民众的歧视、对贫穷的歧视,以及底层民众对自身生存状况的发泄和不满,自己是否也是这扭曲价值观的促成者之一,并在实际生活中不自觉地遵循着这样的法则,不自觉地扭曲着自己的灵魂并视之为常态?

影片并没有过分渲染底层民众的困苦,而是营造出一个他们被边缘化的社会大环境,他们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中虽然未必会时常遭遇灾难,但始终处于困境之中,被人怀疑,瞧不起,同那些衣食无忧的主流人群永远格格不入。

而且他们自身也有着深深的自卑感,这才是最可怕的,仿佛贫穷就是自己身上的原罪,他们无法原谅自己以及身边亲友的这种原罪,从心底深处对跟自己一样的穷苦可怜人怀有那些“上等人”看待他们时一样的怀疑和敌意,所以才有了赵坡称甘秀为大学生的隐瞒,对两个民工朋友强奸罪的指责,对甘秀力证清白的不信任,最终你会发现,故事的真相不在于赵坡有病,整个社会的病态在悲剧的真正成因,这才是影片审视现实最为深刻犀利之处。

风格:梦幻迷离,冷峻犀利一部影片有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思想情感并不新鲜,但能把这些复杂的内涵、思想、情感,用个性鲜明的手法和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才是真正困难的。

这也是我们一提文艺片或者剧情片要么老套呆板、要么艰涩难度、要么枯燥乏味,少见生动鲜活、引人入胜佳作的原因。

而《迷城》恰恰是这么一部不仅具有内涵层次丰富、发人深省的内在境界,同样有着精彩丰富的商业元素的外在包装的绝世好片。

影片开头对赵坡和甘秀之间情感的展现,无疑是典型的纯爱套路,小男生悸动的初恋,同女生柔情似水、开朗阳光的心态,聚合成一种清新的甜蜜感直入观众心灵。

导演在此处用发廊暧昧的光影、透过鱼缸的镜头、以及对两人细腻动作的捕捉,营造出一种令人心痒难耐的暧昧感,绝对是宅男美梦成真的现实版。

等到剧情进入强奸和谋杀环节,氛围随之陡然一变,倾盆的大雨营造出冷冽隔绝的氛围,让人预感到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赵坡深受打击的癫狂状态也被渲染到极致,从而产生出令人惊心动魄的效果。

而随后赵坡的疑神疑鬼、幻境浮现,影片更是采用手提摄影的主观镜头以及大量运用的面部特写,来营造赵坡混乱、紧张、恐惧精神状态。

失踪的甘秀频频现身,也增强了惊悚和灵异的感觉,让影片发挥出惊悚片的引人效果。

此外,在赵坡的幻想中,他还有同甘秀十分香艳的性爱场景,成为吸引观众眼球的一大商业元素。

甘秀失踪后警方的接入,也让影片有了破案戏和推理戏的看点。

表演:生动自如,深入骨髓一部好片绝对离不开演员出色的表演,《迷城》的演员阵容堪称奉献出华语影坛多年难得一见的精彩群戏,对角色的塑造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深入骨髓的表演。

完全不知名的一众配角演员无论戏份多少,都将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充满生活的真实质感。

而男女主角郭晓然和霍思燕的表演更是影片的最大惊喜,一个山东人一个北京人,竟然从口音到外形都让人完全相信他们在片中四川人的地域特征以及底层民众的身份特征,这种彻底脱胎换骨的表演堪称演员塑造角色的至高境界。

郭晓然将赵坡精神分裂的种种情态夸张得恰到好处,惊恐不定的双眼和扭曲的面部表情营造的惊悚效果对观众有极强的感染力,低头走路、紧缩的身体、手总是拉着书包带的设计将赵坡自卑怯懦的底层人物心态表露无疑。

霍思燕更是奉献出从影以来的最佳表演,让人终于看到这个混迹影坛多年但一直让人感觉演技平平的女演员的真正实力。

他扮演的川妹子甘秀妩媚和清纯兼备,既具有邻家小妹的亲和力,有会让人产生种种暧昧的遐想,绝对是宅男梦中情人的标准对象。

此外,他对发廊妹的塑造也突破了观众对此类人群的认知,既有勾魂的魅力,又有清白的坚持,虽然身处底层但不乏乐观的心情以及平和的态度,对生活怀有谨慎的美好向往,跟同样身处底层但心态扭曲的赵坡形成鲜明对比。

可以说,霍思燕演绎发廊妹的精彩程度已经可以将华语影坛其他从事暧昧职业的底层女星角色一概秒杀,《香港有个好莱坞》里的周迅、《榴莲飘飘》的秦海璐、《苹果》的范冰冰、《旺角黑夜》里的张柏芝等女星统统都要甘拜下风。

(文/列文)

 8 ) 农家孩子的情感,谁能理解?

