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看的第一部除了动画以外的电视剧,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时候我在老家刚好要上一年级了,但是我户口在老家没法去城里上学,但是爸妈觉得城里教的好,非要去,但是爷爷不想让我去,觉得在农村一样。
到了九月一号,别的小朋友都去上学了,就我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正好看到这个了,感觉好好看,就停不下来了,后来爷爷都说人家小朋友放了学都去街上玩,你也不去了就在家里看傻春,后来过了一个多星期我才上了学,之后就没看过了,后来有一次看电视剧脑子里突然想起来这部电视剧了又看了一遍那时候还是小学4年级,看的感觉和之前看的都不一样,再后来上了初中和同学聊起来看的电视剧就提到这个了,然后我又去看了一遍这次看的关注点和情感和前两次又不一样。
所以这个电视剧啊对我感触很深,甚至还因为这个电视剧我上学之前才没有被同学嫌弃,否则当初听了爷爷的话去街上和小朋友一起玩,估计都要嗤笑我没学上
太感人了!
傻大姐你太伟大了!
你知道吗?
当我看了这部电视时候我的眼泪直流!
要是我有这么个大姐那该多幸福!
曾经有人给许敏容说让你家里再给你派个丫鬟过来,说明许敏容出身很好,她有名字,有丫鬟,她的生长环境让她不会做家务,吃不得苦。
傻春长大以后,可以操持家务,许敏容自然乐得甩手不干。
越是大家族的人更是重男轻女,许敏容喜欢素觉,支持这个儿子,这符合她的出身和道德认知。
许敏容一辈子都执着在一个香火传承上,但是到了最后许敏容告诉自己养老还是得靠傻老大,男女都一样。
许敏容不是真糊涂,但是她没有办法逃开重男轻女的拘囿,她对儿子太执着,但是她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不成器。
这个剧看得越往后,故事展开以后,很多细节就很合理了,乍看时的那种撒狗血的夸张就消失了。
傻春的故事是她一辈子只想到别人、只为家好,从而渐渐征服所有人的故事,先是俩小的,她们是老大带大的;然后是老三,插队去内蒙的时候;后来,老二生孩子的时候也知道了傻春的好;儿子做了一段时间的植物人,傻春征服了刘欠揍。
刘欠揍的家庭出身太差,穷怕了的人小气,如果她不那么斤斤计较,她自己的母亲怎么办。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是她的错。
但是,后来,终于不也给傻春感化了。
除了傻春干什么都能成功太过奇迹以外,这个故事是很好的。
但是,大约这样的设定就是为了寒碜那些老想着占人便宜想着不劳而获的人……傻春被过分神化了,她太可爱也太可怜,可是因为她自己是开心的,那么一些不合理也就可以原谅了。
所以,这个剧还还不赖。
看到很多人都觉得看得气人,明明傻春这么好的人,这么符合以德报怨这种中国式的高尚道德观,为什么大家越看越气,因为傻春傻的已经超出人们认知的界限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会说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是这些好,无私的奉献,傻春这种傻劲,我想都不是这部电视剧想表现的,至少我觉得不是。
给傻春这样有的傻的设定,是为了让大家的更好接受,傻春就代表着亲情人情,就像她的一根筋,是特别纯粹的。
而这个家里人个性鲜明,包括邻里邻外都给出了充分的刻画,其实这就是人性的各种显性的形态。
在那个吃饭都要打强的,吃不饱就要饿死的年代,人们是没有那么丰富的精神空间的,那小孩在家就是每天吵闹,有点小自私,各自也有小算盘,儿子比女娃重要,邻里邻外互相掐,掐完以后照样该帮还帮,这就是很真实的人性,灰色地带不断的上演。
而傻春这个角色就是跳开这些,只是代表一种真善美,纯粹的人情。
所以我们以正常的社会人在看傻春的时候会特别愤怒无法理解,就像电视剧里一样,明明傻春没错却总是怪到傻春头上。
大家都本末倒置,偏离重点了。
是的,这一家人都是鬼精鬼精,想要过上好日子,连自己家人都算计着,可现实里谁不是这样,从大团体到小家到个人,人都是自私的。
农场主一家为难过傻春,甚至毁了傻春的爱情,可他们也帮助过傻春,这辈子他们和傻春都有割不断的革命情谊,这就是人情,不是说什么事情都可以以看客的心情去看,而是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事,你可以不接受,但是最起码的对同为平等的人的尊重和理解是要有的,人和人交往就是不能少了人情味。
觉得片子里很多都体现了这一点。
电视剧里每一次跳跃都是这个家庭的一次坎,就像一个人的一辈子,有各种各样的坎,只是浓缩在这个家庭里,这个大院里。
我们从襁褓里长大,慢慢步入社会,慢慢就会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为了保护最重要的东西必然是要拼尽全力的。
而自己因为人生中不同的际遇慢慢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就是这些事,这些像傻春这样的人让我们不失自信,不失继续前进的勇气。
难道这种精神不是最宝贵的吗?
