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边境

Gräns,边境奇闻(港),边境奇谭(台),Border

主演:埃娃·梅兰德,埃罗·米罗诺夫,约根·托尔松,安·彼得伦,斯坦·伦格伦,马蒂·博斯泰特,维克托·奥克布卢姆-尼尔松,纳塔莉·明妮威克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丹麦语言:瑞典语年份:2018

《边境》剧照

边境 剧照 NO.1边境 剧照 NO.2边境 剧照 NO.3边境 剧照 NO.4边境 剧照 NO.5边境 剧照 NO.6边境 剧照 NO.13边境 剧照 NO.14边境 剧照 NO.15边境 剧照 NO.16边境 剧照 NO.17边境 剧照 NO.18边境 剧照 NO.19边境 剧照 NO.20

《边境》剧情介绍

边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缇娜(伊娃·米兰德 Eva Melander 饰)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海关官员,她拥有着对于犯罪气息异常敏锐的嗅觉,没有一个心怀鬼胎的人能够轻易逃脱的了她的双眼。某日,缇娜遇见了一个名为沃尔(埃罗·米罗诺夫 Eero Milonoff 饰)的男人,直觉告诉缇娜,这个看上去无比正常的男人,正在隐藏着什么惊天大秘密。 让缇娜感到无法相信的是,自己竟然不可自持的被沃尔所吸引着,当她和沃尔的距离渐渐拉近之时,缇娜震惊的发现,原来沃尔的秘密和自己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沃尔的存在让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有条不紊的一生其实都是谎言,是继续闭上眼睛苟且偷生,还是勇敢的触碰真相,缇娜需要做出她的选择。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十五岁半津门三少爷TheZone:坚持才能活下去大道薪火贾斯珀·琼斯结婚计念日赞助商父子神探之龙抬头亲爱的活祖宗玲珑狼心内科朴院长约瑟芬间谍之桥伊万·杰尼索维奇粽邪3:鬼门开迷妄国度3金大坚与萧让饮食巴打安迪和其他的女人贝利叶一家加油站袭击事件2打骗行动之你被盯上了橘子郡男孩第二季二哥来了怎么办这条路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巧克力与香子兰OVA小猫之日的约定黑羊京城学校:消失的少女们

《边境》长篇影评

 1 ) 带有悲剧色彩的最浪漫的爱情故事又不止于爱情

关于这部电影我想说的有太多了。

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它。

我想说说这部电影表达出来的作为一个边缘人的孤独感——现实中的我们不一定是山精,可能脸上有个胎记、疤痕,总之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而这不一样的人,一定会有蒂娜在超市买食物被某些人探究心虚的眼神盯着的经历。

如果外观看起来和大多数是一样的,但是性格像蒂娜一般沉默寡言不懂圆滑到有些木讷,会成为职场中的边缘人。

在人群中找不到归属的人应该都能体会到蒂娜的感觉。

可是蒂娜与我们这些人类社会中的边缘人也很不同——她闻得到人类的情绪。

人类啊,总是有很多黑暗的东西需要隐藏。

没有人喜欢自己的小秘密被放到阳光下。

与人群彼此格格不入的蒂娜居住在森林深处,森林的安静与纯粹使蒂娜感到舒服自在。

她喜欢赤脚行走在湿滑冰凉的草藓上,喜欢赤身裸体的与湖泊融合在一起。

她一直是一个人做这些事情,可她不喜欢一个人,她不喜欢这种孤独感,她宁可和一个骗子和三条吵闹的狗住在一起。

直到她遇见了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与众不同的沃特。

对我来说这世上最浪漫的事莫过于,当你以为这世上只有自己是一个怪异的、与一切事物及人类都格格不入的怪胎时,碰到了一个和你一样的特别的人。

如同蒂娜和沃特——两块形状诡异却能与彼此契合上的拼图。

沃特从小就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山精,是不被人类社会容忍的存在。

他的父母被人类囚禁、虐待,而他从小辗转在不同的孤儿院也受尽了苦难。

他没有理由对人类仁慈。

他可以和蒂娜一同在森林追逐打闹做爱,邀请蒂娜一起去芬兰找到自己的族群。

可他从始至终清楚自己的定位——人类的敌人。

而这一点他与蒂娜是不同的,蒂娜与社会无法彼此融入,但她从未有过伤害人类报复社会的想法。

她和警长一同寻找恋童癖是因为她心中有对他者的关爱,对道德的坚持。

这一巨大的观念差别只能迫使他们走向分别。

在蒂娜与沃特身上有着强烈的悲剧爱情色彩,其中还掺杂着奇幻的种族设定。

影片结束我很好奇蒂娜会如何对待她的孩子的小尾巴——像其他所有人那样割掉它,融入人类社会?

