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rock的喜爱,导致有人拍这个题材的影片,我就很感激了,可能对阿汤哥的期望太高了,导致对本片的期望过高。
看后,总觉得少了什么,大致讲了那样一个时期怀揣梦想的人在好莱坞生存的场景,颓废的巨星,朝气勃勃却不得志的摇滚青年,利用大家赚钱的人,虚伪的保守人士等。
最后rock的人rock了起来,this‘s it。
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如果不是对这方面有执念的人,就不用浪费时间了,三星是你能给的极限。
整部影片的音乐并不十分出彩,不过很好的还原了当时流行的风格,另外,歌词很棒。
影片的背景是1987年,MJ发行Thriller后的一年。
摇滚和流行正逐渐融合,流行摇滚的时代就要来了。
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就像红旗下的蛋,大家的思想都是圆的。
我们很需要一起高呼 ROCK AND ROLL,找回那些个棱角分明自己。
另外泽塔琼斯的表演我很喜欢。
里面的摇滚风格明显是90年代,没想到12年还拍这么怀旧的电影。
如果打分的话,故事只能是2星,里面的歌确实勾出了好多回忆,我给四星,阿汤的歌让我想起了Rolling Stone、The Doors、Aero Smith、Gun &Rose、Red Hot Chili Peppers,男主角的乐队让我想起了bon jovi。
后来摇滚慢慢步入了死亡金属、工业噪音等愈发让人无法听懂,完全是一种宣泄。
现在呢满大街R&B Hippop,再也找不到那时的感觉,好让人怀念啊。
80-90年代,无论是英美还是中国都是一个摇滚的黄金年代,一去不复返。
这摇滚乐本来就是人家的东西传到中国来,说句不好听的,人家的东西,人家说了算。
中国现在根本就没有能够产生摇滚乐的社会基础,别在中国谈什么摇滚,早就没什么可谈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摇滚史诗,非要判一个孰是孰非未免太可笑。
说人家拿着摇滚来做噱头,我们这里何尝不是充斥着拿着摇滚乐来标榜自己的人?
从欣赏、技术角度来看,每一段的曲目、配乐,交错着很多首耳熟能详的经典,融合的恰到好处毫不突兀,加入了很多独到之处,光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学习,看看我们自己做的,跟人家比差远了。
本想给两颗星,看在那些明星份上,勉强上一颗。
本身很喜欢80年代的感觉,影片感觉是到位了,联合了夸张和喜剧的效果,讲述了一段没有大意思的故事……看海报和预告时,各种期待,真看了片子有点点心寒,因为期待的太好了吧。
所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除了Russell Brand 最有感觉外,剩下的都差那么点点意思。
尤其那主线的一对儿青春少男少女……我去……真是惨不忍睹,各种闲的……着实越说越愤慨的份儿……反正吧……看预告和海报吧。
片子就睡过去可以。
不过,如果当纯喜剧会好很多,可以打上4颗星!
歌舞片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奇葩一般的存在要我安心的坐在那里老老实实的看一堆人跳来跳去简直就是折磨人到现在能够做主的除了《红磨坊》就剩下《芝加哥》了《歌舞青春》神马的对于我来说……就是凸— —凸如果不是“摇滚”二字很难相信我是怎么坐住了220分钟的!
话说买的蓝光盘你存个“剪辑版”的干嘛!
都快四个小时了。
上一次花了将近四个小时看电影还是《拯救大兵瑞恩》的时候不过。
剪辑版就是不太一样。。。
没看过公映版的我也不瞎说什么。。。
故事肯定更加圆满一点,而且人物性格也更加丰满只是,曲子多了那必须是折磨从我喝了不少果汁到一趟趟去厕所救火就能看出来但是总体而言,我的情绪还是比较High的。
阿汤哥,帅的说,就是觉得您老光膀子会不会觉得冷。。。
说实话,不查的话,必须认为阿汤哥是男主
大概是听郑云龙安利《摇滚年代》安利多了,对这部音乐电影多了几分期待。
梦想、自由和爱依旧是美国这个国度人们所追逐的,也是吸引着很多人想要去的魔力所在。
剧情很简单,摇滚青年之间从相爱到误会到解除误会,摇滚巨星迷失爱到寻找爱的过程,而这些全部都是摇滚精神所主宰着的,这也是这部影片所要表达的。
而郑云龙在音乐剧中扮演过得、说对其有怜悯的这位摇滚巨星史戴斯,在电影中是汤姆克鲁斯扮演的,白花花的肥肉就不说了,反正摇滚不死嘛!
