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urse of the Were-Rabbit 很好看啊。
撇开剧情不说,光是那些小细节就有趣又可爱得紧,让我回味无穷。
比如,影片开头有一组温馨的Wallace和Gromit的合影:Wallace 送给Gromit 的生日蛋糕呈现骨头的形状;而Gromit 的那张英姿飒爽的毕业照显示它可是毕业自鼎鼎有名的Dogwarts University (Harry Potter同学毕业自Hogwarts嘛);牧师爱看的杂志是Nun Wrestling;热爱花草的女主角Lady Tottington 的所有头饰衣裙都有瓜果蔬菜的形象(最喜欢她最后一身玉米装)。
另外,她和小兔子们嚎啕大哭时,撒下的滴滴泪珠象颗颗钻石。
还有最精彩的几幕是“戏仿” 经典电影。
Lady Tottington 向Wallace(不是Forrest)喊出那句著名的台词:Run!
Rabbit,Run!
Were-Rabbit 象King Kong一样捶着胸,仰天长吼,还抱着惊恐万分的女主角登上高楼;而Were-Rabbit 的概念就脫胎自恐怖電影《Curse of the Werewolf》- 既然对付Werewolf 用银子弹,射杀Were-Rabbit理所当然只能用24 “carrot” 金子弹啦。
倾倒众生的小狗Gromit 魅力四射,已一跃成为我最喜爱的卡通形象之一(其它的包括Nemo, Totoro 和 Spirited away 里的 Soot sprite)。
Gromit机智,勇敢,勤劳,善良,却不象Snoopy那么威风神气。
它每天负责主人的饮食起居,配合主人工作出勤。
爱看报,打毛衣,会跳妩媚的舞,还擅长Gardening,培育了个大西瓜。
它对自己所种的瓜瓜温情脉脉,体贴入微。
不但充满爱意地给它铺上电热毯,还给它听音乐The Plant Suite (行星组曲名字是The Planet Suite,难道Gromit 希望他的瓜瓜长得象星球那么大?
);最感动人的地方是它对Wallace的无比关切和忠诚。
常常舍身救Wallace于危难水火之间。
而最可贵的是,它在任何时候都绝对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 因为可怜的Gromit不会说话。
如果Gromit 是会说话的人类的一员,“他”将是世界上最最最完美的“家庭主男”。
所以,我评选Gromit为最最最称职的“家庭主狗”!
:P
我不知道拍一部黏土动画在最初需要怎样大的创作热情,才不会被制作过程中种种琐碎繁杂的事物以及过于冗长准备时间所消磨殆尽。
一个人要喜欢一个故事到什么程度,才能花费五年的时光一点点的把心中的热爱具象化,心底琢磨过的每一个细节在与时光的反复碰撞中迸发新的火花,无数次的机械操作,自我否定,推陈出新,才有了如今灼人的光华。
的确是近乎完美的片子。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那些色彩张扬夸张搞怪的标签极易辨识。
我想我永远也忘不了Gromit那呆呆的温顺的又因为要替主人把一切考虑周全而显得总有心事的表情;女主角可爱的发型,胡萝卜装或玉米装;害虫兔兔们就像一群心地善良又调皮捣蛋的小孩子,于是“人道”的处理方式瞬间被观众认同,整个情节发展就愈发合理。
画面的色彩浓烈鲜艳,女主角的梦幻花园真是想都想象不出的美好绚丽;节目会场的布置让人心也跟着欢腾起来。
新鲜的创意层出不穷目不暇给,一切又不是空穴来风,它们与科技,与经典电影,与人类梦想结合在一起,娱乐之余可以想见导演所费的心血,因创作是像分娩一样艰难磨人的过程,所以看的时候不仅是开心,更感到一种静默而长久的思考,一种温和又执着的力。
我想硬要探究每一部电影意义的行为本身不具任何意义。
也许就是有那么些美好可爱的电影,它不为传达些什么深刻艰涩的理念,不为唤醒些沉重远大的信仰,只是让人们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里开心的乐一乐,接近一个童话世界的友善与纯真。
而我们,是不是为研究而研究了太久,始终不肯相信,有些人赔上时光经历心血灵气,只为让看的人开心。