还是把他作为山精藏在森林中,与人类社会隔绝?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古今中外的同病,与众不同就要被排斥也是约定俗成。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同的个体怎样选择表现真实和完整的自己呢?

被排斥驱逐还是隐藏求全?

 2 ) 最毁人三观的一场春戏

这应该是我最近看的最猎奇的一部电影了。

一开始我以为自己看的是真人真事改编的励志剧。

女主Tina长了一张畸形的脸,却天赋异禀有着神乎其神的嗅觉。

她在海关关口检查着来往的人群,看她微张的嘴,微微颤动的鼻翼就知道她发现了目标,一次,是违禁的酒精,还有一次,是藏在手机里的一张存储卡,里面全是儿童色情短片。

她说,她可以闻到人的情感,罪恶,羞愧,性。

下班后的Tina宛如一个懵懂的少女,她喜欢赤脚在林间散步,和小狐狸打招呼,抚摸一头偶遇的驯鹿。

一直以为剧情的走向是很阳光的,比如Tina破获了一起大案后声名鹊起,大家也接受了她之类的。

结果并没有。

一切在她遇到Vore以后,画风突变了。

我开始怀疑自己看的是不是cult片。

Vore的长相和Tina简直如出一辙,畸形的大鼻子,外翻的厚嘴唇,脏兮兮的龅牙,一头油腻的中长发,外加一副猥琐的气息。

遇到Vore两次,Tina都有种魂不守舍的感觉,她拦了他两次,结果她的第六感都失灵了,检查下来后,Vore没有问题。

而更令人诧异的是他有着女性的生殖器官。

接下去的剧情走向就更诡异了。

Tina开始约见Vore,并且邀请他去自己家同住。

两人的感情开始逐渐升温,影片开始往爱情方向套路。

是时候该看到情欲戏了。

本以为怎么着也得要温情一把。

想象中的美好春戏是暖色调的衣衫半褪欲语还休,旖旎无限春光明媚...... 结果倒的确是阳光明媚了,照出两兽人白花花的屁股大腿晃得耀眼,不仅Tina采取了女上男下体位,居然还长出了类似长勾一般的男性生殖器把Vore上了。

这波是让观众脱了裤子立马就萎了的操作吗?

简直是大写的WTF。

衣不遮体的两具极丑的肉体躺在碧绿的苔藓上交欢,互相嘶吼发出野兽般的叫声,这应该是我看过最倒胃口又最猎奇的一场春戏了。

他们赤裸着在林间奔跑,追逐嬉戏,在暴雨中下河游泳,相互拥吻,躺在草地上晒太阳,互相依偎。

两个稀有物种第一次找寻到了同类,仿佛要把一辈子的爱都用完。

也许你可以想象得很唯美,但是看影片时真的无法感同身受,因为脸实在是太丑了。

影片还有一支线是悬疑剧。

那张被发现载有儿童情色短片的记忆卡,背后有一个幕后黑手。

Tina的目标是协助警方一起把他找到。

至于最后到底找到了没有,以及Vore的真实身份,背后还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就不剧透了。

总之这部影片就是不断被刷新着认知和三观,视觉忍耐力不强的人需谨慎观看。

此剧,有毒。

既有雌雄同体,又有单性生殖,还有吃昆虫等猎奇戏码,可以说和另一部电影《生吃》很像,都在挑战着观众观影的极限。

《生吃》讲述的是一个常年吃素的女孩在吃了一口肉食以后压抑已久的吃人肉天性被彻底释放。

而残忍吃生肉表象下的是关于成长的体验,《边境》更像是一场畸形秀,在引起人们观影不适的同时想讲一个既悬疑又有爱情,又有关于自我认知的故事。

Tina是美好的,她向往的爱情也是如此,可惜天不遂人愿,事物往往会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而我们在这猎奇表象下能看到的,也许就是她奇丑外表下的真善美。

