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米歇尔的表演,这部片子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应该没有了吧。
我承认我喜欢梦露,试问世界上有谁不喜欢那样一个惹人怜惜敏感脆弱的奇女子?
可是这个电影确实让人有些失望,即使冲着梦露和米歇尔,也只能给到三分。
整个电影无处不在的爵士乐配乐和爵士乐插曲,然而电影里面找不到一丝一毫的Jazz feeling,这让酷爱爵士乐的我情以何堪?
点这个电影的时候,我深深地觉得自己像是换上了精神分裂症,耳畔充斥着爵士乐而眼前闪现的是伪纪录片,怪异的节奏和怪异的剪切。
我不断提醒自己,这个片子就他妈和爵士乐没他妈一丝一毫的联系,但还是抵挡不住,我对JazzMovie的憧憬。
好吧,这也无所谓了。
就说这个电影好了,先不去讨论这个伪纪录片的真假,我们只看内容。
记得小时候,大概小学三四年级时,那时刚刚知道写日记。
我们的语文老师就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我们,不要把日记写成流水账。
什么是流水账,举个例子。
小时候写日记经常这样写的:今天上学去,半路上摔了个跤,我爬起来继续走,到学校和同学打了一架,老师把我们批评了一顿,下午放学回家吃饭,又不小心吃到了一只苍蝇。
这就是流水账了。
我小的时候就知道流水账不好,难道导演这么大年纪,竟连这个都不知道。
电影里除了梦露一周里的流水账生活,其余的都是导演、编剧的意淫。
-分割线,下面是我的胡言乱语,与此电影无关对生活浑然不觉浑浑噩噩而又狂妄自大者,最后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的粉身碎骨。
终于把这句话完整地表达出来了,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还非常非常想骂句脏话来发泄。
这不是恶毒的诅咒,我更乐意把它看做是我的一种将会成真的预言。
有多反感一个人时,才会希望他马上从眼前消失,最好蒸发掉,像电影《太阳浩劫》里面近距离接触太阳的人,瞬间变成灰烬。
当然,我看到苍蝇老鼠蚊子蟑螂之类的同样有这种想法。
对,就是这样的。
只是反感而已,也没别的了。
生活,难道带给人的不光是真实吗?
活在这样真这样真的生活里、世界里、现实里,人是有多混账草包傻缺虚伪无知无能才会无视生活的真实。
仅仅靠生活在自己意淫的世界里一边编织着自己的梦幻、打造着自己的童话,一边向其他人自鸣得意。
这让其他人如何接受?
要让其他人甘愿在如此荒谬的世界里打打酱油陪着演戏,就为了满足这样人可怜的虚荣心和耻辱的成就感?
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让那群无知而又贪婪的小朋友高呼“皇上万岁万万岁”,“我们明天还这样喊,你会给我们发糖吗?
”。
世界有人千千万,你又算哪个大林子里的鸟?
除了反感,好像就只能无视了,反正我是做不了可怜到靠搏欢心讨糖吃的小朋友。
对待这类人,貌似也只能上对待肩膀上衣领上的头皮屑一样,拍一拍,拍没了,得嘞!
管你妈的你是谁还是谁,反正你他妈跟我都没半毛钱关系。
生活,就是生出来,活下去!
不记得是谁说的这句话,粗俗中又带着说不出道不尽的哲理。
生活,带给我们的也许是磨难,也许是坎坷,也许是一条条沟,也许是一道道坎。
也许哪天真的会碰上上刀山、下火海,而且生活的全部意义里肯定是包含这些内容的。
没有经历这些,哪里算经历过生活。
当然生活带给我们的也不光是这些,还有很多很多。
就像酸甜苦辣,那些只能算作苦的一部分,还有数不尽的甘甜。
但如果没有经历失败的痛苦,怎么能体会成功的甘甜?
反正我是会斗志昂扬、不顾一切活下去,别人呢?
P,s,正如前边说的,这只是胡言乱语,切忌有人对号入座,如果有人不慎发现自己像极了故事中的人,那我只能说声抱歉。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巧合纯属雷同。
好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月9日 重庆
梦露,如梦似露。
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性感佳人是一个高高浮在弯月之上的梦,亦真亦幻,遥不可及。
所幸【和玛丽莲的一周】并不曾试图摘下这个梦,只是为这个华美幻梦褪去了光鲜的外衣,流露出悲伤的内核。
悲伤,听上去似乎与梦露无关。
大银幕中的她总是红唇微启,双眸迷蒙,以一粒香痣演绎欲说还休的万种风情。
那些想要看奢靡美人的观众恐怕要失望而归了。
本片的女主角米歇尔•威廉姆斯在外型上有公认的硬伤——她那张过于温婉纯良的脸,更适合隐忍的妻子角色,又如何还原女神的风姿呢。
剧本和米歇尔的演技极巧妙的避开了这一点,更着重于浮华背后梦露不为人知的痛楚。
抛开光环,本片塑造的玛丽莲只是个拥有女人外表的女孩。
通过男主角炙热的视线,呈现出她轻咬嘴唇,俏皮的眨眼,一根纤纤玉指点在唇角,楚楚婀娜。
这些充满童真的小动作与梦露本身的少妇韵味完美的融合了。
一身白裙跳跳唱唱的她,像一只装了弹簧的果冻,对自身的无穷魅力浑然不觉。
不仅是外表,梦露身处名利场,内心却未曾沾染世故,始终充满了不确定与自卑。
劳伦斯•奥利佛以为和玛丽莲合作能让他重返青春,费雯丽妒忌她的美,演技指导和经纪人坚持宣称她就是伟大的演员。
她抱着剧本坐在楼梯上无助的哭泣,像个迷路的孩子,换来的只是丈夫的冷言冷语。
他们都把梦露塑造成自己心中的芳华神话,却没有人让梦露做她自己。
不禁让人想起梦露那句著名的无泪控诉:“做玛丽莲•梦露有什么好?
