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整体来说改的还是挺不错的,能看到本土做的很用心,唯独马石头案最终结尾的处理让人有些恶心。
马石头确实不值得同情,但是于清风套路马石头杀掉当时还是自己的妻子,相比起马石头这种莽夫暴徒,于清风更加可恶,而且仔细想想细思极恐。
但是此段故事里的结尾却明显倾向性的渲染于与张的“苦命鸳鸯”属性,连一点点对于于清风行为的定性都不做表述,真是实实在在的无法代入,且着实让人反胃。
我倒不觉得翻拍高度还原有什么不对。
其一:很多人都觉得为什么不拍国内自己的真实案例,但是你觉得国情会让我们像别国一样的那么大胆赤裸的呈现吗?
既然不能拍了也是会说三道四,说不还原事实真相之类的话语。
所以让国人了解别国实情不也很好吗?
其二:也可以让那些不能接受韩剧或韩文的朋友去看一部确实不错的剧也并没有错啊,如果看了韩剧感觉这部还原度太高也可以不用再去看就是了。
其三:也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如果说《signal》不好看,不经典的话,我估计应该没有傻子会想去翻拍吧,既然有翻拍那说明是大多数人认可的经典之作啊,难道就不能为了你们自己看了一部那么经典的韩剧而感到开心吗?
我少一颗星是因为,国产剧里面还是有很多漏洞噢,总觉得不太是喜欢侦探悬疑导演所拍,这点有点让我失望。
虽然是翻拍,叙事性逻辑性,都要比原版强一点。
不要先入为主。
不要觉得外国都是好的。
不要那么自卑,贬低自己的,太高他人的显得牛13中国人习惯性的觉得自己不行,无所谓了。
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几年前,因为signal火,而我喜欢看悬疑追凶类所以我看了。
说实话,我对韩剧并不感冒,硬着头皮看完了,无感。
几年过去了,中国买了版权翻拍了,我绕有兴致的看到18集了,就国产剧水平来说,此剧拍的相当不错了。
前面几集,的确是照葫芦画瓢,几乎一毛一样的剧情和案件,看到红衣小女孩案后,我看入迷了,这是中国版改编的,具有中国特色,此案剧情逻辑相当紧凑了,非常棒!
会继续看下去,希望中国版的结局能给大家一个交代,关于曹征。
当时在电视上看到《时空来电》时,我心里一咯噔,第一反应就是抄袭,抄袭《signal》一看简介,就是的了。
然后抱着我到时候要看看你是怎么抄袭的?
再一听到音乐,哦 应该是翻拍。
因为《signal》是我近两年最喜爱的韩剧之一。
也是知道中国编剧的尿性,so,完全是抱着抵触的心看的。
第一二案我是记忆比较深刻的。
马晓静案,韩版女护士在带回询问,被诈留下证据时的心慌,看时间后的镇静,就是个群演演技也是不俗。
但知道时间终止,她依旧没承认杀害了小女孩。
最后还是因为涉嫌杀男朋友而被带回去。
这个案子我是没想到居然第一单元不是因为抓到小女孩案而结束的。
再看到妈妈崩溃。
是我一直记得的原因。
在对比《时空来电》,是,他结局没有变态女护士,最后也成功抓到凶手。
但是游乐场大叔抱着女孩就因为摔了一跤发现女孩已经死了就疯了,就疯了?
疯了?
了?
你这不是扯吗?
第二个连环杀人案。
这个案子是当年要上课周内凌晨看的,看到大熊喜欢的姑娘出了事,一个人在电影院流泪看电影。
以至于我一整周都无法从故事里走出来。
所以很想看看中版经典哭戏怎么样。
emmmm 你把声音关了,你看看你还有想哭的悲伤心情吗?