虽然很难,但是努力去看,也许真的会发现奇迹。

冷淡的色彩,奇幻的故事,温情中透露着哀伤,绝望中透露着坚强,寒极的雪天壁炉里透着微微的火光。

正是印了那句老话——再丑也要谈恋爱,谈到世界充满爱。

 3 ) 只有难忘,没有别的了

这片子大概充满了各种隐喻各种象征,但是都不重要了,我只是在被里面的各种重口一遍遍刷新着认知的同时还一直抱有着:“主角一定会变好看变好看的”庸俗的人类信念把本片坚持看完的。。。

然后对山怪犹如返祖的长相没齿难忘;沃克哼哼唧唧温柔的笑语没齿难忘;二怪山林里的本性撕咬肉搏没齿难忘。。。

于是觉得的确依照本性活着一定会很艰难,也一定会很快乐,但是一定还是会很艰难的吧。。。

以上

 4 )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部电影很难让我完全不动声色地看完。

它慢慢地引发了至深的不安,不是对故事的不解和情节画面的不适,而是由“边界”本身所带来的不安。

表面看起来,《边境》似乎是从生物和基因的角度给出了关于人的边界,以一种极其直白且合适于影像来表现的方式,直接以画面(最佳化妆)提交给观众。

人类的尚美之下,埋藏的首先是能否交合、是否有生殖隔离的功利本质;但影片并非这么简单,因为当男主人公说人类是地球的疾病,女主人公却说有些人是好的,考虑到这时他俩已经好合,这时“边界”就与“边界”起了冲突,我们就要看一个在体质方面不属于人类却在文化方面并不自外于人的“人”将会如何选择。

我想说,这个故事思路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起码是人类文化的自我意淫和沙文主义,怎么女主就不能觉醒为彻底排斥人类的异种呢?

不能,因为人类文化有个补偿机制,就是它一方面在尤其擅长党同伐异,建立区隔、异化同类的同时,又特别渴望接纳、融合与博爱。

人性就是这样,接受人性就是接受矛盾的性情,正如女主一样,这么多年,她只是痛苦,但后来她开始变得矛盾。

这个自然界里,在各个层次是否与体验到自我矛盾,我看就是人类的边界。

由此,人类在毫无生殖隔离的情况下,制造了最多样化的生活、音乐和语言和宗教,但也制造了最骇人听闻的迫害,并且在这些东西的底下,是人性的基本层面上的随着语言和概念而来的分裂与矛盾。

我们自诩为人,却未必能理解一个祖鲁族的战士的选择,未必能理解吞剑人的理想,甚至我们不能想象上一辈人在神州大地上的所遭受的劫难……但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是觉得从自己出发所见的“人类”是一切ok的,是欣欣向荣,是充满希望的。

但其实,每个人都有潜质成为异类,我们一方面警惕着这种变异,同时又以个性与自我的名义悄悄地发展着这种变异。

尾巴这种东西,谁说你没有?

莫名地烦恼冲击着活着的人,洗澡的时候,认真地摸一摸自己的尾骨,发现除了腰椎间盘凸出之外,异心早就凸显在我们无法看见的back(身后)。

福布斯排名、一切排名的本质,其实是比谁的尾巴被人类接受得更好的排名。

描述人类,只能枚举。

可悲的是,我们只能从人类的角度谈论和理解一切,这是《边境》的边界,当然也是此篇评论的边界。

 5 ) Tina-In-Wonderland

从《边境》(我们暂且先使用这个通行的译名)开场到前半部分时间,就像一部典型的情节剧,我们自然而然不断跟进影片的进程,等待着它按照剧作原理不断展开,从事件的发送—接收再到围绕着动机(也就是对地下儿童色情业的调查)之行动,甚至是通常在一部情节剧中作为暗线的感情线或三角恋情关系都具体而微时,突然间,它解体了,伴随着Roland的离开以及Tina对父亲的清算,暗线战胜了明线,作为冲突之一的三角关系消失了,不断地反转意味着自我破坏。