为什么我不能做一个普通女人?
一个拥有家庭,拥有自己的宝宝的女人。
”此时的梦露会选择亲近男主角这个无名小卒,已经是显而易见了。
只要能让她毫无顾忌的放肆开怀,这个人是谁其实并不重要。
她躲开经纪人同爱慕自己的小助理偷偷溜出去,在铺满日光的午后尽情嬉戏,这里是他们的临时天堂,玛丽莲能够忘记麻烦频出的片场,相敬如冰的丈夫。
对于梦露为什么会这样,影片并没有给出正面答案,只是在图书馆戏中,用过梦露对书籍的景仰和家庭的绮想,折射出童年的残缺让梦露长期处于患得患失的境界。
另一方面,她因自己文化底蕴不高,面对各位老戏骨的自卑心态,以致于依靠有人时刻辅导自己拍戏。
曾有人嘲讽同梦露的胸部相比,她的智力只处于胚胎状态,梦露无奈又酸楚的说,我必须要去字典查一查胚胎这个词。
米歇尔•威廉姆斯的表演无疑是极其精妙的,言笑晏晏间倾倒众生,她哭你跟着她哭,她笑你就希望她笑得更久一点,人戏合一,大抵如此。
除了梦露,剧中大大小小零零杂杂众多的角色(除了灾难般的费雯丽),塑造的也是颇为贴切的。
其中最最拔尖儿的莫过于饰演奥利佛的肯尼斯•布拉纳,完美的还原了这位影帝的生前风采。
两位年轻演员埃迪•雷德梅尼和艾玛•沃特森,较之他们之前演出经历,也有了不一般的进步。
那个少年与梦露,短短的一周,已值得用余生朝圣了。
由当事人(Colin Clark)的日记改编。
片名是指梦露受Laurence Olivier之邀去英国拍摄《游龙戏凤》时,在丈夫Arthur Miller离开后,与剧组跑腿小弟Colin的暧昧一周。
不管这事本身的真实性如何,都无疑是个很好的影视题材,也可以借此缅怀一下不知不觉已经离开我们50年的女神——玛丽莲梦露。
所以,可以说这是个准传记片。
传记片的经典思路是在维持名人原有大众形象的前提下,揭露其不为人知的一面。
本片也不例外。
梦露的性感迷人风情万种是她的招牌,她的反复无常药物成瘾也早已不是秘密,但她的梦想她的内心却鲜为人知,这或许也可以解释她在风华正茂的36岁时选择轻生,而后人仍一头雾水众说纷纭的悲剧。
本片通过梦露本人之口,让我们得以一窥她光鲜背后的挣扎与追求、纯真与脆弱。
她迷恋方法派演技,既善良又虚荣,容易动情又容易受伤,善于运用自己的魅力甚至身体。
她对自己的表演很不自信,一生渴望成为出色的演员,却又始终未摆脱性感尤物的标签。
1998年,美国电影学会评出的20世纪最伟大女演员中,梦露排名第六。
她若在天有灵一定倍感欣慰。
主演的发挥往往直接决定了传记片的质量。
Michelle Williams之前花了6个月时间熟悉有关梦露的资料、电影和访谈,又是增肥又是学步,最终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金球奖最佳女主角(音乐喜剧类)实至名归。
但唯一的问题是,有着甜美笑容的她与梦露这位首位花花公子女郎的艳星形象实在相差太多;导致每次剧中那些男人们作出色迷迷的表情时,我都禁不住想骂“你们都眼瞎了么”。
美国影评界对Michelle的表演一片赞誉之声,却对扮相只字不提,他们真能分那么清?
