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剧,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交响乐。
特别最后一首贝多芬的交响乐,我感觉到了音乐原来真的有生命力,因为我的内心有点震撼到了。
就像我在看第八集里他们演奏的由绝望到希望再唱出欢乐的歌的交响乐时,我的心也颤抖了,这是剧中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和交响乐完满交织的演奏,我体会到了这其中所包含的生命及情感,剧中的主人公哭了,所以自己也有点情不自禁地想哭,这也许就是音乐的魅力。
已经回家两天,日子过得飞快。
丝毫没有敲键盘的打算。
两天在电视上看完了《交响情人梦》,承认我总是这么落伍,看着06年的日剧,却没有觉得有任何的不合时宜。
要是换做国产片,就一定看不下去了,“怎么那时的女人化这样的妆”“过渡得真是生硬”……bla...Bla喜欢这部片的很大一个原因是竟然没有坏人,曾一度以为彩子会是破坏者,却发现每个人都是好人。
看得满心欢喜,这才是娱乐的本质嘛。
喜欢日剧里的人总是能够那么不经意地说出特别温情的话,不动声色地表达出我难以阐述的道理,真是让我特别佩服。
这种细腻无法习得。
因为欠缺,所以喜欢。
尽管这部片里没有大道理,却让我喜欢里面的每个人物,难以想象的小日本。
很容易让人想起类似的主题,但是我觉得是永远相信这句话的“喜欢对的人,身上会发光”。
记得特别深的一句话,是彩子说的,“如果是我,我会想要千叶停下来等我,而野田妹她却那么努力,想要赶上你”这样的力量,我总是羡慕。
我没有忍住,我让欲望主宰了一切,急切的渴望和不理智占据了我的脑海,加上GO总一通电话哇啦哇啦地煽风点火:啊不要忍了我也做了赶快下手吧,于是我没有人格地等到交响情人梦最终章后篇在网上出现就去看了前篇,然后自己又在等待的漩涡里哔哔地流眼泪……但是值了啊,别说哔哔一上午,哔哔一辈子都值了。
从05年一直延续到现在,曾经年轻俊美婴儿肥的卡司们都已经不太适合搞笑与装可爱了,观众们也已经渐渐审美疲劳(野田妹的房间和生活习惯不属于美的范畴),要追求故事的突破已然十分困难。
如果说电视剧里表现的是无忧无虑的粉红莫扎特式的生活和恋爱,而在电影里,主要人物必须要面对现实的差距带来的不协调感与生疏。
讲述成长的故事一向显得拖沓和平庸,因为在这种为别人而努力的命运里,处处是重点,时时都想抓住目标,追上心中那个人抑或是超越他,这样心中急切时事与愿违更加具有挫败感,好像没有进入进行曲部分的交响乐,快乐和悲伤都不是令人振奋的节奏。
前篇的电影在让人遗憾又琢磨不定的情况下结束了。
每个人都陷入了和千秋一样的沉思:让野田妹这个变态森林的公主成为正常人,是不是一个好决定呢?
一部分人也浮现出和野田妹相似的想法:我其实只是想教小朋友唱歌做屁屁体操,虽然米路飞很好玩弗兰克和我一起看动画塔尼亚做的俄国菜很好吃,但是千秋学长连给我一个20秒的拥抱都要别扭,是不是一切都没有太多意义了呢?