于是我们想,村民培育出巨大的植物是基因改造,于是引来了变异的巨兔;过度相信科技的主人公一旦设备失效就造成近乎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过度依靠科技是人类的退化;而随意对兔子进行洗脑的行为就像是研究克隆人,必然引来伦理社会等问题最终困扰到人类自身……我写字的时候,环保、社会、历史、人文等等字眼在上空往复盘旋不肯离去,似乎总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就是这部电影的深层含义,我要找到它才算是有了理解和见识,不愧对我为它花费的时间。
其实,何必要这样子。
电影是造梦机。
而有时梦具有荒诞的真实性,真实具有真实的荒诞性。
努力找寻梦境投射到现实中的一个具象的点,常常就在虚幻与现实之间迷失掉了自我。
何妨利用两者的相似性,顺而混淆之,放手一梦。
这是一条接近幻想世界的途径,无论在现实中沾染了什么坠入了什么,来一首干净的诗,一段童话般的影像,便可以重新纯白起来。
人在电影中往往看到的是自己。
当你观赏一部欢乐的动画,看到的是自己泛滥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不妨收起它们,学习这样一种入梦的能力,让自己永远快乐,永远年轻。
如果你家里也养了一只兔子,那么理所当然没办法抗拒这部电影,并且会觉得片中的兔子就像自己养的那一只机灵可爱。
不过最喜欢的还是那只没有嘴巴不会言语的狗,两粒黑色小眼珠已经能够充分展现喜怒哀乐,楚楚可怜无可奈何的样子我见尤怜。
很多好玩的小桥段,印象深刻的是假扮母兔风骚状,喷饭。
作为奥斯卡最佳动画片来讲可能平了点,毕竟今年的竞争不太激烈。
不过作为一部粘土动画拿奖也不过分,大量粘土和大量时间,相当辛苦的工作。
先要用粘土作出每个事物,然后每个细微的变化都要通过加热粘土改变造型来完成,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最简单的说话镜头需要做多少工作,想来就头大。
常常一天工作下来能用的不过几秒镜头。
公主同学说做粘土动画的人都是疯子,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时间原因(稍后还有我坚持的
所以挑来挑去,我放到player里面的是
而接下来的短短的80分钟中却绝无冷场。
我终于领悟到为什么OSCAR会毫不忧郁的就把小金人给了这样的黏土动画。
On the contrary,
作为昌盛的黏土动画,被搬上大银幕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再加上Dreamwork所特有的模式,使得这部充满英式口音和幽默的影片独树一帜且受人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初对《超级无敌掌门狗:人兔的诅咒》的印象应该是源自《第十放映室》的解说,后来高中时候懂得上网下载电影才终于得以完整观影,然后也才逐渐追看起了同系列的动画短片。
——《超级无敌掌门狗》的奥斯卡之路:1989年的《月球野餐记》首次提名最佳动画短片,1993年的《引鹅入室》与1995年的《剃刀边缘》成功获得最佳动画短片奖,2005年的《人兔的诅咒》则拿到最佳动画长片奖,2008年《面包与死亡事件》再度提名最佳动画短片。
我觉得还好
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最大困惑是,我实在想不起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看的了。
于是我到网上使劲找到了它,以确认这部电影的真实存在。
这部电影涉及到兔灾,说实话我对它的情节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末尾,兔子们在农场地洞中窜来蹦去的热闹劲儿。
爱偷吃蔬菜的兔子们终究要跟爱吃奶酪面包的人类和平共处嘛。
不仅英国有兔灾,今早无聊时翻看新概念,有一则短文,谈到了人兔大战。
澳洲富有开拓精神的先驱曾很不明智的将野兔从欧洲引入,让这个没有天敌善于杂交的物种肆意繁衍,挖洞钻土、啃噬草坪,人们只能用带一种叫做什么多发性粘液瘤病毒的蚊子来对付它。
不过最后兔儿产生抗体,于是病毒也拿它无可奈何。
讽刺的是,后来法国有位物理学家的菜园闹兔灾,他又将带病毒的蚊子从澳洲引入,很快病毒蔓延到法国兔中,而兔子在当地多数被养作宠物,人们又开始想办法消灭蚊子。
与其说是可爱的兔子,不如说是可爱的人类啊!