说起梦露,人们脑海总是会不自觉浮现这样一个婀娜多姿的身影,她唇红齿白,眉目如画,娉婷袅娜,摇曳生姿。
她是海中女妖,如出水芙蓉勾魂摄魄;她是狐精妲己,“桃花难写温柔态,芍药堪如窈窕妍”。
她的美丽,让文字也黯然失色。
作为上世纪的性感女神,梦露可谓深谙驭男之术,言笑晏晏,举手投足都那么有杀伤力,似乎她只需朱唇轻启,莞尔一笑,男人们便会纷纷中枪,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她的经典形象,应属《七年之痒》中的一幕,那一袭白裙被风撩起,透露着无限的春光和性感。
可就是这么一位尤物,却身世坎坷,英年早逝。
电影《与玛丽莲的一周》取材于梦露的第三段婚姻期间(1956-1958年),那个时候梦露已经声名大噪,家喻户晓。
她远赴英国拍摄电影《王子与舞女》,对戏的Laurence Olivier不仅在当时也是英国的一代名角,更是该电影的导演和制片人。
电影切入点很巧,不像东爷要讲胡佛的爱情和一生,也不像梅姨要演铁娘子的叱咤和孤寂,电影只讲述梦露当年在英国拍一部电影的短短时光,让观众觉得仿佛自己就是那个雀斑男孩,幸运地和梦露谈一场甜蜜的恋爱,疼惜她作为大明星的苦楚和作为小女人的率真。
只可惜梦露在电影拍摄前后两度怀孕流产,她与自己的第三任丈夫也最终在1958年分道扬镳,即便梦露十分珍惜这段婚姻,可她对毒品、酒精的依赖却导致了婚姻的结束。
不得不说电影中的一干演员都十分出色,众星捧月,将梦露的一周演绎得令人目眩神迷:新人Eddie Redmayne的启用无疑是一个很聪明的选择。
他年轻稚气,却单纯善良,投射出多少个大银幕前观看电影的曾经的自己,脸上的雀斑难掩青涩的爱恋,明知是飞蛾扑火却仍要试过才会死心。
Emma Watson真是美人胚子,虽然戏份不多,却也可以预见她将来必定会更加漂亮,星途坦荡。
Judi Dench演得角色分外慈祥,算是相对龙套的角色,却仍然诠释到位。
而最后不得不说Kenneth Branagh的表演,真是演活了Sir Laurence Olivier的神态,那表演已入化境,和Michelle Williams相辅相成,恰到好处。
不仅如此,导演的功力也让人赞叹,从布景、台词到摄影,电影可以说都可圈可点,尤其是摄影的色彩,饱满艳丽,颇有复古的感觉,仿佛屏幕上的烈焰红唇金发尤物,刹那间就要走出来,摄影师功不可没。
电影中的Michelle Williams的表演无疑是很精彩的,从《断背山》里走出来的她,现在已成为新生代演技派的中流砥柱。
她演活了梦露作为小女人的柔弱一面,那镁光灯后的凄凉苦楚,那对于平凡生活的求而不得,小米拿捏得恰到好处,观影的时候,一缕忧伤的气氛仿佛一直萦绕在她的笑容中,倏尔显现,随即又湮没在梦露那习惯性的明媚和性感中,让人想抓住,却又匆匆而逝。
这一分的悲伤恰好符合梦露复杂的人生经历,也展现了电影中梦露对于自己的第三段婚姻的勉强挽留的无力感,许是这样,奥斯卡才再次垂青小米,给了她一个提名,而至于获奖,则还是需要看公关的力量。
然而可惜的是,虽然小米对于梦露的神态气质捕捉还是相对到位的,可她却不及梦露那般妩媚撩人,想要诠释那一分如风荡漾,需要的是骨子里的媚气。
小米毕竟是一位平凡的妻子和母亲,她没有梦露的美貌,更没有梦露在《花花公子》里赤裸的风骚,她能做到的,已经是她的最佳诠释。
于是我们看到她裙摆摇曳,顾盼生姿;看到她面对媒体和焦点的坦然和自信,看到她眉目含情、婀娜轻佻,轻易地勾魂摄魄,这般风情,已然不易。
回首对比那个在金球奖上发表获奖感言的短发的小女人,真是天壤之别,她和亡夫希斯莱杰一样,都是伟大的演员。
当玛丽莲在镜头前蹁跹起舞,一袭白裙漾起涟漪,Sir Laurence Olivier也不由得赞叹marvelous,隔阂于两人之间的冰山轰然倒塌。
这就是梦露,轻而易举摄人心魄。
她是《危险的年代》里一道《夏日闪电》,她是穿越《柏油丛林》的《彗星美人》。
她出挑于《歌舞团的女人们》之中,却不谙《如何嫁给一个百万富翁》,所幸《绅士爱金发女郎》,万人追捧之下,她对体育明星大呼《让我们堂堂正正地结婚吧》,可没享受多久《爱巢》中的《灵药春宵》,她的结局就落得《我们没有结婚》般下场。
《大江东去》,时光终未给梦露这个《干劲十足的人》《幸福的爱情》,多少人也只能在《夜阑人未静》时,《无需敲门》却妄图窥视其《七年之痒》。
《轻歌曼舞好营生》,她的《豆蔻年华》都留给了银幕前的我们,却英年早逝,毁于药物酒精之手,究竟是《罪有应得》,还是天妒英才,我们已经遥未可知了。
说虽如此,可梦露仍只属于一个时代的声色犬马,活在那个时代的画阑屏中。
她是性感符号,折射出多少纸醉金迷。
现时的我们,怎可猜度她盈盈笑靥中的亦真亦幻?