唯一让我感到毛骨悚然的是这个案子的杀手。
和男主对峙是的不漏一丝情绪,就把结果往父亲身上推时以及杀继母的片段 是比主演还要好的哦之后大概就是接地气的案件。
也是我觉得可以追下去的原因。
果然还是要本土化。
红衣小男孩变成红衣小男孩 交换杀妻案,我一直以为后面可能会有刁爱青案,毕竟本来韩版也是自己的在创作,好可惜,没有蒙对呢因为细节,所以不能给到四颗星,当然放到现在国产剧的环境里,这个剧还是可以的
我或许也能一生守着一座山一条河,终生不跨越半步;或许我还能守在一个人身边,一生不说半句谎言。
——吴忠全《海风电影院》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作品《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这本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讨论虚构的事物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
这句话里面的“虚构事物”,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故事”。
而评价一部电视剧、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的好坏,很多时候就是要看它的故事感强不强、看它的故事完不完整,足不足矣打动人心。
在上一篇文章里,小编给大家推荐过一部悬疑刑侦剧——《时空来电》。
一批小伙伴留言说,这部剧是翻拍的韩剧《信号》。
但是,这依然阻挡不了另外一批小伙伴津津有味地追剧。
究其原因,可能就是这部剧作的故事感十分地好,足够打动人心。
本篇小编要跟大家讨论的是剧中的一个分线故事——“交换杀妻”的故事。
“交换杀妻”这个概念已经出现在影视剧中很多次了,小编记得在很早的一部刑侦电视剧《重案六组》中也有过类似的桥段。
但是,这部剧巧妙的地方在于,在案件的基础上延伸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效果还是不错的。
故事发生在2000年的九塘乡。
张桂玲被迫嫁给无赖马石头,理由是父母收了马家的彩礼。
是母亲觉得,女人就是要嫁人生孩子的,一辈子不就干活养孩子这点事儿吗,嫁谁不是嫁呢?
在那个年代,一定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吧。
很多女人就这样草草一生,大家已经见怪不怪。
但是,故事中的女主角张桂玲不一样。
她再次遇到了曾经的初恋,遇到了此生唯一的知音——于清风。
尽管她已嫁做人妇,他已成为人夫,他们心中的爱火还是重燃了。
两个人相识在高中。
于清风被同学嘲笑,张桂玲给他送去了温暖。
一来二去,他们俩对彼此渐生情愫。
那个年代,感情很朴素,两个人用简单的文字和信件传达着彼此的心意,并约定好以后要一起去看世界。
张桂玲给自己起过一个很好听的笔名——夏语冰,出自《庄子·外篇·秋水》中的句子“夏虫不可以语冰”。
意思是说,只有灵魂频率相同的人,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会拥有相同的志趣和爱好。
对张桂玲来说,这个相同的人就是——于清风。
重逢以后,张桂玲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女人嘛,总是弱势的一方,习惯了逆来顺受,习惯了向男人低头。
但是,于清风看不下去了。
他不想再眼睁睁地看着张桂玲被马石头家暴,也不想再忍受嗜赌成性、多次出轨的妻子李田芳。
所以,他想到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主意——假装讨好马石头,和他“交换杀妻”,再偷偷地把李田芳的尸体伪装成张桂玲。
这样,张桂玲解脱了,自己也解脱了。
两个有情人借此机会远走高飞,幸福地生活了十八年。
直到2018年,何君率领的“积案小组”重新调查这个案子。
一个才华横溢的女诗人,被无知又封建的父母逼迫着嫁给了大字不识一个,还时常家暴的无赖马石头。
这两个人的不相配,是案件发生的根源。
从法律层面上来说,于清风的行为是错误的。
但是从情理上来说,这对苦命鸳鸯又很值得同情。
对于张桂玲来说,这个男人就像一缕清风,给了她十八年的安稳。
对于于清风来说,能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厮守十八年,很值得。