最可爱的还是成都人,他们对待兔子的方式是,吃。
所以我这个成都人不禁想,为啥欧洲和澳洲人不吃兔子呢?
一来解决兔子过剩,二来兔肉比红肉营养多了啊。
所以强烈建议老妈兔头和二姐兔丁出国开连锁店。
扯了这么多无关话,我仍然想不起这部电影啥时看的,只留下一片孤立的情节记忆,如梦似幻。
待再看一遍。
忙着看电影。
《酷狗宝贝·人兔的诅咒》。
黏土总是让人感觉很平和很舒服,不知道为什么。
大概是因为人类本身就是泥土做的吧?
(哈)不过看到有人说“只为了效果而不为效率”我还是很窝火。
有人愿意为了认真做一部动画而用了两年有什么不对?
难道说你想看蓝猫那种垃圾吗?
很有趣的动画。
可能是因为美国追求的不是分层电影,而是全家都可以在一起欢快笑起来的动画吧。
像《加菲猫》也是这样的片子。
所以我们看到的当然是像童话一样美好温暖的欢快大结局。
一开始镜头就对准了他们的“捉虫”职业,非常有趣的一个装置,先是红外线摄像头,然后用特殊的装置弄开了水,让蒸汽带动另一个装置把阿高捅醒,至于主人,则是用一块奶酪让他闻,然后撞墙清醒过来。
总之,简直是科技生活的最高境界。
然后他们出去捉虫。
没想到他们捉的虫子居然是很可爱的小兔。
不可不说的是,兔子们都相当可爱,看得出制作方非常用心,那吐舌头的可爱兔子,让我充分看出了制作方近乎偏执地对精品的追求。
小小的面包向阿高头上扔去。
那用来恶作剧的小小的木勺,小小的垃圾桶,拖鞋,服装,无不显示出一种极端的认真的心态。
故事很简单。
就是一个人和一只狗捉田间害虫“兔子”的小故事。
他想改变兔子让它们不再破坏蔬菜,可却因为机器的错误导致华莱士变成了一只兔子……在英勇地和反面角色战斗之后,他终于找到让兔子们可以安心存在的地方。
动画这种东西,并不是一定要有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之类的东西的。
只要了解孩子们或者适合的群众需要什么就可以。
这部片子当然不完美,我承认。
比起其他很多电影的艺术性,或者娱乐性都有差距。
可是它知道人们要什么。
欢乐,幽默,绅士风度,可爱的动物,完美的结局。
这样就足够了。
为什么国内的动画总是不考虑别人需要什么,反倒是去考虑要灌输什么呢。
我们不是分掖漏斗,灌什么过什么。
听着背景音乐都是贼的感觉简直想去撞墙。
难道创业不需要市场调查吗?