于是任凭多少光影流岚的描摹,都无法还原那时候人们眼中的她的万千光彩,仅可留以后来演员的灵光乍现,模仿诠释她的倏忽一瞬,供我们遥遥长忆其彼时风华。
也叹息这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怕是再也出不了梦露这样的女子了。
毫无疑问,用传奇来形容玛丽莲梦露的一生是无可厚非的。
她出世即遭生父抛弃,母亲患有精神疾病,不能够也不愿意抚养这个女儿,童年时代她颠沛辗转过十几个寄养家庭,13岁就遭受养父的侵犯,为了尽早脱离这种生活,她16岁迫不及待的结了婚,嫁给一个和未来的自己格格不入的小人物,在她短暂的人生中,她还有两次风光无限的婚姻和无数惊世骇俗的绯闻。
无论是棒球明星、知名剧作家、影帝还是肯尼迪兄弟,这些在各自的领域都能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全部都是这个女子人生的点缀罢了,世人对女子最高的评价,不是美貌,不是贤惠,不是聪明,而是妖精。
只可惜,玛丽莲梦露天生一身妖精的风姿,却没有修炼出妖精的心肠,BTW,伊丽莎白泰勒才够炉火纯青。
最后的最后,1962年,她孑然一身,谜一样的倒在洛杉矶布莱登寓所的卧室里,死因众说纷纭,年仅36岁。
说句不厚道的话,这样的结局对于传奇人物来讲算是功德圆满,她一生都与浮华、欲望、名利和阴谋缠斗在一起,至死不休,她穿过的戏服,在60年代被拍出130万美元的天价;她拍过的《花花公子》创刊封面照,2010年12月8日在美国佳士得出售,万众瞩目;包括她1956年在英国拍《游龙戏凤》时一个小助理写的回忆录,都能从九五年畅销至今,于是才有了这部改编电影——《我与玛丽莲梦露的一周》。
人们是否真的想去了解玛丽莲,还是只想探听到更多那个金发红唇海报女郎背后的隐私内幕,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无论是哪一种,这部电影都能让你有所收获。
影片并没有回避玛丽莲那些令人诟病的酗酒、服药问题,她靠酒精麻醉自己,“吃药睡觉,吃药起床,吃药冷静,吃药提神”,包括她的任性和多疑,她的骄纵和滥情,这些都足以给道学家们提供大量批判的本钱,但是说到底,她只是个需要被肯定和认同的孩子,或者引用她言“我只是一个渴望被人爱的普通姑娘”。
其实,普通这个词应该是与玛丽莲绝缘的,她是如此的光彩照人,好像全加州的阳光都锺情在她身上,明媚欢畅,令人欣喜若狂,她就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神。
有人喜欢她那些美艳的海报多过她的电影,我倒更喜欢她举手投足间的娇憨之态,音色甜软,是种浑然天成的性感,丰润欲滴,生气勃勃,更要命的是,她那时还很年轻,岁月未曾拿走她的青春,只增添了她的风韵。
劳伦斯奥立佛对小助理科林说了实话“我以为和梦露合作能唤回我的青春,我在照片中像死人一样,眼睛毫无生气。
我想通过她获得新生,但是那张美丽绝伦的脸却只能倒映出我的缺陷。
”看看,如此强势的男人,正觊觎她身上的能量,难怪绝代佳人费雯丽也要对这位和玛丽莲共同演出电影的丈夫心生疑虑,那种挥之不去的嫉妒和焦虑,以至于她在放映室看玛丽莲光芒四射的表演时失声痛哭——妖精是所有女人的天敌,即使你曾经拥有天使般的脸孔。
玛丽莲的性感是天生的,演技也是如此,她从未受过任何表演训练,但是却有着精准的镜头感,她机灵、敏感,“一个女演员要无比的坚强,才能取得她十分之一的成就”,但这也是她一直对自己有所怀疑的地方,她需要自己的演技获得像劳伦斯奥立佛这种学院派影帝的肯定。
开机前劳伦斯在剧组展示魅力,发表冠冕堂皇的演讲——“希望艺术不息,电影不死”,作为表演学院的高材生,他随意表露出来的莎翁戏王子范儿,正是玛丽莲所真心期冀拥有的。
其实片中西碧尔女爵和费雯丽都曾经当面夸赞过她的演出。
受到同行的赞赏,玛丽莲就像个羞怯的孩子一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可是劳伦斯奥立佛却偏偏吝啬于把这种赞扬表现出来,玛丽莲那对负面情绪超群的感知力,使她清楚地透过劳伦斯虚伪的笑容和客套看到他内心的鄙夷——“你就尽量卖露性感就行了,你不就是干这个的嘛!
”还是小科林一语道破天机,“奥立佛爵士的痛苦是他是个伟大的演员,但他想当个电影明星,而你痛苦的是,你是个超级明星,你却想做个伟大的演员。
这部电影没法完成你们两人的梦想。
”的确,《游龙戏凤》这部戏是按这两位演员的特征量身定制的,劳伦斯饰演王储,仍然得端着他王室贵族的架子,没法走下神坛,玛丽莲饰演民间歌女,风尘初染,尽是一派天真,她真的不需要什么演技,做她自己就好了。
如此,还怎么转型?
于是就有了气急败坏的劳伦斯和自我否定的玛丽莲,互相折磨,又休戚与共,“积极地”为小助理科林的回忆录提供素材。
在这位初入电影行业的新人眼中,玛丽莲就是如日中天的女神,可是种种机缘,却让他走进这位女神的生活,看到她烟火氤氲的一面。
他看到她的脆弱,她的忧郁,她的不自信,她的厌倦,在她无人可以信任的时候,他献出了自己的诚挚和真情,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依赖,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
很多人都警告科林:小心点儿,不要陷得太深,不要以为你有多了解她,不要企图拯救她,玛丽莲不需要任何人拯救!
可是警告有什么用?
