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角每天骑着摩托车,在居住区走街串巷假装在房门挂上广告,实际上是在试探该房子有没有人在家,如果第二天广告牌还在,似乎证明房子主人不在家,观察好之后,男主角就会选择一家偷偷开锁进入,他并不是小偷,他在陌生人的家里洗澡、做饭、睡觉,还会帮主人修理家电、洗衣服、收拾房子,最后会跟主人的相片合影留念。。。
女主角出现了,当他进入到某一家屋子,他以为没有人,却不知道房子里有一双凄楚而又憔悴的眼睛正在偷偷窥视着他,看着他一声不吭地游走在屋子里,把坏掉的秤修好,把脏了的衣服
许久没有安静的看电影,没有看书。
每一口的呼吸都是燥热的。
闷热的窒息围困着周身,如网一般交织着,无法逃脱。
天,暗下来了,渐渐的布满天空,雨来了。
风起了,雨来了。
暴风骤雨席卷着街道,清洗着城市。
皮肤干裂的饥渴呼吸着雨水的滋润。
感受到了久违舒服与凉爽。
下吧,下吧。
从工作以后生活开始走上了规律的一条路,没有了过去的晃晃悠悠,随心所欲的放任。
有点干瘪。
又是一休息天,打开电脑,看着下载电脑里很久的电影,还在那个角落,没有看过。
些许的时间,可以做点自己的事。
《空房间》,一部很早就想看的电影,下载下来就放着,一直没有看。
一个人,打开电脑,关起窗帘,看起来。
依然刻有金基德烙印的一部电影。
全片结束没有几句对白。
安静沉默的世界。
主人拒绝与这个令人心碎的冰冷世界沟通,他们用寂寞的眼神看着这个世界,就象一个被深深伤害过的人,把自己彻底的封锁,不再做些微的试探。
在这无声的独白里,寂寞的心灵可以找到任何有声的独白都无法提供的那种坦率的无所顾忌的语言,因为这是出自本能的和下意识的。
我们在电影的孤立的特写里,通过演员面部肌肉细微的活动和一颗潸然落下的冰凉泪珠,看到了即使是目光最敏锐的谈话对手都难以洞察的心灵最深处的东西。
〈漂流浴室〉中的女人不说话,因为她是一个哑女,而这部电影中的女人不说话,是因为他对暴力婚姻的彻底绝望。
感受到当一个爱着的女人,什么话也不说了,冷漠了,是多么强杀伤力,感受到无望的恐惧,整个世界是黑暗的。
爱过的女人真的绝望了,不想回头了,与过去美好的彻底决裂。
在她爱的世界你已经被删除,不再有你。
人的目光——从左眼的最左边到右眼的最右边——是180度的范围。
这似乎注定我们的生活会被一分为二——看得见的被称为“面前的世界”,而看不见的则被称为“背后的世界”。
真正的恐惧缘之我们不可知的未知,看不到的世界,不知是以怎样的方式发生,往什么方向发展。
所以大部分的人选择在面前的世界生活。
那里一切可以看到。
不管这个世界多么的糟糕,毕竟在可视的范围内,一切都不容易失去控制与掌控。
不知是否是这个原因,带我们走进了那个总是处于未知状态的背后的世界。
电影两个世界之间游走,但我却不太想面对影片里所描述出来的面前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里只有衣冠禽兽般丈夫的变态行为,看似“甜蜜”的爱人之间的猜忌,遗弃老人的儿子的伪善和利欲熏心的警察的出卖。
对比之下,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的男人和女人是幸福的,在这里,他们以爱情相依为伴,女人治好了身体和心灵的伤痛,对于生活有了美好的向往,而男人也不再被寂寞围绕。
但两个世界始终是相联的,再美好温暖,背后的世界也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电影里的男人始终一言不发,他只用眼神表达着他的冷,他的爱。
眼神是那么清澈,却又那么透明。
也许,那更多的代表的是一种放弃,当放弃了语言,也就意味着不能再去对这个世界有所要求。
不必再和任何人有所沟通。
当人们已经不需要面对面交流,把要说的东西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电话传递的时候,当丈夫只会用暴力和金钱与妻子交易,当警察只会用拳头来掏出嫌疑人的口供,当同床的夫妻只剩下互相抱怨与猜疑,当一个老人默默地死在自己的屋子里,身边除了一只小狗,什么都没有。
当这个貌似有序,并且畅通无阻的世界其实已经被无数的谎言与废话,隔阂与猜忌淤堵的时候。
那个男人像游离于这个世界,幽灵一般飘忽不定。
骑着摩托,他游荡在陌生的街道上,在别人房门的钥匙孔上贴广告,然后第二天看是不是有人回来,如果广告还在那里没被撕掉,那就证明了它的主人不在。
