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演男主的王千源的演技总体是不错的啊,但是这剧里的表现是有瑕疵的,男主去苏联留过学,参与过战争还负责保卫工作,平时儒雅一点关键时刻是很血性的,但是王千源并没有诠释出男主的冷静睿智,可能是人设的问题的吧,但是颜值真的有点欠缺。
宋红菱作为大家闺秀时的人畜无害优雅气质,作为医生时的温润善良医者仁心,作为国民党特派员时的聪明睿智和领导力,以及面对初恋情人时藏于心底的柔软,每一面都很有特色,人物形象非常丰满,刘诗诗的诠释也是很不错的。
导演的能力很不错,每一个角色之间的度都掌控得不错,编剧水平有待挺高,剧情交代得不是清楚,还有有些场景略假,后期做的不太好,总体还不错,最关键精简不冗长。
这部谍战戏相较于以往的作品显得十分平淡,没有浓墨重彩的背景,没有纸醉金迷的氛围,没有惊心动魄的生死场景,有的只是平淡的,一笔带过的徒劳。
晓雪死的那一幕,倒在地上,或许是痛到无力了,却还是用那样轻软的语调,对自己的丈夫说:东阳,快走。
金宇轩开车离开,只了杨明修一眼,甚至连范东阳死的时候,他都只说会为他报仇。
没有痛哭流涕,没有怒发冲冠,但人生本就是如此,来不及悲喜,一切便叫当时的处境给埋没了。
挣扎是徒劳的,为了保全晓雪,范东阳不是没有那么一刻想要说出口,可一切的变故太快,他们还是死了。
宋红菱也并非真心想要逼死他们,但她却无能为力。
第一批军火,宋红菱等人先是错失了良机,而后失去了金宇轩的信任,这一切都是暗暗进行的,虽然从表面上看,共产党无缘无故就捞到了一笔,但这和金宇轩的多疑多思,宋红菱等人的一些小纰漏是脱不了关系的。
没有一个人希望这批军火落到共产党的手中,但环环相扣,这都成了必然。
我们不禁想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遗憾,不就是像这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徒劳吗?
没有任何事情可以仅凭一个计谋就可以取胜的。
大多数时候,你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事情就发生了变化,于是就只能再创造新的条件,不是没有惊心动魄的时候,但一次次的徒劳,渐渐就成了麻木,所以这部电视剧才如此的平淡,因为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一句话说了上千遍可能就会有上千个和你本身想法截然不同的误解,所以再多的言语,再多的努力,也可能会是徒劳。
时代不能铸造英雄和奸逆,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主观臆想出来的。
我们或者不是为了活出伟大,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为了自己的职责,在一次次失败的徒劳中,依然选择坚持,即使身不由己,也不忘坚守信念,如此而已。
程樯——曾留学莫斯科,也曾参加过革命斗争。
王千源饰演的中国第一个大城市的公安局长,这个东北的糙汉子,用他特有的温柔,守护着哈尔滨这座城市,守护着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居民。
他克制着对宋红菱的爱恋,宋红菱试探他挑动他,他却始终坚持着内心的底线,温柔的祝福——“我希望你能改变,我还是希望你能幸福的。
”他坚守着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哈尔滨局势动荡,风声鹤唳。
可即使明知当他撤离时,国民党的军队就会进驻到这座城市,他却一直坚持,不愿破坏城内的基础建设。