一个错误的决定,换来十八年的幸福,两个人谁都没有感觉到后悔。
年少相知的感情,是最深入人心的。
只可惜,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一种近乎绝望的相互取暖、相互慰藉。
只是,他们选择了错误的方式。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为作者原创。
认真对比了两片前七分钟的每一幕剧情、画面、剪辑、和人物刻画,详细内容请看下方图表:ps:首先表明我的标准一部合格格悬疑罪案剧:1.剧情流畅;2.逻辑自洽;3.演技不尴尬,没有硬核bug;4.节奏紧凑,废话少,不拖沓;一部优秀的悬疑罪案剧:在合格基础上1.剧情出乎意料,带入感强;2.台词精确,自然真实;3.演技精湛;4.具有社会意义5.镜头技术佳6.人物刻画生动而《时空来电》在我这里的评分为:不合格。
红字是我的感受:
《信号》我看了两遍,《来电》我今天第一次看,本来挺期待国产翻拍,结果看了第一集尴尬的不行,又跳着看了四五集,忍不下去就想写个详细的对比影评,虽然只对比了七分钟剧情,但以小见大,问题已经很鲜明了,也没有再多的必要,而且制作起来比较麻烦。
最后再声明一下:我不是无脑黑,我也希望国产剧能做好,也看过不少国产悬疑,如果大家有任何建议我们都可以交流。
刚看完痕迹。
在这部剧里的孙局长是痕迹里的队长。
从痕迹里的好队长。
变成了这部剧的坏副局长。
开头也比较吸引人。
马小静多好一女孩。
我还是没搞懂。
马小静为什么会被带走。
原因是什么。
如果马小静没发生意外。
感觉她家里可能会和游乐场管理大叔发生点美丽的故事。
顾明哲长大了。
这部剧里对顾明哲非常有好感。
人设还不错。
片尾曲很好听。
杜淳演的曹征也不太油腻了。
和文静雅那一段很美好。
里面的所有感情都和美好。
夏语冰和文青。
何君对曹征的感情。
感觉顾明哲家里很有钱。
从小时候就有电脑。
还有长大以后穿的衣服这些。
可是感觉有点奇怪。
他爸被冤枉去世了。
如果说以前是因为当裁缝收入的多的话。
为什么后来他母亲照顾他的时候。
感觉家里情况也是超级好。
这点有点疑惑。
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
这部剧应该还会有第二部。
期待。
大家都知道本片翻拍自韩剧《信号》,而《信号》又借鉴了港剧《隔世追凶》,只不过《信号》只是借鉴,而本剧完完全全是照抄。
总体来说,本片拍得还算不错,这种片子的逻辑性一定要强,否则就是败笔,随便说几个有点看了不舒服的地方吧。
一是顾明哲一直喊曹征为“曹征警官”,我就纳闷了,这个剧的编剧难道是个香港人或者台湾人?
“警官”这个词语在内地绝对不会出现在警队里互喊的,不信你们可以去问问身边的公安朋友,有没有互相叫对方“警官”的。
二是顾明哲看着曹征的档案时,上面竟然写着“不服从长官的指令…”我直接怀疑不但是编剧,恐怕导演也是港澳台来的了……三是本剧最大的bug,也是在现实里最不可能出现的一个情形,那就是顾明哲的父亲是被法院判刑了的罪犯(其实一直没有被平反,哪怕改变了过去也没有平反),顾明哲是绝对不可能通过政治审查(政审)去当警察的。
当然了,本剧的导演其实是很用心的,从本剧涉及到的三个年代的公安制服(92式的橄榄绿、99式的铁灰色警衬、天蓝色警衬),里边每个警察的警衔对应级别,曹征那个年代小区横幅里的“迎接十六大”等等等等。
刚看完痕迹。
在这部剧里的孙局长是痕迹里的队长。
从痕迹里的好队长。
变成了这部剧的坏副局长。
开头也比较吸引人。
马小静多好一女孩。
我还是没搞懂。
马小静为什么会被带走。
原因是什么。
如果马小静没发生意外。
感觉她家里可能会和游乐场管理大叔发生点美丽的故事。
顾明哲长大了。
这部剧里对顾明哲非常有好感。
人设还不错。
片尾曲很好听。
杜淳演的曹征也不太油腻了。
和文静雅那一段很美好。
里面的所有感情都和美好。
夏语冰和文青。
何君对曹征的感情。
感觉顾明哲家里很有钱。
从小时候就有电脑。
还有长大以后穿的衣服这些。
可是感觉有点奇怪。
他爸被冤枉去世了。
如果说以前是因为当裁缝收入的多的话。
为什么后来他母亲照顾他的时候。
感觉家里情况也是超级好。
这点有点疑惑。
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
这部剧应该还会有第二部。
期待。
里面的医生印象深刻。
太凶悍了。
还对着警察怒吼。
怎么可以这样对病人。
李小冉长头发的时候很好看。
呵呵,又是一部拾人牙慧之作。
看到有插刀教教主果断差评!!!!!!!!!