于是他会悄悄撬开门锁,打开电话答录机,听一下里面的留言,然后在这无人的房子里洗澡、做饭、睡觉。
在其间他还会修理一下房间里的电器或者其它东西,与主人的相片一起合影。
他,让空房间里有了温暖,暖色蔓延在空间里。
甚至还会帮那些不在的主人们洗洗衣服,他悉心地摆弄着房间里的一切,好像自己很快乐,又好像很替寂寞的屋子伤心。
原来,他只是一个生活在寂寞地带的可怜小孩,可是他却兀自享受着那种不断追求的孤独。
每一个屋子都有着它的性格,那些都是主人身上性格的直观折射,显示着这屋子的主人是什么样的人。
那个男人不停的游离在不同的屋子,感受着不同的生活。
窥视着不同的人的生活,如偷窥一样。
对于封闭不可知的事物,每个人都充满着好奇,想法设法一窥究竟。
在某一天,他来到女人的家。
像往常一样洗澡,洗衣服,煮饭。
他却不知道他在窥视别人生活的此时,正有一双眼睛对他暗暗的窥视。
那个女人像个古堡里被困的美丽公主。
她的美好和她的心一样破碎,遍体鳞伤的躯体使她的眼神凄楚而又憔悴。
她看着进入屋子里的他,看着他一声不吭地游走在屋子里,把坏掉的秤修好,把脏了的衣服洗干净,他把一切收拾得那么妥当,然后小心翼翼地走到摆着神像的花园,挥舞着球杆,一次次把高尔夫球击打出去。
屋子里的人想逃出去,屋子外的人想躲进来。
也许空房子暗喻的是一种困惑与隔阂,拒绝与逃避。
屋子里挂著女人的照片,桌上还有女人的相。
.男人洗澡的時候把相册放水裏,一页一页慢慢翻看,那画面极具美感,而女人则躲在浴室外看着。
男人换上丝织的睡衣,床柜头相册翻着那女人美丽令人动容的直到那一页。
有了欲望,美得让男人无法自拔。
男人躺在床上手淫的。
女人站在门口嚇了他一跳。
此时电话声了,丈夫留言,看似道歉却透著一股威胁。
让女人接電話,不然他就要回家,女人接起电话,无语,男人抱著衣服看著她,她只是对着电话嘶吼一声便挂了电话。
男人跑出女人家,却不放心,然后折返。
女人在浴缸里蜷縮着啜泣。
男人帮她她選好衣服摆在地上,然後放CD。
安静的带有哀伤的音樂吸引了女人出來,穿上摆好的衣服。
丈夫回來,说着说着,女人不语不依,他便又打她。
男人在窗外看到气氛。
开始挥杆打高尔夫。
丈夫见有人在自家後院打高尔夫,又惊又气,跑出去被男人四杆球打趴在地爬不起來.女人则扔下他坐上男人的摩托车一起走了。
她跟着他走,默默地不说一句话。
然后,他们在这城市里游荡着,在一间间无人的屋子里留下残屑与温情。
男人留影的時候女人也跟着湊过来那一幕,温暖的让人不禁微微一笑,跟着男人一起嘴角上扬,然後感動.。
在拳击手之家,女人递上一把剪刀,让男人为她理发。
看着一丝一丝黑色徐乱的头发散落铺在地面的报纸。
对着镜子,束起头发,露出了第一次的微笑。
剪去的是粘稠沉闷的过去,整理好现在,从新开始。
两个人坐在软软的沙发,看着电视,男人伸着双腿在茶几,抓着葡萄吃着,女人悠然抱着抱枕,露出丝丝的笑。
一副温暖幸福之家的氛围。
温暖填满整个空间。
女人痛苦男人和女人对酌。
女人哭了起來男人伸出手臂把女人揽着。
女人安然的侧睡着,男人走过来为女人拉起落下的被,转身走时,女人轻轻拉住了男人的手。
女人想受伤的小鸟蜷缩在男人暖暖的胸膛。
男人拥抱着女人睡去。
女人需要的只是一个温暖的拥抱,要的只有这些。
美好总是短暂而且易碎的。
拳击手一家回来了,痛扁的男人。
女人买回一碗泡面,吹着热气,送到男人的嘴里,连吃了两口。
女人才慢慢的吃起。
男人有一次在街上打他那个绑在铁丝上的高尔夫时,球飞出去砸伤了了一個坐车里的女人,男人躲起來伤心得泪流满面的時候,女人把他揽入怀中,像抚慰受伤的孩子。
兩個相互依偎的人儿。
有一家挂着女人的照片,女人将它取下,剪成小块,然后重新打乱顺序拼上去。
一個有着破碎的心的女人,怎忍得下完整的相虚伪地挂在那儿。
那些美好完整形象只是过去,那些已经埋葬在过去,而现在是破碎的,无序的混乱。
另一家,男人和女人品茶并坐,女人慢慢把自己的脚掌移到男人的脚上放着,两人亲吻了,温暖的轻轻的唯美的一幕。
安靜的。
他们到的有一家,一个病死的老人躺在屋里,男人将尸体很隆重的按他们韩国人的礼仪包好,女人则收拾屋子。
从这儿也能深深感受到两人的善良。
老人的儿女回來報了警.。
女人被送回了家,男人坐了牢。
女人的丈夫,收买警察把男人带出來,用高尔夫打他四球。
以尽其卑劣。
男人在监狱里的時候,不断和狱警玩著躲猫猫的游戏,每次狱警透过窗户看不到他,打开门进去,找他,找到打一顿。
他却总是嘴角上扬笑着,倔強的眼神。
上扬的嘴角微笑是对于执法者无情的暴力的一种蔑视与嘲笑。
. 女人则在这段世间去了一次他們他们最初接吻的那家.直接走进去躺人沙发上,主人見她的宁静和善意也沒打扰她和攆她.气氛很和睦和温暖。