谁能抗拒得了,心中的女神在万众瞩目中独与你牵手而行,好像你是她这世上的唯一;谁能抗拒得了,她与你在湖中裸泳,偷偷的轻吻你,精灵般的笑声,萦绕林间;谁又能抗拒得了,她在呢喃之间,渴望得到背后的拥抱,好像这样她就不用孤单地对抗全世界。
你觉得你就是她的一切,其实,你只是她那一刻的一切。
玛丽莲梦露就是水木丁说的那种胡兰成式的恋人,他们自有可爱之处,并且很清楚如何掌控这些能力让人迷恋,但是他们不是好情人,他们的感情永远以自我为中心,予取予求,不在乎给别人带来任何伤害。
诚如情场老油条劳伦斯说“我绝不会相信‘迷失的小姑娘’这套说辞,虽然听起来如此的可信,她完全知道她在做什么。
”是的,性感也许是天生的,但如何把这些活色生香展露出来,却需要一定功力。
科林带玛丽莲去温莎城堡,围观者甚众,玛丽莲心情正好,回眸一笑,问科林“Should I be her?
(我要变身成那个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吗?
)”旋即开始侧身昂首,摆出经典pose,飞吻热舞,撩得众生迷离方肯罢休。
也许,这些人群的欢呼和万千宠爱才是玛丽莲真正需要的能量,正如人们都想要从她身上获得活力一样。
一周,很快就过去了,对玛丽莲,她得到了她想要的,对科林又何尝不是,只是科林在得到永生甜蜜回忆的同时,也留下永生难忘的成长之痛,和科林曾经暧昧,却被玛丽莲“横刀夺爱”的服装助理露西问他:——她伤了你的心吗?
——有一点——很好,因为它需要被伤一下。
年轻的心,总得有这样历练吧。
米歇尔威廉姆斯饰演玛丽莲梦露,形似90分,那10分扣在不够丰满以及那煞风景的抬头纹上。
据说在拍摄前,她曾故意在家里上好玛丽莲•梦露的服饰妆容去给邮递员、快递员开门,从他们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状态,很是敬业,这也是为什么她给这片子拍的静态海报都令人惊艳的原因。
表演上,其实已经很用心了,举手投足,颇具神韵,但是总觉得她眼角眉梢有一股隐忍和世故的味道,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不像玛丽莲梦露本人那么憨态可掬、没心没肺,sorry,神似给70分吧。
肯尼思布拉纳饰演劳伦斯奥立佛公爵,这位是英伦才女艾玛汤普森的前夫,也是《哈利波特与密室》中那个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魔法课老师的扮演者,表演得体,不过由于剧情需要,过多的展示了劳伦斯被拍摄进程折磨得发狂的一面,要知道,他可是被称为用莎士比亚戏剧台词思考的贵族演员,多少有点伤损绅士风度。
:)这是《哈利波特》系列里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森第一次出演其他影片,转型百分百成功,一点都找不到那个她曾经融入了10年的角色。
无比敬佩当年《HP》的选角导演,不仅慧眼看中了这个美人坯子,还替电影界物色了一位优秀的演员。
好像和《HP》系列有缘一样,除了上述二位,玛丽莲的表演教师保拉,是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出现过的那个有着银色干练短发的魁地奇飞行课女教师。
而玛丽莲的经纪人亚瑟的扮演者托比琼斯,正是给家养小精灵多比配音的演员。
从未喜欢朱莉娅奥蒙德,从《燃情岁月》开始,就没觉得这个虎背熊腰、脸阔眉深的女子如何能让包括布拉德皮特在内的三兄弟神魂颠倒,到了《新龙凤配》,失心疯的名单上又加上了哈里森福特和格雷戈金尼尔两个倒霉蛋儿。
这次她扮演韶华已逝的费雯丽,骨架貌似变小了,皱纹却成倍的增长。
不能不承认,她的气质还是比较高贵的,相貌却无法真心的赞叹。
老戏骨朱迪丹奇饰演西碧尔女爵(Dame Sybil),就是当年在《游龙戏凤》中扮演皇太后的那位女士,贡献了本片中最好的英伦风范。
不喜欢男主角科林童鞋,长相和演技都不是很喜欢。
不评论。
不喜欢的地方归不喜欢,但这并不能妨碍《我与玛丽莲的一周》成为我心中的一部好电影,演员们各有传神之处,影片的细腻和节奏感无可挑剔,摄影尤其动人,玛丽莲和科林在湖边的夕阳下拥抱,树影斑驳笼罩,好像整个世界都安心下来了一样。
喜欢。
就像梦露曾经说过的那句话一样“如果你不能应付我最差的一面,那你也不值得拥有我最好的一面。
”
1956年是英国政治和文化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