(一)裸体与破坏——作为生成者的少数叙事但是,这里,我们必须将“破坏”改换为另外一个名词:生成,一方面,这个词语属于一种组合关系,但是另一方面,它则是一个聚类:“生成”是对待可能的生成,它将事物从我们所处的状态之中解脱出来,就像穿透白色墙壁的逃逸线,生命也将从线性,宏大的编码之流中解放出来,作为个体的人与群体,历史等概念不再连接,不再属于沉重的家庭,土地,或是文化,前者不依靠后者,后者也不再决定前者,此时,他是自由的,不再问及从哪里而来,将要前往哪里,而是一个原子,一个单体,他所行走的曲折路线,无一不是地形图,历史在他的身后。

出现在边境的Tina,属于安检机器甚至是权力机器的一部分Tina的第一次逃逸是对于体制机械重复之背叛,正如我们第一次在边境的安检口看到她,这是一个逼仄的人造空间,如同机械程序的开关,空间之复杂性被简化为On/Off的二元机器,作为红色的警示灯光映射在Tina的半边脸孔上,她同样是一台发送/接收的安检机器,应对着入境顾客之流的发送,或者说是其直觉上的发送,选择着做出还是不作出回应。

此外,她身着欧盟与瑞典国旗的制服,这一点相当重要,也就是这种统一,无差别化的衣服存在的语言学含义,如同一条能指链,将所指由Tina本身引向权力机构之秩序,她不再是她自己,而是通灵术的寄生体,权力机构通过寄生在她的身体中进行真正实在的“审查”之行动,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学家认为,在世界各地的风俗中近似的通灵仪式为什么需要死者的真名以及死者的物品,并非空穴来风的巧合性创造。

她的“逃逸”并非通过Vore,否则这将会是爱情片中的”Man mewets woman”模式,”Man Meets Woman”并不涉及本质性的变化或者任何可能性之扩展,并不向某个区域画出逃逸线并产生新的复合词(例如Tina的生成—动物),生成—动物并不是“成为”动物,或者抛弃人类之身份,这里我们使用一个形如东方神秘主义者的说法:将内在的动物从你的身体中解放出来。

沙发正上方鹿群图案的装饰画:拟像的动物

而在他们裸体进入森林之前,“动物”经常以两种方式存在,其一则是拟像,例如Tina与Roland的公寓中,沙发正上方“鹿群”图案装饰画(而“鹿”在影片中则是一个很重要的隐喻),以及被驯养的狗,而另一方面,则是闯入的,作为间断点的的动物,没错,是狼,同样也是鹿,是深夜中穿行的鹿群,由于鹿群的出现,她不得不停下车,事件中断,这些暗示着一种潜在的闯入,这里,表象的继续就变成了一种潜在的反讽,也许观众会困惑,但是他们可以感受到这种强度。

“裸体”是一种仪式,作为对于“不完美的”人类状态的逃逸Tina与Vore在森林中赤身裸体地追逐着,她意识到自己是完美的,“裸体”是一种仪式,作为对于“不完美的”人类状态的逃逸,我们将它称之为“逃逸”,而不是“返祖行为”意味着我们对该行为的理解将背对线性的,进化历史,与森林这一特定空间建立联系,而Vole则是一个中介。

当动物从拟像中解放而出,Tina与特定的空间连接,她进入了她的Wonderland,《边境》以及这篇文章,也进入了它的第二部分。

中断:边境还是边界?

《边境》的中文译名很容易令人想起另外一部关于难民的影片:《过境》直到这里,我们发现,将这部影片译作《边境》(连同港台地区的“边境奇闻”,“边境奇谭”等译名)实际上并不准确,因为在中文的语言系统之中,“边境”实际上是一个确定的词语,等同于政治上的国界限制,通常,在艺术作品中,我们通常会将它与“逃亡”,“偷渡”,“难民”等符号(或者说情节模式)相连接,这些联想更加确定了“边境”的艺术含义,我们会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定见,来源于对相似影片的经验(尤其是2018年另外一部关于难民等题材的影片Transit,中文翻译为《过境》,而在国内,《过境》与《边境》的受众群体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那么这两个片名将会产生无意识的“生成”)之应用,或者将影片之中的所有元素都归结于“边境”这个片名之下,产生一些似是而非的解读,而这些观众将失去随着影片生成的机会。