“毁掉一座城很容易,只要半天就可以。
可建设一座城市,可能半年,一年,十年,一百年都不够。
”王千源会爆粗口,会砸桌子,因为程樯是刚下战场的铁血战士;王千源也会眉头不展,愁绪深重,因为程樯是责任重大的一局之长;王千源还会轻声细语,温情脉脉,因为程樯是心中始终惦念初恋的懵懂少年。
影帝之名,名副其实。
宋红菱——“她首先是一个女人,然后才是一个特派员。
”刘诗诗遇见宋红菱,刘诗诗诠释了宋红菱,宋红菱也成就了刘诗诗。
她让中共特派员宋红菱这个硬邦邦的称号变得柔软,一颦一笑,撩动心弦。
她有知识,所以她被指派为国民党哈尔滨地区的特派员;她有胆识,所以她独自面对金宇彬不慌不忙,即使被拆穿也淡定从容,在最坏的情况中斡旋,保全杨景修的性命;她有远识,所以她举报韩秋池韩秋水,即使面对着生命的危险,也要清除国民党内部的贪腐势力;她有善识,所以她不惧被诬陷通共,先斩后奏,着手建立战地医院。
而刘诗诗自小习舞培养的气质,让宋红菱这个饱读诗书的姑娘不用刻意装饰,自带商贾大家的风范。
而面对程樯的真情流露,面对杨景修的若即若离,面对金宇轩的淡定从容更是展示了一个全方位立体的宋红菱。
一个心有党国大业,一个心有柔情万种的女国民党人。
杨景修——其实杨景修实在算不上什么好人,无论放在过去或者是现在,他都是要被人指责唾骂的,可《黎明决战》让人看到,一个所谓的恶人,对待信仰的坚定不移,对待爱人的痴心不变。
他愿意为了宋红菱,取消费心谋划的暗杀计划,他愿意为了宋红菱,低头承认是自己过于心急。
杨景修望着宋红菱时,眼睛里都有星星。
曹炳琨让杨景修的爱那么可怜,又让他的恶那么可恨。
面对宋红菱的卑微,面对“敌人”的残忍,曹炳琨总能自然而然的转换,似乎杨景修就是他。
他早已同杨景修一起,回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哈尔滨,回到了那个心心念念的宋红菱。
最后的最后,《黎明决战》是我自注册豆瓣以来,写的第一篇影评,大的原因倒没有,只是实在看不过眼。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叫嚣,中国电视剧无望,中国电视剧无望。
可当一部饱含心血,真真正正的好剧被搬上荧幕时,却要遭受那么多莫须有的指责和唾骂。
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说,“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莫非当中国电视剧满是搬运、抄袭,你们就满意了?
《黎明决战》确有不足之处,旁白的强行插入,剧情剪切过多……可瑕不掩瑜,《黎明决战》绝对是精心制作的良心国产剧,是将来我可以大大方方推荐给亲朋好友的国产剧。
因为这部剧的制作班底,参演人员,他们尽全力去演绎,去复活,那个时代里的人物的悲喜命运。
他们用自己的良心推动着中国电视剧的发展。
我最为一个细心的观众发现,《黎明决战》里面女主角宋红菱就读莫斯科国立谢东诺夫第一医科大学,这是一所世界名校。
这所大学正式名字是莫斯科国立谢东诺夫第一医科大学,对于这所大学,有不同的翻译,也翻译成谢东诺夫国立医学院,其实这个名字翻译错误,现在已经正式改名第一医科大学,另外著名医学家谢东诺夫名字翻译也不准确,应该是谢切诺夫百度词条就是伊凡,谢切诺夫。
昨晚剧情玩的是心理战了。
先说说开头吧,因为昨晚的失误,宋红菱非常生气的训斥了手下,“一个欺软怕硬的混子怎么这么一个人到了公安局变成了宁死不屈的汉子了呢?
”这里要说下史召,当初在洪宝奎那丢了脸面,之后和伪警察们喝酒时说面子是“爹妈给的,自己挣的”或许就暗示了他之后的结局。
还有“你们杀的人太多了杀人太容易了,我虽是女人,但没有妇人之仁,杨长官,我们两个搭档杀日本人杀汉奸,我手软过吗?