他正是一位在爱情中迷失的羔羊。
他装作什么都不在乎,没有人知道他想要什么,他把猴子一直带在身边,却不愿意让一个女人待在身边,滥情和纯情归根到底是对爱的寻而不得,他想知道爱到底是什么,谁才能真正的走进自己的内心,疯狂的女人们对于史戴斯的追捧也只是某种的欢愉和满足,爱是什么她们并不关心,和现在很多少女追星一样,很多艺术家在爱情的道路上有坎坷和挫败,这种伤痛升华为艺术更能触碰所有人的痛感,也就能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这也许是大龙说自己对其有共情的原因。
电影里很可爱的一对是波本屋的丹尼斯和朗尼,两人拥抱,游乐园骑旋转木马、打高尔夫,让我在健身房里不由得笑了出来,哈哈哈哈!
他俩对唱的歌曲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
大龙在采访的时候说喜欢这个角色的时候,嘎子在旁边说这个角色特别的浪,看了电影之后,才觉得大龙的表演根本不算什么,接受度瞬间高了哈!
大龙想要跳进人群里的计划估计也是出自这里的吧!
最后说一句,电影里的歌真的都很好听!
其实选取的歌曲还行,大家唱的也不差。
但是编剧导演完全没有想好给谁看。
目标观众不明确导致这部片子成了四不像。
俩主演看似高校歌舞出来的甜哥甜姐,他们的歌曲偏于抒情一面,其实唱得不差,但是说起话来完全的cheesy,out of place,导致整部片子的tone都不对了。
后面还出些club,不伦不类。
摇滚歌曲,特别是80年代的,应该给那些怀旧的人看,搞些小孩出来做主线干嘛?
完全浪费了一干实力演员。
teenager又对这些老歌不感冒。
整个两头不讨好。
老实说老汤唱得也不错。
身材更好。
前两首的舞台动作夸张了点。
造型也出位。
不过味道还算正。
米国看摇滚的大部分都是白人,浅色的。
上次看nickleback,算是hpp里坐得最不满的一次。
其实他们唱得不错,舞台灯光焰火设计也都很好,但是票房就一般。
請問編劇。
這和Christina噠《Burlesque》是不是有點兒像噠過分叻...請問編劇。
這片子如果沒有Mary.J.Blige、Zeta-Jones、Russell Brand和Tom Cruise噠話還能看麼?
言歸正傳。
不過從歷史噠角度分析。
搖滾樂噠變遷其實就是LA噠變遷。
這座城市被搖滾樂帶到頽廢。
又被Pop Rock帶囘正軌。
事到如今出來U2、Mick Jagger妳還能記得誰呢。
今天佔領LA噠恐怕是Carly Rae Jepsen和Young Money整個廠牌吧。
時代變叻。
但唯一不變噠是在LA噠美國夢。
好了我不觉得可惜了。
作为一部点唱机式的电影,只看看有经典摇滚曲目的片段就行了,情节俗套无比。
所以可以想象汉化版的有多尴尬,所以不能回国去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先夸一下感动的地方还是有的。
大概是Any Way You Want It这首。
配合情节,听这首歌感觉深深的无奈,所有人好像都在身不由己:anyway you want it, that's the way you need it,无论他们原本追寻的梦想多么伟大,好像现实都是苟在当下。
女主当了脱衣舞娘,男主在boyband里对口型,Stacee沉溺于alcohol and sex,酒吧老板濒临破产。
这真的不能算是什么积极向上的东西,but it touched me。
重复的歌词就是在重压生活下的呐喊,可是除了唱歌也不能做什么。
就挺受触动的。
Lovin', Touchin', Squeezin' / Any W暂无评分Journey / 1980(诶竟然连个封面都没有,豆瓣不太行啊 )Stacee Jaxx,啧啧啧,性感迷人的堕落摇滚巨星,心碎的人,纵欲的人,有音乐态度的人,又醉生梦死的人。
虽然能看到Tom Cruise的美好肉体。
但他的忧郁眼神,特别是不唱歌的时候,好像还是少了点什么。
How to say······像是酒鬼的忧郁,而不是堕落巨星的忧郁。
但是!!!
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 和 Rock You Like A Hurricane两首我爱死了!!!
一首用来找到爱人,一首用来坚定自己的所爱之人,荷尔蒙爆棚的激情戏,张力太足了。
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9.2Foreigner / 1989
Hurricane 20009.6Scorpions / 2000(这版最妙,和德国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
Scorpions 永远的神!
)吐槽呜呜呜凯瑟琳·泽塔-琼斯啊,在Chicago里那么耀眼夺目,oscar-winning performance,在这里怎么安排了个尬到不行的无用反派。
感觉还是这部剧的锅。
所以看吧,音乐剧也不是什么高雅艺术,就像电影一样好坏都有。
插入一点小思考:对于舶来品,人们接触到优秀的那一部分的可能性更大。
其实全世界烂片烂剧都很多,演技尬到不行的演员也有很多。
但是能作为文化输出的已经经过了层层过滤,保留了精华部分呈现给世界。
所以崇洋媚外大概也算情理之中。
但yysy,这个行业,由于制度特殊,国产的和国外的差距大,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不知道猜的对不对,但总觉得女主的风格和唱腔在模仿Britney Spears:这金发大波浪和小甜嗓。
毕竟女神在2012年还没有彻底flop(啊啊无意冒犯我真的很喜欢Britney但flop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是的话,很抱歉她没有模仿到Britney一丝一毫的魅力。
演技方面,这可能就是美国式的流量小花演技,真的好尬。
让我想到了《滑稽戏》里的Christina Aguilera,但唱功比不上。
滑稽戏 (2010)7.82010 / 美国 / 剧情 爱情 歌舞 / 史蒂芬·安汀 / 雪儿 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又一部小镇姑娘追梦片,又一部流行歌曲大串烧。
没错我就是为了看美女跳舞。
)哦对了,有个很搞笑的地方:难道每个摇滚巨星都有个混账经纪人吗?