看到这里,我真是想说,希望他更好,能够解开自己的心结;希望她更好,能够有一生爱他的勇气。
从漫画开始这就是个辛德瑞拉式的故事,稍稍特别的是王子是闹心男公主是邋遢女,不变的是两个人原就是不同世界的人。
原著作者将交响乐的核心——与音乐统一,与人心交流,映射到人之间的关系上,同时也在电影里表现出来。
跨越时间、国界和语言,当我们指着同一个音符时,我们便可以了解彼此的内心。
这是最强大的心灵感应,这也是克服一切障碍最神奇的力量。
所以最后当然是无异议的团圆大结局,我没看都知道,当然我还是要看的。
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要相爱,很可怜,因为他们没有其他可以支持下去的信念;但是这种情感又常常让人掉泪,因为他们相守的唯一的原因就是太相爱,以至于等那么久也不愿放弃。
像那大名鼎鼎的言情小说里那个女主角可怜兮兮地哭诉着,我都数了好多个999了你都没有来。
虽然约定明明讲好数到1000就不回头,不是没有想过放弃,只是始终数不到1000。
野田妹,你也要加油,我想你数学一定不好,就保持这种水平吧。
此片中主要乐曲竟然是柴可夫斯基,真让我高兴。
虽然我最喜欢的《悲怆》没有演奏,但《1812年序曲》已经不错了。
其实我想也许此曲才是真正反映俄罗斯民族性的乐曲。
你看那平和的生活,被外来的恶所打破(侵略者或者暴政者)。
人们奋起反抗,终于战胜了恶,又恢复了平和的生活。
那受尽苦难而伟大的俄罗斯民族都在这一曲中展露无疑。
片中《1812》剪辑的非常不错,都看不出中断。
非常棒。
我非常为片中的人们的努力而佩服。
不管是充满天赋的千秋,还是普通的团员们。
虽然我说艺术要操持纯真的心灵。
但显然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困难的。
大多数人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会失去那纯真的心灵。
显然片中的人们便是如此。
千秋是天赋所带来的责任,他背负着过重的负担。
而团员们则是被生活所迫。
但正如片中小女孩所说,爸爸是职业音乐家。
他们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和职业的操守,并没有放弃努力。
这样的人们才更显得可贵。
大师们固然是道路的开创者,但如果没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继续走下去,创新也很快会消失的。
正是一批批默默无闻的后继者,才把创新的事业变成伟大和日常的事物。
当我看到乐团演奏着那《1812》时,看到那台上台下的反映时,我不由都想哭了。
在这点来看,如果没有这些平凡的人们,凯撒的“我来,我看,我征服。
”只是个小丑的笑话罢了。
为什么我那么喜欢野田惠呢?
可能是因为她和我的一个好朋友很像,一样无厘头一样专注一样傻傻的,一样变态,加入野田妹的变态森林,其实我最欣赏她的还是她的傻样!
无论什么人也不能改变她肆无忌惮的个性so超期待后篇
今天一激动,把后篇的票子也买回来了还买了周边真的很好看很好看虽然有点小贵然后前篇的结局看的我想哭怖いよ、先輩のことが好きでいられなくて后篇预告的这句话听了好难过啊啊啊不过后篇瑛太什么的都到巴黎去了很有看头的样子然后那个色狼老师好像耳朵快聋了然后然后,预告里千秋说的一番话无敌感人,也很引人深思她在日本弹琴的时候比现在快乐吧,如果当时任她在日本就当了老师,我们只是普通的恋人的话,也许会更好吧,可是,我还是想把她带来这个舞台超级感动不过前篇结束的时候,他对NODAME说的一句很难过的话就是NODAME,我们还是分开吧然后NODAME就晕死过去了。。。
爱照日剧翻拍的韩国、台湾还有湖南台应该没有胆子翻拍这部精品日剧了吧!
男女主角全世界恐怕没有比玉木和上野更适合的了。
下面是观后感:很遗憾,本人不懂音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对此片的理解(但通过这个片子我也粗略学到了一些交响乐知识,很感谢原著)。