苏伊士运河危机动摇了英国在全球的地位,摇滚在流行音乐榜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23岁的科林·克拉克(埃迪·雷德梅尼 Eddie Redmayne 饰)在劳伦斯·奥利弗制作公司谋了一个职位,成为了电影《游龙戏凤》(The Prince and the Showgirl)的第三导演助手。
该片由英国男星劳伦斯·奥利弗(肯尼思·布拉纳 Kenneth Branagh 饰)以及美国性感女星玛丽莲·梦露(米歇尔·威廉姆斯 Michelle Williams 饰)主演。
劳伦斯·奥利弗需要梦露的名气来重振自己的电影事业,而梦露也期望通过与这位著名的演员兼导演合作挽回自己的名声、赢得更多尊重。
在影片拍摄的半年中,科林通过自己的视角,生动地讲述了在拍摄的半年中,片场出现的问题,以及梦露和奥利弗之间的不愉快。
而梦露也对天真自信的克拉克产生了好感。
为了舒缓奥利弗给她带来的压力,她和科林一起度过了纯粹、快乐的一周。
这段往事,因梦露性感神话的不断推进,而对这个小伙子,有了永恒的意义。
很多人把本片的看点放在了女主角米歇尔·威廉姆斯和玛丽莲·梦露的相似度上。
也难怪,电影制作方也一定把宝压在了这一点上,无论是惟妙惟肖的化妆技术还是米歇尔的精湛演技,无不为了让观众再次感怀梦露的昔日风采。
但同样,这也是最容易招致非议的地方,因为描绘梦露不同于描绘其他历史名人,纵观一生脍炙人口的是他们的传奇经历,而梦露自身更是一个符号,一颦一笑,每一个姿势,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构筑起独一无二的她,要模仿除非成为她,若不然,再精湛的演技也只会被嘲笑为“东施效颦”吧。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梦露,不会再有“梦露第二”。
当然,我们不必太纠结于此,毕竟电影只不过是用来娱乐大众的工具,而米歇尔·威廉姆斯很迷人,也全身心投入到角色中去。
电影的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不是很多人已经耳熟能详的关于梦露的悲情一生,而是讲述了一段她鲜为人知的短暂情史——在拍摄《王子和歌女》期间和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助理导演之间的七日暧昧关系。
这个切入点很讨喜,它满足了大多数人喜欢挖掘八卦消息的猎奇心理。
但若以为这段爱情会满是香艳场面或如何惊世骇俗的,可能要失望了。
梦露和这个叫科林·克拉克的大男孩,在短短一周间,从科林单方面的仰慕,到成为朋友,再相互吸引,梦露依偎他寻找心灵平静的慰藉,他们的感情在爆发寸前又不得不戛然而止,最后随着友好却伤感的分别,如梦似幻的七日之梦也醒了。
是的,他们接吻,同床而眠,还赤裸相向,梦露至始至终表现出和她性感外表不同的矜持以及痛苦的挣扎,一边是事业、丈夫和迄今为止构建起的地位,一边是爱情和自由安逸的后半生,她流泪、忍受药物的折磨和各种压力仍然选择了前者。
如果正如他们所说的,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话,它发生及落下帷幕是在1957年,而5年后的1962年梦露就被发现死在了自己的卧室中。
原来,她的人生结局,在5年前的这里曾经给过她另一种选择的机会。
毫无疑问,是好莱坞创造了梦露神话,但她本身也成了这个神话的祭品。
二战之后美国社会推崇巨乳性感美女到了几乎变态的地步,这从当时的很多的讽刺漫画或者广告海报中便可以得知。
好莱坞这个造星工厂,按照市场的需求打造符合美国男性口味的大众情人。
一开始梦露只是她们的其中之一,但她凭借天生的亲和力、聪颖和努力脱颖而出。
在事业最成功时,她被看做是票房的保证,但被定性为胸大无脑的金发美女也是不争的事实。
“甜妞”“国民情人”成了梦露的标签,一方面她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一方面她又从内心抗拒着这个角色,梦露渴望的是对其本身的肯定和喜爱,是对一个伟大女演员的肯定而不是对一个美丽性感的身体的赞赏。
所以在影片中,梦露表现出对导演劳伦斯·奥利弗极大的不信任,那些男人(当时的电影节是男人的世界)总是把她变成一个花瓶,一个吸引男性眼球的性符号。
梦露在这样的内心渴望和现实世界的巨大落差中撕扯自己。
从影片中可以看出,拍摄《王子与歌女》期间,梦露的状况已经相当糟糕。
经常迟到;一句简单的台词要重复几十遍;神经衰落,依赖药物;除了最亲近的表演老师无法相信任何人,包括她的丈夫阿瑟米勒。
而在1957年的《王子与歌女》原剧中的梦露又是怎样?
