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導演繼《一頁台北》之後的又一部描寫台北人的作品。
雖然入場前也知道這是一部同志片,可還是無法想像任賢齊和一位香港後生仔之間怎樣表現“基情”?
範曉萱這個充滿著文藝叛逆細胞的人怎樣演出一個有孩子的平凡婦女?
也無法猜測石頭會在這些關係已經夠複雜的人之間充當什麼樣的角色?
但是,隨著觀眾不時的笑聲,影片似乎告訴了我們所有答案。
即使許多橋段都有“魔幻現實主義”的感覺,可是觀眾卻能全身心的帶入角色。
在台北這座城市中生活的常態也被刻畫得非常細膩,那是整個城市的tone調。
最記得的一幕是,当範曉萱飾演的妻子牵著孩子,發現丈夫出櫃时,只是一声不发,轉身帶小孩去喝甜品。
這個女人沒有去喝酒,也沒有去暴饮暴食,更没有当场呵斥丈夫,而是帶孩子去喝能讓他感到幸福的東西。
這樣的決定,也只有發生在台北這個城市,才覺得合情合理。
用心的導演,專注的演員和動人的故事。
片中的小男孩让人想到楊德昌導演的最後一部影片“一一”,也是我最愛的影片之一。
我如果去KTV,一定会点《眼泪》和《哭了》这两首歌。
范晓萱是我见过头发那么短还那么好看的女孩。
范晓萱也拍过一些电影,但是都没有她的歌来得经典。
我今天想说说她和任贤齐演的一部台湾电影《明天记得爱上我》。
范晓萱饰演的阿凤是一家小公司的职员,丈夫伟中(任贤齐饰)在眼镜店上班,他们像普通的中年夫妻一样,日子过得温吞、平淡。
但是任何事情都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伟中其实是一个同性恋者,他和阿凤结婚后一直将这种感情掩藏起来,直到有一天遇上了来配眼镜的香港空少……虽然伟中极力克制也小心翼翼,但阿凤还是发现了这个秘密。
大概没有一个女人愿意接受自己的丈夫是个gay,所以一直忍让的阿凤终于爆发了,她和伟中大吵了一架,最后选择了离婚。
电影里还穿插了伟中妹妹和妹夫的故事,主题都是在说人生中的逃避和尝试。
我特别喜欢片子里阿凤唱KTV的那段,范晓萱浅吟低唱《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动人的声线也唱出了阿凤的心声。
有些台湾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动声色却打动人心,比如《第36个故事》、《当爱来的时候》、《宝米恰恰》等等,就像一杯咖啡,冒着香气,回味又带着些许苦涩。
《明天记得爱上我》最后一幕很温情,离婚后的阿凤和伟中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妹妹的婚礼,离场的时候,阿凤悄悄地对伟中说:“你还是我的亲人啊。
”这一句像是安慰,更像一种释然。
电影大概就是要讲这样一个道理:是好是坏,都是经过,我们一直往前走。
好久没看涉及这类话题的电影了,那天翻看微博无意中看到有人推荐这部电影,里面有喜欢的范晓萱,还对基本不涉及这一领域的任贤齐和石头会怎么演绎有几分好奇,于是就加入了下载列表。
我有两件觉得揪心的人,一个是伟中(总是会扯到一个字,之前李安的著名电影喜宴中那个伟同),另一个是他的妻子阿凤。
伟中善良的太彻底了,与阿凤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就再也没过过性生活,9年隐藏自己的本质和渴望男人的饥渴。
我觉得这在同人圈里基本不太可能。
但其实他并不开心,不开心的还有阿凤。
范晓萱清爽干净的诠释了这个实际上该大悲的角色,从一开始就能感觉到她一直在忍耐,就算是最后伟中的坦白她也没有出现预期的咆哮。
Thomas黄佳乐一出现我就知道肯定不是省油的灯。
T真的很帅,我还手贱豆瓣了他一下,还真的是TVB优秀青年。
编剧还很邪恶的把他设定为空少,令人遐想无限,但是伟中应该也知道他们没有未来,所以从细节和最后那一句:“我也不知道他在哪”看的出伟中也没有很用心,我不知道T值不值得信赖,我甚至觉得他是真的很喜欢伟中,至少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很讨厌的就是最初特别的遇见总会流俗于在基CLUB里跳舞,唉,我想想就觉得可怕,和凄凉。
我就想到那是为什么我在QAF就不会觉得Brian和justin在babylon跳舞或者。。
就觉得没什么不对呢?