他们是侵略者是仇人,杀戮只会让仇人恐惧,却会让无辜者反抗。
”这就是为什么当上特务头头的是宋红菱而不是杨景修了,杨景修和她搭档这几年,除了面对宋红菱,他只知道杀人,而宋红菱却是每件事都考虑的面面俱到。
之后便是鸿门宴了。
之前杨景修提出杀了周保国和程樯,宋红菱用她的理智或者说是一些私心反驳了,不再给杨景修一丝争取的机会,所以他迟疑了。
但在鸿门宴上,他看到周保国三言两语就说服了一向没有党派立场的红菱她爹的时候,他坚定了杀周保国的决心。
但宋红菱知道不管是因为周保国是她老师还是别的原因,她都要理智顾全大局,所以她想利用自己牵制住杨景修,因为她明白,杨景修对自己的感情,跟着一起去了,而周保国的车上 还有自己的妹妹。
车上几句的话里有话,几个眼神,都恰到好处,尤其是那句“不演了”眼神简直炸裂,几分钟的一场戏让人看的意犹未尽。
最后国共开火,对石明喜和那群被一些看不起的东北警察印象深刻。
三十几个警察对一百多号国名党,因为史召的死,也因为别人对史召的怀疑,石明喜是拼了命都要护住军火的。
撑不住的时候他问弟兄们“东北爷们最看重什么”“脸”“脸是谁给的”“爹妈给的,自己挣的”这其实很好的呼应了前面史召的死,有血性,佩服。
还有赵麓为,在之前,他暗示性的对喜子说些什么,让人觉得他一定是不简单的,期待后续。
诗经版:贝加尔湖畔(电视剧《黎明决战》主题曲)《贝加尔湖畔》是李健2011年到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市时所谱写的,整只曲子凄美婉约,舒朗清寒,在广袤荒凉的北国冰湖之畔,月华如练,平湖如镜,一段冰雪晶莹的爱恋就此上演……玉人燕国旧倾城,对雪临风更有情。
李健老师如此才情浩荡,佩服!
孙楠、张碧晨二位的演绎同样完美!
诗经版《贝加尔湖畔》之梦轩主人其在我怀,子之顾盼。
凯风以南,碧草满阶。
皎皎其辉,思卿如月。
有夜阑珊,烛火明焉。
优游云哉,将岁荏苒。
欲执卿手,且谓之难。
盍云有憾,伊人与携。
孰谓相忘,月华如练,驷之过隙,犹入旧年。
贝湖之湄,君之忘返。
彼匆匆兮,旧岁如烟。
载冰载雪,安居君柔?
斯世遽遽,犹朝露焉。
情之笃笃,冰雪其坚。
会当一日,子之乃现。
清之贝湖,渺渺于烟。
清之贝湖,渺渺于烟。
注:1. “玉人燕国旧倾城,对雪临风更有情。
”一句来自明·薛蕙诗《雪》。
2. 凯风以南:来自《国风·邶风·凯风》中“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原词(李健):在我的怀里在你的眼里那里春风沉醉那里绿草如茵月光把爱恋洒满了湖面两个人的篝火照亮整个夜晚多少年以后如云般游走那变换的脚步让我们难牵手这一生一世有多少你我被吞没在月光如水的夜里多想某一天往日又重现我们流连忘返在贝加尔湖畔多少年以后往事随云走那纷飞的冰雪容不下那温柔这一生一世这时间太少不够证明融化冰雪的深情多少年以后往事随云走那纷飞的冰雪容不下那温柔这一生一世这时间太少不够证明融化冰雪的深情就在某一天你忽然出现你清澈又神秘在贝加尔湖畔你清澈又神秘像贝加尔湖畔爱诗经,爱国学,爱人生欢迎关注新浪微博账号@之梦轩主人微信公众号:之梦轩
女主信仰不断被摧毁,然后重建转变,她心狠手辣但却不影响她的善良和正义,她也曾被迫沾上同胞的鲜血,但又一心心怀天下。
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角色!
但刘诗诗耍狠时候没有力量感,矛盾挣扎全成了冷漠乖巧。
这部剧和《黎明之前》差了一百个《麻雀》…我以为刘诗诗遇强则强,没想到她是遇强能把强变弱,麻烦流量要么磨练演技要么去演流量剧玛丽苏,不要祸害王千源张译他们,谢谢。
刘诗诗最生动的时候大概就是和吴奇隆对戏,这也是为什么她至今代表作都只有步步惊心的原因吧。
没天分真是令人绝望,不是什么时候都摆着礼仪小姐的仪态就叫演技好的!!
