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到底让我们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是让我们更加孤独了。
当我们一遍遍刷着微博、朋友圈、QQ空间、人人、facebook等一切社交网络的时候,我们是否成了它们的奴隶,被牵引着,迷失于这个虚拟世界。
网络世界呆久了,往往会产生社交恐惧症。
不愿甚至害怕与人交流,这就是网络带给我们的副作用。
这时候,重新拥抱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打开门,呼吸外面新鲜空气,享受阳光普照,用心感受生命的律动!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波兰电影。
很好看,很喜欢也很心疼。
Dominik,可怜而无辜的。
他只是一直吊在悬崖边,看着一个个的人,轻轻推了他一把。
Alex、呵呵,真想骂你是混球。
你捅了那个有些迷着你的D一刀,甚至顺势更加羞辱;Sylwia,你更不是个东西,一直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慢条思语的唆使着D自杀,呵、试问,你一直说:我们是怪物,怪胎;我想杀了自己就可以死掉了;你对D说的第一句话是:保护我。
呵、你最后成功了,让D从心理上真正的成为了孤独者。
最后,他替你去死了。
心慌了?
后悔了?
觉得我可真是热爱着从不围绕我转着的地球儿了?
D的眼神真是美丽,他的漂亮的眼睛似会说话。
嘿嘿、我是颜控,可这并不是我给这部片子来个4星的理由。。
其实我看的貌似不是电影想表达的什么拯救网瘾少年,原谅我、我不明白电影的目的与意图D的爹、娘,其实也挺难的。
为了工作,给钱给时间又是出卖身体啥的、也不容易。
可孩子么、、小么,不宠他宠谁呀不惯着他惯着谁呀是不唉、就像那个问题:女人抱怨你没钱,老在她身边转悠,不成大器;有了钱,就没时间陪她,那你还想不想要这个家。
其实S说对了一句话,你太敏感。
其实我想补充,你也更脆弱,更偏执。
你要虚幻,最后你的S女王也没给你买单,最终的难还是你的父母来承担的。
D。
这里是公孙,期待更多朋友。
被这部电影吸引,不得不说,是因为小受长得实在很萌,俊美的脸庞加上一点点倔强和莫名的伤感,一点点小叛逆就让人看得迷了眼睛,可是记忆更加深刻的却是他在死亡之前歇斯底里的吼叫。
他本来可以不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他畏惧他的世界,但他并没有勇气舍去,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后悔自己的作为,他脆弱,他无法寻求父母更充足的爱,所以将自己流放驱逐,只有在虚拟世界里,才有人爱他,他是这么想的。
然而,胆小的西尔维娅其实比他更加畏惧现实,三年不出,却建造一个可怕的牢笼,企图网住和她一样惧怕现实的人,好像这样,她才不孤单。
她用自己的言语摧毁别人本来就不强健的神经,站在一个彷如灵魂的高处俯瞰她的子民,告诉他们,这是一个没有爱的世界。
我们应该去死。
但是连她都没有勇气面对的死亡。
不得不说,西尔维娅是卑鄙的,她把自己都无法面对的恐惧强加在多米尼克身上,然后站在高处嘲笑他:看,你是个胆小鬼,你太懦弱。
看这个男孩将自己关锁在房间里,将父母隔离在门外。
我觉得很恐怖。
她在他和父母之间建造了一座墙,毁灭本来可以连通亲情的道路。
他的父母忙于事业无暇照顾,给他最丰足的物质生活却从不真正关心——至少多米尼克是这样认为的。
他们在发现儿子有自杀倾向的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你什么都有了,你还想要什么?