最近在豆瓣上看到了这部电影,说实话,刚开始受到了海报的一定影响,以为是一部靠一些“肉搏战”吸引眼球的低级商业片,可是看上不到十分钟,我感觉,这将会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还记得有记者采访外国人,让他们谈谈关于中国一些大制作电影,比如无极,英雄,赤壁的感受,当然,开始一定是一番客套话,什么中国电影技术有了较大发展,画面精致之内的,后来他们都提到,其实,他们真正喜欢的是那些真正反映中国社会,反映中国人现实生活的电影作品,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大片。

我觉得这真的点中了中国电影的要害。

真正伟大的电影,不会仅仅为了追求感官的刺激,赚取票房,更要反映生活,反映社会,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甚至是教育。

我觉得本片至少是向哪个方向走的。

尽管本片称不上“经典之作”,但是,它其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不错的。

比如,悬念的设置,农家大学生、发廊妹、农民工等等各种人物的塑造,都是很到位的。

但我现在就其中农村大学生这一角色谈谈我的感想。

我是来自农村的,现在还在读大学,所以对电影中的很多的场景、情感和经历我都十分的熟悉和亲切。

赵坡那土掉渣的眼镜和背包,畏畏缩缩的眼神,旧旧的衣服,分明就是一个贫苦农家学生的写照(请不要说那是虚构的,我和我的很多同学都是和他差不多的打扮,我们是农村娃)。

同学们带赵坡去星巴克喝咖啡的那一段,我是如此的感动,似乎赵坡就是我,只不过赵坡还有勇气说出他父母是农民,如果是我,我是说不出口的。

孔明灯放飞后,甘秀问赵坡许的什么愿,他说,毕业后找个好的工作,简单的愿望,却反映出多少和他同样来自农村的学生最深渴求——生存。

他们已不敢谈及其他的奢求了。

废话少说了,这只是我的一点小小的感想,当然其中其他很多的内容我就不说了。

有同感的人,咱们共同分享;不知我所云的人,就当我在乱喷口水,一专拍死吧。

 9 ) 新京报:《迷城》,戛然而止的现实触碰

打着悬疑、惊悚、恐怖等旗号的小成本影片《迷城》正在热映中。

近日,30位本报读者观看了此片,并给出平均67.5分的及格分(满分100)。

对影片的评论也明显呈现出两极化倾向,不少观众认为,该片关注到了被社会忽视的小人物的精神世界和迷茫的情感历程,这点值得鼓励;但也有部分观众认为,无论是对现实的审视力度,还是在影片的叙事方式上,该片都存在明显的硬伤。

聚焦弱势群体,直指现实困境由章家瑞执导的《迷城》讲述的是贫穷大学生赵坡因身份悬殊不敢对心仪的富家女殷琪示爱,转而与发廊妹甘秀相恋,后甘秀被凌辱意外落水死亡,自卑而患有脑病的赵坡开始寻找真相和自我救赎的故事。

影片将关注的焦点聚集在了社会变化与人性异化的关系上,把这种因贫富差距而导致的或阴暗、或畸形的人性心理投置于社会灰暗地带,让贫困大学生、民工和发廊妹这一群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经受严酷的摧残和煎熬,令人震颤。

影片的场景和情节带有明显的符号特征,两代发廊妹的结局都是溺水死亡,临死挣扎的瞬间暗喻了她们在底层挣扎无助的一生,充满了悲剧的宿命感;那间与甘秀死亡密切相连的乡村老屋,充满废旧和荒凉的气息,渗透着喘不过气的无奈与绝望。

割裂叙事结构,削弱主题立意如果说影片的前半部分在关注弱势群体方面给了观众一个惊喜,那么后半部分割裂的叙事结构让这种惊喜打了不少折扣。

《迷城》的前半部分,两个打工者陪同赵坡和他女朋友甘秀出城游玩,当得知赵坡的女朋友不是女大学生,而是一名发廊妹后,两个打工者便淫心肆起,在避雨的废弃房屋内强暴了她。

而内心自卑的赵坡始终没有勇气上前制止,最终,发廊妹溺水身亡。

这个过程,将赵坡内心的那种因家庭贫困而自卑、懦弱的性格推向了极致。

甘秀死后若干天,赵坡迟迟没有报案,这不是勇气的问题,而是赵坡潜意识里歧视甘秀,因为她是一个发廊妹。

这种揭露不可谓不深刻。

然而影片在这之后话锋一转,直接将前半部分的逻辑全部推翻,让赵坡进入了潜意识的臆想状态,实际上也是告诉观众,前面所看到的悲剧都是不真实的,全片深入骨髓的现实穿透力就此瓦解。

文/夏言原载于《新京报》2010年11月3日

 10 ) 一部内容深刻的文艺片!