男人終于成功把狱警关在牢房,自己逃了出來。
去他们曾经去过的每一个房间,寻找过去的温暖。
男人终于来到女人家,女人待丈夫睡着后,走到客厅的镜子前,男人终于出现在她身后,丈夫跑出來,镜中只有女人一个。
丈夫正准备爆发的时候,女人深情的一句"我爱你"打断了他。
他激动地抱住了女人。
丈夫拥着女人,女人却將手拉住男人的手,轻轻和男人吻着,那样不动声色。
女人做了一桌子好菜。
"亲爱的,吃饭了。
"男人跟在丈夫的身后一起走出來。
丈夫看见女人脸上出现的他从未见过的美丽笑容。
女人那句话让人回味。
亲爱的,只有男人和女人知道那亲爱的是在叫谁。
男人站在丈夫身后,女人特地将菜摆进给男人,丈夫望左边男人夹右边,丈夫看右边男人夹左边。
女人则一直坐在对面端着碗静静地看着男人笑,眼睛里自然是充满了深情 。
丈夫出门了,房间里又响起了男人第一次为女人播放的音乐。
女人知道,此时此刻,男人正在自己背后的世界里。
她张开双臂,将爱人推到墙边,然后转过身。
这是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也是唯一一个让面前的世界和背后的世界完整结合的时刻。
在这个完整的世界里,只有一对相爱的爱人——画面如此美丽。
这是一部美好而理想的电影。
美好是因为影片能带给人们温暖的感觉。
而理想是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像男人那样彻底地活在背后的世界里。
但我想,至少在我们锁上房门离开,只留下空荡荡的房间在背后的时候,我们可以经常回头——看看那个背后的世界。
因为在那里,会有曾被我们丢弃的温暖在默默等待。
最后的最后的画面,两双脚站在体重器上,显示却是零。
世界空了,剩下的只有爱。
零重量。
看了空房间,真的被震撼到了,男主应该是女主想象出来的理想伴侣,灵魂的交流,让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内心不要孤单。
全片,男主没有说一句说,但我却感觉到了男主的情感,他很幸福和女主!
女主遇到男主,和他在一起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从刚开始冰冷的脸到后来脸上有了微笑,那就是人生。
整部片子给我的感觉就是惊喜,看后久久不能忘怀,希望你们都能看看!
那个时候我们抱在一起,以为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什么可以把我们分开,就连死亡也不可以。
1.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破败不堪的城市里。
——年轻的男人过着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如此地与众不同,以至于它被诚实地记录下来。
男人的做法通常是这样的,先是挨家挨户地发传单,过了几天,看那些门上传单没被撕去的,就知道主人不在。
男人于是从随身的工具箱里拿出一些小玩意,用手巧妙地在门上弄了几下,就轻而易举地进了屋。
——这个房间里大刺刺的留下许多的蛛丝马迹,电话录音,脏乱的衣服,坏掉的闹钟和收音机,摊开的相册,它们静静待着,等着某一天被陌生人闯入,毫无抵抗能力地被搜寻,窥探,进而着迷,甚或唾弃。
——我们自以为隐秘的生活原来只是掩藏在一扇门后。
2.男人和女人的旅程男人和女人在一个大别墅里相遇,男人从一个不动声色地闯入者变成了一个被悄悄窥探的人。
男人非常专注地看着女人的摄影图片,在浴缸里,在水里,然后再用熨斗细细熨平,手底无比温柔。
女人如幽灵,无处不在。
男人和女人的开始毫无波澜,男人教训完女人的男人,大步离去,女人低眉,顺从地坐上男人的后坐,开始旅程。
接下来路途充满故事。
女人和男人进入了一扇扇门,到处景色。
这些门,如同游戏的关卡,一道比一道厉害,男人和女人从吃饭,喝酒,被殴,直到亲吻,错手杀了人,也亲手埋葬了死人。
——这是一个命题,分离,是否代表旅程的终结。
男人在监狱里与其说是坐牢,不如说是修行。
男人的笑容说不清含义,被狱警暴打如同磨砺,有种隐忍的疼痛,超过老杜手里的大块头。
女人依旧沉默,但开始有力量,男主人因此显得怯懦不堪。
女人有一次回到了曾经去过的地方,那个小庭院里水缸上莲花盛开,清净似佛。
男人和女人,分开以后再没相见,而旅程永远没有终极。
3.我突然不想说话当我张开口,努力很久却依然没有话吐出,我突然之间成了一个哑巴。
我开始用手笔画,我说的,你都懂吗?