我喜欢细细品味日剧编导对感情戏的把握,真是拿捏得妙不可言,让人有沉醉于恋爱中的感受,值得中国编剧好好学习(部分韩剧有时也能体会到这种精确微妙的感情戏,令人莞尔;但大陆、台湾、香港都很难觅了;即使电影中都少有)。
千秋真一与野田惠两个人一路走来非常幸运。
两人相识在千秋与原女友彩子分手的一刻,令のだめ有机会进入千秋的生活。
两人相知在同一师门下,又因相邻而居,成就了暧昧的半同居关系。
虽然在整部电视剧11集+2集SP中千秋没有承认のだめ的女友身份(在SP2最后二人的关系才算正式确认,到二部最终章中,千秋终于承认のだめ的女友地位),但两人的关系却随着剧情的开展逐渐地升温了。
下面按照剧情的发展来简述两人的情感经历吧:第一集中两人一起打扫完のだめ的房间后,のだめ给千秋做烤焦鱼料理当作感谢,无意间引出了千秋烹饪的美味炒饭。
从此以后のだめ有了出入千秋家的正当理由。
被のだめ一番大大称赞厨艺后,千秋从此把负责她的晚饭作为自己心甘情愿承担的责任,即使不亲自下厨也会准备罐头或外卖替她解决。
除了甜言蜜语,のだめ有一个估计很令大男子主义男人喜欢的特点,每次两个人在一起时,她都坐在地上,仰视着坐在沙发上的千秋(直到最终章两人关系明朗化后才常常和千秋并排坐于沙发上)。
在称呼上,のだめ大部分时间都很虔诚很依恋地称呼千秋为“前辈”、“千秋前辈”,到SP中偶尔开始发嗲地唤他“真一君”,这点千秋也很满足吧。
两人相识后千秋的一些小细节表现出对のだめ的“不见外”:虽不允许牵手,但一直默许のだめ挽着他的手臂;时常为のだめ留着门,只要不是自己特别忙的时候允许她自由进出,口中虽然似乎讨厌这种被“寄居”,心中是期待她出现的;在のだめ拼命练习钢琴疏忽个人卫生时,千秋亲自帮她洗头吹风;在帮峰补考伴奏前,抱着のだめ送去考场,待考时让のだめ的头枕在自己大腿上,考后再一路把她背回家;千秋从小用各种方法没有治愈的飞机恐惧症,在のだめ手中医治好了,也表明对她的完全放心(之前千秋梦中坠机时,唯一光明的救命稻草来自于のだめ),在她的柔软语音中能够安然吐露心声、流泪至入睡;从北海道满载给のだめ的礼物回东京后,急切地寻找她,不惜到自己讨厌的江藤老师家外偷窥;主动送のだめR*S正式演出的票子,嘴上虽不承认是给女友的指定票,但有小小的暗示意味;每次指挥交响乐前会不自觉地去搜寻のだめ的方向;SP1中,のだめ为千秋的指挥棒装上卡通人偶做护身符,虽然千秋表示要马上拿下来,但事实上经常在用它……在电视剧11集中和SP中,千秋把允许のだめ的亲热举动作为奖励,只有のだめ在取得较大进步或带给自己很大帮助时才给予,比如躺椅前のだめ的偷吻是奖励她让自己成功地开启了梦想已久指挥生涯;11集最后那个被称为“大河抱抱”的背拥,是千秋被のだめ为能与自己同台演出而终于决定去巴黎留学一番憧憬感言打动后的奖励及难得的真情流露; SP1中千秋第一次主动牵手赶来异地为自己打气的のだめ,并允许她在酒店同一客房内留宿(不过是被绑在被子里的);指挥比赛获胜后,千秋意识到两人相识后のだめ带给自己的巨大变化,感激之情油然而生,第一次主动向她敞开怀抱,还因为过分紧贴的拥抱而联想到のだめ“70D”的胸围(有关“70D”也是很有趣的一段,说明千秋并不是个不解风情的男人啊);のだめ在巴黎音乐大学取得第一年最优秀级别成绩时,要求拥抱千秋“充电”,千秋允许了,只是在众人面前有些羞涩;SP2中最后的城堡之吻(两人间的初吻)也是奖励她钢琴上的进步。
尽管千秋在SP2之前都在他人面前极力否认のだめ的女友身份,但心里早已经把他作为自己的女人:去北海道买了她提出的所有食物;陪孙蕊购物时却想着给のだめ买礼物(怕买意味太深重的戒指而改买了红宝石心型项链,哪怕孙蕊在旁边讽刺他有占有欲也不介意)。
曾让千秋吃醋的男人有三个:1,峰:峰第一眼看见のだめ,就发现了她的可爱,并准备追求她,请她到自己老爸的中华料理店吃饭。
而准备与のだめ共进晚餐的千秋恰巧发现了这一幕,大为光火。
2,法兰克:SP1中のだめ通宵在法兰克房间中看动漫突击学习法语,令不明就里的千秋颇为不满。
后来のだめ又表示要同法兰克去动漫节、放弃陪千秋参加指挥比赛,也令他很失望。
3,黑木:巡演中,千秋打电话回家慰问のだめ,却发现黑木和のだめ在一起,不禁令他颇为担心。