这是一部伟大、深刻的文艺片,表现出了导演、编剧对农家青年子弟的人文关怀!

看完影片,备感沉痛,坡坡无疑是一个可怜人。

坡坡的可怜源于小时候的悲惨遭遇,源于原生家庭的悲剧,但最根本的还是原自社会的缺陷。

作为最底层的农民阶级的一员,坡坡上学需要妈妈即使遭受周围人的非议也要坚持进城做发廊妹挣钱。

最后他的妈妈因为不被丈夫理解,在和丈夫争执中,被丈夫失手推进河中而死。

也正是在他妈妈的这场意外中,坡坡也被他的父亲失手打伤了大脑,埋下了未来发生精神分裂的生理伤害。

坡坡考进了大学,他周围人的不是家里做生意的就是海龟家庭,或者是部队高干家庭。

总之,家庭条件十分优渥。

而他作为一名农民子弟只能半工半读,拼命学习,以争取微薄的奖学金。

在与周围人强烈的贫富对比的差距下,坡坡性格敏感而自卑。

甘秀也是一个农民子弟。

她美丽纯洁、聪明善良,但是为了挣钱养活家里有智障的弟弟,不得不在高二就辍学进城做了发廊妹。

影片的最后,甘秀被坡坡失手推进了河中,而坡坡因为精神分裂产生幻觉,以为是甘秀被自己的老乡强奸,所以就去警察局报案,由此他才被查出患有精神分裂症,从学校休学回家治疗。

影片最后,坡坡终于得知是自己失手害死了甘秀,悲伤的走进甘秀生前所在的发廊,此时幻觉重现,他又看到了甘秀,他向甘秀道歉,但甘秀却回答他说:我不怪你,我知道你是为了你妈好,为了我好。

《迷城》短评

拍摄剪辑粗糙而真实 充满人道关怀的才气表露无遗

9分钟前
  • skaz
  • 推荐

自己的自卑 原生家庭的原因 让一个大学生就这样变成一个害死人的问题青年。

12分钟前
  • ReMinD
  • 还行

很蛋疼的片子。。

14分钟前
  • 较差

立意不错的,我们就是在这种人们被贴上标签的社会里互相伤害。

18分钟前
  • 路过草海
  • 推荐

又早泻

20分钟前
  • 淘金汉
  • 还行

悬疑?惊悚?烂片一部倒是真的。。

24分钟前
  • nini
  • 很差

大学生是个屁咧

27分钟前
  • 伊莱·克拉克
  • 推荐

男大学生因为童年阴影和头部旧伤,导致精神错乱,误会洗头妹女朋友被两个老乡侵犯,导致女友坠河死亡后又诬告老乡,最终被休学去治病。这神经病真挺严重的。

28分钟前
  • 香径何寂寂
  • 还行

这是神马……

30分钟前
  • 大河马
  • 很差

采访章家瑞的时候 他说想拍部真正的四川故事 其实我想说 如果是因为制片方的压力 把你的故事改的乱七八糟 你就不能甩甩手说老子不干了么?

35分钟前
  • .
  • 较差

剧情不太出色 。。。但霍思燕演的蛮好

36分钟前
  • 柠檬🍋
  • 推荐

恩....这个...有感觉....

41分钟前
  • 賀小花
  • 力荐

身份不是资本 也不是枷锁 思想才是

45分钟前
  • 徐友惟
  • 还行

想找个惊悚片,结果是精神片

47分钟前
  • Y—L—X
  • 还行

阴郁诡异

52分钟前
  • 相对屋檐
  • 还行

55分钟前
  • 大大大白菜
  • 较差

为毛评分这么低?比起同类型的来不算差。

57分钟前
  • 快乐季军
  • 推荐

这部电影也是很大胆 看的有点发麻

1小时前
  • 青年人电影协会
  • 推荐

故事真的没有一点儿新的点。编剧可是邱刚健啊……剪辑也挺二的,废戏太多。

1小时前
  • 撕撕撕
  • 较差

其实我想给 两颗半。。。 豆瓣这个评分能不能细一点,三分,还行,二分,较差,那一般 呢 选啥?

1小时前
  • wujingdabao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