而瑞典语原名的Gräns的含义却隶属于一种生成的,至少是多义的,位于“极限”(begränsa ),“边界”(Gränson)之间,而英译Border同样显现出了一种相似的多义性,除去常见的“边界”与“边境”两含义之外,同样还有动词的“环绕”之义。

我们将这些“Border”放置影片进行考量:

首先是Tina,她所处的工作空间来自于Border(边境),她被一种不完美的病态意识所“Border”(环绕),当它最终的逃逸将打破作为人类与外部自然的“Border”(边界),并接受自身的独立性,之于叙事中,情节剧的Border之打破将面临着新Border的建立,也就是由暗隐感情线而来的“Tina-In-Wonderland”僭越了这层叙事。

因此,出于各种原因,在接下来的评论中,我们将《边境》这个译名改换为英译名Border,或许更为贴切的中译名将会是“边”或是“界”?

在这里,我们并不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二)“多样性万岁”——二元机器与童话的终结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的一点是:Border并不是什么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童话模式也必然终结。

我们目前先不去展开关于“童话的终结”,而是关注另外一个较为肤浅的方面,那就是Tina与Vore的“丑”,这当然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问题,同样:我们也毋庸置疑地将这两个人物放在一个关于“美”与“丑”的考量向度上,这也是为什么Tina将自己体认为“缺陷”,并极力通过作为权力之腹语而掩盖自己的异能,她特殊的身份注定了她将生成与逃逸,生成与逃逸将她变为一个离轨者,她将不再在美丑这样的向度或者二元机器中存在。

离轨者不需要权力,但是每个权力都需要离轨者,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疯癫”与“怪异”,通过这些人,权力内部才可以形成归属感,然而,不同于监禁疯人并公开展示的古典时代,或者将麻风病当作一种道德主义说教的中世纪,Border所处的这个年代,也就是我们的这个年代,对待“疯癫”的收容则更为复杂,有效,无论是《奇迹男孩》式的“善行”展览还是形形色色或是温和或为粗暴的精神(行为)治疗,疯人院成为了精神病院,再被掩饰成了“XXX治疗中心”,“怪人”被吸入了我们的二元世界中,并被视为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或者是心智层面的不成熟,这些直接导致他们抵抗,逃逸这些事实被以一种看上去无比“客观”,“温和”的方式被轻蔑,否定。

如果影片在这里结束,Border或将成为另外一部《水形物语》,被左翼学者们反复提及的内容,它无需重复,而是再一次交付于“生成”,童话的终结来源于Tina对Vore的拒绝,当她打开冰箱,发现了冷冻着的婴儿,在她沉醉于“我不是人类”的想法时与“Wonderland”的童话,她却没有发现她自己进入了一个另外的二元结构中,在这里,“少数”被编码成了一种多数,一条全新的线性,历史与意识形态在就在她的面前,“多样性万岁”实际上无异于宣告多样性与少数的不存在,作为宏大叙事的二元机器的一个零件。

在Border的结尾,Tina顺着Vore的字条来到码头,她面对的是这种多样性的本质,就像Vole与Tina接下来的这几句对话。

Vole:“我们有义务,延续我们的种族。

我和你,我们将会壮大起来。

”Tina:“我不明白恶魔有什么可延续的。

”Vole:“所以你想当人类?

”在这里,意识形态显露出了真正的二元机器本质,Border出现了:你“是”恶魔,你“必须”遵守某某某原则,否则,你就是人类,而Vole则是另外一个通灵者,恶魔的世界通过他之口言说出了律令,这难道不足以理解为何政治正确对“少数人”,“离轨者”如此关注?