我不知道。
Mandy让我觉得有点好笑,她竟然会在超市看到一排排的卫生纸就会想到自己将来的每个月,每年都要去超市,就感到痛苦绝望而想逃离。
而我特别特别喜欢逛超市,基本上两个人一起做的事我就越喜欢。
她很可爱,也很单纯。
石头愣楞的表演风格让人觉得他很可爱。
让我想到了凌凌,身材不错还可以随便摸摸。
电影没有所谓的解决,让我觉得是避开了结局,不像李安的喜宴,把美丽的东西撕碎来看。
就当是留白吧,阿凤最后提出的离婚请求实际上也能算是一种结局,伟中和空少,她和原上司,也算一个happy ending,大家作鸟兽散,惺惺相惜做朋友。
只是,但是可怜的孩子怎么办?
片尾的婚礼场景与家庭和孩子的设置让人不免想起《一一》。
但与《一一》克制情感下的锋利挫伤感不同,即使这部片子里有诸如“同妻”“深柜同志”“年轻人对婚姻的恐慌”等沉重或严肃的议题,但在104分钟的影片里,大部分的时间仍然是轻松缓慢,不时诙谐幽默的调子。
正如导演在香港电影节放映后的Q&A时所说,在他看来,故事都应该有个温暖而乐观的结尾。
中产夫妇9年看似幸福的婚姻走到瓶颈。
婚前即是同志的丈夫在与一位香港空少的偶遇后重燃搅基的热情,而寄希望于再生一个小孩来挽救婚姻却总是求欢不得的老婆最终发现了真相,并选择离婚让彼此有“去爱”的机会。
如此的情节设置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弄得好可以呈现出直面残酷人生的代入感,弄不好也易沦为奇情狗血的三流电视剧。
好在导演另辟蹊径,既不贪图深刻,也不放纵姿情,而是用略为温柔的镜头让剧情似厨房的流水一样淌出。
加入空少和老婆上司与同事的情节设置,大大地削减了痛感,反而让人暂时忽略了主角婚姻的不幸。
可以说这是导演的聪明之处,生活不是一直都在痛苦中沉沦,即使悲情之中的人物也有不那么起伏的日子在过。
不管这是导演自知“没有那个金刚钻”而“不揽那个瓷器活”,还是刻意为之,这样的处理都比最后陷入不沦不类的窠臼要好得多。
在丈夫伟中和妻子阿凤的互动中,9年夫妻的“客气感”是电影着墨最多的部分。
范晓萱的角色最多的时候在恍神,与老公求欢不得是在恍神,上班迟到时在恍神,得知升职后在恍神,发现老公与男人亲昵时也在恍神。
略感沉闷之余,似乎也符合人物的设置,不然怎么会9年查觉不出老公是同志。
在有且仅有两场的情绪冲突戏中(一场是和老公摊派,一场是最后决定离婚),范的表演也算到位。
在这样的情形下,女人总是要比男人决绝。
任贤齐的角色设定本是片子最容易出彩的,但他万年不进步的演技和早前演圈钱电视剧时养成的假仙表情让这个人物彻底地沦为了“没情感的白眼狼”,装傻卖萌并不是角色应该有的配置。
39岁的深柜已婚男生生让他演成了19岁的情感白痴。
Mandy和三三这条支线的设置,本是想“讨论时下年轻人对平淡婚姻的恐惧”,但导演同样无意深刻讨论。
韩剧男主角的异次元出现和同志三八男的搞笑参与,让这条支线更多地承担起了电影搞笑的功能。
而现场的效果也正如此,笑声最多的都集中在这些段落。
但mandy在怀孕后才“恍然大悟”自己是爱三三的,“勇敢地”在自己逃婚后与三三表白“重归与好”,还是让人容易感觉三三其实就是个“接盘喜当爹”的角色。
逃婚与和好间缺少了足够的情感转折,搞笑有余,功能不足。
与导演前一部长片《一页台北》相似,电影中的城市很多日本的影子,节奏与色彩则保留了台片一贯的素静。
电影最后,阿凤和伟中在mandy的婚礼上摊牌选择离婚,唯有此大家才有去爱和被爱的可能。
阿凤说,现在我们还不算太晚。
两人抱着孩子离开,周遭的人突然向他们撒起了婚礼的彩纸。
两人如新人入场般带着不为外人所知的笑容离开,如同他们9年前的结合一样,今天的分开也是新生活的开始。
明天记得爱上我只是真相揭晓前的自我安慰,明天记得爱自己才是痛定思痛后的勇敢救赎。
曾经认为只有在一起才是最美好的结局,这部电影伟忠阿凤两人决定分开的结局,却让人觉得很圆满。
任贤齐饰演的伟忠呆呆傻傻,却是个gay,当结婚九年的阿凤发现伟忠爱的是个 男人时,难以接受,歇斯底里,放纵自己的复杂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生活就是如此,永远不会想着你期待的方向,我们只能向日葵般的被动,去接受我们各自的生活轨道。
只是有时,也许换个角度去追求,会得到更多。
Will you still love me,tomorrow?