你不懂,没有人懂。
——那个豪华的宅子里,女人不对丈夫说一句话。
——一路奔跑的路上,女人和男人,不说一句话。
这是一个点的两极,不是贫乏的无语,就是丰馈到无语。
这是一个大小两面的赌注,开盘之前,我们毫无把握。
男人和女人不说话,亦不交流,不交流,亦无欲求,无欲求,便不生变卦。
这个故事和新桥恋人一样的惊骇离奇,但朱丽叶比诺什想要治好眼睛,有着注定的变故,故事变显得无奈和哀伤。
而男人和女人不悲伤,于是就连死亡,也没有把他们分开。
4.关于幻象It's hard to say that the world we live is a reality or a dream.这是结尾时打上的一句话,念一遍,就记住了。
这句话象个咒语,把顺推的多米诺骨牌又倒着推了回去,便衍生了无劲的可能。
这个幻想何时而生,从男人被带离监狱?
从一路的奔逃?
从男人进入宅子?
从男人骑着摩托车在我们视野里出现?
倒推没有任何意义,去判断真实或是幻象更加没有意义。
这是一个被虚化了的世界,也许存在于男人的,女人的,人们的,或是我们的想象。
5.爱与存活——女人最终说了唯一的一句话:“我爱你。
”——When we hungry, love will make us alive.——骗人的。
6.关于欺骗其实并不是有意,但我们总在言不由衷间说了谎话。
而我们依然选择相信一个90%带着病菌的誓言,因为我们都不肯死心,因为爱情这个词,过于诱人。
如果不说话了,是不是就没有谎言,就不会有欺骗?
但是不说话,你还愿意带上我,我还愿意跟你上路吗?
我们终究缺乏明镜清台的智慧,屈从于世俗。
7.在你看不见的那半个世界和你同在我们真的永远看不清周围的一切。
那就相信你,永远在我看不见的那180度里,陪伴着我,也好。
重要的是我相信。
8.关于电影这是一个让我无从流泪的电影。
不哭,但一直想到战栗。
这是一个你吹向我的泡泡,它在半空中破开,逃逸到空气里。
散开了藏在我们心里秘而不宣的梦想和希望。
到最后也只是一个电影终究是我们无法做到的幻象一秒钟,24格
空房间这是我看的金基德的第2部电影,第一部是《漂流欲室》。
和那部相比,《空房间》节制而洁净。
两部竟都和房间有关,空间的逼仄,内心的压抑,调子的阴冷,一脉相承。
关于进入空房间的故事,已经有《重庆森林》和《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三部的情节确有重合,但那只是形式。
内里却完全不同。
《重庆森林》是暗地情意流转,是精灵与可爱,是和意中人的貌离神合,私密想象,悄然介入。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少年的冒险之旅,是单纯的好奇心作祟,是对世界的切近,对规则的藐视,对自己的证明。
而《空房间》里的开锁进入,既不为亲近,也不为窥探,更无关于冒险。
表面上,别人的房间是陌生的神秘的,但于影片中这个发传单的男孩,进入意味着隔绝,与外界的隔绝。
这时,小小的世界仿佛只属于他一人,卸除防备,放松身体,专注于自身,忘记了世界。
因为每开一个房间,就意味着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而每次从电话录音得知主人的远离,又意味着这个世界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于是世界便不成其为世界,存在的只是自己。
女人在男孩无数次进入空房间的某一次,“世界”又出现了,因为一个女人,脸庞淤青,脸色黯然。
在经受丈夫的又一通暴力相向后,女人坐上了男孩的摩托,加入到寻找空房间的旅程。
这两个本来毫无关联的人,因为共同的逃离欲望而走到一起。
但是,女人的加入是否已对男孩的个人存在构成威胁?
是否男孩对外界的拒斥和对自身的沉迷之间的平衡会被女人打破?
男孩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就好像仍是孤身一人。
而女人一开始就与男孩达成默契,沉默不语。
于是我们看到,那种平衡非但没有打破,反而由于女人的加入更加协调。
两个人都只是想寻求能让自己摆脱困扰的宁静之地,他们即便没有精神交流,实际上早已心意相通。
就算连眼神也不触碰,动作也可以无比协调。
所以渐渐的,两个人的习惯也交汇了,一起拍照,一起洗衣服晒衣服。
这已经超越了两性的界限,而是异常单纯的甚至透明的共处。
沉默电影的对白异常稀疏,尤其是男孩,一句话也没有。
但是他也并不是一味颓丧自闭。
可以看到他脸上的表情,有灵动,有不屑,有愤怒,有微微笑意。
于是在这里沉默也不过是一个符号。