演员不是模特,粉丝自重。
舍友没有豆瓣账号 我来帮她发观剧的感想 中午的时候 我在玩手机 她突然叹了口气 说“真是一点波澜都没有啊 像白开水一样” 我问啥 她说“黎明决战” 她说只有发现国民党贪污腐败那块让她感到一种激动 其他时候真是毫无波澜 额 好吧 反正我是没怎么看 因为我不喜欢这种题材的这种题材其实挺考验人的内心戏的 王千源演技确实不错 他和刘诗诗的cp很有新意 但目前看来还是没有什么特别激烈的火花
黎明决战不愧是强情节高品质正剧,剧情推进特别快。
一二集交代故事背景、人物出场,第三集开始进入主线,剧情环环相扣,两个阵营斗智斗勇相当精彩。
许多经典台词也颇具现实意义,很久没看过这样一部全程无快进的剧了,因为每一分钟都不舍得错过。
这里特别要夸下刘诗诗,她对宋红菱的演绎非常细腻且富有层次感,比如再见程樯的激动、平淡隐忍下的内心却是狂风骤雨、由于党派立场无奈对立的神伤……各种复杂的内心戏只需要一眼一瞥,观众就能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
而作为军统在哈尔滨的最高指挥官,面对数位老戏骨“下属”,有条不紊地分析形势、部署任务的她不怒而威,自信沉静的眼眸穿透力十足,表演张驰有力、挥洒自如。
刘诗诗演得了富家千金的温顺乖巧、少女的青涩可爱,也演得了作为特工上校的冷静缜密、自带威严,同时宋红菱又是救死扶伤、心系百姓的爱国主义者。
这样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矛盾结合体角色,很考验演员的实力,第一次接触年代剧的刘诗诗就做到了,而且演绎得很成功。
把角色演成自己,达到忘我的状态,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就是演员的最高境界了吧。
能演好古偶也能演好正剧,刘诗诗的可塑性令我刮目相看!
就算与一众实力派同台较量,刘诗诗的表现也很出色,看好她。
期待后续作品。
另外附一张广电总局编辑对宋红菱这个角色的评价,宋红菱不简单,能演出宋红菱的人更不简单!
黎明决战播后研讨会上,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强调说,刘诗诗扮演的角色是国民党的军统高级官员,面对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和情感冲突她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外露,而且她还得伪装成红十字会官员和商会的代表,这多重角色要求她的面部表演端庄而内敛,作为富有经验的军统特务头子,即便有强烈的内心情感起伏也不能让外人察觉,只能在眼神和表情有细微的变化,所以说刘诗诗的表演是准确的,而且是深刻丰富的,这对阅历不深的87年出生的演员是极大的挑战。
今天是宋长官在剧里第二次哭,也是第一次流下真实的眼泪。
在晓雪的尸体面前,当着程樯的面,她第一次流泪,真假参半。
在滨江组总部看到被捆绑的晓雪,看着晓雪的哆哆嗦嗦,宋红菱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怎么像个刽子手,说好的为了国家的前途呢,眼前这个近乎发狂女人和党国大业有何关系。
她告诉晓雪自己一定会保证她的安全,这既是在试图安抚晓雪,也是在安慰自己,告诉自己这些所作所为还是正义的、不会殃及无辜。
后来,听闻晓雪的死讯,宋红菱对晓雪的、对自己的誓言一下子破灭了,她只能咬着牙质问杨景修为什么会这样。
但是公安局还是要去,程樯亲自打了电话来,作为晓雪的“好姐妹”,自己必须去,同时为了套取更多关于范东阳的情报、不让自己暴露,她也必须去。
带着对晓雪、对自己的悔意,带着清晰的任务,她来到了公安局。
当着晓雪的尸体,她第一次哭了,把一副楚楚可怜的外表留给程樯,告诉程樯自己是个普通的女人,正在为了好姐妹的死亡心碎。
当然,她也真的有些心累,特意对程樯强调了“无辜”二字,让这真假参半的眼泪把自己内心的愧疚带走。
末了,她也没忘了自己的任务,以商会名义请局长将范东阳近况告诉自己。