好不容易巡演结束,千秋放弃参加庆功急切地奔回巴黎,要表明自己的心迹,没想到回到家看到的一幕是のだめ和黑木正“背着自己”讨论去古堡旅游,导致千秋暴怒,故意提出分手来刺激のだめ,最终,两人一番“激烈搏斗”和のだめ“前辈も音乐も”的真情表白后,言归于好。
促成两人的有很多人:1,彩子:虽然最初抛弃千秋的是彩子,但其实她很快回心转意,一直一心一意帮助千秋,并期待他回到自己身边;不过,当看到のだめ为千秋的巨大付出后又自叹不如,主动选择退出。
2,江藤老师:放弃千秋,把他转给了古岗老师。
让千秋有了与のだめ多多接触的机会。
后来成为のだめ的师父后,把のだめ要去参加钢琴比赛的原动力是为了赢得奖金跟千秋去欧洲的想法告诉了千秋。
3,古岗老师:促成两人最初的合奏,也使千秋很快地学习到如何与のだめ相处。
4,峰:一直无私地帮助のだめ,最后一集中促成千秋去大川老家接回のだめ。
5,师父米路菲:一开始就点醒のだめ,要想同千秋在一起就必须在音乐上赶超他。
后来巡演中,一语道破千秋“假如她(のだめ)变成孙蕊,那么如此神魂颠倒地想着のだめ的千秋也许就不复存在了”。
令千秋终于正视自己内心的感情。
片中的其他的一些温馨瞬间(按时间顺序):1,第11集:千秋整理收拾家中一切准备去欧洲时,不自禁想起了のだめ的钢琴声,“那不是不管好坏都听不到了吗?
”心中隐隐意识到没有のだめ陪伴的自己无法独自离开。
终于下决心在已被拒绝一次自尊心大受打击后,再次邀请のだめ,一定要把她带去欧洲。
2,第11集:在大川老家,得知のだめ将去巴黎而自己本来选择的是布拉格,不禁有些失望,心中暗表“因为之前我完全不知道你要去巴黎”。
3,SP1:踏上列车去参加指挥比赛的千秋把のだめ“狠心”推下车,不让她随同,但马上依依不舍了起来。
并一脸的担心(这之前的很长时间两人都是半同居在一起的,没有分开过很久)。
4,SP1:比赛期间,在旅馆中与のだめ讨论乐曲“蒂尔的恶作剧”时,千秋联想到のだめ与自己的一些往事,脸上不自禁浮现甜蜜微笑。
5,SP2:在巡演中因担心特地请假回巴黎公寓的千秋,看到因自己与孙蕊合奏而难过、拼命练习炫技钢琴曲的のだめ心疼不已,第一次主动将のだめ的头揽入怀中,被推开后仍安慰她。
6,SP2:千秋被米路菲带走去练钢琴曲时,のだめ像吸毒一样地闻着留有千秋味道的衬衫来缓解相思之苦,那个镜头可爱极了。
7,SP2:在古堡演奏前のだめ更衣时,千秋留在了这间为“のだめ夫妇”准备的房间里面,并想帮助她拉难以拉上的拉链(最后拉链坏了)。
8,SP2:最后のだめ的古堡表白后,千秋更加正视自己的感情,心中道“一直在一起没有感觉,独自旅行后回到她身边……只要不让我失去你”,随后深情吻了のだめ。
9,SP2:千秋欧洲成功出道首演后,激动拥抱のだめ,终于抵达“变态の森”。
10,最终章前篇:两人已经在巴黎住了一年多,两人关系的确认也有一段时间了。
在看到孙蕊被妈妈强行带走后,本来对孙蕊满怀醋意的のだめ一下子对这个假想情敌充满了同情,并联想到自己儿时不快的学琴经历,千秋马上发现了她的情感变化,揽住她、安慰她,这个举动说明这种程度的亲昵动作在两人间已经很自然了。
11,最终章前篇:有一段被删除的视频,个人认为很经典:松田来到千秋的公寓,松田笑话千秋女朋友是个“变态”,但千秋却坦承“三个之中(另两人是事业成功的爸爸妈妈)我自己选的,只有那个变态”,同时面露羞涩甜蜜的微笑,随后马上解释“本来也没想过,只是懒得抵抗了”,令人捧腹,可惜千秋难得的表白上映时却被删掉了。
12,最终章前篇:剧团经理称のだめ为“夫人”,可见两人此时在乐团成员面前已经表明了关系。
13,最终章后篇:伊始,のだめ因为千秋即将搬家而沮丧至极,千秋马上抱住颓坐地板上的她,极力安慰,并表明分开住只是为了在安静的地方集中精力学习。
因为他内心知道,两人分开一下并不会影响恋人的亲密关系。
14,最终章后篇:得知のだめ很想与自己同奏的是必须与孙蕊同台的曲目后,千秋深深不安,觉得对不起のだめ。
果然のだめ从乐团经理处获知实情后情绪陷入谷底披上床单站在窗前电话质问楼下雨中的千秋,千秋及时拥抱安慰,让のだめ迅速回复了正常的饥饿状态。