我们可以为了我们爱的人变成坏人,也会因为爱变成更好的人。
当然这毕竟是电视剧,是现实的再体现,会有失真的地方,所以还好只是傻春,但是永远不要忘了初心,失了人心。
这部剧我是反复最多的了!
每次看都感觉不一样大姐我真的爱惨了这个角色 现实中我不知道有没有作为家里的姐姐我觉得我做不到那么伟大 但是我尽量无私吧末尾我是哭得最多的!
她弟弟活过来时候 她召集全家人时候!
最后一张照片也给我弄哭了!
这种年代剧我不能抵挡 我很喜欢 但我是95后hhhhh我就喜欢年底剧 觉得很经典有的
好多人看了这部电视剧都说自己有这样一个任劳任怨的大姐就好了。
无非就想要一个不要钱不要在法律上承担赡养责任的老保姆而已。
人性真的很自私,凭什么剧里大姐不能读书不能结婚只能任劳任怨。
我一问凭什么,就会有人说,你知道什么,大姐乐意着。
这种回答最恐怖,社会主流观点是大姐乐意吗?
天涯上一个帖子,姐弟从小父母双亡,大姐从小辍学把弟弟拉扯大,辛辛苦苦靠卖菜买了一套大房子,帮着弟弟结婚成家。
弟弟成家之后就认为,姐姐任务完成了,应该离开他们家。
他大姐凭什么要他们夫妻赡养,他大姐从小帮着他是肯定是乐意的,是愿意的,最后他大姐应该默默无闻的离开。
完成英雄一般都会壮烈牺牲的结局。
然后若干年后,他可以教育他儿子,他曾经有多么好的一个大姐。
大姐没有地方去不愿意走。
弟弟说他大姐天煞孤星。
他大姐最后自杀,终于完成圣女的仪式。
我身边真的有好多这种情况。
我可以说,大姐们不是乐意的,至少要给她们尊重。
一对夫妻四十多,养二胎,他们理所应当认为这个孩子应该是老公的大姐的责任, 老婆大姐的责任,反正不是他们的责任。
他们做的就是等孩子长大了,吃果子。
他们第一个孩子就是这么带大的。
现在第二个,两个大姐都不乐意了。
双方亲戚既然都去抨击他们的大姐。
什么大的就应该帮小的。
快五十了,不是孩子了。
我只想告诉那些说无底线圣母,还有家里某些角色直接去死之类的话的人,人做了什么事都自己带着,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有好人就有坏人,有什么难理解的,你没经历过的事怎么跟你说你也不会理解,现实生活里既然有大恶之人的存在,怎么可能没有大善之人?
有什么可怀疑的?
只是咱们没资格碰到罢了,没见过不代表没有,你有亲眼见过你的大脑么?
没见过是不是可以说你没有大脑?
总体而言很不错,好的我就不说了,重点在于吐槽。
1.首先,傻春本人,这也太圣母玛利亚了吧,年轻时全家拿他当佣人使,导致让她上桌吃饭还不习惯。
①农场时,她要这么惹祸真的很没脑,场长好心给你吃住,帮你见你爸,哦,你倒好,不顾人家会不会被拉下水,一而再,再而三,你好了,人家呢?