回去的路上,她清理了自己的思路,有些事情该下狠手的还是要做,绕不开良心的也当保持良心的自由。
在这次短暂的挣扎之后,宋长官又恢复了理智,她践行着自己那晚告诫自己的话,一边救伤员,一边对大岛医生起杀心,与大岛医生达成无言的默契又放过他;对待金玲,她一边尽心的给孩子治眼睛,一边杀司机、绑架孩子,用女儿的性命去威胁老狐狸。
这些日子,她重复着这些工作,经历过失败也经历过短暂的胜利,当然,也被韩站长这位恩师、军统这些蛀虫逼到发誓不再相信任何人。
她还是相信杨景修的,这是唯一可以信任的人了,哪怕杨景修制造恐怖触动了她心里对程樯紧绷的那根神经,哪怕他忘了摘车牌、弄丢了孩子,她都没有过于苛责。
生逢乱世,有志者当救国,对待同道中人,不相互取暖还能怎样呢。
比起程樯这个大局长每天拍桌子扯嗓子训斥手下办事不力,看似温和的宋长官内心更多的是孤独——难道要把唯一的杨景修也骂走吗。
不经意之间,菱修的这种“革命情谊”已经开始升华了,她默许着杨“油嘴滑舌”像哄老婆一样跟自己说话,她包容着杨的疏忽,既是安慰他,也是安慰自己。
《黎明决战》剧情的转折出现在金玲身上,在剧情上这个小姑娘的出现再次把两方摆在了同一起跑线。
在情感上,也掀开了金宇轩的软肋。
再狡猾的狐狸,对待女儿也难掩内心的柔软。
同样的,被宋红菱拿女儿相威胁的金宇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亲自找到了宋府,用宋家满门的性命威胁宋红菱。
宋红菱急了,她气得发抖,但是面对金宇轩只能强忍着不发作。
初到哈尔滨时她说过,唯怕这次任务危及自己的家人,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她怕自己害了家人,也怕老父亲伤心。
之前妹妹闹她,说要去跟程樯谈恋爱,她阻止。
妹妹演的是一出姐妹争风吃醋,姐姐的心里却在滴血:共党必败,你是跟他上战场还是逃到苏联?
哥哥已经死在战场上了,我把命给了军统早晚要步哥哥后尘,兄妹三人唯有你能去为父尽孝了。
可今天,金宇轩找上门来,父亲性命危在旦夕。
情急之下,她只能向父亲坦白身份。
为了保护父亲和妹妹的安全,她必须尽快了结这次任务,不能再耽搁了。
老校长秦子谷病危,她去看望校长。
老人家颤颤巍巍地拉着红菱,告诉她,她的格局一定要大,不要有党派之见,要救这个国家。
老人家说,他看出红菱心里有事情想不开,不知前途如何,这话戳中了红菱这些日子积累的所有情绪。
情绪开关一下子打开了,在这个封闭的屋子里,面对这个一生为国的老人,宋红菱第一次哭了,真真切切的哭。
自己在做什么?
自己该怎么办?
她抗战时期加入军统,为了救国。
她在这里当特务,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些日子她面对过良心的煎熬,也面对过军统的腐败。
现在别无他法,只能去跟程樯正面冲突,可能会连累自己的家人了,但只能背水一战。
哪怕拼光了滨江组,也得做到。
到了这一天,我宋红菱第一个杀身成仁……她这样鼓舞士气。
破釜沉舟了,唯有如此,才能尽快结束这一切,摆脱所有的煎熬。
从这一刻起,宋长官的人设开始走向悲情。
也正如此,我们看到了下集预告里她给杨景修的那封绝笔信,她要一个人去了结这一切……希望有个人可以去地狱的边缘拉她一把。
3.13【更新三件事】1、关于宋红菱和程樯的共同价值:他们的初恋故事引发的花样吃醋大赛虽然为紧张的剧情提供了些许缓和,但最重要的还是告诉大家,这两个人当年能成为恋人必定是有共同点的。
程樯几次像傻小子一样跟人家讲百姓多么爱我党、我们多么需要百姓的爱,其实跟今天宋长官训话时提到的殊途同归。
宋长官的意思是,如果军统再这么滥杀无辜,只会让老百姓人心更加背离。
如果按照那句马基雅维利式的话问,君主是受人爱戴好还是敬畏好呢?
宋长官和程局长都会毫无疑问告诉你是爱戴。
你要通过公意、通过德行去建一个卢梭式的国家,而不是建一个只有恐惧和暴力的利维坦。
2、党国大业和个人价值的冲突:宋红菱昨天的挣扎一直在讲述这个矛盾,战争的残酷没有人能够幸免,但是这不能给杀戮提供理由;然而如果真到了那个份儿上,有些事情必须动手。
程樯对待军火和石明喜又何尝不是如此?