并非前者隐喻了后者,从某种意义上看来,前者本来就是后者。

童话结束了,就像我们回望童年,重新翻开那些花花绿绿的故事书,发现这些曾经令人流连忘返的故事中潜藏着各式各样的意识形态与说教成分。

源源不断的生成水流是Vore的归宿Vole倒下了,连同寄生在他身上的“意识形态之魔”,脚下源源不断的生成之流是他的归宿,Tina这时才真正地从二元机器中逃脱,成为了差异化的存在。

“一个婴儿”,与一张关于芬兰的明信片,准确地说,是未中止的生成。

参考文献:吉尔·德勒兹:《批评与临床》,刘云虹,曹丹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吉尔·德勒兹:《时间—影像》谢强,蔡若明,马月译,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吉尔·德勒兹:《对话》,董树宝译,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米歇尔·福柯:《古典时代疯狂史》,林志明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6 ) 山怪也好,人类也罢

很多人认为这片子是关注LGBTQ,或者边缘人群的,那是把这部电影层次降低了。

它其实关注的是一个更加宏大的主题:寻找自我,或者更进一步讲,自我认同感。

Tina从小便觉得自己与他人不同,是个有缺陷的人,这个时候他和外界是完全隔离的,直到Vore出现,Tina开始问:我是谁?

才终于明白原来我和Vore一样,是“山怪”。

随着剧情发展,Tina却发现自己和Vore不一样,他终于明白,山怪也好,人类也好,都需要爱才能同他人建立连接,最终获得认同感,影片结尾,Tina同山怪婴儿建立了连接,找到了自我。

 7 ) 順從天性和對善惡的選擇

預告片讓我誤以為這是一部怪異離奇的愛情電影,然而事實絕非愛情片那麼簡單,它以一種不舒服的不合常理的人物引出一段奇幻驚悚的旅程。

宛若打開潘多拉的魔盒。

Tina是個沒什麼自信的機場安檢人員,天生擁有過人“嗅覺”卻相貌醜陋異於常人的她,長久處在一種對自我認知保持懷疑的孤獨狀態里,不確定自己的過去和身世,在她與旁人甚至觀眾看來她都有太多的未解之謎。

真的有一天,她遇見了和自己相似的Vore……在我看來,Tina和Vore的特殊關係造就了兩人之間非一般的感情,但是不全然是愛情或異性吸引力,而是由於Tina從來沒有認識過相同族群的人,故此在Vore身上看到了相同感,她把對方當做重新了解自己的契機,是自我認知的一面鏡子。

這種“移情效應”促使Tina迅速對Vore放下心房,展開了一段激烈的愛戀。

另一種可能是“氣味”。

Tina可以聞到犯罪的心理味道,也可以感知到情緒的變化,所以她在第一次或第二次見到Vore時可以就大概得知自己可能受到他的吸引。

隨著男女主角(?

)陷入愛河后,劇情的發展卻朝著懸疑驚悚的方向展開了,無數個疑點和怪誕逐一發生…Tina一直對正常食物吃之無味,在Vore的帶領下也開始享受昆蟲的美味;和其他野獸動物之間的互動,似乎也展現了他們擁有的過人獸性;以及交織在感情線之中的嬰兒案件,不斷推出新的小高潮。

森林里隱藏著犯罪的氣味,身邊的人也存在著謊言的欺騙,Tina開始動搖在自己的真實身份、與困惑在善惡選擇之中。

電影沒有展示過多Vore的背景故事,而是將觀眾鎖定帶在Tina身旁,讓我們投射自己的心境在她身上,和她一起懷疑、一起思考、一起改變。

在全片營造的詭異氛圍里,主角們戲謔稱自己為“怪物”,卻比《水底情深》或《狼人》等作品中的非人生物,無論是思考模式還是情緒上的變化,都更像幾分人類;但正是因為保持如同人一般的高等智慧,才也有可能變得比人還要邪惡。

我沒有憑據,只是試著猜想,在人物設定方面,是否《邊境奇譚》里被視為古怪生物的他們,映射的是現實世界里猶太種族或其他北歐民族的情況?

一樣的人類卻不被當做人對待,天生的優勢卻無法被重視尊敬(猶太人的智商高於常人),被主流社會排擠,收到殘酷迫害。

人之初,究竟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究竟故事的最終走向會是如何,女主角到底做出什麼抉擇就等待觀眾自己自行探索了;只不過觀影后的陰森怪誕感伴隨了很久,可能是人類對美麗的定義太過狹隘吧。