因为语言的多意与繁杂,以及瞬时传递的特性,表达反而会遭遇重重危机。
哲人早已说过:“话一出口,就不再属于自己。
”再者,误解往往都由于言语交流而产生,所以沉默常常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沉默常常也可以把自己保护起来。
沉默的人都执着守侯着自己的内心,沉默是他们逃离外界的喧嚣的最好方式。
高尔夫男孩可以随时随地打高尔夫球,用一根铁丝绑住小球,另一端绑住大树。
挥一次竿,球只不过原地打一个转,而女人这时往往站在挥动的竿前,定定地带着一种微微的压迫力地看着。
最后一次,球被挥出了铁圈,穿过一辆驶过的汽车玻璃,司机被击中当场死亡。
男孩蹲在路旁默默流泪。
属于自己的自娱自乐,仍免不了介入到外界与他人,且是以这样一种惨烈的方式。
这一段是影片中唯一带有金基德前作暴烈血腥风格的场面。
摄影在女人家里,男孩已经看到墙上的一幅照片,是女人优雅舒展的妆容,而桌上的画册中,全是女人妩媚的裸体艺术照,与眼前的遭受家庭暴力的憔悴女人对比明显。
而后来当两个人共同进入一处空房间后,发现墙上亦有一副女人的大幅照片。
这一定是一个摄影师的家,那副照片也许是摄影师最为得意的作品。
可是女人看到可自己的肖像后,半夜将其取下,慢慢折叠起来。
在这里又可以看到外界对自身的悄然介入,尽管是那么温柔的方式。
拳击手又一个房间,通过墙上的照片可以得知房主是个拳击手。
这一晚男孩和女人相拥而卧,却被回家的主人看见。
镜头摇向干净的墙壁,声音却只是暴烈的挥拳声,不见呻吟不见叫骂,虽然这一次介入的结果是鲜血,互相的气息仍是冷静。
死人这一次的房间不是空的,赫然一个死去的老人。
男孩本来是要离开,女人却执意要进入。
一个死人,本来对任何人都已构不成什么威胁,只是一个陷入永远沉默的物体,却促使安于内心的男孩“像对待自己父亲一样地”安葬。
男孩仍是一如既往地被动承受,这一次的主动既是因为尸体物体的性质,就像面对一件衣服一样;又是因为从中看出和自己相似的处境,就让一个死人安然入土,进入他独有的另一个“空房间”吧。
监狱男孩在监狱中大玩遁形术,把狱警耍得团团转。
这大概是整部影片中最轻松有趣的段落。
但同时,也构成了最大的强迫和戕害,最有力最粗暴的介入。
监狱也是一个空房间,但这不是由自己的选择进入的。
即便如此,在男孩的心中,或者说借由其内心与行动的一并转化作用,监狱也可以成为自己独有的世界,而监狱的操控者反而成为他者。
梦影片最后,男孩逐一进入曾经进入过的房间。
所有的房间主人都感觉到有外人的存在,但是又发现不了什么。
最后的最后,回到女人的家,女人感觉到男孩的存在。
那种默契又在两人之间发生。
女人脸上终于出现一抹温婉的笑容,并开口说话了,是对她丈夫:“我爱你。
”眼睛却是对着丈夫背后,于是出现了海报上那诡异又滑稽,实则溅满哀伤的一幕。
字幕:“很难讲清楚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底是真实还是梦境。
”男孩仿佛一个幽魂,游荡在一个个房间,缠绕在一个个人的心头。
此时,房间是否为空,已经不重要了。
此时,男孩彻底抽象为符号,反倒是那些房间的主人被推到了前台,那些怀疑和不安,那些被窥视的感觉,就像映照我们的镜子。
我们无法分清楚我们的感觉哪些是由于电影,哪些早已存在,哪些就是梦境。
寓言这是一则精巧的寓言,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在现实发生。
我以为它关乎的主题就是“介入”,主动介入与被介入的双重转换。
表面上,主动介入者是男孩,但其实他的目的是避免被介入。
他把空房间当成自己的家,不断寻找一个最安详静谧的地点。
其实想想,为什么他不呆在自己家里?
因为自己的家往往最不属于自己,家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细胞,社会无时无刻不对家构成威胁,自己的身份标签和家是融为一体的。
所以那些陌生的空间甚至比自己的家安全。
然而这种安全仍然要经受外界的介入考验。
从照片的温和介入,到拳击手的暴力介入,再到死人所体现的反介入,最后是监狱这种介入的极致。
介入一直都是双向的,因为主人公反对被介入,所以介入到他人的私人领地;他人又发现自己被介入了,于是介入到主人公的生活。
最后我们不幸发现,反介入永远都是无效的,而介入永远都是绝对的。
我们必须介入别人,也必须要忍受别人的介入。
而代价便是丢失自己的私人世界,转而被外面真实的喧嚣的世界压得喘不过气来。
对于这样的状况,即便能有电影中男孩的撬锁术遁形术,即便极端沉默,即便极端抗拒,我们拿“介入”又有什么办法?