国共高层共同从收音机里听到四平战事结果,这个剧情很重要,除了又逗了一下假夫妻神同步小窃喜之外,更重要的是告诉观众,现在的局势真的非常紧迫,不是开玩笑了。
对于宋杨来说,四平拿下了,只要再攻下哈尔滨,我们就能建立一个三民主义的国家,对于程周来说,我们必须守住接下来的每一步,才有可能建立一个我们理想的国家。
这批军火在不在共产党手里,是东北战场局势的重要转折,也就是国家前途的转折,千钧重担压在自己的肩头,谁能松懈?
宋红菱为了党国大业一本正经的搞事情,程樯又何尝不是为了他的党国大业呢?
是啊,史召到死也没有泄露半句情报,喜子他们拼命守着这个假军火,程樯却不敢相信史召也不敢告诉喜子。
可是,把这个重担压在你头上的时候,你敢用国家前途做赌注吗?
这就是这位公安局长肩上的担子啊。
剧情是铺垫到这儿了,可毕竟观众对正面人物的期待很难包容这份蒙在鼓里的血战,还得看明天源哥要怎么演面对喜子这场戏。
3、东北老爷们儿最重要的是脸:伪满警察是什么概念呢,石明喜第一集呛程樯的时候提到,你们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伺候过日本人、国民党。
“伺候”二字非常传神了,大概是一种“三姓家奴”的形象,没骨气怂包蛋的样子。
吴铮看不起他们,程樯打电话让他们撤退或许也是没想到这帮伪满警察真的这么有血性不知道逃命,山坡上车里那两位则一直以为打的这么激烈一定是撞上了主力部队,谁能想到是天生就该贪生怕死的N姓家奴们打出来的呢。
这场仗打的非常惨烈了,石明喜这般兄弟的血性东北爷们儿也是目前为止这部戏里最让人出乎意料又敬佩不已的形象。
昨天看到史召的血性我终于明白史召被用枪抵着头时尿裤子那场戏的用处,今天这场血战也让我们发现开局那段东北警察酒馆戏的作用,唉,虽然应该感慨一下真的每场戏都不是白拍的,但还是开心不起来。
唉……3.6跟程樯不同,宋红菱是没有历史原型的,但这个角色立在这里却让你觉得无比真实,无外乎外壳和内核。
在外壳上,宋红菱外形气度符合留学归来的民族资本家千金、举止智谋让人能看明白一些但是又不能让人猜透了,演员双重身份的演绎拿捏还原了人设的要求。
但这只是第一步。
在一群众多真实历史原型的串联起来的戏里,这个虚构的人设若想立住,必须有点实的、让你相信她是这个时代活生生的人的东西,那便是她的内核。
所以这篇主讲宋红菱这个角色的内核。
这五集外加些许下集预告基本上把宋红菱的个人履历完整拼起来了。
宋红菱其人,哈尔滨总商会会长千金,年少时就有主见,为商会的叔叔伯伯们所周知。
东北沦陷后,目测二十岁左右的红菱经后来任中共民主联军副总司令的周保国(历史原型周保中)推荐留学苏联,读的是最好的医科大学。
在莫斯科与被派进修的刘兴汉(历史原型原名刘汉兴,陈潭秋同志为其改名陈龙)相恋,她当然知道那是共产党的人,不然怎么往延安写信,这段恋情能够成立,恐怕很大一部分理由是因为大家都信仰想要这个民族更好吧。
回国之后的宋红菱由军统长春站少将站长韩秋池领进军统大门,这些年杀的都是日本鬼子、大汉奸卖国贼,从未手软。
行事果决的作风一直延续到现在,想来也当如是,不然就算是有个位高权重的恩师,如若没有些实绩,恐难在几年间不仅自己官拜上校还有个中校手下。
宋红菱这个人,不仅行事果决,不怒自威,而且知人善任。
手下审不出东西,她飘下一句“让杨长官来审”便又飘走,审完之后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分配任务也只提纲挈领,具体落实全交给杨长官当着自己的面树威;当然,这个聪明的女人与杨相处四年,自然早就知道他对自己有情,也知道下属不敢越雷池半步——于是,宋红菱就这样用杨对自己的感情和自己不断明示暗示表明自己对杨的充分信任,把杨控制(或者说安抚)在一个能迅速完成任务但又不会反压自己的范围内。
你看,不管是杨景修第一次兴奋表示自己睡到同一水平线,还是两次带着吃醋的语气问红菱和程樯的关系、进展,红菱都是一副“又来了”的慈祥笑,好像老司机在看一个早就被她看穿的小男生;尤其今天这集,带着笑意直接点破他说你这话酸溜溜的、我可不爱听,又宠溺(??