随后连着几日陪伴のだめ的昼夜练琴,两人的关系再度升温,全剧最温馨的大亮点“被炉之吻”也发生在这段,比剧终两人“长桥之吻”来得自然得多。
15,最终章后篇:和孙蕊同台演出后回到家,千秋和のだめ的对话说明三个问题:a, のだめ已有此处钥匙;b,两人常常一起回家;c,允许のだめ留宿,但觉得自己第二天会早走,有点对不起のだめ。
第二天一早,のだめ披上大浴巾认真求婚时,千秋感觉太突然,以她在说梦话来化解尴尬局面,但出家门后一直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
16,最终章后篇:在听米路菲与のだめ的协奏曲大受感动时,千秋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留在日本并非是等のだめ来带领他,而是上帝特地把他留下来发现のだめ,并把她带上世界的舞台。
17,最终章后篇:剧末,两人再次合奏钢琴曲后,在美丽的夕阳里,のだめ再次迷醉于千秋的背影,不禁呢喃重复着两年前的情话“看到前辈的背影好想扑倒……FALL IN LOVE”,当然这次迎来的是充满爱意的眼神和幸福的相拥。
端午长假的第一天,一个我尚未知晓的生活方式。
断断续续看完了交响情人梦的前篇,对交响并未了解也从未热爱的心却怅然所失。
以交响的名义为爱突围,中间该有多长的距离?
在如此丰富的内容里,我独自为着掌声里那个落泪的野田妹黯然。
从一个涣散的乐团,到如此和谐的成功,音乐的魅力究竟有多大,梦想的动力究竟有多强,野田妹期待千秋的成功,为着成功感动落泪,可是当千秋开始他指挥兼钢琴的第二曲开始时,人群中的孤独蔓延开来,为着千秋的自豪感消散而去,原来,我和你之间仍是如此长的距离,我怎么追怎么追都还是追不上,于是我只能让雨水淋透,而我却不知回来是你决定搬走的消息。
生活有很多种方式,爱上千秋前或者野田妹只想当一个普通的幼儿园老师,爱上千秋后梦想成为追逐。
因为爱所以愿意远走巴黎。
爱里有多伤,爱里就一定有多深。
可是就像小马过河一样,只有下水了才知道水里是冰还是暖,水里是浅还是深。
今天睁开眼睛看到外面的阳光时,就在想适应会有多难,习惯会有多久。
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却是义无返顾。
而自己却远远追不上自己的理性。
理性的野马如此脱缰而驰,生活该是多么出乎想象。
自己惊讶不已。
奔三的路途上,一路是这样不可思议。
生活如此应接不暇,文字上却越来越乏善可陈。
或者就像一场交响情人梦,对于梦想,越追逐越遥远。
大赛上初露锋芒,又成功完成第一次欧洲公演的千秋在事务所的安排下接手一个拥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的乐团——Roux-marlet。
休列杰曼也曾在此绽放光彩。
然而,时光流转,乐团山河日下。
乐团首席专制霸道,指挥卸任,三分之一团员辞职,留下的团员除了在乐团工作外,四处兼职。
千秋担任指挥的第一次演出,由于团员们疏于练习,乐厅里同时响起掌声与笑声,常年乐迷带着失望愤然离席。
痛定思痛,千秋竟然和首席不谋而合,联手举行甄选会,选拔新成员,黑木加入其中。
然而,高强度的彩排占用了团员们太多时间,以至于他们无法兼职,怨声载道。
黒木帮忙接一位团员上幼儿园的女儿放学。
小女孩用天真而感伤的语调描述妈妈离家出走后,爸爸身兼多职,在开出租车等待乘客的间隙也在练习。
还有一家老小挤在狭小空间的大叔,哪怕是被家人埋怨不洗碗,也依然故我地练习大提琴……他们不是千秋,不需要为生计发愁。
音乐之于千秋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只需全心全意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团员们可能是售货员、可能是司机,他们是被生活重担压得喘不过气,却仍然不放弃梦想的普通人。
然而,当他们身着礼服,在音乐厅里忘情演奏、为观众带来视听盛宴时,他们也闪着光。
不,就算没有华丽的演出,光是这份普通人对于音乐的执着也闪闪发光。
就像千秋在想,如果休列杰曼没有音乐会是什么样的呢?