Btw交配和未受精卵的設定……太奇葩又創意了。

 8 ) 让我想起了周德东类人题材的恐怖小说

太喜欢了,绝对排进世界影视前十,镜头语言太棒了。

开篇镜头信息量拉满,水与岸,瑞典与英国,人与虫,美与丑,居所与自然,卵生与胎生,都是二元,边界。

女主疑惑地压抑了想吃虫子的冲动。

女主拉开冰箱门发现没有爱吃的,呼应刚才想吃虫子的事。

镜头叙事能力极高。

学院派,导演丹麦国家电影学院,和拉斯冯提尔一样。

导演全程都在挑衅观众。

有必要的全裸镜头,表明女主身体和普通女性一样,但有戏剧反转,交配时才伸出的阳具。

生态女性哲学观。

反刻板印象,生理与外表相反。

被男主启蒙吃虫子的时候是女主的高光时刻,世界杯点亮了。

女主崇拜男主,认为他一个有阴道的男性也能不自卑。

开始约会,在山川河流泥土间。

最浪漫恐怖的性爱,女主在交配时才发现自己是雄性,开始自我认同,觉醒,不在自卑。

演员要做到相对性别时的感受。

反对人类标准定义性别,反对多数人权益向少数人施暴。

艺术概论,虚构是艺术手法,不是真实的真,是真善美的真。

亚当夏娃,在森林中裸身奔跑。

三结构电影美学创作,意图隐喻故事。

然后按照破二元的功能选角色,需要半人半兽不男不女,职业也是边境海关,工作是善与恶的边界,住所是人类社区和自然的边界。

 9 ) go fuck your civilization

5/5什么是文明?

是有种族太丑了 我们称呼他们为野人 然后去捕猎他们吗 是有种族太聪明了 我们说他们是恶魔 然后去建集中营吗是有种族太落后了 我们帮他们现代化 然后摧毁他们的家园吗是有种族太美了 我们去丑化他们 然后让他们臭名昭著吗 导演阿巴斯脑洞大开 提出了关于不同种族如何共融于当今社会的设想 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捕杀印第安人开始 再到希姆莱建立了集中营消灭犹太人 400多年 时间却仿佛停滞 再牛逼的工业革命也没改变人性的丑恶 即只要不符合我的审美、我的文明价值观,我就要让你灭亡 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到 “人类族群本来就是一个想象出来的共同体 却因不同的意识形态而分为敌我 互相残杀” 怎么样共融 怎么样共生 是当今世界格局下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移民问题怎么面对 那堵新的、偏见的长城如何推倒(outside and inside)是否继续保持着“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的偏见 是否仍然会有“圣母院被烧了活该”的丑恶言论 都会对将来人类文明的形成或者灭亡起决定性的作用 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恶的倒行逆施 法的尊严丧失 都会让我们滑向罪恶 影片中Tina最后还是回归了自己的本真 回归了自然 脱离了人们的现代文明 收获了自己的孩子 那么她之后会不会接受邀请去往芬兰(种族集中地) 以及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都将是一个新鲜的期待

 10 ) 故事表层下隐喻着被社会排斥与歧视的群体所遭遇的共同命运

去年戛纳竞赛单元里出现了一部套用超级英雄模式来探讨欧洲难民话题的奇幻之作《木星之月》,往后越来越多电影作品开始尝试打破常规的手法来呈现边缘人群的社会政治议题,摆脱掉此题材一贯严肃刻板的腔调。

无论是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还是洛迦诺评审团大奖作《好孩子》,都不仅在类型融合的影像实验里游刃自如,而且给政治社会题材影片的未来带来更多曙光。

而在今年戛纳一种注目单元里,这部以黑马姿态击败毕赣《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北欧影片继续在类型实验道路上剑走偏锋,让观众看得目瞪口呆。

影片有大卫林奇作品中面目狰狞的角色,以及惊悚诡异的配乐气氛。

这部异色作品跟最近看过的《好孩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好孩子》取材自狼人的都市传说,而这部则从北欧神话里的精灵(Troll)获得灵感,创作出两位气味相投的古怪男女角色。

他们有着外星人一般的特殊功能与匪夷所思的饮食癖好,前半段在边境缉拿嫌疑人的情节充满了大卫林奇《双峰》的诡异气息;雌雄同体的性器官展露以及兽行狂发的交媾场景绝对是全场惊呼的高潮时刻。