我仿佛看错了性别,可能是刘诗诗本人比较苏吧)又安抚的样子……唉,真是被刘诗诗这个小妖精,啊不,宋红菱这个小妖精吃的死死的……所以刘江导演说,刘诗诗演的首先是一个女人,其次才是女特工,这是非常准确的定位。
唯有先让这个女人的魅力立住了,才能把她的特务长官形象立住,诗诗也确实如此。
更进一步,这个女人有能让人信服的魅力,必须有与魅力相称的心地,不然上述那些游刃有余的处理很容易跑偏到蛇蝎美人的类别中。
好在,宋红菱并不是蛇蝎美人。
早在让洪宝奎闹事时,宋红菱听说死了六个人,流露出些许不悦,我们又不是刽子手,怎么能滥杀无辜呢。
不过她也没有苛责手下,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也没必要追究,再说这样的斗争死伤在所难免,宋红菱当然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宋红菱为死伤无辜不悦时,杨景修以一副早知道的表情看了她一眼,联系之前逼供后只对红菱汇报“招了”不报“死了”,恐怕也是知道宋长官一贯不滥杀无辜,那些脏手的事自己碰就行了,不给红菱添堵。
我们是为了党国大业,完成党国大业的人不应是一群刽子手。
这是宋红菱的处事风格。
加入军统、只杀汉奸卖国贼(需要提一句,假老公给红菱编了一份完美的中立人道主义者履历骗宋家老爷子,虽然中立和人道主义都是笑点,但战地医生或红十字会的经历并不必然是假的,从逻辑看,这样的潜伏者必须说话真假参半,让自己的话有证据对上,才不至于暴露),为了党国大业奋斗,不滥杀无辜,她心中的党国大业在此刻之前必须是面向一个新中国,一个贯彻三民主义的信仰的新中国,为了这个理想国做什么都行。
慢慢地,宋红菱会发现,她所面对的敌人不再是抗战时期的汉奸卖国贼日本鬼子,而可能是无辜的老百姓、是对老百姓无害且还不错的共产党。
从目前这个盗亦有道的人设出发,她最终会动摇,她一定会动摇,不过这种动摇不是黎明之前里谭忠恕对国民党大势已去的动摇,而是那种理想国破灭式的动摇。
但是现在的她还没有。
她虽然为无辜之人枉死而自责,她可能觉得自己突然从一个三民主义接班人变得更像一个刽子手,但是她的理智明白,为了党国大业,遇到同样的事情自己也会如此做。
有些事情必须做,这是对党国的责任,有些事情必须纠结、必须自责,那是宋红菱的良心。
我愿意看她纠结,看她不断说服自己她的党国大业是值得追求的信仰,我也愿意看她一次次说服自己党国大业不是刽子手。
我们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能够为此杀害那么无辜的百姓吗,这恐怕是后面剧情中红菱需要面对的,当然,她还需要面对我们众所周知的人心涣散的党国。
我想,这可能就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情感吧,她的内心应该代表了那个时代许多活生生的人。
(2017.3.5)开局两集不长,但绝对可以用惊艳形容!