”他们不知道,他只是想要更多的关心。
学校里的朋友因为他有同性恋倾向而嘲弄取笑,所以,他的结论是,没有人爱他,了解他。
他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十天父母却一无所知,知道保姆报警才发现他在房里自残。
因为西尔维娅告诉他:所有你需要的都来自自己的心里。
所以当警察破门而入的时候,他举起受伤的手,他甚至在微笑,得意的。
我惊恐于女王告诉他应该尝试不出门的感觉时,他的影子照射在苍白的墙壁上,我看见,那不是人影,而是一只正在蜕变的野兽。
他在帮女王拿药的时候在问: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爱你的人,怎么可以轻易放弃天所赐予的一切。
然而,他最终还是放弃了正在努力挽回的父母,选择了死亡。
虽然他有过后悔的举动,但那仍旧是他的选择。
我不得不说,这个孩子很倒霉,也是真的脆弱。
在他处在脆弱的一个深度的时候,他仿佛处在一个绝境中:前面是悬崖峭壁,后面是康庄大道。
本来他可以凭借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闯过去,从此再无所惧。
可惜,他被人轻轻的退了一把,掉落了悬崖。
看完后,做了一晚上的噩梦。
虽然看的时候,觉得这是典型青春期长歪的案例,不过还是给我留下了些阴影。
可能是因为男主关在房间自残的情景;或者是因为男主发现自己被耻笑后,回到房间大发脾气,气的留眼泪时;亦或者是男主父母各自在外面偷情的片段。
各种扭曲的情景让心情变得好阴郁,不过男主和基友和女主KISS的时候还是挺养眼的。
男主和女主在房间睡醒,阳光照进屋子里,那幕挺美的。
整个故事给我感觉,有阴郁也有美好。
首先这部片子让我联想到的是二十世纪末出现的从国外流入的葬爱家族造型,但这并未过多拉低这部影片的味道。
死亡不是一定要深刻具体才有教育寓意。
能把无因死亡铺垫地如此一波三折又合理的,我没见过第二部片子,这走势有些像伍迪艾伦的《无理之人》,这场死亡是无理的、荒诞不经的。
把心态摆平了看,男主是勇敢的,也是蒙昧的。
在青春期初萌的时候,你我能做的最离经叛道的事是什么?
那些年躲在厕所抽烟,把女同学的自行车泄了气,洗剪吹的造型,放学后约在小巷两伙人抄起家伙为某个女生大打出手。
这些,是没有思考,没有挣扎的,与死亡相距甚远。
我一直觉得无病呻吟是个太残忍的词,但凡写文字的人,哪个能彻底与这个词毫无干系?
所有创作,都有夸大之嫌,那是因为没有绝对的感同身受,也或许,你熬过了那个阶段,青春替你抵了命,之后云淡风轻的笑话起男主这样的人来。
他是勇敢的。
对自己勇敢,对生命勇敢,对死亡勇敢,唯独不对世界与他人。
当第二个心理医生与他隔门谈话,这个峰回路转自然又精妙,他开始由被劝解的变成劝解粉色女孩的人,这里我们几乎笃信,他不会被她沦落甚至会救赎她,这个伏笔埋得漫不经心却又合情合理,这就使得最后的剧情走向变得有些无理,明明这样一个内心想着为他人奉献,也关怀父母的人,怎么就死去了呢?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说过一句话压在我心头良久:“坏就坏在,他太内向了。
”少年的烦恼在粉色女孩的渲染和驱使下发酵,轻变成了重。
其实女孩只是在为了得到一种魅力才以死相邀,她心里一直相信的是,他和她想的一样,他和她是一类人,都打定主意不会死,只是何以解忧?
唯有谈死。
那个年纪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期待动人之处却苦于自己所达不及,矫情也好,凄迷也罢,这只是我们的交流方式啊。
而他,似乎缩影着处于经济危机下的波兰形态,高度敏感、渴望外来的力量、像桑椹胚一样心智太过幼稚的生命形态,以至于这份死亡不值得同情,也不值得痛心。
重也成了轻。
我见过一个请假回家几天回来后就选择自杀的人。
男主令我想起这个人,回到家父母不会相信自己孩子的心路到底有多迷途。
大人们总是不承认青年的痛苦与挣扎。
死了倒也干净。
很奇怪的是单一(是单一不是单薄)的剧情没有使这部影片太过黯淡,男主的颜与演技实在绝色。
有两个细节让我觉得这简直是天生的演员。
第一个是走到门口忽然一个转身回眸,眼神却先盯着天花板,继而游走左右。
这太过自然与流水。
第二个是看到艾利克斯发了他和他的视频,他在床上抓狂的样子,十分无章,十分乖戾,这给人一种窥视感,很难有人愿意把这份独自对世界生闷气的蠢态特别委屈的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太难为情,也太天才。
现在的片子我表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感动的了,包括像那些爱情里面的很感人的东西,那些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可以哭的,但是这部片子不同。
我看到有很多人说搞基什么的,这个我不否定,但是这部片子的中心并不是搞基,我也是腐女,看到开头我还是会比较的激动,但是我想说这样一个不是真情实意,随意捉弄男主的攻是你们希望的吗?