人是不是都这样呢?
伟中遇到Thomas后就天天想日日夜夜想,总幻想自己跟Thomas在一起相吻等等,可真的知道对方是gay,还真TMD喜欢自己的时候,又在那边犹豫不决。
觉得对不起这,对不起那。
要我说,这类人最可怕。
总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委屈求全要应对所有的事情,又舍不得放下所有的事情。
可事实上呢,你既对不起了跟了你九年的妻子(当初就不应该结婚,不要拿父母说事,找拉拉不是不可以)。
又对不起Thomas。
这类人其实是最自私的,总觉得自己是最委屈的。
所以也不怪他还有个发现有了孩子会没人要,再去回头找孩子他爸的妹妹了。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因为Mavis期待了一年多的电影,一出资源就从床上蹦下来开电脑,学校的渣网速让我等了一天。
电影很诡异,像是吃了一顿早饭既吃到了小笼包又啃了一个大汉堡的感觉。
一个没多少情节的故事被拍得很细腻,如果不嫌节奏太温吞沉闷也有很多动心之处。
片中任贤齐扮演的gay丈夫伟中和范晓萱饰演的妻子阿凤两人的生活客气得可怕,连问候对方的言语都像汇报工作一般小心翼翼。
阿凤在片中的大部分时间更是像一个木偶一般,穿着粉白色的制服,带着一脸木讷的温柔游走在家、办公室和孩子的学校之间。
Mavis的表现私以为比任贤齐好太多,片中持续的那种压抑、冷淡的机械状态拿捏得都恰到好处,两场爆发的哭戏时流露出来那种颤抖的愤怒和温柔的决绝都很走心。
任贤齐的角色是被重点塑造的那一个,可导演却没控制好这个糟心的演员。
他扮演的伟中承担着生活真相,却又不断在逃避、伪装自己,他害怕妻子发现孩子觉得自己做的菜比她做的更好吃,不自信到不愿意听到别人喊他店长,片中也多次用他照镜子来映射他对自我身份的不断怀疑。
眼镜店的身份设置也很巧妙——戴上眼镜之后,对方看到的自己已经是通过镜片折射之后形成的镜像了。
那场配眼镜的戏很喜欢,暗室里两个人通过机器像是在凝视彼此,镜头在两人之间平行缓慢游移,蓝色的灯光打在Thomas认真睁大的两眼之间,空气里尽是暧昧和渴望。
但伟中对Thomas心动也没有跨出更多,在酒店的时候他已经开始退缩了。
大概他一方面考虑的是家庭(可能更多的还是孩子),另一方面也害怕失去对现在安稳生活的控制,所以最后他在妹妹的婚礼上还是对阿凤说,我要继续牺牲自己和你在一起这样的话。
这样的角色是可憎的,他的温柔是残忍的,爱是无力的。
可任贤齐把这样落魄软弱的中年男子演绎成了一个弱气受和心灵炖汤小能手,全场一直在傻笑卖萌,对自己的表情毫无控制力。
除了这对夫妻之外,片中另一条线是伟中的妹妹和石头兄扮演的三三。
电影出来的时候我知道这个似乎是讲同妻的婚姻故事,所以片头的二十分钟里我一直纠结于石头兄你到底是不是gay啊!
你看起来比男主角gay(受)得多啊!