那动画也需要啊。
认真点好不好啊。
听说这部动画有七部之多。
无法想象,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耐心才能完成这样的东西。
又不是使用电脑。
更加地表示佩服啊。
1702240107看完本来以为这就是部搞笑动画而已 但其实不是 这里面有太多的成人向的暗示讽刺等 人什么都不做反而让狗来做反倒是讽刺现实中人为狗服务 并且有多部电影的梗 像大白鲨 金刚等等 而成人的暗示也非常明显 可能儿童看不懂但成人秒懂 也可能这也算是讽刺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吧 并且看完觉得 狗比人看的更清楚 你懂的
千軍萬馬有《神話》,日迷敬仰有《電車男》,賣溫馨則有《童夢奇緣》。
而宣傳愈落力,睇完行出戲院個份失望感就愈強烈;反之,睇《世紀大騙兔》,驚喜重大。
驚喜在,幾個泥膠公仔,好戲過真人;興奮在,區區卡通玩剪接,流暢過大製作;過癮在,still animation真係下下用手捽出黎,坐得近銀幕,連指紋印都睇得到。
5年捽1戲,都唔怕冇人記得,亞曼工作室250人親手證明,乜野先係真正既奧斯卡動畫。
人狗主角華佬同阿高今次做捉兔專家,專幫人除兔護菜田;為除兔,華佬重諗到幫兔仔洗腦,等佢唔再食菜,點知機器出錯,搞出巨型妖兔「肥野」。
故事聽落唔算新鮮,但醒就醒在導演識得點樣同觀眾講故事。
合家歡卡通片,笑位自然唔少得,難得佢唔會剩係玩仆親引下你笑就算,《獎門狗》既笑位全部用腦諗過度過,笑得黎絕唔會同故事主幹脫節,唔講廢話唔徙菲林,完全冇浪費觀眾時間:各式捉兔鬼馬手法、華佬洗兔仔腦失敗出事,以至最後阿高同肥野大戰,救番主人,故事邊笑邊推進,絕無冷場,咁至係高手。
講真,對觀眾黎講,1齣戲究竟用金堆出黎、定用心砌出黎,甚至係用手捽出黎,其實差無幾。
但拍好戲,最緊要都係要用個腦捽出黎。
Emotion Layer‧情緒斷層:http://www.emotionlayer.com
我看的是TLF字幕组的~水车JJ在里面翻译说:每只狗狗皆有得意之时~咔咔,对这部片子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很喜欢这种黏土的动画,在3D动画风靡世界的今天,好像最天马行空的动画电影也越来越虚幻了这部片子带给我们的却是无限的温馨&淡淡的蔬菜香味~小时候看这种风格的动画不少,比如《大盗贼》什么的,当时就好奇,到底是怎样黏土才会动起来啊虽然现在还是不知道,但是看到掌门狗的耳朵动啊动,就想起那时候的自己,呵呵~不管怎么说,还是推荐!!!
老套...
噢呵呵
本以为是个兔兔发条橙的故事。谁不想要个Wallace一样的好修勾呢。轻轻抚摸西葫芦给我看感动了。
2.5 寿光大棚黑童话。狗狗会洒扫做饭收拾家务会织毛衣,十项全能百依百顺,男主不断指责它,并把自己的错误甩给对方,怎么看怎么像贵国的节妇故事。cos了金刚+投币那里可爱。
too child for me
怪我看的时候太困...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最后那个毛茸茸的大兔子出现的时候,我的心头还是忍不住泛起来阵阵害怕和恶心。。。
兔子长了一个猪鼻子?
很不爽的电影!!!
some movei snob friends of mine recommended this as the best animation of 2005, but i am disappointed. Special as it is, but not amusing enough
High翻了
超级好看~
2013.02.01 午后 【此类画风理解不能。
cheese~~
Wallace & Gromit系列之四。从人狼到金刚的英伦范儿。(难怪,新版金刚就是当年上映的)
超出意料的好玩
无感。看了一半看不下去。
这是英式动画的最高水平,充满诚意的粘土造型(仔细看在角色身上还能看到指纹)英式招牌冷幽默,还混杂了点调侃大美利坚的情节和一些老少通吃的萌系配角,英式动画在这里全球制霸。
Wallace & Gromit 第一部长篇/补/明显不如上部剃刀边缘,那些小发明(比如起床流程)有些审美疲劳了,主要剧情冲突不够,反派角色和氛围不如以前那么悬疑恐怖,were-rabbit也太萌了吧,连高潮的"飞行"追逐战节奏都不如以前啊/脑电波人兔大交换这个设定还是不错的,巨大蔬菜比赛节也挺有趣/上部羊咩咩也秒杀这部的兔兔啊,兔兔们和Wallace一样发情呢
经典护主狗