其他本来这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看完后总觉得里面藏了一些东西,于是不再像以往那样看完没被打动就放在一边.慢慢想,再在写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竟使得这部片子在我脑中无比丰富,甚至就这样喜欢上这部电影,尽管还有些模糊.(2006-06-04 发布于我的新浪博客)
下午,我一个人拉上床帘,躺着对着本本屏幕近1个半小时,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最大的感受——它描述了一个美妙而又奇特的爱情故事。
只能这样形容。
可是感触却有一大堆,简直波涛汹涌,不发泄不行(汗)。
整部片子,男女主角没有一句对白,女主角只说过两句话,一句是“我爱你”,另外一句“吃饭了”。
但是片中的音响音效做得都很精细。
轻音乐、开锁、推门、搓衣服、放洗澡水、淋浴、摩托车引擎、玻璃碎了,等等。。。
甚至笑容,都能清晰地听见。
男主角英俊外表下闪烁着纯真,同时,他又是极端寂寞的。
一个人,一辆摩托车,一根球杠,一个高尔夫球,穿梭在都市里,去一个个不同的空房子里洗澡吃饭睡觉,帮房子的主人修电器家具帮他们洗衣服,然后第二天离去找下一间空房子。。。
如此流浪着,而又自我满足。
遇见女主角那是一个意外。
她像一个落魄公主被困在城堡里,她想出去,可是他却进来。
她拥有的是一个失败的婚姻,暴躁的丈夫,彼此无法沟通。
这早已注定了她永远都无法从这个惨痛的婚姻中得到一丝丝温暖。
可是男主角的出现,那无声的沉默的亲切的单纯的充满爱意的。。
所有的美好,都由他带给她。
这样的相遇使得他们一起流浪——从这家空房子到另一家,每一间都像他们自己的家一样,那么温馨那么和谐。
看到不同的房屋设计,不同的DVD机,不同的壁画和照片,不同的电话留言,不同的家具摆设,将房子主人的个性职业家庭成员等等一目了然,也许这样注重拍摄内容与技巧,采用隐性暗示的做法,所以才可以使得他们没有对白也不会让人觉得乏味吧。
一切是那么的平静,却有一股震撼从观众的心底开始慢慢堆积。
可是,他进了监狱,罪名是私闯民宅谋杀诱拐盗窃如此等等。
而她让她丈夫带回到那个可怕的牢笼里去。
我一度以为,故事到此已经让人伤透了心,险些丧失了继续往下看的欲望。
而男主角却在监狱里进行了奇怪的隐身训练。
这段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也差点把他当成神经病了,因为他的眼神邪邪的,笑得有些可怕(笑起来像林峰)。
他成功地选择了存在于人们背后的另外180度的世界里,那是一个视线所不能及,只能凭感觉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越发更宁静了。
也只有她,才能看见他。
接着他从监狱里出来了(从情节上看是被几个狱卒从牢笼带出来,具体带到哪里去就没交待了,接着就是他报复那个可恶的警察,所以不晓得是被释放了还是自己逃出来,逃出来的可能性更大。
这点有待讨论)。
他回到了一间间曾经去过的房子,拾起了往日的回忆。。。
最后他回到与她认识的那个房子,她说我爱你,丈夫却误以为是对他说的,开心地拥抱她。
而同时,他握住她伸过来的手,吻她。。。
最后的最后,他和她到底还是紧紧拥抱,站在那刻度为零的秤上。
这似乎象征着他们的沉默和谐以及他们的灵肉真正地结合。
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我看完这部片子的感觉是很舒心,有种暖暖的感觉。
有人说,这个结局不是结局,很担心他们以后怎么办。
我说,那个丈夫已经不是他们的障碍了,况且,他可以带她走,真正地离开。
真的,我觉得这个故事已经很完整很饱满了。
难得看到这样的韩国电影。
不悲情。
正如有人评论说:“也许它表达是一种人们所向往的东西,那是虽然沉默但是却恒久的温情,虽然流浪但是心无旁鹫的安宁,虽然躲避但是却依旧袒露的心,虽然沉溺梦中却不愿醒来的清醒。
” 看到有些网站把该片归为伦理片,但个人觉得,其实它所讲述的故事的重心并不是伦理,主要还是以一个爱情故事为基础,不过很多情节中也折射出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
沟通障碍。
婚姻问题。
家庭暴力。
现实与梦境的界限。
太多太多。
很佩服韩国电影一贯的唯美画面,拍摄方面做得很精细。
而整个故事注重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看来,电影评论家们有的写了。
(不过至今没有找到太多的相关评论)---2005年3月于lilycool.ucblog.com(目前这个博客被我自己封了……)P.S.现在发现关于该影片的评论好多……
金基德热衷于暴力美学,关注边缘人,关注女性。
但是他性侵呀。
但是他性侵呀。
但是他性侵呀。
他是真的很关注女性,嗜好拍“性”、“暴力”、“裸体”。
这就意味着,所谓的性与暴力,对象是对女性,施暴者是男性。
无论在电影还是现实中,这都无疑是对女性的压迫。
你根本无法为金基德做任何辩护,因为性和暴力,从来都不是为女性服务的,而是男性欺压女性惯用的伎俩。
难道你能解读为本片是“金基德对男性的警醒,警告男性不要对女性施展暴力”吗?
绝不可以,因为片中的男性角色,没有受到任何惩罚,甚至最终共同拥有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性。
这是在告诉男性观众一个很恐怖的观点:男性家暴是有合理性的,即便是一个发传单的社会边缘男人,也可以占有一个被家暴的女人。
这样,一女就可以共侍二夫了。
至于说导演关注女性?
荒谬。
他拍的电影,并不是出于对女性的悲悯,而是爱而不得产生恨意的厌女情结。
金基德就是个屌丝,从小被军人父亲pua,过苦日子,接触不到女性,长大了被女性瞧不起。
于是就在作品里报复女性,很简单的道理,男观众不懂,女观众也不懂吗?
你没有被家暴过?
没有被性骚扰过?
在电影里欺负女性,在现实中更可能做出类似的举动。
还好他死了,电影行业少了一个罪犯。
别说导演私德不要和作品混为一谈,我告诉你,就一定要混为一谈!
因为他有了这样的私德,才会拍出这样的作品。
艺术创作明明是展示艺术家真实内心的渠道,现在你要跟我扯什么作品和心灵要分开?
可笑!