故事背景是1946年,共产党刚刚解放了第一个大城市哈尔滨,但是哈尔滨这个城市经历过日本人、苏联人、国民党,还有我们看智取威虎山熟悉的东北土匪,主人公是为了解决这些棘手问题而走马上任的公安局长王千源。
以为要铺垫一下,没想到刚演了两分钟,一场枪战就把上面全交代清楚了:公安局长到任第一天就遇到埋伏了,马上反应出三个情况,一是军统特务大量潜伏在城市里、警察队伍里,二是当地警察既不专业也不服共产党,而且共产党进城玩大赦天下放了一批地痞流氓。
好嘛,这是一场硬仗。
那边还没完,军统总部怀疑长春站有内奸,直接架空了长春站派了女主角刘诗诗来重整在上面伏击公安局长的滨江组。
出场也是简洁明了,外表富家千金白富美,极具迷惑性的掩护身份,实际上是军统特派员,几句话上来用优待牺牲者家属安抚了刚刚遭受重创的滨江组特务们。
又是白富美又是特务头子得镇场子,这个双重身份找刘诗诗就对了,身段无可挑剔带着富家千金贵气,几个眼神几句安抚短短一场戏下来,这个角色就算立住了。
第一主线推进也快。
不是东三省嘛,日本人战败来不及带走的军火总有吧,一个汉奸少将拿着军火坐标跟国民党谈交易换金条。
前面铺垫的长春站内奸也派上用场了,给共产党同步转播军统的军火交易进展。
刘江导演玩梗的地方是,这个地下党是《黎明之前》里对波叔这位共产党“沉睡者”步步紧逼的李伯涵,这回摇身一变自己成了“沉睡者”。
这样一来,日常城市里搞破坏敌暗我明,夺军火敌明我暗,有来有往这故事才能好看。
再说这感情线。
导演把刘诗诗请来,要是浪费了这张脸不给她安排个恋爱史观众也不答应,果不其然这么快的节奏居然在大家严肃搞谍战、解救人质的时候暗搓搓藏了段三角恋。
简言之就是刘诗诗和王千源是在苏联留学时认识的昔日恋人,回国后抗战失联了,那边男主十年未娶,这边女主在军统隐藏身份一直有个下属兼任假老公,假老公对上司还有想假戏真做的情愫。
这就精彩了,搞明白这个关系后看几个人的对话,无论是什么“我穿上这身西装就像宋家姑爷”还是“你和公安局那个程墙到底什么关系”,明面上大家都一本真经的解救人质、了解任务资料,可是怎么看这话里都带着不小的醋味儿啊~(2017.3.3)
两星半,刘诗诗真的很好看啊,但是……演技整体无功无过吧,剧情也一般般
黎明之前的原班人马,
刘诗诗又接了一个盲人角色?
看的时候一个个黎明之前的熟脸儿出现确实惊喜,拍摄手法也很相似,一眼能看出出自一个导演之手。第二集绑架人质那里后面车上的人不开枪我真的看不下去。刘诗诗长得可真好看啊然而表情能不能生动一点,难道要这么僵硬造作地演完整部戏吗?
剧情拖沓。
两星给其他演员 本来还蛮期待 不过刘诗诗演技还是没啥增长 听说还是剧中唯一一位配音的 影帝的演技感觉没有电影那么好低出预期
还可以,没超过预期。电视上补了
感觉质感不错啊,王千源刘诗诗的组合很赞啊
千源大哥饰演的公安局局长有军人的霸气,从军人向公安局局长转变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希望随着剧集的走向,咱们的程局长不要再大喊大叫啦,个人感觉现在的表演太外放了,适当收一下也许会更好。诗诗的演技我只能说欣赏不了,从头到尾一个表情,她的演技已经出神入化到全部走内心戏的高度。
王千源和刘诗诗的cp感比黄轩跟我的cp感还要低,而且全程感觉演的都是一个大老粗的土匪,刘诗诗虽然演技面瘫,但仍然堪称面瘫界最美(这样有安慰到粉丝们吗?)二颗星全给她在这部剧里的服装秀了,不谢再见。
还行,果然,在流量和演技挂里只能选其一,期待兼具的人出现😉
刘诗诗这次尝试谍战剧,和之前的角色大为不同,觉得吧红菱的家国情意表现得不错。
剧情紧凑,才30集没有注水,刘江导演的功力值得信赖,刘诗诗演的宋红菱形象非常饱满,杀身成仁为国为民,和男二的感情戏很有看点
被《黎明之前》甩了N条街
美女与野兽⋯
还不错,刘江导演的作品不会低于一定的水准。
依旧看不出刘诗诗眼神中的情绪,这种人设淡淡的定位真的不适合演戏的好吗,安安静静的拍照片不好吗?还有这剧的妆容是几个意思,这寡淡的妆容配复古风情的发型合适吗?这真的是国军派来的高级特工?你可别逗了……
喜欢民国诗,刘诗诗演技真棒,好会选剧本
希望以后的作品能够为了角色去选择角色,实在不建议为了所谓的搭戏骨去蹭演技,合适的剧本合适的班底还需要合适的人去演绎,有些东西没有是真没有。在看到刘诗诗双目连聚焦都没有的去开枪 审问的时候,我实在无法说服自己这是人设需要了...
跟《黎明之前》比不了……逻辑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