在三星四星之间犹豫了很久,是个合格的翻拍,但是对人物塑造十分的扁平。比如说对于同事的塑造除了男主以外十分工具人,包括女主,成长史简单武力值的成长也没体现,所以还是往严格的方向打分了。
拍的烂不让说?拍的烂不让说?拍的烂不让说?拍的烂不让说?拍的烂不让说?拍的烂不让说?拍的烂不让说?拍的烂不让说?拍的烂不让说?拍的烂不让说?拍的烂不让说?拍的烂不让说?拍的烂不让说?拍的烂不让说?拍的烂不让说?拍的烂不让说?
1-4,第一个案子,节奏不错,李小冉很好5-10,第二个案子,女主选得好,除了回忆部分有时候显得有点多,其他都还不错11-18,第三个案子,宋博和宋芳芳太冤了,这么好的一对父女,女儿聪明又可爱,不过这三个案子的凶手都演的很不错,有那种神经质不屑一顾得味道19-23,第四个案子,有个细节印象蛮深刻的,于清风做饭做得很好,三四这两个案子都有一种似乎不改变时空更好的感觉,这也是法理和人情的一点冲突吧原版之前没看下去,看了翻拍的好像明白了,看别的语言的案子,总有一种猎奇的心理,而案子本身并不复杂,本土化之后才更能感觉到那种愤怒和无力。可以看出来有些小细节还有一点韩国的痕迹,但是本土化已经做的很好了,如果能稍加改编就更好了,毕竟原来的剧本也不是特别完美,但是已经是很认真的翻拍了,鼓励一下。
不仅仅是我目前看过大陆最好的翻拍剧,也是这几年最好的刑侦剧,开局确实有些不温不火,但是看下去却越发欲罢不能,立足于原作的设定,原创接地气并且具有时代感的案件,不走猎奇的路线,不玩虚头巴脑的舶来元素,专注于展现案件对于刑警的影响以及情感关系交织之下的人物宿命,虽然一个案子的篇幅很长,但是丝毫不会让人感觉在拖时间。主线与单元案件的组合非常出色,其实这样功底的编剧完全可以不选择翻拍的,没准儿剧集的反响会更好。
且不说这片子是有版权反派,天天叫嚷着抄袭《信号》的人 要不要先去问问《信号》是不是抄袭2000年电影《黑洞频率》???
不知道是翻拍之前,我去?这耳目一新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国产剧要崛起了?然后去看了原版之后,嗯,果然,就是跑男和running man 差距了。
不到7分,说实话有些低了,应该在7.5分左右。虽然没有韩版有质感,但是已经很不错了。
改编还行,但小逻辑bug也不少,配角演技出戏,导演太差。
故事逻辑还可以,就是画面色调偏暗。
整体问题不大,结局可能囿于某些原因吧
一口气看到最新了。居然真拍的还可以,没完全照搬本土化改编的也不错。
就不管是抄袭还是翻拍吧,单从剧本身说,是佳作,就因为这类型的国产剧太烂了!改不改变案子又能怎样呢,多少人是没看过韩国原版的,我反正看着挺好的,而且地点放在重庆,莫名好感(✪▽✪)
没看过韩版,不过我觉得这部翻拍很好看啊。
改编的挺好!
剧情本土化不错 几个案子都挺有意思 杜淳在这里一点也不腻 还有点小帅…
回忆和重复的片段太多了,节奏有点慢!结局就是开放性的,不会有第二季了
翻拍的是韩剧《信号》,翻拍的非常非常成功!如果没看过韩版的话,那么这部剧比《白夜追凶》要拍的好很多!强推!
韩国借鉴了香港的创意,大陆翻拍了韩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