2008-01-31 22:17:32 May 男主角第一次到女主角家的时候,站在磅秤上称的体重是112公斤,显然这个秤在这个时候是有问题的,于是男主角修了一次,他再称是65公斤,这个时候似乎对了。
于是女主角也去称了体重47公斤。
注意,47加65是多少呢?
对了,是112公斤,你还能说开始的那个秤有问题吗?
女主角被遣返回家后又去称体重,可能是养尊处优的关系,女主角的体重上升到了56公斤,可我们没见女主角长肉呀,注意112除以2是多少呢?
56不是吗?
女主角均摊了两人的体重,她多出来的体重也许不是在身体上,而是在精神上灵魂上,多出来那9公斤也许就是男主角在她心里的重量吧。
留意,女主角这次对体重也不满意,于是也修了一次磅秤。
但是这次没有再显示修好后怎样,也许就正如影片最后女主角根本就是把它搞坏了,称不出人的重量,始终都是0。
这似乎是合乎常理的解释。
但是,也许导演假女主角之手改动的这个磅秤压根就是导演为影片主旨提供的一个佐证而已,也许这个0重量才是对这个客观世界的一种背离,虚实只此一点,换个角度看世界,超越了事实的精神又怎能用重量衡量。
由112到0,究竟哪个真哪个假,就像影片象一个迷宫一样渐渐地把观众引入了一个思维的谜局一样,在虚实相间中展现别样的风景。
举报> 删除 ====================窝是分割线呀=======================这是目前为止最为信服的一种解读!!
对于最后体重秤的数字是0这个谜题,按理性逻辑来说是女主故意修坏了秤。
从导演意图表达的思维来说有两种理解——一是如上所说,事后女主再回到家中体重为56kg(即两人体重/2),象征身体灵魂上均摊了两人的分量。
那么男主也将如此,身体灵魂的统一使得他也是56kg。
最后的画面,一男一女双脚反方向站立的画面,秤的示数却为0,也许是导演想表达一种阴阳相加的最终结果即56+(-56)=0,意为他们已经达到了真正的统一。
二是两个人都不能为世俗所包容接受,颇有‘多余人’的意味。
两人站在秤上体重为0,说明他们已经达成自己的圆满,与世俗世界已经脱离了联系。
===================窝是跑题的分割线====================看伦理片情色片韩国片真的很不错好嘛!!!!!
虽然这部名声在外的电影我看的是删节版【QAQ好亏……心有不甘……影片的另一大特点是从头到尾男主没有一句台词,女主除了无关紧要的两三句台词也基本上等于没有……这可以算上默片的节奏吗?
有趣的是,因为演技和情节的缘故【男女主表情赞!
比国内一溜面瘫好多了好嘛】,直到整部电影放完,回想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应该是想找经典对白来着……结果真的没有……又及。
在熙应该算是我唯一一个喜欢的韩国男星了。
虽然五官严格来说在清一色花美男的棒国明星中根本算不上精致好看,但是真的很有男朋友的那种长相的感觉!!
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很有好感呢!!!!
o(*////▽////*)q 在这部片里面脸型还很好看呀 天了噜 一看到他就想起了犬夜叉啊 给我的感觉好像啊【哪儿呀!
(日和口气)
很久没有好好写东西了,今天特意起了个大早,为金基德写一点。
毕竟想当一段时间内,我算一个金基德吹了,那时候最常跟人说的一句话是“金基德是射手座导演的荣光,而园子温是射手座导演的耻辱”。
在他离开之后,第一部重温的片子是《空房间》。
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时间尚早,自己阅历浅薄,当时只是抱着想看情色片的目的打开这部电影,影片全程令我十分焦躁,只是疑惑男女主人公为什么还不赶快一起感受成长的快乐。
真正让我开始喜欢上金基德是从《春夏秋冬》开始的,这是我认真看他的第一部影片,也是我喜欢上这个导演的开始。
也是从这部片子开始回看金基德的作品。
在当时看《春夏秋冬》的时候就觉得金基德应该是有实修的,或者说他不一定练,但是至少懂。
甚至武术拳理这方面,他也许有所涉猎。
甚至昨天在公众号的推送中看到他的一张照片,马步桩、鼍形手,让人很难不联想到他接下来要打出一式定步劈拳。
鼍形手,形意拳练习中的常用手势。
之前为了向好朋友安利徐皓峰,带着他一起看《倭寇的踪迹》。
才看了个开头朋友便疑惑,这片子怎么这么像金基德拍的?