我不会认同这种爱情,男主为什么会堕落?
不就是因为那个攻随意的侮辱他吗?
男主是敏感的,就算不是敏感的,当你的尊严这样子被人践踏的时候你们还会笑着说无所谓吗?
所以真的请你们不要再把目光放在前面的搞基了,就算那真的很有爱。
如果还要执着于外貌,恋爱,我只能说你没有看懂,你也不是那种心理十分阴暗的人。
我看来男主的心理跟我是一样的,但是行为方面我程度没有那么偏激。
我能够理解男主的痛苦,我相信也有很多人能够理解,男主他敏感他脆弱,我也一样。
他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去想很多事情,这个可能就是多愁善感,但是多愁善感这种事很容易发展成极端的一面。
那个粉色头发的女生就是男主心理发生变化的开端,虽然我也很喜欢网上跟我交流的人,我觉得他们能听我说很多我在现实生活里面不能说的话。
但是我并不认同这种让人越来越堕落的网友,在男主看来并不是他们的错,但事实上旁观者清,只要仔细看看就可以发现是那个粉红色女生在引导他。
男主想要有一个精神寄托,网络给了他,所以他不能离开网络。
当看到拔网线的时候我真的哭的最严重,因为我之前也试过,当一个依靠网络的人,突然离开了网络,那他的痛苦也只有同样的人才能理解,网络让人迷恋的其实并不是游戏,大多数人是因为网上有他们能交流的对象,一旦离开了,就会完全不知所措,产生愤恨的心理。
我焦躁感很严重,特别是面对父母,男主表现出的焦躁跟我差不多,都是抱着头用力的抓自己的身体,然后无措的像个孩子一样靠着墙哭。
男主跟心理医生讲的那一段话是我的心声,我不会自杀,因为还有家人,还有自己,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就有每个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那些自杀房间里面的人,他们真的有好好的想过,他们死了父母以后怎么办吗?
男主说的对,那些人不过是懦夫,不敢面对生活的懦夫,同样他们说着自杀也不会去自杀。
他们充其量就是用刀子割一下自己的肉体,要死的早就死了还会在网络上跟别人交流怎么去自杀吗?
说实话也不过是不敢去死的一群玩心理阴暗的小孩子罢了。
男主不希望死,但是他被别人逼,逼的走投无路只有结束了自己。
当自杀房间里面的人知道男主死去的消息他们震惊了,一个不希望死去的人死了,但是他们这群想要死的人却还好好的活着。
当那个粉红色头发的女生跟男主说再见的时候我真的受不了,男主的精神寄托就是你们这群人,你怎么好意思跟他说再见?
说什么女王,也不过是一个想要自杀却只能自残的人而已,我对这部片子里面的人没有一个抱有负面情绪,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那不是谁能够干涉的了的。
男主的父母也是爱男主的,但是总是醒悟的太迟,等一切都无法挽回了,才来流泪,才来后悔。
男主是可悲的。
他被身边的人一步步改变,直到嗑药在酒吧里面死去,临死前还可悲的叫着妈妈,我真的很难理解这样的情节你们为什么还要把重心放在前面?
前面的只是铺垫,对男主堕落的铺垫,希望你们都能让这部片子重回本意。
我不顾你的质问 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你在门外疯狂的嘶吼你愤怒,你无奈,你难过,你痛苦你恨铁不成钢你伤心绝望为什么我会这样你依旧敲着门嘶吼着我恨不得割下自己的耳朵不想再听到任何你发出的声音不要再问我到底怎么了 我一句话也不愿意对你说即使说了又会怎么样你有你对我的期望我有我自己的理想你走吧 你快走吧不要管我在我还有理智之前 我只想一个人静一静嘘我听到你在门外拨通了电话你在向外界求助 你向他人诉说你的痛苦你说你的孩子不懂事 你说你很无助你还说你的孩子不理解你的良苦用心电话那旁的他们安慰着你他还只是一个孩子 等他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哦嘿我多想对着门外大喊一声你他妈的快把电话挂了吧别再自作聪明的推断你孩子的心思了别再说自己的孩子自己当然了解这种蠢话了可是我没有这么做因为我现在是真的不愿意跟你进行任何交流我听到了你低声的啜泣还有电脑开机的声音你在翻找些什么 你想要翻找些什么茫茫网络世界你搜寻的很无助吗可是你了解我啊我的社交我的娱乐我的品位还有我的寄托所以你是在尝试用百度搜索我的姓名吗你了解我?