台词几乎没有一句不是嘟囔着说出口的,一直带着一种委委屈屈的亚撒西笑容,堂堂半导体研究工作者为何处处流露出一种被压榨到快饿死的农民工气息······不知道石头玩儿吉他之前是念什么的,从这部电影我觉得您对工科生似乎有很大的成见或者误解。
三三和妹妹的这条线也很莫名其妙,到片尾的时候,导演借阿凤之口说出“即使你想得很清楚,生活也不一定会那么顺利”,给已经怀孕的妹妹一个去和三三复合的契机,更让两人在家门口互相表白,说出了比片中妹妹看的韩剧更狗血淋漓的台词,然后又欢欢乐乐地结婚去了。
可怎么想都还是觉得一心沉迷于泡沫剧的妹妹重新回头找上三三,都只是为了给肚子里的孩子找爸爸而已。
看到这边我是觉得很讽刺,但是导演似乎觉得这样的安排很温情合理。
想得清不清楚和爱得明不明白似乎是两码事儿吧。
如果都不能明确自己对这个人是否爱到了愿意结婚的程度,这样的结合和同性恋找妻子来掩饰性取向的行为有何区别呢。
这部片的重点其实没有很放在同志主题上,只是无数个出轨故事里的一种,基本没有牵涉到通常同志题材的片子里同性爱的纠结问题(任贤齐的角色确定自己是爱男性的,他一直强调的是自己“不当gay”,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反对自己的性取向,只是在逃避感情问题)或者是同性恋这样的特殊群体和社会之间的沟通理解问题(片中妹妹很快就表示支持伟中,三三也很快融入了同性恋群体)。
而片中的同志群体所表现出来的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也与两对在婚姻问题上挣扎的情侣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得不说柯宇纶果然很棒,大概是跟着杨德昌、侯孝贤拍过不少电影的关系,饰演的骚gay形象很生动讨喜,可惜电影又不能完全放开来表现这种很喜剧化的元素,鸡汤没炖好又加了各种乱七八糟的香料的感觉。
几场脑补的戏也很有喜感,也反映了人物和现实的某种激烈冲突和挣扎,算是电影的一个闪光点,可是我不太理解的是为什么范晓萱的那场KTV唱着唱着就变成了很欢乐动感的歌舞,好看是很好看。
也很感谢导演让我听到Mavis唱了一首新歌。
前面唱《志明与春娇》的那位同事大姐您唱得也很好听。
Mavis唱得那首歌叫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和片名有点像。
片尾两个人在众人抛洒的彩花里离开妹妹的婚礼,全然不确定的未来化成推开门的一瞬间门外的空白,如果明天再爱上的话,剩下的爱真的只是纯粹的亲情了吧。
果然是个很温暖的结尾。
你把吊包茶泡在茶缸里,结果喝道的还是开水味。
大概就是这部片子吧,展现的始终是平缓的生活,不疾不徐,却也没有错落有致。
平淡的如同白开水的生活就如同里面这些温吞的男人。
不得不说,柯宇纶是有演技的,虽然我是为了萱萱看这部片,但我不知道这片跟同性恋挂了钩。
只不过显得温情了许多,只是我很质疑像任贤齐那样的gay能吸引到那么正的空少么?
显然导演不明白混迹gay圈第一靠的是长相,再说任贤齐这个长得普通头脑平凡的男人实在是散发不出吸引gay的魅力啊!
里面的关系都显得太好了一般,感觉普通,平实,貌似是我们的现实却又有些矫情粉饰刻意做作。
婚礼的戏的确令我想起了一一,不过一想起就立马显出了导演的平庸,后来一看原来还导了一夜台北,怪不得,现在连郭采洁都演起了女王顾里,怎么导演还沉湎于自己的小情小爱,要知道,小津也不是谁都能当的。
萱在里面爆发的戏谈不上精彩,却一下也能让人动容。
一个在平时总是心不在焉,也不知道为什么迟到的女生总归是有自己的底线,我一直觉得这样的女生很慢很平整,看上去对什么都迟钝一些也自有让人安心的气息。
所以,我怎么都演绎不了这样的女生。
PS:本想多给一星给萱,但片子实在是太没有味道了
故事的一开始给人感觉就比较沉闷,情节也比较缓慢,人物表现呆板。
但我想也正因为是这样的原因,才让人感觉看了心中特别厚重,现实的生活与伦理之间总是让人无奈,或许正如剧中的话:不是所有你想的清楚的就一定会顺利。
而任的呆板是因为人到中年,GAY内心世界的矛盾,害怕被别人看穿,生活中过的沉闷无趣,造就了这个角色,但仔细的一看,却能发现任刻画的GAY还是很成功的,尤其是和香港帅哥之间的情感特别细腻,表现的很像小姑娘。
范的表现还是非常好,张弛有度,最终对于生活的选择还是一个正常的预料中,不像很多人期待他们之间会和好。
最好的开始都是从最坏的时候开始,结局谁都放开了彼此的手,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第二条石头的线索其实个人感觉没必要了,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发掘同妻之间的故事
昨晚上我们小组讨论了同性电影《明天记得爱上我》。
相比《蓝宇》,我们觉得这部电影更适合在公共场合放给学生看。
我们讨论了这部电影对同性议题的温馨化处理模式,超现实主义镜头在影片中的双重作用,以及同性恋者面对家庭责任和个人感情时的多种处理方式等。
我们觉得该片最后任贤齐扮演的角色的那段演讲可以作为语言教材使用,可用于课堂讨论的议题包括:同性恋男主隐瞒性取向跟异性恋女主结婚到底算不算骗婚?