想想波西米亚狂想曲里的Queen,再想想火箭人力的Elton John。
更搞笑的是三个混账里有两个都叫Paul,哈哈哈哈哈哈。
波西米亚狂想曲 (2018)8.62018 / 英国 美国 / 剧情 同性 音乐 传记 / 布莱恩·辛格 / 拉米·马雷克 本·哈迪
火箭人 (2019)7.32019 / 英国 美国 加拿大 / 剧情 同性 音乐 传记 / 德克斯特·弗莱彻 / 塔伦·埃哲顿 杰米·贝尔
多年前连看三集的<歌舞青春>现在回想起依然是很棒的观影体验,这次比之前可以说更好,不再是少年片,除了青春的气息之外,更增添了颓废的不羁,每首歌都那样的给力,2个多小时真的不觉得慢,还没听够啊!
女主角和男主角这类型和《歌舞青春》如出一辙,太怀念了。
男主角有点儿嫩,当然不是贬义,塑造得很好,最后的花里胡哨男孩组合那段真的让我想起现在超人气的什么比伯。
女主角还是那样的天才,比较是2012年了,牺牲不小,胸了腿了没少露,不知道是不是本人的歌喉。
汤姆除了个子矮之外,气质神马的和这个角色契合度蛮高的,估计为了拍片子是不是走了次全国巡回啊?
那个女记者的角色有些莫名其妙,就这点觉得比较突兀,应该删掉。
这次豆瓣又犯浑了,不知道打1分的是什么心态看的,你不能看动画片还给人分析真实性吧?
导演就是拍迈克尔杰克逊纪录片那位,我觉得在音乐电影方面经验无出其右者了。
这个片还真是无聊到爆啊,情节又俗又水。本以为听听歌怎么也能坚持完俩小时,结果发现,也挺难的。当然,没有歌就更难了。
不管逼友们给多低的分儿~我听了摇滚这么多年,还是挺喜欢这片儿的。80年代的摇滚本来就是个乱哄哄的玩笑,一混子情情爱爱,小妞果肉皮。直到grunge出摇滚才重新变得严肃。不过用《摔跤手》里的一句台词:Cobain凭什么让摇滚变得这么沉重?纵情享乐有什么不对?
歌不错,剧情却对不上摇滚时代四个字。结尾合家欢show很喜欢。
你妹的!真心挺失望的!剧本太差了!可惜了一票大明星和一堆摇滚乐。
一星给朱利安的大腿和屁股,一星给鲍德温和他的好基友,一星给HEYMAN,一星给泽塔琼斯的胸和舌,一星给阿汤哥的乳头。五星给ROCK&amp;ROLL FOREVER
15分钟后我实在受不了了
阿汤哥碉堡了
比歌舞青春还无聊呐。。。
歌嗲 美女嗲
真是看不下去了都,,就女主长得还像样,,阿汤哥你必要接这种戏么,,,真是看不下去了
hey! Look! Everybody is high!
总算能把一部歌舞剧看下来了。再单薄直白的剧情也挡不住我对这部影片的喜爱,需要理由么?当BON JOVI/GNR/DEF LEPPARD/SCORPIONS/POISON这些早已渐渐远去的旋律又在耳边响起,曾经的金属迷谁能停止感动。。。。这也是很多音乐传记片未见得多么精彩但又广受追捧的原因吧。
烂片,hey man加一星
这恐怕是我看过的很烂的歌舞剧之一了,问题是还非要拉扯上什么摇滚。这tmd是高级黑吗??
摇滚串烧+音乐剧。PS:阿汤哥没事就别扒衣服了哈,里面实在没看头的。
该说的大家都说了,这就是一傻逼片。。。完事了。
好久不见泽塔琼斯,演的好喜感。女主还算耐看,不过这片实在是无聊…
too hollywood, even a littile bit R&amp;B...not rock n&#39; roll...
就当听了张OST 看在泽塔琼斯的健美操份上勉强给个三星 剧情可完全无视
对生活缺激情对创作缺灵感以及对音乐没有热度的时候就应该把这种电影翻出来然后对着劲歌热舞一个人蹦蹦跳跳手舞足蹈自high上小半天,像舞台上的他们一样好好做一次自己,好好为自己的梦想疯狂一次,不顾形象地疯一次吧,最终你一定会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一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