真了解我困了趴在床上哭够了准备睡了咣咣咣你又开始砸门了心中有股暴怒的气息涌上来 突然想解决了自己解决了世界你又让原本平静下来的我变得暴躁起来我努力的克制住自己以免伤到你的心可是你依旧在挑战着我的耐力此刻的你恨我吗 想杀了我吗我也好烦我到底哪对不起你了你现在这样!
我什么都给你了你还不知足吗!
我都把你给惯坏了!
谁对你好你找谁去吧!
我养不了我不养了!
都他妈的滚蛋!
我要你干嘛!!
你暴怒了你总嫌我没事装忧郁你总说就不知道我成天有多少苦大仇深的事你总说我波动不堪的情绪总是会弄得周围人都不爽你总说我的负能量影响着身边的人你总说我沉默的时候你恨不得杀了我你总说一跟我吵架就忍不住要抡我几个耳光你看我这么不好你干嘛还要这样你说因为你是我妈我该如何拒绝你这强加来的好意我是多么不忍心自己的痛苦会伤害到你于是我躲起来让你眼不见心不烦你偏偏又要胡乱猜测强加给自己不愉快我又能如何我确实不愿意与你交流了以前你嫌我交男朋友影响了学习 后来我的成绩确实下滑了男朋友也没了 成绩也没上来有一天我告诉你说我好像喜欢女的了你没当回事的笑了笑说 你又在那胡思乱想啥玩意呢随你吧 信不信由你你要我还怎么跟你说话呢要我告诉你我只是看了一部电影好像看到了敏感的自己男主角最后死了所以我心里很难过 越想越难过我说 我是因为刚才看了一部电影所以现在才如此抑郁我若这么告诉你了你信么?
所以请你以后务必在我真正需要你的时候出现 而不是我呼喊着妈妈时 你却说我幼稚--因一张令我神魂颠倒的面庞而看,因一段男男激吻的片段而看直到最后英俊少年,同性之爱,诱惑身躯都无法阻止那音乐下的孤独喷涌而出的孤独。
如果全世界都不在乎你,你是不是Gay又有什么关系。
————谨以此文祭Dominik之所以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偶然发现一个个人恶趣味的小片段,惊艳于男主妖媚剧照一张。
迅速把电影搞下来看。
冲着BL主题去的腐女必定是要失望的。
但是不得不承认,导演把零零碎碎少之又少的暧昧片段拍的太好了,如同一个极其简单却设计的精妙无比的集成电路,美感与现实并存。
电影的开篇就引入了BL情节,不过是高中毕业误会之后放纵的酒会。
男主角Dominik和炮灰攻Alex的玩闹,打K的视频挂到网上。
两人的镜头着实是太过香艳,甚至有女生在下面留言:如果我也是男生就好了!