②后来开小吃店,最后拱手让人了,有一就有二,开服装店,妈妈又劝给弟弟弟媳了,哦,能有点骨气吗,看得生气。
③办工厂,真的很冤大头,虽说最后赢了邻里情,但这剧情太圣母,看你想开工厂,一改冷漠态度跟你说想投资,他们钱赚了,你根本没得多少,人家嫌你拿钱多。
他们赔了,嚷嚷着让你下台,工厂要卖了,你可倒好耳根子一软,心想:诶,大家都指望我咧,我得处理好邻里关系呀。
哗啦,充冤大头自己付了18万。
大家好了,你呢?
是,想着带动群众致富没错,但考虑别人的同时能不能也考虑考虑自己!
④最后,赵素觉成植物人,刘茜走了起诉离婚,最后赵素觉醒了,刘茜回来了,她一改往前厌恶的态度,想着,哎呀,我们这个家不能散呀,我们的第四代传人可怎么办呀。
嘿,我就想不明白了,就非得是刘茜吗,找不到人了?
好了伤疤忘了疼?
总之,傻春人如其名是傻愣愣的,一根筋,她无怨无悔,她一人撑起全家,她是伟大的,但她也是悲哀的,以前为了爸爸放弃爱情,后来为了一大家子放弃婚姻,呕心沥血,最后全拱手让人。
她对妹妹们好的同时占据主导的仍是她不察觉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弟弟有事,妹妹靠边站。
忙碌了大半生,最后仍未摆脱一方天地。
②其次,许敏容其实就是这一切事情的导火索,在全剧中一直重男轻女。
好吃的给儿子,衣服只给儿子洗,好工作作弊给儿子,小吃店给儿子,钢材给儿子办,服装店给儿子,做饭她不会只会使唤女儿,孙子她不带嫌累,全程PUA女儿们。
③最后,这剧情其实真的有点毁三观。
女主真的真的很圣母,剧情想凸显奉献的思想,可这不觉得太过了吗。
全剧贯穿着重男轻女的思想,最后反转,我也没看到重男轻女带来的危害,主要人物傻春从始至终都体现着重男轻女。
所以剧情这一思想还是没有正确表达。
主角的一系列付出最后还是成全大家,泯为众人。
剧终强行大团圆,就这样了还能接受刘茜我也无语了,别说娘家逼迫,迫不得已,天天以泪洗面,反正有心之人不做寒心之事!
剧名取的很正确:傻春,不仅傻,而且惨,我很同情她。
一个家就靠大姐一个人维系和支撑,其他人都不管不顾,各种任性,找麻烦,然后歌颂大姐人性伟大,不是有病吗?
是想宣扬什么观念?
大姐就活该承担更多?
就因为是家人所以不管是吃了多少亏都要和睦要容忍,这种家有必要待下去?
可怕的是现实中还是有很多这样的人,承担着一切,偶尔夜深人静时会想一想为什么自己会过成这样,但是这种电视又告诉你这样的老大才是楷模是标杆是伟大,我要吐了。
有可能就是想写实吧,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想她妈一样重男轻女,像她弟一样蛮横不讲理,像她二姐一样自私,我这么想才舒服些。
特别不能理解傻春这类的人,但是我们的长辈那一代感觉挺多人都这样,不知道是不是时代的差别,他们很看重人和人之间的情分,根本无所谓对方是什么样的,不说别人是否感恩你的帮助,帮反而成了应该,不帮却还要记仇,想想有时候蛮气的,总是想做救世主感化这类人,甚至有时候自家的事都搞不清楚呢~傻春开始让人觉得心疼,但是现在觉得她的想法就是这样,她就是想帮人,喜欢做救世主,所以运气好人家感谢,运气不好就被人记恨~越看越觉得没意思……
外婆,妈妈,舅妈,表姐..我们全家都爱看。
被逼着跟外婆看的
补标
有这样的圣母来了鬼
傻春一家亲啊
孩子多的年代。
和爸妈一起看了后半部 可能是年纪大了 感觉大家庭真的需要一个像傻春一样的人吧 以前肯定会一个劲骂她圣母
此生得一姐如此
家庭伦理剧,不过傻春的角色有点过分善良,不太现实。
和爸妈在疫情期间看的,还挺精彩
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母职捆绑。三十年后希望我们不要再有这样虚伪的作品。
挺好看的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看不懂编剧脑子怎么想的
陪姥姥看的……
片头片尾曲太温情了!
正能量!
多一星给小小楚
每个角色都不喜欢,太无私的,或太自私的,都不太好。
母亲太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