可能只是个色眯眯的老头。
同理,没有音乐的野田妹,只是个邋遢的宅女。
但是,因为音乐,他们变得与众不同。
也不仅仅是音乐,可以是绘画,是烹饪……只要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剥离出来,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那么灵魂便会得到升华,至少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
高雅的文化艺术,不仅仅属于精英阶级,也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
生活不仅仅有此岸,还有彼岸,关键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叶扁舟。
实话实说,电影版从剧情来讲,不如剧版。
毕竟剧版的情节是层层推进的,很完整。
电影版基本续作,不大可能有什么突破。
不过,从音乐角度看,也不错。
《波莱罗》是拉威尔的最广为流传的作品,好在一个主旋律循环往复,从最初的一个乐器,到最后全体乐团加入。
从几乎寂静无声,到最后大气磅礴。
这个曲子很有趣,旋律也比较好听。
《1812序曲》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最有特色的是结尾的炮声隆隆,在片中也展现了。
巴赫时代,应该还没有钢琴,是用大键琴演奏的。
巴赫,理论上应该没有钢琴协奏曲。
指挥同时弹奏钢琴,也很常见。
《悲怆》是柴可夫斯基最广为人知的交响曲。
野田妹在本集中表现不多。
胃疼...不看难受看了更难受
每个野田妹背后都有一个朗朗
黑木不帅了,玉木也丑了,居然还冒出香肠嘴山田优了。。。。。=-=难道我原来没注意到。。
为毛我如此厌恶玉木宏。。。
结局有点悲剧,建议上下部连着一起看,感觉就是把sp和tv版演过的再来一次,不过只要千秋和野田妹就够了吧
玉木宏瘦了。。
时间是怎么样划过了玉木宏的皮肤,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继续表白黑木~野田妹的心理素质一会好一会这么怪的。“废柴”乐团的故事特别像《Le concert》,在生活的夹缝中依然爱着音乐,1812真的太燃太催泪。
玉木宏瘦的。。。SP质量很一般啊。。
Repeat,repeat,repeat...四星就是感情分了...
不知道何时起 感觉玉木宏在里面那么囧呢。。。
失望。这部太不靠谱了,拖沓而且人物都有点发飙。
摔得很夸张!特效很搞笑,钢琴很好听!
没意思
到了sp就该打住的,最终章实在有点狗尾续貂,但有我喜欢的1812年序曲,so……
为了生计不得不兼职,但在利用微少的工作空余时间多多练习,乐团成员们让人感动。不明白为何将素未谋面的松田指挥塑造成看千秋出糗的人物。两位外国友人还真是能对野田的咖喱下口啊……千秋依然默认但不表明野田对他的重要性。但心形项链以及在大家看到蕊要演奏时他仍然前去野田那也是不错的信号了。不过搬走之类的又默认对方不会怎样是怎样,沟通太差!不喜欢蕊让野田手上拿这么多东西,自己为什么不拿一点……另外这部野田变得更恋爱脑更喜欢充当妻子角色的,有点受不了。老师和千秋之间我就选老师啊啊啊啊。从高中开始就超喜欢柴的1812~电影叙事节奏不好,有些地方很无聊……
我说你还真不自己当交响音乐会了。。。。
感觉是个过渡,TV的延续,好多都在为后篇做铺垫吧,剧情没什么张力,但是要看就要看全!
真人版改编最最没有让我失望的一部剧。大爱玉木宏和上野树里。真希望他们现实中也能一起啊- -
完全不能理解这片怎么就那么高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