我还是受朋友点拨,才恍然知晓我第一次看徐皓峰的电影时那种莫名的熟悉感原来是因为这个因由。
这次重看《空房间》发现了更多的细节。
首先是男主在监狱里练功的画面,神似八卦掌的步法。
李连杰在国外的电影《宇宙追缉令(我更喜欢这部电影的另一个译名“平行歼灭战”)》中有一段近乎一样的表演,便是八卦掌中的基础步法“趟泥步”和“剪子腿”。
八卦掌中的基础步法“趟泥步”和“剪子腿”。
更有意思的来了,随着主角练功愈深,身法更为娴熟的时候,便开始找狱警来实战自己的练习成果,而这一段,我在徐皓峰的小说《国术馆》中,找到异曲同工之妙:我俩手挽手向广场外走,八九步后,我脊椎一紧,转头看见在一个熄灭的灯柱下有个人影——是K。
Q奇怪我为何停下,她顺着我的目光望去。
灯柱下空无一人。
在她目光扫过去的前一秒,K跑到放风筝老头的身后。
他敏捷调整身形,重叠着老头的一举一动,严丝合缝,在广场上公然地消失了。
这是八卦掌“如影随形”的功夫,没想到他已到此程度。
我把Q送到了家后,骑车回我家。
临近北京图书馆与动物园的交叉路口时,见到K的自行车停在路边,K坐在马路牙子上向我招手。
我下车,他指着马路对面的一棵老槐树说:“野兽的灵敏和爆发力远超人类。
人是树上猴子变的,所以人对木头有一种神秘的亲近感。
八卦掌以树为师,练拳时要绕着树转,利用树木来激发退化的本能。
”我:“啊,原来是这样。
”他:“明日放学后,你我在玉渊潭公园东门见。
我空手,你可以拿根木棒。
”他站起,平静地打开了车锁,蹬车而去。
我想:打倒他后,想象中的武林就变成了现实,我将带着Q离京远行。
这是八卦掌“如影随形”的功夫.影片中后面狱警干脆还透过自己的口,表述出了这部分的“拳理”,同时也提供了男主功力更进一步提升的经验值。
他敏捷调整身形,重叠着老头的一举一动,严丝合缝。
正当我思考此事的性质,感到后背升起杀气。
如果我回身,就会被击中。
我向前一跃,作势转身,杀气压过来,我只好又向前一跃。
连跳了五次,我仍未能转身。
武功高下立判,K在这六年超越了我。
我不再跳跃,心怀死志缓缓前行,走到路灯下,清楚看到脚底有两条人影。
我:“K,是你么?
”背后没有回答,脚底多出来的人影逐渐缩小,消失。
我压力顿减,急忙回身,见街上有几对饭后散步的老人,K了无踪迹。
他将我彻底击败,也激发了我的斗志。
我暗下决心,回家后要闭门练武,一年后再战。
当我大步行走,沉浸在激昂情绪中,忽感前方有股异样杀气,我一惊,见一个女人挡在眼前。
最后一点,《空房间》中男主出狱后报复了陷害自己的狱警,然后来到了女主家里,跟在女主丈夫的身后,但却没有付诸任何的武力行为,就这样生活在了一起;而《国术馆》里,K为了报复自己的体育老师,用“如影随形”的功夫跟踪了体育老师整整六年,使体育老师终日惶惶不安。
而K也始终没有出手。
他和我同样身怀绝技,也同样缺乏一击的血性。
我对他说:“我今后不会再骚扰你,如果你还觉得身后有黑影,记住,那一定是你的错觉。
”八卦掌可以练到“如影随形”的境界,六年里跟踪他的只会是K,他和我同样身怀绝技,也同样缺乏一击的血性。
这次重温,主要的体验就是这些。
斯人已去,但东西留下来了。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冬已到,春不远。
江湖再见。
我们分不清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真实还是虚幻。
当我们不被任何人需要的时候,我们是否等于在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
于是希望不存在的人开始修炼,修炼自己的冷酷修炼自己藏身的本领;而希望自己存在的人也开始修炼,修炼自己安慰人的本领修炼自己在闪光灯下不眨眼。
藏身,有些人是因为无奈,有些人是因为渴求自由。
出现,有些人是因为爱情,有些人是因为需要忘记。
人人渴望,碰触到的肌肤,都是有温度的。
所以宁愿暂时住进你的外套也不愿意看见你冰冷的眼神。
有些人安安静静并不代表他真的什么也不想要,有些人习惯冰冷的皮肤并不代表他真的不需要温度,只是他坚硬的保护自己的壳子。
你看到他的岩浆在血管的拐弯处不断的膨胀。
他和她都需要温暖,他修炼到只有她看得见,他们在体重秤上面归零。
如果不被需要,我们就是冰冷的魂魄,因为互相成全,才有了你,也有了我。
这个城市的寂寞如影随形,把人吞进肚里,还一遍一遍反刍,直到我们麻木。
金基德的电影都很特别,很真实,很感人,也很文艺。
很不好看
不喜欢男主角
好难受啊
仅就作品本身讲,比较原生态~
那男主角有点神搓搓。也不太明白导演是要搞莫子。
装逼没够
=.= 感觉金基德比蔡明亮高一个等级
真的无法理解
这种闷闷的电影 不敢恭维
很怪异
隐身对其可见。
真美啊~潜行力max的美少年,全片没说一个字,与那少妇合一归零,自有诡奇的韵脚,像一阵风,像一只鸟,像一片云,像一段梦。
再次被金基德糊弄了。这就是男精神病人为爱练就一身隐身术的故事会。
真他妈文艺
没感觉
以前买的盗版碟里面装错了。就是这部电影。很特别。但个人不喜欢。
学了这个好给力
为了在熙撑完了整部电影,浪费这么长时间觉得好委屈
算我没有深度我看不懂这破电影想说什么!唯一的感觉是大家都是哑巴,这个男人很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