同性恋者在面对家庭责任和个人感情之间的冲突时,有哪些解决办法?
男女主最后到底该不该离婚?
等等
我本来以为陈峻霖是ABC,拍出的台片都能像《一页台北》那么轻快明亮,谁知台湾人的闷真是在骨子里的。
弯了还能直?!
任贤齐略糟糕。范晓萱可以拿影后。内容不错,平淡现实。不想说太具体的,呵呵。一夜台北和这个真不错。
隔靴搔痒,狗屁清新!深柜老gay再遇真爱,婚姻家庭岌岌可危,本来是一出戏剧冲突极强的双响炮,结果导演避重就轻,大谈男女真爱、家庭经营、道德操守,好题材再次葬送,陈骏霖勇气欠佳实在担不起杨德昌的得意门生的称号!可惜!
主演这条线就够展开了,非要塞进七七八八的妹妹妹夫棒子基友等支线,又烦又无聊。
伟中和阿凤都是可怜的人,一个被传统的父母挟持,一个被懦弱的丈夫欺骗,本该是一地鸡毛,只是他们都是善良的人,互相体谅,所以才能有这样平静的结局。在这部影片中我觉得最可恨的就是伟中的父母,从他们对阿凤的态度(都38岁了还逼着她生二胎,甚至去算命去求神)就能看出来伟中一定也是从小就在传统观念中耳濡目染,在父母的高压教育下被驯化的,他深深的否定自己的性向,认为只有和女人结婚生子传宗接代才是所谓“正常”的路,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环境不改变,人们的观念不进步,这样的悲剧就永远无法避免,耽误的时间根本无法弥补。骗婚固然不对,但只怪罪伟中而不改变对于性少数的态度,一味地排挤歧视,只会逼得更多人不敢面对出柜带来的后果。
范晓萱 你不适合拍戏
小品式,不過相對於【一頁台北】,這套算有很大進步啊,起碼沒有太多拖拉的情節,不過韓星幻想那段,就是有點off。另外,真的看不出導演是師承楊德昌,加油吧!
说点啥。。。。
别扭感贯穿始终
完全没笑出来,反而是有一种沉重的代入感反而让我觉得惊悚。。虽然最后结局有一种矛盾美,但是还是让我觉得惊悚,好累
台北39岁的伟中在眼镜店上班,有贴心的妻子阿凤和可爱的儿子。婚后九年,伟中隐藏了同志的曾经。妹妹Mandy订婚宴上和未婚夫分手,阿凤开始质疑是否真的快乐,想再要个孩子,伟中则在重遇同志老友后,发现自己仍渴求真爱,直到他遇见了香港空少Thomas,两人一见钟情,随着关系越亲近,伟中便越挣扎……
Mavis跟周迅学的演技这么赞啦~也抱走座金马吧~
石头演技真差
范晓萱的演技真的很好啊!!!石头好可爱~tom好可爱哇~
两星都给柯宇纶好吗!就男主那样子哪可能调到空少帅哥啊这不科学!到底哪里可爱啊我勒个大去!形婚最尼玛王八蛋,萱萱快离婚去搅基吧!
本来是多好的题材,但是导演把故事拍得没有张力,特别是阿凤知道伟中是gay爆发的那段情绪戏,发生得突然结束得也很莫名其妙。还有妹妹的happy ending是在对比哥哥家庭的悲哀吗?唉,所以劝各位gay啊,真的千万千万不要轻易形婚,伤害会比你想象的深
典型的台湾片 台湾文艺片就学李安 李安应该是他们的电影之神吧 风格还是那么是曾相识 台湾也许还是因为李安 现在成了gay片大省了
摇滚石头你能不要演这样的角色 我适应不了 39岁的GAY为了家庭而牺牲就会变得呆傻吗 9年的无性婚姻这位太太你还觉得自己过的挺幸福 究竟是要说什么 唯有最后一句才入了眼 我们离婚吧 你才会有重新去爱的机会 我也是
任贤齐演的完全是蠢头蠢脑的娘 哪里有魅力让帅哥空保爱上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