柔道课,ALex又一口咬定Dominik有反应。
又一次多亏了叽叽喳喳的网络讨论,Dominik失控。
我猜Dominik一定想拿着家里那把枪把Alex崩了。
回过头来看看Dominik这个人,不爱说话,似笑非笑,走路习惯驼着背,目光永远定在地上。
他想了很多,全部都不会说出来。
甚至自己面对无法接受的事实,也只是把发泄锁在房间里面。
他有优越的家庭,专职司机送他上下学。
可是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交流,忙碌的父亲母亲,充足的物质生活,空虚的精神世界。
我们还是说说电影里有趣的部分吧....因为某人实在对情节没什么兴趣。
父亲的政治宴会,父亲上司的女儿喜欢Dominik,两对父母,一对年轻人,父亲的用意昭然若揭。
他说,我是Gay,然后转身亲吻了雕像。
整部电影都是冷色调,像是法国人的风格,用情节一点一点压迫你的神经。
他开始尝试自残,我一直认为这不过是被错误的引导。
整部电影最讽刺的地方,唯一一个温暖的镜头,是他搞定了用来自杀的药。
Alex不过是一个故意和Dominik的渣。
从最开始的校长问答,到后来酒会之后上课故意搞暧昧,柔道课不怀好意的笑,并在网上讽刺他,再到后来手影的视频。
这是导致dominik自闭,偏激,神经质的一个直接原因。
女主,引导Dominik思想走进死角的人。
他们宣扬的死亡不过是说说而已,她没有勇气真正的面对死亡。
再说他的父母,dominik死后,两个人离婚了,新欢是各自的同事。
也就是说,dominik最初10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的时候,只有那个乌克兰女仆在家。
这个两个人10天都没有回去,工作兼搞婚外恋。
我只是觉得很悲哀,反过来想,两人的关系也是一条暗线,不再赘述。
故事最后,我一直搞错了。
Dominik从来都没有想死,他拿着药瓶去酒吧是为了给她。
而她呢?
根本就不会出现,这是一个必然的情节、反过来推到前面,她所说的死亡不过是虚张声势,自残但是不会自杀。
他失望了,把药倒进马桶。
开始尝试吃一颗,一颗,越来越多,第二瓶整个都吞掉了。
幻觉让他疯狂,死亡。
最后的醒悟已经来不及。
女主,dominik在他们的自杀空间消失太久。
她说想要解散这里,其实已经是在思想上有了解脱。
dominik的母亲告诉他们,dominik死了。
玩家开始一个一个消失,女主冲出房间,向天空嘶吼。
所有人得到了解脱,唯一一个不曾想过自杀的dominik却死掉了。
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最后一句废话】第N次挑出《自杀空间》里面 自己喜欢的情节来看突然觉得Dominik只是太敏感 Alex的玩笑应是这个年龄段男生之间会出现的戏谑.
这是一个被宠坏的男孩子,他拥有一切,唯一缺少的是父母的陪伴,父母工作繁忙,为孩子创造了一切他们可以达到的物质条件,但是却失去的陪伴的时间。
高中毕业前舞会,大家玩接吻游戏,女孩儿和女孩儿热吻,我们帅气的男孩儿也跟男孩儿热吻。
大家虽然也开他们玩笑,但真的是玩笑,没有人多想。
但是有一天柔道课,在跟一个男孩对练中,在不断的撕扯和挤压中,男孩儿射了。
同学们开始向他投去异样的眼神,同学们开始在网上嘲笑他,开始背着他窃窃私语。
他跟父母说他病了,他不想去学校,其实是在逃避。
就在这个时候,他想起之前在网络上看到的一段自残视频,他跟自残的女孩儿取得了联系,他开始跟女孩儿及她的朋友们一起玩一个叫《自杀房间》的线上游戏,女孩儿是游戏中的女王。
视频中,女孩儿阴郁颓废,不断的说自己想自杀,自己要自杀,每一天最遗憾的事情就是还没有死掉。
她甚至已经把自己关在房中三年了。
她跟男孩子说,一定好好好教训一下背地奚落他的男孩儿。
男孩儿带着枪去了学校,课堂上,他甚至发现他最好的朋友(其实他并搞不清他对于男孩子是爱情还是友情)也在嘲笑他,他哭了。
放学,同学们在他身后簇拥、嘲笑。
他几近要掏出口袋里的手枪,但是他还是放弃了,他甚至为了避免自己有任何冲动,他快速的跑向出租,上车逃离学校。
他开始不再去学校,他把自己关在房间中,他让自己沉浸在自杀房间中。
一次自杀未遂后,父母终于真的害怕了,他们找来最好的心理医生,这是一位负责人的医生,他不能保证能治愈他,但是他说出了关键的一点,你们需要多花些时间陪伴你们的孩子。
父母是认为钱能解决一切的人,他们换了心理医生,这位女心理医生跟他们一样繁忙,她甚至都没有任何问诊就打算给孩子开药。
在游戏中,自杀女孩儿已经跟男孩儿相爱,她想让男孩儿帮他弄到一些处方药好无痛苦的死去。
男孩儿拒绝,说这样不对,不应该这样,女孩儿用消失威胁,男孩儿无奈答应,心理医生留下两瓶药。
孩子的父母当然不像一般电影里演的那么白痴,他们非常怀疑怎么能这么快速的就给孩子开药呢?