这似乎是一个野兽找寻同类的故事,但在故事表层下却隐喻着被社会排斥与歧视的群体所遭遇的共同命运,这跟《水形物语》里的哑女和水怪的结局并没有太大不同。

然而,导演在这个故事里更强调边缘群体不该被社会同化,不该抹杀自己与别不同的特性。

男主角暗中怂恿女主角揭穿父亲的真面目,并引导她重回野性的大自然生活,从而激发女主角对性别/自我的认知。

较为可惜的是,影片中充斥着太过离奇的邪典趣味场景,破案情节的处理也显得力不从心,导演在融合类型的掌控力未够到位,无形中也削弱了剧作核心的表现力度。

《边境》短评

2019已看长片39/自我认知与认可的过程,可惜的是感受不到一点美感。

5分钟前
  • 比格披萨配送员
  • 较差

探讨LGBTQ群体生存出路的《边境》最终走进了交流的死胡同。所谓边缘人群的矛盾在于,他们既要争取自身的独立性又想追求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就像影片诡异的风格一面是哗众取宠乞求同情的嘴脸一面又是拒人千里傲慢不逊的姿态,这使得他们永远处在了一个不知何去何从的被动位置。

8分钟前
  • Muto
  • 还行

女主的第一场性爱戏,也是刷新见识了,触目惊心。

1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女主丑的可怕,男主(变性人?)和女主真的很般配。情绪是可以被闻出来的,如果是真的,能用来做什么?

13分钟前
  • loneliness
  • 还行

3.5 怪物的人性

14分钟前
  • .
  • 还行

3.5.有多喜欢就有多讨厌,政治奇幻,真特么有想法。结尾来自芬兰的明信片笑傻。

15分钟前
  • 南悠一
  • 还行

打扰了,欣赏不来,而且很恶心

18分钟前
  • 拟和云
  • 很差

不论族群,被爱养育的都会有爱,被边缘化的,都可能更边缘。作为人类社会里的大多数,我们在不同的时候也可能是男主或者女主

19分钟前
  • Jenny
  • 还行

找到同类很重要,但最重要的终归是个人的生命体验。

20分钟前
  • 石墙
  • 还行

实在是在我忍耐范围外的题材拍摄手法 双线剧情的交汇也没怎么get到

22分钟前
  • 星竹
  • 还行

24分钟前
  • Coyotells
  • 较差

种族问题,种族意识觉醒与认知... 但是节奏太慢了……另外设定不太是我的口味...

29分钟前
  • theemo
  • 较差

Tina……

34分钟前
  • 欲圣
  • 还行

全片的每一分钟都不如上一分钟,开头犹佳。故事的脑洞和主体不仅有趣且深意满满,剧本上来说后面有些无从消化。而作为观众却能很好的体味这个怪诞的故事。世界上有很多异类,若能自我认同,这是最美好的愿望了。

38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一部充满腥臭味的电影(无贬义),我还是更希望把故事里的奇幻元素拿掉,其实并没有必要去对女主(男主?)的异类身份做超现实的解释,反复的动物性甚至兽性的呈现已经有点飘了,收不太住。另外,把好好的演员化妆成这样演戏,怎么说,大概也是种剥削

43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๑•́ ₃•̀๑)获奖了?我觉得还挺无聊有点俗气的片子呢,男女主动物野性一好一坏,好就是被人类文明驯化,坏就是要报仇血恨?女主ex出轨赶出家门,哎呦这些情节怎么一点新意都没有。本来开头还挺好的,人物“丑陋”,结果后来这个丑陋就和善良操,越说越觉得烂,再减一星

45分钟前
  • 好好学习
  • 很差

乍一看很新奇,再一想和X-Man不是同一个内核吗?

46分钟前
  • 黄色动力伞
  • 推荐

实在太猎奇了。用奇幻来包装政治,用跨物种来讲少数群体的自我认同。有几个镜头简直没眼看。。。

48分钟前
  • 余小岛
  • 还行

3.5 新瓶旧酒。一个典型甚至露骨的欧洲价值,包裹在层层奇幻和悬疑的外壳里,到底有多大用,还是值得商榷。何况外壳如此精致的一部作品,却不具有任何思辨性和争议性,实在是很遗憾。把美拍丑很容易,把丑拍美还是很难啊

53分钟前
  • 圆首的秘书
  • 还行

wtf?

55分钟前
  • 中式亵渎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