形成鲜明对比的,她没有把影片背后的阴影带到镜头前来,光鲜照人、俏皮可爱,虽然此剧剧情老套,但可以说正是她的个人魅力给片子带来不俗的亮点。
但是,当时坐在影院中为梦露那左摇右摆的臀部吹着口哨无比兴奋的人们,又有谁会在意她的演技或者为影片付出的努力呢,又有谁看到了她的渴望和内心了呢。
所以,在人们更加疯狂得爱着屏幕里的甜蜜情人梦露的同时,却不知是将现实中的她推向了更加黑暗的深渊。
以前,我和很多人一样,对梦露抱有过偏见。
后来,我看到了这样一段关于她的评论:“梦露绝不是支配者的类型。
在裸体时她知道裸体是件害羞的事,即使成为巨星了,她对所有人都抱以平等的微笑。
她总是站在弱者的立场,这样的女演员越来越少。
她一生都天真地信奉着‘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这句古话,最后不堪重负死去的,正是叫做玛丽莲·梦露的女人中的女人。
”没有野心却误闯入了最残酷的是非之地。
以为站在聚光灯下就可以得到爱却是离平凡的家庭之爱越来越远。
这就是梦露,一个迷糊的天使,一个善良的弱者,一个真正的女人。
玛丽莲梦露这样一个名字,从上个世纪中叶就闪耀于好莱坞,留下一串流光四溢的香艳传奇。
不了解梦露的人会认为她不过就是一个被好莱坞工厂流线生产出来的上流性感符号,徒有其表的花瓶而已,又有谁知道1957年梦露出演《热情似火》,为了这部影片的质量,梦露两次小产,付出了终生不育的代价。
梦露是私生女,生于一九二六年,童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刚满十六岁便嫁人。
就是一个出生卑微的女子,美貌似乎是唯一的打开生存大门的钥匙,好莱坞这个梦工厂把她打造成性感符号,然而在1962年的8月5日,梦露因服药过量死在家中,一代尤物香消玉殒。
悲哀的是,梦露一生都憎恨大家把她简单的归为一个性感的符号,却一直在这个牢笼里走不出来;讽刺的是,梦露从影15年,拍片30余部,她用自己的青春和美丽为好莱坞盈利2亿多美元,而去世时她的银行存款仅够支付自己丧葬费。
电影《我与梦露的一周》不同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胡佛》像是编年体的史书一样流水线的描述胡佛的一生,而是选取了科林的独特视角,从梦露短暂的一生中截取一周,以小视角反映出梦露脆弱敏感的性格,一段浮光掠影的爱情让观众跟科林一样仿佛不小心闯入梦露的心灵世界与她畅谈一番,一辗转梦一醒,一切便又归了原位。
米歇尔威廉姆斯从《断背山》《蓝色情人节》一路走来积累了冷静沉稳的演技,虽然没有梦露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惊艳美貌,一出场的小米一举手一投足,朱唇一启便是六宫粉黛无颜色,言笑晏晏间倾倒众生,她哭你跟着她哭,她笑你就希望她笑得更久一点,梦露的娇憨性感天真敏感被小米演绎得自然生动。
“看着Michelle成为Marilyn是我职业生涯至今为止最棒的经历。
”导演Simon Curtis说道,在小米的演绎下我们看到一个在镁光灯下完美性感的女神,在内心世界却有着深深难以褪掉自卑的平凡女孩。
饰演科林的埃迪•雷德梅恩出生于伦敦,毕业于伊顿公学后进入剑桥大学,现在是巴宝莉模特。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时刻:她的拥抱,对我的信任,还有她带来的快乐,那是她的天赋。
现在想起她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个梦想成真的时刻。
”长相清秀性格害羞的埃迪在电影中就像一只飞蛾尽管知道自己最后会受伤却依旧扑火般和梦露一起行走在田间只享受片刻的爱情。
他带着梦露走入温莎城堡,给予她快乐、尊重、干净温暖的爱。
也许对于生性大胆狂放的梦露来说只不过是一段艳遇,只是用来填补内心的破碎,而对于科林来说英格兰的明净山水、肃穆古堡,都不及梦露一回眸,与梦露的一周值得他用余生回味。
也许如果梦露可以抛弃自己的名利跟科林在一起,那么梦露真的可以收获平凡真切的幸福了吧,不过这样一来,梦露就不是梦露了。
整部电影从场面调度台词摄影都较为精良,电影流畅紧凑,尤为惊喜的是难得一见朱迪丹奇如此和善,肯尼思•布拉纳炉火纯青演技,艾玛的惊鸿一现,特别是电影的光影色彩复古鲜艳,梦露仿佛从上世纪的大荧幕中走出来,亦真亦幻。
但是影片少了梦露与其他女性角色的角力,比如费雯丽比如朱迪丹奇扮演的女演员,艾玛沃森扮演的服装助理,梦露便成了男人眼中的梦露,过于表面化和脸谱化,少了一份走心的感动。
电影很短,90多分钟的片子却析出梦露华丽镁光灯下忧伤的一生。
梦露的一生很短,36岁的生命却营造出一个多少女人都达不到的幻梦。
米歇尔不够漂亮,下巴太短,整个五官挤在脸上。
可是有那么几个瞬间,她演得如梦如真眼角娇俏的神情与梦露如出一辙。
梦露之所以成为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女演员之一,是因为她的性感里不带烟尘气,没有媚俗的讨好。
她娇憨的撅着嘴,挑着眉,含着一股天真浪漫的孩子气要求你去爱她。
但她又太过于敏感,沉溺于幻想分不清真实的世界。
她看清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对她的眼神,却不愿意承认自己只有性感。
索取过度的爱与安全感,利用着自己的美貌魅惑着每一个男人。
影片最后让我非常感动的是,男主角对女神没有怨恨也没有炫耀,他静静地看着荧幕上的梦露,纯真的爱一如当初。