母亲问心理医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这个女医生停顿了一下,却说如果你又什么问题可以来我的诊所咨询。
真是好一个唯利是图的医生阿。
父亲暴怒了,他拔了网线,而这个时候男孩儿正在跟女孩儿确定见面给药的地点。
男孩在房间里喊叫,他喊妈妈,母亲心软了,她想把网线弄回去,夫妻俩扭作一团。
孩子担心父亲对母亲动粗,他冲出了房间,父母俩都惊愕了。
接下来是平静的交谈,孩子说因为自己被同学嘲笑所以不愿意去学校,还说自闭这段时间自己在玩一个自杀游戏,多亏了游戏里的朋友,他才没有自杀。
他恳求父亲把网线插回去好跟朋友们报个平安,但是男孩儿却用家人来形容网上的朋友。
母亲有些动摇,父亲坚决的拒绝了。
我想没有父母可以理解孩子这种不把亲人当亲人,却把外人当亲人的心理。
万般无奈,晚上,男孩儿趁着父母睡觉带着药去了之前说的夜店等待女孩儿。
但是他什么都没有等到,他来到卫生间,打算倒掉药片,但是总有那么一两颗残留在手上,他开吃吃下一颗、两颗,最后索性把剩下的全吃了。
飘飘然的他又碰到了同学,他癫狂的舞蹈了一阵,又返回夜店。
他在吧台看到了女孩儿,他们像游戏中那样一起相拥在舞池内跳舞。
画面切回到游戏中,女孩儿的朋友们说男孩儿这次在游戏中真是消失了好久,就在这时,男孩儿的角色出现了,但是开口说话的声音却是男孩儿的母亲,母亲说儿子已经自杀了,她来这里是想感谢他们在儿子最低潮时期的陪伴。
游戏中的人物开始快速消失,女孩儿最终也切出了游戏,返回到现实的房间中,这是女孩儿现实的第一次表现,她奔出房间,奔出家,扑倒在草地上嚎啕大哭。
视线切回到那晚夜店的卫生间,男孩儿的同学在拍摄视频,男孩儿在小便池用手指抠嗓子眼,他不想死。
最后他对着镜头说快报警,给我妈妈打电话,他哭喊着说妈妈我不想死。。。。。
在看片子的过程中,我没哭,只是奇怪的是看完了,每每回味的时候,眼眶却总是湿润的。
男孩儿虽然已经十八,但是从片子中的表现看,他其实是很依赖母亲的孩子,比如当他和爸爸在车内的时候,他可以吊儿郎当的用不屑的语气让他爸关掉音乐,但是当车内妈妈在的时候,只要他妈一吼他,他就乖乖的不敢吭声了。
他其实并没有长大,他虽然任性、娇生惯养、有些害羞、有些自闭,但是绝不到会自杀的程度。
片中要自杀的女孩儿,以及游戏中追随女孩也要自杀的人一个都没有死,反而是不想死也不该死的人死了。
我真心不喜欢女孩儿这样的人,我虽然不能理解,但是我明白他们内心肯定也是有痛苦的,但是看起来他们并没有想要化解这些痛苦,他们只是想要散播这种痛苦,男孩儿的死完全是因为他们,我也相信,他们其实永远都不会自杀,他们就是觉得这个世界上他们最苦,这真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家伙,我真心讨厌他们。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5955975/好,唠叨完毕。
十几分钟前,刚看完《自杀空间》,洗了个澡,现在坐在电脑前写影评。
洗澡的时候,我并未想过要写影评,只是在绞尽脑汁的想一句话,一句很短的话,附在豆瓣的“简短评论”里,最终这句话我把它写成了这样:自爱始,至爱终。
想必这部新电影之所以能引起你的注意,大部分源于网上那5分钟的“暧昧片段”吧,其实主体和那个无关,至少不是电影想要表达的。
“自爱始”的爱,是主人公在同学鼓动下的一段男男恋,这段“爱”很朦胧,很本性,很原始。
“至爱终”的爱,是主任公在外部环境压力下的一段虚拟恋,这段“爱”很梦幻,很自性,很孤单。
自杀空间,最终的结局很戏剧:一直想(或者说是声称)做到的人没做到,而不想完成的人最终却完成了。
如果我没理解过的话,”自杀空间“自建成以来他是唯一一个完成自杀使命的。
在我看来,自杀空间里所有的人,包括创建者,都不是真正想要自杀的人。
他们全都是一些:先是外界的影响、然后自身孤独、继而有些厌世、最终为了表达,而走在一起的青少年。
其实这一切都很正常,起码并不特殊,尤其对于即将入世的青少年。
试问有多少人从未有过厌世的想法,又有多少人从未有过自杀的念头。
那么为什么会说他们都不是真正想要自杀的人呢,因为他们还有需求。
我以为,如果一个人对世界,对本身还存在需求,那他的自杀都不是真正的自杀。
为什么会说他们还存在需求呢?
如果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个人的需求应该是从低到高的。
而他们的需求恰恰不是最低层的,即生理需求(生存需求),因为生存需求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他们最需要的是自我表达需求。
自我表达需求可以放在第三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也可以放在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求”,总之不是第一层需求。
粉红头发女孩儿创建自杀空间,是为了表达;其他人加入空间,也是为了表达;主人公进入空间,更是为了表达。
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很特别、很虚拟,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他们都无法表达。
如果以上我的认识是对的,那么我想,基于过去现状和人性分析上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能已经不完全适合了,起码对于某一部分人来说,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现代社会。
此时,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爱。
什么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电影中主人公的父母对孩子有爱吗?
有,肯定有。
只是他们的爱已经变质了,已经不纯粹了,也许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他们已然深受物欲所毒害。
但一句“我们已经尽力了,我们把最好的都给了你”,一句“他让我们丢尽了脸”...把这种参杂了物质的爱,变了质的爱表露无遗。
什么是男女之间的爱,包括时下流行的男男?
主人公在同学教唆下的男男感觉是爱么?
主人公在现实中无法表达继而进入自杀空间的虚拟世界与粉红头发女孩互相吐露心声所产生的心灵相通的感觉是爱么?
很遗憾,这个问题我暂时无法回答。
什么是爱?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爱是一种需求...有好多答案;带有目的性的爱是爱么、一瞬间的感觉是爱么、不能保证长久的爱是爱么...也没有答案。
想起了一句歌词:如果这都不算爱,我有什么好悲哀。
好饿,该吃饭了。
Jakub居然是88的比Bill大两岁...演技不错嘛
非主流杀马特
意外
一个傻X青年放着好好的高富帅不做基友不搞跑去网络聊天室被脑残非主流女纸误导然后迷茫颓废自残最后坠入自杀深渊的故事。小青年啊世界没你照样运转,还无聊的搞什么残酷青春。。。四分有三分为男猪脚的颜。哥特烟熏太美了。
1、铺垫不足,明显表现在搅基戏份太少,像评论里说的那样“要搞基请深搞”嘛。2、真心想看东欧美少年之恋!3、哥特范儿的男主又帅演得又好,配乐赞!4、其实能成为更好的电影的,遗憾了。5、和男主电脑一样啊!
喂深莫!所有绝色销魂男都有个糟逼女主角,呜呜的哭了起来~
谁要看网恋啊...
要搞基请深搞!
这个世界总是伤害着你,你有什么错。活着就那么难,没的选择。
因为是帅哥所以更加压抑了...
這種題材等我們老了之後再碰,時候不對,出發點全然模糊。還沒能力承載時弄出來只能甚麼都不是,除了糟糕。
我为男主的颜而来~~~美啊!
为了我的小正太 3个星星吧 嘿嘿
拖沓
爱让人崩溃
镜头还算漂亮……摔死渣攻!
男猪脚帅的一塌糊涂,演技也对得起他的脸。配乐也棒,导演可能是想表达美少年由于外部种种的影响一步步走向消极和疯狂。但是傻导演。美少年搅基比美少年自杀好看多了。
妖孽
又阴暗又沉闷。
只是为了男主角强撑着看完整部电影 男主长成这样儿是想祸害多少无辜少女啊!烟熏妆哥特范儿真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