他说,Here's what i remember most:her embrace ,her belief in me,and the joy she gave.少年纯真的爱是令人最艳羡的。
这纯真的热度使得世界一切的伤痕都被治愈。
电影里,米歇尔说,每次他们都让我觉得他们就是那个人,后来,他们都放弃她了。
是的,她有强大的磁场,又像个孩子娇弱无知。
你爱她的国色天香妩媚妖娆,便要承受她的神经质,她靠药物才能维系的生活。
我在想,为什么,最初他们都是那个人,那个mr.right。
每一个人都可能对她一见钟情,对她的曼妙身姿,还有令万千异性垂涎的娇滴滴的美唇。
最初你见到她的时候,她是风趣幽默,可爱率真的。
你渐渐的取信于她,令她相信你就是那个人,那个愿意保护她的人,会对她的一切抱以宽容忍让。
她幻想可以生一堆孩子,两人一起给它们最好的爱,称赞它们的美貌,天天都对它们说我爱你。
她是那样容易信赖别人,那样感性冲动。
慢慢的,她将真实的本性展现给你。
无止尽的索要你的爱,要你的誓言,甚至是溺爱,要像个大人一样在她难过的时候给予建议和鼓舞,令她客观的看自己。
她需要安全感,需要你无时无刻的呵护,需要你懂得她。
在别人都看起来尖锐的时候,你还能宽宏大量;在她需要的时候,还能源源不断的提供精神动力。
这个时候,男人往往不得不暴露本性,或者,失去对她的爱。
她的精神生活是混乱的,生物钟是混乱的,没有妆容的玛丽莲,双目无彩的玛丽莲。
大部分男人的反应,都像关之琳的丈夫:大街上随便找一个女人,都比关之琳强。
好莱坞随便找个女人,都比玛丽莲正常。
或许他们从没爱过她,或许他们爱的只是舞台上的玛丽莲,也或许他们真的爱她,但是她的吞噬能力实在是惊人,她吞噬掉他们的正常生活,使他们跟她一样沉醉于某种可悲可怕的情绪中难以自拔。
人家说,自己都不爱,怎么去爱。
男人们在这时候,便要急着抓住某根稻草,抓住某些哲理警句,以摆脱萎靡的精神生活。
首先,便是要摆脱她。
他们得到了她,不论是肉体,还是她的依赖。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他们不用死,只用逃离她。
毕竟拥有过这个全世界最出名的女人,现在她已经变了,我们就可以走了。
她是那样薄如蝉翼,轻拂袖子便可以甩掉,一切要返回正常了。
这部电影中,玛丽莲的结局还算好的,最后仍能以正常人的状态见她的前任情人,并,仍旧得到他的爱。
没有被抛弃,还能维持恋爱中女人最后的尊严。
她是个孩子,也是绝对坚韧的,没有什么不能失去。
她可以失去一个男人,一个丈夫,在最低落的时候生生被人斩断依赖感,最终,她没有失去自己,变得更加坚韧。
米歇尔是我从去年六月份才开始关注的女明星,因为蓝色情人节。
她真的是个努力奋进的好孩子,好母亲好演员。
祝她能拿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女神有三宝:干嘛,呵呵,去洗澡。屌丝有三废:在吗,忙不,早点睡
2012-02-25 开篇毫无吸引力,梦露被塑造成惊恐不安的幼童,之后的文艺桥段稍微丰满了梦露的形象,全篇对梦露发掘不够(故事一方面浅薄一方面又过度想象),结尾毫无力度。唯一有印象的是女主角的表演,剧本糟糕形象不符,但是仍然撑到最后。
双眼无神。。梦露被演得像个呆子
最惊喜的莫过于“艾玛·沃森”的出演了(观影前并不晓得)!但就故事而言,喜欢的程度也就,一般,一般吧?
一直就对电影拍摄花絮没多大兴趣,这次居然把一段鸡肋的花絮拍成正片。要内容没多少内容,演员又一个都不“像”,不知道看什么。
Eddie和他的小雀斑是最大的惊喜我会到处乱说么!Michelle is almost perfect~满足窥探欲的作品。
什么叫神似形不似。michelle w还是适合演步入婚姻危机的少妇吧,蓝色情人节就很好嘛!
三星半。"我"在整部电影中就该退化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旁观者,而不是把影史传奇传记电影降格成一部略显俗套的纯爱故事。Michelle的演出毋庸置疑的精彩,把纠结复杂病态脆弱敏感的梦露演活了。
大闷片
演技还好,但这脸用来演梦露实在是只能算丑。。。
Michelle Williams和Heath Ledger一样,都是个伟大的演员
肯尼斯.布拉纳终于圆了他扮演劳伦斯的梦,可惜现在身子发福了,不过依旧形神兼备,还要处处避免锋芒盖过米歇尔。
无法买账,虽然michelle很卖力的在演但是也仅仅是在演而已,梦露的神韵丝毫不能精准或者是巧妙的体现在她的身上。虽然我不是梦露的脑残粉,但是也不是这么好糊弄的,美貌、神韵、气质、声音全部都模仿不到位~极度失望!而且断点的剧情给人的感觉是梦露是孩子气不成熟毫无演技的花瓶,实则相差
其实就是一个富二代不务正业想去拍电影,结果遇到了美女,然后美女逗逗他又走了。期间还勾搭了一个小女孩。。。米歇尔威廉姆斯演的梦露是唯一的看头。
不太喜欢这个“梦露”,让我无法穿越。
单身屌丝励志剧,可我觉得米歇尔演的并不完美啊。也许梦露本身就是“渴望被爱的女人”而且“纯”的不需要气场都有众人披星戴月拱上神坛,这个神经质的女人要的只是安全感,其次才是什么爱情
演得那么扭捏做作,确实不解。
what is the hell? 但还是喜欢米歇尔。
就米歇尔·威廉姆斯的表演来说无疑是成功的,她确实把梦露的与众不同、小孩子气、纯真、多愁善感等性格表现出来,让我深感梦露就是一个麻烦的女人,情不自禁的厌烦,但是她却又是风情万种、独具一格的,所以她仍旧赢得了世人的喜爱。
爱梦露,但演员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